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9 18:07:53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队;作用

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政策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但是很少有学者把计划生育政策同社会福利结合起来思考。实际上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福利有着紧密地联系。客观清醒的认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将其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动适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坚持依法办事、群众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把握阶段性特征和工作重点,逐步构建政府推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权自律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1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作用

各村建立"以村为主、村民自治"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大力提倡少生优育,使农村人口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作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建立健全村计划生育组织机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负责领导村计划生育工作。配备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具体负责村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建立村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活动[1-4]。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经村计划生育协会理事会聘任,可兼任协会秘书长。各村民小组根据需要设立计划生育中心服务户长、育龄妇女小组长等。村计划生育协会按照章程建立会员小组,聘任协会会长、秘书长和会员小组长。村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由村民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乡级以上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提出方案,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村民自治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会后应及时公布表决结果。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计划生育"一事一议"由村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或委托村计划生育协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交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村民委员会评议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对象(户)。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各类计划生育帮扶、救助工作的对象、项目户等,应根据政策或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群众评议。通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除享受"奖励扶助"和"奖优免补"政策外,在执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还得到了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的充分照顾,使独生子女家庭享受到了实惠,计生工作也因此得到深入开展。

村民委员会组织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服务活动。因地制宜设立村计划生育服务室、人口学校及协会会员之家。协助乡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以及新农村文明风尚的宣传,协助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以及生殖健康服务;根据本村的经济情况、多数育龄群众的需要以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情况,自主组织开展有关宣传教育及服务活动,并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给予重点帮扶。主动了解本村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需要,依靠村计划生育协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自主组织开展有关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制定适当激励措施,增强村民小组、育龄妇女小组、协会会员小组等的凝聚力,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探讨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条件下基层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提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确立和运行后,政府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建议,对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职能定位,则可以概括为"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支持帮助、考核指导"。

2讨论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广泛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村民通过村民自治参与村经济建设的决策、管理,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一方面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给村党组织、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使各部门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另一方面把上级领导部门的决策、指示及时传达给群众,并利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村队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骨干作用,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起到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的"桥梁",密切干群关系。并展望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发展将最终向"家庭发展计划"模式演变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J].长白学刊,2002(03).

[2]贺雪峰.村务决策中的村民参与-关于村民议事会的调查与思考[J].调研世界,1999(07).

[3]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4.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2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提高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发展和完善“三农”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我镇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好互动,逐步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求真务实、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促进全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创新镇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构建与我镇实际相适应、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与镇财力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2、权责一致的原则。按照镇功能定位,依法科学配置镇政府职责,理顺区镇职责关系.赋予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

3、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转变职能要求,综合设置镇党政机构,严格核定编制和领导职数,合理设置岗位,优化队伍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4、依法行政的原则。按照建设法治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规范镇政府行为,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逐步实现依法管理。

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明确职能定位

镇党委、政府要履行好以下主要职能:

1、坚持科学发展,落实惠农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和围家对“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及各项改革,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海西绿色腹地社会主义新农村。

2、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营造发展环境,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经济主体提供示范和政策服务,引导促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3、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和完善镇“三农”服务体系,依法做好民政、财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市场信息、土地流转、村财托管、统计等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组织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4、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依法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防汛、防火、防震、防疫、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民族与宗教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本行政区域的社会管理,依法保护各类经济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5、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财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民利,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理顺职责关系

1、理顺区镇之间关系

(1)依法界定区镇两级政府的职权范围。凡明确规定由区级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责,不得转由镇政府承担;确需镇政府配合的,应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以镇政府管理为主的机构,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听取区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2)加强行政执法能力。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实际要求,积极探索镇行政执法工作。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有关行政执法工作可依法委托镇政府承担,委托的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指导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强化综合统筹协调能力。落实和强化镇对区直部门派驻镇机构的监督和协管职能,要建立健全派驻机构工作报告制度以及主管部门与镇的沟通协调制度。派驻到镇的机构,区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管理;派驻镇的机构要服从和服务于镇工作大局,其党组织受镇党委领导(另有规定除外),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服务区域镇政府的意见,其领导干部考核评定和任免要事先征求镇党委意见。上级纪检、组织和机构编制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加强农村“各大员”以及驻村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协调管理。镇要会同主管部门和村加强农民技术员、综治协管员、计生管理员、安全生产协管员等“各大员”队伍、驻村任职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履行岗位职责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要结合镇村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各大员”工作机制。将农村“各大员”队伍纳入镇政府构建的“三农”服务体系,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增强队伍合力,拓展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各大员”的作用,提高镇村治理和服务水平。

2、理顺本镇行政事业关系

镇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政事分工明晰、合作紧密、运转顺畅、精干高效的工作格局。

