心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1 12:56:54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篇1

一、 刑罚效力的内涵及其发挥的心理机制分析所谓 “刑罚效力” , 指国家制定、 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刑罚对不同的对象发挥的效力是不同的, 根据其效力发挥的不同对象, 可以将刑罚效力分为以下三类:

(一) 对犯罪人的效力

刑罚是由刑法所规定的、 由审判机关确定对犯罪人适用并通过特定机关执行的强制方法。刑罚体现了国家政权对危害国家和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的严厉谴责和否定评价, 其矛头直接指向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 其效力也就首先体现在犯罪人身上。刑罚对犯罪人的效力主要体现在惩罚和改造两方面。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Skinner) 提出的强化理论, 如果一种行为经常伴随着负强化物出现, 行为主体感受到该行为带来的痛苦体验超过愉快体验, 则该行为必然呈现负强化 (削弱) 状态。刑罚惩罚作为一种负强化物伴随犯罪人的犯罪行为之后实施, 必然引起犯罪人的痛苦体验, 这种痛苦程度超越犯罪行为的获益, 犯罪心理和行为便受到抑制和削弱, 刑罚对犯罪人的惩罚效力也就显现出来, 这实际上体现了刑罚对犯罪的特殊预防功能。

如果不能从基本心理结构上改造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并塑造出被社会认可的正确行为, 那么刑罚一旦结束, 再遇到合适的条件, 犯罪人会故态复萌、 重操旧业。1994年12 月29日通过并公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三条规定: “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

因此, 刑罚应该而且也可以对犯罪人发挥改造效力。刑罚对犯罪人的改造效力正是通过 “教育” 和 “劳动” 这两个途径发挥出来的。通过劳动, 可以促使犯罪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 并有可能掌握一技之长, 为将来重返社会做准备; 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政治法律、 思想道德、 文化知识、 职业技术的教育,可以促进其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人的心理分为 “心理过程” 和 “个体心理” 两部分, 其中前者是动态的过程, 后者是相对的静止状态并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而人的心理过程又由“认知、 情感、 意志” 构成, 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塑造人的心理过程, 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

所以, 人的认知、 情感、 意志和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因素也随之变化。犯罪人在服刑期间接受教育和劳动的改造, 在其犯罪心理和行为受到抑制的基础上, 其 “知、 情、 意、 行等心理结构中要有一两个心理因素率先生长出新思想的萌芽, 使犯罪心理结构体系出现薄弱环节和 ‘突破口’ ”, 只要监狱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强化和鼓励, 并注意改善监狱环境, 内外因相互促进, 犯罪人的各种心理要素通过良性的互动必然能最终实现其心理结构的良性转化。

(二) 对社会的效力

根据对犯罪行为的不同态度, 可以将人们分成三类: 一类是犯罪分子, 他们因各种原因触犯了刑法; 一类是潜在的犯罪者, 若犯罪实施条件成熟或没有了刑罚的威慑, 他们很可能会犯罪; 第三类是守法人, 他们由于胆小慎微、 道德高尚、 法律意识强等原因一贯奉公守法。刑罚对犯罪人的效力, 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 这里所说的 “对社会的效力” 主要针对第二、 三类人而言, 包括 “威慑” 和 “教育鼓励” 两方面的效力。

对于潜在的犯罪者, 刑罚也发挥教育鼓励的效力, 但因这类人犯罪可能性大的特点, 刑罚对其主要发挥威慑的效力。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 (Bandura) 提出的强化理论, 人的行为受三种强化的影响, 即直接强化、 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 其中直接强化指个体的行为直接受到强化物的影响而增强或削弱。自我强化指个体自己给行为定下一个标准, 再将实际行为与此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加强此行为。

“替代强化”即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指个体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 自己也相应地趋近或回避这种行为。国家制定刑罚并对某些犯罪分子适用并执行了相应的刑罚, 其犯罪行为受到了惩罚, 作为旁观者的潜在犯罪者会因此而抑制自己潜在的犯罪行为, 这正是替代强化的心理过程。刑罚对潜在犯罪分子的威慑效力, 正是刑罚对犯罪一般预防功能的体现。

对于守法的人, 因其一贯奉公守法, 刑罚的威慑效力对其并无实际的影响, 对于这类人, 刑罚主要发挥教育鼓励效力。一方面, 守法的人作为旁观者受到替代强化, 可以更加坚定遵纪守法的信念, 使其守法行为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 使其守法意识由弱变强; 另一方面, 刑罚的确定性和惩恶扬善的性质, 使得正义得到申张, 邪恶受到惩治, 改善了社会治安环境, 增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和正义的信心, 可以鼓励其在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这是刑罚鼓励效力的集中体现。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 刑罚效力是否产生, 即 “人们对犯罪和刑罚采取何种态度” 是刑罚的客观状况与人们的内在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的内在心理机制除了上文提到的“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理论” 之外, 我们还要特别强调刑罚效力与人们态度反应之间的一个中介因素, 即人们对刑罚的意识程度及判断。根据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 (Tolman) 的观点, 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客观刺激的影响,而且受人们的认知的影响 。根据此心理原理, 国家制定、 适用和执行刑罚这一客观刺激, 不一定对广大公民产生预想的效力。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处境、 知识、 经历、 个性等因素对刑罚的效力做出判断, 并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这一选择过程既有赖于客观刺激自身的特性, 也有赖于人们主题的特性和认知过程, 这个认知过程不一定是有意识的, 但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心理原理适用于公民中不同类型的人,也适用于刑罚实施前、 中、 后整个过程, 只是因为人们各自状况的不同和对刑罚认识的不同, 而导致面对同样的刑罚刺激, 不同类型的人在不同的时段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 从而反映出刑罚对不同类型的人所发挥出来的不同效力。记住这一原理, 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并提高刑罚的效力大有裨益。

(三) 对被害人的效力

被害人包括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和受害者的家属。由于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 被害人对犯罪人肯定会存在愤恨和报复心理, 在法律意识淡漠、自制力薄弱及犯罪分子未及时受到刑罚处罚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做出以暴制暴的违法复仇行为, 但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而犯罪人受到及时的刑罚处罚, 可以使被害人在心理上得到补偿和安慰,“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很早就认为, 通过对加害者处以刑罚, 可以使受害者受到的痛苦体验有所减轻, 愤怒的情绪得到平复”, 这就是刑罚对受害人的安抚效力, 即平息报复情感的效力。

二、 刑罚效力发挥之客观条件的心理学分析

(一) 刑罚的严厉性与刑罚效力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 对行为起正强化作用的奖励和对行为起负强化作用的惩罚, 其强度只有适当, 才能对行为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刑罚要想发挥其效力,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适度,应以使刑罚产生的痛苦足以抵消行为人从犯罪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为宜”。犯罪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都表明, 只有在刑罚严厉性适当的前提下, 两者成正相关关系, 当严厉程度超越某一点时, 两者成负相关关系, 其函数图形是一个倒U型曲线。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首先, 惩罚不断增强的同时, 受罚者的耐受力也在提高, 刑罚对受罚者的威慑效应也随之减弱; 其次, 过分严厉的刑罚会使公民怀疑其公正性, 从而削弱了其一般威慑效力; 其三, 过于严厉的刑罚可能会使民众对其盲目服从, 但也会导致民众对其麻木不仁, 使民众失去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那刑罚的效力会大打折扣。

