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00:43:11

信息经济论文

信息经济论文篇1

信息产业经济论文3900字(一):基于投入产出的安徽省信息产业经济效应论文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将信息产业细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以安徽省2007年和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例,揭示了信息產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对安徽省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由此揭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前言

信息化已经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行业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错关联。国内不少学者对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作了相应研究,例如徐丽梅指出我国信息产业是中间投入型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盖建华认为信息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很强,但整个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周敏认为浙江省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对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还比较小。

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产业以及促进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有的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我国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单独一张投入产出表,这并不能看出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动态变化情况。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其信息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如何?基于以上分析考虑,本文基于最新的安徽省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安徽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安徽省信息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1.投入产出分析说明。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之间数量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需求(总产出),中间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总需求=总投入。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数据表,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需求(总产出),中间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总需求=总投入。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指标有:

(1)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作投入系数,计划公式为,其中,是部门生产中消耗的第部门产品的数量,是部门的总投入。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部门对部门的依赖程度越大。

(2)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大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小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等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等同于社会平均水平。

(3)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某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或者小于1,说明该部门的感应程度在全部部门中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或者以下。

2.数据来源和结构调整。我国或者某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每逢尾数是7和2的年份编制一次,本文所需基础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07年以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部门表。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表与2012年投入产出表,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中对信息产业的表述,本文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其中信息制造业主要是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主要是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研究需要,本文将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调整为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剔除信息制造业)、信息制造业、第三产业(剔除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5×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三、实证分析

1.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为了了解安徽省信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我们利用调整后的2张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而言,安徽省信息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少,远远落后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且信息产业2012年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减少,说明安徽省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还较低,从信息产业内部来看,2012年信息制造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显著增加,反映出信息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好。

2.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经济系统中各部门间的关联关系,其衡量指标主要有直接消耗系数。通过计算安徽省5部门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制造业对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自身以及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大于0.1,说明信息制造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本身以及第三产业各投入1000元以上,反应了信息制造业对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自身、第三产业的依赖度较强。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2007年和2012年均为0,说明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拉动作用,且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2)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大于0.1,说明信息服务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投入1000元以上,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较大。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较强,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强,但是2012年的系数要小于2007年的系数,反映出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种情况应该得到重视。信息服务业对剔除自身的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大,说明部门内部产业性质相近、相互关联度大的特征,这有利于服务业内部集聚经济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且2012年的系数要高于2007年的系数,说明信息服务业对其它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以上主要分析了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的依赖程度,下面分析其它产业对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低于0.01,且2012年的直接消耗系数都要比2007年有所减少,反映出这些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关联度和依存度本就较低,且依赖程度还在减弱,尤其是第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不大于0.001,第一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信息产业投入不高于10元,反映出安徽省农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较低,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3.产业波及效应。产业波及效应指某一产业发生变化后,會引起其直接相关产业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下去。反应产业波及效应的具体测度指标有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1)通过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可知2007年、2012年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2670、1.2351,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都高于1,说明信息制造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加大对信息制造的投资,将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信息服务业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2年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但2012年的影响力系数要高于2007年系数,说明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影响、辐射能力在逐步提高。(2)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2007年和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都低于1,说明信息产业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且和2007年相比,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有所减少,这说明其它产业的发展对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减少,但也反映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受其它产业的制约作用有所减少,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独立性在逐步提高。

四、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1.分析结论。(1)安徽省产业结构仍然体现出明显的“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信息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且信息产业2012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减少,说明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安徽省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尤其是对第二、三产业的消耗系数较高。(3)无论2007年还是2012年,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要大于感应度系数,因此安徽省应该采取主动发展的模式来发展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产业来推动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4)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第一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很小,说明农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极少,反映出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2.政策性建议。(1)推进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互动融合。信息化在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体现的作用还不够,需要安徽省积极实施“互联网+”系列行动,逐步提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融合。(2)加快信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大省,安徽省应积极推进现有的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积极加大对研发创新平台的引进力度,逐步增强安徽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信息化水平。(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单纯依靠信息产业自身能力还很难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通过集聚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大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细分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基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信息产业发展新动能。

信息产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

摘要:新时期,人类社会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通讯科技等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朝着信息化时代转变。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正在以强大的势头和动力走进人类社会、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庞大的信息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全新力量。本文分析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F4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信息产业的发展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成果。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我国逐渐走向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我国形成了巨大的信息工业产业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行业专家的总结,信息产业是一门服务型产业,负责信息的生产、传输与服务,能够为社会各个行业、企业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推动整个社会的高效建设与发展。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通常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信息设备加工业,该行业主要负责通讯设备等的生产加工,这些设备或产品具有电子处理、记录与检测等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设备产品的生产过程;第二,信息服务业。利用电缆系统来进行信息的处理与传输、通讯,这其中主要是指软件开发行业、信息服务业等。

根据调查显示,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的信息产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已经达到千亿元,而且始终保持稳固上升的增长势头。与信息设备制造业相比,信息服务业的增幅更大、增速更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正在走向信息新时代,人类社会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度也必将有增无减,信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也意味着信息产业正在走向结构优化阶段,发展方式得到了优化调整。总体来看,信息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流,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具体体现在:首先,信息产业自我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次,优化与改造传统产业创造的间接经济增长值。

下面将利用贡献率指标来深入剖析信息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直接贡献,同时,通过弹性分析法来预测信息产业所创造的间接经济增长值。

1.直接贡献率分析

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分析标准,贡献率一般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前者主要指信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增加值和GDP增量之间的比值,用于信息产业,则分别用Cd(it)和C(it)来表示,具体有如下关系式:

Cd(it)=AVit/GDPx100%

AVit------------信息产业增加值

C(it)=ΔAVit/ΔGDPx100%

经官方调查显示,信息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仅有12%上下浮动,在2007年甚至只有10.85%,随着国家财政支持性资金的投入,一些重要的信息产业项目建设、开发,才逐渐提高了其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在众多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异常迅速,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最近几年内一些与信息设备相关的硬件加工、制造等行业企业也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创造做出了直接贡献。

总体来看,信息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逐渐呈向上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有着巨大的潜力,而且信息产业的发展稳中求进,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其他与之相关的产业,甚至一些传统产业也都得以带动发展、优化与改造,由此来看,信息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间接贡献率正在逐步上升。

2.间接贡献率

所谓的间接贡献率则指的是GDP对信息产业增加值变化的反应程度,这种反应程度用Eit来表示,具体可以通过GDP变化的百分比和信息产业增加值变化的百分比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具体的关系式为:

Eit=ΔGDP/GDP/ΔAVit/AVit

由于无论是GDP还是信息产业增加值,都呈正向发展,此公式得出的结果通常为正数,对整个社会近五年的统计数据带入此公式,最终得出的Eit结果趋近于1,甚至大于1。

当Eit<1时,信息产业自身发展较快,超出了GDP的增长速度;当Eit>1时,则意味着信息产业发展放缓,落后于GDP发展速度。

经过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信息产业对于GDP的间接贡献率相对较小,这就意味着对国内经济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直接贡献率方面。

