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5 22:23:47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1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3.注意设备的前期检测维修修。技术人员应在设备保养期,详细的了解每个要件的运行情况,以做到“未雨绸缪”。

总之,我们应体会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机械设备管理应该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以发挥其最大功效。

[论文关键词]纺织企业机械管理策略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设备管理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宝钢投产的第25年。宝钢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实现了从2000万吨到4000万吨级的规模跨越。不仅在钢铁主业经营业绩上再度扩大了在业界的领先优势,多元产业发展从内生型向市场型转变,而且在技术创新、环境经营、自主型员工队伍建设、集团总部管控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全体系用户服务能力建设、成本改善、参与服务上海世博会等方面都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宝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行业发展为立足点,以建立环境经营机制为要求,以建设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精品+规模”的战略思想,在技术领先的基础上,发展服务先行的制造业,打造数字化宝钢,成为绿色产业链的先驱者,发挥产融结合的优势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公司二次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公司由优秀走向卓越。宝钢2011年工作总体思路,认真落实新一轮发展规划,继续强化“五项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资产运行效率,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宝钢做强做优。

2011年,集团公司经营目标之一,是以提升资产运行效率为目标,追求主要绩效指标的全面改善。要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应该如何做?

在管理上:要求设备系统各级领导要“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实施科学发展,迫切要求每一位领导人员增强领导力。提出领导力七个核心要素:1、争创一流、钢铁报国的使命感,2、追求品德高尚、能力高超的自我管理,3、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新能力,4、富有远见的决策能力,5、基于系统优化的执行能力,6、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发展能力,7、着眼于解决问题的领导方法应用能力论文网站。关于“领导方法”问题,也就是要:1.做任何事(特别是解决设备问题),首先要把事实搞清楚、说清楚;2.在把事实搞清楚、说清楚的基础上,对问题要分析清楚;3.处理好坚持与创新的关系;4.处理好个人与群众的关系;5.把精力聚焦于真正重要的工作;以及6.运用“PDCA+认真”的科学方法。

在经济上:要深刻理解“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关键期”的历史内涵,要认识挑战就是机遇,压力就是动力,约束就是空间、抓住机遇、推进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管理思想和决策是正确的,建立“倒逼机制”以适应市场和发展战略的需求。

在对待员工上:公司发展的根本力量来自于基层。要照顾好我们的客户,更要照顾好我们的员工,要倾听他们的呼声,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着力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宝钢青年员工占在岗员工总数的33.3%,是企业的生力军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80后”已逐步成为青年员工的主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努力落实“八个人”(即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靠人、和凝聚人)的工作机制,把解决好员工的“三最”利益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管理程序,实施了员工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员工生活,倾听员工心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收入增长是“十二五”期间的一个大趋势,宝钢也一定会这么做,但前提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要创造效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设备管理系统的领导人员和管理者要更加关心员工,深入调查研究,耐心倾听员工的意见,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上、学习上、家庭中的实际困难。设备管理系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制度,完善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创造一个和谐、奋进和稳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3

PowerBuilder是数据库开发领域中功能强大的工具之一,是完全可视化的,提供了两种数据库接口,ODBC标准接口和专用的数据库接口,既可以访问像Oracle、Sybase这样的大型数据库,也可以访问FOXPRO这类小型数据库。而且它开发的应用程序是独立于服务器的,不做修改或少量的修改就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PB具有自己的编程语言POWERSCRIPT,在提供了基本的流程控制语句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内部函数,来对各种对象进行操作和提供DDE、OLE等方面的支持。此外为满足特定需求,我们还可以定义自己的函数。

2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设计结合工程建设企业的实际需求,吸取国内外设备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确定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为:

1)实现设备编码的规范化,方便对设备的统一管理。

2)对设备供方信息进行管理,保证设备来源的可靠性,方便设备后期维护。

3)实现设备使用需求的信息化管理,从设备计划的提出到各级领导的审批,规范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4)对于需要购买或租赁的设备,从合同的签订到设备验收与入账进行合理管理,保证设备质量。

5)注重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做到设备费用的经济化,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6)建立设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对设备的当前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7)制定统一的设备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3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成果展现