(三)镇党政内设机构主要职责

我镇行政人员编制25人,实有25人。其中正科级5人,副科级7人,科员级12人,行政工勤1人。

1、内设机构

镇统一设置:①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纪检监察室牌子)、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财政所牌子)、③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劳动保障事务所牌子)、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综治维稳中心牌子)、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5个内设机构。

2、内设机构职责

①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纪检监察室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党政领导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起草、会稿党政文件、工作计划、总结、开展调研采编综合信息;组织、筹备会议;完成上级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机构编制、精神文明、人事、监察等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制订并实施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工作规划;指导村级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组织开展工作;管理机关内务、财务、统计、后勤事务、文书档案;协调联系群团组织;承办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事项。

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财政所牌子)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本镇产业发展、财政监管、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负责做好编制年度财政资金预决算,监督管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等工作,监督指导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协调与本镇经济发展相关的其它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③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劳动保障事务所牌子)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并实施镇民政、劳动保障、老龄委、关工委、老区扶贫、库区移民开发等工作规划、计划;指导村级自治组织和老年协会等组织开展工作;承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负责防灾、救灾工作;抓好福利事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残疾人就业机会;做好民政财务、物资管理工作;协助抓好敬老院管理工作;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工作;负责农村劳动保障、农民医疗保险等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管理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综治维稳中心牌子)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镇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及时化解处理可能影响本地社会稳定、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开展和落实法制教育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指导村搞好治保、调解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负责协管、指导农村综治协管员、治保主任、调解员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消防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指导村级组织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本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日常工作;负责宣传和组织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指导实施、监督考核,全面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加强对育龄群众婚育、节育状况的动态管理,申办有关生育行政许可证明,征收和管理社会扶养费;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村计生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承办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镇大主席团、纪律检查委员会、人民武装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按照有关法律、章程和规定设立,并履行相应职责。

(四)镇事业机构及主要职责

我镇事业单位编制数总30人,现有事业人员编制18人。其中: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额拨款)编制7人;2、流通信息工作站(经费自给)编制2人;3、生态保护工作站编制3人。(其中乡建站(全额拨款)编制0人,水利工作站(全额拨款)编制3人。)4、计生服务所(全额拨款)编制5人;5、文化站(全额拨款)编制1人。

1、镇事业机构设置

镇统一设置5个事业机构,即:“三农”服务中心(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利工作站、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牌子)、村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挂环境保护工作站牌子)、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会计服务中心(加挂招投标委托中心、“三资”监管中心牌子)、文体服务中心。其中“三农”服务中心13人;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8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人;会计服务中心2人;文体服务中心1人。

2、镇事业机构主要职责

(1)“三农”服务中心。(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利工作站、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农村适用技术的推广,农村“员”工作指导。负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统化服务;承担农机技术推广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为农田水利设施、防洪抗旱、供水、水电等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承担防洪抗旱和水土流失监测工作。

(2)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挂环境保护工作站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编制实施镇规划,指导村规划和报批;负责镇村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报批,负责镇村容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乡镇建设的综合管理;负责乡镇环境监管工作,做好日常巡查,及时报告有关环境突出问题,对饮用水源地污染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受理群众有关环境保护的来信来访,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及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为农民提供流通、信息等服务;受托做好镇村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报批。

(3)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宣传和组织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监督检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督促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搞好本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协调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其它工作;完成党政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生育指导、避孕咨询、婚前咨询和新婚保健等服务工作;负责避孕药具计划管理发放并做好效果监测、使用方法指导;负责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培训,协助培训、指导村计生管理员工作;承担计生统计工作。

(4)会计服务中心。(挂招投标委托中心、“三资”监管中心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镇村“三资”监管、招投标服务、合同管理、村财镇托管、村级财务审计、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与监管,对公开竞价或委托招投标进行审核把关;具体负责对镇村所属的“三资”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建立“三资”管理台账;负责对村级组织的经济往来、资产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加强日常性监控,实现“三资”能够合理有序地流转,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5)文体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镇村文化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弘扬先进文化;组织指导乡镇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协助文化执法部门搞好乡镇村文化市场管理;培训村文化协管员,并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平衡。区委编委在现有总量内根据乡镇实际重新核定各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要严格按核定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定岗定员。全面落实人员核编制度和实名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选调录(聘)用大中专毕业生要在编制限额内进行。

镇党政领导职数配备9—11名。未使用镇编制的挂职锻炼和下派专职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不占镇领导职数。镇每个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1—2名。

深化镇机构改革工作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结合实际、改革创新,精心组织、上下结合,稳步实施、扎实推进。

1、镇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成员由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确保镇机构改革平稳推进。

2、严肃政治纪律、机构编制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保证镇机构改革健康有序进行。

3、做好职位设置和人员定岗工作。根据职能、编制和领导职数设置职位,确定每个职位职责、工作标准。根据各职位设置情况和任职资格要求,开展人员定岗工作及竞聘上岗、转岗、分流工作。做好规范印章、衔牌和机构名称管理、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等各项工作。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3

