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翻译范文

时间:2023-11-28 20:50:02

论语翻译

论语翻译篇1

关键词:医学英语翻译;医学英语翻译的标准;医学英语翻译的方法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不仅是获取信息的有力工具,而且是了解英语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窗口。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而言,为了了解医学界的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医学成果,开阔视野,提高工作和科研能力,就必须广泛阅读和大量翻译国外最新的英语医学文献。为了繁荣医学教育,提高医疗水平,传播医学知识,促进同国外的医学交流,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我们要做好医学英语的翻译工作。

一、医学英语的翻译标准

1、忠实。所谓忠实,是指译文必须忠实、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对原文的意思既不能歪曲,也不能任意增减。

2、通顺。所谓“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汉语规范。

如:Produced by electrons are the X rays,whichallow the doctor to look inside a patient’s body,分析,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语态,但其运用在两种语言中却不尽相同。有时同一层意思,英语习惯用被动语态表达,汉语却往往要用主动语态来表达。

译文:电子产生X射线,医生利用X射线可以透视病人的身体。

二、如何做好医学英语翻译

1、熟悉医学知识,掌握专业术语。每门学科都有自己严密的概念体系,医学也不例外。这些概念通过大量的专业术语反映出来,有其严格规定的意义。正确无误地理解专业术语,乃是确切表达的重要前提之一。

例如:The cell has two main parts:a nucleus,containing the genetic material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and a surrounding simifluid cytoplasm,分析:本句中有几个关于细胞的专业术语,如nucleus,deoxyribonucleic acid,cytoplasm等。

译文:细胞有两个主要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前者含有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后者是环绕前者的一种半流质状物质。

2、结合专业知识掌握半科技词汇的确切含义。医学英语文章中除使用专业词汇外,还大量使用了半科技词汇。半科技词汇是医学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日常英语,但其含义和日常英语大相径庭。

试比较下列各例:A.He was imprisoned in a cell,他被关在监狱的单人牢房中。B.The nucleus is the informarion center of the cell,细胞核是细胞的信息中枢。句A中下划线的单词为普通词汇,而句B中则为半科技词汇。半科技词汇词义繁多,且由于译者熟悉其词形并掌握其日常含义,很容易导致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因此,结合专业知识掌握半科技词汇的确切含义至关重要。

3、了解并熟记常用医学英语词根、词缀。了解并熟记常用医学英语词根、词缀对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翻译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比如知道cyt表示“细胞”,就不难推知cytology即“细胞学”、leukocyte即“白细胞”。

4、学点翻译技巧,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翻译医学英语的先决条件,但译文要做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既准确又不呆板,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译者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并加强对长句的综合分析能力。如:Bounding the cytoplasm is the cellmembrane,which keeps the cell contents in and undesirable material out,yet permits passage of both propernutrients and wastes,分析:此句中含有两个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前一个定语从句中the cell contents和undesirable material是谓语动词keep的并列宾语;而in和out则分别是两个宾语的补语。后一个定语从句中的主语仍为which,承接前文省略了,并且其中的passage一词是一个动作名词,是动词pass的名词形式,意为“通过、经过”,不能按普通名词“通道”去理解。

总之,随着医学英语越来越重要,了解医学英语翻译的标准,掌握医学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必要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使译文符合汉语的习惯,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庆镒,医学专业英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5]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奈达・尤金,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论语翻译篇2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而得到国际学界的承认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语用学在我国的引进很及时,起步阶段的研究大致有外语教学、汉语语法和语用法、理论研究三个方面…。而后逐步应用于其他学科包括翻译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观点及其实践模式。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如何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综合研究方法。综合相关语用学理论和美学理论以便进入更为广阔的翻译研究视野,对此本文算是一个尝试,尝试着探讨语用翻译和美学翻译的整合问题,进而推动语用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成熟。

—、文献回顾

语用翻译这个说法只是近二十多年来才出现的。它其实是一种语境等效翻译,如Nida(1964)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equivalence)和Newmark(1982)倡导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后来,Wilss(1982)等人还明确提出了翻译中的语用对等(pragmaticequivalence)LeoHickey汇编的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ThePragmaticsofTranslation)共收编了十三篇论文,它们均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指导意义(1^0出01«^,2001)。国内著名学者何自然在十年前就提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何自然,1997,p.186)。同年,另一德高望重学者钱冠连提出翻译的语用观:语用学在翻译中的体现。它是窄式语用学定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将语用学定义为一种语言功能理论,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下对多于话面(字面)的含义作出解释的(钱冠连,20Q2,p.249)。从语用翻译的现状来看,多种理论观点与模式相继开始并存。而将美学理念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学者为数也不少。我们需要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翻译理论研究,同样也需要从美学角度出发的翻译研究。美学翻译就是将现代美学基本原理运用于语际转换中美学问题的分析、阐释和解决过程之中,涵盖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的研究,翻译中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翻译中审美再现手段及审美的标准的探讨等。GiseladeMarco在Theaestheticsoftranslationcriticism:Astudyinevaluation(MasterThesis)摘要中主张‘翻译评论家用于翻译评价的可靠的方法论工具必须得到认可以确保译文忠实于原文”(GiselaM.1976)。林语堂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的翻译家,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观(陆洋2005,p.49)。美学翻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始终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渊冲教授在多年的诗词翻译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翻译美学理论即“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 以译诗而论,主要是真(或似)与美的矛盾。求真是低标准(必要条件),求美是高标准(充分条件)。可见,翻译美学和文学翻译相互依存。翻译,与其说是语际间的转换,倒不如说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以美的形式所进行的一种美的创造。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修订版前言提到,“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也有不少翻译家从美学效果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的有关规律。许钧在《文学翻译批评研究》专著中,提到文学翻译的层次,最高层次即是审美层次(许钧,1992)。奚永吉以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思辨为基石,进行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中之跨文化、跨时代、跨地域文学翻译比较研究,对古往今来的翻译美学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诸多处理译文的具体方法。毛荣贵提出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这两个与翻译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理论。他认为,“拥有翻译美学理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调整单一被动的翻译心态、克服审美疲劳、调动潜在的语言能动、激发处于懒散消极甚至是休眠状态的语感”(毛荣贵,2005)。由此可见,翻译研究与实践日趋多元化,也更具争议性。但翻译是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上述研究成果若能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比如把语用翻译和美学翻译融为一炉,加以整合,可以为翻译研究寻找到一个较为新颖的切入点。

