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6 11:12:29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1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学校将紧紧围绕上级相关文件工作要求,以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科学、健康、和谐、特色发展为目标,不断创新,夯实基础,向管理要质量,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务实发展,聚焦课改,决战课堂,成就师生”的策略,努力实现教师素养与学生素质同步提升、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全面彰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与育人质量,努力把学校创办成一所学生乐学、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做到“八个加强”,实现“八个提升”,(即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加强制度落实,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师德修养,提升队伍形象;加强德育教育,提升育人环境;加强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安全意识,提升防范能力;加强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工团组织,提升团队活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均衡发展。

三、具体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执政能力

1.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倡导党员干部讲政治、讲法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开创学校教育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

2.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推进组织生活标准化。以增强党支部生机活力为着力点,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显著增强。

3.深入开展党员带头学习、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带头落实教学常规、 带头创建示范课、 带头帮扶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五带头”活动;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党员干部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和文明风尚;开展“互联网 +党建”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APP,甘肃党建APP,共产党员网、人民网、微博、微信等途径扩大学习覆盖面,增强学习效果。

4.学校党支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持将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贯穿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定期研究布置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每季度讲1次、听1次思政课或参加1次思政课教研活动落实情况,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加强制度落实,提升管理效能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们先后对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办法,教职工综合考核细则等制度进行了修定,但距离用科学的制度来激励引导我们老师辛勤努力工作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对于制度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对部分操作难度大,落实难衡量,结果欠合理的制度在广泛征求老师的意见后再做修改完善。二是各个功能处室要按照制度严格考核登记,严格计算汇总,严格结果运用,整个过程公开公正。三是要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通报,及时反馈,及时总结,把无声的制度作为最具权威的管理者。四是要在制度的修订完善中进一步彰显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德修养,提升队伍形象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学校班子成员要有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挑重担,敢于干大事,为人所不能为;要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为了事业肯于吃苦,甘于奉献;要有奋发向上和克难制胜的攻坚精神,还要有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大胆创新,努力做到思想新、举措新,进而展示新风貌,出现新起色,达到新水平。要注重维护团结,还要加强党性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班子营造心情舒畅、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班子成员之间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带领全校师生共同进步。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时时刻刻都要有学校大局观念,要继续弘扬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及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安排,做到“用心工作”;要注重学习与进修,转变新观念,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活用新教法,对本学科教学做到精益求精,做到“用心学习”;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哪怕学生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要对学生多付出爱心和耐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到“用心育人”。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为抓手,搞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教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在教育教学和创建和谐校园以及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加强德育教育,提升育人环境

1.开展学生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爱国主义、公民道德、中华传统美德、环保、生命安全、禁毒、法制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引导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同时广泛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诵读实践活动。通过诵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等形式,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3.开展安全法纪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月”活动,安全教育课、国旗下的演讲、学科教学渗透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各项安全教育,以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4.开展“课外访万家”德育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开展“报喜式”家访、“指导式”家访、“送温暖式”家访、“解困惑式”家访、“探究式”家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开展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活动,加强对贫困生、学困生、单亲家庭、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将关爱学生落到实处。

(五)加强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效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计划、课表编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环节上、从质和量上,对各项指标都做出明确要求,形成常规检查、常规管理制度,并将结果纳入学期末的考核。认真落实行政人员巡课、听课工作,加强对教师教学动态过程的管理以促使全体教师做好教学日常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夯实常规检查工作。做到定期检查,详细记录,真实反馈。把好教师备课关、批改作业关,确保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3.优化素质教育课堂。加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优化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建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课堂。

4.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汉字书写大赛、优秀作业展评、书画作品比赛等赛事,为全体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组织乒乓球、篮球、书画、计算机、象棋、足球、合唱、舞蹈等兴趣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艺术活动的大乐园里,学技能,培养生活情趣,在小社团里学习交流收获。继续优化校园大课间活动,做到让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一小时。推进校园跳绳、广播操的普及,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打造拼搏奋进的校园精神。

6.加强校本教研,继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结合本校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开展“问题”研讨,在评、议、研中互学共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做好新入职教师“帮传带”工作,教研组组织9名新入职同志上“汇报课”,推选2名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帮助他们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法。各教研组开展“以老带新”活动,鼓励新入职教师多向老同志请教学习,使其尽快胜任教学工作。

7.加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要求教师努力树立“关键是意识现代化”的观念,进一步掌握现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每位教师都要掌握上网搜索资料、处理资料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本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8.继续推进“书香校园”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进行交流读书心得,撰写感受感悟。开展“小篮子”学生读书活动,读推荐书目,撰写读后感;办读书小报;评选读书积极分子和读书小标兵;评选班级“图书角”;开展校级学生读书征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操。

9.抓好学困生辅导。建立学困生档案,对其采取面批或个别辅导的办法。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克服困难。教师要有爱心、热心、耐心,始终对学生充满信心,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10.召开九年级学生思想动员会和任课教师座谈会,研究九年级教学工作,谋划2021年中考工作,从本学期开始抓好九年级中考备考工作。