一、强化组织建设促进工作发展

一年来,我市各级计生协以贯彻中央《决定》为主旋律,继续深化“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以筹备召开全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贯彻中央、xx委有关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文件为契机,强力推进各级协会的组织建设。

一是组织召开了淮北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市级协会的换届选举,加强了市级理事会和办事机构建设,。把以有利于协会工作为出发点,调整优化理事结构,把一些有影响、有威望,热心协会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吸收到新一届理事会中来,代表大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聘请为名誉会长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高度地评价了过去的成绩,勾画了未来美好的前景。

二是加强我市各县区计生协会建设。督促、督办他们按照中央和xx里的有关要求,不断争取解决市、县(区)计生协办事机构编制和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参公管理等实际问题,并列入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目前市级计生协以办理到位,各县区计生协多数已解决,少数正在操作之中。

三是加强基层协会建设。年中,我市各级计生协围绕开展“生育关怀我尽力”主题活动,通过我市的濉溪县、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计生协实施的“幸福工程”、“三结合”、青少年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等项目,进一步促进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的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之家活动网络,基本做到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有文体器材,年中,我市的城乡协会新建了一批工作经常富有活力、吸引力的“会员之家”。

四是积极开展“两为两争”活动。年内,我市各级协会深入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如: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计生协根据矿区使用部分农民协议工的特色,在矿区“流动人口协会”中,组织开展“温暖在第二故乡”活动,为他们实行“五上门”(送计生政策、生活知识、生产技能、安全要领、生殖健康知识)服务活动,实地解决外来人员在生育、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这种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的做法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赢得了他们的爱戴。我市在积极开展“双先争创”活动中,全市上下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市计生协率先利用召开全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之机表彰了一批先进协会集体和个人,年中又推选出县、乡、村三级五个集体和三名先进个人参加了全国计生协会工作评选活动。

五是加强协会队伍培训,提高协会专(兼)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一年来,市计生协协助基层直接培训授课达16场次,同时,指导基层做好分级培训和以会代训,有900多名协会工作人员参训,培育一批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层协会典型。

二、拓展主题活动推进协会工作

全面开展生育五关怀是做好新时期计生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协会重要水平。一年来,全市各级计生协以“生育关怀我尽力”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等10部门联合发文精神制定了“淮北市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实施意见。”在5月份的活动月中举行了启动仪式的同时,实行市、县(区)、乡、村上下四级联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协会地位和作用,宣传”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5,29”期间,市计生协在市府主要街道组织开展有42个系统400名协会干部参加宣传、咨询服务一条街大型宣传活动,为32000余群众进行免费服务。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活动现场,给予高度的赞扬,此活动也深受群众的爱戴。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联谊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烈山、相山、杜集三个城区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中煤三建公司等大型企业单位理事的优势和作用,组织他们与农村地区协会开展企业帮扶进农家活动。

三是加强我市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和濉溪县正在实施的“幸福工程”、“妇女发展”、“三结合”等项目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推进全市“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的深入发展

四是实践“生育关怀”主题活动,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计生部门坚持抓点带面,循序推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把“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融入到各乡村实施的“千村百镇”工程中。濉溪县各级计生协对五种关怀对象精挑细选,建立档案,克服财力困难,对首批27户对象每户足额发放500的扶助金。市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计生协与市、区残联部门联手为60余户“五关怀”对象每户帮扶金额达1000元。

五是抓好扶贫帮困工作。今年来,市计生协把扶贫帮困工作做为“主题”活动之重,各级计生协根据群众需求,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育、生产、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开展了救助贫困母亲,资助失学女童,致富能手帮带、结对脱贫、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杜集区计生协组织对35户计生困难户帮生产、传技术、送温暖、献爱心、采取公益金发放、结对帮扶、节日慰问、义卖捐幕等多种形式,为计生困难家庭家、单亲家庭、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空穴老人家庭等送去物质援助、科普知识和情感关怀。并联合妇联、残联等单位帮扶慰问计生户119人,金额达11.9万元。中煤三建在居民社区建立了计生协会,发挥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作用,为1259个计生贫困家庭结成“联手对子”、进行一带一、一帮一结对子,并把帮扶困难家庭列入协会工作考核内容

六是积极开展计生系列保险,免除计生户后顾之忧。年初,市计生委、计生协和中国人寿保险淮北分公司先后两次联合召开保险工作专题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完善制度。同时,做好全市统一代办和理赔服务上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市1-10月份上门送理赔款达28件次,金额达10万余元。深受基层计生保户欢迎。

