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7 02:12:55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全区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212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镇区委〔20*〕26号)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加强我区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按照“市民化服务、属地化管理”要求,建立完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一盘棋”服务管理新格局,外来育龄妇女服务管理率达到95%以上;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五免费一救助”政策,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深入推行外来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外来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录入率、信息平台交换反馈率达100%。加大外来育龄妇女违法生育查处力度,有效遏制违法生育,外来育龄妇女违法生育率控制在1‰以下。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依法生育的良好氛围

1.积极推行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一册一卡”制度。及时将计划生育宣传册和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卡送到每个外来务工人员手中,普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公开计划生育办事、办证和技术服务程序。

2.深入开展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宣传教育。把对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的教育培训纳入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教育培训计划,通过舆论媒体宣传、集中培训等形式,深化“知情联谊”、“双百佳”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自觉履行计划生育责任和义务,依法规范生育行为。

3.全面畅通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渠道。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措施》具体要求,镇(街道)要借助村(社区)、企业服务平台,设立避孕药具、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资料免费发放点,构建计生政策咨询、生殖健康答疑、婚育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协作共享,有效促进属地化管理

1.完善管理体制,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问题。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进一步落实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职责,逐步形成管理联动、服务联同、维权联合、整治联手、信息联享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局面。

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强化综合服务管理。明确相关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管理机构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做到信息采集、证件查验、数据应用、行政执法、督促考核“五统一”;实现综合决策部署、综合执法检查、综合宣传培训、综合数据信息、综合考核奖惩;推行办理暂住证、查验婚育证明和计划生育检查的“一条龙”服务。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切实把计划生育纳入各镇(街道)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管理之中;人口计生部门要严格按照《浙江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生殖保健知识的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殖健康需求;公安部门要把计划生育有关职责纳入出租房屋管理之中,把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婚育证明查验与暂住证办理有效结合起来,及时与计生部门互通信息,实现外来务工人员信息资源共享;卫生部门要依法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技术服务管理,督促各医疗单位落实育龄妇女凭证孕检、凭证分娩制度和无证孕检、无证生育通报制度。综治、财政、民政、劳动保障、建设交通、工商、城管、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同做好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各镇(街道)要把外来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平安镇海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全面的服务与管理。

2.加强社会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依托村(社区)做好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强化村(社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组织,探索实践农村社区化管理计生职能延伸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有效落实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登记和核对制度,及时掌握出租房屋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积极探索“以房管人”长效机制。以出租屋、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有效落实房屋出租户、物业公司督促交验婚育证明并向计生部门提供信息和协助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责任。有条件的村(社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等利益分配与房屋出租户计划生育义务履行情况挂钩的奖惩机制。依法查处在房屋出租过程中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加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结合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深化计划生育法规宣传、优质服务、协会组织“三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原则,落实凭证用工、督促补证、孕环情检查并向计生部门提供信息和协助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责任。对配合有力,成绩显著的,及时进行表彰,对拒不履行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发生违法生育案件的,实行“一票否决”。

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村(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和谐共建理事会”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的群众团体组织,为拓宽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渠道、全面参与社会管理搭建平台,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3.建立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信息共享制度。相关部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暂住登记、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交通营运等手续时,将有关计划生育内容核查记载完整,与人口计生部门互通信息。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采集、部门共享、专业补充、双向互通的模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信息系统、交换平台建设,做到及时采集、适时变动、异地查询、交换共享、动态分析、分级监控,为各项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4.建立现居住地与户籍地共同管理的协作机制。现居住地要将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按照“市民化服务、属地化管理”要求,落实“五同、五联、五免费”制度。通过与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地区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和区域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让户籍地派人常驻或定期随访等形式,建立起两地或多地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努力遏制违法生育现象。

5.加强生育、节育全过程管理。要把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生育、节育管理纳入基层计划生育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及时做好生育、节育等环节的随访,千方百计掌握计划生育情况。落实外来已婚育龄妇女一年两次的孕环情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通过交换平台告知户籍地政府。现居住地发现无证怀孕、违法生育的,要在督促当事人补办户籍地有关证明的同时,在规定时间内同时通过交换平台、电话告知户籍地,并协同做好怀孕补救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建立健全医院无证孕检、分娩通报、接收、核查、反馈制度。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化服务水平

1.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五免费”服务。要畅通发放渠道,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免费领取避孕药具。采取凭卡就医、凭卡结算的方法,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放环、人流、引产、结扎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免费服务。免费提供一年两次孕环情检测服务,出具孕环检情况报告单。对符合规定条件未领证人员,帮助核实婚姻、生育信息,及时办理婚育(生育)证件。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

2.积极创建外来育龄妇女服务之家。通过开设生育文化宣传咨询吧、避孕药具免费领取角等服务项目,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宣传需求服务。

3.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奖励制度。积极引导外来已婚育龄夫妇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努力减少非意愿性妊娠。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外来已婚育龄妇女生育后主动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给予政策鼓励。

4.完善外来孕产妇分娩救助制度。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收费标准,让更多符合生育政策的外来常住人口孕产妇知情获益,提高外来务工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障外来务工孕产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同时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生育五关怀”之中,切实帮助她们解决生产、生育、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5.建立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政府和社会资源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中的计划生育家庭,在落户、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先进评比、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优先、优惠服务,通过保护性和激励性兼备的社会机制,引导外来务工人员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对违法生育对象在先进评比、享受政府和社会资源时实行“一票否决”。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制。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把对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坚持不懈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完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协调小组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财政预算、督查考核之中。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服务管理经费落实。加大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把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将外来务工人员数计入人均事业经费计算的基数,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投入列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党政线责任考核。

