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26 17:06:10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1

记者团主要部门机构设置及职能简介:

一、记者团委员会:

设团长一名,团支书一名,副团长一名,全权负责团内一切事物。其职责如下:

1、制订、实施记者团学期工作计划;

2、审阅各部学期工作报告(计划);

3、对各部部长和成员考核、审查;

4、对具有记者特色的综合性活动统筹安排;

5、召开例会和临时性会议。

二、新闻部:

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计划招募副部长一名,干事6~8人。

该部职责如下:

1、撰写新闻稿,负责对日常新闻稿件的审阅、筛选、修改、校对,及时报道校园热点新闻事件。

2、负责查阅、核对发稿情况,整理、统计各部的稿件数量(每月底进行)。

三、采访调研部:

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计划招募副部长2名,干事4~6人。

该部职责如下:

1、负责记者团的对外采访工作及新闻事件的收集,尤其是围绕当前学校的热点问题,比较有深度地进行采访报道。

2、协助新闻中心完成相关活动的调研工作。

四、展板海报部:

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计划招募部长1名,副部长2名,干事6~8人。

该部职责如下:

1、负责新闻中心及团内各类宣传展板海报的制作。

2、负责对新闻中心及团内各类宣传展板海报的粘贴及展览。

记者团的纳新流程:

1、报名: 12月5日~8日中午11:00~1:00在学林路记者团纳新咨询处登记个人信息。

2、面试:12月10日~11日中午11:50~1:00和晚上7:00~8:30都可参加面试,面试地点为西礼堂校会三楼,面试时需交记者团报名表,见附2。报名展板海报部的同学,如有意从事绘画设计在面试时需交一幅绘画作品,内容自拟;有意从事书写工作则需交一张自己写的软笔书法,内容自拟。

山东农业大学记者团奖惩制度:

一、奖励:

1、每学年将根据各成员在团内的表现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记者;

2、获奖者将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并在综合测评中获得加分;

二、处分:

1、每学期无故不参与团内活动达三次者,视为自动退团,缴回记者证;

2、受校、院(系)处分者,勒令退团;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2

媒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体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就必然要对新闻资源进行争夺与分割。可以说,新闻竞争的本质就是新闻资源的竞争。①因此,各媒体利用现有新闻资源,开发独家新闻资源,力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这种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表现在策划新闻和新闻策划上。

新闻策划:新闻资源的物尽其用

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对新闻策划的定义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它是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可预知的事件的传播报道策划,是对现有新闻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有效利用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品质。

1 使新闻制作准备时间相对充裕

这主要体现在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上,这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事件性新闻如: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香港澳门回归等;非事件性新闻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在我国,这类重大事件的报道,非常能够体现我国媒体的策划艺术。由于这种策划前期准备时间相对充裕,各媒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精心设计和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储备,使很多报道取得了成功。

2 在热点新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无法预见的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中,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非常高,形成了一段时期的热点,如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9・11恐怖袭击。这类新闻一般受众关注度非常高,新闻的发生非常突然,并且带来了巨大的后续影响,这是对媒体迅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策划能力的考验。由于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独家发现这类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几率少之又少。只有在得到新闻消息后,对报道方式、报道重点、版面、内容、标题等各个方面体现创意,抓住受众心理,才能在众多报道同一事件的媒体中脱颖而出。而一旦在某个热点新闻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就为该媒体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很多媒体就是因为对这类重大事件的成功策划而获得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

3 保证新闻报道质量长期稳定

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日常新闻报道的常规性策划中,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几乎在每个媒体中,编辑和记者都会根据本媒体的定位以及某时期的社会环境,以策划会的形式大致确定某一阶段的报道重点、主要选题等,并在每期的编前会中,申报选题,上报选题计划,具体到编辑记者个人还要对自己工作部分的报道形式、编辑技巧进行策划。通过这种日常的新闻报道策划,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保证本媒体新闻报道质量长期稳定。

策划新闻:新闻资源的另辟蹊径

策划新闻是指新闻从业者受新闻由头催生和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真实新闻事件,并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的策划活动。具体地说,可分为媒体间接催生新闻事件的策划和媒体直接制造新闻事件的策划。它是对新闻事件的策划,是媒体自己开发创造新闻资源的行为。这种对新闻资源的合理开发,产生了很多积极效果。

1 弘扬主旋律

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担负着舆论引导的天然使命。配合党和政府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是我国媒体的主要功能。因此,媒体策划新闻事件以配合舆论宣传的做法屡见不鲜。央视新闻频道在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时策划组织的“我的长征”大型电视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策划社会活动、制造报道客体的形式来配合政策走向和舆论导向,为主旋律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大大增强了宣传的亲和力,提高了公众的关注度、参与度,策划的新闻活动也取得了成功。

2 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

媒体要取得成功,必须树立品牌意识,不仅要让受众记住新闻产品,还要让受众记住新闻生产者,那就是媒体本身。所以,策划一些新、奇、巧的新闻事件来进行媒体自我宣传,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比如,“‘神六’搭载《解放日报》上太空”的策划。《解放日报》在“神六”升空这一全球瞩目的新闻事件中,策划了《“神六”发射成功纪念特刊》,策划人员将该报定位为向外太空传递人类文明的文化使者,此举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宣传。

3 提高社会影响力

媒体常常会策划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类活动往往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关乎国计民生和公众福祉,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形成轰动效应;这些活动体现了媒体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价值取向,容易为媒体赢得社会认同。比如汶川大地震报道中,《重庆晚报》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大型影像志《地殇》义卖,两天共成功义卖6万份,并将义卖所得捐给灾区,《地殇》特刊不仅记录了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真实一刻,也见证了国人的拳拳爱心,同时也提高了该媒体的社会影响。

4 发掘市场资源

媒体策划举办与经济活动挂钩的事件,通过活动本身赚取一定利润,并间接吸引增量广告,创造价值,为媒体带来利润。2002年,《南方都市报》策划主办中国南方汽车展、国庆房产大联展、明星足球赛等营销主导型活动。每届车展、房展,单门票一项就能为主办方带来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的收入。媒体通过这种策划活动,突破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

新闻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 新闻炒作、假新闻成为困扰新闻界的顽症。这类策划哗众取宠、小题大作,只考虑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媒体参与到事件进程中,或者直接制造假新闻,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新闻业遭受公信力危机。

2 商业行为与新闻活动的界限模糊,使新闻扭曲成为广告,新闻的客观公正被商业利益左右。比如,在报纸上常见的软广告,或者以新闻形式表现的广告,利用新闻的权威诱使消费者相信某种产品的“功效”。

结语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策划;传播效应;本土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174―02

新闻策划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它是地市报站稳脚跟、做强新闻、赢得读者与市场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在新闻同质化的今天,地市报当如何感知、勾画、整合、组织策划新闻,是地市报人应当也值得思考的问题。新闻策划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式所作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对报纸来说,新闻策划的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以最佳报道方案,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向读者作出报道的完整过程。