对于刑罚严厉程度的确定, 刑事立法与司法机关应以犯罪的危害程度, 即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为客观标准。早在200年前, 贝卡里亚就曾科学地阐述了这一原理: “刑罚应尽量符合犯罪的本质这条原则令人信服地进一步加强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重要联结, 这种相似性特别有助于人们把犯罪的动机和刑罚的报应进行对比, 也就是说, 当诱人的侵犯法律的观念竭力追求某一目标时, 这种相似性能改变人的心灵, 并把它引向相反的目标”。

(二) 刑罚的确定性与刑罚效力

刑罚的确定性, 涉及到一个人犯罪后受刑事追究和惩罚的可能性问题。处罚的确定性比处罚的严重性对人的影响更大, 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只要刑罚是含混和不确定的, 犯罪人及潜在犯罪人就不会感到恐惧, 而总是屈服于一时的意志, 屈服于犯罪的冲动。正如意大利犯罪社会学家恩里科·菲利 (EnricoFerri) 所说: “刑罚从其结果的不可避免性中产生全部威力。

在刑罚中, 尤其是在死刑中, 刑罚的确定性比严厉性更有效, ……, 即使很小的不确定性也会大大削减我们所担心的痛苦的抵御力量, 即使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不会打消我们所希望的快乐的吸引” 。这可能正是人们最大限度趋乐避苦的本能心理的反映吧。

刑事司法实践也证明了刑罚的确定性对刑罚效力发挥的重要意义, 有资料表明, 我国近年来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的大幅度上升是与破案率的大幅度下降相伴随出现的, 也就是说, 刑事案件的破案率直接影响着刑罚的效力。

(三) 刑罚的及时性与刑罚效力

所谓 “刑罚的及时性”是指刑罚的裁断、 执行与犯罪行为的实施和完成之间的时间间隔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越短越好。 心理学揭示,生物体均具有正负强化的心理机制, 这种强化的效果与奖惩实施的速度成正比。及时的刑罚能够强化犯罪与刑罚之间的联系, 容易使犯罪人建立起犯罪后受罚而痛苦的条件反射, 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抑制犯罪动机。 “犯罪与刑罚之间的间隔得越短, 在人们心中, 犯罪与刑罚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就越突出、 越持续, 因而人们就很自然地吧把犯罪看作起因, 把刑罚看作不可缺少的必然结果”, 这种观点已为科学所证明。

“只有使犯罪与刑罚衔接紧凑,才能指望相连的刑罚概念使那些粗俗的头脑从诱惑他们的、 有利可图的犯罪图景中立即猛醒过来。推迟刑罚只会产生使这两个概念分离开来的结果。推迟刑罚尽管也给人以惩罚的印象, 然而它造成的印象不像是惩罚, 倒像是表演。并且只是在那种本来有助于增加惩罚感的对某一犯罪的恐惧心理已在公众心中减弱之后, 才产生这种印象”。

司法实践也表明, 犯罪行为被侦破揭露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刑罚与犯罪之间的关联性能否在公众的心中得以确立和巩固, 进而影响着刑罚的效力。

(四) 刑罚的依法可变性与刑罚效力

从现实意义来说, 刑罚的依法可变性是指劳动机关执行刑罚中的假释与减刑, 这也是目前我国刑罚依法可变性的真实表现; 但从未来的、 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讲, 笔者认为刑罚的依法可变性还应包括刑罚在审判时的灵活性, 对犯罪分子实施不确定期限的刑罚, 根据其在监狱中的表现及犯罪学、 心理学、 社会学、 医学等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的鉴定报告来确定结束其刑罚的时间。

根据心理学的强化理论, 不定期、 不确定的强化物比定期、 确定的化物有更好的强化作用, 对个体的行为塑造更为有利。刑罚依法可变的主要依据是罪犯的表现和对其的鉴定结果, 这样可以激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消除其反社会的情绪, 使他们感到命运仍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要积极改造, 就能早日恢复自由。正因为是在积极、 自主的心态中接受改造,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抑制和良性转化,从而增强刑罚对犯罪人的改造效力, 达到预防其再犯的目的。

总之, 刑罚的上述四个特性构成刑罚效力发挥的客观条件, 要使刑罚效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就必须有意识地保证刑罚具备这些条件。但这并非本文观点的全部, 在文中我们已有论述, 刑罚效力的充分发挥, 除了有赖于刑罚应具备的客观特性外, 还有赖于人们的知识、 经验、个性、 能力、 气质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 可以说, 刑罚效力的发挥是刑罚应具备的客观条件与人们的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注 释: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5 月第一版.

罗大华, 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9 月第一版.P207.

[挪威]约翰尼斯·安德聂斯. 刑罚与预防犯罪. 钟大能译.

曹智安校.法律出版社. 1983 年版.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P59 - 60.罗大华, 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9 月第一版.P482.郭建安. 论刑罚的威慑效应.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 司法研究. 1994年第 3 期.

[意大利]贝卡里亚. 论犯罪与刑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 P57,P56.

心理分析篇2

心理分析似乎成了美国人绝好的挡箭牌。一些对自己不想做、碍于情面而难以开口拒绝的事,只要借着“心理分析医生叫我不要这样做”一句话,听者就无不为之禁若寒蝉了。

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模式:心理分析这门学科,自其鼻祖弗洛伊德创建后,到目前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上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使心理分析在美国蔚然成风。时至今日,美国心理学家论及治疗方法时,虽支派林立,各有侧重,有的甚至与弗洛伊德初创的心理分析学说观点大相径庭,但其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仍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模式。如在治疗方法上,大多是以诱导回忆法,找出客观与主观意识间的病理关系,虽然也治疗恐惧症、沮丧等,但均不投以药物。

城市人压力沉重:心理分析以现代科学文明的形式存在于美国社会,而美国的社会方式胜似一副强效激活剂,使心理分析这一行业在其上层社会如日中天。在美国各大城市中,人们承受着工作、事业、家庭等各种沉重的压力,生活极其紧张,而由各种压力带来的焦虑、烦躁和沮丧等,又不可能常打电话向亲友等倾诉,因为他人的时间也极其宝贵,不容侵占,因此,下层社会的人往往跑到酒吧去买醉,或以吸毒排解忧愁,而中产阶级或上层社会的人士若非瘾君子,则往往花钱找个心理分析医生,长年累月地对着这位职业倾听者,诉说自己的经历、身世和各种烦恼,以求得到对方的劝导与安慰,维持自己平衡的心态。