(三)完善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提高服务管理能力。要加强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力量,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继续充实镇(街道)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职干部,镇(街道)流管办要配有2名以上计划生育专职管理员,村(社区)按照外来育龄妇女500:1比例配足配强村(社区)专(兼)职协管员,为方便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女性村(社区)专职协管员。要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能力。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建设;物业管理;服务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物业管理与物业服务对其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完善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房地产产品的竞争力与适用性,而且可以有助于提高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效益。下面就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进行分析、探讨。

一、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含义

物业管理,是指通过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物业消费者或业主开展合理、科学的组织、计划、控制等,以维持物业消费者与业主的正常生活环境,并对该物业房产的保值与增值进行管理的活动。物业管理可以视为,业主对物业实现自身基本思想及管理理念的管理活动。其中,物业管理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出发,其管理与服务的含义也将有所区别,下面就业主的物业管理、代业主方的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与服务这四方面展开分析,如下所述。

(一)业主方的物业管理

业主方,即该物业的物权人、使用权人,其物业管理是真正体现业主对该物业的管理目标、基本理念与思想而展开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业主方通过对物业开展计划性、组织性的控制活动,以便维持其正常的生活环境与秩序,并实现物业财产的保值与增值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代业主方的物业管理服务

代业主方的物业管理服务,即业主将该物业的部分管理职能授权由物业公司代为开展管理与服务活动。代业主方通过代替业主开展相应有计划、有组织的物业管理活动,实现该物业的保值与增值目标,维护业主,即使用权人的实际权益。

(三)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服务

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服务,主要是指由物业公司根据与业主方的服务合同,结合业主方对该物业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计划,并以具体的物业项目为管理对象,开展物业管理活动及管理计划的实施。其中,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服务属于该公司的物业项目管理,主要通过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及授权范围,并由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费,最终实现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效益目标。

(四)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与服务

物业管理公司所提供的物业管理与服务项目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在该物业项目上所开展的管理活动,并未业主方提供相应的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服务与保值、增值服务内容。

二、物业管理与服务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体系来实现。而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指的是为了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将咨询企业、设计单位、销售企业、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等各单位组合起来,并开展相应的项目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由此可见,将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物业管理与服务相融合,可以有效的促进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

一方面,物业管理与服务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目标客户群,进而以优质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出发,真正开展以物业管理与服务为中心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活动。

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全面化物业管理与服务的策划与设计,根据目标市场及目标顾客的实际需求,融合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及顾客的文化价值理念,通过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开发出富有创造性、人性化、富有个性的房地产产品,实现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物业管理与服务活动,以便最终成功吸引、留住消费者。

(二)有助于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物业管理企业是提供物业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企业,一般采用物业项目管理模式,从事建成后物业的维修、保养、保安、保洁、维护秩序等管理与服务工作。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通常采用两种策略,一种是按现有运行模式,扩大经营规模,依靠经济规模,获取更大利润;一种是扩大经营范围,搞横向一体化和多元化,扩大利润来源。物业管理公司参与房地产开发与建设过程,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以物业管理与服务为中心建立全面物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发挥自身与业主亲密接触、对业主需求深刻了解的优势,在为开发商、设计人员、建造人员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的同时,为自己的经营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的设想,将有利于实现物业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产品的适用性

房地产产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标的开发建设成果,其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物业开发调研、物业开发策划、物业设计、物业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缺乏站在业主(潜在业主)角度的调研与分析,策划工作均未将潜在业主利益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唯一没有代表潜在业主利益的主体,消费者在购房时缺少对房地产产品形成过程中详细信息的了解,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应建立一套代表潜在消费者利益的对房地产开发过程提出建议和进行监督的机制,在现行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站在潜在消费者需求角度,以物业管理与服务为中心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程序。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内容

(一)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以物业管理与服务为中心

房地产开发策划的所有工作,其目标都是为了向研究的可行性提供服务,所提出的项目概念都是为开发商指定相关的营销策略提供基础,却未把潜在的业主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为开发商策划。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减少成本,加快施工的进程,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物业管理公司可以监理施工的过程,保证建筑承包商的施工质量服务。根据房地产开放商授权的施工监理,其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工期、质量、造价,在双方约定的标准、设计、规范和合同的前提下,对施工的整个阶段进行监督管理。

(二)向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与服务咨询

众所周知,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业者在其中的参与度并不高,为了保证房地产产品的适用性,物业管理公司可以设身处地站在业主方的视角,向开发商提供相应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咨询。物业管理与服务公司可以业主方的角度进行物业管理活动,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规划中向开发商提供各项服务,并实现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项目招揽目标。

首先,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提供的开发项目来定位目标市场及目标顾客群,做好目标顾客群的市场调查工作,针对目标顾客群的建议及其实际需求,以便进行相应的项目调研分析工作、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并编制该房产物业的全生命周期经济分析与评估报告。

其次,根据目标顾客群的需求开展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物业管理与服务策划工作,即物业规划设计、物业管理与服务模式规划、房产营销策划等内容。再次,针对调研报告中的目标顾客群实际需求,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代表与该房产物业的咨询单位、设计单位进行物业的设计咨询、设计监理、设计审计工作;并做好物业的施工监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与监理单位共同完成物业项目的施工监理与验收工作。

最后,物业管理公司应作为开发商的代表,为其提供物业项目的融资策划及运作服务,协同开发商编制物业的管理与服务文件资料;并作为该房产开发项目的物业销售策划者与物业销售者,为开发商提供相应的物业保修服务。

(三)向设计单位的物业规划与设计提供专业咨询

物业管理公司根据市场调研工作所确定的目标顾客群,及顾客群的建议与实际需求,以物业管理与服务公司的角度进行房地产产品项目思考并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规划工作之中,向设计单位提供专业的物业规划与设计咨询。此外,物业管理公司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还应当协同设计师,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角度进行设计项目的详细审查,并严格做好审核工作;同时协同设计师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设计方案,开展建筑项目的结构与材料选择工作。