那么,有了一以贯之的一般性报道,为何还要化大气力去做烦琐的前期谋划和安排?报人皆知,一般性的日常报道往往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任务来了出击一下,采访结束立即成稿。报道的单一性且不论,就其成稿的时效性也限制了报道的深入。相反,经过策划的报道就具有了充分的主动性。对一张报纸而言,尤其是地市级党报,报道计划的方向、内容、方式几乎都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围绕老百姓的热点需求去设计。这就意味着地市报人必须主动地根据有关精神,根据本媒体的实际,自主地确定报道方向、内容和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宣传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市报的模式已经进入效益发展阶段,在地市报日益向主流化转型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目光,新闻策划已成为其突破创新的法宝。新的新闻策划模式则伴随着这种转变应运而生。笔者从平日的工作当中略有小结。

把重大新闻细化为本土新闻

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开幕,8月24日闭幕。按照本报党组的安排,日报和晨刊同步推出奥运报道。日报的安排是每天在一版刊发中国军团的综合消息;晨刊组织实施名为“北京旋风”的奥运特别报道,共计刊发17期近150块版面,报网互动、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引起的社会反响超出预料,与当地市面上的其他报纸相比,本报的奥运报道成为众多市民的首选。

反响强烈得益于本报精心的策划。本报是这样安排17个不眠之夜的奥运“大餐”的。社里作出部署,舍得版面、浓墨重彩。设置了中国时刻、焦点战报、皖将风采、今日看点、精彩看台、特别报道等几个大的板块。在报道深度上多做文章;赛事太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本报就在选稿时突出重点、抓准看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家地市报的稿源都来自新华社的电稿,我们除做好、做足、做优这一规定动作,还策划了“激情点评”和“我在赛场”栏目并及早告知于众或者主动预约稿件。“我在赛场”栏目刊发在奥运场馆看比赛的铜陵籍观众和在奥运场馆的铜陵籍志愿者写来的现场感受稿件;与铜陵新闻网联手开设的“激情评点”专栏,刊发市民观众对一幕幕精彩的角逐、一场场顶级的较量、一项项刷新的纪录所发出的感叹与点评等。

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新闻策划处理,既满足了读者对重大新闻的关注,也使得读者在本土化的新闻影响之下收获更多的贴近性新闻。

让浅层次的新闻组合引发深层次思考

春节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是美丽的“中国结”。然而,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现在已经淡化成除夕夜的一场联欢晚会,淡化为经济现象的“黄金周”,甚至,对一些孩子而言,春节就是可以去麦当劳、肯德基。民俗文化的色彩这些年淡了。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最好的聚合剂,是民族的向心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传统文化力量。从2008年起,国务院已对节假日进行调整,大年三十大多数人不再上班,可以从从容容过个中国年。在如何引导市民过个热热闹闹的民俗年,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方面,本报策划:开设“过个时尚民俗年”专栏。年前报道相关民俗活动的筹备、流行、身怀民俗技艺人的忙碌身影(包括文字和图片);节间报道民俗活动开展情况。具体地,在农村关注民俗的特色氛围、民俗的回归,如剪纸、贴窗花、舞狮和龙灯、老洲对歌等;城镇着重关注民俗与时尚的结合,重在体验和传承。如带孩子到乡下体验包饺子、打年糕、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与父母过个团圆年;去民俗风情最浓的地方旅游感受民俗;送戏下乡下社区,与市民村民过个文明祥和年;公务员今年过节更从容,可以把民俗年味搞得更浓一点。

这组策划的初衷就是让中国人心中的“中国结”打得结结实实,不仅渲染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股积聚和谐的力量。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丝丝紧扣。这组策划就是告诉读者党报的作用引导舆论。

发掘有价值的新闻提升传播效应

笔者常常感到,搞策划就像出作文题,题目太宽泛,叫人写起来摸不着边际。同样,所出策划选题太宽泛,叫记者写起来找不到感受、找不到激情,写出来的还是老套路,虽成体系却没有特色,操作起来记者的积极性也不高。其实,反复思量,策划应当敏锐地感觉到有价值的新闻,让写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闪光的东西,以期理论与实践结合焕发出更为光彩的效应。

今年初,植树节前夕,本报拿出一个选题《向空间要生态》:可以在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从开矿山体遭受破坏,尾砂库,荒山绿化,室内绿化,立方绿化,等等方面,收集与之有关的资料、信息,综合人类对生态的认识、对山体的保护、对绿化的实施等展开报道。记者很快就拟出报道提纲,一组策划报道在较短时间内推出,先后刊发了《多头并举建设生态空间》、《700亩荒山披绿装》、《尾砂库上满目丹皮》、《沼泽变“水乡”》、《让绿来呵护人们》等稿件,既有典型经验推介,又有新方法的尝试,还有问题的提出与探讨。由于赶上植树造林时节,其中暴露的问题引起有关单位的关注,同时,一些单位的典型、特色做法得到了及时推广。这组报道从生态报道挖掘出了改造生态要经济效益和唤醒人类呵护生态的有价值的新闻,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应。

当然,每天发生的新闻都是大量的,但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成为媒体上的新闻,也不是每件新闻都需要和值得策划,新闻策划当以受众、媒体、社会三者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为此,做新闻策划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策划要出新。地市报频频拿出出彩的策划得益于什么?人大新闻学院研究员刘全宝认为:新闻策划的第一要义是出新,既要涉足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报道别人没有报道过的内容,又要采用别人没有使用过的形式。这就需要策划者开启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各种信息资讯,调动策划者的综合素质、智慧,进行周密谋划。

比如,党的代表大会届届都需要报道,如何出新,始终困扰着新闻从业人员。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报告出来当天,有媒体就组织专家就学习报告所产生的感想组织一批稿件。有侧重思想解放的,有侧重民生的,有新农村建设的,等等。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不同阶层民众的不同期待。这样的创新策划在读者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与认同,做到了人有我新。

策划基点要服务生活。《关于新闻的新闻》一文中写道:好新闻并不经常意味着一位总统,好新闻更在于改变市民的生活。新闻媒体当为受众设置议程,策划就是完成这些议程的构想和设计。例如,每年的年终,本报策划一组年终报道。2004年,本报就认真梳理出十件实事,先后图文并茂刊发了《农村税费齐减免农民增收真欢喜》、《小额贷款雪中送炭》、《下水畅游园美》、《免交养老医疗保险费――下岗失业人员少了一笔开支》等10余组图文并茂的稿件。去年,本报针对当年大事多喜事多的特点,进行梳理,以“百姓乐事”为题进行报道,要求记者从典型的单个人写起,让他们谈中央、省、市新出台的惠民政策给其所在群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反映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在主标题下,以内容提要的形式,将当年的惠民政策及总人数、总金额等简练地放置文前,以楷体字稍放大刊出,并配以受益人感激的出彩的大照片和实事项目办成后的美景美事,形成形式活泼、篇幅较大的板块,读来感到真切、活泼、悦目,又浓墨重彩,既对当年的大事实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又在年末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可谓一举多得。

策划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报纸要有亲和力才能被读者接受。亲和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和读者的参与性。近几年,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本市每两年选派一批党政机关的干部到落后村挂职锻炼。前几年本报搞过这方面的报道,但不少稿件写起来又是“大块文章”,不太鲜活,再加上大同小异,新闻性不是太好。