3.提高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对策

(1)加大力度扶持信息服务业

在以信息通讯为主流的现代社会,信息服务业势必会对GDP的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对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力度来扶持信息服务业,既要调动市场经济的作用,驱动企业自主研发信息服务性产品,又要加强政府的调控,利用经济、政策等职能性措施来支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同时,逐步创建人才吸引机制,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招贤纳士,形成巨大的人才储备力量。

(2)加快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信息产业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型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出更多的信息服务产品,并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善于利用国内、国外先进技术,以此为基础来逐步开发、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信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部分实力相当的信息服务类企业努力走向国际市场,逐渐占据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要进一步优化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同时,也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支持并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例如:传统工业、制造业等的信息化发展,逐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此外,还要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传统产业科学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服务来辅助支持传统产业的发展。

三、总结

信息经济论文篇2

初步顺次考察经济学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和基本特点,是本文的任务。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而且与笔者读到的新古典主义和批判新古典主义的各种观点,都有所不同。本文只在信息范式基本假设的框架内,有所侧重地讨论涉及经济学理性的相关概念;对延续了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不多讨论。

一、新古典范式的缺陷:从信息视角出发的评析

在现代经济学语汇中,新古典范式、瓦尔拉范式、完全竞争范式、一般均衡范式、竞争-均衡范式或传统微观经济学范式是同义语,意味着传统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模型蕴涵的基本方法和假设。前面提到,新古典范式中,基本分析方法还是有效和有力的,已经为信息范式所承续;无力和失效的是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

新古典范式的最基本假设,是通过经济学论着和教科书提炼和广泛传布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这一假设由四个特征性条件构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经济行为人──买卖者众多,他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各厂商生产的商品在品质上无差异。

·资源(生产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经济行为人对有关的商品交易的信息(知识)完备。

它们的基本功能,是论证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出乎他们意愿地促进公共利益,而且会比他们自觉或依靠政府追求公共利益,更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亚当·斯密,1994,第27页)。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竞争市场或市场机制,也就是价格机制。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市场机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幺、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上述假设、原理和基本问题,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并通过福利经济学定理得以精炼表述。

在我看来,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假设最为关键,由此可以得出一系列推论:

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于是经济行为人不必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他们有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激励不存在。因此,新古典范式中不存在信息成本和激励的问题。

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成本为零是交易成本为的必要条件。因此,新古典范式是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完备假设。

第三,既然信息完备,市场交易及其前景就是确定的。因此,在新古典范式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容身之地。

信息完备和确定性保证了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的实现。因此,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的,没有必要区分经济行为人在动机、决策和结果三方面的理性与否以及程度如何,三者是一致的,不受限制的。

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理性完全、价格接受者、商品同质、资源进出市场无障碍,使经济行为人成为无差异的同质人;现实经济行为人的差异性、他们私人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性、个体行为人之间的竞争等相互作用,被综合从而化解消融于市场价格这个公共信息之中了,竞争的差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这个竞争完全性的本来意蕴,被竞争的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异化意蕴替代了,这与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出发点和微观分析之名不甚相符。因此,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分析,实质上至多微观于个别市场或行业,个体经济行为人的风险类型、如何决策、由谁决策的问题无关宏旨,至少不太重要。

信息完备假设加上完全竞争市场的另外三条假设,使得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帕累托最优必然实现,市场机制不可能失灵。因此,运用新古典范式于理论分析的必然结论就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最有效率,政府干预不必要,或者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这六点推论意味着,新古典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其假设已经决定了其结论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新古典范式的必然性和唯一性,面对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得过于严峻,过于乌托邦化。按照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的看法,新古典范式不讨论经济社会如何处理新信息的流动问题,不考虑人们如何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甚至不承认经济社会传递信息的效率与获取信息的激励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备造成的“非均衡的均衡数量”现象;又例如投资人或创新者的创新活动,意在获取报酬,不可能免费传布技术知识的信息。如此等等,说明了新古典范式解释域的偏狭和解释力的疲弱。

今天看来,1920-30年代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兰格-勒纳-泰勒定理(Lange-Lerner-Taylortheorem)所表述的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具有等效性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1.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2.低估了人为造成完全的定价体系运行的困难,相应地低估了经济中非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3.低估了配置资本的困难;4.误判了中央计划功能和竞争功能的作用;5.忽视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Stiglitz,1994,p.66)。这一系列低估与高估,都建立在对于经济学新古典范式的迷信和误用之上。其中最根本的错误,正如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指出的,是人们对于自身理性和科学的“致命的自负”,高估了中央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机制获取、传递信息配置资源的能力(Hayek,1988,chap.5)。一句话,低估了信息及其引起的激励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一结论,不仅为经济理论所证明,为全世界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成功所证明,而且为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和进程所证明。

新古典范式对经济运行的解释与经济现实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人们还是可以说,新古典范式类似于物理学的无摩擦真空世界,是与“实然”相对照的“应然”,向人们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坐标,至少在理论上很有价值。如果经济学延续新古典范式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释力和生命力,这话倒是不错。问题是:新古典范式是不是目前的最优参照系?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如果有,如何改进,替代范式是什幺?这几个问题有点像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面对牛顿定律的情形。

现在,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至少答案的方向已经清晰:新古典范式不是目前最优的参照系,有可能改进,改进的一个可行方向是从现实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入手,建立改造并最终替代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近十几年来,信息经济学及其整个经济学的进展表明了这一点。

二、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及其重要影响

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信息范式的提出和形成依赖于信息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依我有限的阅读所见,最先提出信息范式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4年,他在《社会主义凋萎了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学信息理论研究方法”(theinformation-theoreticapproachtoeconomics),简称“信息范式”(informationparadigm),作为区别于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Stiglitz,1994,p.5)。囿于该书论题,他没有详细讨论信息范式本身,更多地分析和讨论了涉及信息范式的经济学一般问题。不过,从他讨论的问题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进展中,我们还是可以理出信息范式的形成脉络。

谈到信息范式形成的思想基础,至少有四位经济学大家必须提及。

奈特1921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且指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一部分人会努力获取信息以寻求获利的机会,而他们也会比其它人得到更多的获利机会的信息(Knight,1921)。这可以看作是市场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思想的萌芽。

在19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中,哈耶克认为,只有通过深远地分散于竞争和自由定价的市场体系中,才可能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王宏昌,1994,第241页)。他在1937年的论文《经济学与知识》中,探讨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结构问题,也就是人类的信息获取和结构问题。他在《社会中知识的运用》(1945)中指出:现实中完全竞争并不存在,价格体系可以传达稀缺性信息,但不能传达完全的信息。他批评经济学以完全信息为理论前提,从而无法认识市场失灵问题。他初步指出了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每个人都对其它人有信息优势(哈耶克,1989,第2、4章)。哈耶克的论述,警醒人们注重知识和信息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强调任何人和组织的信息都不可能完备。