(六)加强安全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一是班主任要在特殊家庭学生上多用心,多关注,及时关注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告知科任教师注意教育教学的方法。二是全体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排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把问题发现并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全体教师要注重教学行为的规范,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造成安全事故。四是门卫要切实负起责任,坚决执行上课期间大门上锁制度,来客登记制度和引导制度,把外来不安全因素制止校外。五是宿舍生活服务老师要切实负起责任,多观察、勤走动,加强宿舍安全检查为学生服好务,坚决杜绝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六是政教处、班主任要利用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课、校园广播、班会、黑板报等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防火、防溺水、防骗、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户外活动安全等。通过开展消防安全、预防地震等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自救、自护方面知识和能力。七是利用家长会、电话联系、分发《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与学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八是由政教处牵头组织教务处、总务处定期定时要对教学设施、校园监控、宿舍床铺、灭火器、大灶食材卫生、营养餐及师生生活设施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七)加强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要严格办公用品采购申报审批制度和领用签字督察制度。二是要执行损坏赔偿制度,尤其是对于配备到班内的课桌板凳以及计算机等设备故意损坏的要照价赔偿。三是要营造全员节约的舆论氛围,政教处要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的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四是要把节约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导学案要精心设计审核减少错误引起浪费,离开宿舍、办公室时及时关灯,办公室长时间无人时要关闭计算机,要教育学生养成按需打饭,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的良好习惯。五是后勤人员也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增强岗位的安全意识和全局意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断提高责任性和积极性,大力提倡敬业、合作、奉献精神。做到平时多做一点、干得实一点,对工作多想一点。

(八)加强工团组织,提升团队活力

1.为突病,大病及困难教职工做好慰问工作;做好全体在职和退休教职工体检工作;利用“教师节”组织一次全体教职工座谈会活动,共庆第36个教师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教职工职业幸福感。

2.认真完成上级团委的各项工作安排,加强学校团支部和班级团支部的建设,继续做好新团员的发展工作、学生团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及团籍整理工作。利用重大节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制教育等。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2

XX年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明确职责,当好助手,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是我多年来的一贯工作作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观念。如何用全新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当好教师的带头人,学生的引路人,已成为我人生追求的全部内涵。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1、抓各类计划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连续性。教学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性和计划性的基础上。每年学期开学。我首先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通过各部门反复研究协调(权属课堂作文网所有,文章请登陆kt250.com查看)。使各类计划清楚地反应学期各项工作。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学期开学,我组织一线教师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提出教育教学具体目标。 a. 抓备课 备讲辅批考,备课是首要关键。如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备课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如何精备一堂课,要求教师“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每学期都要评出校内优秀教案。在全校推广展览,并给予奖励。 b.抓课堂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龙头环节。实施新课改以来。学校明确提出:如何上好一堂课,关键应做到:“主导作用到位,主体全员参与,讲究课堂艺术,师生配合默契,精讲多练,层次分明,因材施教,各有所得。(权属课堂作文网所有,文章请登陆kt250.com查看)”此外,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板书规范工整,电教手段齐全,教具使用合理。 其次,开展全员听课。教师讲课要让大家来听,来评。一堂课要经得起推敲、点评和“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教学领导要首先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我按学校要求完成听课节数。同时,检查听课情况:听课节数,听课人数,听课学科。要求任课教师要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听课这一环节,给全校教师创造一种改进,提高的机会。同时,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根本素质会其到重要作用。 c.抓反馈 如何检验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我在抓批改,反馈环节上做了大量文章:①开放性习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由过去的固定习题改为开放性习题,由学生自主选做。习题难易程度具有不同档次,习题数量也由学生自主选定。②ab卷。每次小考、反馈、测验都采用ab卷。两张试卷,是按学生层次具有梯度性。分值相同,由学生自主选答,不同的学生答不同的试卷各有所得和心理满足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控制了流失生,营造了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校园气氛。③月考制。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月考制,每月举行月考,内容都是近期所学知识,试题由任课教师自拟。体现双基,侧重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质量分析会。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由包组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年组长做综合发言,学科教师各自分析所教学生各类情况。同学科教师对比成绩。找出差距与不足。想出改进

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在抓教师队伍建设上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a. 抓培训 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XX—XX学年度学校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上出资万余元。我们先后去长春、吉林、公主岭、东丰等地参观学习。假期又有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了他们终身追求的目标。他们越来越对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乐趣和疯狂的投入。 b. 抓学习 我校在抓教师业务学习,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上投入之大,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为了使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个人素质,学校精心制定《业务学习计划》,每名学生每个学期也自拟《自修学习提高计划》。XX年学校共出资一万七千元,购买了大屏幕、多媒体设备,新上电脑12台,书籍,光盘等。今年又计划购买微机30台。重新改进微机室与电教室,切实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校为教师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3

