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11

在职研究生论文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1

论文致谢一:

本次研究生论文到这里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业的研究生,虽然对工作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学术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的匮乏,使论文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和写作不到位的地方。但是,在我的指导老师李永福老师的悉心帮助和耐心而细致的指导下,我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论文。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李永福老师对我的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帮助,让我按时完成了这次毕业论文。我的毕业论文开始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李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文章中的错误。除了有令人敬佩的学术专业水平以外,他的治学严谨和认真对待学术研究的精神也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也必将积极的影响我去认真对待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我们院、系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谢研究生三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谢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还有谢谢我周围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将变得困难,他们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次由衷的表示感谢。

论文致谢二:

时间飞逝,转瞬间,三年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想起大一刚入学的情景仿佛昨日,还记得七年前带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包头站,是科大的校车把我接到学校文馨书院,在那里我度过了第一个他乡的夜晚。如果说本科的四年时光我匆匆而过,那么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真的是满载而归。如今,即将离开这座生活了七年的城市,即将离开培养我七年的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心中有些许不舍。

读研究生这三年来发生很多的事情,忘不了学校这白色象牙塔中美好的回忆,忘不了老师的辛勤培育,忘不了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其中,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陈莉荣教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陈老师都给了我细心地关怀与照顾。我跟陈老师的相识不同于其他的同学,在我考上研究生之前,就已经认识了陈老师。她是我人生转折点上的一盏明灯,在此我要真诚的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如果没有陈老师的耐心教导,我的研究也不会取得今日的成果,还记得第一次写论文时的我是那么的笨拙,在老师的反复修改与指点下,我终于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在课题研究实验过程中,陈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的指导与帮助,在此我要真诚的对您说一句:谢谢!我还要对能源与环境学院所有其他老师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的给予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致以诚挚的谢意!

最后,感谢环境工程专业的所有研究生同学和师姐、师弟、师妹们所给予的无私帮助。三年的学习生涯匆匆而过,三年中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拼搏,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研究生生活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友谊会地久天长。

论文致谢三:

学位论文的完成,与其说意味着即将毕业,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回想起在烟台大学度过的七百多个日夜,心中感触良多。两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这一路走来,心中倍感幸福,在即将告别美丽的烟台大学之际,内心无比感激。回首走过的岁月,两年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收获良多。

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平华教授。还记得两年前在经历了考研的洗礼之后,身心俱疲,在入学之初较之拼搏考研之时有所松懈。就在自己飘飘然找不到北的时候,导师的一言一行深深点醒了我,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回想起每次拜访导师,导师几乎都在专心研读、伏案写作,其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使我受益匪浅。相信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以及时刻强调学习上进传递正能量的人格魅力所带给每一个学生的宝贵的人生财富都会使我们受用终生,而我们却只能用今后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恩师的尊敬和感激。

本论文从选题、写作、多番修改直至最终的定稿,无一不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张老师太多的心血。老师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前瞻而广阔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学术经验,给我的论文提供了细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术的热衷与尊重永远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同时,我也要感谢在论文开题以及评审过程中,曾经给予我殷切教诲和专业指导的老师们,感激他们的无私付出。在此,还需要感激父母,是他们寄予了我殷切的期望,无私地支持我的学业,让我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使我度过了一段充实美好的时光。

最后,对于本文的定稿,笔者心怀不安。尽管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受狭隘视野所限,论文尚存不周之处,留有遗憾,恳请老师批评指正,日后定会继续加强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取更好的成果。学无止境,我们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此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论文致谢四:

本文能够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程龙老师。程老师在我论文写作初期便给我提出多读文献的建议,在整篇论文完成过程中程老师同样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感谢程老师对我论文的反复修改。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朋友们,感谢他们提供的丰富的资料,解决了我在收集材料时的困难,同时某些在法院工作的朋友给我提出的审判实务角度的建议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对我本篇论文的完成有很大帮助。

由于笔者对外文文献的搜集能力及理解水平的不足,加之本人法学功底尚浅,给本文的写作增加了难度。本文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正。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倍加努力,不负老师及其他人对我的期待。

论文致谢五:

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有幸能遇到良师益友,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首先最需要感谢的是恩师刘继虎教授。刘老师在学术研究方面保持着睿智、沉稳、扎实的作风。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深感敬佩。在学习上老师也对我悉心授教,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论文,刘老师对论文的选题、研究的内容都提出了很多建议,指导我如何进行写作。在平时的学习和论文写作过程中,还要特别感谢王红霞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王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教我如何进行分析,如何进行论文写作。

此外,还要感觉给我们上过课的所有老师,通过讲座、课堂教学传授给我们知识。最后,要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对我的包容和帮助。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2

关键词:研究生 在职教育 工程硕士 个性化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我国于1997年设置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目标是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员大部分是不脱产的在职人员。在职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以进校不离岗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提高就业者专业能力、更新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并使合格者获取学位的终身教育制度。由于在职研究生具有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所以,需要开展以在职研究生为本位的个性化教育。