凯恩斯在《通论》中,用大量篇幅,从贷款人与借款人两类风险、人们的现有知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预期和投资乘数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备对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他强调,人们据以作出预期的现有知识和信息(情报)不足,再加上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工商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和“血气”,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决策者的预期;预期波动和利率的对比,以及人们的货币流动偏好,影响资本边际效率波动;资本边际效率,与依赖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投资乘数,进而影响投资波动和就业波动,造成商业循环(凯恩斯,1997,第5、9、10、11、12章)。与其它人不同的是,凯恩斯对不确定性、知识和信息不完备的强调,明确地与经济波动联系在一起。这构成了英国新剑桥学派琼·罗宾逊等人看重的凯恩斯的动态经济观的核心,也应当成为探讨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微观基础之一。

这里,应特别提到1937年科斯开创性的论文《厂商的性质》在这方面的贡献。科斯第一次明确论述了包括在交易成本之内的发现相对价格的信息成本,以及信息交易可能降低但不能消除信息成本:“建立厂商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有成本。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随着出卖相对价格信息的专业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可能减少,却不可能消除。”(Coase,1937)他在开创性地分析经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时,已经自觉地运用搜寻和利用信息有成本的概念了。由此稍加引申,就可以得出市场运行的信息不完备而且无法消除的更一般结论。因此,说科斯是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先驱之一,毫不为过。这一点被绝大多数学者忽视得太久了。

饶具意趣的是,被认为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与主张自由放任的芝加哥学派的奈特、哈耶克和科斯,各自从不同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超越了新古典范式,为信息经济范式的形成奠了基。这说明了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强大的经济事实面前,具有不同意识形态背景的经济学家,或者不自觉偏离新古典教义,或者自觉修正新古典教义,都或多或少推进了经济学的研究。因此我认为,指出经济学派的界限,有益无弊;过分强调经济学派的归属,不利于厘清不同学派学者在不同问题上的相同或相异见解复杂交织的情况,不利于经济理论和思想史的研究。

信息经济学的诞生促进了信息范式的形成。1961年,斯蒂格勒的论文《信息经济学》(Stigler,1961)和维克里的论文《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招标》(Vickrey,1961)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建立(参见:黄淳、何伟,1998,第1页)。有两个方面的进展特别值得提出。一个是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分散性,另一个是经济行为中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和风险交易。

斯蒂格勒的论文涉及到第一个方面: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分散性。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同一的,完备信息假设保证了这一点。他指出,作为经济信息的价格是经济行为人在搜寻中获得的,而搜寻信息是有成本的,搜寻信息的成本使得价格的分散性存在。这意味着行为人获得完备信息的不可能,信息不完备会导致价格刚性、价格与商品质量差异。更重要的,由此引出的推论是,价格机制在市场中的运转有成本,完全竞争假设是有缺陷的。这位芝加哥自由主义学派的领袖,批评新古典范式的完备信息假设,建议用标准最大化行为假设来决定人们可能得到多少信息。

上述维克里的工作,以及对信息经济学发展作出卓越成就的阿罗1963年的论文《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涉及到第二个方面: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和风险交易。前已述及,在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私人信息从属于市场价格的公共信息,交易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风险不存在。在现实经济中,同一商品价格的分散性和交易者数量往往有限,市场竞争不完全,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与风险转移重要起来。维克里的分析,揭示了拍卖活动中,交易者“底细”这一私人信息及其不对称性,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和交易者之间的博弈,决定了拍卖的方式。阿罗196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论着,阿克劳夫(Akerlof,1970)关于旧车市场的论文,以及其它经济学家的工作,大大推进和拓展了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分析,尤其是引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分析,显示了着重由具体交易过程理解经济社会存在方式和特征的信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潜力,使不对称或不完备信息问题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焦点。

这个新焦点的汇聚,伴随着相关领域的一系列发展: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1944年开创的博弈论和预期效用论,纳什1950年先驱性的非合作博弈论,1960年代塞尔顿和哈萨尼将博弈论动态化、引入不完备(全)信息,西蒙1947年以后关于管理决策行为中的有限理性的论述,以及197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迅速崛起。这一系列发展,造成了工具性的博弈论,非最大化的有限理性基本行为假设,制度分析的交易成本-产权理论,与问题导向的信息经济学的强有力结合,使经济学从价格机制分析向非价格机制分析拓展和深入。从这时起,个体经济行为人之间的博弈,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的关键作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的问题,委托-合约与其它经济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效应,对于新古典范式形成了根本性挑战,真正的从个体出发的微观经济分析才开始名副其实了。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学信息范式形成。

信息范式形成的标志,是将近二十年来,一大批以最大化效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分析经济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的出现。这些模型的洞见大大展阔了经济学的视野,是微观经济学的直接深化和广化,促进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的新福利经济学、新厂商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

信息范式的形成,不仅对传统经济问题给出了新的回答,而且提出了新的经济学问题。例如,经典的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幺、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建立在新古典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着经济行为人博弈行为的思考,和本章前面关于信息完备假设的六个推论,从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出发,经济行为人如何决策与谁做决策的问题,就不再是无关宏旨的,而是经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了。因此,经济学基本问题便不再是三个,而是四个。运用信息范式的大量经济学模型,包括本文讨论的模型,证明了第四个基本问题的至关重要性。

如何决策与谁做决策的问题,不仅关乎私人信息和博弈行为,而且关乎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安排和变迁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合约与激励问题。在这方面,新制度经济学派作出了贡献。除了前述科斯的贡献,巴塞尔(Barzel,1985)将不对称信息与交易成本、剩余占有权的不确定性联系起来的思想很有启发性:交易成本不仅仅是“成本”,它是由于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实际产权边界处的“公共领域”,并由之产生对“剩余”占有权的不确定性(转引自:汪丁丁,1995,第64页)。反过来,信息范式的形成也促进了交易成本-产权理论的发展,近年来的大量有关文献,特别是涉及产业组织、委托-和合约问题的文献,都反映出信息范式的深刻影响。

三、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分析方法

1、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1)经济行为人最大化效用假设。

这一假设既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承续,又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扬弃。承续与扬弃的关键是区分经济行为人的动机、决策和结果。动机最大化是公理,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除掉了经济学大厦的根基。

西蒙(Simon,1992)对于支撑新古典理性的主观效用理论的归纳是:作为决策者的经济人,1.面临着给定的备择方案集合;2.具有每一备择方案实施结果的概率分布知识;3.以这种方式最大化给定效用函数的期望值。他对这种理性的致命批评是,没有考虑经济人的实际决策过程、知识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西蒙(1992)提出了接近实际的“有限理性”假说,以替代奥林匹亚山神式的完全理性:1.假设产生决策备择方案的过程,抛弃备择方案给定的假设;2.引入对于备择方案实施结果的估计程序的假设,即假设决策者寻求处理不确定性的策略,抛弃决策者掌握实施结果知识的假设;3.假设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