3.1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的设计为了满足企业需要,方便管理人员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安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系统的设计分为了几大模块,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在实现不同的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同时,要赋予工作人员不同的访问权限,对数据的操作存在局限性,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对于有操作数据权限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以达到数据库维护的目的。通过对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了此系统的功能模块。工程建设企业的设备管理任务主要包括设备的购买、租赁、调配、修理等,因此将设备管理系统分为了用户管理、设备供方管理、设备计划管理、设备合同管理、设备验收管理、设备台账管理、动态管理、综合查询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又由多个子模块组成。

3.2数据库设计

设备管理系统前端查询、录入保存等功能的实现,要依赖于后台数据库表的合理构建,表与表之间通过外键连接实现数据依赖。因此,数据库表的设计成为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关系模型,能够提高前台访问数据的速度以及数据查询的正确性。本系统是针对工程建设企业的设备管理,主要用来储存、查询设备的相关信息,都是以设备属性为中心而展开。所以将设备的基本信息表设为主表,主要包括设备的基本属性、出厂编号、合同编号、供方执照号等信息,然后通过设备编码、出厂编号、合同编号、供方执照号等,延伸出设备的计划、验收、合同以及供方信息。

3.3成果展现

本管理系统是对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管理,从设备使用计划的提出转换、设备验收入账到设备报废让售。下面主要展现这四方面的界面设计。设备计划管理界面如图一所示,设备计划提出之后,经领导审批合格之后,将使用计划转换为相应的购买或租赁计划。

4结束语

在设计中,详细分析了客户需求,完成了设备管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在后期运行调试中,该系统制订了设备管理的统一工作流程,能较好的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因此能够适当减轻人工管理设备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4

1.设备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公路系统的机械设备管理较长时间都是采取行政干预手段,由于机械设备大部分是上级无偿调拨的,上级主管部门对机械设备具有管理权,而施工企业只有使用权,因此造成多数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较为普遍,如设备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低,施工企业的市场意识和自主经营的能力较差等。因机械设备闲置时间过长,利用率偏低,维护工作不到位,不但使管理成本增大,还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例如,在压路机、摊铺机、沥青洒布车、搅拌机等施工设备的购置问题上,因企业购置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多数设备又不能充分使用,造成使用率较低,长期闲置和资产浪费严重。

2.设备维修保养质量差

设备维修保养大多在时间、部位和质量上达不到要求,造成设备实际状况的恶化和维修费用的增加。随着进口设备的大量引进,对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内大多数施工单位因缺少受过专门培训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才,以及必要的检测手段,整体技术力量均较弱,无法独立解决进口设备的维修问题。例如,很多企业还没有自己的保养队伍或维修车间,出现设备及零件损坏或需要保养时,多数情况是委托个体维修店来完成,由于其技术力量有限,充其量也就是换换件而已,使很多通过维修保养就能解决的问题,都采取了换件,既加大了维修保养的成本,又增加了企业负担。

3.设备折旧率偏低

由于大部分企业普遍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分类折旧法(1986年起实行分类折旧),即施工机械设备使用14年,年折旧率为7.2%;机械运输设备使用10年,年折旧率为9.6%。由于设备折旧年限偏长,设备折旧率偏低,造成折旧基金不足,阻碍了机械设备更新改造工作的开展。随着交通公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新型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到生产当中,但很多企业还执行的是施工机械14年、运输机械10年的更新模式,显然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4.影响设备的保值增值

设备是施工企业里所占比例最大的资产,而且价格高昂,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都有,单台的投资几乎就是一个小型工厂的资产。凡不注重或不善于进行机械设备经营管理的企业,不仅会导致大型机械设备的长期闲置,利用率低下,资产收益率小,机械设备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还会使设备处于长期失修,设备折旧费、大修费难以提取的境地,从而影响了设备的保值增值。

二、实行社会化的设备租赁经营方式势在必行

1.社会因素

实行公路施工设备的社会化租赁经营方式不但势在必行,还是一项极具前景的产业,主要原因如下:

(1)公路建设体制的改变推动了设备租赁业的兴起。由于公路建设全面推行了招投标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公路系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的现状。施工单位作为市场的主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采取设备租赁的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购置设备而付出的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避免设备利用率低造成的浪费。特别是一些大型、高端的机械设备,如冷再生机、热再生机等,通过采用租赁的方法,既解决了因资金多无法购置的问题,又能实现短期使用与拥有的目的。

