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2 15:04:17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1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市汽车工业起步于*世纪*年代初,目前已形成包括重型载货汽车、专用车、客车、电动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20*年,全市共有80家汽车生产企业,其中整车生产企业5家(包括重汽子公司),专用车生产企业13家,电动车生产企业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5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6家。20*年,*市汽车生产企业共有职工5万余人,总资产665亿元,生产汽车10.6万辆、专用车2万辆、摩托车118.1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5亿元,利税45.5亿元,利润28.9亿元,增加值83.3亿元,出口创汇7.3亿美元。

*市重型汽车、专用车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优势地位突出。一是重型汽车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目前,重汽集团已形成九大系列1700多个车型,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跃居全国重卡行业之首并进入世界重卡企业前5位。二是专用车具有相对优势。产品品种繁多,主要有自卸车、牵引车、特种车、大中轻型客车及半挂、全挂车、集装箱运输车、城市环卫车、冷藏保温车、罐式车、水泥搅拌车等几十个品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是部分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市场占有率具有一定的优势。以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明水汽车配件和鲁得贝车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配企业,已成为国内重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国外部分汽车企业的配件供应商。四是汽车产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汽车生产企业5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11家企业建有国家、省、市技术中心或研究院(所),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山东名牌”8个,“山东驰名商标”2个。重汽集团在部级技术中心基础上,新创建了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中心。

*市汽车工业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一是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及整体协调发展。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集中度较低,产业拉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型车发展较快,而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速度快的轿车和客车才刚刚起步;代表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节能型、环保型汽车比重不高;专用车产品工艺、车型存在趋同化,自主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强。三是零部件配套能力滞后于整车发展。零部件生产企业在配套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实力不强,普通配件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少,本地配套率偏低,跟不上整车发展需要。

(二)面临的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汽车行业产品订单减少、经济效益下滑、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等问题逐步显现。总体来看,*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汽车市场正处在增长期,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面对当前形势,*市汽车产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整合资源,促进汽车产业由速度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汽车企业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国际化、市场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重卡、轿车和摩托车,大力推进零部件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市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2.科学调整原则。提高汽车产业集中度,拉长汽车产业链,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集中力量优先扶持骨干企业、重点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推进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3.技术创新原则。坚持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核心技术保护,自主创新研发汽车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规划目标。

1.规模总量。到2011年,全市实现重型车和轿车整车年生产能力35万辆,专用车6万辆,摩托车260万辆,汽车零部件150万辆的配套能力。其中,重型汽车15万辆,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在新车中所占比重达到5%。全市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1%以上;出口创汇11亿美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年均增长22%。

2.产业布局。引导汽车产业向东部工业区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东部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产业园及孙村片区、临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新开发区建成吉利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青年汽车生产基地和宝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专用车、摩托车生产向东部集聚,建成轻骑摩托车工业园。各类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产业集中度争取达到70%以上。

3.骨干企业。优先培育重汽、吉利、青年、轻骑、中集、宝雅6家具有较强竞争力企业加快发展壮大,2011年,力争重汽、吉利、青年、轻骑、宝雅、中集6家企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100亿元、70亿元、60亿元、20亿元和15亿元,形成以重点骨干企业集团为核心,具有产业拉动作用的汽车工业园区及产业链条。4.产品结构。建成国内驱动形式和吨位覆盖齐全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端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推进高端及小排量轿车生产,重点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注重开发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汽车、摩托车产品,加快形成重型车、轿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多品种同步发展的汽车产业格局。5.技术进步。形成与国际接轨并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创新体系,新建4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4个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型车、轿车、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主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三、调整振兴的重点任务

围绕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生产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配套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实现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重型车。加快发展中高档重型汽车。以重汽集团为龙头,充分发挥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的优势,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大功率大吨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环保性和舒适性。积极开发应用重型汽车悬架系统、汽车驱动桥、盘式制动器系统等先进总成技术;做好12万吨锻造能力的提升改造;确保配套引进的汽车水箱、汽车仪表盘生产线的投产运营;扩大具有自主产权的EGR国Ⅲ大功率发动机生产规模,加快国Ⅳ发动机的研制。全面提升重型车的技术水平,提高商用车的节能环保水平,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

(二)轿车与客车。加快发展轿车,不断提高轿车自主创新和技术含量,提升机电一体化水平。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技术、车载电子装置及汽车电子元器件。加快高端轿车和1.6L排气量以下经济型轿车的开发生产。坚持走合资合作的道路,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加快吉利、青年轿车整车及配套项目建设,形成轿车规模化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大中型豪华客车,开发生产混合动力、超级电容及天然气客车。积极开发智能底盘系统,提升底盘匹配技术,提高汽车安全性、环保性和舒适性。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专用车。鼓励专用车企业联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产品结构向“专、精、特、新”转变,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快专用车企业技术改造,推广专用车轻量化技术,提升机、电、气、液一体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专用车行业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新跨越。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宽和完善产品系列。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运输车辆,提高集装箱运输车、厢式冷藏运输车、公路维护车的产品规模;开发具有高附加值、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机场和油田用车、医疗卫生用车、军用车等特种车和专用车,形成生产集中、特色突出、技术先进、用途广泛的改装车产业。重点支持中集车辆、重汽专用车、鲁泉机械、普天通信、萨博特种汽车等企业的改造提升。

(四)摩托车。以高可靠性、低排放、低油耗为目标,研究开发新型发动机,生产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摩托车。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宽领域多系列规模化的摩托车产品,实现摩托车产业的振兴。重点支持兵装集团整合现有资源,建成*轻骑摩托车工业园。

(五)发动机及零部件。围绕整车配套,搞好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加快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发动机,使重汽成为国内外重型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发挥重型汽车技术领先优势,支持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重汽”EGR欧III发动机扩大规模和国IV发动机的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吉利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骨干企业建设,并形成与轿车同步的关键零部件网络。鼓励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同步发展,提高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强化行业协作,增强龙头企业对上下游和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按照国际化标准组织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系统化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提高零部件行业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标准,提高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推动零部件产品结构优化和实现快速升级。