——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明确职责,当好助手,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是我多年来的一贯工作作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观念。如何用全新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当好教师的带头人,学生的引路人,已成为我人生追求的全部内涵。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⒈抓各类计划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连续性。教学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性和计划性的基础上。每年学期开学。我首先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通过各部门反复研究协调。原创:使各类计划清楚地反应学期各项工作。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等。

⒉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学期开学,我组织一线教师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提出教育教学具体目标。

抓备课

备讲辅批考,备课是首要关键。如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备课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如何精备一堂课,要求教师“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每学期都要评出校内优秀教案。在全校推广展览,并给予奖励。

抓课堂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龙头环节。实施新课改以来。学校明确提出:如何上好一堂课,关键应做到:“主导作用到位,主体全员参与,讲究课堂艺术,师生配合默契,精讲多练,层次分明,因材施教,各有所得。”此外,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板书规范工整,电教手段齐全,教具使用合理。

其次,开展全员听课。教师讲课要让大家来听,来评。一堂课要经得起推敲、点评和“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教学领导要首先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我按学校要求完成听课节数。同时,检查听课情况:听课节数,听课人数,听课学科。要求任课教师要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听课这一环节,给全校教师创造一种改进,提高的机会。同时,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根本素质会其到重要作用。

抓反馈

如何检验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我在抓批改,反馈环节上做了大量文章:①开放性习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由过去的固定习题改为开放性习题,由学生自主选做。习题难易程度具有不同档次,习题数量也由学生自主选定。②卷。每次小考、反馈、测验都采用卷。两张试卷,是按学生层次具有梯度性。分值相同,由学生自主选答,不同的学生答不同的试卷各有所得和心理满足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控制了流失生,营造了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校园气氛。③月考制。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月考制,每月举行月考,内容都是近期所学知识,试题由任课教师自拟。体现双基,侧重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质量分析会。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原创:由包组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年组长做综合发言,学科教师各自分析所教学生各类情况。同学科教师对比成绩。找出差距与不足。想出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⒊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在抓教师队伍建设上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抓培训

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学年度学校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上出资万余元。我们先后去长春、吉林、公主岭、东丰等地参观学习。假期又有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了他们终身追求的目标。他们越来越对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乐趣和疯狂的投入。

抓学习

我校在抓教师业务学习,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上投入之大,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为了使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个人素质,学校精心制定《业务学习计划》,每名学生每个学期也自拟《自修学习提高计划》。××年学校共出资一万七千元,购买了大屏幕、多媒体设备,新上电脑台,书籍,光盘等。今年又计划购买微机台。重新改进微机室与电教室,切实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校为教师定了大量的刊物和资料。同时,还为教师个人购买了大量书籍。学校每周三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业务辅导、业务讲座。教师人人有自学笔记和体会文章,××年在辽源市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会上。我校教师人的论文被收集发表。××年我校共有篇文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校内教师论文集,共收集全校教师精品论文篇。

二、抓新课改工作实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年秋季我校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我主抓了此项工作,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制定三年规划,启动四项工程。取得多项成果。

⒈围绕一个中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中心,全面实施新课改,用新的教育理念创办一流的学校。

⒉抓住两个关键:在实施新课改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感到: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深入的关键在评价。

⒊制定三年规划:我们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实施新课改的整体框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创四个一流的宏伟设想:三年内实现“一流的环境,一流的队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质量。”

⒋启动四项工程:

抓学习与培训,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抓课改教学模式的改革,促龙头环节作用的凸显;

抓评价机制的改革,促师生个性化的发展;

抓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原创:促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⒌取得多项成果:

我校先后两次代表东辽县接受市教育局、课改办、研修院、督导室对我校课改工作的检查验收,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县中小学课改系列活动中取得可喜成果:

①人组队参加县课改理论与学科竞赛,有人获奖,人参加决赛选拔。

②有两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县进修组织的全县观摩课,并受到好评。

③在全县领导干部课改理论知识口语大赛中,我校参赛三人均获个人优胜奖并获优胜单位称号。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4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

1、抓各类计划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连续性。

教学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性和计划性的基础上。每年学期开学。我首先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通过各部门反复研究协调。使各类计划清楚地反应学期各项工作。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学期开学,我组织一线教师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提出教育教学具体目标。

a.抓备课

备讲辅批考,备课是首要关键。如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开学初,学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备课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

如何精备一堂课,要求教师“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每学期都要评出校内优秀教案。在全校推广展览,并给予奖励。

b.抓课堂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龙头环节。实施新课改以来。学校明确提出:如何上好一堂课,关键应做到:“主导作用到位,主体全员参与,讲究课堂艺术,师生配合默契,精讲多练,层次分明,因材施教,各有所得。”此外,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板书规范工整,电教手段齐全,教具使用合理。