笔者在去年就来了一个互动,与市委组织部联系,召集lO位挂职接近一年、成绩突出的同志面对面讲授策划意图,以日记体的形式写稿,推出《驻村札记》栏目,先后刊发《到农村工作很充实》、《土地,牵动农户村民心》、《开沟引发的思考》、《纯朴的话语在耳边回响》、《忙电改心欣慰》、《富裕农民字字千斤》、《难忘这三天》、《沼气充满朝气》等lO余篇,各自围绕一个主题,选取最近各自生活和工作中的连续几天、几个片断、几个工作场景,各有各的主题,各有各的体会,各有各的思考,真切反映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效性好,新闻性好,加上写得活,文字各有特色,感情真挚,耐读耐看。

这组策划互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既激活报纸版面,也增强了报纸的亲和力,在竞争中多了一份取胜的砝码。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合肥晚报》 新闻策划 都市报 杂志化 

 

本世纪初前后,随着媒介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报纸被卷入到了扩版的大潮中,都市报也随之进入到所谓的“厚报时代”。与“厚报时代”这种形式上的大变革遥相呼应的,则是报纸内容的“大变脸”。“纸质媒体15年来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报纸操作手法的杂志化,杂志操作理念的新闻化。”①“报纸杂志化”时代的悄然来临,有力地推动了都市报新闻模式的变革创新。 

所谓“报纸杂志化”,就是报纸借用杂志的理念和操作手段,以栏目化、专题化、系列化和专刊化等多种方式,来传播和处理信息,以期满足读者更高层次和更为全面的阅读需求。笔者认为,作为新闻纸,传播新闻是报纸的天职,报纸杂志化仅仅只是借用了杂志的某些理念和操作手法,如果能在坚持报纸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巧为借鉴,特别是能在新闻策划上灵活运用,将有可能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整合的基础上,推出“厚报时代”的优秀深度新闻,从而达到放大传播效果的作用,并能在应对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先机。 

下面,笔者以合肥晚报在转型改版中推出的一些相关做法为例,浅议如何将杂志化操作嫁接到都市报的新闻策划之中。 

一、都市报新闻策划的杂志化操作需要拥有足够的版面,而合肥晚报的转型改版则在本地新闻版面上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支撑,这种支撑是杂志化操作的前提和基础。 

合肥晚报创办于1957年4月(现隶属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曾经一直是中共合肥市委的机关报,随着近年来报纸分众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兼具党报和晚报双重功能的合肥晚报开始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009年11月,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创办了合肥日报,合肥日报从合肥晚报手里接过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的接力棒,合肥晚报也由此转型成为了都市报。 

作为机关报时的合肥晚报,宣传中共合肥市委的大政方针是其承担的主要任务,虽然也设置了一些本地新闻版面,但版面数量较少,通常情况下仅有四开8版,新闻版面容量本已严重不足,更谈不上进行规模较大的新闻策划。改版转型后,面临着与同城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现已更名为市场星报)和江淮晨报4份早报的激烈竞争,唯一仍坚持下午出报的合肥晚报,进行改版扩版已是必然的选择。经过2009年11月和2010年7月两次大规模的调整,目前合肥晚报的日均常规版面数已扩至四叠(A、A1、B、C)四开64版以上,其中本地新闻版面数稳定在两叠(A、A1)32版左右。这样的版面数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某些杂志的页数,表明合肥晚报已在事实上步入了“厚报时代”。 

伴随着本地新闻版面的成倍增加,该如何定位每个版面的属性,又该如何对两叠版面的性质进行有效区隔,这既关系到能否方便读者在“厚报时代”进行阅读,也关系到能否迅速提升办报质量。经过反复研讨,合肥晚报决定在A叠16版主打“昨夜今晨”的时政、社会以及财经等各领域的“当日新闻”,报道范围主要以当日本地新闻为主,辅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各类当日重大、突发新闻,为读者提供最新鲜、最及时的新闻资讯;考虑到在当前的报业市场中,“深度报道既是传媒竞争的利器,也是职业记者的至高追求。”②因此,合肥晚报决定在A1叠16版,以主题多样、形式各异的新闻策划和各类新闻专题等深度报道作为重点,并大胆采用杂志化操作手段来增加深度新闻的纵深度和厚重感。 

二、合肥晚报的新闻实践表明,都市报新闻策划的杂志化操作应紧紧围绕“新闻”做文章,“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而杂志化操作仅仅体现在如何运用杂志的操作手法,来辅助解读新闻事件或对新闻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深加工。 

众所周知,新闻策划的优势在于专题化和规模化,其对分散的资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提炼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加大对新闻事件的聚焦力度,从而方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掌握信息。而新闻策划存在的弊端则在于,有可能因为过于追求深度加工和精细包装,从而使得新闻的时效性不足,甚至出现“注水策划”。因此,就都市报新闻策划的杂志化操作来说,确定新闻策划的选题至为关键和重要。假如“‘杂志化’的表现完全是对新闻的忽视甚至放弃,这是错误的,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报纸放弃了新闻,意味着对自身的否定。”③因此,不顾新闻所固有的时效性优势,一味强调并依赖于杂志化操作所带来的种种技术手段,则最终有可能导致批量化和规模化的新闻信息变得苍白无力。 

合肥晚报在确定新闻策划的选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该选题是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尽管那些受到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也都是重要的选项,但时效性的强弱却依然是被优先考量的因素;其次,才会考虑对那些虽有较强的服务性或可读性,但时效性却并非太强的选题展开策划。 

合肥晚报新闻策划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无论是涉及到何种新闻体裁的策划,都强调“提速”的重要性。因为“新闻的新鲜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相对于客观事物来说,新闻所传播的对象应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新状态所呈现的信息;第二,相对于新闻传播的受传者来说,它应是受传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新信息。”④ 

比如,2010年12月13日,历时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合肥市县处级干部公推竞职工作圆满结束,这一合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创新之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合肥晚报当天推出多版面《透视“合肥模式”下的干部大建设》专题报道,采访了合肥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参与竞职答辩的评委以及多名竞职者和市民,并配发了评论。由于这组策划在公推竞职收官当日推出,因此非常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社会反响热烈。对一些在本地颇受关注、引起市民热议的社会新闻,合肥晚报也抢在第一时间精心组织新闻策划,这些策划提供了与该新闻事件有关的更详尽内容和更深入的报道,既使得读者能在最短时间里弄清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如2010年12月13日凌晨,合肥一位“的姐”在运营时遭劫匪刺伤,次日,合肥晚报即推出4个版的新闻策划《牵挂》,除了对这一恶性案件进行追踪报道外,多路记者还夜探工作中“的姐”们的生活,详实记录下她们在晚班岗位上的奔忙和辛劳,并提醒夜行“的姐”加强安全防范,整个策划体现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除了这些本地重大的时政与社会新闻策划外,对那些与民生有关的新闻策划,合肥晚报也把时效性的强弱作为策划是否可以进行的重要前提。2011年1月19日,兔年春运拉开大幕,合肥晚报于前一天推出主题策划《问春运》,对春运期间读者所关心的购票、出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为市民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服务参考。即便是对一些相对较为静态的专题性策划,合肥晚报也强调要精心选择好策划推出的时机,通过时机的巧妙选择来达到强化时效性的目的。比如,随着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