一、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在职研究生的生源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社会地位高。在职研究生入学前多为单位中坚力量或企业技术骨干,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自身有强烈的优越感。第二,能力强。在职研究生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接受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见多识广,思想深刻,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第四,学位论文选题基础好,特别是来自教学科研单位的在职研究生入学前绝大多数承担了大小不同的各类课题,具有科研工作经验和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第五,他们的论文选题具有针对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职研究生来自社会生产第一线,对社会实际、生产实际问题有较多的了解,研究工作能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或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研究结果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许多工作仍在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在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的现行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为了保障在职人员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职人员不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另行组织单独考试,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入学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同时,高校为在职研究生设立了单独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制等方面与普通研究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加之没有内部淘汰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的差距日益明显,最后使得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在体制上的分化。近年来,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效果不显著成为了制约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

2.课堂出勤率低,课程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绝大多数在职研究生是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其入学后本单位的工作几乎没有减轻,学习时间相对分散,许多学员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上课,课程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还有部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并非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是出于自己学业或职称职务升迁的需要而“混”一张文凭……这些都使得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缺乏系统性。

3.教学有效性有待提高,教学思想、观念方面落后

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理论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不利于创新人才的产生。在在职研究生教育中,课堂上灌输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严重削弱了学习效果,也影响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过于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员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不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发展。

4.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在职研究生完成的学位论文,由于写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往往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在职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只得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有的在职研究生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成,又要兼顾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只得单位、学校两头跑,间歇性地进行论文研究工作,难免顾此失彼,论文工作缺乏连续性,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更有甚者,有的在职研究生论文请全日制研究生或导师完成,最后拿着别人写的论文进行答辩,弄虚作假,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5.培养单位缺乏对在职研究生的管理和制度约束

由于许多在职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他们与学校、与任课教师、与导师、与管理人员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任课教师、导师、管理人员,甚至学校领导明明知道这些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与考核、论文工作方面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但碍于面子,睁一眼闭一眼,抱着“尽可能不为难他们”的态度,有意无意地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质量要求。答辩环节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学员论文没有专家推荐信;在论文评阅不知结果的情况下就答辩;论文评阅意见过于简单;答辩中专家提问流于形式;答辩中专家提出的意见在正式提交的论文中没有改正;答辩缺乏淘汰率;答辩委员会组成不符合规定,全部是校内教师等。这些答辩环节的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对学位质量的把关和监督。

三、在职研究生个性化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改掉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方面,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使在职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在职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3

>> 理论化与制度精神 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化研究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汽车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对策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基于搜寻与匹配理论的职业教育市场化机制构建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理论预设与路径选择 基于系统理论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 论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迁移 情境认知理论对职业教育的作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谈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与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卢 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研究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然而在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纯理论化的倾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本篇通过探讨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原因,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职业教育研究更能联系实际需求,更好得为职业教育实践服务。关键词: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危害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59-01自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职业教育的改革进度加快,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也日益加强。与此同时,多所高校的职业教育学硕士专业也相继开设起来。以江西省为例,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则可得知,国内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已有51所。一、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输入“职业教育”进行搜索,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数量以达到69684条。然而,认真阅读后则不难发现,不少职业教育论文却出现了纯理论化倾向。

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照搬教育学理论,比如教育学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学理论是否能直接应用在职业教育中暂且不论,直接照搬的做法明显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二是照搬其他职业教育类论文中的观点,比如把中职英语教学的论文观点、内容套用到中职化学教学中去,这显然忽视了学科的特殊性。

三是照搬国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忽视了国内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二、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性

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具有显在的和潜在的双重危害性。显在的方面,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势必导致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本身的实践要求脱节,不能真正有效的指导职业教育的应用,不能为职业教育的长期稳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且有些信口开河、貌似合理的说法还可能对职业教育的进程造成干扰,对职业教育教学造成不良影响。三、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原因 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内因而言,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态度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存在浮躁情绪,有些研究者伪造数据、拼凑文章,而职业教育作为比较新的学术领域,创新不易,复制不难。

第二,从外因来看,教育学理论、同类职业教育文章、国外职业教育文章给职业教育研究者提供了 “照搬”的资源,为这种理论抄袭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三,从约束机制上来看,目前对论文质量的审核不严是直接原因,而深层次来看,学术界重视的数量,对硕士、博士毕业以及教师聘职称都有硬性的论文数量规定,对论文质量却不严加审核,使得这种职业教育理论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四、职业教育应与实践密切结合

职业教育应该与实践密切结合,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决定的。

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理性又可分为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两种。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则强调以“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具体来讲,就是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五、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问题的对策

面对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解决方案,使职业教育研究回归到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上来。

首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态度的培养,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用,使其真正意识到这种创作思路的错误。

其次,应该加强论文质量审查,对借鉴痕迹明显的纯理论类职业教育文章进行把关。

最后,改变重量不重质的升学制度和教学评估模式,加强研究人员的实践经历培养,才是根本之策。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研究;综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高等教育一样,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