其次,开展全员听课。教师讲课要让大家来听,来评。一堂课要经得起推敲、点评和“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教学领导要首先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我按学校要求完成听课节数。同时,检查听课情况:听课节数,听课人数,听课学科。要求任课教师要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听课这一环节,给全校教师创造一种改进,提高的机会。同时,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根本素质会其到重要作用。

c.抓反馈

如何检验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我在抓批改,反馈环节上做了大量文章:①开放性习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由过去的固定习题改为开放性习题,由学生自主选做。习题难易程度具有不同档次,习题数量也由学生自主选定。②AB卷。每次小考、反馈、测验都采用AB卷。两张试卷,是按学生层次具有梯度性。分值相同,由学生自主选答,不同的学生答不同的试卷各有所得和心理满足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控制了流失生,营造了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校园气氛。③月考制。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月考制,每月举行月考,内容都是近期所学知识,试题由任课教师自拟。体现双基,侧重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质量分析会。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由包组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年组长做综合发言,学科教师各自分析所教学生各类情况。同学科教师对比成绩。找出差距与不足。想出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在抓教师队伍建设上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a.抓培训

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20*—20*学年度学校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上出资万余元。我们先后去长春、吉林、公主岭、东丰等地参观学习。假期又有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了他们终身追求的目标。他们越来越对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乐趣和疯狂的投入。

b.抓学习

我校在抓教师业务学习,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上投入之大,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为了使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个人素质,学校精心制定《业务学习计划》,每名学生每个学期也自拟《自修学习提高计划》。20*年学校共出资一万七千元,购买了大屏幕、多媒体设备,新上电脑12台,书籍,光盘等。今年又计划购买微机30台。重新改进微机室与电教室,切实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学校为教师定了大量的刊物和资料。同时,还为教师个人购买了大量书籍。学校每周三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业务辅导、业务讲座。教师人人有自学笔记和体会文章,20*年在辽源市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会上。我校教师7人的论文被收集发表。2005年我校共有25篇文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校内教师论文集,共收集全校教师精品论文28篇。

二、抓新课改工作实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20*年秋季我校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我主抓了此项工作,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制定三年规划,启动四项工程。取得多项成果。

1、围绕一个中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中心,全面实施新课改,用新的教育理念创办一流的学校。

2、抓住两个关键:在实施新课改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感到: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深入的关键在评价。

3、制定三年规划:我们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实施新课改的整体框架,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创四个一流的宏伟设想:三年内实现“一流的环境,一流的队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质量。”

4、启动四项工程:

a.抓学习与培训,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b.抓课改教学模式的改革,促龙头环节作用的凸显;

c.抓评价机制的改革,促师生个性化的发展;

d.抓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促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取得多项成果:

a.我校先后两次代表东辽县接受市教育局、课改办、研修院、督导室对我校课改工作的检查验收,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b.在县中小学课改系列活动中取得可喜成果:

①12人组队参加县课改理论与学科竞赛,有8人获奖,3人参加决赛选拔。

②有两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县进修组织的全县观摩课,并受到好评。

③在全县领导干部课改理论知识口语大赛中,我校参赛三人均获个人优胜奖并获优胜单位称号。

④25篇课改实验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PDCA工作法;中学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01-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PDCA工作法是一个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四个质量控制阶段,其核心理念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些年也已运用在许多其它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试图对其如何运用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教学质量全程控制作初步尝试。

1PDCA工作法简介

PDCA工作法的四个质量控制阶段是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程序,由美国工程师戴明(博士)于1950年创立,也称PDCA循环[1]。它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以达到质量提高的循环程序。PDCA工作法四个阶段的基本内容为:

Plan阶段:计划阶段。根据市场的需求,发现自身产品的缺陷与不足,再确定产品的质量及其改进的目标、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Do阶段:实施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执行计划好的方案,以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Check阶段:检查阶段。在执行计划的基础上,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和效果,找出与计划质量目标偏离的原因、发现执行计划过程中的不足。

Action阶段:总结阶段。对检查出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评价、总结。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体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在PDCA循环中,每一个阶段内又可以进行小的PDCA循环。PDCA循环的特点是:4个阶段的工作完整统一,缺一不可;大环套小环,小环促大环,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如图2所示。

2PDCA工作法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运用

2.1计划阶段――备课

2.1.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分析现状就是对当前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不足。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学校提供的是知识、道德、品性的服务。英国学者萨利斯(EdwardSallis)将直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的学习者划分为一级消费者。学生作为教育的一级消费者,他们对课堂教学应该最有发言权,这和当前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化学教学中,分析阶段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掌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需要等,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施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把握将要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要用的物理量,在整个高中化学计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时,很难理解,肯定会产生各种与此概念相似的错误概念,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物质的重量”等,这些错误概念无疑会影响学生正确概念的形成。

2.1.2研究问题,找出因素

在PDCA工作法中要重点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建立解决问题的支点。故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后应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各种因素。如学生易混淆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物质的重量”等概念是学生在字面上的误解,这只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稍加解释即可解决。学生以前学的物理量都是宏观方面的,而新概念“物质的量”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桥梁,如何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有了充足的了解后,才可以通过下一步制定的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教学。

2.1.3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制定出质量目标。计划阶段在PDCA工作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增强。