(四)向建筑承包商和监理公司提供物业监理

从物业管理与服务角度,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物业监理,为建筑承包商提高施工质量服务;提供与物业管理与服务相关的工程质量咨询与监控;提供建筑设备安装质量监理;从物业管理与服务角度,协助承包商选择建筑材料和供应商;协助承包商建立、形成与物业管理与服务相关的文件资料。

(五)向业主委员会提供相关服务

在全过程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为业主提供常规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代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与政府、社区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协调工作;为业主提供与物业管理与服务相关的法律咨询;为业主提供出租、出售等与物业产权相关的服务;为业主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通过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将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形成统一、完整的整体,为业主和使用人提供完美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推广与实施全面物业管理将引起物业管理市场的变化,按以物业管理与服务为中心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程序理顺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组合成相应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模式。通过提供相关的管理与服务项目,将提高房地产产品的适用性,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实现物业管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之,物业管理与服务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的作用显而易见,通过完善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全面化、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设计单位、建筑成本单位、业主委员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不断优化、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最终保证项目的经济收益,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启雄.解析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J].现代营销,2012,21(08),28-29

[2]李庄容.优质物业管理与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良性互动[J].特区经济,2006,10(07),212-213

[3]谢爱国,董肇君.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2010,9(11),14-15

[4]武勇.物业管理公司应全程参与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09):190-191

[5]张莎莎.探索物业管理关系中业主的权利.住宅科技,2004(04):39-43

[6]董肇军,陈静,谢爱国.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M].天津建设委员会软课题,2006

[7]王建廷.物业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刘建国.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J].甘肃科技,2004(09):157-158

[9]刘晶晶.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理论与实践[D].东南大学,2003

作者简介: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3

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要事,也是天下第一难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一些新的复杂问题,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问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创新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职工数量较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任务繁重。矿山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金川集团公司二矿区现有职工总人数达2100人,其中女职工人数达410人,占总人数的7.8%。男职工的配偶居住地分散:无论统计数据、宣传教育,还是组织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服务,相对于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企业而言,工作任务比较重。另一方面是存在部分流动人口,动态管理突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矿山企业井下生产建设项目往往会使用部分临时工。虽然他们的配偶大多居无定所,二矿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也将此类输入人口纳入企业计划生育管理范畴。除了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和要求限期出示生育服务证外,与项目单位及输入人口居住地人口计生委取得联系,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规定处理,杜绝计划外生育。

二、如何创新。

1、坚持四个依托,把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是依托企业党委,将计划生育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依托企业的考核措施促进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落实;二是依托工会,广泛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计生工作,实现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是依托企业计生办及各区队、职能部门党支部自身的力量,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抓好计生工作;四是要依托企业的服务载体和资源,积极为企业育龄人群提供生产、生活、生殖、生育等多方面的服务,增强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满意度。

2、把员工的收入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结合起来,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问题及后顾之忧、父母的养老保障问题是人口计生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之一。既要通过政府的主渠道来解决,但企业也要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倾斜,重点是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要充分体现,还设立了单独的专项资金来救助企业特殊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行群体成为社会稳定的群体。

3、把生育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把宣传我国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计划生育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宣传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宣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从而逐步实现员工对自身生育行为的自觉控制。

4、抓好三个落实,为企业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保障。一是抓好人口计生网络的落实。在企业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及人口计生管理办公室,计生办是二矿区计划生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计划生育管理起着主要的作用。各工区职能部门党支部书记要亲自管理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要抓好工作经费的落实,重点保障计划生育奖励、宣传教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经费;三是要通过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奖惩考核措施,充分调动计生办、各区队、职能部门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5、加强与企业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的联系,强化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矿山企业计生办应经常与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联系、沟通,落实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通过人口计生部门摸清矿里新进职工的婚育情况,为管理和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凡是发现有违反计划生育管理的情况,要迅速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并及时与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联系,依法进行处理。三是矿里与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落实。四是延伸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的管理举措,加入所在地人口资源信息库,保证企业计生办能够随时查阅信息,及时发现育龄人群的流动情况,婚育信息,从而更好地为落实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对策及措施:

1.争取领导重视,求得工作支持。领导重视是关键。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计划生育这一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开发领导的工作,抓住时机并讲究一定的方法,把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及时向领导汇报,争取上级领导和主管业务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促其在计划生育重大问题上给予拍板定夺。例如,结合本单位实际,出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关规定,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把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向领导汇报,做好经常性宣传;有重要活动请领导参加,请领导讲话,做好形象化宣传等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2.坚持工作目标考核,落实各级工作人员责任。二矿区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各单位责任制考核,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物质生产及精神文明建设评比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做到“两种生产一起抓”。

3.做好计生工作综合管理。加大各各工区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力度。

4.切实转变观念,做到优质服务。在新形势下,育龄群体的婚育观念发生明显变化,要求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呼声越来越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除坚持每年对女职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外,在开展优质服务,加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对象上,由过去面向已婚妇女扩展到整个育龄人群。在内容上,由过去以生育政策为主的国情国策宣传,转向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教育为主的“知情”宣传。在形式上,由过去以标语口号知识板牌等宣传逐步扩展为现代化形象化的多媒体宣传。在方式方法上,由过去单纯抓宣传教育,转向把宣传教育与科学管理,综合服务紧密结合,把宣传教育贯彻于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以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渗透力。基本做到对新婚、怀孕、再婚妇女以及流动人口登门服务,使职工群众增加了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认识和支持,使计生管理工作达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使计划生育工作年年上台阶,各项指标均达99%以上,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为重点,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与增进群众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切实转变作风,以优质服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群众的事业。

二、工作目标

*年为我区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基础年,*年争创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年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具体做到“六好”:

(一)领导重视好。各级党委、政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人员、投入、措施三到位。

1、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实现街、村(居)委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包括技术服务人员)、编制、报酬“三落实”,街计生办、服务所要配足相关人员,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素质高、业务强的计生管理和服务队伍。

2、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到位。计生事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年人均事业经费投入符合中央和省的要求。