重点支持电动车再生发电、电子制动、双轮毂电机驱动及电子差速等技术的研发突破,支持研发汽车发动机系统EMS、电子随动灯光系统及LED车灯系统、轮胎监测系统、电子稳定系统ESP等系统和总成。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抓住*市列入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之一的有利时机,鼓励具备条件的轿车、客车企业引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突破关键技术,争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使之成为带动*市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实力的新增长点。

加快培育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宝雅新能源汽车在出口加工区建立生产中心,形成年产5万辆外销电动汽车的规模;在高新区建成集研发、生产、配套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形成年产10万辆、配套能力15万辆的规模。积极推动宝雅公司已开发拥有的小型化新能源、环保、低速电动汽车尽快打开国内市场。

四、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导向。切实落实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扶持资金的使用。认真执行国家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推动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完善二手车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调整汽车产品品种结构,在发展重型汽车同时注重扶持其它产品的发展。以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重型汽车、轿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发展壮大,优化提升产品结构。鼓励重汽集团进行区域化重组,争取新组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落户*。严格执行国家公告管理制度,实行生产一致性管理。加大对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产品合格证发放管理制度,坚决取缔不合法生产行为,维护车辆生产经营秩序。

(二)优化布局结构。加快重点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园区建设,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进园区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项目。重点引进先进汽车生产技术和具有节能、环保型的汽车项目、零部件及零部件总成生产企业和技术,不断提高汽车的整体生产水平。以中国重汽、吉利汽车为龙头,形成重型车、轿车、专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产品为骨干的汽车产业集群。围绕整车带动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等行业同步发展,并向周边城市延伸,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建成从整车设计、生产、零部件配套及销售一体化的汽车产业体系。

(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列入省、市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加大财税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银企沟通,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在信贷资金和担保上给予重点支持。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从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人才技术、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多方面提供支持,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四)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建设部级、省级和市级技术中心。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对重大科研成果、国内首创技术给予奖励。支持重点企业突破瓶颈及关键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汽车及配件技术开发水平,建立较强的新产品自主研发和创新体系。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积极开拓汽车消费市场。支持举办各种汽车展销会,活跃汽车消费市场,引导理性科学消费。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力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比例逐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在性能、配置和价格满足需要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列入政府目录的自主创新汽车产品。充分利用在国内外已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完善汽车品牌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六)加快零部件配套与整车同步发展。充分发挥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引进先进的汽车配套企业,大力提高零部件企业配套能力,逐步建成满足整车发展需求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注重对传统汽配企业的产业改造提升,从整车到零部件,从总成件到结构件,从自制件到协作件的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高职 技术服务 营销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79-02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一直在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费品,汽车后市场不断扩大,包括汽车营销、汽车保养维护、汽车保险理赔及二手车交易等在内的技术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如何对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突显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培养出满足汽车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一) 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3年末,全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211.7万辆,超过了整个欧洲的汽车总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74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0892万辆,增长17.0%;民用轿车保有量7126万辆,增长19.0%,其中私人轿车6410万辆,增长20.8%。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广西的汽车行业也不甘示弱,据《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广西汽车年产量突破了165万辆大关;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231.0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0.7%,其中轿车101.1万辆,增长24.6%。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80.76万辆,增长25.7%。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加,使得包括汽车的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在内的汽车后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国有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超过40000家;各种大型的汽车交易市场600余家,直接从事汽车营销服务的人员超过300万人;另外,全国大型汽车配件及汽车用品市场有800余家,二手车市场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直接从事汽车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保险、汽车信息咨询、汽车租赁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也有上百万人。如此巨大的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后市场,也就意味着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国家人才网统计资料显示,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已经进入社会总体需求的前五名,成为国家紧缺人才的四大专业之一。

(二) 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1.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应胜任的职业岗位

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就业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广西地区(包括南宁地区、柳州地区、桂林地区、北海地区和百色地区等)的多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汽车技术服务及营销专业人才应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有:汽车整车销售、汽车信贷交易、二手车评估交易、汽车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根据各个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还可以将岗位进一步细化为汽车销售顾问、前台接待、汽车保险与理赔专员、汽车售后服务顾问、客服专员、展厅集客统计员、汽车精品销售员等更具体的岗位。

2. 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通过对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进行调研,发现汽车售后服务相关企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集中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专业技能、执行能力及学历职称要求等几个方面。其中,社会活动能力方面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汽车市场调查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客户服务意识和组织及协调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员工应该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汽车构造知识及汽车技术评价能力、汽车销售的基本原理和销售技巧、熟悉汽车售后服务流程、汽车承保勘查和理赔能力、新技术的学习及自我提高的能力;在执行能力方面要求员工应具有良好的工作计划制定能力、汽车销售策划和组织实施能力、汽车销售企业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在学历方面,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意见比较统一,均希望员工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提升潜力;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在员工的专业技术职称方面要求不高,他们更注重员工的职业资格及技能。

另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尽管不同的企业在员工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存在一些差异,但所有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均要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类人员应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以及遵纪守法理念等,说明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员工的人文素养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敬业奉献精神。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明确

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既涉及汽车技术服务领域,也涉及市场营销领域,是一个交叉学科,既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汽车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有市场营销的技术和能力,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汽车营销与汽车售后服务接待,其中汽车销售方面还可以细化为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消费信贷、汽车配件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以及二手车的评估与鉴定等。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比较模糊,职业岗位不明确,毕业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欠缺,就业竞争力不足。

