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02 06:58:47

论语感悟篇1

今天又参与了宋老师的国风社,还邀请了我的小伙伴金媛同去。与宋老师及众多爱好国学和文学的同学们共同重读了《论语》学而篇的前三章。作为一个成天自言爱好国学,喜欢古代文学的人,其实颇惭愧的是连《论语》这部最基础的国学经典,也不曾细细研读分析过,只是走马观花,不解其味。能够有幸和宋伟老师及诸位同学静下心来,重读这部著作,让我感到快乐。

引用另一部儒家经典《大学》里的话吧,“知止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要说《论语》学而篇的前三章作为开篇的几句话,即使没有研读过也看过不下十次,教学中也讲过“学而时习之”。可能是之前都不是静心所读,所以没什么所得。今天在宋老师的指引下,我仅对这三章,就联想到很多。回来后不禁想把自己在课上的即兴发言整理一下。毫不学术,或许与文义本身也毫无关联,全然当作痴语即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章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可是我们却从未认真思索过,这其中谈到的快乐究竟是何滋味。

孟子也曾说过他的人生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首先孟子就摆明了态度,”王天下“和这三乐的境界是没法比的,其次又从家庭,为人,教育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因为现在自己亦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因而对这第三乐更是深有感触。当初选择教育行业,就是觉得桃李天下,塑人灵魂远比统治天下,禁锢灵魂快乐的多。(当然,客观原因也是自己公务员屡屡考不上)现在更觉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说回到孔子的快乐,首先就是学习,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使人快乐。我们常言学习是快乐的,可找到学习快乐真谛的人少之又少。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们更是没几人能真心享受现在的学习。其实,如果我们从广义上谈学习,那学习的确是一件乐事。人类之所以为高等动物,是因为学习,人类在许多方面不如动物,他们不会展翅翱翔,亦不会鱼翔浅底,更无法像蚂蚁一样搬动重自己几十倍的东西,人不过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但真因为人有了思想,学会了学习,并为之付出漫长的时光,人类才得以成为现在蓝色星球上的主宰。从这一点看,对全人类来讲学习都算的一件乐事。再具体而言,我们感到学习无趣是因为我们往往被逼迫学习一些自己不想学或者不喜欢的东西,如果学习让你愉悦的东西,并没有考试这个讨厌的工具来束缚你,相信我们都能感受到”不亦说乎“。当然《论语》从不告诉你盲目的学习,它总是告诉你许多学习的方法和对学习应有的态度,当然也有对老师教育方式提出的要求。这些道理绵延两千多年,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复习就是孔子最看重的一条学习方法,反复咀嚼读过的一本书,反复钻研一个学过的知识点,最后达到温故知新的境界,那学习之乐自在其中。牛顿不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没有什么理论不是靠反复学习并复习之前的知识和理论而凭空得出的。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朋“更狭义的被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人与人不是电脑,能够通过USB互传数据,复制粘贴思想,因而能够找到与你产生共鸣的那一位朋友远道而来,亦或是你千里迢迢最终寻觅到一位这样的朋友,实为一件乐事,而这样的知己,一生得一二足矣。初识宋老师就颇有这种感触,我们二人不论从对文学的爱好,对语文教学的观念以及带班的想法都不谋而合,当然,我对于国学的认识与宋老师相比实如九牛与一毛。今天才从他那里学到学习”习“字和”本“字的造字法解读。当然,除了这种对知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快乐,还有一种就是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许多秘密,或许再亲近的人你都无法言说,如果不遇一个沦落人,那些自知的冷暖只能烂在肚子里。但或许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陌生人,你却将自己的秘密和盘托出,有着同样的快乐和痛苦,尤其是沦落的痛苦,那相逢真的又何必相识呢?