“物质的量”的教学属于概念课教学,根据对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采用讲授法、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运用概念[3]。首先,在教学计划中选用解决学生“错误概念”的教学方法,制定出质量目标,即教学目标;其次,针对学生对微观世界了解较少的特点,在上课之前可以采用与日常生活贴近或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导课;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可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比,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次,为了让学生加强“物质的量”的概念和与其它概念之间的异同,可以采用“图示法”进行教学;最后,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属于实际运用,故在新课结束后还应该留有一定量的练习进行训练。

2.2实施阶段――上课

此阶段就是执行计划阶段制定的计划,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针对“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控制:

首先,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去查阅有关原子、分子、电子等粒子发现的化学史,并作充分的记录,此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为即将要学的新课做好前期知识准备;“物质的量”是针对微观粒子的,对学生来说又是新概念,故在引入概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2H2+O2=2H2O C+O2=CO2等复习化学方程式,建立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联系。

在教学中应指出,物质之间发生的这些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是外在的化学现象,其实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及离子之间以一定数量关系进行的,如何把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和可见、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这时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为了消除学生的错误概念,应从它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入手,强调“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不可拆开的整体,也不能拆开来理解,它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物质的重量”的概念截然不同。教师再作简要讲解:“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质的某种属性,如:“质量”这个物理量,用于衡量物体的惯性大小;而“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则用于衡量微观粒子数目的多少。

其次,通过对比表(见表1)将其和其它的物理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概念和与其它概念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认识:

科学上是用12g12C(即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作为一个集体或称一个系统(基准)来度量物质的量,从而把微粒(微观粒子、难于称量)和微粒集体(宏观物质,可称量)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提出12g12C含有的碳原子是多少呢?接着指出这个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通过这样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指出其符号NA、近似值及与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量(N)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以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元素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出的数值。用12g12C所含碳原子数作为标准的原因,是因为1mol12C的质量是12g,6.02×1023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这样就可以推算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同样,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离子质量。教师在介绍了上述知识之后继而阐述摩尔质量的概念,即1mol物质的质量,其单位是“克/摩”,符号为g/mol。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课结束之前安排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2.3检查阶段――评价

该阶段的目的是检查实施预定计划后的效果,发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找出可能更有效的措施。此阶段可以通过评价和验证两个步骤来达到。确保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问答、课内小测验、课后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评价的结果中得出实行的方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不是合适的方案。具体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就是作业的修订评讲、试卷的讲解、包括课外辅导等。按上述步骤进行“物质的量”教学后,还应该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暴露出仍存在的问题,再将这些问题放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下一轮的PDCA循环,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尽量的使最多的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针对此节课的特点设置了一些练习:

【问答】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

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及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计算】1.0.5mol氢气中含有多少氢分子,含有多少氢原子?

2.0.5克铝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核内有8个中子的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以该氧原子的1/16作标准来表示,另一种原子x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07.2,则1个x原子的实际质量约为多少?

2.4总结阶段――反思

此阶段目的是回顾过程中一些可以提高质量的方案,将这些好的工作方案制度化、标准化,并纳入以后正常的工作程序中,重新开始PDCA循环;将失败或不足的地方进行归纳,避免以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留下的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此阶段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面对的是具有主动性、可变性,具有思想的学生,而不是客观的机器,所以PDCA工作法在教学上运用时切不可以将总结出的经验作为一成不变的定律,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应该直接决定教学的计划,这也符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

通过对学生学习“物质的量”情况的检查,可以发现通过利用对比法和图示法进行教学后,学生对概念的区分状况较好,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情况较好,但对12g12C所含碳原子数作为标准还有些迷惑,应将此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在下节课开始时强化这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以上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PDCA工作法可以很好地运用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同样运用在化学其它内容的教学上也是合适的。下面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PDCA工作法的四阶段特点,将PDCA工作法运用在化学教学中的情况用下列鱼刺图(图3)来表示。该图的化学教学过程,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教学程序。此鱼刺图只画出了单线程的化学教学过程,在PDCA循环中是由多个这样的鱼刺图首尾相连组成的。通过单线程再到以下循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总结反思发现问题的密闭过程。

通过以上研究和图示可以发现,PDCA工作法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和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个阶段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吸收PDCA工作法中有效的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并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此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故仍存在许多不足,如何更有效的将PDCA工作法与化学教学相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金广林.全面质量管理实用方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35-36.

[2]农俊彬,韦湘.PDCA工作法在照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2001,17(7):551-554.