(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对各专业进行准确定位,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突显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体现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是很合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不合理,甚至有个别院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简单地增加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忽略了对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其次,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严重失调,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另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现状不符,知识陈旧,缺乏新技术的注入,与社会现实严重脱离,不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需求。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确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注重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根据对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的调研结果可知:高职汽车技术服务及营销专业毕业生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车整车销售、汽车信贷交易、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交易、汽车配件销售以及汽车售后服务接待等。因此,应该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汽车销售顾问和汽车售后服务顾问两个岗位群上,并针对这两个职业岗位群,创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满足企业职业岗位的需要。

(二)创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进行大量调研,了解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创建“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相关企业对职业岗位人才的要求为基础,引入行业、企业标准,与企业共同制定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岗位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规范,并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规范,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灵活地设置、调整专业课程及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相结合,树立“工学交替”的现代职教理念,加强实务训练,了解流程、熟悉实务、掌握技能,使学生立体理解职业过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过程的零距离对接。

(三)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涉及汽车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两个领域,涵盖了工程技术和社会人文两方面,属于一门交叉型的学科,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市场营销、开展汽车技术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知识、汽车营销理论知识和营销技巧,还应该具备“懂技术、能做事、善管理、会服务”的职业素质。因此,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从事汽车销售及技术服务基本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具有良好的从业道德和从业心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有合作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承担着为汽车后市场培养能工巧匠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研究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覃群.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浅谈[J].广西教育,2013(5)

【作者简介】黎仕增(1969- ),男,广西武鸣人,工学硕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汽车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汽车应用及技术服务。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中职教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改革措施

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汽车维修演变成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修理”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以诊断、检测为主,更换新件,缩短车辆在厂维修时间,已成为新的维修理念和维修方式。中职学校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

一、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目前,中职学校虽然教师应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存在厌学心理。在相应的实训教学阶段,虽然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实操的积极性,但对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往往只限于进行模仿性的操作训练,不能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对汽车零件的装配关系及传动路线、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对“故障排除”学习时,思路不清、无从下手。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积极性难以进一步调动。

2.实训设备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个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实训设备的投入非常大。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设备配备情况基本不能满足技能实训的要求,并且实训设备落后。课程设置仍然主要沿袭着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教学重点的设置,而目前汽车大多是以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汽车控制与故障诊断系统。这就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而且还要具备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另外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彼此链接不一致。例如在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源与启动系统检修课程中蓄电池、发电机和电压调节器部分的内容重复;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构造”“故障分析、诊断”“修理工艺”教学时间分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总成结构的认识学习是断续、分散的。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整体认识不透彻,又缺乏对汽车结构、故障诊断、修理方法的系统技能知识,因此培养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3.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需要有动手操作的指导能力。目前,专业教师有相当部分从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其他学科或专业转行而来,自身没有接受过有关汽车专业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而且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各类学校毕业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担任教师的,缺乏相关汽车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另外汽车维修本身是一个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即使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若长期脱离生产实践,也会存在知识、技能落后的情况。总之,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需要进一步通过培训学习,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是根据故障现象(仪表盘显示、听声音等)发现故障、判断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实施维修方案、检验维修效果以及对维修过程进行反思的系列活动,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能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出一套自身独有的工作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教会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例如设置“汽车蓄电池自行放电故障排除”的工作任务,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协助学生排除汽车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关键的操作技能、维修技巧及关键知识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则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关键的技能。并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将过去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三维立体的评价模式,评价重点由过去的只评价结果转向评价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习惯、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以Flas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多种信息刺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增加实训、实验设备,优化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另外汽车的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必须配备先进、齐备、典型的汽车电器、汽车零部件总成和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等实训、实验设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同时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也可以由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汽车零部件设备和企业岗位来实训、工作,这样学生既接受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又提高了岗位职业能力。

3.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要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要能胜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来说,急需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说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前提。

首先,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要进行自学,尽快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及时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培训,包括市级、省级和部级的培训,增强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其次,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安排专业教师“走出去”,或外出参观、进修,或深入到汽车行业与企业的生产第一线中实践、调研,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专业教师成长与技术发展同步。另外利用企业专有的技术和资源,“请进来”企业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师傅作为专业的客座教授,定向、定期给教师授课,大幅度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小结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特征,汽车运用与维修也已步入高科技领域,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提高急需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131-01

从2002年之后,我国汽车行业开始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人轿车的销售量逐年增加。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总和。2010年,在政府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推动下,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依旧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1]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刺激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快速增长,而且需要大量优质的汽车维修人员。

一、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师生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业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失败者,对文化课程的基础掌握得不扎实,对文化课的学习也不重视,他们选择中职学校的目的是想学到技术,这就导致了他们对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此外,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师多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对汽车的原理掌握扎实,但缺乏汽车维修的实践经验,授课时会存在很多盲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在现实汽车维修工作中缺乏技巧性和操作性。

2.教学方式现状。在很多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而且一般都是采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进行,然而这三段的教学时间跨度较长,很多学生在实践教学阶段都忘记了基础课和专业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这样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2]例如,物理教师在教授向心力时不能够和汽车分电器中的离心调节器联系起来,而是结合星体运动来讲述。因此,经常出现教育课程和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脱节的现象,这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难度就更大了;同时,在授课形式上依旧是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和图片混合起来教学,殊不知日新月异的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的新技术不是原始的旧照片可以涵盖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增加了难度。

3.课程设置现状。我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旧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英语、政治、物理等课程为基础课,然后开设汽车构造、汽车维修诊断等为专业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中职学生学习来说有很大的难度。[3]同时,教学过程中还是主要以书本理论教学为主,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的不足,使得学生缺乏对汽车维修的整体掌握,久而久之,对于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的学生来讲,在今后遇到汽车故障的诊断及维修技能时可能一无所知。同时,汽车维修专业本身就具有技巧性和先进性,它要求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员不仅熟知汽车构造,更要能及时排除汽车常见故障。还要与时俱进,熟知国内外最新的汽车技术及装配在汽车上的许多智能化系统,然而目前的中职学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还远达不到要求。