三、推进村(居)民自治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全市各级计生协在村(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是认真做好对奖励扶助对象的审查、民主评议和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民主监督工作;二是参与全市奖励扶助对象的审查、评议的确认;三是各基层计生协依托会员小组和联系户,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并及时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千条,对奖励扶助制度的执行进行全程监督;四是推广计生新机制的试点工作。相山区计生协以推广新机制试点为契机,在全区40个村(居)开展了村(居)两委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推广工作,他们集中时间和精力、财力,分类指导具体落实,整顿组织、发展新会员,落实好联系户,研究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真正发挥出协会组织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10月份,市计生委、计生协在相山区的寇湾、南湖、新星三个村(居)召开了“村为主工作现场会,推广了计生协会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市村(居)民自治工作的进程。

四、开展“五进村”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县区计生协发挥重要作用,以开展计划生育“五进村”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五进村“活动以计生“三结合”帮扶为抓手。实施富民项目进农村,市计生协利用无息贷款支持计生二女户、、独女户、开展养殖、种植及加工业方面的帮扶,效果明显。以帮助计生家庭成员就业为抓手。推动致富信息进村,各级计生协以开展“成长创业”为载体,与劳动、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计生家庭户提供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信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抓手,送优生优育知识进村,利用各级人口学校等计生阵地促进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推动新生育文化进村。市、县、乡计生协联合艺术文化等部门,深入挖掘生动素材,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演出,用先进的婚育文化感染群众。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组织计生协干部进村。抓好基层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把先进的文化下乡与人口文化下乡相结合,弘扬婚育新观念。把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与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把生育文明建设与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积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开展了“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进农户,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产发展,让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进农户,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宽裕,让婚育新风进农户,促进乡风文明,让生殖保健服务进农户,促进育龄群众身心健康,让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进农户,促进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民主。把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相结合,将人口计生工作有机融入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少生快富,提高生命质量,建设幸福家庭。

二00七年,我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少数同志对新时期计生协会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存在着重行政管理,轻群众工作的思想;二是协会发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协会工作人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协会经费较少,如“幸福工程”项目,由于受资金限制覆盖面较小,不利于扩大成果。

2008年全市计划生育协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服务领域,着力抓好各级计生协的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新时期协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提升各级协会整体工作的水平,为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为题的决定》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全市各级协会要把该项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市协会工作会员中掀起学习热潮,并贯穿于计生宣传中去。

二、进一步加强完善组织建设,要以落实中组部《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为契机,努力推进各级计生协会组织建设,调整优化理事结构,完善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之家活动网络,解决好基层协会人员编制及经费投入问题;指导县以上企事业单位,50人以上建立健全协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协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全面开展“生育关怀”活动。“生育关怀”是今后计生协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计生服务的新品牌,xx市计生协确定:以“生育关怀我尽力”主题活动为推动生育关怀的有效实施。各级计生协一是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生育关怀”的活动目的和意义;二是抓点带面,把“五关怀”做成“项目”来规范协会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将“生育关怀行动”融入到“千村百镇”工程中去;三是继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发挥各级理事会员优势,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联谊帮扶活动,发动能人骨干带动计生产勤劳致富,真正给关怀目标人群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四、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村(居)计生协会的组织载体作用,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制度,规范活动程序,扩大群众参与事务范围,逐步提高基层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二是坚持完善由协会会员参与,会员小组讨论和村(居)协会理事评议、审核计划生育奖扶对象及对奖扶工作全程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基层协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使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矛盾得到化解,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是组织会员开展人口计生行风评议活动,积极推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风建设。四是发挥计生协会的宣传教育优势,把生育文明和新农村文明建设结合,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婚育新观念,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主要做法

县计生局在全县9个乡镇选取40个村作为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试点村。具体实践中,立足计生工作实际,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运行半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迅速引起了省、市计生委的密切关注,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是与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结合。结合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计生协会组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村计生协会组织机构,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会长、村委会主任为副会长、计生专干为秘书长,村老干部担任“五老”副会长。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员承诺内容,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引领群众、教育群众,带头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带头履行责任义务、带头推进群众自治。充分依托“四个覆盖”组织网络体系,结合综治小区、综治小组的划分,将试点村划分为协会会员小组和育龄妇女小组。选任综治小区长兼任协会会员小组长,并从所属辖区内吸收有组织能力、有威信、致富能力强、热爱计生事业的群众作为会员。在综治小区内,各综治小区区长与育龄妇女小组长共同管理本区域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完善机制,为实现群众自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与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相结合。把五老会长、协会理事吸收到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切实将村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及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机整合。同时,依托“四个覆盖”组织网络体系,努力打造计生政策宣传平台,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发放传单、组织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向广大育龄群众宣讲有关群众自治的内容、方式、目的以及优越性,努力营造群众自治工作良好氛围。以“四个覆盖”思想为指导,结合试点村实际,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村民自治公约》讨论稿。将《公约》讨论稿连同征求意见卡发放到育龄群众手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在全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十天群众无异议后,正式实施。