一、理论界对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研究概况

截止到2016年5月1日,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人的素质要求”、“行政人员素质要求”、“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等关键词,在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和模糊搜索,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界关于“人的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有关“人的素质要求”的专著为0部,表明这方面的专著没有问世。期刊类论文论及该论题的有18084篇,精确论及该论题的文章为“0”;报刊类文章论及该论题的有250篇,精确论述的为“0”;博硕论文论及该主题的文章5243篇,精确论述的为“0”。这表明,学者们更多地以论文的形式论述了“人的素质要求”的问题,而真正论及该论题的成果没有。二是学界关于“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专著、期刊论文、报纸论文、博硕论文考察,精确论述的均为“0”,模糊论述的分别为:0,9956,110,8247。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对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论述比较多,局限在于:没有精确论述。三是学界关于“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精确考察均为“0”,从模糊考察,“图书类、期刊论文类与报刊论文类、博硕论文类”成果分别为:0,161,5,121。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学界没有人真正论述“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本论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可能会填补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国内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建设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高职教育大多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一类型教育研究比较多,但是由于国籍不同,体制不同,对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研究涉及得比较少。尽管如此,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到相关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1、行政管理人员坚持依法办学

德国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起步较早和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坚持以法律手段管理和治理学院是分不开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办学和管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法律法规的落实者。1969年,德国高职院校办学都要遵循《职业教育法》,该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通过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严格贯彻实施,巩固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随后,德国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障法》等[1]。正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高职教育院校行政人员对上述法律的实施,德国的高职教育事业才经久不衰。

2、行政管理人员具有国际战略眼光

德国教育主要以办应用型科技大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背景下,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采用“双元制”等办学模式,汲取其他国家的办学合理因素,通过建立办学保障体系,对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改进学位制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接纳外国留学生,开拓国外教育市场与国际接轨[2]。此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者也相继效尤,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3、行政管理层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众多职业高职院校中,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在不同国度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加拿大 CBE教育管理模式(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实践能力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一元在企业实施,一元在学校里实施)、国际MES教育管理模式(就业技能教学管理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合作教育管理模式等[3]、英国的“攻读交替制度”、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制度”等。这些模式主要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依据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创造出来的,表现出行政管理人员的智慧。

4、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念的变化

严格说来,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在中世纪以后才诞生,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理念一般是为国家服务,确切一点说是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培养新型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尤其是为特定行业和特定官僚培养技术人才。十九世纪中后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譬如欧洲大陆和英国等国家出现了为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院校,这些学校较前期,其办学理念有所变化,即办学为统治阶级开始转变为服务区域工商行业。这些“位于工业人口集中的中心学员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与从事工业的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其教育应该始于他们日常职业中,即传授有助于其职业的知识”[4]。这些办学理念的变化与其说是统治阶级的变化,还不如说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办学的变化,因为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还需要阐述的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变化。

5、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

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高职院校在本国的办学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人员十分注重于国内院校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也特别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

通过对关于国外高职教育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归纳,行政管人员在高职院校所起的作用是肯定的,表现在:办学依法进行,讲究规矩,遵循办学规律;行政管理人员办学具有战略眼光;思想开放带来办学理念先进并脚踏实地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也有不足,表现在:一是过于强调实践行操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和修养训练。二是由于注重实际操作,学生考核重实践轻理论,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致命打击。三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人生必经之路”这未免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具有理论兴趣的学生发展。

(二)国内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与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界对这一高等教育形式的研究也比较欠缺,研究本科阶段高教教育的比较多,对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过程党政干部素质研究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通过检索,学界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要求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规定

本文所说的“法理”,是指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为法律法规形式颁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规定的文件。1996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其中一条是“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6]。这一规定,将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基本条件纳入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这是可取的。但是,对于行政人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素质要求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这一提法尽管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对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适用[7]。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宏观上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中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上指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论述

“学理”即学界对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的研究,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机制体制基本概念的论述。刘红红(2010)和戴国宝(2006)在他们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他们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之和,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得益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规定着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内涵方面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外延包括教育系统的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第二,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决策、信息、资源、动力、质量和约束等五个方面机制。二是对国别(个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刘登高研究了美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美国政府行政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扮演着“监管员”的角色[8]。杨德广研究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坚决落实“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将工厂与企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学习有机结合[8]。此外,还有作者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问题。三是对高职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尹文秋等研究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大多表现为:多头管理、财事权不分、行政管理人员思想因循守旧、管理机制和制度缺失、管理职能膨胀等[9]。 四是对高职院校教育宏观行政管理的对策研究。孟昭上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央合地方两级政府进行管理。由于中央实施高度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自非常有限。随着改革开放,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权逐渐扩大,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渐增多,正在改变原来投资和办学主体单一化的局面[10]。五是微观上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学界对这一论题进行论述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内涵的研究。吴琼认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所有推动高职院校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在职职工的总称。包括: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教辅导人员和工勤人员、学生人力资源和社会可利用人力资源等[11]。第二,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种基于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以研究制定和规划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战略核心,以提高符合战略目标的团队和个人绩效为根本任务,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和社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目标[12]。第三,绩效管理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丁银军着重从宏观上研究了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状况。第四,对高职院校个案管理进行了研究。罗良翌在其硕士论文中对XH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策略[13]。

三、对高等骨干职业院校党政管理人员研究的基本评价

从上述关于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综述,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有关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是从宏观上来研究的,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学校、社会、企业等相关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比如研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基本上沿袭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套路,但学者们没有止步而,而是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究。

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采用得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此外逐渐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法等。(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重庆市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题:《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研究》(课题编号2015-704)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春燕:《德国高等技术教育浅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刘金存:《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9期。

[3]冯晋祥:《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航海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4]M.sanderson,The universities andBritish Industry 1850-1970,81.