二、整合理据

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整合性。所谓整,即调整,指调整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所谓合,即协合,指协调调整后的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为一和合整体。实际上包括两个动态过程:一是使要素的作用或功能发生变化,一是将变化后的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再协合为一整体(倪荫林.1997.p.18)不同的系统其整合能力是不同的,要素变化的内容也不同。整合有局部整合和整体整合之分,或叫“大整合”和“小整合”。“大整合”是系统中规模性的组合行为;“小整合”是系统中两个要素的作用或功能的组合行为。就翻译而言,即直译意译的整合,翻译标准即忠实与通顺的整合,译语与原语的整合属于“小整合”,翻译过程中理解、表达与校对三种行为的整合,翻译学与美学,语言学等各学科理论上的整合,译文音形义层次上的整合,属于“大整合”。一般地说,整合效应是与系统的复杂程度成正比的。“小整合”,因规模小且要素少,故整合效应较弱,反之,“大整合”整合效应明显。

所谓“整合性研究”,即在同一个理论和方法的框架内对话语进行综合分析,既考察话语/语篇的局部连贯,也考察其总体连贯;既考察其形式问题也考察其寓意问题;既从语言结构方面进行分析也从认知、社会文化和批评方面进行分析(熊沐清,2001,p.15—19)。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的内容准确无误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过程是文化与信息在语言交换中传递的过程。语用翻译过程是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语用翻译的整合是围绕针对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研究进行整体观念上的分析,摆脱单一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对语用意义分析的束缚。语用翻译系统之所以具有整合性,是因为语言使用要素如语境、意图等,经其组织演化成为系统后就活跃起来,其原因是它具备了排除外部影响而保持自身稳定性的特征,否则就难以成其为系统。这种特征又是由这些要素之间互相作用而得到实现。要素构建成系统之后,整个系统处于活跃状态,要素也都在系统中活跃起来,担任双重角色,发挥双重作用;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要素既是独立的又是约束的,与其他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用翻译与美学翻译的整合也是如此。两者均在翻译系统内,整合时需充分认识各自的大小整合和两者整体整合的必要性,以各自的理论为依据,结合翻译实践选择多种形式的整合。

三、“小整合”的个案分析:原作与译作语用意义的各自整合

翻译不是一门单向学科,而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交际。将语用学引入翻译研究,可更好地诠释翻译中的信息理解和语码转换,因为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表意功能过程,即对语用现象作为在不同的意识突显层面上而又作用于语境一结构关系的动态过程的研究(Verschueren,1999,p.80),旨在阐明不同语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它与认知、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翻译是一种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行为。语境因素复杂多样,译者要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不但要解决文本中的语言问题,而且更要高度地重视文本的语境问题。例如:EarnestHemingway的AFarewelltoArms.

原文:Inthelatesummerofthatyearwelivedinahouseinavillagethatlookedacrosstheriverandplainstothemountains.…Therewasmuchtrafficatnightandmanymuleson

theroadwithboxesofammunitiononeachsideoftheir packsaddlesandgraymotortrucksthatcarriedmen,andothertruckswithloadscoveredcanvasthatmovedslowerinthetraffic.

译文1)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晚上交通甚繁,有许多骡子走过,按子驮着军火箱,灰色的摩托货车装着人,此外,还有^装货的货车,上面用帆布盖着,走起来慢一点、。

译文2):在那一年的晚夏我们住在乡间的一所小房子里。从我们那座房子可以看到i河,隔河的平原以及平原尽头的群山。夜间,这里运输繁忙,路上有许多骡子,按子的两侧驮着弹药箱,灰色的卡车上坐满了士兵,还有一些用帆布盖着的辎重车辆在路上慢慢地行驶着。

原文开篇首句节拍缓慢,Inthelatersummerofthatyear七个单词慢慢地拉得很长,隔了两个字,主句部分welivedinahouseinavillage很笨拙地重复运用in。looked—字遥指句末的mountains,虽然一气呵成,然而却是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先是river,再是plains;而且两字之前,除冠词the外,不加任何形容词(这里加形容词的诱惑是很大的,但是加了形容词节拍子就会乱)。故事一开场海明威以完整的一个长句一改句子短小凝练的惯用写作风格以营造一种意象,其意图是将自己内心世界一郁闷低沉的心境传递给读者,感染读者。译文1)没能理解原作的感情色彩和思想蕴含、作者的写作意图,没有将原文的言外之意蕴涵在其中。译文2)做到了这一点。根据原语作者海明威的意图和期待选择词汇:充分体会他的写作意图,仔细揣摩原作的语用用意,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从海明威隐含意图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深层含义,再把深层含义传递给译语读者,即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语读者再结合语境假设来理解译语,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从表面上来看,译文2)没有遵守格赖斯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中的方式准则(maximofmanner)但遵守了“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同时体现了”三带一”理论中的目的意图原则。根据钱冠连先生的目的一意图原则,有了说话人意图,才有隐含意义。话语是跟着意图走的。语用策略也是跟着意图走的。有了意图,说出的话才可能产生最佳相关效果(钱冠连,2002p.161)。从译文第一句句法特点来看,结构简单但很冗长,几乎没有顿挫,少变化,多重复,拍子平整徐缓,“在那一年的晚夏”那几个字可唤起Inthelatersummerofthatyear的那种怅惘之感与“那年晚夏”相比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体现了海明威在这里以缓胜速、以拙胜巧的语用策略,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空白。真实地再现主人公忧郁的内心世界,当时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似乎在控诉战争毁灭了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心灵的罪行。我们知道,词语进入语境,不确定性方能消失。原文紧接着描绘战争场面,渲染一种紧张气氛。译文1)体现不了是战争状态。译文2)将意义置于语境的照管之下,“运输繁忙”、“弹药箱”与译文1)中抽象的“交通甚繁”、“军火箱”相比,更适用于营造气氛,译文1)将graymotortrucksthatcarriedmen译成“灰色的摩托货车装着人”,将“ othertruckswithloads”译成“装货的货车”,无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战火纷飞的气息,甚至可能使读者不知所云,而译文2关注原文所处的环境,分别译成“灰色的卡车上坐满了士兵”,“辎重车辆”,注意到原文的语用用意,保证原语的特殊涵义及其作者的意图在译文中尽量得到体现。力求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的使用是和意图或目标相联系的尽管并不总是具有同样的意识程度”,“对复杂的语用意义的理解要考虑语言的产生和解释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力量,同时,还要充分公正地评估意义在人类现实中的主导作用,无论这种作用是认知的、社会的、还是文化的”(Verschueren,1999,p.46—9)。从语用关联论的角度来说,就是寻找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以尽量减少解读信息时读者的认知付出。人们无论何时想要沟通某种思想,总会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听话人具有最佳关联。本例译者寻找最佳关联就是促使译语读者注意原文意欲表达的战争年代的那种特定场景,产生作者希望原语读者所能领悟到的那种感受。这里将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综观论”整合起来分析研究各自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性,这种局部整合效应十分明显,至少译者在理解和表达时不会在译文对原文的动态对等上有任何困惑。可见,语境在翻译中是理解与表达的重要依据。