二、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壮大师资队伍,吸引双师型人才。教师技能的提高是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通过现有师资的再培训和去国内外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继续学习的方式,实现相关专业教师向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校方可高薪聘请高级工程师作为学校的客座讲师来指导学生,为培养优质的汽修人才奠定基础。[4]同时,学校还要组织在职教师定期学习汽车行业新的技术和新的智能化的系统,激发在校的学生对汽车维修的学习热情,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职学校以掌握技术作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同时它培养人才的去向主要是生产一线,再者汽车维修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术的工作。因此,对优质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实践操作,校方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或者合资企业的强势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实训环境,而且有利于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扎实吸收。[5]同时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过来更有利于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比如,学校可以与大众、比亚迪等诸多品牌汽车公司合作,在校内举办“汽车维修比赛”等活动,以各实习点分组、组间比较,激发学生和企业的热情。总之,学校与企业联姻式的合作,对彼此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更有利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合理化,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国外最新的汽车技术和维修方法及进口车数量的日益增加、迫切要求汽车维修人员提高英语水平,因而对专业英语课程应该予以重视,不应该降低对英语的要求。日新月异的汽车更新速度迫使汽车维修专业人员要了解新的技术、新的智能化操作,更要不断地追求、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例如,在校内开展模拟实习中心,学生在基础课学习结束后就进入模拟实习中心,在校内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今后就能更好地接受工作的挑战。

4.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建设实验设施。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校必须加强建设相关的实习、实训基地,这既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因而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和“基地与工程一体化”等先进教学手段,向学生清晰地展示汽车的各个零部件及内部的详细结构,其动感性、直观性更强,有着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在配套的教学设施上加强建设实验基地、实习基地和专业的教学场地等。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配备完整、先进、典型、齐备的汽车及相关的零部件;汽车电路、电器;相关的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等试验、实习设施,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反复操作,且实践课时还应安排充分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这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这必然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具备高水平、高素质,而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输出大量的人才,其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的质量都很重要。因此,应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兰群.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2]覃群.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9).

[3]周定武.探析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1,(22).

[4]吴中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3,(06).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 唐山市;电动汽车;产业;SWOT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10-3.5

电动汽车的发展与产业化是涉及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问题,其根本是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但其本身也存在着高度的风险。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历了一段历程,同时也启动了一批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其中河北省唐山市是第二批示范城市之一。唐山市进行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技术难关的突破,资金的投入巨大,规模化市场的培养,各利益集团的平衡,跨国巨头垄断的应对,取代传统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等等。凡此种种,叠加复合、纷纷繁繁共同构造了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系列风险。本文对唐山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

1 唐山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优势(strength)

1.1 区位优势

唐山市位于京津冀及其腹地通向海外的咽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随着曹妃甸大港和唐山机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到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为跨区域、跨产业的资金合作、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文化浓郁,毗邻京津,有利于接受技术辐射带动,承接产业转移,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为唐山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龙头示范,曹妃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形成大规模产业聚集的态势,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技术运用、技术集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强、拉动辐射效果明显的优势,为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1.2 资源优势

唐山市拥有相对充裕的水资源,临港工业所依赖的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具有培育汽车制造产业的资源优势,为发展电动汽车提供了条件。同时,唐山强大的钢铁和发达的机械行业为发展汽车制造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唐山钢铁产能9 000万吨,可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钢材原料。唐山的机械工业比较发达,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出自唐山。唐山爱信齿轮有限公司是汽车变速器专业化公司,隶属于世界第四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丰田公司。唐山现有电机电控、变速器、离合器、转向节、制动盘、消声器、减振器、蓄电池、悬挂装置等零部件生产企业16家,以及汽车板材、高端焊机、注塑、小五金、机加工、汽车装具等一批生产企业,整合后可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平台,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产业链条。

1.3 政策优势

根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加强节能、节油工作”和“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的战略决策要求,2008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和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出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与使用单位购买节能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2010年5月,唐山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对“十城千辆”试点城市在电动汽车的生产、消费与运营等给予了税收、补贴以及车辆管理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唐山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铺平了道路。

1.4 市场优势

我国继2006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之后,在2009年又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不断提高购买力水平的13亿人口。2010年、2011年产销汽车均超过1 8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汽车中乘用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5亿辆和2.5亿辆的规模,今后2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奋斗、成长过程,将成为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劲旅。同时,就唐山市本身而言,拥有734万人口,截至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50万辆,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5.5辆。公路客运车1 942辆、城市公交客运车1 871辆、市内出租客运车3 605辆、旅游客运车144辆、环卫车辆319辆、邮政专用车180辆。2011年唐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 442.4亿元,排名全国第18名,在全国所有沿海城市中排名第13名,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无锡和佛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唐山市各类汽车消费能力大幅提高。

2 唐山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劣势(weakness)

2.1 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中生产企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在我国经过两个五年电动汽车前期的研究开发,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汽车制造企业也看准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机遇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并且有新型的产品投放市场并进行了商业化运行,而这些均是在政府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下实施的,目前尚处于政府推动主导型。唐山市作为“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之一,在相关优惠政策的引导下,设立了唐山市电动汽车研发中心,2009年唐山市人民政府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唐山曹妃甸绿色能源汽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了金能电池项目(唐海)、河北力通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迁安),电动汽车产业化阶段的企业主体地位尚未形成。另外从示范运行的新能源汽车的试用主要靠城市公交、大客车和出租车的数据支撑,纯电动汽车的客户主要是政府主导采购的公交集团。

2.2 先进的产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

就唐山市的产业结构而言,唐山属于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唐山市实施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规划,加快推进精品钢材、先进装备制造、化工、高端建材、绿色能源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实施了电动汽车、动车组、纳米发电机、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加快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产品,推进了唐山战略型新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就汽车产业而言,唐山市的产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