[5]耿立军:《国外职业教育与启示》,《当代世界》,2009年第4期。

[6]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7]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8]周建松、唐林伟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

[9]尹文秋:《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10]孟昭上:《关于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11]吴琼:《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2010年第11期。

[12]周建松、唐林伟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8页。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5

论文摘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由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承载了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指导、服务、学术交流等诸多使命,少于对理论学理的深入探究;简单化的思维式妨碍了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多样和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遭遇强势西方学术时的失语以及市场经济下功利化学术泛滥,职业教育及其研究边缘化,使职业教育理论呈现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吃力感提出了建设职业教育理论的两大方法: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构建中外职业教育科学结合的理论构架,并进一步强化理论原创意识。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除了我们已经取得了有日共睹的成绩外,我们也大致可以探察到以下儿个存在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承载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研究、指导、服务、学术交流等诸多使命,惟独没有完全的白我本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往往滞留于更新观念的层面,而少于对理论学理的深人探究;二是意识形态—反映论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主耍的哲学依据,妨碍了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多样和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简单化的思维模式也使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在一个狭小话语体系里运行,未能形成自己的话语运作规则和学术建设规范;,是改革开放以后西学强劲东渐,尤其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西方文化思想毫无遮拦地汹涌而人,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遭遇强势西方学术时出现失语。恰如东施效擎、邯郸学步,巾国许多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者在高度亢奋地将西方形形的新潮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挨个操练一番之后便无计可施了,陷人了进展不理想的境地;四是市场经济浪潮搅扰了人们内心的平静,功利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逐渐增多。针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困窘,许多可贵的学术洁问、有益的学科研究与理论探索早己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广泛而深人地展开,人们见仁见智,力图激活职业教育整个学科的生命力。笔者由此提出建构职业教育理论的两大方法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搭建中外职业教育科学结合的理论构架,并能潜沉思虑进一步强化理沦原创意识。

一、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

导引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着,就是要构建职业教育理论的两条知识构建思路,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一是突破简单化模式。求索多样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学术根基的奠定须在两个层面展开,首先要突破简单化模式其次要突破生吞活剥。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跨人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也汇聚在思想解放的大潮流中新时期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的重大功绩在于为职业教育正名,呼唤职业教育独特的理论特性改革开放初期的职封合理论研穷建设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价值观念更新,为研究进一步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它又作为知识分子主体意识与独立精神的话语表征而承担某种启蒙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西方的种种职业教育理论思潮、流派、理论和方法蜂拥人境,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掀起巨澜,也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新潮研究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者多处于经验模造’,阶段,其理论研究大多是他者理论的移植或中国化翻版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的现实使得我们有必要坚决摈弃对他者理论和方法生吞活剥的不良消费习惯,力图机智地吸纳其精华、壮己之筋骨二是加强理论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联系。毋庸置疑使理论获得生成和提升的不竭源泉是埋论与实践相伴相生任何理论无不受具体实践的浸润、催发和孕育,井经此后繁富的实践活动的检验和确证得以逐步发展、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理论应热切关注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当下的职业教育活动),垂听职业教育实践的要求与呼声,并对新现象、新间题作出迅捷应答。强调和突出职业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既能够使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时尊重客观、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又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理论随实践变化而动态发展;还势必彰显职业教育理沦研究建设鲜活的时代性。当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著作存在着“下少’。的现象,即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界重要话题的少,被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者引用和摘录的少,作为私人购置藏书的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由于与职业教育实践和现实经验的架空、疏离而既不能使阅读“览无遗功”,也无法令批评“准的有依”,这也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对职业教育实践指导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的任务并不是作孤立的事实分析,解释一个又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要将广袭的职业教育实际视为整体进行探究,以提取普泛的经与规律。我们着力强调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旨在由此拓展职业教育理论的探索疆域,开掘新的理论发展资源,提供更有效率的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导。

二、构建中外职业教育科学结合的理论构架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6

[关键词] 毕业生;职业期望;文献评述

[中图分类号] G6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43?04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规模上进入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由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直接走向了就业市场。由于研究生专业招生结构不象本科生那样注重就业市场,客观上导致了研究生的就业水平因专业不同而变化较大,如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专业培养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经管类研究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与其职业期望有一定距离。因此,深入分析研究生的职业期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研究生专业结构、招生规模、培养计划的全面调整与改革。

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主要关注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学生个人层面的关注不多,尤其在学生职业期望方面的研究争议较大。事实上,在教育经济学领域,职业期望的研究恰好被忽略了[1]。本文拟通过对职业期望研究文献的综述,试图获得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研究有意义的启示,为进一步探究经管类研究生的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二、研究文献评述