至于独行人群中,别人不了解我,也没什么值得生气的,花开如火,也如寂寞,那些开得耀眼的花,自然要经受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学会独处,享受寂寞。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儒家把孝悌列为人之根本,中国人重视根本,讲求个落叶归根。中国人重亲情,尤其父母孝道,兄弟之情,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了父母,有时甚至要让自己的理想作出一些牺牲。不过在礼崩乐坏的今天,儿女与父母翻脸,兄弟之间为争遗产老死不相往来的违背伦理之事也时有发生。不同的文化对亲情有着不同的理解,西方文化父母过早的对子女放手,也无需孩子们尽孝道,双方都是自由而独立的。伊斯兰文化把兄弟之情放在了超过父母的位置,穆斯林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兄弟。所以沙特才会出来那么多王子。而他们的情义似乎最近也开始摇摇欲坠了。至于中国,自古把忠孝联系在一起,尽管也时有忠孝难两全的悖论。不过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却不那么提尽忠这件事了,而大言孝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抓住当时统治者的这一心理,顺利的辞官,放弃“尽忠”,全身而退。这个朝代就是晋,因为他们就是靠篡位当的家,所以哪还敢成天大言忠字了。而今天的我们,应该弘扬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孝道,讲求入则孝出则悌,但也理应摒弃愚忠愚孝。哪怕对于父母,老师,我们应该尊敬,但我们也应更爱真理,敢于推翻老师和权威,只要讲求方式方法。历史的何不就是在“犯上作乱”的车轮下滚滚前行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和令,其实都是形容美好的词,可这就如同我之前所讲,我们总把真善美放一块儿说,可美的一定真,一定善吗?

巧言令色,而无一颗仁心,皇帝新装的话题就又要搬出来了。不得不说,如今这个社会,还是巧言令色者更能如鱼得水,而讷于言敏于行者却常常怀才不遇。似乎如果能把仁义之心加以巧言令色的表达就更好了,但这二者其实本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忠言想顺耳,真的很难,而巧言令色,往往令众人都皆大欢喜。选择你所追求的吧,这有时也是人的一种本性,有人生性或许就会说那种让人皆大欢喜的话,只要不娇柔做作,其实也不能就全然断定这是一个没有仁心之人。尽管何老师也想学习那种马屁拍得不露声色的本领,但我见了领导还是本能的想躲避,因为实在是学不会巧言令色,唯有一副可笑的木讷之相和与多多关照的尬聊了。爱情路上更应该”巧言令色“些,可何老师就会说大实话,何时才能学会会讨女孩子芳心?

【本文作者:何源老师(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何老师的三尺讲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论语感悟篇2

一、课堂讨论时吵闹、争论不休,老师很难把握

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多缘于问题设计的不合理。讨论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讨论的问题太易,记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体验到讨论带给他们的快乐。“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一个好的问题无疑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会使他们立即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去,主动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去,从而避免以上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讨论效果不理想,起不到讨论所要达到的作用

讨论效果不理想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解”之时,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一个好的契机可以迅速提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讨论的形式也很重要。讨论的形式有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竞赛式讨论、随机式讨论等等。老师可根据要讨论的内容以及课堂情况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也可以把几种讨论形式穿插起来加以运用;第三、课堂讨论不能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它不应该成为教师在课堂中随便运用的教学的点缀,而应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的一种活动;是形成“教学共同体的价值认识、经验分享、情感体验、成就激励”的师生对话方式。所以老师应精心设计话题,营造讨论的氛围,创造一个人人有话说、人人想说话、人人乐说话的课堂氛围。

三、怎样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驾驭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有目的性、组织性和有效性的。怎样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驾驭课堂讨论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讨论的目的。课堂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迁移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当然,还要重视社会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切忌为了讨论而讨论,不要使讨论成了走形式、摆架子。我们可以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课堂讨论,在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时开展课堂讨论,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

其次,要提出讨论的要求。有时在讨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时,学生易发生争执。或者在讨论时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先讨论完的同学就开始嚷嚷了。此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先写下来再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最后,要预测讨论的效果。组织好一个讨论,教师必须针对讨论的问题,对讨论的效果进行先期的预测。课堂讨论设计何种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何种讨论方式、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都要进行先期的考虑及预测。