(2)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了设备租赁业的发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求施工单位的经营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克服机械设备只为我用,宁可闲置烂掉,也不走出去的狭隘思想,尽最大限度地通过租赁设备等方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设备的生产能力,避免造成设备闲置的现象,实现机械设备的经营与利润的最大化。

2.技术因素

(1)公路施工技术要求实行设备租赁。因为大多数国家和进口公路施工机械的使用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种机械设备只能完成某项作业。设备利用率容易受到施工作业变更、设备不配套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闲置,而制约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通过设备租赁,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由于公路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价格都是比较昂贵的,如摊铺机、铣刨机、搅拌站等,企业如果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有两处工地开工的话,仅依靠自有机械设备很难满足施工要求,但又不可能购置多台价格昂贵的设备,一是占用资金量大,二是使用时间较短。所以,采取短期租赁机械设备是个既经济实惠,又便利可行的选择。

(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机械设备租赁业务的开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施工工艺的日新月异,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被不断地应用在公路施工设备上,使得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另外,由于大量引进了新技术,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路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方案也在不断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施工方法已被禁止使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尽量减少盲目购置设备。因此采用租赁设备的方法,既可以保持施工装备的先进性,又避免了由此而承担的技术落后等风险。

(3)施工机械高新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设备租赁。随着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向大型化、精密化,机、电、信、液、气一体化的发展,进口大型设备日益增多,使机械设备的复杂系数也随之增大。采用设备租赁的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施工单位需配备的进口和重点设备的操作人员,也可以减少维修费用的开支。现行的机械设备租赁多采用设备配司机的模式,租赁后可随时开工生产,而提高了使用效率,如汽车吊、塔吊、架桥机等设备租赁,都普遍遵循的这一模式。

三、成立设备租赁公司的重要意义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公路企业实施的是以项目法人施工为主的经营方式,改变了原来那种以行政建制为单位组织施工生产的不合理做法,使企业能够以工程项目为基点进行组织施工与生产,并以工程项目成本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建立各自独立的经济核算体系,客观上营造了将设备推向社会的内部利好环境,方便了对外开展设备租赁经营业务的途径。

(2)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的产生正是满足了这一发展需求。同时,企业的设备机械及人员由成立的租赁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利于精简人员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建立租赁公司是深化公路施工企业改革,实施项目法人施工制的重要条件,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四、结语

这无疑是解放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改革和举措,也必将具有和获得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公路施工设备社会化租赁业的发展态势,也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已由传统的施工方式,转到机械化与社会化联合生产的新阶段。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规范;设备;管理;经济效益

一、前言

1、相关概念解释

设备管理主要指的是以设备为主管理的对象,通过一些理论和方法,运用相应的技术性操作、经济手段、组织方法,把涉及到设备的运行全过程中的有效价值进行科学的管理,其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增强设备的效益价值,实现企业利润的增长。它涉及到的活动内容包括设备购置前的规划、设备的设计类型,以及设备的购置,购置完成后的安装、检查、运用,使用设备完成之后的保养和维修,甚至涉及到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直到期报废为止,这整个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对设备实施管理的内容。

2、综述

规范设备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其规范管理的所有宗旨都是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为最终依据,一切管理必须围绕着提高企业的效益来进行。设备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一些技术、组织、经济方面的管理办法,设备运行过程进行监管和控制,也就是设备从计划定购之日起直到其成为废物为止。这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管理内容主要是指设备使用之前的一些管理活动,包括设备的性能、特性、型号的选择,售后服务和保修等内容,并且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讨论和招标,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之后,做出选择。第二个阶段的管理主要指的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主要会涉及到设备的安装、使用、调整、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监测,另外还有监测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设备故障的诊断、维修信息的收集、以及相关记录等,这是第二阶段的前段时期的管理内容,到了接近中期的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修期之后的相关管理工作,这一时期管理工作的完成将会使设备的有效利用时间延长,在投资方面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接近后期的管理内容主要是设备的改造更新以及涉及到的设备作废方面的管理。对于设备管活动中的这些事项,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都应该以企业的效益为核心,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管理的水平,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规范设备管理的方法