在国外研究文献中,专门针对职业期望的理论讨论不多,对职业期望的概念也没有严格的界定和讨论,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调查职业价值观结构和特点方面,文献中基本上把职业期望等同于职业价值观。在国内研究文献中,学者们对上述两个概念都有讨论或界定,相比之下,职业期望的研究讨论较少,以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较多。总的来说,在职业期望的研究中基本上都借鉴了职业价值观的内容,所以研究文献中常出现混用的状况。

1.国外职业期望研究

在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外学者兴起了对职业价值观(或职业期望)的研究与关注。在上个世纪之初,相关方面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美国波士顿大学的F.parsons是最早关注个人职业价值观问题的学者,在波士顿他开设了职业所,专门从事职业指导以及职业理论的研究工作。F.parsons在《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个人职业选择和个人价值观等问题,并带动了整个学术界对职业价值观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文献研究可知,国外对职业期望的探讨可转化为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聚焦在:职业价值观概念的研究、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和职业价值观理论的研究

(1)职业价值观概念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研究生职业期望问题的专门研究几乎难以见到,因为他们认为职业价值观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即使针对大学学习者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也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讨论。最先提出职业价值观概念的学者是Super,D.E,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他认为职业价值观与个人追求、

[收稿日期] 2013-07-12;[修回日期] 2013-10-10

[基金项目] 湖南省学位办研究项目“经管类研究生职业期望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G2011C011)

[作者简介] 李明(1960-),男,江西萍乡人,管理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领导决策与公共管理;郑香(1987-),女,湖南新田人,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工作目标有关,是在从事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正视自身内在需求、重视工作的特质和属性[2]。而Elizur,D.则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和工作成效的看法[3]。也有学者从理念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如Ros,M.将职业价值观当做一种信念,是期待自身工作所能取得的最终状态或行为方式的坚定信心[4]。Brown从实际过程去认识问题,并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在工作实践中,期望得到的满意产出和成果[5]。Porfeli 等学者从人的心理活动结果去分析问题,认为职业价值观能表现出职业人的状态,且此状态与工作密切相关,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6]。由此可见,这些认识和思考虽然触及到了职业期望的内容,但仍然主要表现为对职业价值的概念判断。

(2)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进一步地梳理相关文献后发现,对职业价值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上,国外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职业价值观结构最精练的概括就是可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若进一步将价值的无形与有形相结合思考,则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若将价值的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分析,还可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除此之外,从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层次分析,有学者将职业价值观分为6个维度,即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关系、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和创造性等6个方面。这些研究都在试图把职业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即体现职业价值追求的方面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表现和相互关联的。

(3)职业价值观理论研究

职业价值观理论体系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地位,不少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从职业价值观发生发展过程来看,Zinzberg的理论研究把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实现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特点[7]。Super从职业自我发展的角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人的职业选择划分为形成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巩固期五个阶段并形成职业自我概念理论,该理论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前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对后一阶段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8]。提出了职业锚理论的Edga. H. Schein被认为是具有不同反响的学者,他所定义的职业锚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始终会围绕自身的价值观,且不放弃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表现为价值观、动机和个人能力等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9]。上述观点和理论描述了职业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内容,事实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职业期望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职业期望的进一步研究给予了引导和指导,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2.国内职业期望研究

客观上,相对国外学者来说在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内学者要晚许多。较早开始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研的学者韩进之等人,在1979年他们调查了我国青少年的职业理想状况[10]。真正在职业价值观研究方面被国内学者重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之与本研究相关的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问题的逐渐显露,学术界更是日益关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职业期望的概念、职业期望的结构、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等方面。

(1)职业期望的概念

虽然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居多,但对职业期望也有研究。1999年,凌文辁等人在研究职业价值观时,认为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态度,是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11]。2003年,于海波、张进辅等人,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信念,是根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的,是自身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是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12]。可见,我国学者比国外学者更习惯于从一般到抽象的方式去定义职业价值观。

在研究或定义职业期望时,我国学者认为它是指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期望,即期待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从职业期望的字面理解,所谓职业期望实际上是劳动者个体行为的倾向或趋势。从现实意义来说,职业期望不应该是虚幻的,它是劳动者的一种主动追求,表现为劳动者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协调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并与社会需要、就业机会相契合。职业期望与职业声望不同,职业声望既是职业地位的反映,也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职业声望更多地表现为现实状况,体现的是某种职业的权力、身份、工资、地位、晋升机会、发展前途、工作环境等资源情况。所以,职业声望与职业期望二者不可混淆。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毕竟个体理性上追求和期望从事的职业,大多是社会声望高的工作。另外,职业期望直接反映了着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决定了职业期望,而职业期望也体现了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它们也有区别,职业价值观是个理念范畴,而职业期望是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实际希望。

(2)职业期望的结构

在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参考了国外的测量方法,我们自身的独创性研究不多。凌文辁认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13]。于海波则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为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等因素[14]。通过借鉴凌文辁的测量表,吴谅谅、李宝仙认为职业期望分为了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声望地位和稳定性因素四个因素[15]。