四、“大整合”的个案分析:语用翻译与美学翻译的整合

翻译已非单学科领域所能涵盖,哲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使得翻译应有多视角的理论思考。英、汉两种语言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千差万别,所以,将英语译为汉语或将汉语译成英语,不是简单的字对字的转换,而是内容和形式的转换,语用翻译体现译文内容的真实美属美的内核,美学翻译体现译文的形式美属美的外核,只有将二者有机整合,才会有完整的译文美。因为译文的“美”包括思想内容的真实和表达形式的完美,两者缺一不可。成功的译作,其语用效果会显示出很好的整合性,其基本原理与创作相同,语用的整合性是译作成功的基础,但仅有小范围整合是不够的。译者在追求语用整合的前提下,还须追求译作的审美效果。在翻译中将多种翻译目的和意图整合的同时,将美学翻译融为一体,进一步整合,不仅关注原文的各种语用因素,而且将原文的美学意识创造性地再现,寻求差异中的对等,即尽量减少译文与原文在对读者产生的感受方面的差异,以使译文的整合效应尽可能接近原文的整合效应。这一成功依赖于语用翻译与美学翻译的整合过程,具体体现在语音、用词、择句和篇章等各层次的选择方面。诗歌翻译最能说明这一点。请看下例:

浪淘沙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Thesundispelsthemistandshinesonlive广stand,

Thecrookiscrowd’dwithwomenwashinggoldfromsand.

Thesealsofkingsandlords,tinselsofladiesfairAretakenfromthesandandbythesepoorwomen’scare.

(许渊冲.2002.p.16-17)

此诗是《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仄起七言绝句式,是语言整合性很好的诗作。诗的开头两句;“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描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驱散了江上的晨雾,江中小洲露出明净秀美的轮廓,从沉睡中醒来。成群结伴的淘金姑娘披着朝霞,在江水弯曲之处淘金。若将“照”字与“开”字孤立起来看,并无特别之处,但两字在此诗中前后呼应,巧妙勾勒出清晨江面由大雾弥漫,到红日愈升愈高、雾气渐淡渐消的一幅幅画卷,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动态美。第二句的”满”字,说明淘金女伴之多,也暗示了淘金劳动早已开始,场面热烈壮观。用“女伴”而不用女郎:一方面是出于声律上的考虑—“伴”字是仄声,用在句中能使平仄协调,另一方面正见出姑娘们三三两两,结伴互助,亲密协作的动作情态。后两句从与前两句的转折对比中提炼出深邃的思想。选择标志上层社会富贵奢靡功名权势的首饰与金印来立意,指出权贵们所占用的黄金是姑娘们辛辛苦苦从浪底沙中淘漉得来的,突出用“尽是”引导读者通过联想去感受诗人的爱憎分明的情感世界。

论语翻译篇3

关键词:双关语 《爱的徒劳》 Delabastita 双关语翻译理论

一、引言

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两种功用:一种是欣赏,即文学作品运用语言以愉悦人们并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另一种则是影响人们的情感和道德观念。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兼具以上两种作用。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双关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实现文本的生动有趣。因此,这类词语极富幽默性并且能够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研究英美文学中的双关语现象涉及三个层次的意义: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作品运用词汇传达作品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双方表达各自的理解。因此,对译者而言,表达双关语的意义,打破思维定势以及展现原文的内蕴极为重要。但这正是双关语翻译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爱的徒劳》是莎士比亚的一部重要的喜剧作品,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又滑稽的爱情故事。Navarre国国王和三个大臣发誓三年内一起学习外国艺术并且不近女色。然而,法国公主及其三个女官为商讨某地的归属问题来到Navarre。这四个男人很快放弃了他们的初衷,坠入了情网。四对青年演绎了阵阵捧腹的笑剧。最后,法国国王的突然离世使得公主一行人仓促离开。临走前,女人们声称,如果男人们可以等他们一年,则证明男人们遵守了承诺。在女人们翩然离去的身影中,这出剧落下了帷幕。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沿袭了其使用双关语(包括同音异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的写作手法。在这些双关语中,有的由一个简单的词构成,有的由短语构成,还有的由句子组成。译者要将英语双关语译成中文,并让中国读者理解,困难重重。对此,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竭尽所能使他们的译文表现出原文的风格。然而,英语双关语可译又不可译。

二、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和梁朱两个译本

双关语“Pun”又称“Paranomasia”,源起于拉丁语“Paronomazein”,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语一般包括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和词义曲解。同音异义词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一词多义或者称为语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双关现象。而词义曲解则表示故意误解某一词,从而在语境中由人物填补完整。

Delabastita认为,双关语是指在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中,挖掘所用语言的结构特征而导致在理解方面形成两种有意义的结构相似可意思不大相同的语言架构的一种现象。在其双关语翻译理论中,他提出三种大同小异的双关语翻译策略分类法,根据张南峰(2003)的总结共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同类型的双关语保留原文双关语的两层意思。2.以不同类型的双关语保留原文双关语的两层意思。3.双关语译为类双关语:用某些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修辞手段(例如重复、头韵、脚韵、所指含糊、反语等等),以求再造原文双关语的效果。4.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以非双关语的方式传达原文双关语的一层或两层意思,但也有可能把两层意思都译得“面目全非”。5.双关语译为零:删去包含双关语的一段文字。6.照抄原文:把原文双关语原封不动地搬到译文里。7.非双关语译为双关语:在翻译一段不包含双关语的原文时,自己制造双关语。8.零译为双关语:在译文里加入一些包含双关语的全新的语篇材料。9.编辑手段:在注释、译序等地方解释原文的双关语或者提供另一种译法,等等。笔者借用这些方法,探讨《爱的徒劳》两个译本中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是否可行。如:

(1)Light seeking light doth light of light beguiles.(P10)

朱生豪译(以下简称“朱译”):本想找光明,反而失去了光明;因为黑暗里的光明尚未发现,你两眼的光明已经转为黑暗。

梁实秋译(以下简称“梁译”):追求光明反被光明骗走了光明。

原文中出现了四个“light”,但只有第一个和第三个表示“眼睛”。当时英国有一种说法,眼睛自身可以发光,人们只用这束光就可以看见。此外,第二个“light”表示“智慧”,第四个表示“视野”。从两个译本比较来看,第一个译本遵循四个“light”的意思,并保留了原句的结构。而第二个译本则是直译。相比第一个译本,第二个译本对于读者来说过于晦涩难懂,除非读者已阅读过全文,否则将很难理解这句翻译。再如:

(2)Berowne:…By the world,I would not care a pin if the other three were in.(P96)

朱译:凭着全世界发誓,即使那三个家伙都落入了情网,我也不以为意。

梁译:我对全世界发誓,那三个人若是也在闹恋爱,我是绝不介意。

在《爱的徒劳》中,Berowne是Navarre国的一名大臣,聪明机智,喜欢耍小聪明。因此,他的语言特点正如其人一样可爱迅捷。在例句中,“in”一语双关。一方面,它表示其他三个男人违背誓约恋爱了。另一方面,“in”暗示这几个主人公在热恋过程中所遇到的麻烦。梁译本中,译文只表示出了一层意思。而朱译本中,创造性地将“in”翻译为“落入了情网”。而且,这版翻译展现出如网状般纠缠复杂的爱情纠葛,恰好应了原文情节。

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看,两个例句中梁实秋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将双关语译成一个简单的单词或句子,而朱生豪是译成汉语中同义的另一个双关语。因而,梁实秋的翻译版本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影响译著的整体效果。再如:

(3)Berowne:Thou grievest my gall.(P156)

朱译:你不知道我心里多苦!

梁译:你伤了我的胆。

原句中“gall”一语双关。“gall”不仅是指人体器官,在文中同时也表示说话者心中的苦痛。朱译本准确地表达出第二重意思,而梁译本中没有涉及,只表达了第一层含义。就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而言,两位译者都将该双关语用另一种交流形式翻译出来,同时也都只表达出一层语义,双关的效果没有展现出来。但将“gall”译成“苦”更易接受。从而可以得出,翻译双关语时,如果不能兼顾两个语义层面,表达出更为深层的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再如:

(4)Katharine:No,I’ll not be your half.(P156)

朱译:不,我可不跟你配对儿。

梁译:不,我不做你那半个人。

Katharine是《爱的徒劳》中法国公主的一名女官,蕙质兰心、嫉恶如仇。她所说的话极富个人色彩——情绪化、果敢直接。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她想表达两层含义:首先,她不喜欢跟Longaville送做堆(Longaville即Navarre国另一名大臣。在假面舞会中,四位女主人公设计捉弄四名男主人公。原句语境中,Longaville误将Katharine认作是其心上人Maria)。其次,她并不打算嫁给他。因此,误会与戏弄造成了这幕场景滑稽有趣。然而,梁实秋再次采用直译的手法,而朱生豪却是将其译为了一个汉语双关语,相比而言,朱译本更具喜剧效果且贴近原作。

从这些例子来看,两位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双关语翻译。确切地说,梁实秋的翻译手法比较保守,而朱生豪的翻译手法更为灵活多变。正如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所示,一定的翻译风格与译者的翻译理念密切相关。由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朱生豪和梁实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翻译观。Delabastita的分类法,有助于研究某个译者或者某个文化的翻译观和文学观。Delabastita的分类法十分细致、合理。如果用来衡量译者的翻译观,则可把这十种策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偏重译文的充分性,即朱生豪的译文;第二类偏重译文的可接受性,即梁实秋的译文。

三、两个译本的比较

梁实秋(1903~1987)和朱生豪(1912~1944)都是莎士比亚作品的著名翻译者。自1930年起,梁实秋开始独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并且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朱生豪从1935年到1944年共翻译了31本莎士比亚作品。但两者的翻译风格完全不一样。梁实秋追求“忠实”原则,他的语言相对偏向于学院派风格。他的译本比较适合用来学习。而朱生豪崇尚“神韵”,他的译本更为流畅也更受欢迎。

翻译观包括翻译态度、目的、策略和美的鉴赏。梁实秋提出的翻译观,逐渐影响了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主流诗学和他的文学理论。朱生豪则是因其兴趣、爱国主义意识和个人经济地位决定了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动机,这即是他的翻译观,正如他翻译的作品,强调并积极运用归化的策略。此外,朱生豪力求在译文中还原原作的独特魅力。

(一)表现“音美”方式上的不同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一定的音韵著称,节奏上丰富多变,双关语也加强了音韵上的效果。但是梁实秋的译文并没有展现这种效果。相比之下,在朱生豪译本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定的旋律、节奏和韵律。这是因为,朱生豪有丰富的英语知识,而且也拥有很深厚的古文功底,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颇深,因而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灵活运用。例如:

(5)Rossline:An if my face were but as fair as yours,

My favour were as great.Be witness this—

Nay,I have verses,too,I thank Berowne;

The numbers true,and,were the numbering too,

I were the fairest goddess on the ground.

I am compared to twenty thousand fairs.

O,he hath drawn my picture in his letter!

Princess:Anything like?

Rosaline:Much in the letters,nothing in the praise.

Princess:Beauteous as ink—a good conclusion.

Katharine:Fair as a text B in a copy-book.(P138)

朱译:

罗瑟琳:我希望您知道,只要我的脸庞也像您一样娇艳,我也可以收到像您的一样的贵重的礼物;瞧这个吧。嘿,我也有一首诗呢,谢谢俾隆,那音律倒是毫无错误,要是那诗句也没有说错,我就是地上最美的女神;他把我跟两万个美人比较。啊!他在这信里还替我描下一幅小像哩。

公 主:可有几分相像?

罗瑟琳:字写得到还漂亮,可惜内容华而不实。

公 主:就是说和墨水一样漂亮,这倒有几分像咧!

凯瑟琳:一准是一手黑墩墩的正楷。

梁译:

罗瑟琳:我愿意您知道:如果我的脸也像您的一样白净,我的礼物会是一样的贵重;看看这个。哼,我也有一首诗,我谢谢伯龙;音节倒是没有错误;如果估量也不错误,我是人间最美的仙子:他把我和两万个美人相比拟。啊!他在信里给我描了一幅肖像。

公主:描写得像不像呢?