心理分析有助于平衡:美国心理分析医生一般不是由医学院直接培训出来的,大部分人是读完医科后,再自己涉足心理分析领域。从事心理分析的医生,可以是各种专科的医学博士,也可以是社会学的硕士,只要完成心理分析专科学业,通过全美心理分析学会的考试,便可挂牌营业。在美国的电影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面色凝重的心理治疗医生坐在被分析者身边,耐心地倾听其生平,任其发泄情绪,医生偶尔也会开口,但尽是些“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你认为是这样的吗?”等不痛不痒的话,待病人讲完后,医生便开始天南海北地进行“分析”,然后是没完没了地安慰,直说得对方满意而归。

心理分析篇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因而在教改日益深化的今天,研究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对提高其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在人脑机能的作用下客观与主体双向运动有机统一的心理运动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开始行文的心理状态如何?文题对他们的刺激造成何种反射?对头脑中已存的素材、信息如何整理加工,适时再现?这些都对写作有直接影响,只有细心观察,正确引导,使其发挥潜在的能力,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在开学考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甚至怕作文。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也多是敷衍塞责。加以多数是以教师命题,学生硬着头皮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

一、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功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因此激发兴趣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人民日报》93年3月的一则题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消息。报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表达了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具备承办条件,理想将会变成现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千千万万个企业、机关、学校、商店、乡村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爱和向往,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万人签名横幅,以及大量热情的来信、来电、捐款等纷至踏来。一位身患癌症的老教授,在弥留之际,专门嘱咐家人把著作稿费捐给奥申委,表达他强烈希望申办成功的遗愿。一位职工特意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申奥。一位盲人为申办奥运每月捐款,并要坚持捐到2000年。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感人肺腑。可以说,在中国一个空前的奥林匹克热潮已经形成,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奥林匹克旗帜将覆盖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学生获得了令人激动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不少学生写出了作文:《万人签名盼奥运》、《一位盲人的期盼》、《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李申奥—特殊意义的名字》、《魂系奥运—弥留之际的爱国情》……可见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

同时,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轻朽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与成长意识,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冲动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胡万春投稿第二百零一次才得以发表《在〈文汇报〉上》,虽然仅37个字,可他当时真是欣喜万分,因为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以此为动力勤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名家。我们不断用这些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及时给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初二一个学生在题为《树根的联想》一文写到“树根弯弯,像爷爷的拐杖耸着一个美好的希望”,纵观整篇文章,错别字有之,病句有之,想到哪写哪,层次紊乱,仅此一句较好,我在评讲作文时就暂避其不足,只对这一闪光的语句给以高度评价,该生深受感动,同学们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写活一句,也一定会写活全篇,从此该生便对写作有了浓厚兴趣,建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常写勤练,创设让学生表现自我的优良环境,也是激发写作欲望的有效途径。学生每次作文后我们都及时选出十篇左右的优秀作文(称“十佳”作文)重点阅读,从布局谋篇到谴词造句,详细批改。然后让他们重新用8开白纸抄写,挂在教室墙上,全班阅览,以达到掌握这类文章写法之目的,谁的展览了,谁就会从心灵深处迸发出一种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倍添写作信心。我们还不定时地挂出全体作文展评,获胜者、进步大的均受奖,这样激励了全体的争胜心、进取心,激发起了竞争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凡报刊上登载的有奖征文活动如:中学生“七彩阳光杯”征文、“课本作文竞赛”……等,我们都及时鼓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目前已有5个学生作文见诸报刊,这对作者乃至全体学生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他们从心理上意识到发表文章也并不很神秘,身边的同学不都成功了吗?因此也都跃跃欲试。文章被发表的同学也尝到了胜利后的喜悦,有一种可贵的自豪感,从而再接再历,努力笔耕。

(三)利用注意规律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注意是外界讯号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的心理指向。作文开始的讯号—作文题,是很重要的,它就象红绿灯作用于司机一样,能迅速引起大脑的反应。如果是老文题会使学生生厌,怪文题会使学生生疑,生文题会使学生茫然。学生最喜欢的是新颖而又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因而巧命题目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学生的积蓄不外乎生活的积蓄,书本知识的积蓄和感情的积蓄。文题命得好,就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浮想联翩,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命题,还要有针对性,要顾及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一样,命题范围也应有区别。初一刚进中学、抽象思维虽有所发展,但具体的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多借助于直觉形象,题目应命亲眼见的直觉形象,否则会感到畏惧、厌弃。初二身体速长,发育逐渐成熟,意识到自己已进入成人世界,较初一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以及好奇心。老师根据这些特点来命题,学生写作才能有情绪。初三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能讲一定的道理,但说理比较肤浅、简单、片面。他们害怕摸不着边际的议论文题,命题时就要注意难易适度,难度一大会产生厌烦心理,挫伤其积极性,扼杀写作欲望。所以要把握命题尺度,全面分析、有所侧重。为弥补课内命题的局限,我们还采取课外学生自由命题作文的方法,开放思想,要求学生写真、写实,因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乐意作,所以收效比较好。如:今年三月初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灞陵桥、关帝庙后,学生就立即命出了不少新颖而有意义的文题,散文游记类的有:《千古英风灞陵桥》、《阳春三月访关庙》、《灞陵桥抒怀》。说明文有:《形式优美的灞陵桥》、《古朴典雅的关帝庙》……等。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意为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可以产生艺术天才。杰出的作家是这样,中学生亦然。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佳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感染力强的好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加以引导,促其构思成文。如:初二女生陈洁,其姐因高考落榜,整日沉闷不语,茶饭不思,以生活失去信心,全家为之犯愁,这些也影响了陈洁的学习情绪,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就鼓励她用笔去劝慰姐姐,使她重新振作。陈洁说:“我也早有这种想法。”这就是说姐姐的失意已经引起了她的注意,想劝姐姐的心理活动已处于积极状态,因而许多劝慰的词语也渐渐汇集,经老师提议,便马上涌于笔端。她饱蘸感情地写道:“姐姐,面对憔悴的你,我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伤感,一直想对你倾吐我的心声。姐姐,小学时,我对你好崇拜,你给我讲名人轶事、天文秘密、海底珍奇……你的作文常令我读得如痴如醉,我往往为你创造出的悲剧人物悲伤痛哭,也为你创造的喜剧人物捧腹大笑。历数你发表的十多篇文章,我好自豪。那时的你,眼睛是多么明亮,盛着笑意,洋溢着聪慧,我真为有你这样的好姐姐而无比骄傲。可是,自从去年你高考落了榜,便一厥不振,你把自己整天关在小屋里,可怕的沉默从此笼罩住了你。甜美、爽朗的笑声从你嘴边溜走了,传神、闪亮的明眸黯然了。姐姐,人生道路千万条,何必放弃偌多光明道,偏去硬挤考大学这条独木桥。姐姐呀,我的好姐姐,快快甩掉思想包袱,冲破落榜阴影的笼罩,扬起生活的风帆,从精神的低谷走出,做时代的弄潮者吧……”因为她有真情实感,“以吾手写吾心”,写出的心灵的呼唤,因而文章自然生动感人,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三、培养观察能力,储备写作材料