例如:我在讲三年级语文园地五的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我先明确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合理的讨论形式。我具体是这样设计的:1.首先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别,如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族文学,饮食文化,民族建筑,风俗习惯等把学生分为六个大组,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传统文化,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资料的搜集及整理。学生前期的资料搜集及整理,我也参与到当中去,及时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做到全盘掌控,了如指掌,这样有利于课堂的有效组织及讨论。2.课堂讨论前创设这样的情景:假如你是导游,在座的同学是外宾,你如何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你还能变换什么身份进行介绍?3.安排交流讨论。先进行人人练说,再同桌互说,然后组内交流讨论。4.汇报讨论结果。各组推选代表面向全班介绍。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动脑想,判断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对别人提出合理的建议。5.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然后将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课堂讨论时教师干什么

教师要做到宏观调控,整体把握,有的放矢的对课堂讨论加以管理。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要全程、全方位的掌握学生讨论的情况,要准确的加以判断和评价,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引导,帮助和纠正。

论语感悟篇3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感悟篇4

新课标提出要整体提高学生的素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但并未对感悟作出明晰的界定。目前已有学者从教学、学习的角度对感悟教学、感悟学习进行探讨,但“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使许多教师未能在课堂中实践。鉴于此,分析感悟教学的理论基础,把握其内涵,就尤为重要。

一、感悟教学的内涵

(一)何为感悟

对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研究感悟教学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辞海》道:“受到感动而醒悟。”《辞源》则说:“有所感而觉悟。”以上解释,似乎并不能阐明感悟的确切内涵。教学中的感悟该作何解释,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所有这些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表现为个体经验。而悟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复地揣摩、思索、探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笔者认为,感悟是指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依靠“智慧”产生“顿悟”或“领悟”的过程。从心理过程看,感悟是个体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而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自身已有的经验起到了作用,使之突然灵光一闪,茅塞顿开,透过事物表象发现了事物本质。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从“深思”到“自知”的过程就是悟。“悟’是通过大量“读”来“感”为基础的。

从学习论角度看,感悟是一种优化的学习之“道”。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都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表现为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信息结合物的新思想。这种新的思想,或者本身就是感悟,或者它的产生需求经历一个感悟的过程。在感悟的过程中,主体通过自身活动对事物进行领悟,创造性地完成对知识接受、运用和内化的认知过程,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何为感悟教学

基于对感悟的理解,笔者认为可将感悟教学界定为:感悟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反复的揣摩、思索,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最后使得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情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

明确感悟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有效实施感悟教学。笔者认为提倡感悟教学,就是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新课标特别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感悟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展开,强调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能很好地克服以往教学中“考察学生的趋同思维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少;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多,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少;考察学生显性的知识掌握程度多,促进学生体验和感悟少”的弊端。感悟教学的内涵体现着这样一种理念,即课堂教学要真正发挥“为人”的职责本性,并以社会价值为导向,重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

二、感悟教学的基础

(一)中国语言基础

汉语具有浓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即以意会为句子连贯的纽带,善用比兴,讲究意象和意境。《周易略例.明象》中日:“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可循象以观意。”可见汉语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表达物象,进一步透过物象去领悟内心感受。叶绍虞先生说:“汉语造句在形上以人的言语的自然声为依托,形成浑厚的句读段,适于诵读吟唱;在神上以自然时序、事理逻辑为依托,形成天人合一的意象流程,适于体验和联想。”在这种“形”与“神”的共同作用下,汉语的语法作用被消隐、弱化,而语义作用和句读功能则逐渐凸显。这样的语言文化心理特征,成就了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重视整体的感悟。因此,反复的读,口诵心维,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才能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