我以为,新古典范式理性的合理成份是最大化动机;不合理成份的要害是信息完备假设,从而漠视了经济人的决策过程,漠视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及其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漠视了经济人决策及其结果在放松信息假设后与动机的偏离。既然新古典的理性过于乌托邦化,那幺建构新的理解经济人理性的框架就是必要的。借鉴西蒙的过程理性和知识、计算能力有限性的假说,不妨将经济人的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心理动机、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可能更清楚地考察理性的内涵,减少不必要的旁逸斜出和无谓争论。

作为心理动机的经济人最大化自身效用,是经济人的理性,也即追求最优的自利心。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理性有贯彻决策过程直到实施结果始终的趋势,其指向不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信息条件怎样变动,经济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决策和结果与初始目标的偏差最小化。这意味着,动机最大化不随条件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西蒙“有限理性”的第3条假设,即用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是不可取的。理由是,所谓满意,意在面临环境约束不得已而为之,实质上经济人不会放弃最大化动机,他始终在力求尽可能的最大化,只不过这时的最大化是有约束的最大化罢了。例如,一个创业的厂商,想建一个年盈利100万元的工厂。历尽艰辛之后,所建工厂仅仅年盈利70万元。他满意吗?能不满意吗?实际上他心有不甘,不得不满意,满意他在环境约束之下,尽他所为了。满意尽他所为,就是满意他尽可能地最大化了,他的最大化初衷并没有因为环境不如设想的好、他历尽艰辛而改变。与此例类似的生活事例比比皆是,很可以说明“满意”实质上就是“有约束的尽可能最大化”。因此,西蒙的这一条假设是名替而实不代的假设,不能成立。反过来,如西蒙所述,经济人是寻求满意的,那幺试问:满意的指标是什幺?若以数轴衡量,满意不可能是一定点,定点意味着最大化点,只能是一区间,区间总可以作无限分割,这种满意还有什幺意义?比最大化优越多少呢?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家很少接受“有限理性”对于最大化的替代,我以为,就在于西蒙的假设尽管接近了现实,却很难用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有限理性”富于启发性,但失之于满意策略的假设,不如最大化动机来得简明有力。因此,即便是像斯蒂格利茨那样的批判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在经济分析中运用满意假设,仍然采用最大化动机假设。由此也可见出,最大化假设一直没有被替代,就在于其动机假设──经济人自利的最大化追求,仍有生命力。批判地剔除其过程和结果必定最优的武断命题,最大化动机依然可以作为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为了深化和扩展动机理性的内涵,可以汲取中国的传统伦理资源,这就是:忠义礼智信、推己及人、克己复礼。这一资源应当加以当代意义的正面阐释。利他可以视为一种偏好,满足利他偏好的是利他行为的效用。这与最大化利己者的偏好动机不矛盾,而且隐含了合作的精神。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博弈时要顾及对手的策略,重复博弈还要反复顾及下去,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合作有时比不合作对于利己主义者更有利,合作往往能够实现集体和个人的长远利益。为什幺要忠义礼智信?集体有时可以办到个人无法办到的事功,要事功最大化走合作的路子,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个人违悖了这种常情和传统,对于集体而言,当然是不忠、不义、不信、而且不智的行为了。如何做到忠义智信呢?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推己及人,推人及己,事功厥成。中国人的礼,就是道德共识,传统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事功,大致相当于西方人的利益。演进的博弈的均衡止于礼。传统中国人不是不利己,而是明智的利己,利他的利己。从这一面看,对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广义理解,就应该包括利己心和利他心,利他心可以看作利他主义者满足自己利他偏好的动机。

关于经济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我以为,西蒙的过程假设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命题是成立的。由之可以引申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的假设,引申出决策和结果会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结论。一般来说,决策和结果多少会偏离动机,因为要约束条件不变几乎不可能。例如信息总是不对称和不完备的,经济人在形成动机的初始,极难预期到信息不足的严重性,也无法确知获取信息的成本,他是在决策过程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上述信息的,这一过程是信息渐次充分化、却不能完备的过程。经济人行为的决策和结果,不仅受到动机的制约,而且受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条件的约束。外在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约束了经济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效果,素质和能力高强的人也不例外。因此,具有理性动机的经济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是否理性,也就是最优,取决于信息约束。信息约束不仅体现为它本身对理的约束,而且反映了经济社会制度的效率。效率高的制度可以使信息的披露和传布快,透明度高,经济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出现机会主义的概率小,决策和结果与动机的偏差小;反之则反是。

国外文献中有关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的分析,说明了行为动机对于行为结果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幺出现偏差,但将这些偏差简单地归结为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不能令人满意,因为那可以被解释为经济人的理性受到环境约束所致,如同我上述对于有限理性的分析。说到底,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等“非理性”概念,依然是围绕着理性轴心旋转、不时展露出离心倾向的理论现象,实际上构成了理性的补充概念。如果这些概念能够作为经济分析的独立的基本假设,经济学早就有一片新天地了。可惜,均衡和演进(制度)的分析方法,或者演进的均衡方法,难于被证伪,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而均衡和演进的方法又只能在理性假设的框架中展开,至少目前和可见的将来如此。总之,经济学必须建立在理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突破对于理性的成见,作为对于理性内涵的新的理解和补充。

(2)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这意味着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信息或信号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一个竞争的世界在研究和开发信息方面投资不足,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使获得的信息最大化是现实也是经济学至关重要的问题(阿罗,1989,第158-165页)。经济史尤其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从信息角度看,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配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这一假设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它修正了新古典范式“保护带”──行为人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极大地影响到对于新古典范式“硬核”的改变,因而是信息范式替代新古典范式的关键要素。

2、对相关经济学假设的辨析

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刻画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构成了对于经济人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客观约束。从此出发,审视理论界流行的形形的经济学基本假设,可以廓清混淆。

(1)交易成本为正的假设,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相当重要,却不能与信息假设并列。因为从根本上说,交易成本主要反映了信息成本,签约成本、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不过是搜寻、处理信息成本的不同表现形式。

(2)非完全竞争假设,则主要是放松信息完备假设的产物,限于篇幅,这里不讨论。

(3)有必要多说几句的,是机会主义假设或假定,这一假设多为赞成或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人们所采取。具有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的行为,在合约等制度约束有隙可乘时,呈现为机会主义倾向的具体实施: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引起的,也就是信息完备到不完备这一约束放松过程的产物。机会主义倾向内在于经济人最大化动机之中,有着深厚的社会的经验的哲学基础。我认为,人性本恶亦本善,人性自利亦守法。法律是对人性恶的惩戒,明白法律的惩戒性质是人性善的体现。体现这两点的是,经济人要牟利,在合约、法律等一系列制度约束之下,有择手段地牟利。经济人明白,不择手段地牟利,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就会受到制裁。“法律不告诉人们应该做什幺,法律只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幺。”法律就是对经济人牟利手段的界限,使他们不能不选择不触犯法律的手段去牟利。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法律、合约等制度总是不完备的。制度必定存在的罅漏,使人性恶的一面──机会主义倾向,转化为实际行为,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已经被经济学家认识到、模型化的两种实际行为。如此看来,经济人理性的哲学基础,确实是体现人性恶与善两面的明智、守法的功利主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是人们的美好企盼。而机会主义假设,是理性和信息假设基础上的推论,不能与前两者并列。