[3]马艳秋.物质的量教与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0):9-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6

摘 要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本身的规律性、科学性。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各项体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能够客观地检查和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为体育教师提供科学的体育教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工作计划 编写要点和应用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设计和编写出一份详略得当的教学工作计划文件,是集体育教师教育思想、智慧、经验、个性、动机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体育工作教学计划的编写应用、改革与创新,将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关注的研究课题。

-、体育课程体系设置基本思想

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首先要从体育课设计理念和思想入手,确立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是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提条件。设计体育课程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思想如下:

(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体育产生科学的认识,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三)加强体育实践教学,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其进行锻炼、健身和娱乐,使其具有走向社会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健康体魄。

(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把教材要求、练习内容和身心活动和谐统一起来,接受意志考验和情感激励,增强竞争意识。

二、制订和编写体育教学计划文件的性质和要求

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包括:(1)年度教学工作计划,(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3)单元教学计划,(4)课时计划。在安排全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教案)时,教材内容要考虑全面搭配,全身锻炼,如上、下肢和各种素质教材的搭配,主干教材与次要教材的搭配等。制定计划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选择内容、运动量要照顾到学生实际情况和季节气候,同时还要考虑到动作的难易程度、运动量大小和时间安排等。

(一)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安排要点及应用

1.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将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和时数合理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制定考核项目标准及要求。明确了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分析所选教材的特点及教材之间的纵横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纵的关系:是指每一类教材的每一个动作本身的联系,如:体操教材的前滚翻、后滚翻、鱼跃前滚翻之间的联系。

横的关系:是指一类教材和其它教材之间的联系。如:跑、跳、投、球类、游戏、体操等之间的关系。

2.了解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场地器材和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等实际状况,是有针对性安排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要点。

3.制订全年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确定两学期各项教材的时数,任务要简单,重点要突出。(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写要点及应用(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一般按学期制定,但也可以按学期分教学阶段来制定,它是体育教师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依据,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为保证教学重点,先要安排主要项目和主要教材,再搭配其它项目的教材,要注意教材排列的系统和连贯性,处理好教材之间的先后顺序。教材的排列方式可采用连续、间隔排法,也可两种结合运用。但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季节气候、教材难度、负荷量大小等。

2.注意不同性质的教材的搭配、新授课和复习课教材的搭配。一般在基本部分安排两个教材,也可安排三或四个教材,使教材多样化。

3.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一般安排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队列、队形练习和基本体操练习等。也可根据体育课任务和发展学生身体需要安排其它内容。

(三)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编排要点及应用(单项教学进度)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是保证各项主要教材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进行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备课的依据,是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单元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单元的大小即是教学过程的长短。它是按照课次顺序,制定出教材每次课的任务、要求和教学手段的一种进度。它能使体育教师在备课时更具有科学性、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编写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步骤和方法要点:

1.确定各项教材总的任务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2.根据课的任务和课次,制定出每次课教材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3.确定每次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每次课教材主要的组织教法和措施。

4.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具体情况,定出学生的考核标准和方案。

三、结语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应用的比较好,能使体育教师教学思路清晰,避免盲目性,能更科学地指导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更好地为体育课教学服务,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与健康教材与教法[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7

2009年,两课教学部将认真贯彻教育厅相关工作精神的指示,结合学院和两课教学部的工作实际,以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造就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团队,实现高效的工作绩效为目标,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根据我们教学部的综合计划,我们制定了一份完整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业务学习

通过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学习安排上,采取以教研室集体学习带动和促进教师个体学习的方式,确保每次活动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防止流于形式的走过场学习。

1、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确定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

2、及时将学院教学工作例会上的相关精神传达给每一位教师,使大家都能了解学院教学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最新要求,做到工作上与学院步调一致。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改变教师以往“单打独斗”的备课模式,将同一门课程的小集体备课与整个“两课”的大集体备课融合在一起,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实现“两课”教学质量的优化。

4、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二、常规教学管理

本学期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为宗旨,根据学院规章制度和两课教学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组内各项制度,从严管理,使一切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1、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组织好“两课”教学,落实“三进”工作,深化“两课”教育教学改革。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根据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检查教师学期授课计划,承担全院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认真学习教师工作规程和教风学风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教学运行环节的管理。开展教学态度、出勤、调课、迟到早退的检查活动。做好教学工作期初自查、抽查,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终教学质量检查、总结等常规教学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期初工作

①本学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首次在我校使用,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决定开展集体备课,为上好每节课认真准备。

②抓好教师学期授课进度计划拟定情况的检查工作和学期初教师授课的听课跟踪工作,避免出现实际教学与进度计划相脱节及马虎应付的无序教学现象。

(2)期中工作

①认真做好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工作,重点落实好学期授课进度计划、教师听课记录以及作业布置、批改工作完成情况的检查。

②将期中教学反馈以书面形式进行汇总。

(3)期末工作

①做好教研室教师期末考试组织工作,确保科任教师按时、保质完成期末试卷的编印和监考及试卷的批阅工作。

②组织教师进行期末总结和业务考核工作。

③完成本教研室学期工作总结,并以书面形式上交基础部进行汇总。

3、完善听课制度,组织教师集体听课,注重听课以后的讨论环节,改变只听课不讨论,或讨论时只谈优点不谈缺点的状况,充分 发挥和探索听课活动的实质功能。

4、组织教师上好学院可能组织的公开课,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计划在第8-15周期间,分别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和宗教概论》等三门课程中各开展一次组内随堂教学公开课活动,并组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和说课工作。