2.3 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有待开发

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运行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支持。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站网络、车辆维修服务网络、多种形式的电池营销、服务网络等。建立一定数量的公用充电站、配备专用电缆及插座等是延长行驶里程、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在一个城市内建设十几个或数十个公用充电站,市区内的出租车、私家车、商务车均可在公用充电站快速充电。公交公司也可在终点站、始点站自行建设充电站,为本线路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环卫车辆可在本企业的停车场内充电,同时私家车还可在晚上回家充电。唐山市为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步伐,已于2010年3月,建成了国内首座符合国家电网典型设计的大型充电站唐山南湖电动汽车充电站,同时市政府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唐山市委投入运行的47辆电动汽车建设了3座标准化充电站,8个充电桩。按照唐山市示范推广实施方案至2012年底完成服务于1 052辆电动汽车的大型标准模块化充(换)电站3座、中型整车快速补给站2座和充电桩106台(套)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离实现产业化的距离更大。再者,尚需建设统一规范的充电站(桩),对充电机生产和充电接口进行标准化规范,以实现社会用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其他社会用车配套的供、充电体系。另外,与此相配套的车辆的运行管理、维修服务以及电池的营销与回收等服务完善还有待开发。

3 唐山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机会(opportunity)

3.1 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机遇

传统汽车技术领域的落后是导致我国汽车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美、日等传统汽车强国来说,产品升级存在的技术障碍小,额外支付的成本也较低。而在我国,由于技术实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要想超越汽车强国,难度很大。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要小得多,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我国汽车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唯一机会。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在2011年3月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恰逢此时,在这一大的国际汽车产业转型时期,唐山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将有力地促进唐山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实现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双解。

3.2 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规划

世界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挑战: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区域性的空气质量及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车用能源及动力系统的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能源多元化、车辆节能与轻量化、排放清洁化、动力电气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通过2010年国家接连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对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以及消费均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及补贴。由此,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电动汽车已成为国家主推方向。

我国汽车工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存在产业安全及经济安全等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石油安全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200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2%,预计未来会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和减碳压力,传统汽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油耗和碳排放将成为我国汽车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汽车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为抓住汽车产业战略转型的有利时机,我国启动了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由此,唐山市培育电动汽车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电动汽车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

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目标之一,就是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主要任务包括:推动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政策措施有: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订规划,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通过2010年国家接连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以及《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对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以及消费均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及补贴。由此,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电动汽车已成为国家主推方向。

针对电动汽车的消费,2010年06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四部委提出将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办法针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动力电池、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给予适当补助。

为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唐山市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建立示范推广试点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示范运营车辆补贴和支持配套设施的建设及维护保养,鼓励各用车部门和市民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唐山市政府大力支持企业产品创新、技术攻关并形成产业体系,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提品和技术支撑,为此,市财政每年安排2 0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保障技术研发。另外,唐山市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优先采购,并按照5%的比例逐年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占有量。从2010年起,出租、电力、公务等公共用车要逐渐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财政按国家补贴的20%予以匹配,视具体情况用于购车或电池租赁、电池更换、充电设施建设等。

3.4 企业的积极参与

经过近年的努力,唐山市在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已谋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曹妃甸电动汽车城,购建了以整车、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为主的四大主导链,产业体系已现雏形。为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唐山市已引资11.2亿元,总投资15.8亿元,推进了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主要有上汽唐山客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车项目、曹妃甸东风纯电动车项目、河北曹妃甸锂源电动车及动力总成项目、唐山普林亿威公司电机项目、金能(唐海)电池项目、河北(迁安)力通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唐山安特微型电动汽车项目、北京普莱德和风帆动力电池项目、华北电网南湖充电站建设项目以及华北电网北郊换电站建设项目等,企业的积极参与构建了电池材料、电池、电机、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的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唐山市确立的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的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产业体系,为唐山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唐山市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威胁(threat)

4.1 技术专利制约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机遇,专利必将成为各国抢占这一新兴技术的主战场,目前新能源汽车专利的关键领域,大多已经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外针对中国的专利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初见端倪,甚至有专利封锁、合围等布局。

就国内而言,截至3月底,我国企业申请混合动力汽车专利仅占在华申请总数2731件的38%,且主要集中于动力总成布置技术,而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有1 691件,并且集中于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而且,目前国内企业新能源领域专利多为外观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打球的居多,真正的发明专利很少。据专家介绍,目前占国内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最多的比亚迪,其900余件专利中非发明专利占到总数的60%。而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发明专利方面,有三大核心是无法绕行的,其中一个是包敷碳技术专利,后两个是磷酸铁锂本身材料专利和碳热还原技术专利,前者加拿大Phostech公司已经在华申请专利,拥有独家使用权;后者尚未轮到中国申请专利,分别归属于加拿大Phostech公司和美国威能公司。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国内仅有4件核心专利申请,其他多为应用专利申请,同期来华发明专利申请有767件,日本、美国、韩国等排名居前。而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日本丰田和美国通用两家企业在华申请占到64%,专利布局意图明显。2010年,丰田和通用分别在我国电动汽车方面申请了162件和132件专利,是申请专利最多的前两名企业。目前在电机控制领域,真正具有核心专利的企业较少,关键的系统芯片多为进口,由于缺乏核心专利及授权,因此生产完全受制于人。

上述分析是就国内外整体情况而言,而对于唐山市来讲,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为重要契机,不断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成立了唐山市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建设了电动汽车重点实验室,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制定了《唐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唐山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重大项目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7项,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电动汽车相关专利19项。已自主研制出大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永磁无刷直流轮毂电机等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并在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方面取得了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是围绕总成技术方面,而核心关键技术较少。由此,唐山市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中将受制于专利壁垒。

4.2 缺乏核心技术

和国外传统汽车生产国家相比较而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但核心技术仍需突破。早在“八五”期间,我国就成立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汽车研究会,电动汽车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把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并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总体而言,我国电动汽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一般认为差距在3~5年。只有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电动车才能有望实现产业化。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部分。在这3项核心技术上,我国的技术水平都处于研发中,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全部掌握这三大技术。在电池方面,动力电池的寿命、能量密度等与汽车正常行驶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且占动力电池成本30%的电池隔膜技术仍没有掌握,基本上以进口为主;在电机和控制系统方面,我国企业在整合元器件方面长时间没有突破;在整车电控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差距较大。唐山市在示范推广及应用中,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开发成果,但离者产业化需求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