3、建立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4、建立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工作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履行职责好。

(二)政策导向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依法治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要求,制定、完善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社会经济措施和具体的奖励、优待办法,提高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三)依法行政好。基层经常性工作得到加强,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规范和工作制度,计划生育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四)服务质量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综合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程序科学规范,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育龄夫妇普遍享受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

1、公民获得规范的避孕节育服务和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

(1)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节育率达85%以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80%以上,年度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2%以上,及时率达91%以上,意外怀孕率不超过1.5%。

(2)当年术前咨询、术后随访及药具随访服务率达95%以上。

(3)应查环查孕的已婚育龄妇女95%以上接受检查,80%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每两年一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

(4)育龄妇女接受规范的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率达80%以上。

(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当年无计划生育手术事故发生。

(6)群众满意率80%以上。

2、积极开展以“三大工程”(即安居、成才、致富)为重点的生殖健康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区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质量保证体系。

3、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1)“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成效显著。

(2)新婚期参学率达95%以上。

(3)计生干部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4)宣传品进村入户率95%以上。

(5)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五)民主管理好。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落到实处,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及其它群众组织独立有效地开展计划生育各项活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基本实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1、90%以上的村(居)委会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公约。

2、开展计划生育合同管理。80%以上的育龄夫妻与所在村(居)委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3、100%的村(居)委会建立计划生育“三栏”(居委会要求二栏),按要求将有关的计划生育情况向广大村(居)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队伍作风好。基层计划生育机构稳定,有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数量合适、结构合理,业务熟练,作风正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管理服务队伍。

三、创建措施

为确保我区达到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目标,要落实好以下八项创建措施:

(一)认真贯彻执行“一法四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1、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增强全区广大育龄群众依法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自觉性。

2、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认真执行国家计生委制定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七个不准”(即不准非法关押、殴打、侮辱违反计生政策人员及其家属。不准毁坏违反计生政策人员的家庭财产、庄稼、房屋。不准不经法定程序规定将违反计生政策人员的财产抵押计划外生育费。不准乱设收费项目、乱罚款;不准因当事人违反计生政策而株连其亲友、邻居、群众。不准对揭发举报群众打击报复。不准以完成人口计划为由而不允许合法生育。不准组织对未婚青年进行孕情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简化生育审批手续,废除限制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不合理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及各种计划生育保证金和抵押金。按有关规定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实行政务公开,广泛开展群众评议计划生育工作活动。

3、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和社会抚养费的规范管理,确保财政经费每年对计划生育工作投入的逐年提高。进一步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程序,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每年组织一次以上的计生财务专项检查。

(二)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建设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观念。

1、召开计生、文教、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计生宣教工作协调会,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促进计生宣传工作的大联合。

2、健全党校人口理论学习制度,把人口理论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普法学习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3、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关爱女孩”、预防爱滋病等宣传为主题,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与生殖保健、常见病防治、避孕节育、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等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倡导男女平等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4、把计划生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让生育文化与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相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口与计划生育新观念。

5、健全人口学校、计划生育宣传阵地和宣传品发放制度,让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宣传品进村入户。

(三)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增强服务技能,规范服务程序和质量标准,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

1、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我区面临分街,按照省、市“一街一办一所”的要求,新街成立时要及时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并配足、配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满足经常性计生技术服务工作的需要。同时优化整合社会资源,区不设计划生育服务站,部分要求较高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让实力相对雄厚的开发区医院承担,如每二年一次的育龄妇女的“三查一治”工作、病残儿鉴定工作以及“四术”业务等,为育龄妇女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系统、高效的服务。

2、健全各项制度,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健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建立定期随访和定期服务质量分析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广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新技术、新产品,保持较高的综合避孕率,提高避孕措施的及时率和有效率,大幅度降低手术并发症、手术差错、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出生缺陷、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开展预防爱滋病的宣传咨询和培训,健全避孕药具发放网络。

3、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要确保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和育龄群众做到“四个知情”。技术服务人员“四个知情”是指:服务对象的知情程度;服务对象的生育调节意愿和选择;服务对象的婚育状况和健康状况;自身能给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育龄群众“四个知情”是指:自身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避孕方法的种类、适应症和禁忌症;本人在避孕和生殖健康方面的实际需要;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和获得的渠道。在*至*年两年时间内,力争全区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率达到90%以上。

(四)建立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1、落实对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户的家庭奖励优惠政策和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采取多种形式落实计划生育养老保障。

2、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幸福工程”和“少生快富工程”,引导和支持妇女参与发展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3、对独生子女和符合政策生育的子女落实优先入园、入学、招工政策。

(五)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和统计工作。

1、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建立科学、简便、易行的考核指标和评估办法。

2、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区、街、村(居)三级人口与计生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计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六)规范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严格执行市人口计生局推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三一三”分类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重点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向男性和未婚女性提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技术咨询。

2、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范围,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与户籍人口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落实“一证先行,无证否办”,把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七)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依托社区开展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格局。

1、各村(居)委会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实行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制度。

2、发展壮大基层计生协会,探索协会工作新机制。如在工厂企业和一些重点人群中成立企业计生协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将一些热情较高、素质较强的志愿者充实到协会队伍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服务活动,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八)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1、由于区人口计生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开展,在开展中进步,因此,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加强学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计划生育业务,创造性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2、区面临分街,新街的计生干部配置应优先安排熟悉计生业务、到位后能立即开展工作的人员,或临聘从事过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来帮助工作。对于村改居后计生专职人员的录用,区、街计生部门应提出指导性意见。

3、区人口计生局、区党校坚持对新上岗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组织在岗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活动的顺利进行,管委会成立“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领导小组,组长由管委会副主任谭可诚担任,副组长由区人口和计生局局长杜暖根担任,成员分别由区人口和计生局副局长龙月欢、区公安分局政委赖天荣、区卫生局副局长黄建良、区药监分局局长肖汉发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由区人口计生局办公室主任尹定春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拟订创建活动方案、工作计划、考核评估方案以及创建活动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各街也要相应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本单位开展创建活动。