建设,越来越多的“漂一族”汇聚合肥创业,合肥晚报虽对此一直予以跟踪、关注,但却特意选择在2011年3月8日,推出了多达11个版的《合漂女生存状态调查》专题,将报道对象锁定为“漂”在合肥的女性群体。该专题从生活和工作在合肥各阶层的女性着手,详细记录了她们在城市奋斗、打拼的艰辛经历,既达到了关注城市边缘人群生存状态的目的,又紧紧扣住了当天“三八节”的“时效性”。

正是由于在新闻策划中紧抓时效性不放松,才使得杂志化操作有了广阔的施展空间。杂志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版面上大显身手,真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淋漓尽致地使用了这些手段,而导致所谓“形式大于内容”、“杂志化削弱新闻性”等诸多弊病的产生。 

三、都市报新闻策划的杂志化操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版面之外,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配套机制,实现报社内部采访、编辑和视觉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而在版面之内,则应强化稿件与稿件之间、版面与版面之间的合理统筹调配,从而最终实现阅读需求与审美需求的高度统一。 

有别于以传播消息为主的单篇新闻报道,新闻策划以立体式、全景式的深度报道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要想推出优秀的新闻策划,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采访部门或某一位记者的单兵作战,采编部门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配套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合肥晚报改版转型后,首先确立的就是采访部门“早晚两次线索汇报制度”,通过这一制度,采访部门可以在大量纷繁的线索中快速确定策划选题,并根据选题的轻重缓急,制定出类似于杂志的“模块化”新闻策划方案,然后再合理调配力量分进合击,完成采访;同时,在制定策划方案和随之展开的采访过程中,视觉部门强力介入,就封面、版式设计以及图片配发等进行干预;而编辑部门则会根据选题的不同,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各个版面,以确保推出的新闻策划既能彰显报纸的特性,又能在逻辑上相互咬合、环环相扣,最终实现“杂志化”的阅读效果。 

新闻策划的杂志化操作,归根到底将由报纸的版面来呈现。而“报纸版面所收纳的杂志版面的特性,包括……标题显著、分题整齐;版块横通、适度留白;照片突出;线条装饰”等等⑤因此,借鉴杂志的表现手法,改变以文字信息为主的单一版面设计观念,这是体现杂志化操作的一个重要指征。 

为配合新闻策划的杂志化操作,合肥晚报对A1叠封面进行了杂志化改造,每一个新闻策划在推出时,都会在封面以大图片或冲击力很强的版式设计等方式来予以呈现,由于选择了形象生动、又颇具爆发力的大图片,或是大胆运用多种“杂志化”元素进行版式设计,使得A1叠的封面既直观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不仅对新闻策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容易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身处“读图时代”的读者,都希望能最直观、最全面、也最真实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关键在内容,重点在形式,突破在图片”⑥,就成为杂志化操作能否实施到位的一个重要指征。合肥晚报在新闻策划的版面上,不仅大批量使用图片,而且还在版面上适当留白,在确保每个版面都能有一个“看点”的基础上,借此舒缓因文字过多而引起的阅读紧张感与疲劳感;同时,专职编辑负责对所有策划版面进行统筹,从而有效避免了各版面之间在内容和版式上的“各自为战”,使得各版面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整体版式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①陆小华:《激活传媒》,中信出版社,2004:3 

②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334 

③王天定,《论报纸的“图片化”、“杂志化”及“电子化”——试析报纸未来发展趋势》,《科学·经济 ·社会》,1996:68-70 

④蒋晓丽:《现代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 

⑤吴蓉,《试论报纸版面杂志化》,《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34-35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5

陈词滥调

1)广州市交通、交警、城管办、工商等部门,今天对天河区部分停车场进行联合整治,对违章经营的停车场依法进行了处罚。

2)英国科学家计划从今年开始进行用感冒病毒和牛痘病毒治疗癌症的人体临床试验,因为在实验鼠身上的初步研究表明它们能有效消除肿瘤。

有记者很喜欢用“进行”,几乎每条稿必有,听得人头皮发麻。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对白,是不是很好笑:一曰:“我现在进行抽烟啦。”旁人曰:“我们也进行吃饭啦。”

“进行”一词似乎多余,去掉后,调整语序,(如例2改为“开始试验用感冒病毒……”)上述导语一样讲得通。电视语言与生活语言相当接近。口语化、生活化,应是报道词写作的基本准则。陈词滥调,主要是受官文的影响太深。

废话连篇

3)口播: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广州将对建筑工人推行“平安卡”管理制度。明年1月1日前,完成全市所有建筑工人的“平安卡”管理安全培训考核。明年3月1日起,全市全面实行“平安卡”管理制度,各建筑施工企业及所有工地现场必须配置“平安卡”管理的相关软、硬件设备,没接受“平安卡”教育培训并领取“平安卡”的工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不得雇用。

“据了解”,哪句话不是“据了解”?或“记者了解到”的呢?既无新闻点,又是废话。导语字字金贵,这种没话找话的字眼太占时间了。那为什么还要写上去?如果是地方台引述新华社报道,表明一些重大而敏感的话题是来自中国官方通讯社的权威消息源,那么“据新华社记者了解”还有价值。其他情况,不写也罢。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应改为“市建委宣布”。另,导语中后段加粗字的部分可去掉。

4)广州今日召开新闻会,宣布工业博览会下月举行。

说“工业博览会几月举行”已经给面子了,不用再说“新闻会”了。

电视语言与生活语言最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废话,但电视就要废话少说。因为电视有放大作用,例如电视中不能出现血腥、暴力镜头;不能出现粗口、脏话。废话少说的道理也在于此。

不知所云

5)标题:调查显示以色列单边行动计划支持率下降

导语:据以色列有关部门29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8%的以色列犹太人支持单边行动计划,41%的人持反对意见,这表明该计划的民意支持率在下降。这项由反对单边行动计划的利库德成员组织的调查同时显示,利库德党员和该党中央委员会成员中,反对单边计划的人比支持者多了很多。

内文:据报道,曾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以色列犹太人支持单边行动计划。单边计划反对者29日在以色列全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对者在连接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高速公路上泼洒汽油并放置铁钉,造成20余辆汽车爆胎和严重的交通拥堵。截至当地时间29日中午,以色列警方已经基本完成道路清理工作,交通逐步恢复正常。抗议活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以色列计划从今年8月15日开始,撤出所有21个位于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定居点和4个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定居点。(新华社)

由头到尾,喋喋不休地说,单边行动,什么是单边行动?问普通大众懂不懂?看了半天,才知道单边行动就是:撤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为什么不直接说撤出加沙?很多观众肯定没兴趣去深究什么是单边行动,而选择转台。

“48%”改为“近半数”,“8月15日”改为“八月中”。要观众听得懂,首先要自己听得明,更要你的父母辈、你的爷爷奶奶等前辈听得懂。不要说一些连自己都听不懂的话。一位资深编审说过,写新闻很简单,就是用街市阿婶都听得懂的话来写就好①。