(二)理论基础

感悟教学除了具有中国语言学的基础之外,它还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迁移理论为基础。这就为感悟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多重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深入进行感悟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倾向,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到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是具有各自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感悟教学就是强调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特的个人经验、感受、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的基础之上。多元智能理论为感悟教学进行个性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发现了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事实,而且特别强调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条件主动达成学习目标。感悟教学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共享思维成果,达成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意义建构”。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迁移理论为依据的教学理念迁移即指学习的迁移,其基本含义在于先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获得的影响。[当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由于之前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类比迁移和灵感。这些类比迁移和灵感对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感”是前提,是对学习材料的充分感受、对经验的积累以及心理态势的酝酿;“悟”是效果,类比迁移就是将旧知识在充分感受和各种感官的强刺激的情况下迁移到新知识中,而心灵感悟正是将这种先前的个人经验应用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的过程。

三、感悟教学的特点

(一)主体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感悟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认识特点和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建构意义,因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感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且能乐在其中。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学可以表演朗读为主,让学生读中知文、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构建意义。

但要注意的是,在提倡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同时。还需处理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其一,应当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是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发挥出的一种有限的主体性。教学不可能一味地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儿童自身年龄的限制,否则结果将是得不偿失的。其二,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感悟虽然强调的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顿悟”的过程,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生命主体对事物的关注。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为他们提供感悟的条件,例如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激发等,为他们提供触发点。最后,“感悟也是一种全方位的辐射,教师还应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学生作指引,使他们的感悟朝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二)个体性

感悟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个性化教学。从感悟的思维特点来看,它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特点。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性格、兴趣、思维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人的美味在另外一个人却可能是毒药”。所以感悟教学要避免注重标准答案且僵化不变的教学模式。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阅读主体往往是披文人情,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文章的深层内涵,然后才可能领悟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从文字本身来说,它具有两个层面:所指与能指。其所指的表层意义毕竟有限,而其能指则是内容广阔,连作者本人也未必能料到。但阅读主体不同,就有可能在自己的知识、情感、经历、智能系统上进行新的意义建构,从而产生具有个性色彩的独特体验。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当主体的个性与学习内容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所以,感悟教学应鼓励学生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造性

感悟教学是学生对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外部信息的内化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着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意义,教师就不仅仅要具有知识而且要有教学机智,敢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体现创造性。感悟教学中师生都发挥创造性。学生能否产生“悟”,就在于教师能否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悟”的触发点,“审时度势”地引导学生抓住“悟”的契机。

(四).过程性

感悟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感知和体验,反复揣摩和思索的过程,能否“悟”取决于前述的过程。学牛要在充分感受旧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应用中去探索、发现,进而感悟;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各种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发展。

其次,感悟教学也伴随着师生间的情感发展过程。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教学中,学生因感触而获得感悟,体验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就感,享受着感悟的快乐。这种成就感、愉悦感会让他们尽最大努力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与自己的学生一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为自己教学的成功、学生的进步而感到愉悦。成功的感悟教学能使师生间情感达到一种心理契合,学生激情地学,教师愉悦地教,双方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论语感悟篇5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水平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们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都注重了语感的培养,采取了自悟语感——导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一、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悟自得。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的大概内容:农民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粮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小猫最爱吃鱼,它也想收到很多鱼,于是就去种鱼。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获到鱼?为什么?他错在哪里?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再分组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结论: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获不到鱼的。鱼儿离不开水,鱼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这也违背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小猫是在做傻事。并由此让学生悟出小猫从农民种玉米、种花生收获很多而得出“无论种什么都会有收获”的推理方法是错误的。

二、导悟语感

对于一些生僻的或者让学生感到新奇、陌生的课文,教师们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们在教学时,主要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影像。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录音,初步感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来读课文,了解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

三、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例如创设情境谈话、主题演讲辩论赛、答记者问、学生轮流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例如:在口语训练方面,针对班上一些学生迷恋电视节目,而把学习抛在脑后的实际情况,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次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辩论会的中心议题是“看电视会不会影响学习。”正反方辩论,最后得出结论。

正方:适当看电视对学生有益处,如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和“动物世界”等,可以增长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活方面的知识。

反方:长时间看电视耽误学习、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健康。

最后统一认识:适时适量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可以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论语感悟篇6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论语感悟篇7

关键词:感悟 情感 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然而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语文感知的本真状态正受到压抑,语文感知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不到自由发挥正逐渐枯萎。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感悟之树根深叶茂?我认为:

一、丰厚“语言积淀”,扎实感悟之“根”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积累中可以量化的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等。正所谓“聆千曲而后知音,阅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就要在这样的“厚积”中“薄发”,扎实感悟之“根”。

1、在“背诵”中积累语言。《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背诵中积累语言。如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文质兼美,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范文。在教学中,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让学生自主挑选妙语佳句、精彩片断熟读成诵,通过学习课文中规范、鲜活的语言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感悟的丰富。

2、在“交流”中积累语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还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在教学中,我就经常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在“交流”中积累语言。如每周一的语文活动课形式多样,包括“词语接龙”、“美文欣赏”、“朗诵擂台赛”、“热点讨论会”等。前阵子还让学生围绕“该不该上网”开展了讨论,学生们有的谈了“上网”的严重后果,有的谈了“健康上网”的方法,还有的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真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交流中,更多的学生从中丰厚了语言的积淀。

二、“朗读升情”,加深感悟

所谓情境,就是读者融入书中的情节,启动自身的非智力因素,运用移情和通感体验等手段,达到与书中的情感趋同、角色认同和行为协同的状态。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图像再现情境。课堂上一幅气势宏伟、栩栩如生的挂图,或是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都能成功地再现情境,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执教《荷花》时,我出示了满池的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并请他们为眼前的美景配上解说。那赏心悦目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他们读文时自然就读出了那份美。 转贴于

2、音乐渲染情境。在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情境,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指导学生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借助《神秘园》的音乐渲染情境,学生仿佛置身长安街泣不成声的人群中,整个教室沉浸在悲哀之中。此时,课文的语言似乎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受,朗读的语调、速度因为情感的作用而表达得恰如其分。

3、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教师可充分挖掘他们的表演天赋,在表演中体会情境。如执教《海底世界》一文,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海底世界这么美,有很多人却不了解它,你愿意当个导游来领我们参观一下海底世界吗?”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拿着“导游旗”边演边读,朗读质量不断提高。

三、加强“练笔实践”,丰盈感悟之“果”

阅读感悟能力需要实际练笔来巩固,练笔实践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回放、交流、筛选,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表达感悟的目的。在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巧练笔、勤练笔,丰盈感悟之“果”呢?我们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习作训练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1、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太阳》一文时,我让学生模仿课文“_______,太阳是_______出来的”这一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学生写道:“操场上,太阳是同学们喊出来的;田野里,太阳是禾苗盼出来的。”这样的练笔不光使知能转换落到了实处,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2、练在思维的发散点。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提出:“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做?请以‘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段话。”学生充满好奇,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种种设想。

当然,让感悟之树“抽枝发芽”、“根深叶茂”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一蹴就成,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在“丰厚语言积淀”、“注重以情探文”、“加强练笔实践”这些方面寻找规律、多下工夫,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10、12期。

论语感悟篇8

关键词:感悟 语文 感悟学习 实施策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悟,觉也。”感悟也可以说是在心动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最终达到一种自我的觉醒和提高。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个性的一种整体性学习方式。

一、语文感悟学习的特点

(一)主体性

中国的禅宗讲求顿悟,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微笑是因为他领悟了佛法真谛。语文感悟学习也要学生自己“微笑”,这样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叶老说过“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教师所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教师只是起一个“拈花者”的作用。如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的一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语文感悟学习具有主体性,所以我们更应看到主体间的差异性,尊重主体的个性。

(二)情感性

情感是感悟的动力,也是语文感悟学习的起点。所以在语文感悟学习中,情感是必不可少的。文本中的语言不仅只是单个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一种情感符号,这里面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调动自身的情感,在与文本情感的交融共鸣中,才能感悟到文本的内涵。语文感悟学习要达到的是一种对意义的体悟,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仅有意义的生成,没有情感反应,那么这种学习方式与单纯的接受学习,与单纯的认知活动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说语文感悟学习是一种伴随着情感反应的意义生成学习。