(4)理性预期假设,可以由最大化和信息假设推出。

(5)有限理性假设,是对最大化假设的修正,并不是最大化之外的独立假设。

(6)对于“价格灵变”或“市场出清”假设,我们也可以推导:在信息完备的假设之下,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经济人能够迅速作出调整供求的反应,价格(工资、利率等)当然是灵活变通的,而价格灵变和其它新古典假设,保证了市场总是及时出清的。因此,价格灵变和市场出清也是推论的结果,被新古典主义者奉为基本信条,并不是公理性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理性──最大化自身效用假设,和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前者是对经济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公理性抽象,后者是对经济人受到的客观约束条件的抽象,两者是最基本层次的抽象,是经济理论据以展开的基本假设。其它假设,如机会主义假设、理性预期假设、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假设、非完全竞争假设、有限理性假设、交易成本为正假设或假说等等,或者不是一个层次的假设,或者不能与最大化和信息假设并列,因此都是引申或派生假设,不是基本假设。

3、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更多地承续了新古典范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成本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演进的动态方法等,它们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性要素。但是,这些基本方法结合了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被运用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根源,解释力相当强,代表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阿罗,1989:《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胡佛(1988),1991:《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黄淳、何伟,1998:《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莫里斯,1997:《詹姆斯·莫里斯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

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Coase,R.,1937,“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November.

Hayek,F.A.,1937,“Economicsandknowledge”,Economica,February.

──1945,“Theuseofknowledgeinsociety”,AER,35:519-530.

──1988,TheFatalConceit:TheErrorsofSocialism,Routledge.

Knight,F.,1921,Risk,UncertaintyandProfit,HoughtonMifflin.

Muth,J.,1961,“Rationalexpectationsandthetheoryofpricemovements”,Econometrica,29(3):315-335.

Simon,H.,1992,“Boundedrationality”,inNewman,P.,Milgate,M.,andEatwell,J.(ed.),1992,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Moneyandfinance.

Stigler,G.,1961,“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JPE,June,69:213-225.

Stiglitz,J.,1994,WitherSocialism?MITPress.

信息经济论文篇3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①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获得新的成果,如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结构理论和量子力学等;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不断运用于科学技术研制和工程方案。“比热”、“潜热”理论用于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电磁理论运用于发电机、电动机的制造和高压输电工程等;③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是整个经济技术基础不断得到改善。转炉顶吹炼钢设备、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新工艺等;④不断发展新产品、新品种,电子计算机不断升级,移动电话(手机)不断换代、增加功能;⑤在利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完善生产组织,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从科层制组织到组织扁平化,从战略管理到智能管理;⑥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发达国家在1900-1910年间工业生产中5%~10%的提高来自科学技术,到了70年代,发达国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的部分高达50%~70%。近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全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0倍。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首先要依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生产领域中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质的关联方式和量的比例关系。尽管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消费要求、社会制度、经济政策等,都是产业结构形成与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领域内推广应用,却能直接影响比引起产业结构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技术革命的爆发,是在科学原理的推动下,某一时期的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群发生根本的变革,它是产业革命的前夜,起主导作用的是新兴技术。它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另一方面也激发相关的产业部门发展起来。这种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革命由三部分组成:①这种发明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他次要的发明围绕它建立起来;②具有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内的充足的物质资源;③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新技术与新工艺的采用要求使用新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拉动居民的需求,必然改变该产业的面貌,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引进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必将带来相应新产业的优先发展;同样道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必将在该领域最大限度减少某些资源消耗,创造出新资源的需求,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把稀缺资源集中使用到最需要的产业上去,以功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资替代老材料,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

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科学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是21世纪高薪技术的龙头,它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服务、信息生产和信息传输业。目前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任何传统产业,成为世界第一产业。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等自然资源并列入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成为影响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芯片加工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是发展信息技术的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社会坏境和人的能力是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获得和创造各种知识的能力,包括对传统知识的提炼和更新,是改造人类生存条件最重要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出现过经济高增长率,当时曾被认为是“奇迹”;1965年巴西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话数比韩国和中国台湾还高,而现在的情况却大相径庭,韩国和台湾的电话覆盖率比巴西高4-5倍,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其他领域也广泛应用,远远高于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是“失落的十年”,整个拉丁美洲人均收入呈下降趋势,全球只有东亚和东南亚发展势头良好。到了90年代,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出口产品中1/4是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即电信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电子商品和元器件。这些设备出口增长率是商品总额增长率的2倍。事实证明了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1994年论断,发展中国家不能再期望以其比较劳动力优势作为发展的基础,现在所说的比较优势是用知识的应用来衡量的。

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援助,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之很快超过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的领头羊却是原来贫困落后的犹他州。从1990年开始,该州经济增长速度每年超过7%,远远高于全美平均1.5%的水平。该州把信息技术当作重中之重,在盐湖城和普洛渥之间建立了软件工业谷,以电脑、医疗器械、生物工程为支柱产业,促进了经济繁荣,并率先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州。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制造信息设备、通信设备的能力软弱也无关紧要,关键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提高人们加工传统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坏境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物流产业,能使企业用最快的速度配置资源,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周转。

21世纪的全球经济秩序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在工业经济模式下,企业通过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并由商业企业进行大规模流通和分配。这个模式的实现建立在大众市场基础上,以实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以公司(集团)形式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分工和价值链状流通分工来实现,并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营销活动。该模式的流程为:生产商预测市场需求规模经济专业化生产大量库存组织流通环节库存零售满足顾客多样需求,积压产品低价清货。这个流程的起点是企业,尽管生产者尽力对需要做出较准确的预测,但由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和市场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极易造成由于库存层层放大而带来风险。

作为工业经济的替代模式网络经济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局面。网络经济模式中信息流居中心地位,它指引物流的正确方向,尽量减少无效劳动和节省通流时间,使整个流程得到最佳优化。同时网络经济能构筑虚拟市场,具有个性化服务、低成本交易以及市场全球性特征,摆脱对空间、地点、物质设备等稀缺资源的依赖,企业通过网络直接或通过中介间接获取顾客的需求信息,准时进行定制生产,再借助物流上门配送,最后通过网络跟踪实现售后服务,避免了产品不符合顾客需要的风险和积压浪费。

信息化也促进了各级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发展,提高了政府办事的效率。通过建立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及国民经济信息系统,为决策提供各类经济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效率。