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作文时还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司空见贯的生活,熟悉了解的人物,但要去写时,却感到无啥可写。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发现。观察是作者认识生活,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接触的许多事物仔细看,仔细听,仔细分析研究,这就是观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事物去感知。当然,这个过程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因此,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即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要观察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要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可观察自然界的雷、电、雨、雪,花、鸟、虫、鱼……然后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普通人身上发现其优秀品质;从平凡小事中透视出不平凡的意义;从极常见的景物中发现可寄情之物,可象征之意。有了观察得来的素材经过整理加工,提炼润色即可成文。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周围的生活。报告文学作家肖复兴说:“首先应注意我们周围最近的世界。”因此我们要求学生留意家庭、学校的一切事情,诸如校院中的升旗仪式、球赛,各类知识竞赛,各种有益活动、老师的变化、学校的面貌等。比如上学期我们学校新植了花草,新修了甬路,新造了假山,新校长严格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观察到了这些、写作灵感骤至,写作欲望迫切,于是便一挥而就。写了不少描写学校新貌的好文章。二年级一个学生在《校园新貌》中写道:“我们三中校园虽不大,却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从前雨雪路泥泞,人来车往难行动;今日水泥通道路面平,南来北往便人行;四季树常青,春来花飘香。瞧:校园中那松柏树翠翠的绿色、绿得直逼你的眼,每一根针叶都似闪烁着进取的光芒。看:校园中心的大花坛里套着一个小小的池沼、正中的假山令人叹为观止:山上弯弯曲曲的小径尽头有座金黄色的小塔,半山腰设有脚亭,山顶的苍鹰展翅欲飞,这岂不是学校要腾飞的象征?一股山泉飞瀑而下,使人宛若置身于山中。山脚下那棒书默诵的女中学生的塑像更是生动逼真、惟妙惟肖,那哪里是雕塑、那分明是我们孜孜求学的写照。假山周围花瓣形的池沼里的各色游鱼,往来嘻戏,怡然自乐……景美人更美,最新最美的要数师生的精神面貌。自新校长上任后,教职工干劲更大了,校园的一切都在变、铃声加紧了,师生的脚步加快了,校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时代的快节奏……”由于有了观察所得,写来就得心应手。虽然文笔还很稚嫩粗疏,但令人分明感到他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不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地“挤牙膏”。第二,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斑斓多彩、不管是春游、参观、乘车、散步,或者是看电影、逛商场,只要留心,尽可以发现作文材料。我们有意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结果大有所获。参观名胜使学生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生发出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民族自豪感;逛商场,使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景象,坚信党的大政方针的伟大英明;乘汽车,学生发现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风尚的文明之花,使他们决心要做新时期的雷锋;当然,通过观察他们也发现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他们对这些予以揭露曝光,给人们敲起警惕资产阶级“和平演变”阴谋的警钟。由于有了材料,又有实际的感受,一些好的作文就应运而生。如《访许昌博物馆》、《春秋楼览胜》、《许昌察院市场见闻》、《建设路新貌》等文章不仅叙述了许昌—魏都的历史,而且描绘了前进着的许昌新貌;《飘动的红纱裙》、《美就在身边》等文章讴歌了时代的心灵;《假如我是大商人》、《心灵的呼唤》、《假如我是市长》等文章反映了世俗旧习对人们的束缚,对青少年的危害,也反映了民群众对积弊当除的强烈呼声;《张弓大曲旅游记》无情的鞭挞和嘲讽了编织社会关系网,严重败坏党风党纪的国家干部,令人震聋发聩。这些好文章都受到了教师们的共同好评。反映时弊、揭露腐败现象的力作《老黑捐款》以其新颖的笔法,独到的构思,深刻的思想内涵被《杂文报》选中;《摄在心灵胶卷上的……》这篇文章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改革发生变化的文章在《花果山》杂志上发表;《我的课余生活》、《元霄灯展》等生动的写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生动的再现了许昌元霄灯展的盛况,读后使人如身临其境,留恋忘返。这一切都说明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会象涓涓流淌的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永远常新。

心理分析篇4

【关键词】 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17-01

肺心病在临床上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为肺部以及支气管发生病变,导致肺动脉出现高压,引发右心室肥大,从而发展成右心衰竭。肺心病在临床上的病程相对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肺心病患者本身因为疾病,难免出现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包括悲观、焦虑、紧张、恐惧以及忧郁等心理状态,这些消极因素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行为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病情的康复[1]。我院通过对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7月份到2012年7月份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范围为53岁到85岁,平均年龄为57岁,患者病程为3年到13年,平均时间为10年。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语言障碍以及意识障碍。

1.2 方法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并采用90项症状清单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观察,90项症状清单中具备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症状说明,包括了悲观、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观察每位患者的病情、行为变化,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实施符合患者个体的心理护理措施。

对于存在悲观以及忧郁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反复的治疗,效果却不够理想。导致心理落差较大,从而产生悲观和忧郁的情绪。患者在这种情绪的主导下,本身也会觉得自身是个负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对于医护人员存在不信任的情绪,甚至对治疗护理工作产生抗拒行为。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言语以及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发现和处理,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并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认识自身的价值,并尊重患者的感受,提高患者的信心。

对于存在焦虑情况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患者的疾病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济负担较大,加上患者自身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对于存在这类心理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分析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从而减少患者的内心负担和疑惑,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对于存在恐惧以及紧张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导致的。护理人员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维持亲切温柔的面容,从而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从而让患者受到感染,愿意将内心的想法进行阐述。护理人员同时还需要对患者提出的疑惑和存在的错误观念进行疏导和解决,从而稳定患者的内心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所有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肺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受到感染导致的。肺心病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目前,肺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相关研究显示,肺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另外,肺心病的病程较长,预后效果较差,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难免存在悲观、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这些消极心理情绪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护理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2]。

对于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而言,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对患者的言语以及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在经过调查问卷以及90项症状清单的调查,在临床上均存在悲观、焦虑、紧张、恐惧以及忧郁等心理状态,这些情绪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患者甚至产生的食欲下降以及偏执等现象。我院针对这些不同程度心理负面状态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策略,对患者进行了有效干预,干预后经过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明显好转,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何玉玲.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学,2009,16(8):105-106.

[2] 杨秀丽.肺心病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28-29.