5、深化教学改革和考试方式改革、重点抓教改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大“两课”改革的力度、对学时、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严格考试管理,加强考试工作环节的管理。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制定试卷标准和命题要求,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考试方式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

三、教学研究

1、制定“两课”教研工作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科研环境的特点,以申请院级课题为起点,注重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在部门内部营造出集思广益、合作攻关的良好氛围。同时,做好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并在精品课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一石双鸟”,即由精品课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科研论文,以此形成丰硕的科研成果。

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农村;特岗计划;特岗教师

2006 年,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 特岗计划” ),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这项计划旨在探索、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加强农村教师补充,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通过几年的试点,计划实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特岗计划”政策出台背景:破解农村师资难题,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一)教育发展到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有必要更加关注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先后实施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及“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等硬件逐步得到了有效改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但在这些办学“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师资队伍“软件”建设并没有齐头并进,相对滞后。从而,“有学上”的问题逐渐被“上好学”的问题替代,并日益成为突出矛盾,尤其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何为优质教育,在办学“硬件”条件基本达标的情况下,师资质量就成了决定因素。某种程度上说,优质师资就等同于优质教育。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小学“择校热”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择好教师的问题。在教育发展到追求高质量的新阶段,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教育工作的重心必然从关注办学“硬件”转向更加关注师资质量,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为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切实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二)农村师资质量偏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仍然突出,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作为中小学教师主体的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新教师补充困难等突出问题。第一,城乡师资分布失衡,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紧缺。虽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量从整体上看并不短缺,但城乡师资分布失衡,存在结构性超员、缺员的问题。城镇教师超编与农村教师缺编并存,尤其是条件更为艰苦的边远 贫困地区学校教师普遍短缺,教师严重不足。第二,部分农村教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要。截至目前,农村教师中仍有 16.7万多人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有些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了,但实际水平不够,存在“有学历无水平”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在岗的农村教师是“民转公”和“顶班”教师,这些教师多数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状况。而在教师进修提高中又普遍存在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达不到进修提高的目的。第三,农村学校合格新教师补充困难,现有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大量向城市、县镇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还有部分教师通过考研、转行等方式离开农村学校。另外,因受财政编制等因素影响,部分地方存在比较严重的“有编不补”、“有编难补”或“无编可补”的情况,毕业生下不去,合格教师进不来,连续多年不补充或者不按照正常渠道补充新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两难困境问题,在岗不合格的人员流不出,新教师又补充不进来。农村学校师资现状难以满足新阶段对高质量师资的需求。

(三)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实力来看,加强农村师资具备现实可行性

首先,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办好教育,最根本的是要依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思想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基本形成了关注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其次,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实力。基础教育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众产品,是国家的事业。国家经济实力决定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众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实力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2006 年,GDP 达20940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9373万亿元;2008年,GDP达30067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1330万亿元,国家基本具备了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财力基础。① 应该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有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阶段,加强农村师资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

二、“特岗计划”实施的成效

“特岗计划”自从实施以来对农村的教育事业和大学生的就业产生的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岗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破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困局。

我国中小学实行编制管理,而编制紧张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工作的最大障碍。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6年间,全国约有10%的县连续3年未补充正式公办教师,有的学校甚至十多年未补进新教师,不少农村学校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仍然无法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尤其在税制改革后,许多中西部地区农业县的财政收入还不足以支付全县教师的工资。对此,一方面,多数地方为了减轻县级财政负担,尽量不补充或极少补充教师编制;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中小学因缺乏教师而停课或出现超大班现象,转而聘请大量廉价的代课教师。而“特岗计划”中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从而减轻了地方的财政压力,能够按所需教师进行编制。

(二)“特岗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

“特岗计划”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合格师资,增强了农村学校的生机和活力。连续4年时间,“特岗计划”共招聘了12万名大学生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招聘的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从2006年的1.6万余人到2009年的6.5万多。特岗教师大多年轻活泼、思想新颖、富有朝气,他们的到来增强了农村学校的生机和活力。在学科结构上,农村中小学缺少大量英语、计算机、科学等课程的教师。而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大多是中师毕业,虽然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接受大专或本科的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说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真正学历结构还是偏低,正规院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只占少部分。②特岗教师的加入,使得许多农村学校第一次来了正式的大学生,特岗教师成为所到学校有史以来具有最高学历的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很多学校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在校的老师大多是中老年教师,通过公平竞争选拔出的优秀大学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状,对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新教育理念、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教育公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特岗计划”为高校学生就业找到了新的渠道。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特岗计划”无疑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渠道。由于地理环境偏僻,环境条件差,过去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边远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工作,同时,受编制等因素的限制,毕业生们想去也去不了,或是去了也呆不长久。“特岗计划”的出台使得这些地方的学校有了空缺的岗位,解决了没有岗位去不了的问题。另外有了中央财政的支持,“特岗教师”的工资有了保障,并且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参加应聘。③