文采过犹不及

6)导语:啊!春光明媚、大地欢歌。地铁三号线首架地铁从广州东站驶向番禺广场,地铁三号线终于通车啦……

大家别笑,别觉得恶心,20年前番禺的洛溪大桥通车,很多传媒就是这样报道的②!时至今日,我们写稿也常有这样的影子。

这些文学化的句子、抒情性的字眼,是明显的非口语化。它与个人生活史相关(例如有的记者是中文系出身),也与家族史有关(广播电视传媒的记者群有一部分来自平面媒体),也与既往病史有关(如有的记者长期依赖新闻通稿,个人写作水平下降),也有记者认识不足、对写作训练重视不够的问题。

7)导语:在躲过两枚炸弹的袭击后,从巴控克什米尔发出的首辆公交车在当地时间昨天(7日)晚上顺利抵达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车上30名乘客平安无恙。

典型的长句、典型的腐朽气息。看的人都不明白,别说听了。平常人是这样说话的吗?新闻点在哪里?最重要的事实――印度和巴基斯坦60年来首通巴士――该说的不说,不该省的却省了。

重点事实遗漏,次要事实详写,成为一条“淹没新闻事实型”导语。印巴的首次直通车有惊无险地安全抵达终点站,途中虽有波折,但瑕不掩瑜,“No news is good news.”新闻工作者不应该成为“扒粪者”。

此导语可改为: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近60年来,昨天(7日)首次在“克什米尔”两国分别控制的地区之间,开通公共汽车。历史性的通车波折重重,首辆公交车更在途中险遭袭击,幸好车上30名乘客平安无事,顺利抵达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

新闻口语化,就是用非常接近生活、适合口述的语言来写稿,说得难听点,就是用人话来表述。有时,方言的口语化要难于普通话的口语化。

胜似回顾,缺乏时效

8)导语:昨天,A380客机从法国起飞。……

9)导语: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飞机、A380空中客车现正展开启用前的最后一次环球试飞。试飞的A380客机已经从法国起飞,经停首尔和香港之后,将在22日抵达广州。如果试飞顺利,A380将在明年启用。

为什么可以说“现在”的却要说“昨天”呢?换种方法说时间,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加强新闻时效。

例9)好就好在将过去时变成了现在时。例8)则让人一听就倒胃口。

10)导语: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参加横渡珠江活动。广州市体育局决定,在昨日继续接受市民的报名,报名地点定在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报名今天就截止了。

事实信息重复,交代顺序似有点神经错乱之症。新闻导语是“倒金字塔”的最重要部分,应抓住核心事实。只须交代“今日”之变化,时而夹杂“昨日”之情形,易导致听觉功能紊乱。可改为:

导语:为了让更多人横渡珠江,广州市体育局今日(9日)继续公开接受市民报名,报名地点是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不少市民已经抓紧最后机会报了名。

新闻五要素,哪个最不重要?时间。为什么?没有时间,整条新闻说得通,没有其他要素,似乎就说不下去了。而且每天多辑新闻,观众默认这辑报道的是最新消息,所以时间最不重要,尤其是导语,除非是重大事件。对于一开口就说“昨天,前天”,很让人反感。

官腔严重缺乏新闻感

11)导语:为减轻广州站春运期间的客流压力,广铁集团计划今年春运进一步让东站为广州站分担压力,将原来广州站的七对客车在春运期间移到东站到发。

改为:

导语:今年(快到的)春运期间,广州东站将进一步为广州站分担压力,广铁集团计划将原来广州站的七对客车改到东站到发,以疏导广州火车站的客流。

12)导播:韩国政府为确定新行政首都的名称,特别成立由专家组成的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前日委员会决定,以其中一位朝鲜古代君主世宗,作为新行政首都的名字。

成立什么委员会,做什么工作,往往是官员做工作汇报时才关心的,观众不会关心。如何“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可改为:

导播:韩国最快会在6年后迁都去中部的新城市,新首都已定名为“世宗”,名字源于朝鲜古代的一位君主,有“世界之最”的意思。

这是打官腔,根子在于文风不正。严重缺乏新闻感,最终导致新闻受众的厌烦和流失。

精确数字令人费解

13)导语:市建委方面今日(20日)表示,珠江光亮工程的用电量只占广州总用电量的0.03%,是不会增加广州的用电压力的。

怎样处理0.03%?听众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改成“万分之三”是不是好一点呢?有谁见过大妈买菜回来说:“今天买菜,便宜了0.01%”的?类似的还有“……投资追加1.985亿”――导语就可改成“近两亿”,内文再确切一些交代,免得观众听起来吃力。

数字的处理,说概数就行,一般不要超过小数点后1位。除非是很重要的小数目,如汇市、股市涨跌,或跟观众有直接相关、重大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数目。

不合逻辑

14)与往年比较,今年管道油制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三大气源并存,用气需求将再创新高。

“气源”与“用气需求”不是必然联系,放在一起讲也要有过渡、有衔接。

文章要符合逻辑,不要自己都解释不通,就把信息传达给受众。

形容词泛滥

15)标题:六十米隧道无路灯行人苦不堪言

你怎么知道他苦呢?“苦不堪言”成了主观臆测。但是他叫苦连天,你是听得到看得到的。“苦不堪言”是形容词,“叫苦”是动词。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比较有冲击力,也更口语化。尤其不要“赋比兴”。

总之,如何写好导语(lead in)或报道词(voice-over),不是一般的业务问题,而是需要深究的理论问题。非口语化病症,脱胎于平面媒体的文稿。广播电视新闻有自身特性,其文稿“为听而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必须把握的一个原则。新闻报道不需要文采飞扬,只要有结构、层次和条理,就是好的。

注释:

①李晓光:《论电视新闻语言的“八股”》,《岭南视听研究》,2003(5)。

②摘自《番禺电台新闻》,1988年8月28日。

(作者单位:广东电视台)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6

企业新闻媒体的受众是企业的广大员工。在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形势下,企业员工的思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活跃。他们有了更充分的选择信息、享受文化产品的自主和自由。用新闻学者的话来说,“受众从未像现在这样有时间、有机会、有能力关注自己的生存质量,追求快乐和即时的情感宣泄”。同时也要看到,思想的多元化也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时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受众进行正确而恰当的舆论引导,就成为企业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策划时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新闻策划在企业舆论中的引导作用?