1、加强设备的投资管理

由于所有的设备最终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设备进行管理就不能局限在技术的层面,而应该是在维护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下,结合技术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在更新设备、设备修理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方面,要把好关口,对这些项目的施行要进行严密的论证和评估,这些论证和评估的目的就是比较准确的把握投资项目的收益。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要对具体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一些固定的流程把维修的费用分配到需要的单位,并且对这些单位的使用结果进行统计,固定时间召开会议讨论这些费用的使用。结合分析费用使用与支出的情况来评价其经济方面的效益。加强设备的投资管理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长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废旧设备的利用工作,制定出相关施行方案,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必要的考核,给予必要的奖励和适当的处罚,为的就是能够降低设备使用的成本,提高设备运用的经济效益。除了以上所说的三种方法之外们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对流动资金进行必要的管理,对于流动资金的管理,必须从完善审批制度入手,要求审核材料务必完整,重点要注意的是申请资金所赊及材料的施行方案,严格的按照审批制度的规定进行审批,确保储备物资的充足,但是也不能太过充足而出现积压和浪费的现象。

2、加强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管理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企业效益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除了重视企业效益之外,还应该积极防范设备故障的出现,这是因为设备障出现总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破坏企业生产的正常节奏,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生产项目的的按期完成,最终影响到企业效益。因此对设备的故障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管理者应该做好设备故障处理的相关预案,这样在设备故障出现的时候也就不会惊慌失措,以至于影响到整个生产的顺利进行。一直以来,追求设备不出故障是设备管理的一个目标,全力以赴的让设备故障消失在萌芽状态,让整个企业生产保持一个稳定、高效的生产状态,减少设备维修所带来的费用,增强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为了做到以上所描述的状态,设备管理者必须改变以往那种依靠设备简单的维护式做法,逐渐的向定期定点式检查方向转化。这种定期定点式检查要求管理人员依照专业维护的要求固定日期地向固定的专业部门进行检查和维修,并使之常规化和制度化,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在故障出现之前就对区进行维修和护理,这样一来设备的故障在能够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能够控制才是管理的中心。另外在加强设备管理方面还应该注意设备的清洁工作管理。以往的管理中只是注意设备一般的故障管理而容易忽略掉对设备的清洁,殊不知设备的清洁如果不及时也会使得设备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个由小及大的问题,需要设备管理着在管理的过程中注意防微杜渐,使得设备能够跟好的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3、加强设备管人才的培训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设备不断地涌现,这就对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设备管理者不能单纯地只是技术型的人才,而应该不断的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才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结合市场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进行管理,而不至于只会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与效益。所以说,企业应该重点培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多个方面拓展管理者的素质,从而使得设备管理者能够多角度的地考虑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阳.创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综合效益――机务设备管理探索与发展[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5.

[2]吕国华.健全规范管理,提高设备的综合经济效益[J].广东科技,2009,10:27-29.

[3]魏新科.实施设备综合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中国设备工程,2010,09:24-25.

[4]乌云其木格.创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综合效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9:16+18.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本质安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一、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向

本质安全理论中明确指出要对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两部分进行合理把握,在上述基础上合理运用针对性技术手段,对设备生产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强调,从而使各项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形成恒久型、本质型安全体系。因此,本质安全理论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把握好本质安全这一核心内容,针对本质安全耦合模型形成相应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层次化管理结构。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从本质安全管理中的系统安全性演化机制及实现模型出发,思考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以可靠的安全管理物态系统为基础,以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规范,双管齐下,形成良好的控制脉络。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还要把握好文化系统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全面协调安全物态、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安全物态系统要素

安全物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需要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采用的技术设备、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把握,是员工人身安全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该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元素主要为实际的物质形态,包括设备、材料、工具、仪器、设施等,构成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硬件系统,其具体状况见表1。

(二)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安全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条例、制度、技术等。该系统要素构成了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软件部分,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技术、行为基础等。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需要建设完善的安全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评估制度、故障分析及预警制度等,通过上述制度形成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把握好本质安全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安全决策,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及时处理,做好组织建设、行为控制,从而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控制质量。

(三)安全文化系统要素

安全文化系统要素构建时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以人为本、以效为基的安全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上述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价值观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其具体包括安全第一、安全效益、安全创造生产价值等理念,能够深入了解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安全理念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内容,能够保证员工全面了解本质安全工作,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内容;安全思维方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三、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把握物态要素,打下良好基础