(二)工作的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优质服务应贯穿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始终。各街要根据区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具体创建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5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继续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为重点,确保人口出生指标的全面完成,深化宣传教育,夯实基础工作,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强化管理服务职能,推动街道计生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二、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任务目标

合法生育率达到100%;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9%以上;计划生育统计合格率达99%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各项指标均达到90%以上;群众满意率到达90%以上;坚持依法行政,无恶性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

(二)重点措施

1、继续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的运行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深入推行“信息采集—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广泛采集群众需求信息,调整工作,满足需求,科学规范地实施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与管理。继续深化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按照“街指导、居负责、民自治”的社区计生工作模式,健全社区居委会承诺—实施—报告—评议—监督的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机制,依法搞好管理和服务。继续深化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根据创建标准和实施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在原有5个社区达到“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模范居”基础上,年内争取再有2个社区进入“居民自治模范居”行列,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继续保持街道计生工作水平的稳步提高。全面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重点加大对民营三资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管理、宣传、服务渗透,以服务促管理,强化其依法做好本企业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意识,发挥片长优势,实施分类指导,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

2、强化现居住地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针对现居住地育龄妇女信息不全,变更不及时,信息有差错等问题,落实信息核查和三地信息交流、通报制度,及时传递各类婚、孕、育和节育信息,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核查”工作为契机,减少漏统、漏管和信息差错率,提高统计质量。根据市、区下达的人口出生计划,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合理分流政策内生育,最大限度减少生育堆积。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认真履行对各类特殊人群的管理职责,做到特殊人群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继续指导物业管理住宅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强物业公司与社区计生工作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年内确定兴电物业为试点单位,进一步完善、总结和推广物业管理小区计生工作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物业小区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上水平。

3、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内涵,推进生育文化建设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国情、民情等内容教育,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竞赛、演讲等形式,大力普及晚婚晚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引导群众自觉避开出生高峰年生育,努力提高晚婚晚育率。积极推行“关爱女孩行动”,对贫困女孩家庭,继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倾斜,联合街道妇工委实施“春雷女童”计划;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对结对帮扶成效显著的,年内给予总结表彰;联合教体局开展“我是女孩我骄傲”主题演讲比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爱女孩,关心女孩成长。发挥各社区和单位优势,开展具有管区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广泛参与程度,引导广大群众形成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4、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完善工作新机制

认真贯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9号令及国家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流动人口经常性管理与服务,提高平日管理工作效果,规范工作程序,做好街道、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信息的交流与变更;建立流出人员家庭走访制度,对已婚的流出人员要每月走访家庭一次,对未婚的流出人员每半年走访家庭一次,动员其家人共同配合掌握有关信息,做好工作。继续完善落实与户籍地的联系制度,坚持每月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协查通报制度,实施综合治理。进一步宣传流动人口爱心加盟服务内容,加大对爱心加盟服务的宣传力度,今年将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外来人口组织开展“外来打工人员联谊活动”,为打工人员牵线搭桥,建立“打工人员书屋”,为他们提供学习场所,利用社区医疗场所,解决打工人员就医难等问题,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5、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满足育龄群众需求

积极依托街道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为社区育龄妇女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指导,认真做好免费技术服务工作,强化对免费技术服务项目的宣传和落实,抓好孕环情监测及生殖健康查体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资料档案,搞好随访服务,确保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权益落到实处。积极拓展避孕药具管理新途径,全面打造药具发放“绿色通道”,保障社区、市场、企事业单位等领用快捷、方便。年内将为管区使用药具育龄妇女发放优惠卡,持卡可以在区内任何一处药具发放点,免费领取避孕药具,方便育龄妇女使用和安全有效。

6、加强计生协会工作,开创计生协会工作新领域

巩固“协会组织建设年”成果,规范社区协会组织建设,今年将加大对三资民营企业计生协会的建设进程,不断充实计生协会志愿者队伍,发挥协会会员和计生志愿者的带头、骨干作用,做好艾滋病宣传项目点工作,重点做好孕产期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总结街道、社区和企业艾滋病项目点的工作经验,推广宣传,扩大影响力,让广大群众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拓宽“三生”服务思路,让更多家庭和群众受益,进一步提高计生协会的知名度和凝聚力。