二、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

精神文明是指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智慧和细想道德的进步状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科学技术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休息时间,增加交往工具,缩短空间距离;同时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建设,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享受精神文明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为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质手段。芯片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影像制品、通讯设备、电子图书馆等理想变成现实,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二)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的内容表现为:一是人们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发展,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与升华,标志着人类控制自然、控制自身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二是人们思想、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促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摒弃以人为中心的伦理观,尊重和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公平地对待同代人甚至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坚持永续发展,创造制度文明和政治文明。

(三)批判宗教迷信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揭示了自然界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迷信以有力地批判。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倡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习惯,有利于提高人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科学技术能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在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规范化形式或格式。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在古代社会,实用科学、理论科学以及自然哲学三种科学形态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当时实用科学多属于手工业工艺技术,理论科学只限于天文学、力学和数学,基本上是对自然界的现象描述,自然哲学也主要是用主观冥想的方法作些猜测或臆断的说明。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和缺乏科学实验条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通过思辨的方法获得,人们凭借感性直观和简单推理,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出鸟瞰式的描述。这种思辨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认识能力的莫大限制,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和社会各种运动形态的内在联系和过程。从15世纪后半叶起至18世纪前半叶止,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实验科学,人们对自然想象的研究开始从总的联系中抽取出来,分成一定的部分和种类进行研究,这是人类认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从18世纪后半叶起,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了整理材料的的阶段,由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进入了研究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过程的科学。地质学、原子论、人工合成有机物、化学元素周期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等都是对形而上学的致命打击。科学家们从各自不同领域,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证明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及其思维方式,正是适应时代要求最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它考察事物的本质正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实践考验,以及在实践和科学发展中进一步得到丰富、深化和发展,辩证思维方式在现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庆瑧等:《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李仁,著:《项目选择与高起点扩张》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版

信息经济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实际情况.主要论证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并作出了合理的实证分析。

一、概述

信息披露制度源于英国公司法,后为美国1933年《证券法》所接受。目前已成为国际证券管理法律的基本立法原则。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我国证券法律规范中无处不在并贯穿始终.成为证券市场有效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也成为证券监管制度的基石。0为了防止投资人受到欺骗.法律规定在发行证券之前,必须把发行证券有关的资料向投资人公开,使投资人在决定是否购买证券以前有机会充分了解发行公司状况,据以判断证券是否具有相当的投资价值。

目前.我国新股发行上市基本方式是发行后即上市,发行与上市间隔相对较短。而在发行上市前.各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基本没有进行信息披露,市场对其了解十分欠缺与稀薄。建议加大发行与上市的时间间隔。对于新发行的上市公司,应要求其在发行后上市前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原则,披露各项信息,让市场对其经营情况、财务情况有个基本了解,避免发行即上市带来的时间短、信息披露不完备、了解不充分、心理预期波动大等各类问题.使其市场价格易于解释和预测。证券发行以后.在交易市场流通。为了使投资人及社会大众了解发行公司的财务业务状况,法律规定发行公司必须定期提供财务及业务报告,向证监会申报,并向投资人公开.发行公司提供的资料必须正确而完整,证监会有权审核这些资料并禁止不实资料的与流传。这种要求发行公司在证券发行前及证券在市场流通期间,向证券主管机关及投资大众充分公开有关资料信息,正是披露制度的体现。这一制度已成为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在证券市场上借助各种金融工具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公司及其相关的个人依照法律规定以完整、及时、准确的方式向所有投资者和整个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地披露与该筹资行为及其持续性身份相关的信息。信息披露制度在理论上是架构于一系列原则、规则与制度上的,这是因为它属于一种更为综合性的制度范畴。对于这一制度的内容和规则的理解与阐述包含着许多必须超越于该制度本身的更广泛的努力与尝试。它的价值也不仅仅局限于告诉发行在什么时候该什么样的消息,上报什么样的文件.它还包括着对市场效率的理论、对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行为尺度的评价、对投资者保障诸多立法模式的理性平衡和选择;包含着源于证券市场却足以波及影响一国甚至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相关性;包含着人们对于未来有效证券市场监管的制度设计与价值判断的谨慎思考;最后还包古着对证券市场监管这个基石性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美好理想与执着的努力。

现代证券监管的目的是通过树立市场信心从而实现保障投资者的目的。造就市场信心的主要机制是一级市场和二级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由于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和信息不完全问题的存在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低品质证券驱逐高品质证券”,进而导致市场萎缩。市场自身无法通过创造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这种市场信心,必须由政府实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

(一)逆向选择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逆向选择”最早出自保险学理论,指的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投保人充分了解自己的风险状况,而保险人则不知情,因此不能确切地对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区分,也就相应地不能对不同风险的投保人收取保险费,而只能收取以风险的平均概率为基础的保险费。在这样的制度下,高风险的投保人具有更多的保险激励,而低风险的投保人则更倾向于退出保险市场.保险市场因此萎缩。当保险公司试图提高保险费而低风险顾客停止购买保险时,就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低风险顾客要么决定自我保险(即不购买任何公司的保险),要么转向另一家保险公司。高风险顾客——那些知道自己确实需要保险的人则盯住这家保险公司不放。由于低风险的顾客的离开,保险公司所承担的平均风险增大。情况可能恶化,以至于平均利润实际下降了——增加的平均风险大于所增加的保险费。乔治.阿克洛夫(GorgeAkerlof)以旧车市场为例对逆向选择问题做了精辟地分析。

证券市场中的逆向选择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证券的购买者无法区分高品质证券和低品质证券。在这种情况下.低品质证券会胜过高品质。发生这种逆向选择的原因是由于购买者无法分辨出高品质证券与低品质证券的差别.便不愿支付超过高品质与低品质证券平均价格的那一部分金钱。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者因购人低品质证券而可能产生的损失会由于以平均价格购入高品质证券的可能性而得到平衡。由于购买者不愿意支付与之所值相等的价格,因而在证券市场上发行高品质证券便无法获利。购买者之所以无分识别高品质证券与低品质证券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区分必须收集和分析有关产品的信息.而这一过程的代价却是昂贵的。在某些时候为取得信息所花费的代价已经超过了因能作出正确区分而获得的利益。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搜寻成本”。

消费者的搜寻将进一步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为止。价格分散的增加,提高了搜寻的边际收益,所以会导致更多的搜寻。搜寻是一项重要的、成本很高的经济活动。由于成本很高.如果在你还没有获得所有相关的信息之前。你就停止了搜寻。那么一方面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会随着搜寻量的增加而下降;另一方面,额外搜寻的边际成本随着搜寻量的增加而上升。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人们在搜寻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越少。花费额外一小时搜寻的机会成本就增加。因此,所选择的搜寻量将位于预期边际收益恰好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价格或质量分散的增加.通常会提高搜寻的收益——买到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的可能性会上升,而且划算的购买与不划算的购买之间的差别也更大。