心理分析篇5

    论文摘要:论述数字图书馆的概况及数字时代的发展,从而提出了数字时代读者的心里分析,根据读者类型,满足读者心理需求,分析读者心里,搞好优质服务,分析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况

    在古代,使用图书馆的仅是少数者,他们主要是利用图书馆收集、保存文献,而且他们图书馆的使用相当熟悉,不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指点,到了近代,也就是100多年前,图书馆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设施,面向广大公众开放,其功能也由主要是收集、保存文献发展到进行社会教育。图书馆不再是有钱人的藏书楼。进入20世纪后,图书馆的功能有所发展,即从收集、保存文献进入社会教育阶段,进而扩展到了传递情报阶段。20世纪50年年代以后。图书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信技术建成各种文献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和事实数据库,并逐渐发现了联机检索和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与发展,因特网的日益普及,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一般有网络导航、学科导航、特色数据库、FAQ、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本馆文献资源目录查询、电子文献传递等。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数据库的集合体,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如站点和网页、图像、期刊论文、图书,多媒体等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有:跨库检索、剔除重复记录、并行检索。为了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必须提供给用户一个统一的检索模式。

    利用心理分析方法对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同的读者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读者导读工作,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以满足读者正常的阅读心理需求,加强对读者的研究和了解已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1、读者心理分析方法

    (1)观察法

    在读者活动区域内,对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言语、心理等进行观察,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对读者的直接观察,可以了解读者的兴趣、情趣、能力及其他个性特征。

    (2)调查法

    针对性地向读者提出问题,要求读者给予回答,这种方法主要有召开座谈会和发调查表等形式。

    (3)分析法

    对观察和实验得出的数据和材料加以分析,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倾向,如从某一读者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索书单或借书卡上,可以看出该读者这一时期内的借阅倾向,从某种或某类书刊在一定时期内的借阅率,可以反映出上部分读者的阅读心理倾向。根据这些情况,可以为图书馆订购图书提供参考,进一步满足阅读需求。

    2、读者阅读心理类型

    (1)学习型

    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阅读心理,这个群体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学习。他们注重书刊的知识性、理论性和专业性。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为了学习本专业而学,手中握着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书刊资料,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还有一部分则是为了吸取新知识而经常泡在图书馆里,这类读者的心理特点是为了不断丰富知识充实业务内容以提高工作能力,使知识不致老化,故阅读需求较强烈。

    (2)研究型

    为决策管理,理论研究等具体任务来到图书馆阅读的读者属研究型读者,他们为完成某项任务,需要的文献及其种类由任务和文献的内容在关系决定,具体阅读者是被动的,有无兴趣都必须读,任务完成,阅读需要就告一段落,文献跟踪也就结束了。这个群体到图书馆主要是为了学术研究。

    (3)休闲型

    这类读者凭个人爱好选读图书,没有既定的任务范围,目的是为了充实业余生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图书馆借一点与本专业无关的诸如诗词、小说之类的书,调节一下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一部分常到阅览室,但却毫无目的地翻翻这个,看看那个。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类读者的阅读心理,纯粹是为了消磨课余时间或调剂精神生活。

    二、根据读者类型,满足读者心理需求

    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是主体,图书馆是为了主体服务的,图书馆采编、流通、阅览、咨询、宣传等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读者而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读者服务的,探讨读者的阅读心理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图书馆各个环节的工作,充分发挥馆藏图书、报刊资料、电子阅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1、根据心理类型开展读者服务

    (1)这部分读者进入图书馆总是希望能方便,快速,直接查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全开架的借阅服务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但是书刊排架必须合理,书刊应排到整齐,标识醒目、清楚,归还的书刊应及时上架,并经常整架,保持架位整洁,使读者到图书馆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

    (2)求新心理

    为随时掌握国内外专业领域发燕尾服的最新动态,读者希望能在图书馆及时借阅该领域的新书、新刊。因此,图书馆应在阅览室最醒目的地方设立新书架、新刊架,并及时更换新书,新刊。使读者每次到图书馆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他们的求新心理。

    (3)求全心理

    读者的求全心理,一是对馆藏文献的需要,二是对图书馆设备的需要。

    每一读者总是希望图书馆能完整地收藏他们所从事的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的各种文献。图书馆一方面可通过本馆采购书刊,增加馆藏书刊,尽量满足各学科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应根据本馆特点,充分体现馆藏特点。一个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往往不能全部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各类需求,应充分利用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的齐全和设备的好坏,也是影响读者阅读需求的重要因素。

    2、结合图书馆自身特点开展需求的重要因素

    (1)根据办馆的性质藏书。

    (2)创造适合读者阅读心理的环境

    在环境布置上图书馆应给读者提供一种有利于阅读的氛围,力求各部门布局合理,设备齐全,工具书、目录卡、作者卡、文献检索齐全,使用方便。各阅览室力求环境安静,灯光柔和,为读者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阅读环境。

    (3)做好反馈

    (4)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力求熟悉读者阅读过程中各种心理表现,对不同读者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

    三、数字图书馆如何改进:

    数字图书馆和元搜索引擎在结构和功能上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因为这些数字图书馆无法提供给用户满意的服务,它们让用户为了查询有用的信息而不得不遍历所有的数字图书馆。

    1、信息需求调查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检索不断发展而成为全体竞争性商业市场的重要商务活动,商用网络搜索、引擎、信息门户、跨国出版商和在线内容整合商都把信息检索作为提开其竞争能力的一部分。

    2、用户区隔

    为了给有着不同信息需求行为的用户提供固定的定题服务,就要建立起注册会员的用户需求区隔,把有相同信息需求行为的用户集中在一起,用户信息的分析可能过网络计量学的分布式聚类分析软件实现。通过用户聚类分析和服务区隔结果,适时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时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3、构建虚拟参考平台

    虚拟参考平台设计为一个数和字图书馆网站,该网站包括了用户所需的几乎所有资源,元搜索引擎事整合了所有的数据库与资源,这就使得基于网络计量学的推送服务成为可能。

    4、实现模式

    基于需求分析和用户区隔,以网络计量学为基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在搜索引擎和模糊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得以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心理分析篇6

关键词 职务犯罪;心理分析;医疗系统;经济犯罪

中图分类号 DF7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16-05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人多发生在30岁至60岁之间,按照心理学之原理,“这一时期多已成家立业,自我意识成熟,身心已趋稳定,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避免‘自我专注’的重要时期,所以一般较难形成犯罪心理,其犯罪行为也大大减少。”然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却有增无减,本文拟探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以及群体的心理生成机制。寻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深层次的犯罪心理,从而为职务犯罪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医疗系统心理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属于白领犯罪,犯罪行为人多是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体面行业,行为人实施犯罪,一经发现则会使其生存依据遭受严重之威胁,实属得不偿失,所以职务犯罪应该为有理智之人所不愿从事的行为。然而,近年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却呈现出增长态势,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轨迹,真正找寻到此类犯罪的心理防控策略。

(一)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必要性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种,其犯罪原因与犯罪之个人差异有关,所以,对医务人员个人心理差异之检讨,有助于犯罪原因之了解。

1 中国现状使得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成为必要。当代中国,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防治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现象,刑法规定及刑罚惩罚越来越严厉,但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整体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已经知道,单纯依靠刑罚惩罚并不能完全减少乃至消灭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只有从多方面查找犯罪原因,寻求各种犯罪防范对策,才有可能对职务犯罪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2 从犯罪学的角度讲,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就是医护人员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行为,研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首先要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关注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了解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形成要素,有助于提供正确的职务犯罪预防和控制对策,使职务犯罪预防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解职务犯罪的心理要素。就可以针对每个心理要素,制定具体的措施,从社会,家庭等方面落实预防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犯罪行为人心理要素的分析,警示其他医护人员,以免陷入心理的沼泽,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误入歧途。

3 功利主义观点决定了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按照英国学者边沁观点,快乐或痛苦是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快乐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快乐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灭某种心理痛苦。人的行为是在思考利弊得失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的,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行为,关键是对其心理来说,是有乐可图。当犯罪所受之苦大于犯罪带来的收益时,他心理上就会抑制犯罪的冲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进行心理分析。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的可能性