7、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量的社会性服务职能转交给了社区。机构精简和企业深化改革等,使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走向社会(社区)。加上住房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社区里汇聚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计划生育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内非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给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困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已势在必行。     在此共识下,建邺区计生局及时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按照国家计生委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机制,经共同努力,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试点社区特色的“行政指导、形成制度,社区为主、整合联动,信息互通、协同管理,综合服务、满足需求”的工作机制。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XX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     “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xx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年度的工作安排等事宜。     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     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二)围绕社区重心,资源整合联动。我们在认真分析驻玉兰里社区的125家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把125家企事业单位分成了指导性的管理单位和委托性的管理单位两种类型,针对各家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楼栋长、会员小组长的号召、带动作用,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逐步形成了社区内资源共享、各方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一是通过街道与企业签订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通过社区与47家企业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企业计生管理措施,特别是明确在社区计生管理中的职责,用法律约束力取代单位和户口的约束力。三是成立47家企业参加的驻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联系会,制定了联系会的章程,推荐了联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由联系会成员单位来共同研讨、交流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信息通报、计生政策宣传等计生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对签订的“计生工作双向服务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四是制定企业与社区计划生育信息联系单,指定专人定期上报,社区根据联系单上的服务需求做好服务安排。五是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发挥计生协会群众组织的特点和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功能,提高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意识。     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力度日益减弱,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加,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从玉兰里社区的125家驻区单位看,只有47家单位的职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其他的78家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基本上都没有承担起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使其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单一的行政指令对其不具有威严性,对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漏洞,仅仅依靠街道来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包揽不下来。依靠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单位负责”,往往会落空。到底怎么办?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内78家个体经营户当作社区的“自管”对象,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纳入社区的“自管”范围,享受与社区居民同等的管理和服务待遇。指导78家个体经营户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协议书,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应尽的义务,并把78家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计划生育管理片,每个片推荐产生了一个片长,由片长把各片的计生信息报告单定期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定期向个体工商户、“三人公司五人店”进行计生的宣传教育、计生信息的沟通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参加常规性的环孕情检查等计生优质服务,做到计生社区划片管理“包管到片”、“服务到人”。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 组织合成整体合力,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切实尊重他们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的自治功能,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形成社区居民、企业职工、流动人口在社区内相互监督和服务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在计划生育、少生优生、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使社区内人人都能自觉参与计划生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为社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建立信息互通,协同各家管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计生优质服务,为使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更好地建立并实现信息的正常变更,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我们把理顺信息反馈渠道作为重点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作了专门的规定。     1、建立信息报告单制度。为保证企业信息采集的准确度,我们对驻区单位中规模较大或有主管部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等指定了专门的计生信息员,负责将本单位每月发生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上报社区,畅通了驻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口和“三人公司五人店”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     2、理顺信息交换渠道。为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条理性,我们重点梳理了企业职工的信息录入渠道,分为4种情况:一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又居住在同一社区的职工信息录入本社区育龄妇女信息库。二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同一街道内不同社区的职工信息,通过社区信息员进行社区间的信息交换。三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本区不同街道的职工信息,由社区信息员送到本街道进行街道间的信息互换。四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而居住在外区县的职工信息,则由其居住地社区采集录入其信息。     3、根据信息制定工作措施。社区指派专人每月到街道计生办提取民政、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加上社区平时为常住人口上报户口出具证明时掌握的出生信息,通过集中分解、核实后,再反馈到街道计生办。社区在掌握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的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台帐设立计生工作簿,实行微机化管理。我们根据电子台帐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并根据不同类型育龄妇女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 经实践证明,这种社区直接获取信息,形成街道、社区间的信息交换的做法,与以往通过民政、卫生等部门获取信息的做法相比较,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更高。社区通过单位上报的信息联系单,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育龄妇女的最新信息,直接进行分类整理并录入微机,进行信息的交换,不仅缩短了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并且节省了工作时间;不仅减轻了社区的工作负担,还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育龄人群提供及时而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平台。据调查,90%的单位职员都很满意这种做法。     (四)提供综合服务,满足多方需求。为真正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托社区、面向家庭、服务到人”的工作原则,我们注意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把社区内5种情况的人员列为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人户同在的纯居民,人在户口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员,流动人口,工作和居住同在的职工,委托管理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找准了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彻底消除服务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增强试点工作中服务目标的针对性和确定性,并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采取不同服务手段。依托信息,整合社区资源,把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以及对生产、生活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帮扶等综合服务,全面融入到社区服务体系之中。     1、以信息为引导,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优质服务。采集信息的目的在于把握群众的需求,并用以指导管理、引导服务,使计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最终赢得群众满意,我们注意通过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包括人户同在的纯居民、人在户口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员、工作和居住同在的职工、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4种类型的人员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点,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开展多元化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上门巡回服务。根据信息对重点服务对象上门指导服务,对弱势育龄群体定期巡回访视,赠送药品、宣传卞片、宣传纸杯等的形式,提醒注意事项和计划生育的生殖保健知识,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真情。二是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使群众享受到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给全区育龄妇女发放环情、孕情检查服务证人手一份,方便她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免费检查,此举受到了育龄人群的普遍欢迎。     2、以查验《婚育证明》为主线,对流动人口开展人性化真情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与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加剧,这些人员都汇聚在城市的社区,而且居无定所,给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隐患。从玉兰里社区来看,这部分人已占到社区总人数的20%,目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些人员离开户籍地后,户籍地所在的社委会根本无法了解其婚姻、生育、节育情况,实施管理更无从谈起,现有的以户籍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难以发挥效力。为避免出现流动人口漏管、失管现象,我们以查验婚育证明为主线,把流动人口纳入社区, 开展具有人性化的现居地管理模式,同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首先,通过建立流动人口档案,促进对居住在社区内的育龄人群进行查证、验证、办证。通过认真的查证、验证,可以使很多隐藏在正常层面下的计划外生育情况“浮出水面”,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其次,依托社区流管站,形成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氛围。在社区流管站设立计生窗口,并指定专人负责。委托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迁户口、营业执照、就业培训和发放劳动就业证等过程中查验婚育证明,对无证者,及时告知社区流管站,由社区流管站为其办理南京市《 婚育服务证明》,社区依据此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第三,对居住稳定特别是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外来育龄妇女建卡进机,同户籍人员一样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并定期采集和变更有机计生信息。第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优势,为流动人口提供孕情、环情检查和生殖保健等技术服务,使他们享受到和当地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三、试点中的矛盾和问题。     以上是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到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一)部分企业观念未转变,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给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在这次试点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职员对社委会的工作比较配合。相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社委会没有权力“管”他们,不愿接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支持和了解社委会的工作,不愿接受社委会的服务,势必会给今后现居地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程序不健全,工作困难很大。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推行的试点工作也处于探索期。因此,在生育、节育的统计方面,如何实现育龄妇女单位、户籍地、现居住地之间的口径统一、信息的及时反馈、相互通报情况,避免数据的错、漏和重复等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经费不足。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才能顺利地运行,从而保证成效的取得。否则,推行“以社区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名存实亡。     (四)积聚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汇聚在社区,但由于他们在城市求职难、工作不稳定、居住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缺少组织管理,不仅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联系,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几点启示。     看到成效,就能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认识矛盾和问题,就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和鼓励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理清计划生育、工商、劳动、卫生、民政、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下的职责,规范街道、属地单位、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构建部门、单位对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融入社区、共驻共建社区的观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让社区内单位及居民、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支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真正变成群众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加强信息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推行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只靠计生一个部门很难,必须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如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应把向计生部门定期报送婴儿出生、上报户口、户口迁移、取育手术、婚姻登记等信息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全面了解现居住地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     (四)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不配合计生工作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街道要关心支持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对少数计生管理工作淡薄、不支持计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街道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单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社区推进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合实际,加大对开展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紧密地结合,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切实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能够从老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自觉地进入“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中来;要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各有关成员单位等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了的认识,为他们能更有序地开展好工作提供“指路明灯”和理论保障。     (六)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装备水平。虽然目前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现居住地管理的要求,但在各地都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的情况下,要大量增加街道、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在社区建立一支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变化。同时提高街道、社区的现代化办公水平,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     (七)关爱流动人口,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流聚在社区的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其生活状况和就业情况都十分地恶劣,在社区处于一种“寄居”的状态,在城市的就业范围中也处于一种“边缘”的现象。因此,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的管理,要充分利用计划生 育优惠政策为导向,来温暖、来感化他们,对待外来的流动人口要同常住的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对他们的关爱,从而自觉自愿地服从和参与社区的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7