5 SWOT矩阵分析

SWOT矩阵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组织的内部优势、劣势和来自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组织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有效工具。根据唐山市电动汽车产业现状和SWOT分析法原理,本文列出唐山市发展电动汽车SWOT矩阵。

6 结论

通过对唐山市电动汽车产业的SWOT矩阵分析,其产业在未来发展中有着良好的外部机遇和内部优势,但同时,由于自身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并受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影响,也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12日。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学习领域;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8年9月底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803万辆,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825.5万辆,增长5.17%。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768万辆,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611.25万辆。私人汽车约401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13.71%。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为汽车服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服务市场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的产值。

巨大的汽车服务市场带来了庞大的汽车技术人才需求。据《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17日报道,我国汽车服务行业每年需要新增员工30万人,而且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里手。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4个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列为紧缺人才,“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汽车技能人才的培养,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如,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地探索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如,“121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是在高职汽车类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培养理念落后

高职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是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目前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混淆,其内在教育规律还不是很清楚,使得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严重落后,造成了培养的人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带有专科教育、甚至本科教育的痕迹。首先,文化知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体系上截然分离。如,第一学年集中安排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集中安排专业课和技能课,这种专业课和文化课分学期开设的教学安排,使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欠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无法发挥文化课辅助专业课学习的效果。其次,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严重失调,实操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较弱,不利于培养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课程教材过于强调科学系统性,教材内容大多偏向学科性内容,忽视各种单项训练,所以教师和学生均感耗时费力,学习效果不好。

三、教学严重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不能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还以解放、东风、桑塔纳(化油器)等落后车型为主,现代汽车广泛应用的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新结构、新技术涉及很少,或者涉及不深,严重落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沿用“粉笔加黑板”的方法,天天讲理论,教学手段缺乏,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四、实验实训条件相对薄弱

汽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设备投资大,办学成本较高,再加上汽车产业发展更新较快,造成学校专业设备陈旧,无法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致使学生专业技能较差,培养的学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作为重庆市示范建设专业,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强做大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加快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的要求,围绕重庆汽车服务行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重庆汽车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专门应用型人才。

1.确定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汽车维修人才,我校成立了由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公交集团汽车维修公司等企业的企业专家,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高校专家以及我校教师代表组成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能够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排除,适应汽车行业技术、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核心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

为了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符合企业的需求,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初步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初步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构建了专业核心能力、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拓展能力等4大专业课程模块。

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技术实现了机械、电子、液压、光电、计算机、网络等多项技术的集成。汽车维修向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电器维修、车身修复、喷涂、故障综合检测、维修质量检验、装饰、美容等多方向发展,汽车维修的专业化分工已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潮流。职业岗位群分析如下:

(1)核心岗位。机修、电器、钣金、涂装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核心岗位,这四大核心岗位数占总岗位数的82.1%,人员数占总人数的82.8%以上。

(2)复合型岗位。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批复合型汽车维修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是既具有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检测与汽车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汽车检测维修岗位。复合型岗位是本专业岗位发展的趋势。

(3)技术支持岗位。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产生了技术性很强的新岗位。诸如发动机电子控制、汽车防抱死装置,汽车导航系统等专业技术性很强的技术支持岗位。这一大批适应现代汽车应用技术发展的新岗位已经与旧有的工种概念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汽车维修岗位群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学生可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见表1),确定了能力结构总体要求(见表2)。

3.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构建学习领域

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工作岗位群的分析,以及对专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学习领域共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包括核心课程)、集中实践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4个学习领域,分别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真正做到将学生培养成既懂专业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这类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大多反映上课枯燥,难以理解甚至还昏昏入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的上课效果更好,我们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喜欢动手的优点,加大实训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合到一起,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充分结合。具体操作时,要求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开设此课程,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授课方式,即在讲授原理性知识前先让学生动手拆解相关的结构,然后在学生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讲解原理性的理论知识,最后再通过课内集中实训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求知欲,如此循环下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已步入高科技时代,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时展,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已经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沈永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2]王平.浅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7,2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7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饶斌同志就是中国汽车业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代汽车人的杰出代表。

我大学毕业刚到长春一汽工作的那段时间里,还没有接触到饶斌同志,但他的高大形象早已印刻在我的心中。我想饶斌同志真了不起,他在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系统干了35年,是我非常敬佩的领导和老师。

饶斌同志是我国汽车工业建设的杰出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决定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1952年10月任命饶斌同志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他带领全厂职工拼搏奋战,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装配出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以后他又踏勘、选择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厂址,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建成了我国第二个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的发展规划方案,组织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产品换型,结束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历史,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退居二线后,饶斌同志依然保持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旺盛的斗志和开拓精神,不顾年老多病,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表现出一个老汽车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无限深情。

饶斌同志对党赤胆忠心,对事业始终不渝。在“”中,他受到了严重的政治迫害。但他始终坚信党、坚信真理,关心着二汽的建设事业。重新工作后,他又以一个老党员的宽阔胸怀,正确对待得失,不计个人恩怨,始终以事业和大局为重。当时有人劝他先在北京养病,可饶斌同志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十堰的山沟里,顽强地带领党委的一班人和广大职工,排除干扰,建设二汽。

记得1975年二汽即将建成投产时,我刚30多岁,在总厂政治部主任张矛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担任总厂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当时,车箱厂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成了制约整个二汽发展的“瓶子口”。总厂党委决定派我到车箱厂兼任党委第一书记,组织“6·15”会战,确保全厂建成投产。为解决这个大难题、砸碎“瓶子口”,饶斌同志亲自带队,多次到现场召开领导干部会,指导和帮助我的工作;总厂领导江华、李惠民等同志也纷纷到现场,给大家以鼓励和支持。经过全厂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战,我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用4个多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保证了二汽生产线的顺利投产。