1、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是企业舆论引导的核心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是企业新闻宣传的核心。这类报道的策划,首先要抓宏观导向。要唱响“安全、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对重大主题新闻宣传的宏观背景有准确的把握。以确定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报道规模。新闻策划的着力点一般是在新闻报道主题的设置和突破上,重点突出处理某些信息,引起受众注意,使受众关注和思考传媒所注意的问题。因此,必须精心策划,“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努力促使新闻报道的主题产生强烈的“舆论场”效应。这是企业新闻传媒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的报道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策划,收到了好的效果。例如,在中国石化的大力支持下。荆门石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精心准备,投资3个多亿的120万吨重催改造和55万吨气分装置于2008年6月16日开工建设。为此,我们作了细致的阶段性新闻策划。从当年6月开始,我们按计划开辟专栏,跟踪报道。进入10月份,工程进入80天倒计时,我们增加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在一版开设了《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全方位报道工程的建设概况和进展;在二、三版重点报道来自建设队伍中的人和事:定期在后面的板块上做照片版。这些报道,鼓舞了参战人员的士气,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好了舆论支持。读者纷纷来信,对企业领导的决策和措施给予赞赏,对荆门石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非事件性但意义重大的主题新闻宣传中,我们也十分注意舆论的导向作用。例如。前不久,厂领导特邀一批老专家来考察,目的是让老专家看看荆门石化的现状,共谋今后的发展。围绕企业科学发展的精髓,我们精心策划了这一专题新闻报道。从《专家“会诊”荆门石化》人手,把专家们观感讲评的指导意见变成侧记,既突出了宣传重点,又生动再现了老专家们献计献策的风采;同时,打通六七版,刊发大幅照片。留下老专家们在荆门石化的瞬间。报道从老专家的视角和感受,来呈现本企业改革开放新成果、科学发展新亮点、和谐建设新思路。这一专题报道,不仅及时,而且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感动了老专家,更使企业员工倍受鼓舞。

2、抓住政策导向的策划,深化新闻主题

围绕企业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进行新闻策划,是企业报的必然选择。这类策划如何摆脱束缚。跳出硬性宣传的老套套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从新闻事实切入,通过组织策划,报道活生生的新闻事件,用新闻的方式来解读和宣传文件和政策,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本报关于多产成品油、保证市场供应的策划报道,就是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从2008年冰冻雪灾到5.12大地震,再到奥运会,全国几次出现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按照中国石化党组的要求。所属各企业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力保障成品油供应。我们把住时机,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新闻策划。

首先在一版刊发《市场成品油紧张企业反应迅速我厂优化生产方案增产保供》,报道企业领导快速决策,调整生产方案,将市场与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及时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在全厂引起强烈反响,也展示了石化企业的责任感和石化工人的风采。随后开辟《全力以赴增产保供》专栏,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各装置克服困难、调整产品结构多产成品油的报道,及时刊发了《我厂增产1.5万吨汽柴油投放市场》等报道。雪灾期间,我们把《我厂全力抗击冰雪灾害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等消息及时告诉读者。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发生,本报报道了我厂在最短的时间里发运成品油入川。奥运期间,我们加大了生产保供的报道。进入9月,国际原油攀升到140多美元一桶。我们开设了《面对高油价,我们怎么办》栏目,让大家来谈思路,共同为企业献策,使广大职工参与到政治责任与企业形象的互动中来,激发了努力工作的热情。

3、抓住突发新闻的策划,引导舆论

对突发事件性新闻,要审时度势,及时策划报道。占领主流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去年5.12汶川地震,我们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抓住了民众最关注的心理动态――我们与汶川。地震发生后。石化企业的首要责任就是保证灾区和部队救援用油。本报及时采写刊发了《我厂向四川紧急调运五十车皮柴油》,激发了全体职工全力保供、多产柴油和军用航煤油的工作积极性。我们深入生产车间和处室,了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操作指标的落实,深入社区,了解群众的愿望,刊发了《汶川地震:我能为你做什么》的系列报道。在全厂职工和社区居民踊跃捐款,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的高潮中,本报喊出了《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的时代强音。尤其是志哀日的报道,我们派出记者各路出击,抓住14:28的瞬间,全方位记录厂区各个角落的三分钟默哀,表达对灾难的记忆、对死者的志哀。设计庄严肃穆的版面,记录了新闻中最触动人心的事实瞬间,集中反映了全体职工和居民的心声。这些策划的目的,就是将企业广大员工关注的焦点引导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来。

4、创新新闻策划,有利于舆论引导

新闻策划必须有创造力。只有新颖,才能被人关注,从而形成舆论引导强势。《荆门石化报》在对陈泽强的“爱心接力”报道策划中,就非常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前瞻性引导,在对小泽强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的同时,让读者走进来,让新闻走出来,引导舆论良性互动,起到了提升主题、强化引导的传播效果。

我们围绕“爱心接力”这一主题。从各个单位到社区居民的募捐,以及武汉的治疗。持续到小泽强出院回家。对新闻素材进行了跟踪式系列报道。在全厂引起较大反响,达到了新闻策划中“议程设置”的目的。我们对报道对象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社会对本报的评价却高于我们的期望,这缘于“关注民生”。策划创新报道提升了报纸形象。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7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时代,新闻媒体正千方百计地增强信息数量.提高报道质量,而策划成为公认不可忽视的利器。对新闻策划大家都在实践,目前却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著名的《哈佛企业管理通书》对现代策划下了造样的定义:“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魏子望陈伟华黄德华的理。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的。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为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固果关系.衡度未来可采取的措施,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即策划是事先决定做什幺.何时做,谁来做策划如同一座桥,它连接着我们目前之地和我们要经过之处。”去年下半年,我们棚屋区改造新闻宣传小组根据福州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要求,对棚屋区改造造一垒市中心工作加以策划.主动打好新闻战,有力地促进棚屋区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受到市委和有关部门的高度称赞。

一、抓住难点,选择角度,共建新家园,是搞好策划的关键

往往每一个新闻宣传战役都有其自身的难点。要打好每一个新闻宣传战役,必须努力找出难点,攻克难点,使新闻宣传有新意、有质量。新闻策划在把握导向的前提下,必须突破难点,通过寻找对事实的多维理解选择出新的(往往也是最佳的)报道角度,使报道有的放矢。这次棚屋区改造有两个难点:一是房屋拆迁政策调整,提高了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许多群众想不通。二是棚屋医居民的经济收入不高,许多居民没有多少储蓄,而要他们一下子拿出几万元并找到台适的过渡房,也有难处。对此,仅仅从具体算账及对群众长远有利的角度进行宣传,群众并不心悦诚服;仅仅从棚屋区改造的角度来讲道理,虽然在道理上可以讲清,但总觉得不够贴近群众。

因此,新闻策划不能陷^造些往常经常使用的简单说教之中,而须跳出老框框寻找新视野既要从传统的生产方式、文化心态、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来逐层阐发事件的根源和制约因素,又要从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对事件的个性、[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 ,更多原创!注:]趋向进行多角度的立体透视。

面临新世纪,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加快发展的举措.深圳提出到20__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厦门提出到20__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福州怎么办’市委、市政府在思考,全体市民也在思考。棚屋区改造是福l州市面向

新世纪,建设新家园的一项重要举措.不

能拖.再拖就会延缓全市现代化建设的步

伐。因此.新阔宣传要扩大视野.不要就事

论事,而要从宏观、长远的角度来弓【导,从

新世纪、新家园的大局来宣传.从而统一

人们思想,弓【导拆迁户克服困难.支持栅

屋区改造。由于我们从“面向新世纪.建设

新家园”造样的新阔主题来开拓立意、挖掘深度,兼用“思

想演绎”和“走向理性来揭示事物的各种联系,就找到了

新矿脉”.使新闻宣传充满浓烈的哲理色彩。一方面扩展

了新闻视点,给立体式报道、系列式报道、纵深式报道提

供了支点.从战略高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联系,丰富报

道内容,增加报道深度和厚度,另一方面抓住了读者圄读

的兴趣点.通过加强宴用性、服务性、政策性的报道.使读

者对报道更加关注,宴现了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突出重点.找准线索.唱好主题聩。是进行策划的