第一条为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依法保障公民获得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药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包括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和承担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计划生育药具,是指国家依法免费提供,用于避孕节育的药具。

第四条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指计划生育药具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经费管理、质量管理、供应发放和随访服务等。

第五条国家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计划生育药具;育龄夫妻在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可以免费获得计划生育药具。

第六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把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计划生育药具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为育龄夫妻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受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承担本辖区计划生育药具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九条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药具发展中心)主要承担以下任务:

(一)组织研究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协助有关部门制定药具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二)拟订全国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专项经费(以下简称药具专项经费)分配和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方案;

(三)组织实施全国计划生育药具的政府采购、经费使用、仓储调拨、质量监测、发放服务、信息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储备的计划生育药具的计划、采购、仓储和调拨;

(四)指导省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药具系统业务培训和避孕药具科普宣传;

(五)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药具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

(一)拟定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

(二)拟订药具专项经费分配和需求计划方案;

(三)编制计划生育药具业务工作经费年度预算和决算;

(四)承担本级的药具专项经费管理及使用、计划统计、仓储调拨、质量管理、发放服务等工作和对下一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县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主要承担以下任务:

(一)宣传、贯彻、执行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的方针政策;

(二)统计、编制、报送计划生育药具年度需求计划;

(三)执行计划生育药具调拨计划和承担仓储与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四)指导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与服务工作;

(五)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二条乡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承担以下任务:

(一)编制计划生育药具需求和发放计划;

(二)承担计划生育药具的仓储调拨、发放统计和宣传工作;

(三)为育龄夫妻发放计划生育药具、指导计划生育药具的使用和随访服务。

第十三条计划生育药具供应站,依照计划生育药具年度订购计划,负责计划生育药具的收购、仓储和调拨。

第十四条从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的各类人员应当具有相应资格,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从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的各类人员,应当了解国家和地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及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计划生育药具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根据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同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第三章计划与采购

第十六条编制年度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的原则是品种齐全、结构合理,库存适量、杜绝浪费,保障供应、满足需求。

第十七条年度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要在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内,按照育龄人群(含流动人口)实际需要、人均使用量、现有库存量和上一年度需求计划执行情况编制。

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并公布。

第十八条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每年编制一次,乡级为起报单位。

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编制的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需经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后,逐级汇总上报至药具发展中心;药具发展中心进行审核、汇总后,编制全国计划生育药具订购计划方案,经国家人口计生委批准后,逐级下达。

第十九条计划生育药具按照安全有效、质量优良、经济便捷、公正公平的原则和计划生育药具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计划生育药具政府采购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对计划生育药具的入库、库存、出库、发放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和监控。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药具购调存统计报表年度报告制度。报表必须数据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二十二条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药具专项经费预算、决算和财务收支管理。

药具专项经费必须纳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部门预算,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

第二十三条药具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标准,要严格执行药具专项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计划生育药具采购经费由省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统一结算,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规定统一支付。

第二十五条计划生育药具业务工作经费由设区的市级以上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编制年度预算,经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报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要设置计划生育药具总账和明细账,对计划生育药具实行计价调拨,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第五章质量管理

第二十七条药具发展中心负责国家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药具的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国家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药具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要配备专(兼)职质量管理人员,做好本级计划生育药具的质量管理,并对下级的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九条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在计划生育药具的采购、仓储、调拨、发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反馈计划生育药具质量和企业售后服务的信息。

第三十条报废过期、变质、失效的计划生育药具,要严格依照计划生育药具报损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程序报批和处理。

第六章发放与服务

第三十一条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渠道畅通、保障供应、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进行计划生育药具的发放与服务,农村要以现有服务网络为发放主体,城市要依托社区、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确保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的准确有效和及时到位,以满足广大育龄夫妻避孕节育的需求。

第三十二条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应当广泛宣传国家发放计划生育药具的方针政策,大力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指导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

第三十三条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应当指导育龄夫妻安全使用计划生育药具,定期做好随访服务。

第三十四条建立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服务和育龄夫妻需求信息的数据库,以信息引导服务,提高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七章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五条禁止将国家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药具流入市场销售。

第三十六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订购计划和药具专项经费分配与使用的监督和通报制度。

第三十七条国家人口计生委对全国计划生育药具经费使用和计划生育药具采购、管理、发放工作进行监督,并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对药具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和计划生育药具采购、管理、发放情况的检查。

第三十八条省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

计划生育药具采购合同生效后,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对计划生育药具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三十九条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药具专项经费使用和计划生育药具采购、管理、发放情况。发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应书面报告国家人口计生委。

第四十条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针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计划生育药具采购、管理和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依法查处有关违法违纪案件。