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安全物态系统要素进行全面把握,在上述基础上优化电网结构,结合区域内电量需求状况适当调整电网布局,实现配网互供互带,提升分布式能源接入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电网风险系数;要把握好电网设备,对控制设备、状态检修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等进行全方位把握,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需求基础上合理设置上述安全管理设备,加强本质安全把握,如在线路中设置红外检测设备对电力系统存在的设备高温进行检测,异常后及时报警停机;要把握好环境控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保证环境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二)把握系统要素,构建完善体系

系统要素把握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指标量化,保证人员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常态化、计量化安全管理内容;要规范生产工作设计,对生产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依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形成针对性安全控制操作;要构建精益化管理结构,在动态排查和静态管理基础上精细化各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全面降低设备运行的风险。该精益化管理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GIS管理技术、PMS管理技术等,在该基础上加强本质安全故障管理、本质安全指标管控,从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三)把握文化要素,形成良好氛围

本质安全理论引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时需要对文化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价值观,把握好电力企业运行中的各项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有效地调动安全思维,通过多样的安全活动拓展员工对本质安全的认识,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培养其安全管理思维方式;要构建真正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形势,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氛围。

四、总结

本质安全理论从本质安全出发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调,形成了细化的安全控制体系,保障了人为操作和机械故障下的设备安全,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逐渐深入,如何进一步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本质安全内容与安全管理系统化、层次化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 第2讲 本质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3,02:66-69.

[2]王小岗.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2:88+90.

[3]任婷,刘俊.以本质安全为核心的南梁矿业“螺旋”契约化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13,22:217-219.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详尽的分析了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管理措施。

生产型企业的机械设备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重要的管理项目,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械管理逐步被企业所认识,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完善机械设备的保养、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现代生产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现代生产型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1.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生产型企业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只有通过设备管理才能提升机械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资,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打下基础。在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因机械技术问题而引起生产流水线停工,这将给企业带来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提高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加深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把管理深入到机械设备的生产与采购中,减少机械成本的支出。

2.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生产企业当中,大部企业的管理目标都放到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上,很少有企业把设备管理放到管理中的首位,对于管理制度来说,设备管理体制十分不健全。有部分企业生产中没有对机械设备的技术资料进行建档,采购设备不入账,造成了管理工作滞后,有的企业更是把设备挪用或者买卖,造成国家固定资产流失。生产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生产人员较多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产品的生产量,而把工作重心放到了生产工作上,忽略了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2.2机械设备配置不当

生产企业在机械设备采购和更换中存在着机械设备配置不当的问题。机械设备的采购是企业生产的关键,合理的配置生产机械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的支出,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有帮助。但在有的生产企业中,存在着设备老化,更换不及时的现象,这就为企业的生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企业在设备更换中也要考虑到新机械与原有机械配置的合理性,不能以新机械为主,而忽略了老机械,这样会造成生产机械闲置,严重的将影响企业产品的产量,同时闲置的机械本身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浪费,资源上浪费也给企业今后的机械采购形成了一种无形压力。企业对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应有所重视,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对设备的性能、生产效率、维修等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3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生产企业的机械设备保养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始终处于一种工作状态,这种状态造成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工作饱和,设备容易出现老化现象,严重的将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生产计划。操作人员也应对生产机械进行保养工作的学习,形成“轻维护重保养”的理念,把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有效的和生产相结合。设备保养过程要中要对企业的操作人员进行保养培训,使操作人员熟练设备的操作和保养,从中减少设备的损耗,避免设备的过早报废。

3.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措施

现代生产型企业都注重企业内部的时效性管理,机械设备也应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管理。在生产企业机械设备的采购中,要选择使用年限较长,适合企业生产发展的机械设备,并结合投资的回报率,选取可靠、节能、安全的生产机械。机械设备管理中要注重设备故障、配件损耗、机械更新等因素。

3.1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

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机械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企业在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也可以过积极的管理来减少设备的资金投入,使企业的设备资金可以充分利用。另外在机设备的合理选择上,生产企业也可以采用租借的方式来完成计划生产目标,这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设备的维护费用。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应该向多源化管理发展,以生产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应有所转变,把设备管理同企业的生产效益挂钩,向设备管理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作用。