(3)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

大学生职业期望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个人的性别、年龄、专业、人力资本等内容均属于个人因素。阴国恩等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大学里男性学生比较愿意选择有权利和地位或有挑战性的职业,而女性学生则更愿意选择稳定、轻松、简单的职业;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在职业性质选择上也存在差异[16]。另外,喻永红的研究显示,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看重工资福利,且工作选择更自主。低年级学生的职业选择,较多地依赖老师和领导做主[17]。孟续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性别和专业学科对学生的职业期望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时对职业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研究还证明,文史教类专业的学生最关注职业价值观,其次为法哲类、理工类、经管类和医农类学生[18]。

在家庭因素方面。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韩翼祥等指出: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因素可以通过代际关系传承下去,并使不平等程度继续扩大。另外,家庭经济状况既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又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父辈的差异会依赖代际关系继续传承并扩大,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加将推高他们的收入期望[19]。有学者还专门探讨了家庭内容对子女职业期望的全面影响,如黄星榕认为,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影响,其父母的思想观念、文化背景、教育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父母对职业的认同能直接影响其子女的职业价值观[20]。

在学校因素方面。不少学者都认为,学校对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杨克旭指出: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质量均不完全相同,导致所培养出的学生素质和能力也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期望[21]。车恩利进一步认为,不同学校由于层次上的差异,使学生们形成的职业期望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学校的层次高其学生的职业期望也高,相反,层次低其学生的职业期望就低。如较低层次的高校,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适时地降低自己对工作地区和福利待遇上的要求。究其原因,这种层次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集中体现在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上[22]。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蒋阳飞的研究表明,就业市场、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法规政策等因素均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23]。王健,潘林的研究认为,一定时期的社会氛围也是影响职业价值观的一个主要因素,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社会变化性仍然是影响大学生产生多元化价值观的根本原因[24]。张玉柱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容易被社会环境因素所影响,即内外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25]。还有学者从社会变迁发展角度对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如周鹏就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对职业价值观有显著的影响,变迁会引起职业的系列内容如层次、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产生变化,并深刻影响职业的选择[26]。

(4)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研究

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专门研究的文献不多,其研究的重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就业的职业选择特点上。龚惠香、江益民通过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后指出,男性研究生往往主动选择待遇好、地位高的职业,而女性研究生则偏向选择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稳定、工作环境舒适的职业[27]。贾莲的研究从时代性出发认为,研究生的职业选择,比较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才是生活需要,他们在乎是否能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28]。李生琦的研究从现实性出发认为,一般来说,男性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比较注重工作的发展前途,其次是工资待遇,再就自身的兴趣爱好;女性研究生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舒适度[29]。总之,国内学者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相关研究不够系统,对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研究主要做的是性别差异的分析,或者是笼统地将研究生分为文科和理科专业进行讨论,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职业期望分析研究不多,因此,文献研究中对研究生的职业期望的深度研究是不够的。

三、结语

由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大多研究的是大学生的职业期望现状,分析投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没有将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来研究。另外,通过文献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比较窄,大多研究都停留在对现状的简单描述,对其原因的讨论分析不深入。因此,深入探讨研究生的职业期望对研究生就业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Freeman,R. B. The Market for College-Trained Manpower: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Career Choice[M].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 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34-35.

[3] 安静.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35-36.

[4] Super,D.E. 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J]. Chicago: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1970(2):10-12.

[5] Elizur,D.,Sagie,A.Facts of personal values: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ife and Work Values[J]. Applied Psychology:An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73-87.

[6] Ros,M.,Schwartz,S.H.,Surkis,S.Basic Individual Values,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49-71.

[7] Brown,D.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Satisfaction,And success:Atheoretical statement.Journal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28(23):48-55.

[8] Porfeli,E. J.,& Vondracek,F. W. Development of work values. In V. B. Skorikov&W. Patton(Eds.),Career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Rotterdam,Netherlands:Sense Publishers,2007,34(2):15-26.

[9] Jersild,A.T.,Brook,j.S & Brook.D.W.The Psychology of Adolescence[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8,30(2):35-37.

[10] Super,D.E.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M]. New York,NY:Harper & Row,1957,45(4):23-25.

[11] Schein,E.H.Career Anchor:Discovering Your Real Values.San Diego,CA:University Associate Ins,1978,34(2):990-997.

[12]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21(3):343-344.

[13] 于海波,张大均,张进辅.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4-65.

[14] 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9):8-9.

[15] 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42-42.

[16] 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2):33-34.

[17] 孟续铎.2006 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43-47.

[18] 韩翼祥,翁杰,周必.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和职业请问――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6):12-13.

[19] 黄星榕.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引导[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5):525-528.

[20] 杨克旭,杨木.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去向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的抽样调查[J].现代教育理,2009,(12):23-24.

[21] 车恩利.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7(6):36-37.

[22] 蒋阳飞.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6):23-24.

[23] 王健,潘林.现阶段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2-13.