罗瑟琳:黑的字母倒是很像,赞美的话一点也不像。

公主:美得像墨水一般;很好的结论。

凯瑟琳:白净得像钞写簿中描花大写的B字一般。

Navarre国王送给公主一块钻石当作礼物,而大臣Berowne给Rosaline送去一封信并随信带去一幅画。即使女人们内心感到很高兴,但表面上还是对礼物挑挑拣拣。Rosaline是个黑美人,文中最有意思的一词即是“ink”,这是个一语双关的词。因此,译者翻译这部分时,必须既要表达出女人们的心情,也要准确地翻译出双关语,这就是问题所在。比较朱译本和梁译本,在有些句子的语言处理上,朱译本更容易理解,而且采用了中文短语和成语,让读者印象深刻。但是在双关语翻译上,梁译本处理得更好。梁实秋将句子“Much in the letters,nothing in the praise”译为“黑的字母倒是很像,赞美的话一点也不像”,活脱脱描绘出了一个可爱的淑女。从梁实秋的译文中,读者可察觉出Rosaline必定很像这幅画,而且她开始喜欢上Berowne。可作为一个矜持的淑女,她不可以在人前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在原文中,几位女士的对话自然随性、亲近且没有等级观念,像一般闺蜜一样聊心事。两个译本中,这种亲近自在的关系一览无余。从这种意义上说,两种译文都是成功的。

(二)译文风格上的不同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是后来者难以企及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古英语的影响,也是由于在其作品中除了文学语言之外,还有当时许多生动的口语表达方式。这些口语化表达方式由演员在舞台上展现。梁实秋翻译这些口语化句子时,采用的是正式的词语和句子。再反观朱生豪,他常选择充满强烈表现力的口语,可以重现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这种表现方式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这些角色的不同心情:愉悦、愤怒、悲伤以及快乐。上述所引用的例子可以解释这一点。

(三)优雅与粗俗

粗俗语言也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大特色,加强了舞台效果。在梁实秋翻译版本中,他没有仔细考虑这些粗俗语言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粗俗场景应该保留,如此才能使译文忠实原文。在朱生豪的版本中,朱生豪将原文中的粗俗用语都净化了。如:

(6)Costard:O,marry me to one Frances!I smell some l’envoy,some goose in this.(P66)

朱译:

考斯塔德:咳,还不是把我配给一个臭花娘——这话里有几分说明,有几分呆鹅的味道。

梁译:

考斯达:啊!还给我娶一个老婆:我觉得你的话中有诈。

句子中的“goose”便是双关语:一方面表示“cheat”,另一方面又有“bitch”的含义。两位译者都只译出了一层含义。如果译者直接翻译该词,会给读者带来疑惑;但如果略去该词或者只是简单地译出字面意思,又不能表现出原文的意义,译者因此进退两难。所以,在翻译双关语时会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正如《爱的徒劳》,即使其中有些双关语可以成功译成中文,如朱生豪所译,但仍然有一些限制条件制约翻译。

四、双关语翻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影响双关语翻译的制约因素可以分为两部分,言语差异和非言语差异。言语差异造成的制约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对双关语翻译的影响很大。此外,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不同,比如发音和句法上的差异,也会影响英语双关语的翻译。在《爱的徒劳》中就有许多同音异形词,给译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

(7)Berowne:Pell-mell,down with them!But be the first advised in conflict that you get the sun of them.(P135)

梁译:不顾一切,打到她们!但是首先要注意,在冲突里你们务必要占据有利的形式.

“sun”和“son”发音相同,一指利用女人,又指女人怀孕。作为象形文字,汉语不能表现出由同音异义词构成的双关语的效果。不了解这一点,译者只能译出一层意思。

非言语差异也包含很多因素,像文化差异和译者翻译观的不同等,这些差异在翻译双关语时造成了许多障碍。如:

(8)Berowne:The spring is near when green geese are a-breeding.(P19)

梁译:春天近了,小鹅就要孵出……

原句中,“green geese”不仅仅表示鹅,也指代缺乏经验的傻瓜。但在汉语中,鹅没有文化意象。在梁实秋翻译版本中,他对此双关现象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放弃“缺乏经验的傻瓜”这一层意思。除了文化差异,非言语因素也包括译者的消极态度和狭隘的翻译观,这些因素都将制约双关语翻译。

梁实秋和朱生豪都是中译莎士比亚作品的大家。但两位译者在风格、翻译技巧、措辞和语言组织等方面都大为不同。梁实秋的翻译版本对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学者而言更为方便。朱生豪的翻译版本则更有利于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两者从不同视角来诠释莎士比亚这些经典作品。总之,梁实秋主要采用异化的方法来翻译双关语,而朱生豪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翻译策略不同,但基本上达到了他们翻译的目的。

五、结语

翻译作品总会存在一些遗憾,梁实秋和朱生豪的两个译本也不例外。梁实秋的译本保守且不够灵活。朱生豪的译作更为优雅,但有时未免有“炫耀文采”之嫌。

基于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通过比较《爱的徒劳》两个译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译者对翻译双关语采用的策略不同,这与时代背景和主流文化有关。其次,翻译双关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言语差异和非言语差异。

由于国籍、宗教文化和语言表达及鉴赏习惯的不同,人们对于幽默化的语言表达效果做出的反应也不同。英语中两个同形同音异义词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对应词,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中也没有一定的对应。正因如此,译文要表现原文双关语所引起的独特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可译和不可译总是相对的。只要社会和文化差异存在,翻译过程中的障碍就会存在。双关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译的。笔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遇到双关语时,应该理解原文中双关语的两层意思,结合自身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选择一种恰当的翻译策略来把握原文语境的内涵和魅力。因此,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英语知识,而且要深入学习中国文知识学。如此,译者才能从汉语中选择准确的词句来完美地表现英语双关语的内蕴。

参考文献:

[1]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张南峰.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J].中国翻译,2003,(1):30~35.

[3]莎士比亚.爱的徒劳[M].殷耀注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莎士比亚.爱的徒劳[M].朱生豪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5]莎士比亚.空爱一场[M].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远东图书公司),2001.

[6]刘天华,维辛.梁实秋读书札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90.

[7]辛红娟.双关翻译的制约因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2):68~70.

论语翻译篇4

关键词:谚语;翻译因素;翻译方法

一、引言

英国作家和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曾经说过:“The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initsproverbs.”谚语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手段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语言精品。谚语是人类语言文化大树上硕果累累的一枝,是语言白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何为谚语呢?《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戒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英语一则谚语告诉我们:“Proverbsarethedaughterofdaily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生活的产物)英国搜集家ThomasFuller曾对谚语作过描述:“众多的事理经过煎熬,凝练成寥寥数词,这便是谚语。”英国首相JohnRussel认为谚语是:“众人的智慧,一人的妙语。”

以上观点虽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谚语的特点:1、智慧的闪光2、经验的结晶3、精美的语言4、人生的启迪5、无翼的飞翔6、真实的写照。一般我们对谚语的含义理解为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它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

学习英语语言不可能不学习英语谚语,但是英语谚语是几千年英美文化的沉淀,特别是英美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试图从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和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两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做一些浅层次的探索。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谚语的翻译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能够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寓言神话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正确理解和翻译谚语自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历史的进程中,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征服不列颠岛,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留在岛上,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例如:

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

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roadsleadto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这三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地理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习习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theEnglishChannel),多拂尔海峡(thestraitsofDover),东面隔北海(theNorthSea)。这里的海上运输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留下了不少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例如: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东西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Hewhowouldcatchfishmustnotmindgettingwet.要想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的比喻意义相似。

Thegreatfisheatupthesmall.大鱼吃小鱼。

这条谚语形象的描绘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激烈斗争,相互倾轧的状况。

Hethatwouldsailwithoutdangermustnevercomeonthemain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

这条谚语比喻“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相当于汉语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大不列颠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风大雾多,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产生了一条谚语:Itneverrainsbutitpours.(不雨则己,一雨倾盆)。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多,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影响,又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英美国家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美文化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

Everydoghashisown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

Anolddogbarksnotinrain.(老狗不乱吠。)

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Dogdoesnoteatdog.(狗不吃狗。)

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

Loveme,lovemydog.(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

Hethatliesdownwithdogsmustriseupwithfleas.(与狗同眠的人身上必然有跳蚤。)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近似与汉语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猫也是英美文化的宠物,多用来比喻女人,猫和狗一样,常被比喻成人,自然也引出不少谚语。

Allcatsaregreyinthedark.(所有的猫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

这条谚语比喻“人在未成名时,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

Acathasninelives.(猫有九命。)

在英美文化习俗中,传说猫天资聪明,动作灵敏,在很多其他动物会被伤害的情况下,猫都能逃脱劫难。这条谚语比喻“生命力极强”。

Acatinglovescatchesnomice.(戴手套的猫捉不到老鼠。)

这条谚语比喻“四肢不勤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出来”。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英美国家,基督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谚语源自《圣经》,或与基督教有关。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对翻译相关谚语起重要作用。

Theheartknowshisownbitterness.《圣经·箴言》

一颗心知道它自己的痛苦。

Everymanmustcarryhisown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Forbiddenfruit(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fruitissweet.

禁果是甜的。这句谚语表示“不让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在英语谚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和体育美术等因素还会影响到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卢梭说过:“谚语是一个人的机智,所有人的智慧”。既然谚语反映的内容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闪光,历史文化的沉淀,那么谚语的翻译也是必然要反映谚语的本质,揭示谚语的内涵。著名美国翻译家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应是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针对不同的谚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语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意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

Ahomewithoutloveisnomorethanababywithoutasoul.(没有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

Helaughsbestwholaughs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Knowledgeispower.(知识就是力量。)

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

Lifeisshortandtimeisswift.(人生苦短,岁月易逝。)

Theeyeisthewindowofthe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见,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和比喻,保留了其表达手法,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意译法

所谓意译是指用译语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形象来翻译英语谚语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因此其表达方式和汉语有着某些差异。当原文的意思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取直译法处理,或用直译法处理会给读者带来歧义时,就应采用意译法。例如:

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遇,必有一争。)

Nothingventured,nothing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Everybeanhasit’sblack.(凡人各有其短处。)

Anewbroomsweeps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直译兼意译

有时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在直译后再加上谚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例如:

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人,量入为出。)

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Adaughterisfairerthanfairmother.(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释意法

释意法就是指在对一个谚语翻译的同时,其后再附上注释或解释,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谚语的内在含义。在英语谚语中有一些本民族持有的人名、地名和历史典故等,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直译和意译都不能完全达到翻译准确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翻译时需要用一定手段来补偿,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或直译意译加注释的方法,达到对谚语原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例如:

Iftheskyfalls,weshallcatchlarks.(天塌下来正好抓云雀,意指:何必岂人忧天。)

BacchusbathdrownedmorementhanNepture.(酒比海淹死的人多,Bacchus-酒神,Nepture-海神。)

Whatisaworkmanwithouthistools.(没有工具的工匠有什么用,意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HethatliveswithMuseshalldieinthestraw.(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天文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有死后才出名。)

四、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经过历史的演变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精炼的形式中。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神话等因素,灵活地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释意法等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全面正确理解谚语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2]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北京:外语教育与文化出版社,1995.

[6]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8]田静.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

[9]彭光谦.《英语谚语》[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

[10]李惠芬.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及翻译模式[J].西安: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4)

论语翻译篇5

(辽宁科技学院外语系,辽宁 本溪 110015)

【摘 要】外宣公示语翻译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存在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其规范性亟待解决。规范的公示语翻译需要相应理论的支持,对当前在该领域备受关注的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和阐释。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功能对等;文本类型;目的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外宣公示语翻译规范研究”(L14DYY037)。

0 前言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全球化的一个中心舞台,强大的经济影响力让这里成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焦点。我们不仅要营造出一个适宜的国际化语言环境,而且还要向世界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外宣公示语在搭建这一平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我国的人文形象和各方面的国际化进程,它的英文翻译既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也是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张名片。虽然我国各个角落的公示语几乎都是双语的,但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诟病,是急需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标准规范的外宣公示语翻译首先要有理论指导,但公示语有其自身的言语特征和行文特点,不是所有的翻译理论都适用的,需要找到针对性的翻译理论。

虽然外宣公示语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但国内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来很多具体而且针对性的理论,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

1 外宣公示语翻译理论

1.1 功能对等理论

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从语言学和交际学的角度,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他指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其理论的主旨是“功能对等”,就是强调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不局限于文字表面的一一对应,而是注重两种语言间功能效用上的对等,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起到指示,告示、警示、标示和宣传等社会服务功能的应用文体,其特点为简洁、易懂、规范,所以公示语翻译的基本要求就是传达原文对等的功能。

奈达指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使译文的接受者理解译文的程度能够基本对等原文读者理解原文的程度。功能对等理论跟以往的众多理论不同,它不再关注原文和译文,而是译文读者,力求译文读者和译文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相一致。功能对等将重点放到了内容信息和译文读者的反应上来,强调译文与原文在交际功能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者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功能对等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因此,功能对等原则有高标准和低标准的程度之分。在追求最高标准的同时,必须满足最低标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原文表达的功能。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公示语翻译应该遵循先功能,后风格的原则。

1.1.1 功能优先原则

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首先明确原公示语的功能,然后再尝试在不改变其功能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因此,在对公示语进行翻译之后,译者应该对比翻译前后的公示语,看译文读者是否与原文读者做出的反应一致,并且是否达到功能对等。如翻译“新北京新奥运”标语时,如果不考虑功能的一致性,而只是按字面对应,很容易译成“New Beijing, New Olympics”,但“New Olympics”所起到的含义功能可能会导致外国人误解奥运会改变了,不是我们想要的反应。两个重复的“新”字有着不同的言语功能,因此,将“新北京新奥运”译为“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似乎更合适。