3.2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与管理

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设备合理的使用,强调设备的利用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得到最大的效益,通过管理来创造效益,这才是机械设备管理的精髓。

3.3机械设备的核算

机械设备的核算主要是指机械设备通过管理方式的运转,所产生的效益,其中设备的经营管理是要依托于经济核算来体现的,企业生产中加强经济核算可以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生产创造经济效益。企业在设备的经济核算上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各项计划目标,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使机械的成本核算有根可寻。另外笔者建议项目设备管理要做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它对于设备的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

4.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机械设备的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对号入座,”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机械技术保养必须按照不同型号机械所规定的周期和范围严格执行,即实行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管理人员应根据各种不同设备在出厂时所提出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编制相应的技术保养表格以便于进行保养,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保养情况。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将优罚劣”,将操作者的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挂钩。■

【参考文献】

[1]王伟导.如何细化工程机械配件管理体系[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6.

[2]肖军.工程机械配件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2,11.

[3]郑王成.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思考[J].建筑安全,2007,4.

[4]王云.浅谈施工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施工管理 管理目标 公路工程建设 安全管理

1、 关于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探讨

随着现代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开展,我国公路施工企业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但是以前的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可以提高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的解决以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加快了企业自身管理体系完善的脚步。同时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为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了企业每项管理工作的执行监督与项目管理。通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保障公路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目标。

2、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重点

2. 1 明确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目标,

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特点以及管理要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对管理内容、目标的明确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指引方向、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特点对管理工作进行分项。根据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管理内容确定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目标与内容,以此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管理内容确定管理工作重点,以实现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最终目的。以下就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重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2. 2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探析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确定管理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以材料控制为基础、强化技术管理与施工工艺控制,以此实现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路基、路面施工用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招投标采购作为基础、以进场检验作为重点、以使用前复核作为关键保障公路建设施工用材料符合使用要求。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开展相应的控制与管理。例如,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设备因素开展设备养护规划与操作管理、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工艺因素强化工艺技术管理等。以现代公路建设施工预防性质量管理理论指导质量管理工作,预防质量通病、质量问题的发生。将质量控制作为公路施工建设施工管理的中心开展管理工作,为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市场口碑奠定基础。

2. 3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管理的探讨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施工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公路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成本控制能够使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以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根据成本控制管理的目标,巩固建设施工企业应首先对材料采购进行强化管理。针对材料采购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招投标方式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同时,注重材料进场的符合与检验。通过质量检验、数量复核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以公路施工进度为基础科学的进行施工场地规划与进场材料规划。以场地规划的有效实施减少材料、设备二次运输造成的成本增加。根据工程进度规划科学的规划进场材料数量能够减少材料堆放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另外,施工企业还应根据公路施工特点进行成本控制的完善与管理,以此有效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 4 针对设备管理重要性强化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设备管理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针对设备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影响科学的进行设备管理工作。以根据施工进度为基础的设备养护确保施工设备完好状态。以施工进度为基础的设备租赁实现设备租赁成本的最低化。通过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另外,针对现代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还应针对设备操作对质量的影响进行强化管理。以摊铺机为例,在路基摊铺过程中应注重摊铺厚度的控制、对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应注重熨平板的矫正与预热。通过科学的设备控制与管理保障公路建设施工质量。

3、 强化人员管理与安全管理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人员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管理工作有效执行的关键。因此,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人员管理与控制。以完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为基础,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能够在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管理目标、同时,为了保障人员稳定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完善的福利、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基础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稳定性,促进公路建设施工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另外,可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特点,施工企业还应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以临电、设备操作等作为重点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避免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电力事故、设备操作开始鼓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处理费用。

4 、结论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由于传统粗放型管理使得我国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公路建设施工企业以公路工程施工特点为基础,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指导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执行保障公路建设施工质量、保障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从管理管理工作的执行的分析入手,了解企业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J]. 路桥建设,2010. 5.

[2]邹莹.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控制探析[J]. 路桥施工与管理, 2010. 9.

[3]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JTJ023- 8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李跃军,吴亚,李亮. 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综合评价法[J].公路交通技, 2010( 2) .

[5]叶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J]. 建材与装饰( 中旬刊) . 2008( 06) .

[6]肖石平.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心得体会[J]. 广东建材. 2010( 03) .

上一篇:世界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