三、“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特岗教师”对环境不适,心理问题无人关注。

“特岗计划”招聘的条件是: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招少量应届专科毕生业;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由此可见,招聘对象都是年纪偏小的群体,他们都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缺少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而农村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匮乏使得年轻的“特岗教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很少得到解决与关注。年轻教师的心理问题若长期得不到疏导与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也使得他们无法专心于工作,渐渐失去对工作、生活的热情与兴趣,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到农村的选择是否正确,扎根服务于农村的决心将会动摇。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农村的教育事业将不会有大量扎根于农村的优秀教师。

第二、“特岗教师”的工资不能及时发放,而且工资待遇比较低。

政策规定“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收入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付,其程序是由下到上层层申报,即由县教育局上报到市教育局,再上报到省教育厅,最后上报给中央,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历经半年。如此兑现“特岗教师”的工资,使得部分“特岗教师”生活面临困境,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工资待遇方面,2006年,特岗教师中央补助的工资标准是15000元,后来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2007年及时进行了调整,补助标准为18960元,2009年底再次决定将工资补贴标准提高至 20540元。 但是,不少地方特岗教师的工资拖欠现象严重。并且他们工资水平没有在编教师的高,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特岗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西部农村教师资源匮乏是一个长久以来累积的问题,特岗计划实施这几年来所招聘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需要。因师资匮乏,在农村学校教师都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而年轻特岗教师的到来,往往要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加上由于特岗教师都是本专业毕业,其专业性特点使得许多原本不是本专业的教师也把教学任务交给了新老师,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特岗教师上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课的现象,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可能要兼任其他非本专业课教师。紧张的教师资源及专业性特点使得年轻的特岗教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这使他们不能专心于自己专业学科的教学及研究。另外,超负荷的工作状况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精神与体力压力。

第四、“特岗计划”的服务年限偏短。

“特岗计划”的服务年限偏短。这决定了特岗教师难以迅速改善农村教师队伍中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和教学质量低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职后五年以后才能进入成熟期。虽然在“特岗计划”实施的五年内,每年都会有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但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起来的,随着“特岗计划”的结束,将有一大批“特岗教师”陆续离开农村中小学,这样农村师资短缺的问题依然都不到解决。

第五、“特岗教师”期满留任,地方的安置能力面临重大的考验

设“特岗教师”的县(市)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因地方财政困难而难以补充教师的县(市),在“特岗教师”服务的三年内,由中央财政支付他们的工资性收入。但是三年后留任教师的工资发放将纳入地方财政统发,不少县(市)财政原本就十分薄弱,“特岗教师”有关支出结转以后将形成巨大的压力。

四、发挥“特岗计划”长久效力的措施

(一)创造良好氛围,加强人关怀。

针对“特岗教师”对环境不适应及心理问题,学校方面首先应该是努力改善校舍,饮食及各方面硬件条件,争取给“特岗教师”白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通过各种活动丰富“特岗教师”业余生活,并且为他们的创新活动给予各种支持,帮助“特岗教师”解决生活和工作上遭到的问题,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工作上给予积极配合,做到人尽其才,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使其在三年聘期满后尽量留下来继续从教,保证在农村最需要的教学岗位上有高素质的教师坚守④。

(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提高工资待遇。

对于特岗教师的工资,各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特岗教师”工资能按时发放。如中央要预先将“特岗教师”的工资按所报名额拨付给各省、各省在“特岗教师”到岗之后,根据各个县(市、区)的实际“特岗教师”人数发放工资,之后再由各个省将“特岗教师”人数上报中央,对于特岗教师工资收入比在编教师低的情况,学校可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按照规定的编制标准和工资标准,将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对于特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学校首先应该根据这些教师在大学的所学专业,安排其讲授与其专业相一致的课程,减少其他副科的教学,使年轻的教师们有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其专业学科,在注重量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质的提高,让这些特岗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最大发挥,争取创造出精品课,使学生和教师都从中受益。

(三) 延长“特岗计划”实施期限,分担因“特岗计划”所形成的地方财政压力

一是将中央“特岗计划”的实施期限延长,“特岗计划”只有多坚持几年,才能形成一定的思维和操作惯性,只有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和操作惯性,才能形成一套新的教师补充管理和运行机制。⑤二是制定相关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弥补县级财政因期满留任教师工资结转后刚性支出迅速增加所造成的资金缺口,特别是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特岗计划”实施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它的实施成效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使农村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为部分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一个平台。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为“特岗计划”这项政策的实施不继创造一个亲和的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它的长久效力便能更好的发挥出来,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服务于这项事业,使更多农村和农村孩子受益。

[注释]

① 邬 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② 廖其发;《打造西部基础教育新高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期。

③ 魏建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的回顾与展望》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9期

④ 邬跃 赵建军: 《对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几点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教师教育版),2009年第7期

⑤ 郑子莹:《“特岗计划”政策的现实考察与分析》,教育政策研究2011年第3期

上一篇:质量兴镇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药学质量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