饶斌同志爱才、惜才,十分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一汽建立之初,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当时,工程师级的老技术干部仅占技术干部总数的5%,老技工也只占工人总数的25%。普遍缺乏进行现代化汽车制造和组织大量生产的经验,不能适应现代化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要求。为此,饶斌同志先后多次选派干部、工人到苏联学习,组织群众性的互教互学,总结、推广群众中学习技术的先进经验,组织了近万名职工参加夜大学、中等技术学校、技工学校、专业班以及各种学习活动。正如同志在回忆当年情景时所指出的,“当时的一汽集聚了全国的人才,是个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

饶斌同志还非常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十分重视在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中提拔干部。对既不参与派系斗争、积极参加生产,又肯吃苦、有能力、懂管理、富于奉献精神的年轻人,他敢压担子,从而使一批年轻干部在岗位上很快锻炼成长起来。

1958年9月,邓小平和李富春等同志亲自到一汽视察,根据一汽实行的“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工人、技术人员、干部结合搞技术革新、质量攻关”的管理实践,再加上鞍钢“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的做法,总结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对此十分重视,亲自命名为“鞍钢宪法”,并在全国加以推广。《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称赞一汽是大企业的一面旗帜,表扬一汽的首创精神。

1961年初,饶斌同志调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主管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工作。在此期间,他经常深入企业、车间甚至班组调查研究,推进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不断总结企业的新鲜经验。到二汽之后,他对企业管理工作十分重视。

记得是1975年7月,二汽、十堰市组织赴大庆学习团,一行54人,由饶斌、黄正夏同志带队,我也是学习团的一名成员。在学习期间,他特别强调要重点学庆的先进管理经验,把二汽建设成为“大庆式的企业”。

从1979年春,我担任二汽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时,到北京参加“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后,专程到时任一机部部领导的饶斌同志家中探望。饶斌同志对“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十分重视,指示我就此专题向全厂处以上干部讲课。时任二汽总厂厂长的黄正夏同志也非常重视,还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与副厂长李惠民、副总工程师俞云焕等同志一起,重点抓了全面质量管理、均衡生产工作质量的保证体系,使全厂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饶斌同志始终保持了永不满足、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一个汽车工业领军人物的关键作用。在建设一汽时如此,在建设二汽时也是如此。他早在筹备阶段就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能够组织专业化生产、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的现代化汽车基地。以当时的条件,如果没有自我加压、追赶先进的精神状态,没有科学态度和拼命精神,没有“包建、聚宝”建厂方针的贯彻实施,二汽要自己设计生产、规划年产10万辆的中型卡车,是根本不可能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和决策的贯彻实施,不仅强化了二汽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装备水平,也使得我国的机械工业制造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汽车专业能力、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U4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3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汽车专业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推动汽车工业技术和汽车后市场发展,它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专业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责任。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并加速推进了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生活在当下人要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付诸实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期现代化社会人才重任,那么,该怎样去认识和实践在新形势下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呢?

一、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岗位及岗位的能力需求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学生的就业能力决不是走出校门后的一个就业岗位,而是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成为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一般是两个,一是汽车维修技术方向,一是汽车营销方向,学生第一次就业决大部分是汽车修理技术人员或是4S店里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的职业生涯可能是工程师、可能是技术总监、也可能是某公司的老总等。因此,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应该坚持以产业的调整为导向,坚持以市场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客观要求为导向。根据“立足本地、依托行业”的办学,服务于地方经济,为适应地方经济提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原则,我们把目光投向上期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近几年该公司生产的“五菱兴旺”、“五菱荣光”、“五菱鸿途”等每一款新车型都是热销货,每年有几十万辆产量,产品热销已经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国外,而维修及营销人才却非常紧缺。为了适应目前上汽通用五菱需求,经过双方多次磋商,本着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原则,我院在2010年6月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技术培训项目,合作内容包括课程及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培训中心设立、教学物资支援等。教学内容整合了五菱汽车维修技术与高等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培训过程实行“三标准”原则,即:

(一)学员选择标准

汽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三后,经过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思想品德的考核,择优转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专业订单班学习,学制1年,毕业后直接分配到该公司所属单位工作。

(二)课程及教材标准

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相适应的课程,课程的设计与企业实际的工作场景紧密结合,要求每个学生能独立、规范的按照维修流程作业,以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为主,课程项目覆盖了企业日常维修业务的90%以上。如:五菱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五菱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五菱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五菱汽车二级保养、五菱汽车维修接待、五菱汽车营销实训、五菱汽车综合实训等,;同时,自主开发了相应的“五菱之光维修手册”、 “五菱荣光维修手册”、 “五菱宏光维修手册”、 “五菱鸿途维修手册”等专项教材。这些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是建立在岗位需要的基础上,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本形成了对应关系。

(三)学员考核评价标准

在教学的安排上,我们更多采取是“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方式,即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有精湛技术的技师来担任教师,同时经常把课堂安排在现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与实际工作对接;对学生的考核形式多采取考教分离,特别是技能实操测评,学生的期中、期末专业技能测评由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工程师、技术能手做考官来完成。这些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技术能手结合岗位用人技术标准和本身的实际经验,对每名学生逐个现场打分。对考评不过关的学生,企业是决不允许上岗的,学校会安排他们重修,直至通过考评。由企业工程师、技术能手做考官,进行教学效果测评,进一步促使学生明确在校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院从2010年6月与上汽通用五菱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以来,先后培养了三届订单班,学生毕业后都顺利的走上就业岗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我们体会到,高职教育的实质应是培养适合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面对人才市场的需要,专业设置要跟着市场转,人才培养才能“适销对路”。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任何一个职业都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教师职业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和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衡量一个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而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综合实力。要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高低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低。那么,在专业方面努力成为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一)开放思维、拓宽视野