主体

新阔是时代的缩影,应紧扣时代,反映时代,奏出时

代的最强音。造一点,对于策划显得至关重要。新闻策划

要根据战役性报道的总体要求,从全局着眼,精心考虑每

一个宣传重点,从而为整体搞好战役性报道打下坚实的

基础。

栅屋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仅苍霞棚屋区的搬

迁,前后就历时一个多月,但又分为几个阶段。7月11日

一14日为试搬迁阶段,7月15日一B月5日为正式搬迁

阶段.8月6日一15日为扫尾阶段。我们的策划就是以各

个阶段不同的重点作为主体,使新闻宣传有章法、有声

势、有力度、有后劲。

在苍霞栅屋区搬迁第一阶段{试搬迁),重点在于推

动搬迁,让群众相信市委的决策是正确的。为此我们策划

的重点是:第一天搬迁户的追踪采访;部队、>文秘站:工会、

妇联、青年志愿者等大力支持拆迁户搬迁的感人事迹;台

江区、市有关部门干部深人细致做拆迁户思想工作,接受

群众现场咨询,宣传拆迁政策,进行面积核对工作的动人

情景;有关部门为“双困户”排忧解难(义务搬家.提供临

时过渡房、贴息贷款、安排廉租房),等等。同时.还从言论

上进行配台,如《“民心工程”牵动众人心》.(政府办事.我

锕放心》,《为了儿孙的明天》,《早搬、早建、早回迁》等.进

行引导。对于个别人纠集拆迁户无理取闹,企图阻挠搬迁

的负面事例.在试搬迁阶段一般不做曝光.以避免引起其

他拆迁户的疑虑,舆论上始终保护绝大多数群众的积极

45

中田地市报^2OO1年第8期

性,营造喜事新办的欢乐喜庆的良好环境。

在苍霞棚屋区搬迁第二阶段(全面搬迁).重点在于

掀起搬迁高潮。策划新闻报道重点是:第一家签订台同的

拆迁户;苍霞棚屋区改造全面动迁、分片展开,父母教育

子女、子女劝说老人顾全大局、积极搬迁的事例;第一次

拆除旧房子.平整土地,第二批、第三批拆迁户继续搬迁,

等等,同时还策划了言论标题,“心系生活条件困难的群

众,“实事实办”,“栅改政策谈”.“邻帮邻、一片心,公

开,公平,公正”,宣传中突出算细账,讲政策,从政策、服

务等来推动搬迁。

在苍霞棚屋区搬迁第三阶段(搬迁扫尾】.也是攻坚

阶段.重点在于促使困难户、观望者和钉子户按时搬迁,

井转^新区建设宣传。我们策划的重点:一是围绕“面向

新世纪,[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文秘站 =站注:]

建设新家园”的主题.采访住房代表投票房屋设

计方案的情况,详细介绍

规划设计方案的特点、优点;新

苍霞打下第一根桩,等等。二是具体分析未搬迁户各类型

情况,如产权不明,产权纠纷,业主带租户,家境困难无过

渡房等。此外,选取一些单位、企业为了顾全大局,克服各

种困难,做好搬迁工作;一些搬迁户克服过渡房困难、解

决产权纠纷后及时搬迁等进行典型报道。三是一些钉子

户的处理。对钉子户集中曝光,个别搬迁户无理取闹,横

竖就是不肯搬,对此,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集中兵力,

对其不台情理的现象进行曝光,对于进^法律程序调解

的钉子户,根据法院判决的结果,进行报道,使钉子户看

到无理取闹不仅舆论上得不到支持,而且法律上也占不

到便宜。

这些策划以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操作性强、层次分

明.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媒体的欢迎,发挥了良好的作

用。

三、针对疑点,及时提醒.帮忙不添乱.是策划实施的

保证

新闻策划毕竟是书面上的东西、策划再好.要变成媒

体上的新闻,变成新闻舆论的主旋律.还要继续作出努

力。而且,新闻策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新问

题,群众对新闻宣传也有多种角度的理解,甚至有时会产

生一些误解和疑点。因此,新闻策划还要注意做好实施中

的调整工作、针对疑点,提出注意事项,使新闻宣传唱响

主旋律,帮忙不添乱。

了各个媒体自己内部写稿、审稿、编稿、发稿等各个环节

努力配台外,各个媒体之间还要配台和努力,协调统一,

共同发出一个强音,形成舆论强势。否则,一个媒体不同

步,就会影响整体策划和整个新闻宣传效果。为此,我们

在搬迁正式开始前夕,在本市媒体领导一起研究的同时,

请全国驻闽记者站及本省媒体领导和记者前来开会,对

搬屋区改造的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和说明,使各个媒体的

领导和记者对棚屋区改造的来龙去脉和有关政策及时得

到了解,避免产生误解。而且有关媒体都从正面对搬屋区

改造作了报道,有力扩大了搬屋改造新闻宣传的效果。

第二,策划要抓落实。策划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

实践中接受检验。因此.策划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有一个由浅^深、由粗到精的过程。只有这样.策划才

更符台实际,取得更好的效果。一个策划实际上只是一个

阶段的报道思路,策划要变成现实,还要媒体和记者的努

力,策划人员还要抓落实,使策划的思路落到实处。棚屋

区改造新闻宣传小组在每一次策划后.都注重抓落实。除

了解策划实施情况外,还了解策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

难、新情况等,从而保证下一次策划更有针对性。

第三,提出注意事项。对于记者来说,有了策划还必

须脚踏实地地采访,特别要注意政策,把握好“度”。如在

搬迁后期,我们提出,现在指挥部已进^分类型处理、逐

户个案解决的阶段。后期搬迁工作难度太,工作尤其要细

致耐心,做到台情、台理、台法。对个案选择采访后,稿子

要送指挥部审,确保无误;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指挥

部针对特殊情况对某些个案的补偿调整,不宜对外宣传、

刊播,以免引起拆迁户的误会,产生盲目攀比.或是引起

已搬迁户有先搬走吃亏的感觉,产生回潮.增加搬迁工作

的难度,那就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要继续保持一定的版

面、一定的时段,刊播棚屋区改造的消息,确保宣传报道

的力度,特别是新苍霞方案批准后.各媒体要采访有关建

筑、设计、规划部门的专家.让拆迁户看到美好家园的前

景。

由于这些提醒.使媒体、记者都能注意把握政策,积

极而又谨慎地开展工作,避免给棚屋区改造带来“杂音”.

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最近,39栋苍霞新房建成.