1 维护社会秩序,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这当然是司法机关和有关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分任务,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领域,对罪犯的再教育领域等是心理学能够参与解决的问题。职务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是由于主体受到内外因素综合的影响,并在其意识(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如果存在无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则该行为无异于自然界之物,不属于刑事法学考虑之范围。同时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多是直接故意犯罪,基本上不存在过失犯以及激情犯,所以有心理分析之可能。

2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都是可以找到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心理原因,因为行为和心理是互为表里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而行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违法犯罪的心理和动机,所以我们可以在犯罪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探求行为人的犯罪心理成因。

黑格尔认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确定之存在,飘忽即逝的(如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是不合理性的,其最终是要的,但我们认为仍有分析之必要,它虽然不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最终走向衰亡,但自然过程会很漫长,我们就是在寻找心理原因同时积极寻找心理对策,从而为加速其灭亡——即减少和消灭职务犯罪作出贡献。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的心理形成及原因分析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主要是从心理角度审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首先必须要研究犯罪人的人格,即罪犯人格,指已实施职务犯罪者的人格,其心理一般包括犯罪心理因素和和正常心理因素。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中犯罪人的心理结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医务人员职务犯罪之个体心理形成过程

1 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之形成是内外因相结合之产物。犯罪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就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个体犯罪而言,主要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表现为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个性心理倾向中具有的心理障碍因素。所谓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行为人心理的、社会的、生理的或药物的原因所造成的无法有效适应生活的失常现象。有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子女在国外读名牌大学,仅生活费每月就需要一万多元,而凭其工资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这就使部分医护人员心理产生障碍,于是便将眼光盯上自己手中的职权。所以,错误的需要偏离是职务犯罪心理产生的源泉,而动机偏离则是职务犯罪的直接动力。医疗行业领域内存在一些制度漏洞,譬如某些医疗单位的招投标程序都是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制定的。这就给予了犯罪人以犯罪机会,所以。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动机驱使下实施犯罪预备,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2 医务人员的个人犯罪心理结构以需要为基础不断发生蜕变。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和他的利益相关。申言之,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是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最深层次,它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人的需要由多种,而且需要之间不仅是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即使在同样的横向里,对于不同的对象。对于不同地位之人其重要性也显不同,当然,人的某一种需要层次也可能会无限膨胀,如职务犯罪人从贫苦出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然后又树立新的岗位奋斗目标,这些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后,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譬如地位、名誉、财产等,当得不到有效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感觉权势欲等无法得到实现,就会导致内在矛盾激化,部分职务犯罪行为人不是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如智力、能力不足,等等,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关系,从而怨天忧人,自暴自弃,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持敌视态度,最后就会贪图享乐私欲膨胀,导致医疗系统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职务犯罪人的挫折感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譬如医护人员是一个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但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的强度和风险并不相称,于是部分医护人员心理失衡。医护人员总体上收入虽有所进步,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阶层感觉收入总体上在减少,购买力相对不高,导致医护人员相对剥夺感明显,便会寻求其他方式增加创收,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自觉的过程。当行为人的正常心理因素在心理结构中占据大部分时,此时行为人心理是健康心理;当犯罪心理结构中畸变因素大于正常心理因素,而行为人心理抵抗力又不足时,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犯罪畸变因素和正常心理因素处于相等,即临界状态时,主要是行为人的心理与外因相抗争的结果。当行为人防御时,本能的克制(内在的原因)出于外在的强迫原因时只能是不快乐的。如果出于内部原因则服从于行为人的超我功能的发挥,因此,它具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在犯罪前也大多具有正常心理,但当其升任到领导阶层时,就产生相应的高层次需要,当其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甚至是消极心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高度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谋求适应,就会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这种经验称为创伤,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他们大多“执着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致与现在和将来都脱离了关系。”用过当的代偿行为来满足其权势欲,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犯罪。

(二)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之心理形成过程

1 团体内聚力的形成。我们一般把对个人、团体、社会问题或个人环境事件予以有组织与固定的反应,称为态度。个人所形成多数的态度,大多数来自其所属的团体。如果个人态度与其他成员不同,则团体其他成员便会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劝告其放弃原来的态度,以便形成另一种态度。所以团体经验对于个人态度之形成很有影响。个人形成的多数团体也是具有感情基础的人际关系的一种系统。交往的需要是基于在恐惧和情况不明的情势中保卫自己的需要。如由于分赃和保护自己之需要。情感接触的发展,从而形成“价值——定向”的统一,这时,团体进一步团结,在共同过程中形成基本价值的吻合,最后,全体团员开始分担团体活动的共同目的以及与这一目的有关的价值。

2 既成团体形成后,会形成共同的团体规范,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迫使个人顺从或服从团体的共同规范。团体规范就是绝大多数团体成员共同认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个体在面对团体压力时在意志因素中呈现出双趋冲突,即个别医护人员不想加入职务犯罪团体当中去,但又怕遭到团体领导以及成员的报复,甚至职位的丢失,从而选择参加职务犯罪团体。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之风日趋严重,不少医务工作者内心也曾多有担心害怕,并给予积极抵制,但在团体压力下。腐败有随波逐流到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起初迫于压力,违心的去做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但部分行为人感觉能够捞到一定好处,渐渐态度发生转变,由起初的违心从众演变成内心真正的从众,在自觉的基础上接受医疗团体等共有的价值观,并主动承担医疗团体所设定的违法犯罪义务。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团体心理之形成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其犯罪心理又不断得到强化。

三、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心理的防控对象不仅包括已经实施职务犯罪的医护人员,还包括产生腐败犯罪心理尚未付诸行动的潜在犯罪者。但是要想更好地防控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关键还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职务犯罪心理各种诱因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干预,杜绝其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

(一)注重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

在医务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中,外在环境诱因因素不容忽视。健全、合理的制度有助于抑制医疗行业职务犯罪的发生,因为在健全的制度下犯罪人很难寻找到实施犯罪的机会;在制度设计上有较多的缺陷就会为职务犯罪提供滋生蔓延的条件。“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将“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以及“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都可以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定罪处罚。这一方面加大了医疗系统中职务犯罪行为上游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医药代表心理也面临权衡,当犯罪成本增大时,会选择不去犯罪,这样就使得医务人员心理再怎么不平衡,如果没有医药代表等的犯罪供给,就会大大减少职务犯罪的几率。同时,完善医院内部的采购、分配制度,提高医疗系统的自治能力,从而降低医疗系统的职务犯罪产生的漏洞。对于违反医疗规范的医务人员,单位可以制定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资格罚),对违纪违反人员进行惩戒,这样就可以建立医院内部的提前干预机制,真正对医务人员之心理形成威慑力。最后,为了从心理上威慑潜在的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我们要加大犯罪侦查力度,力争严惩职务犯罪,绝不手软。当然,严惩职务犯罪制裁的必然性不是指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在事实上得到惩处,而是要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制裁的必然性。制裁的及时性是指对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现和处理应当及时,及时地查处案件,其威慑效应会大大增强。因此,要及时采用轻重不同的处罚措施,增强法纪的现实适用性,努力使每一个职务犯罪行为都能得到应有惩罚,才能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二)增加超我监控职能,提高廉洁自律能力