1.1.2 简洁原则

简洁,是公示语典型的文体风格,所以翻译时在体现功能对等后,尽量选择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无烟医院”被译成“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is hospital”,这一翻译传达的言语功能应该是一致的,但过长的繁琐表达不仅空间不允许,也不会引起注意。如果翻译为“Smoke-Free Hospital”,实现了功能和风格对等,属于较高标准的功能对等翻译。

1.2 文本类型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之一莱思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莱思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信息型文本语言逻辑性强,其功能为提供“纯粹”的事实,如“国家地质公园”、“西湖”等地域名称,“票务中心”、“医务室”、“投诉中心”、“景区路线图”、“求助电话”等服务机构或部门名称、设施介绍、功能说明等公示语。信息型文本语言简洁明了,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基本信息,让看的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设施及功能介绍。表情型文本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注重文本形式,作者态度和内心感情的表达,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样的宣传语。表情型公示语旨在表达信息发出者的情感与态度,通过排比、押韵、夸张等修辞方法及大量修饰语来凸显语言的美感,具有文化特征。操作型文本语言具有对话性特点,文本感召力强,其功能在于感染读者并引发行动,具有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一般为操作型文本,如“禁止吸烟”、“禁止乱扔垃圾”、“禁止携带宠物”、“当心碰头”、“勿拥挤等。操作型公示语多为祈使句,提醒、告诫或强制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不同文本类型理论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信息型公示语的翻译应以传递原文本信息为首要任务,译者应使用受众所熟悉的语言形式,译文须简洁明了,翻译时可使用“借译”和“交际翻译”的策略;表情型公示语的翻译不仅要传递原文的信息,还要传达原文的美感和艺术形式,翻译时可使用“语义翻译”的策略;操作型公示语的翻译应侧重信息的传递效果和目标语言者的反应,译文应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心理,译者可采用“借译”和“仿译”的策略。

1.3 目的论

目的论是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为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目的论有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目的原则为翻译的首要原则,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连贯性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例如,在翻译“老弱病残专座”时,不需要把老、弱、病、残都一一译出,而应直接译为:“Courtesy Seats”,又如“游客止步”,应译为“Staff Only”就可以了,没必要体现“tourists”。

2 结语

错误甚至可笑的公示语翻译不仅影响工作、生活和国际交流,也损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文形象,所以一定要重视公示语翻译理论的研究。但公示语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功能性应用文体,其翻译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是依据哪一个理论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把更多的理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使我国外宣公示语的翻译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韩燕.文本类型理论视阈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刘婷,张明林.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探讨公示语英译[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5).

[3]万华林,胡光磊.从目的性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翻译[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4).

论语翻译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38-02

1 引言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能力,这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所信奉的真理。然而我们在对这五种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过去的应试教育特别注重读和写的培养,因为这两种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习者英语考试水平的高低;现在改革后的英语教学加强了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让过去的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没有了市场;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翻译这一基本技能的培养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2.1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大纲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对英语翻译能力所做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较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更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是教育部指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由《教学要求》具体而量化了的教学任务;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索并完成的教学目标。

2.2 翻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翻译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翻译分为两种模式:将英语翻译为汉语(英译汉)和将汉语翻译为英语(汉译英)。

在英译汉的教学、练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需要翻译的英语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阅读上下文来理解一个结构甚至一个单词的真正意义。如果说做阅读要求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度为80%,则做翻译就要求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度达到100%。可以说阅读是翻译的过程和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化和结果。英译汉这一过程还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加深他们对英语的语言结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等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从而使他们学会应该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英语这一门外语,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

汉译英的教学、练习过程则是学生对需要翻译的汉语材料加以理解、分析之后将自己对汉语材料的理解用英语表达出来。英译汉过程中学到的英语词汇、表达方式等就可以通过汉译英这一过程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些英语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学生使用英语表达出自己对汉语材料的理解的过程也能使他们的英语选词造句更加精确和流畅。从而使学生在用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更能做到游刃有余。

词汇量的扩大和对词语、句型理解度的增加亦可降低他们对所听到的英语材料的理解难度,间接地达到了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而且,在做翻译练习时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一过程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众所周知,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翻译得准确,学生就要对翻译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一学习过程无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提高他们对英语这一门外语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在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几种基本能力的培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3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据中国译协2009年资料显示,中国有专业翻译人员约6万人,各类翻译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即便如此,已有的翻译人才也无法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而据2007年3月19日《上海青年报》报道,2007年3月参加 “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的人数达到58000人,比2006年春季的41000人整整多出一万人,同比增长了25%,是历年来中高级口译春季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60%以上是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由此可见,既然社会需要具有翻译能力的学生,同时又有这么多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翻译,我们的翻译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英语专业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也变得日益丰富,翻译的需求已呈现出广度上的多元化和深度上的专业化。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翻译技巧娴熟,但专业知识却较匮乏,无法很快胜任科技类的翻译工作。而占毕业生人数绝大多数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又缺乏熟练的翻译技巧。如果翻译单单依赖于外语专业的学生,那么他们不仅在专业素质上难以胜任,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翻译人才高达90%的缺口的需求。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学习借鉴国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更有效地向世界推介我国各领域的最新成就。大量的外文资料无疑需要大批的专业翻译人才,而非外语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学科分布广泛,是挖掘和培育翻译人才的重要源泉,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理论知识,让他们接受系统的翻译教学,他们将很容易适应各类翻译工作且极有可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出色译者。而事实亦证明了这一点。有学者指出,在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都是由科学、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

一方面是紧张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高达90%的缺口和日益增多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此时的大学英语教育就应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的内容和侧重点。但是这并不是说翻译教学就必须被放在听、说、读、写、译序列的第一位,也并不是说应该把每一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培养成翻译专家,这是极端且脱离现实的。然而,我们却必须承认,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考虑,翻译是他们最实用的外语技能之一,尤其是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的翻译。然而要做好翻译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及丰富的背景知识,不经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翻译实践,学生根本无法胜任。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不少大学毕业生连论文摘要都翻译不好的事实却不断提醒我们这些英语教育工作者,到了重视翻译教学应有地位的时候了。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英语过级考试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未能对翻译有足够的重视