3400多户居民开始选新房,一个个搬迁户都乐得喜笑颜

开。

第一.在策划实施中要形成台力。变策划为现实,除(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日报社)

安康市市长支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惠州日报社实行人事制度改革

陕西省安康市市长朱洪武.看到《安康日报》5月广东惠州日报社最近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

2O日一版记者拍摄的批评省级“文明集镇恒口镇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干部职工双向选择,实行干部全员

公碚段垃圾乱堆、卫生状况极差的照片后引起高度重聘用制和工人全员台同制这次人事制度改革历时38

视.批示报社社长王友根:“我赞成你们的做法,安报不天。通过统一闭卷笔试、大会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

仅要有表扬稿.也应有批评稿。今后.要充分发挥舆论考核四个程序,共有26人通过竞争走上了中层干部岗

监督的促进作用。差的,就是要曝光;促而不动,动而不位139人参加了双向选择、全员竞聘,有l9人台理调

力,也要曝光:我支持你们。”宋市长支持舆论监督的态整了岗位,有3人落聘。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8

新闻策划实质上是指一切有关新闻传播的决策活动,包括新闻媒介策划、新闻报道策划和新闻活动策划。媒介策划是指有关新闻媒体风格定位和板块栏目设置的策划活动。新闻报道策划则是媒体编辑层面的策划活动,主要指“主体受新闻触媒刺激,为满足受众传播的需要,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客观事物所进行的合乎新闻真实性原则和媒体宣传目的的群体决策思维活动。”①

当前都市报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1、新闻媒介策划同质化

新闻媒介策划同质化是指新闻媒体运用相同的媒介操作手段,形成新闻信息内容处理的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然而,策划是没有专利的,在一种新型媒体类别或媒体板块成功开拓市场之后,往往有大批媒体跟进者对成功模式模仿抄袭,造成媒介市场上同类产品严重饱和。媒介同质化主要表现为:一城多份定位都市的综合新闻报,形成报业市场发展瓶颈;媒介版面设置大而全,栏目策划雷同 ;新闻信息来源与处理方式相似。同质化竞争,引发了一系列媒介生态问题。

其一,导致价格战和疯狂扩版;其二,客观上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三,媒体媚俗化倾向加剧;其四,媒体监督出现盲点。一般报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增大,客观上使这些企业易于控制该地区舆论市场,媒体监督出现盲点②。同质化竞争致使媒体经济力量和媒体声音分散,报业春秋战国格局包含着潜在危险信号。

2、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

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是指新闻报道策划丢失了服务新闻本体的主功能,甚至干扰、制造新闻本体的现象,往往表现为新闻策划的泛化、新闻秀和假新闻。

新闻策划泛化。在策划大战中,媒体为了表明自己对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报道面面俱到,每事必录,热衷记者本位叙述,版面编辑华而不实,使新闻策划流于琐碎和表面化,新闻核心价值被淹没,策划也失去了本义和效力。

新闻炒作。新闻炒作实质上是媒体以“吸引眼球”为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对新闻事实和细节人为夸大、歪曲、突出或对非新闻事件进行“议程设置”的注意力经济。

“策划”新闻。“策划”新闻是指因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谋划而促成新闻事实或新闻报道失实的行为,是为了某种经济或政治目的,采用煽情、虚构、嫁接的手段,造成新闻报道部分或整体失实。

3、新闻活动策划商业化

新闻活动商业化是指媒体隐藏了同新闻活动主体的深层经济关系,组织、参与、报道的新闻活动过多卷入商业活动,使新闻版面呈现浓重商业色彩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广告新闻和新闻化广告大行其道。据调查报告显示,新闻工作者反对为企业制作广告、担任公关和策划人,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业界大量存在的事实③。出自行家手笔,广告、软广告愈来愈像新闻,媒体与商业显在的经济和潜在的私人姻亲关系都促使媒体为广告新闻和新闻化广告大开方便之门,长此以往,会降低新闻模式的“话语权威”和“公信力”。

针对目标广告主的新闻活动策划盛行。为了吸引目标广告客户,媒体会经常制造一些新闻热点,吸引该广告的客户关注,最终带动媒体目标广告客户的广告投资。这种新闻策划是一种迂回的引资策略,但如果媒体过多地制造新闻事件,就会忽视受众的广泛要求,绝非长久之计。

都市报新闻策划存在问题之对策

1、媒介策划拓展多种空间

开拓城镇和农村市场。从发展趋势来看,城乡纸质媒体市场日趋成熟。中心城市报业竞争白热化,收入增幅减缓,而部分地市报收入增加,突破报业发展瓶颈必须重视城乡市场。童兵教授预测,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对地市报来说,是一个大好的发展和推进的机会。市场成熟是一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信息需求量,所以策划出适合不同阶段需求的报业品种,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报纸发行体系,开拓城镇和农村报业市场,将成为未来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④

充分发挥党报信息公开和媒体监督职能。党报的政治地位较高,但在市场竞争中,却陷入以子报养党报,以行政促发行和被读者束之高阁的窘境,党报改革迫在眉睫。《广州日报》的市民化战略为党报改革提供了一种成功模式,它的特点在于一扫党报官僚刻板、空泛、模式化的语态,呈现亲民近民的报道风格。因此,党报的媒介策划方向,应是宣传、服务、监督三棋并举,通政令,表民意,加快我国政治民主进程,增加政府执政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专业化报纸发展尚有余地。报纸专业化发展策略近年来呼声较高,现有行业报基本为行业主管部门所办,内容上政策性、专业性强、形式刻板,服务意识淡薄,新闻性弱。在媒体追求特色化的今天,行业报走向市场,以独特的专业视角关注社会新闻,拥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和发展空间。目前,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建筑、信息服务等行业报市场尚待进一步开拓。

2、新闻人策划专业化与策划人队伍职业化

新闻策划能力成为采编人员的重要素质,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见识力、创意力和协调力的专业策划素质。新闻策划不只对个人素质有所要求,还需要策划主体从“智多星”式的个体向“智囊团”型的群体化发展,即:媒体要建立人员结构科学的策划班子,整合媒体力量使策划本身从点子为主的经验策划,上升为统筹全局的科学策划,建立科学的报道策划机制,既要有灵感和创新,又要有对策划过程中的选题、切入点分析、报道部署、版面图文信息资料整合的科学设计。

3、新闻报道策划基于“实”而始于“新”。

新闻策划作为报道手段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北京青年报》总编张延平说:“重策划不能轻采访;读者会欣赏策划,但更看重新闻事实。”⑤对于不同的新闻,报道必须立足新闻时效要求、价值大小和报道效果,权衡是否策划、如何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必须立足新闻本身。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媒介的生命之源,无论新闻报道怎样策划,都必须坚持新闻事件真实与报道真实相一致,信息传递局部真实与总体真实相一致,舆论导向与新闻文本导向相一致,议程设置与新闻价值大小相一致,坚决杜绝报道中造假、煽情、浮夸、炒作、嫁接、歪曲新闻等现象。

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不断创新。策划创新就是要以创新思维打破旧有报道模式束缚,既不“削足适履”,也不“小脚穿大鞋”,报道方式依新闻事实的变化力求突破。创新活动不是一劳永逸,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创新意识常态化、日常化。但创新意识常态化并不意味着策划泛化,新闻报道策划创新的宗旨仍在“策划不惊人死不休。”

策划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虽然学界曾对“新闻能否策划”存在争议,但业界的新闻策划活动已经远远走在学术研究的前面,唯有及时解决好新闻媒介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活动策划三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新闻策划坚定前行。

参考文献:

①南长森:《新闻思维与主体运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②③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1至15页。

④童兵:《未来十年中国地市报走势展望》,《新闻战线》,2001年第10期。

⑤张延平:《对几个新闻“关键词”的重新认识》,省略

上一篇:社区民防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特种设备日常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