针对医务人员在受贿中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以及失衡心理等,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增强他们对心理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及防腐拒变的能力。一方面,引导医务人员通过自我观察、评价,不断调控和强化自我控制,完善个人品格,形成正确、清晰、明智、成熟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有效地对抗非法欲望的诱惑,抵御犯罪动机的生成。另一方面,针对医务人员家属在职务犯罪中的特殊作用,各医疗部门可通过适当方式,让医务人员家属了解行业道德和规范,建立经常联系制度,使他们成为医务工作者廉洁自律的一支重要外在力量。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自然,可以被看作当他在行使他的意志时,具有选择自由,这种选择也许是外加于他的。所以康德认为,人首先要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当医务人员个体受到成功的挫折和失落感时。应该注意加强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监督,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防御不良因素的侵蚀。

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认为个体适应的失败来自个体的基本有机构成。他把个人看成要么是结构很严密要么是结构很松散的,“生命就象一张资产负债表,患者应变的能力有时同施加于他的要求或压力相等,有时则不等。”所以从心里分析角度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评估和利用每一位患者的弱点和力量。从根本上说,在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人心理中起制约因素的主要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所以要积极培养国家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心理调节结构,更少地产生不正当的需要,或者可以及时地抑制不正当的需要。从职务犯罪的主体而言,要抑制犯罪需要和动机的产生,行为人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良好的自控能力,不断的调节与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平衡心态,从而更加自觉有效地抵抗不法欲望的诱惑。医护人员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要适当进行自我及借助外力进行心理疏导。

(三)重视医务人员合理需要解决,加强挫折感教育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不同会产生一些特殊形态的需要,但在本质上仍是人的一种需要。因此,我们既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到整个医疗行业的总体需要,又要通过当面访谈等方式掌握每个医务人员的具体需要,并注意通过动态分析把握医务人员和群体需要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的不同类型充分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千变万化的需要激励方式,促进医务人员合理需要的解决。同时要从思想上引导、行动上示范,创造适当条件促进其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同时要引导其对不合理需要以及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挫折感教育。在不能实现自己的需要时,要学会心理应对法,不能寻求不正当的方法甚至违法犯罪途径来解决,防止心理异常的防微杜渐。

心理分析篇7

[论文摘要]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经济学是以人的理性作为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的,而心理学在非理性领域的研究拓展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探索人类行为之后的动机。“消费者对特定的感觉意象与衍生意义的权重,决定了他们购物的具体指向”,本文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进行心理解析。

探求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基本原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的需求并不是平行和同等重要的,而呈现一定的台阶,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较高的需求才会成为激励因素。品牌内涵的发展也正是沿着“功能性-象征性-体验性”的途径演进的,从关注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满足生理、安全上的需求,到追求情感、身份、尊重,然后把目光投入“通过品牌向他人展示自我”,获得一种心理上温馨美好的感受、遐想。

消费者是如何理解品牌的?

我们发现很多人在走进商场的时候,事先对购买什么牌子的商品是有一些考虑的。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另外消费者在购物时还存在着一种规律,即商品档次越高,购买的现象越普遍。从心理角度讲,名牌的心理效应就是反应在消费者认你的牌子,去买你的东西,达到这个效应,你的牌子就差不多成为名牌的行列了。

品牌选购过程的心理学分析

“来自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人们接受到外界信息中,83%的印象通过眼睛,11%借助听觉,3.5%依赖触摸,其余的源于味觉和嗅觉”。因此,在品牌的设计和传播上,要给顾客足够的刺激强度,形成“视觉冲击力”和“轰动效应”。

在品牌的认知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品牌的认知需要和谐,即有关同一品牌的信息应该是相近或相容的。”否则,就会出现费斯汀格(L·Festinger,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所称的“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即当人们发现自己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而感到焦虑的精神状态。“获得人们的认同是品牌真正的价值所在”,调整这种失调,可以采取改变“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斯蒂芬·P·罗宾斯)。利用知名心理学家史金纳(B·F·Skinner)的强化理论,可以对厂商和经销商希望的行为给予外在的激励(或惩罚),使之形成购买习惯或惰性。

在品牌联想上,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网络模型认为,人的记忆就像一张网一样有许多联系着的节点(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记忆单元,是用来表达每一条信息的固定点的)。当人在2个节点之间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时,其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之后,联系和节点之间就可以被激活(这里的节点可以是关于企业的信息)。品牌是串联起的故事集,动人、温馨、令人浮想联翩。同时利用心理学中的以点带面和迁移效应(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陌生的事物总带有观望和不信任的心理)进行品牌的延伸,在产品(服务)之间互通、互感。

品牌体验需要“指消费者需要(消费产品)是为了追求感官上的愉快、体验上的多样化与在认知上的新奇刺激”。这成为现时和未来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点,约瑟夫·派恩II认为体验经济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经济形态。

关于品牌的态度和信念

“人的态度(Attitude)形成的基础是经验,其一般是在与对象的直接接触中形成的,从第一次接触开始,然后是随之而来的体验;态度形成的另一个信息来源是广告。”这说明态度是可以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或改变的,其途径为:“简单重复”(重复暴露的二因素理论模型;熟悉强化了态度);“经典的或工具的条件化学习” (刺激反映和体验);“观察的学习”(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人们倾向将“重要的他人”视为行为表率)以及“信息加工”(消费者对特定产品或劳务信息掌握得越多、信息可信度越大,便越可能对它产生更强烈的态度)。

消费者信念(Belief),是“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对同一事物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信念,从而影响顾客的态度。如认为名牌产品或服务设计精良、品质卓越。“有了这个信念,消费者就有了一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也就是相信这个品牌的东西能满足其需求”。那么,如何影响信念呢?心理学同样认为信念和态度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加以改变。这正是企业所希望的,也是努力加以利用或改变的。

如何提高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度呢?有一个途径就是广告的重复策略。现在一部分人认为重复越多越好。因为重复越多,知名度会越强。

从心理学的理论,这叫重复暴露的二因素理论模型。根据这个理论,假设你的广告不断地重复,每一次重复在心理上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积极因素和乏味因素。当你重复若干次时,积极因素的效果很快上去。然后,你继续重复,该效果开始减少,乏味因素开始出现,它的表现作用小,但是当重复到一定次数以后,效果便明显了。当这两个相互作用时,会出现一曲线,表明在一开始效果与重复的次数成正比,超过一定次数后再重复,就会适得其反,产生反面效果,这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

品牌美誉度不是简单取决于产品那个实物的物理、化学的特性,还要考虑到人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做独特卖点的时候,不能仅限制在产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理性”层面。而要考虑这个卖点和消费者心理的特点这两者是否一致,从感性即“非理性的”角度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所以,品牌美誉度必须要有一个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消费者有一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也就是相信这个品牌的东西能满足其需求。