三是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相结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82家,涉及果品、设施蔬菜、食品加工、珍稀皮毛动物等项目。在工作中,通过把这些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头人和致富能人吸收进计生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计生协会的纽带作用,帮助广大协会会员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及生活中的困难,把传统的农业生产封闭式的篱笆拆开,使广大群众融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改变原来普遍存在的各农户面对市场单打独斗、混乱无序和迷茫无助的局面,在对接市场中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与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相结合。依托“3+1”综治维稳组织网络体系,在现在综治小区的基础上,重新划分育龄妇女小组。将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与综治维稳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综治工作站、综治工作区、综治工作组的组织作用,吸收他们的负责人进

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并让他们担任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健全了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并明确了相应工作职责。在做好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同时,做好如本区、本组人员的计生基本信息采集上报、长效措施的落实、政策外的补救、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重点、难点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作,发挥维稳组织网络的优势,促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深入开展。

五是与建立健全村级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切入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规范化管理,将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纳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范围,建立村级计划生育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定制度、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计划生育制度。在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过程中,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真正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主要成效

一是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协会组织基础,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活力。依托“四个覆盖”组织网络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以来,经过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调动起了专职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计生工作组织网络更加细密,达到了共同管理、分工协作,增强了计生工作活力,试点村的计生工作好干了,计生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达到了村民自治。

二是进一步细化了基层管理单元,提高了村级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综治小区和综治小组组织优势,将一个村、一大片划分成若干小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谁家里有婚丧嫁娶,谁家里有流动人口,都能准确及时掌握信息,真正实现了计生工作的区域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是进一步扩大和夯实了协会活动平台,提高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在试点村中,通过搭建协会活动平台,广大群众充分行使了自己的参与权与监督权,保证了群众的“主人”地位,使广大群众在政治上感到了光荣。通过不断加大对试点村的政策倾斜和奖励力度,使广大计划生育户得到了实惠,利益导向机制成效明显,形成了实行计划生育光荣,违反计划生育可耻的良好风气。广大育龄妇女上站积极了,落实节育措施自觉了,有的还推迟或者退掉了二胎生育指标,真正提高了群众参与计生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进一步彰显了“两个协会”群体优势,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开展以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协会)的带头人被吸收入计生协组织,使得这两个协会实现了资源共享,协会会员在技能、头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他们的示范引领和积极帮助下,使得一大部分群众迈入了致富之路,真正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验和启示

县计生局依托“四个覆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经过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一是把服务为先作为根本宗旨,找准了工作定位。县计生局在工作之初就把宗旨定位于服务群众,在具体工作中更是把服务群众做到了实处,这与我们党的宗旨是相一致的。因为不给百姓添负担,群众乐于接受,所以能够受到群众的欢迎,这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服务理念,所以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才能顺利推行。二是用利益导向来调动群众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夯实了群众基础。通过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得到了实惠,激发了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创建基层群众自治的热情,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是用划小单元来织密管理网络,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依托“四个覆盖”网络和组织,把工作具体划分到若干社会单元,充分发挥小组长、小区长的作用,使村级计生工作由以前的两三个人管理,发展到了由若干个人管理,计生工作的网络更密了、力量更大了,真正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四是用民主的手段来推进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自治。“四个覆盖”的宗旨就是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县计生局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不搞行政命令、强行摊派和指标控制,而是借助民主的方法手段,充分发挥群众自己选举产生的小区长、小组长作用,借助于威信、威望开展工作,减轻了村级计生专干的工作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群众的自治,充分印证了“四个覆盖”工作的效果。

县计生局对接“四个覆盖”的成功做法深刻启示我们,路在脚下,事在人为。近年来我们肃宁之所以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肃宁拥有一支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同时也拥有一批不事张扬、默默无闻、务实肯干的干部,他们不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但富有工作激情,有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工作正好为他们搭建起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在当前各级各部门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推进“四个覆盖”的关键时刻,对于那些盲目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切入,找不到工作“对接点”的部门来说,县计生局的做法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无疑对当前各级、各部门和我们“四个覆盖”工作的拓展提升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只有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真正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没有群众基础,开展任何工作都将徒劳无功。“四个覆盖”来源于群众,扎根于基层,是我们肃宁土生土长的创新之举,其核心就是服务,因此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欢迎。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紧紧依托“四个覆盖”网络体系和平台,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依靠群众,让群众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现了引导到位、宣传到位和服务到位,真正开创了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新局面,这正是我县“四个覆盖”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延伸和拓展的体现。广大群众在具体工作中切身体会了计生工作的变化和影响。实践证明,“四个覆盖”工作模式得民心、顺民意,适应当前农村社会实际,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值得大力推广的。同时,也再次证明,无论做任何工作只要是真心实意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百姓着想,为群众办事,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得到群众认可。