高品质证券发行者可能希望披露有关公司的信息以帮助投资者确认他们的证券与众不同的品位。然而,这同样包含着费用,并且这种努力有时与市场价值因此而增长的程度并不表现得那么具有相关性。发行者也可能不公开信息以保护有商业价值的秘密,如保密性的生产流程。一些不怎么诚实的发行者也有可能使他人整个信息收集与分析过程落空,因为他们一些虚假信息或隐瞒一些重大信息,而无论是耍想证实虚假或者是揭露隐瞒都是一个代价高昂的过程。

根据以上经挤学理论,无法区分高品质证券和低品质证券的直接后果便是金融资源的不良配置。因为高品质证券将以低于他们合理价值的价格出售从而导致对这些有价值商业活动投资的减少;而低品质证券又以高于他们合理价值的价格出售,从而导致对这些低价值商业活动投资的增加。

一些高价值的证券及其商业活动可能会被低价值证券及其商业活动挤出市场。“资源将会配置到一些低价值的替代物上使用”。回形成对证券市场的信心有助于克服逆向选择问题。因为逆向选择的产生根源于缺乏区分高品质证券与低品质证券所需要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的途径只能是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促进信息的准确性。市场的信心是建立在更多信息和更准确信息的基础上的。证券市场监管是为了保障投资者和促进资源配置而要求建立的。它可以增强市场的公众信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充分信息可以增强对高品质证券的识别能力,也增进对高品质证券的资源配置。

(二)信息不完全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不完全是指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总量上是不充分的、在交易主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的情况,具体可分为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形。信息的不完全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问题。信息完全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理想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又被称为有效竞争市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重要理论前提就是信息的完全性。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市场中,投资者都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试图获得更高的报酬;证券价格能够完全反映全部信息;市场竞争的存在使证券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而与新信息相对应的价格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或为随机漫步式的面。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焦点在于:证券价格的变化是由证券供需关系决定的.而证券供需关系的调整又是由于市场吸收了新的信息引起的。但是现实中供需关系仅仅是影响证券价格的一个因素;市场中不完全竞争状况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实;并且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希望,因为供需关系下竞争性必然导致影响供需关系的信息的竞争性是与信息的特性相违背的。辔其次是现实市场中信息的传递并非及时和没有延误,由于传播媒体的传播速度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存在难以保证所有市场参与者对同一信息的获取具有理论上的同步性,而且由于信息披露具有使其他公司受益却无法从其他公司获得对信息披露费用的补偿的特性——负外部性.在一个完全依靠自由力量约束的环境中,上市公司缺乏迅速及时传播信息的动机。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见到,这只是经济学分析上的一种便利方法而已。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一致性意味着所有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反应是一致的.这要求所有投资者具有相同的心理预期而事实上投资者根据信息所做出的心理预期存在两种情况:同质预期和异质预期。同质预期事实上在证券市场是不存在的,只存在异质预期。证券的价格则反映持乐观态度与持悲观态度投资者较量的结果。

现实的资本市场很难完全满足有效市场的所有理论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是不存在的。在市场机制对信息的披露无效时政府监管就成为必要,非完全或不完美状态的有效资本市场恰恰为有效政府监管和强制性信息披鼯制度提供丁理论支持。信息一般是不完全的.而完全的信息并不是免费的.获得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均衡状态和经济效率。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效率的缺失是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失去作用的表现之一,也就是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由于市场失灵,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易的效率。…证券市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样存在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包括证券市场内在信息供给不充分、隐匿有关信息等现象大量存在。“’信息不完全是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则是证券市场最典型的信息问题。信息不完全导致证券市场的失灵必然要求证券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visiblehand)依法适度干预市场会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国家干预证券交易活动的宗旨是重现和复制公平的市场交易活动。

信息不完全直接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大。对公开发行的股票的公司实行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的核心内容,它贯穿着证券发行、流通的全过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节约交易费用的过程。根据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法律对权利如何配置,市场主体之间的自由谈判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在交易费用为正数的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配置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证券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完全必然导致信息劣势方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同时还会增加其防御成本和证明成本。由于市场主体经济人的特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可能会以虚假陈述或者故意隐瞒重大信息等手段和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做的后果是必然会牺牲信息劣势方的利益+导致证券市场的不公平和欺诈等现象的发生。其他认的信息不完全通常所谓信息失灵.实为信息不完全导致市场效率的减损。以至不能实现预期的市场机能的现象。

信息不完全同样会引发道德风险“”(如偷懒和机会主义),鼓励人的懈怠行为,导致证券市场的低效率。在经济学上.一般意义的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信息优势方利用对方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的条件,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所作出的不利于对方的行为“”。由于交易者的行为不能被他人准确地观察到,道德风险也就引发了市场效率的减损。同时信息不完全会激发关系人交易.导致证券市场的人为分割。在信息不完全而又缺乏其他制度支持的条件下,证券市场主体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确保交易的安全或者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而把交易范围限制在“内部人”范露,从而引发了“关系交易”和“人格化交易”的问题。在证券市场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三、结论

信息经济论文篇5

[论文摘要]着眼我国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建设现状,分析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1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

    所谓文化信息网络服务,是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通讯、多媒体、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种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全国各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其服务宗旨是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整体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其服务内容涉及图书、文博、电影、文学、艺术、戏剧等领域。

    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即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工程),是由国家财政部、文化部组织实施,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它既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又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科技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类型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乡镇(社区)的文化资源网络传输系统,把数字化文化信息送往城乡群众身边,从而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共建共享,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于及时、准确地把文化信息传播到全国每个角落,开创文化信息服务的新局面,把文化建设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必将起到重大作用。实施“共享工程”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02年国家“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用户等技术研制开发完成、投人使用,并开通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国家数字文化网);2003年广东省建立省级分中心网络“广东数字文化网”,集成了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网上美术馆、网上影剧院等大批文化信息资源,并开发成功“联合参考咨询网”,实现远程文献检索和传递。

2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建设的现状

    随着“共享工程”在全国的广泛实施,各级文化部门必须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发挥主体骨干作用。这里,仅以肇庆市为例分析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现状。

    肇庆市“共享工程”建设起步较晚,究其历史原因之一在于一直未设市级图书馆。2003年该市文化部门根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东省实施方案”制订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一一肇庆市实施方案”。可是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和周边市差距较大,至2004年底仅建成端州、四会、高要、德庆等四个县级基层中心和德城镇一个镇级信息点;2005年建立的广宁、怀集、封开等三个县级基层中心的设施尚未完善;一直未能建立市级分中心。2005年6月随着该市图书馆正式成立,市图书馆马上投人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肇庆市级分中心”的筹建中。同年10月25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肇庆市级分中心”在肇庆市图书馆筹建处所在地—蠢庐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同时正式开放肇庆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通肇庆市图书馆网站。该馆在机构成立之初,作为合作馆加人到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维护的全球性“联合参考咨询网”,并积极从事网上解答咨询服务工作。