心理学上的光环(晕轮)效应和选择性知觉对品牌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意乱情迷,光环萦绕。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对环境的性质的认识往往存在这种“光环(或称之为晕轮)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或者某一方面的优缺点,铺陈开来,由点推面,形成整体上的认知。这对品牌的沟通有建设性的意义,注重“第一印象”、坚持高标准、形象统一、理念连贯,让顾客晕得长久、痴迷。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茫茫人海中找人,并不会不知所措,而会选择性地分配眼球,有的放矢,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知觉。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消费者选择渠道增多,什么是消费者选择的焦点呢?无疑强势品牌会秋波频频逼入眼睑,启示为制造品牌CIS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陈洪,品牌形象树立的消费心理因素[J]. 中国广告, 2000,(06)

[2]卢利,商品品牌形象分析:心理学视角[J]. 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2006,(07)

[3]钟华,柳燕.浅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J]财经界(下半月),2006,(01)

[4]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7)

[5]李庆春,论品牌个性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品牌营销策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07)

[6]焦璇、吕建红、陈毅文.品牌形象系统的因素结构[J],心理学报, 2004,(03)

[7]丁家永,从心理学角度谈名牌价值与创建名牌战略[J],机电信息, 2006,(02)

心理分析篇8

    [关键词]品牌 心理学

    探求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基本原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的需求并不是平行和同等重要的,而呈现一定的台阶,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较高的需求才会成为激励因素。品牌内涵的发展也正是沿着“功能性-象征性-体验性”的途径演进的,从关注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满足生理、安全上的需求,到追求情感、身份、尊重,然后把目光投入“通过品牌向他人展示自我”,获得一种心理上温馨美好的感受、遐想。

    消费者是如何理解品牌的?

    我们发现很多人在走进商场的时候,事先对购买什么牌子的商品是有一些考虑的。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另外消费者在购物时还存在着一种规律,即商品档次越高,购买的现象越普遍。从心理角度讲,名牌的心理效应就是反应在消费者认你的牌子,去买你的东西,达到这个效应,你的牌子就差不多成为名牌的行列了。

    品牌选购过程的心理学分析

    “来自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人们接受到外界信息中,83%的印象通过眼睛,11%借助听觉,3.5%依赖触摸,其余的源于味觉和嗅觉”。因此,在品牌的设计和传播上,要给顾客足够的刺激强度,形成“视觉冲击力”和“轰动效应”。

    在品牌的认知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品牌的认知需要和谐,即有关同一品牌的信息应该是相近或相容的。”否则,就会出现费斯汀格(L·Festinger,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所称的“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即当人们发现自己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而感到焦虑的精神状态。“获得人们的认同是品牌真正的价值所在”,调整这种失调,可以采取改变“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斯蒂芬·P·罗宾斯)。利用知名心理学家史金纳(B·F·Skinner)的强化理论,可以对厂商和经销商希望的行为给予外在的激励(或惩罚),使之形成购买习惯或惰性。

    在品牌联想上,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网络模型认为,人的记忆就像一张网一样有许多联系着的节点(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记忆单元,是用来表达每一条信息的固定点的)。当人在2个节点之间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时,其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之后,联系和节点之间就可以被激活(这里的节点可以是关于企业的信息)。品牌是串联起的故事集,动人、温馨、令人浮想联翩。同时利用心理学中的以点带面和迁移效应(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陌生的事物总带有观望和不信任的心理)进行品牌的延伸,在产品(服务)之间互通、互感。

    品牌体验需要“指消费者需要(消费产品)是为了追求感官上的愉快、体验上的多样化与在认知上的新奇刺激”。这成为现时和未来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点,约瑟夫·派恩II认为体验经济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经济形态。

    关于品牌的态度和信念

    “人的态度(Attitude)形成的基础是经验,其一般是在与对象的直接接触中形成的,从第一次接触开始,然后是随之而来的体验;态度形成的另一个信息来源是广告。”这说明态度是可以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或改变的,其途径为:“简单重复”(重复暴露的二因素理论模型;熟悉强化了态度);“经典的或工具的条件化学习” (刺激反映和体验);“观察的学习”(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人们倾向将“重要的他人”视为行为表率)以及“信息加工”(消费者对特定产品或劳务信息掌握得越多、信息可信度越大,便越可能对它产生更强烈的态度)。

    消费者信念(Belief),是“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对同一事物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信念,从而影响顾客的态度。如认为名牌产品或服务设计精良、品质卓越。“有了这个信念,消费者就有了一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也就是相信这个品牌的东西能满足其需求”。那么,如何影响信念呢?心理学同样认为信念和态度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加以改变。这正是企业所希望的,也是努力加以利用或改变的。

    如何提高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度呢?有一个途径就是广告的重复策略。现在一部分人认为重复越多越好。因为重复越多,知名度会越强。

    从心理学的理论,这叫重复暴露的二因素理论模型。根据这个理论,假设你的广告不断地重复,每一次重复在心理上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积极因素和乏味因素。当你重复若干次时,积极因素的效果很快上去。然后,你继续重复,该效果开始减少,乏味因素开始出现,它的表现作用小,但是当重复到一定次数以后,效果便明显了。当这两个相互作用时,会出现一曲线,表明在一开始效果与重复的次数成正比,超过一定次数后再重复,就会适得其反,产生反面效果,这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

    品牌美誉度不是简单取决于产品那个实物的物理、化学的特性,还要考虑到人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做独特卖点的时候,不能仅限制在产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理性”层面。而要考虑这个卖点和消费者心理的特点这两者是否一致,从感性即“非理性的”角度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所以,品牌美誉度必须要有一个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消费者有一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也就是相信这个品牌的东西能满足其需求。

    心理学上的光环(晕轮)效应和选择性知觉对品牌的影响

    情人眼里出西施,意乱情迷,光环萦绕。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对环境的性质的认识往往存在这种“光环(或称之为晕轮)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或者某一方面的优缺点,铺陈开来,由点推面,形成整体上的认知。这对品牌的沟通有建设性的意义,注重“第一印象”、坚持高标准、形象统一、理念连贯,让顾客晕得长久、痴迷。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茫茫人海中找人,并不会不知所措,而会选择性地分配眼球,有的放矢,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知觉。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消费者选择渠道增多,什么是消费者选择的焦点呢?无疑强势品牌会秋波频频逼入眼睑,启示为制造品牌CIS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陈洪,品牌形象树立的消费心理因素[J]. 中国广告, 2000,(06)

    [2]卢利,商品品牌形象分析:心理学视角[J]. 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2006,(07)

    [3]钟华,柳燕.浅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J]财经界(下半月),2006,(01)

    [4]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7)

    [5]李庆春,论品牌个性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品牌营销策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07)

    [6]焦璇、吕建红、陈毅文.品牌形象系统的因素结构[J],心理学报, 2004,(03)

    [7]丁家永,从心理学角度谈名牌价值与创建名牌战略[J],机电信息, 2006,(02)

上一篇:物理学习论文范文 下一篇:税收基本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