英语三级考试将翻译考题设置为了选择题,将学生翻译的主体地位直接替换了;改革后710分的英语四、六级相对以前的英译汉考题又加入了一些汉译英内容,但是相对于其他项目而言,翻译题分值比例小,而且也相对简单,只是长句中部分句子的翻译。作为英语教学评估和学生能力评估的风向标,过级考试对翻译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都未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翻译的学习上。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并没有开设翻译课程,受此制约,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系统地讲授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技巧等,致使学生对翻译没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更淡不上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方法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来完成练习。因此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了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等许多问题。而翻译练习本身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更是稀少,仅仅在课后练习中有几个翻译练习支撑场面。即使是这几个支撑场面的翻译练习,本质上也并不是对翻译能力和技巧的训练,而是有针对性地巩固课文中学习到的短语、句型等语言知识点,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帮助。

3.2 许多教师的业务水平并不能达到翻译教学的要求

由于一直以来对翻译的不重视,许多教师的翻译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都不能满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学生人数不停地上涨,大学英语的课时任务也是不断地加重。许多老师更是忙于授课,无暇去加强自身翻译素养的培养、研究对教学方式的改进。特别是当强调交流的交际教学取代语法翻译教学而成为主流之后,课文的讲解就主要倾向于对学生听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压缩了翻译的生存空间。教师对翻译的讲解就仅限于课后的那几个支撑场面的翻译练习。而对这些翻译的讲解许多老师要么照本宣科、一笔带过;要么稍作发挥、浅尝辄止,从而造成翻译教学可有可无的局面。

3.3 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不足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会直接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反映出来。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认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s.”(翻译就是用译语复制出与原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那么在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原语言所包含的意义,还习惯用中国人的思维来理解、分析英语句子的情况下,他们的翻译中经常出现错译、误译甚至漏译也就不足为奇了。

4 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对策

综合以上三点,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以供参考。

第一,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成立工作小组,研究开发适应相应专业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在组织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材难易程度是否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师生水平相适应,以及教材自身的系统性,编写出融翻译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训练于一体的教材。只有在有针对性的教材的帮助下,学生的翻译训练才能具有针对性,做到精而细,发挥出做与他们专业技术知识相应的翻译时应有的优势。在条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在运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各自的情况进行教学设置改革,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事实上,这几年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力度非常大,效果非常好,大学新生的英语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一方面是新生水平的逐年提高,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还是让所有学生学完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结果学生只能在低水平的课程里重复。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因而有针对性地改革教材和教学设置,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了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新的形式发展的需要。

第二,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翻译素养。既然许多教师的翻译水平无法满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那么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在翻译理论、实践方面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同时,教师应进行不懈地研究探索,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去,形成自己的翻译教学理论。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并能将自己的理解以教学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为学生讲解得明白透彻;反之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和学生都一知半解,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第三,有条件的邀请翻译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条件不足的以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引入适量翻译理论、技巧,辅以开设翻译选修课的形式强化翻译教学。翻译选修课的开设能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到翻译的理论和技巧,专题讲座的开展更能加深学生对翻译理论、技巧的认识和理解。再辅以一定的翻译练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用与实践,掌握翻译的方法。同时,在具备一定翻译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教师应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讲解,并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避免翻译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比如教师可以采取错误分析法,集中学生平时所犯较多较广的错误进行评析,使学生了解错在何处,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可以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点评,让学生知道在相似的情况下怎样处理最好;也可采用句子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和结构,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做出与原句最接近的翻译。也让学生学习到了在做翻译的时候,怎样去分析、理解句子。这过程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该怎样写句子,在做翻译的时候更能得心应手;还可以采用分组对比讨论的方法,交换翻译作业让学生对同学的翻译做出评价,或分小组讨论学生对翻译处理的优劣,教师再做出点评,使得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能更有助于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掌握。而且,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灵活的方法来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丰富和健全自己的教学手段。

第四,对课程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补充。翻译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了解不同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到英语原句所包含的意义。教师应当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加大文化教育的渗透,特别是英汉文化差异这方面相关知识的传授。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是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宗教、思维方式和习俗等造成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特别是翻译的教学就应对这些差异做深入地了解,区分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做出讲解,补充和说明,避免出现错译和误译。同时应鼓励学生多做涉及到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阅读,主动的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加文化修养,为翻译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第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不仅是实现真理的唯一标准,亦是学习,认识理论的重要途径。理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而不断地实践、练习才能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住翻译的方法和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绝不能放松翻译训练的力度,应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学会做翻译的方法。

5 结语

无论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言,翻译都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革教学设置,改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永喜.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反思[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1).

[3]李波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6).

论语翻译篇7

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起步很早,中国最早的翻译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这个原则被认为是最初的直译说。晋、前秦时道安即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

“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在道家所处的时代,佛经的翻译成为翻译理论建构的主要依托,当时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三不易”“五失本”之说。其意思是,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因此必须慎之又慎。随后,随着唐朝、宋朝、明朝等朝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大发展,与国外的文化交流越来越

多,势必会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

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诞生主要是在五四前后,这个时期伴随文学革命运动,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国外新思想、新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五四前后最有名的多产翻译家林纾,林纾译外国文学着作达一百七十余种,如:《黑奴吁天录》后译为《汤姆大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

《王子复仇记》(Hamlet)等,这些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也让国人开眼看世界,了解更多外国的事情,这为发展以及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认为译者是第一读者,要

让自己的主观体验作为翻译的重要前提,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相交流,这种交流是真实的感受。周桂笙是更早于林纾的重要翻译理论家,他的译作所采用的并不是古文,而是一种平易的报章体的文字,这种文字读起来并不晦涩,普通民众都可以阅读。

廖七一教授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中指出,传统翻译理论时期的中国对于几本没有对外国翻译理论着作的译介,国外翻译理论要比中国的发展体系完善,这套理论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翻译作为人类带有普遍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其

中必然有许多共性或规律,各民族必然积累了可以相互启发和借鉴的经验,无视或鄙视国外译论并不符合吸收人类一切有用文化成果的精神。如: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解构一切规则和理论,当然这一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接受习惯、创作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具有地域地理显着特征的民族性,解构主义的诞生对学术界整个学术伦理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翻译界,到底何种翻译才是好的,翻译的本质是否推动了世界交流,这些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都在接受挑战。解构主义对翻译理论是颠覆性的创新,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翻译本体的唯一性。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这种交际形式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这三个文本相互影响和制约。

论语翻译篇8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文化

与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Manproposes,God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Godbless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hell,aPandora’sbox等。

2、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have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generationplantsthetreesunderwhosetradeanothergeneration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DonJuan唐磺。意为风流浪子。Don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Ban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friendsarehandinglovewitheachother(亲同手足),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背黑锅holdthe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the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the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eye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imitationwithludicrous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Homersometimes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thewisearenotalwaysfreefrom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eyeforeye,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等。

3、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Leiden;1964

[2]Peter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9]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论文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成语翻译策略

上一篇:安全游戏范文 下一篇:寮步中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