启示之二:只有敢闯敢试,锐意创新,才能真正打造亮点开创特色

任何成功的经验都是在摸索实践中诞生的。部门工作与“四个覆盖”能否实现有机对接,既是工作理念的结合,更是工作创新的过程。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总是按部就班,四平八稳,不讲创新不行,势必缺乏工作亮点;总是局限于本职工作,不讲结合实际,不讲方式方法,不懂融会贯通不行,势必缺乏工作活力;总是强调部门利益,不讲整体利益,不能树立全县“一盘棋”观念不行,势必成为“井底之蛙”;总是满足于小打小闹,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行,势必会“裹足不前”。因此,各级各部门工作中必须敢想、敢试、敢闯、敢做。可以说,肃宁作为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试验田”,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各级各部门只有“先干起来”,大胆试、大胆闯,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必须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要学会大手笔、大气魄,不能只满足于写“小小说”,要学作大文章。要敢于结合、善于结合,才能打造新亮点,富有大作为。

启示之三:只有解放思想、事争一流,才能真正激发工作活力

干劲来自于激情,创新来自于活力。要想创造一流的业绩,必须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是一项首开肃宁先河的系统工程,仅靠惯性思维方式和传统方法手段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打破思维定势,真正解放思想,才能在工作中出楞角、出特色。各级各部门必须立足乡情村情实际,深刻理解“四个覆盖”的思想内涵,把实际工作经验、做法和上级要求结合起来,和高层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起来,从而开创自己独特的工作模式和特色亮点,积极做好结合文章。必须破除内陆心态,在更高站位上更新观念,让广大干部和全县人民的“思想观念”真正乘上肃宁“四通八达”的时代列车,驶上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必须大力弘扬状元精神,培树“正气、锐气、清气”,光大状元文化,真正做到事事争先、干必一流、干则必成!

启示之四:只有凝聚合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在肃宁这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试验田”上结出丰硕的成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肃宁人民精心打造的“四个覆盖”这艘巨轮,已经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海中破浪前进,不可否认前方还会有无数的礁石、风浪和险滩,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应对各种风险的挑战,确保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四个覆盖”作为我县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工作要求不谋而合,一脉相承。如何实现“四个覆盖”工作完善和提升,积极探索推动“四个覆盖”向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延伸拓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推行“四个覆盖”,仅靠乡镇和几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借助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为此,全县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决打破观念束缚和体制障碍,努力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寻求部门与“四个覆盖”工作的结合点,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形成推动“四个覆盖”拓展提升的强大合力,真正把肃宁打造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真正使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在肃宁“试验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5

在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的精心组织下,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表彰工作顺利完成,奖补资金已陆续到位。为使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和带头人进一步发挥好示范作用,用好奖补资金,带动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新农村建设,中国科协、财政部开展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做好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总结

受表彰对象所在地的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与资金使用情况的总结工作。总结经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审核后,于200年11月30日前报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200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及成效,重点突出受表彰单位的工作业绩和成效。

(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按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报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建议。

二、加强对表彰对象的跟踪服务和宣传

(一)建立定向服务制度。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建立与受表彰对象的联系制度,明确联系人,及时了解需求,提供指导和服务。各地科协要组织本地获奖单位、个人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主题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科普惠农宣传和服务。同时组织专家针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需求开展培训,为获奖单位和个人提供科普宣传资料,组织获奖单位和个人参加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各项科普活动,为获奖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开展科普惠农创造条件。

(二)保证奖补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报账便利。县级科协、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的内容,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及时发现、了解奖补资金使用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保证获奖单位和个人在按规定使用资金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履行报账手续。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及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帮助获奖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科普惠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发挥获奖单位和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当地的影响。

三、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认真负责,抓紧抓好。

(二)注重实效,惠及农民,方便农民。在开展调研、跟踪服务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服务广大农民和表彰对象。

(三)集成资源,增强实力,提高能力。各地科协在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中,要注重向科普惠农表彰对象倾斜,集成各方资源,形成服务链,增强科普惠农表彰对象的实力,使其成为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骨干力量。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6

为贯彻落实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和、中央文明办等国家十部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十部门“关于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通知以及曲靖市计划生育协会、曲靖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联合下发的《曲靖市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实施方案》的精神,切实做好我县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经××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共同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现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保障为重,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抵抗风险能力及福利保障水平,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的安全感,消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经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并共同开发的险种;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强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体现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让他们尽可能多获得实惠。

1、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其夫妇及子女年龄在65周岁以下及1周岁以上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保险;

2、保险费为每年每个家庭每份30元,保险金额每份20000元,其中意外伤害保险金额18000元,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金2000元。

三、承保范围

1、独生子女户;

2、双女户;

3、计划生育家庭户。

四、补助标准及办理方式

1、独生子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实行补助,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补助5元,乡(镇)计生办补助1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补助标准),农村独生子女户出10元;

2、双女户: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补助5元,双女户家庭出20元;