(三)整体性

语文感悟学习已经超越了对语音、词义、语法的抽象的条分缕析,它是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面的整体把握,它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的表面意义和语素意义,而且是隐含意义和非语素意义、内部语境意义和外部语境意义的总和。这种整体的多种意义的总和根本不可能被机械地割裂。正如我们不可能将“黑夜”单纯地感悟为“白昼的反面”,将“田园”感悟为“种菜的地方”一样,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握“黑夜”和“田园”中蕴涵的深层意义。

(四)灵活性

语文感悟学习打破了以往学习中教师单纯地讲,学生单纯地听的局面,感悟的内容从单纯的课本转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感悟的方法也由原来的听讲转到运用各种方法,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感悟,在上下文的联系中可以感悟,在不同的参照对比中可以感悟;学习的环境也由课堂扩展到社会;评价感悟结果的方法也要坚持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感悟学习不可能是封闭、单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

二、语文感悟学习的实施策略

具体实施语文感悟学习,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这方面来说

1、生活感知是语文感悟学习的源泉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要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都知道,亲身经历某种事物往往更容易产生感悟。以前的学习限于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拘泥于课堂,囿于课本,学校的高墙将外面多彩的世界隔绝起来,忽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正是因为这样,语文学习一直在幽暗的低谷中徘徊,所以我们更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充分感悟生活,实现自我的全面自由发展。

感知生活过程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积累是语文感悟学习的关键。中国古代许多理论家都强调积累,如“读万卷书”、“积水成渊”、“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这些都在强调积累。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强调背诵,其实背诵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在语文感悟学习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素养”就把“丰富的语言积累”看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情感和想象是语文感悟学习的动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可见在一定意义上情感是文章的灵魂。积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语文感悟学习中的“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情感的统一,教师要注意引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去把握文本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丰富敏锐的想象力是语文感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文本“言外之意”的体会、对“味外之味”的把握这才是真正的感悟,通过想象方能捕捉到文本隐含的意义。同时想象的跳跃性、自由性也能使感悟主体迅速在记忆的经验积累中搜索与此境相关的契合点,从而完成感悟的使命。优秀的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未定点,这些“召唤结构”的填补还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理解和对话是感悟的条件

语文感悟学习不仅是要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而且要通过学生的理解反省,使外在的知识促成自我人格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一文中,文章的最后多次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在掌柜眼中孔乙己的生命还不值十九个钱以后,我们才能真正感悟出鲁迅写此文的用意,预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淡,世态炎凉。

语文感悟学习是学生与感悟对象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只有两者互动、交流、对话,学生才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主动性,感悟才能实现。这里的对话更多地强调一种情感的对话,只有用情感对话、交流、碰撞,我们才能读出《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荷塘月色》的静美优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豪迈情怀……

(二)从教师这方面来说

虽然感悟是学生的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情境创设的领导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教师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所做的这一切,角色转换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为学生更好地感悟创造条件,所以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感悟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一种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整体感悟创造适宜的条件。例如在学习《最后一次演讲》时,教师可以预先渲染当时的政治环境、残酷的暴行、闻一多的凛然正义,然后再用激情的声调去朗读,这样学生就容易初步感悟到文章的内涵。

在感悟的深层阶段,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内涵,在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符号背后蕴涵的深层意味,深层感知作者的情感内涵。在学习《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它的深意,要领会文章的内涵是“忘却”还是“纪念”?当读到“我于是就逃走”这句话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作者真的怕死吗?

最后,教师要以一种评论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的结果做出评论,通过评论,学生自己形成对自我、人生和生命的一种思考,将对文本、生活意义的感悟内化为一种对人生甚至整个宇宙的理性认识,在情感的熏陶中获得创造性发展,完成自我的整体性建构。在学习《项链》一文时,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女主人公是虚伪还是真诚。是可怜还是可恨还是可敬或者别的?女主人公听到“项链是假的”以后会有什么反应等等。教师一定要多角度地评价而不作简单否定,鼓励并保护学生的不同感悟体验。

上一篇:感悟青春范文 下一篇:毕业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