第四十一条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对计划生育药具计划统计、经费管理、购调存管理、质量控制、供应发放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

第四十二条建立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

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发现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计划生育药具严重不良反应的,应当同时逐级上报至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报告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三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逐级考核的原则,将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第八章罚则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挤占、截留、挪用、贪污药具专项经费的;

(二)收受计划生育药具生产企业或者计划生育药具供应商回扣、贿赂的;

(三)将国家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药具流入市场销售的;

(四)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计划生育药具变质、损毁、过期、积压、浪费的;

(五)虚报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和统计报表,套取计划生育药具和经费的;

(六)为计划生育药具生产企业或者计划生育药具供应商出具虚假质量检测报告的;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篇8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年全区户籍人口出生数控制在4600人左右,出生率6.66‰左右,自然增长率0.06‰左右,计划生育率99%以上。常住人口出生数控制在5800人,出生率7.44‰左右,自然增长率1.00‰左右,计划生育率96.5%以上。人工流产率低于上年度水平。区、镇财政投入较上年度增幅20%。

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不断增强广大人口计生干部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感

党的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区各级人口计生干部要认真学习文件,坚决贯彻精神,把思想统一到精神上来,将“”重要思想贯穿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中,按照同志提出的“四新”要求,不辱使命,牢记职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积极探索人口综合调控机制,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

紧紧抓住*国际深水港启动和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动工建设等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时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探索人口综合调控机制,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市人口计生委拟把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项目列为市的计划,要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和有关部门合作,邀请有关专家一起开展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和人口结构、分布等问题的研究,完成至年本区人口发展规划,为区领导决策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

认真贯彻“一法三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及市年内将出台的《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市计划生育奖励办法》,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要利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加强对各级人口计生干部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服务的能力。要实行政务公开,认真整理、汇编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修订便民利民的办事程序,通过人口计生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形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制定执法责任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责任,重点抓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的落实和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贯彻落实南府办〔2〕164号文《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实行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办法》,强化市内人户分离人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重点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择业、居住变化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大,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奏效。一是把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查验证工作纳入“一门式”服务范围,公安部门办理暂住登记,核发《暂住证》时,要查验《婚育证明》。劳动保障部门在办理《就业证》、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时,查验《暂住证》上是否加盖计划生育验证章。二是要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执法力度,把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执法列入综合执法的范围。三是各镇人民政府要与房屋出租人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房地产管理部门要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做好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四是要建立和健全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基层人口计生干部要及时为外来流动人员孕产妇办理《生育联系卡》;医院在接受外来流动人员孕产妇分娩时,要认真查验《生育联系卡》、《身份证》及《暂住证》,填写《医院通报单》。五是要主动与流入本区人口较多的外省市区、县(市)计划生育部门联系,落实双向管理的具体措施。同时,对外来流动人口做到与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管理和同服务,降低无计划生育率。

(二)强化人户分离人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以开展优质服务为抓手,切实做好人户分离对象的档案管理、信息联系和上门服务工作。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将人户分离对象列入重点随访对象,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服务工作。村(居)人口计生干部对辖区内人户分离对象生育、节育、联系方式知晓率达100%。

(三)加强和改革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要求,积极协助政府开展人口计生工作,做到三个落实:一是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完善工作网络;二是落实必要的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三是落实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假、计划生育手术假等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各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主动和基层单位所属地区人口计生部门联系,搞好协调,共同抓好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特别是要共同做好下岗待工、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等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四)推进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全国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方针,积极探索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机制。强化居委会计划生育管理职能,发挥社区计划生育志愿者作用,建立社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阵地,围绕生产、生活和生育,努力为社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五、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面落实新三年生殖保健规划

以创建部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区人人享有优质生殖保健服务目标第一阶段工作规划(—年)》,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

加强镇(村)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的规范化建设。尤其是镇(村)撤并后,镇(村)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室)的建设要从站(室)地点选址、硬件配备、人员资格等方面,均要按规范化标准进行。要与卫生部门积极协作,把村级生殖保健服务室与村卫生室同步建设,实现计卫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开展村级生殖保健服务示范室达标活动,年内,每镇要有2—3个村服务室达到示范室要求。大力普及避孕节育科学知识,加强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指导,完善发放网络,提高社区居民避孕药具的易得性,降低人工流产率。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咨询,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在合适的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货机。落实区委宣传部等七部门《关于深入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意见》,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和性健康教育。配合市有关单位,做好“母婴健康社区行”活动。按照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区人口计生部门对本区行政区域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完善技术服务质量保障和监督制度。

六、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

适应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新形势,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的机制。

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人口计生委等九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区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做好世界人口日等重要纪念日的宣传活动,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导市民树立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及先进的婚恋和生育理念,促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继续加强与区“二台一报”的合作,办好“婚育新风进万家”“健康人生”等专栏和人口计生网站,拓宽宣传教育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以社区和村(组)为重点,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计划生育保健科学知识送到基层和千家万户。

继续贯彻落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党校开展干部人口理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大力加强对各级党政干部人口理论教育。

七、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作用。一要加强协会的组织建设,在全区基本完成镇、村(居)撤并后,及时调整各级协会班子。在巩固现有基层协会基础上,重点抓好居委会、私营企业和流动人口集聚地协会的组织建设。二要加强对基层协会会长、理事和秘书长的培训,提高协会班子的战斗力。三要拓展服务领域,继续抓好“幸福工程”活动,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积极开展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中学“亲青服务”示范点经验,探索在农村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和亲青服务的模式。

八、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镇、村(居委)级区域调整,不失时机地加强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根据市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的要求,设置镇、村(居委)人口计生机构及人员,优化结构,充实力量。加大引进“四化”人才的力度,继续改善干部队伍以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同时,做好新一轮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干部的思想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要坚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做好计划生育审核工作,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服务站活动,丰富职工文体活动,振奋职工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形象。

上一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