3、城镇独生子女户和其他计划生育户,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自出25元;

4、以上保险业务按辖区由各乡(镇)计生办负责办理,县直机关单位的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由中枢镇计生办负责办理。

五、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家庭保险是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解除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的有效措施。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计划生育家庭而设计,目的是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后顾之忧,体现利益导向的保险产品,也是“生育关怀行动”的重要内容和一项具体措施,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强他们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实现了一张保单保全家;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了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促进和谐计生、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

党和国家历来对计划生育保险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均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计划生育保险保障机制,这就为商业保险公司与计生系统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并为计划生育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国发[2006]23号文件(简称“国十条”)中明确要求:“努力发展适合农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节育手术保险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

省委、省政府也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和规定,鼓励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06]17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中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探索建立节育手术保险和农村家庭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村计划生育保险涵盖领域”。

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是保险服务“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008年曲靖市人民政府以曲政办发[2008]174号(《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国人寿开展农村保险先进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专门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保险先进村活动发出通知,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机构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建立医疗、意外伤害、死亡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险,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做好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中国人寿××支公司2008年成立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计生局与各乡(镇)计生协、计生办签订责任状,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效可行的具体实施措施。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各级协会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保险的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大力普及保险知识,营造宣传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广大群众参保投保的意愿,把计划生育保险利国利民的好处宣传到位,使计划生育家庭普遍树立保险意识,提高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通过商业保险化解风险的自觉性。

(四)搞好服务、诚信于民

在推行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中,我们要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理念引入计划生育保险工作承保、理赔等各个环节中:一是要坚持宣传引导和群众自愿投保的原则,不准强制办理,不准搭车办理,杜绝骗保现象,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坚持服务上门的原则,要上门宣传、上门办理手续、上门理赔,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把好事办好;三是对被保险家庭在承保范围内出现意外的保险公司要及时按程序进行理赔,树立诚信形象。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计划”的实施,不断促进农村科普体系的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科普公共服务持续惠及广大农民,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1.在总结多年来,特别是“十五”计划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十一五”规划期间,在全国每年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2.在推荐、评比过程中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榜样示范,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意识,把学习科技知识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建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开拓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特点、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科普工作新体系。

(三)实施原则

1.面向社会,统一标准。评选范围面向社会各界,符合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统一评审标准。

2.立足科普,注重公益。评选对象立足于农村科普工作战线,注重社会公益,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3.差额评选,择优支持。各省推荐名额与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实行差额评选制,从各省推荐名单中择优支持。

4.奖补结合,追踪问效。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和奖补结合方式对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科普惠农活动进行补助和奖励,为植根于基层的农村科普组织和农村科普带头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实行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奖励和补助先进集体和个人购置科普资料和设备,以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开展培训讲座、展览、引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等农村科普活动的支出。

二、推荐范围和条件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范围:经社团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在农村科普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县级以下(含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条件:

1.组织机构健全、产权明晰、遵纪守法、管理规范;

2.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会员农户在100户以上,拥有一项或多项适用技术,在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协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4.成立3年以上,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员年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农民年均纯收入20%以上;

5.致力于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推荐范围:建立在农村、直接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以讲座、展览、培训、示范、咨询、服务等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场所。

推荐条件:

1.有明确的科普工作规划和任务目标;

2.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具有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场所和科普设备,定期更新科普内容;

4.常年开展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讲座、展览、培训、咨询等科普活动。每年开展活动的时间100天以上、受益群众1000人次以上,或推广的实用技术形成产业化优势,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三)农村科普带头人

推荐范围:长期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科普志愿者。

推荐条件:

1.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具有奉献精神,热心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

4.在农村开展科普工作连续3年以上。在组织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和依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推荐范围:在少数民族地区成立的,面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科普宣传,做出突出贡献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推荐条件:

1.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与稳定;

2.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成立时间在2年以上;

4.具备必要的科普宣传设备,具有较好工作基础;

5.常年面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科普讲座、展览、培训、咨询等科普活动。每年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00天,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和推荐:

1.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2.有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

3.有其他造成不良影响行为的。

三、组织实施

(一)每年3月底前,由中国科协、财政部综合各省农村科普工作等情况,确定各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名额,并下达到各省(区、市)。其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推荐名额按评选名额的120%进行分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名额按评选名额的150%进行分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申报不得交叉重复。申报单位和个人同时符合多个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只能按其中一项进行申报。

(二)省级科协和省级财政部门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下达的推荐名额和本方案规定的推荐范围和条件,结合本省农村科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在4月底前下发到各市、县,并通过本省的主要媒体广泛宣传,向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公开评比和筛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条件和申报程序。认真组织做好本省的推荐工作。

地(市)科协和地(市)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做好推荐工作。

(三)县级科协和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本方案和本省的实施方案,通过当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当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申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县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应将推荐名单在有关乡村公示10天,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县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在6月底前,将正式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