要关注相关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技术与动态,并将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要对学生的新思想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实现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创造性正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来体现,同时也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创造性教学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了提高教师的能力,我们经常下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汽车工业是柳州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被誉为柳州的名片。为了深入的了解和熟悉汽车技术发展的现状,汽车工程系先后请了“广州景格汽车设备有限公司”、“广西耐力有限公司”、“珠海神龙汽车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来进行汽车专业技术讲座和实操技术指导,国家著名的汽车专家朱军先生先后五次来我院进行学术和现代技术讲学和指导。学院还经常组织专业教师去到“柳州汽车贸易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五菱新事业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柳州东风汽车厂”等企业参观学习。这些活动,开拓了专业教师的眼界,充实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对我们掌握和提高现代汽车专业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教学方法求异求新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以实用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应善于思考,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问题,要敢于进行尝试研究,或带领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共同研究和探索;及时有效的掌握最前沿知识和实用操作技能,明确现实社会对所需技能的深度与广度,分析教学与实际需要不适应的原因所在,从而及时修正不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所在的汽车工程系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某些核心课程必要的改革,如“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等核心课程,我们重新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汽车维修与管理人才,所以大纲中基础课时相对减少,而实践课时相对增多,且以实际操作部分增多为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将原先采用的“精讲精练”改为“少讲多学”。因为,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如何取舍有很大困难,“精”精到什么程度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少讲”的做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3分钟能讲明白的,绝不讲4分钟,学生自己能够读通悟明的,教师绝不要讲,从而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而“多学”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读”、“想”、“悟”、“写”、“做”的时间与机会多,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多、信息量大,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有效,收益多、质量好。“少讲”是手段,“多学”是目的,“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关系到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真正成为知识与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训室建设

我们所在的汽车工程系是个新系,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各方面的工作都得从最基础开始,尤其是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更是一张白纸。汽车工程系成立之初,为了能尽快的建立起汽车实验、实训教学场所,完成不可更改的实践教学任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学院从柳州市金属回收公司购进了一批报废的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以及乘龙汽车、北京吉普车等设备用于实践教学。教学任务是勉强完成了,但学生的意见也提了不少。学院领导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时间的紧迫,于是,汽车工程系在院领导关怀下,从2009年初以来,陆陆续续购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配套实验、实训教学设备,有“五菱465电控发动机实验台”、有“ 丰田5A发动机操控检测台架”、有“凌志液压转向前悬挂实训台”、“大众帕萨特防抱死ABS制动系统实训台”“帕萨特发动机自动空调试验台”、“康明斯柴油发动机实验台”、“发动机点火系统组合实验台”、“大众01M自动变速器实验台” 、“汽车智能诊断仪KingTec(金得) KT600”等50多种实验、实训教学设备,新型的整车有“凯美瑞”、“丰田”“迈腾”、“宝骏”、“奇瑞”“雪佛兰”等20多种车型。目前,汽车工程系已建立起可供汽车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实训室有,“汽车发电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等16个专项实训室,总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大多数实训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硬件是基本满足要求了,如何高效率发挥它的功能?

(一)虚心求教,甘当小学生

老实说,50多种现代化设备咋一摆在我们面前,只能是似曾相识,要达到能够熟练地操作,并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训,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俗话说“各行如隔山”。科学技术来不得半点的虚假,要想掌握真正的、有含金量的技术,还得放下架子,拜能者为师,甘当小学生。我们仍然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虚心求教,把在汽车技术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和专家请进学校,传授现代汽车技术。我们有幸请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的杨春燕师傅,他是一位有30多年工龄的汽车维修技师,多次荣获单位和柳州市专业技术能手的称号。杨师傅不仅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而且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的汽车专业技术均有长足的进步。比如,青年教师宛东,是我系最年轻的汽车维修高级技师,他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汽车电气构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汽车新技术等;2012年被评为宛东老师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专利成绩突出个人”,已有四项发明专利注册,即“直流自保继电器(专利号:ZL201220010353.6)”、“机动车防盗器(专利号:ZL201220010359.3)”、“汽车防盗器教学台架(专利号:ZL201220746213.5)”、“电子控制式节温器(专利号:ZL201210589428.5)”。

(二)制定较完善的实训教学管理规定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有关法令和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真正落到实处,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订相关规定。有“实训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训室设备管理规定 ”、“实训室安全制度管理规定”、“实训室伤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等。这些管理规定的制定,明确了管理者和使用者职责,确保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安全、顺利的进行。

(三)课余时间面对汽车专业学生实行开放式教学和培训

实验、实训室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心脏,实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与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而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室对学生课余时间开放,能推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认知事物的能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由汽车工程系团总支牵头,在学生中成立汽车协会

该协会的目的是利用课余时间宣扬汽车文化,更重要的是利用实验、实训室现有资源,在汽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探索,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丰富大学生活。

2、实行预约制并规定时间

按照开放实验、实训室规定,制定“实验、实训计划申请表”,预约时间应提前1周,内容包括项目、时间、使用设备及工量具、指导教师、学生人数等。以便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做好充分的安排。开放实验、实训项目一般为课余时间,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3、编制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验或实训任何一个项目都必须编制指导书,详细说明了实验或实训的目的、方法和步骤、操作规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以保证实验、实训工作的可操作性。

4、严格实行实验、实训室登记制度

实验、实训室内备有学生登记表和教师登记表。进入开放实验、实训室的学生和老师,每个人都要进行实验登记签字。做完实验实训后,指导教师要填写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并且签字。

四、结束语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等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且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金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工程应用创新人才” [J],《大学教育》2013(8).

[2] 陈柳宣“高职院校专业认知教育活动设计探究” [J],《广西教育》2013(9).

[3] 李中民“工学结合理应回归对人才的培养”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上一篇:财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计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