[24] 张玉柱.高师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60-61.

[25] 周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思考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52.

[26] 龚惠香,江益民.高校研究生人生价值观现状调查和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11):14-15.

[27] 贾莲.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08(5):16-17.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7

职业价值观

社会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本文从(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共四个

方面,重新梳理了职业决策理论的脉络,分析了西方职业决策理论本身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并结合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初步展望了大学生决策研究中关注社会生态因子的趋势。

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 (1908)的开创性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但令人困扰的是这一领域至今都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范式。同时,已有的研究对于解释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行为和过程既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也难以指导职业辅导的实践。为便于理解,本文将已有的理论归结为以下4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职业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基于对已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作者尝试指出在中国文化下应用西方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描述解释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局限和困境,并初步提出和阐释了提升职业理论生态文化效度的新思路和未来的理论发展趋势一大学生择业的生态模型理论。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

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从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主要是强调个人心理属性与职业要求匹配的特质论,如parsons (1908),williamson(1939),holland(1976,1980)等人的理论!,~;从社会学角度的理论如gottfredson对择业过程中社会声望和性别角色的作用,提出的范围限制一妥协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则注重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择业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对择业的影响。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个人与职业特点之间的匹配这一角度出发的简单职业决策模型。其特征如图1所示:

强调个人一职业匹配的单维度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包括parsons的职业决策匹配模型、holland的个人一职业相互作用模}u、工作调适理论((theory ofwork adjustment)、界限妥协理论(theory of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工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刀等。

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匹配性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furnham, 2001; spokane et al., 2001;tinsley, 2000 )o tinsley (2000)指出,holland六边形的一致性系数和职业满意没有显著相关。holland职业兴趣的结构,以及是否和如何考虑用这一结构来解释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进行一致性评估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3j个人一职业匹配理论作为一种机械静态的人格观,严重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

二、注重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lent, r. w., brown, s. d.& hackett, g .2001) o [’}gati等(2001)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和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模型的演化趋势和过程是,由早期的受标准化决策理论影响较大的理性决策模型,逐渐发展到强调有限理性思想的理论模型演变,后期的模型逐渐克服了标准化决策模型的理想化和过分理性的特征。标准化决策理论(normative decisionmakin目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典决策理论。该理论相信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v neumann&morgenstern, 1947; e. edwards,1954)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并且选项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能够互相补偿,某个选项的期望效用是各种效用被各自的概率赋予权重后的效用之和。标准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偏好在决策过程中可以传递(transitivity)和保持不变(consistency)。早期关注过程的职业决策理论都是基于标准化决策理论的思想提出来的。

如果说匹配理论关注的是什么是理想的职业选择,那么过程理论则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各种理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研究

职业决策的研究另外一个思路和主题是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

krumboltz认为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所导致的一种决策状态。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crites认为是个体无能力挑选或是承诺于一个特殊的,即将准备或进人特定职业的行动过程。哪公诩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careerdecision scale, (cds) (osipow, 1987), career factorsinventory, (cfi), career decision 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 (cddq)o }}~作为经验和实践导向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因此有关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其理论逻辑也并不清楚。虽然国内已经有大量关于上述三个工具验证和使用的文献,但这些工具基本构念的文化适应性依然缺少有力的验证。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早期的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国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领域的研究相当丰富,如方俐洛、凌文栓等(1996)对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和建构;田宝珍(1997)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分析;于海波、张进辅(2003)对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梁龙娟、余贤君对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研究等等。比较不难发现,国外关于职业决策的研究有着理论和应用两条比较清晰的线索,研究的主题也相对集中和相互关联。而国内的研究多为以国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的探索,并且国内的多数研究围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领域的研究展开。

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并且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业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 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poi如凌文轮的问卷项目主要来源于文献中筛选的职业价值观条目,宁维卫的工具来源于翻译和修订的国外问卷。因此依然有必要进一步地研究。

五、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构想—职业决策研究的新思路

从上述对西方及国内有关职业决策研究的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各种理论的关注视角差异很大,在同一视角下的研究也缺乏统一的表述和一致的结论。随着工作世界的持续变化,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完整地描述和有效地解释真实的职业决策过程和行为,因此也难以在职业辅导实践中应用。同时,由于中西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差异较大,来自西方的理论也难以有效地描述和解释中国人的择业行为。因此,龙立荣等国内学者基于西方理论本身的问题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生态文化效度的考虑,开始探索新的关注生态效度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中国人的职业决策行为。

龙立荣(2006)指出在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是择业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个人能够胜任职位的工作(知识经验和能力),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包括兴趣)和社会规范(包括社会声望、性别)相符,该职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就是合理的。至于这些符合要求的职位或职业在哪种类型的组织、在一个国家的哪个地区,似乎并不重要。因此西方描述和解释择业决策主要考虑(图1所示)的模式,即职业自我与职业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西方人也开始关注组织的差异,但这种考虑的顺序仍然以职业为核心组织的作用是次要的。