(四)省级科协和省级财政部门汇总各县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成立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在中国科协和财政部下达的推荐名额内,提出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须在本省媒体公示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于7月底前,将正式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

(五)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汇总省级科协报送的申报材料,成立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在媒体公示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9月底前由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批准并下达各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对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由中央财政资金给予奖励和补助。

(六)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要积极宣传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要加强对奖补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大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其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省级科协和财政部门应于12月底前将年度工作总结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相应的工作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共同组织实施,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受表彰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是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要把对优秀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村科普带头人评比筛选过程与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科普工作。

(三)客观公正,加强监督。评比推荐是实施“计划”的关键环节。各地要保证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筛选,优中选优。要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申报评比过程中发现谎报业绩、编造事迹、弄虚作假的,将取消或核减该省当年的推荐名额。获奖单位和个人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经查证属实,撤销其荣誉称号并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同时取消或核减该省下一年度的推荐名额。

农村计生协会工作计划篇8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人口与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以此带动其它的帮扶活动,引导基层干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方向转变,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三)通过国家政策性奖励扶助,引导更多农民少生快富,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减少新增贫困人口,促进消除贫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针对特定人群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缓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特殊困难,有利于促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

(五)通过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拓宽政府财政直接补助农民的新渠道,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

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管理机制的改革。

二、试点的范围、内容、目标、原则和组织管理

(一)试点范围

从2004年起,首先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和重庆市,以及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各1个地(州、市),贵州省遵义市进行试点,同时鼓励东部省份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自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国推开。

(二)试点内容

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确保这一制度正常、稳定、可持续实施的管理运行体系。与地方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各项帮扶救助措施紧密结合,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三)试点目标

1、引导更多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出生的人口,稳定低生育水平。

2、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3、建立以政策性奖励扶助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补充,相关社会经济政策配套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

4、缓解计划生育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减少新增贫困人口,促进消除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基本原则

1、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条件和奖励扶助的最低标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2、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3、直接补助,到户到人。依托现有渠道直接发放奖励扶助金,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和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4、健全机制,逐步完善。逐步建立健全确保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以奖励扶助为主导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进行。

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设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全国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试点地区应建立相应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实行申报与审核制度。初步拟定的试点地区按要求向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报送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和奖励扶助资金安排计划,经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审核批复后,正式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各省(区、市)自行开展试点的地区报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三、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和奖励扶助标准

(一)奖励扶助对象

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发放。

试点地区省级人口计生委依据上述基本条件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有关政策解释,结合本地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

(二)确认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

2、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

4、县(市、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并公布。

5、地(市、州)、省(区、市)、国家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年审。

(三)奖励扶助金发放标准

符合上述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该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四、资金来源和财政负担比例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视各地财力情况,由中央或地方财政确定负担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并分别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地方负担的资金,以省级财政为主。西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金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金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50%;鼓励东部地区自行安排资金进行试点。

试点地区财政部门必须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对全部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五、奖励扶助金发放和管理

(一)奖励扶助金发放

奖励扶助资金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专帐核算和直接拨付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托中国农业银行或自行确定其他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发放。

奖励扶助金以年为单位计算,一年发放两次。

(二)奖励扶助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地方财政负责奖励扶助金的预算决算并建立奖励扶助资金财政专户,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到委托发放机构。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地方财政通过财政年报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专项资金到位、发放和结存情况。

2、人口计生部门及时掌握并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

情况。

3、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并按照委托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发放机构将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将建立个人账户和资金拨付情况及时反馈给地方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严禁用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交农业税等款项。

六、评估与监督

(一)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试点工作的综合评估。试点省(市)和地(市)每半年对试点工作组织一次综合评估,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资金的到位、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二)利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管理和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地(市)级每季度、省级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及时反映专项资金落实的情况。

(三)推行村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四)协调县以上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奖励扶助对象确认、资金配套、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五)每年由国家和省级财政、人口计生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和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六)建立观察员制度。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的、随机的监督检查,将结果直接报送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

七、奖励与责任追究

根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对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实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要把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纳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在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制度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追究地方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二)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取消试点资格。

(三)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委托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资金的,取消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试点的任务和要求

(一)各级领导要对试点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试点工作纳入考核、评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切实做好试点工作。

(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以及安全可控的社会化的资金发放方式和渠道,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三)继续执行和完善已出台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把实施奖励扶助制度与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西部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关爱女孩"行动、计划生育"三结合"、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贫困母亲等项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

(四)将奖励扶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做好奖励扶助资金的年度预算、决算,加强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登记、数据汇总分析和日常管理监控工作。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案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五)试点地区根据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下发的试点方案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规范制度运行的标准和程序,加强动态管理。

(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广大农民了解国家的奖励扶助政策,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做好基层干部和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增强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程序,切实履行职责。

上一篇:山地运动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旅游文化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