基于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特点的分析,龙立荣提出了的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生态模型的初步构想:(1)西方的择业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相对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价值,与中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差距太大,难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2)择业决策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外,外部提供的职业机会、外部就业机会的社会生态价值也是人们非常注重的优化匹配因素;( 3)在整个择业匹配过程中,个人职业自我与组织环境和地区环境匹配度的预测力,大于与职业本身匹配的预测力;(4)人们看重组织环境是出于薪酬待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双重考虑;人们看重地区环境是突出地区经济、文化的长久回报价值。简言之,地域、行业、组织等生态因子对个体现实职业决策的预测优于和大于个体职业自我属性(如能力、兴趣)的预测力。

生态模型理论强调地域、组织等生态因子的突出作用,在决策过程中这些因子是更显著、更容易觉察以及具有比能力、兴趣等个人因子具有更大预测力的因子。同时,一个人的职业心理属性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同一种职业个性适合的职业往往不是惟一的。只要这些职业需要的个人心理属性相差不大,个人胜任就不会有困难。人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一个点的概念(如图2所示)。在市场体系的不成熟、地区、行业和组织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条件下,相同的付出在不同的组织,地区回报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导致人们为了找到理想的组织和预计长期回报较高地区不惜牺牲自己的特长和积累。

最后,龙立荣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区间发展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人们进行职业生涯选择时关注职业自我的可能性才会增加,西方职业生涯决策的模型才会适用。至于在上述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中国人相对于西方人是否更加突出社会自我在择业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职研究生论文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辅导员 教育叙事研究 可行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高职院校辅导员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品德教育的重任,更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的管理者。面对当前职业教育大众化、学生问题日趋复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形势,急需寻求适当的理论与创见,以破解新的形势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难题。本文从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育叙事理论展开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探索,并对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对的问题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组成部分,但与普通高校辅导员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特殊性突出地表现在:首先,顾名思义,高职院校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相比,其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办学模式上都具有自身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体现其职业特点,具有独特规律。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具有其独特性,与普通高校有很大差别。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高职学生,这一学生群体主要包括高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对口高职学生和“三校生”等,这一学生群体既具有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又显示出高职大学生的独特性。例如,学生的生源素质有高有低,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日常文明习惯等基本素质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素质相比有一定差距,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立足学生实际,探寻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意义,提升辅导员工作技能,促进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二、教育叙事理论研究背景

叙事,即讲述故事。教育叙事是指教育叙事主体讲述其教育生活中事件的叙述行为与叙述过程。①教育叙事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追寻教育参与者的足迹,在展示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重新关注研究对象的“局部丰富性”,“重新恢复”理性思维,从而发掘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与意义,促使教师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带来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整个教育理念的升华。②我国教育叙事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首先对教育叙事这一理论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说,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了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作为一种贴近教师日常工作实际的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尤其适合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日常管理与研究活动。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辅导员走在高等职业教育及学生管理的最前线,直接见证、执行着高职教育学生管理的重任,具有更多发现和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途径。教育叙事研究为培养辅导员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契机,为其专业成长提供了可能性,在此意义上,辅导员的特殊地位及教育叙事的特征决定了其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是切实可行的。具体而言:

(一)从观念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充分认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以撰写或讲述个人故事的方式,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进行自觉教育,更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教育观念,使其自觉地解读日常中所遭遇的、经历的各类事情,教育生活也得到了真实再现,通过讲述、言说与反思,整理思维,提升教育境界。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充分认可教育叙事研究,在工作生活中,辅导员以事情的描述、写作为基点,实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从实践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叙事研究的理论素养及科研能力。

可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对生活实践观察、调查之后,对“实有之事”的再现,这种再现建立在教育学相关理论基础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素养与学生管理经验,能够清醒地审视教育行为,展开教育叙事研究。因此,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辅导员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关键。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够获得最真实自然的叙事研究素材。

教育叙事研究重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并且重视叙述者对故事、故事内在情节的讲述,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生活的情节和情趣。高职院校辅导员是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最直接的见证者、参与者,故事是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生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故事,无论故事的长短,都是辅导员管理经验的直接来源。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专业研究者相比,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就具有了独特优势。能够将自己的教育生命活动历程以最真实、最自然的方式展示,以最具体、最生动的方式描述。

(四)从客观条件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具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天然优势。

开放与平等的对话空间为辅导员的叙事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广阔的交流平台为辅导员的叙事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背景。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具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具有的天然优势。教育研究是从生活、事实及教育实践出发的,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获得最真实自然的叙事研究素材,例如,辅导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管理者进行日常的接触并进行平等的交谈获得叙事素材,通过阅读学校的文件、学校的历史文化档案,阅读学生档案、日志、Blog、微博等方式,获得丰富而可靠的教育叙事研究依据。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通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各种类型的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教育文化氛围,为开展教育叙事活动及其专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由此可见,辅导员的教育叙事研究内容更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将教育叙事研究引入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管理之中,使辅导员工作回归到了生活世界,并以具体事件为基础,贴近辅导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研究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改进辅导员工作方法,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注释:

①林德全.教育叙事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06:4.

②姚燕梅.叙事研究:一种值得期待的教育研究方法[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4-5.

上一篇:信息安全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