    按照肇庆市实施“共享工程”的计划,2006年市文化部门应落实“肇庆市数字文化网”的建设,整合肇庆市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粤剧团、歌舞团等单位、团体的文化信息数字资源,包括影视资讯,将最具肇庆市地方特色的端砚文化、裹蒸棕文化、竹文化、旅游文化等等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

3文化信息网络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1信息网络的发展对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影响及对策

    信息网络作为信息传输与交换赖以实现的通道,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自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信息网络以来,“三金”工程的实施,各地信息港的建设,为我国市信息网络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信息网络建设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规划、重建轻用、重硬轻软、经营管理不善、为经济服务意识不强等,严重阻碍着信息网络发展和服务经济建设。以信息网络发展为依托的文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制约。因此,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促进发展信息网络,进而发展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促进作用。在充分认识了解地方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社会需求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各行业部门、企业逐年上网比例,并将它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再根据现有需要及资金情况,制定网络发展规划,彻底改变各自为政的网络低水平重复建设局面,使网络建设进人健康、高效的发展轨道。

    (2)促进信息网络应用的普及,制定一套具体、有效的优惠政策,促进信息网络应用的普及。由于信息网络对社会资源的巨大发挥和节约,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包括鼓励更多的信息产业公司从事部门(行业)、企业信息的电子化,为企业网络建设与应用争取低息贷款和降低税收等,促进信息网络普及化,是信息网络发展的首要因素。

    (3)明确市场定位,形成产业化规模。根据各自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切人点,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把市场做大,把服务引向深人。

    市场定位是否准确是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只有选准市场目标,才能制定自己的市场计划。分析当前的信息需求市场,最需要信息、最消费得起信息、最能把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是企业。而目前大规模地开发个人信息增值市场明显条件尚不成熟,仍需大力培养。当确立企业为服务对象后如何提供服务呢?传统的服务手段比较单调,仅仅是网页制作、域名登记管理、展示产品,做些表面化的企业宣传。有必要完全可以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手段,在思想意识上帮助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网络化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变革,比如,在为企业包括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系统改造时,必须使之了解不仅是信息装备、信息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机制、企业面临的国际人才竞争环境、国内信息渠道均已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信息商多下功夫,在信息增值开发初期,要使企业、社会认同网络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巨大进步,与各企业、部门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他们的需要开发实用的信息资源。

    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而在信息时代这种差异将更集中体现在对信息掌握的数量和运用能力上。不平衡的存在必然导致强烈的信息需求,进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流,而信息网络的作用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加速信息流的流动,使信息流的流向、流速更加明朗化,最后带动物流、货币流,比特的流动带动原子的流动,最终在流动中使比特升值。

    (4)信息资源深加工。原子世界中的信息源是支持比特世界中网络发展的最主要支柱,只有保持稳定、可靠、准确、持续、合法、及时地得到信息,才能使信息网络的网上创造得以实现,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肇庆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清水秀的旅游景点、历史悠久的端砚文化、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等都是信息建设的宝贵源泉。信息资源加工,尤其要将经济类信息资源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各类经济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目前国内众多网站都开辟不少电子报,但大多数只是把报刊内容搬到网络上,仅仅起着资料汇编的作用,并未把网络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逻辑网络上的报刊,本质上是对现实媒体的一种补充和发展,电子报刊绝不应当是传统报刊的重复,而应发挥电子报刊自身优势,多侧面、多角度、多视角地全面反映整个事件或人物的动态发展过程。一句话,体现传统媒体无法及时做到、无法伪吵子的作用,是对传统媒体的深人补充。

   (5)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开发信息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发展需要四个层次的人才:负有组织责任的领导人或管理人员、信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信息网络经营人员、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应用信息网络的广大用户,这四种人才对信息网络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信息网络服务发展的水平,是信息网络服务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广大用户则是影响信息网络广度或普及程度的因素,再高水平的信息网络服务,如果没有广大用户,也只能局限在很小范围内。如果不能造就出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信息网络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6)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完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手段。随着信息网络的应用走出科研机构、走出校门,企业已逐步开始利用网络。为了更好地让网络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应用网络的意识,加强网络为经济服务的方式、手段,增强企业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经营模式的能力和信心,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7)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肇庆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同等城市的水平,根据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该市的实际情况,目前在国内基于消费者的电子购物条件还不成熟,该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专用网络为切人点,以示范工程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3.2图书馆建设对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影响及对策

3.2.1图书馆在“共享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启动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肇庆市级分中心”的成立为承担建设工作的肇庆市图书馆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肇庆市图书馆在上级文化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将在“共享工程肇庆市级分中心”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网站等是“共享工程”的服务平台,刚起步的肇庆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阅览坐席18个,从2005年10月1日起试开放,日平均接待读者30多人次,至11月底共接待读者1800多人次;肇庆市图书馆网站由2005年9月23日开通至11月底,总访问量3948人次,日均访问量60人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从事网上解答咨询服务工作中,该馆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应用和服务为中心,依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网”平台,为读者提供了“一站式”参考咨询服务,即:读者在网上免费获得答案的同时,可以得到原文提供服务,平均解答时间为1小时,快的在几分钟内即可提供答案和文献。在短短4个月内解答网上读者咨询7958条,为读者提供可网上全文阅读的文献24000多篇,十分满意率为18.78%,满意率68.91 % 。“联合参考咨询网”自动按十分满意率和解答数量排榜,在现有全国33个各级成员馆中肇庆市图书馆均排在第五名。

    肇庆市图书馆由2005年3月建制,专业人员、设施均严重短缺。但其实践证明,刚起步的市级图书馆更应从数字化建设和信息网络服务人手,特别是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能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便于操作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网上文献和知识信息服务,大大节省读者查阅文献的时间,极大地延伸图书馆的情报服务职能,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获得了更加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近,肇庆市委领导要求查找关于“文化产业”的最新参考资料,市图书馆作为合作馆通过网络直接进人省馆的数据库搜索,搜索到1998年以来的相关文献4000多篇,最后全文提供了160多篇2005年“文化产业”主题的期刊论文,连市领导都感到意外:如此庞大的数字文献、如此快捷的获取方式,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极大方便。可以说,图书馆从事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广范宣传,扩大影响,可以为机关、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也是图书馆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基层公共图书馆实施建设“共享工程”的工作重点

    当前,各地正在大搞文化建设,但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仍存在许多不足,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经费不足。共享工程作为一项文化创新工程,由于科技含量比较高,需要一定的经费投人;二是地方政府与主管部门对实施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三是基层网点建设发展缓慢,制约服务效益的发挥;四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五是宣传力度不够。在今后工作中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不但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还需要承担者图书馆人的创新观念与动力,以应用和服务为中心,抓住机遇,切切实实地干好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有为有位”,争取社会各界重视与支持,以信息网络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计划方案。必须对本地文化资源状况、各单位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资源现状、计算机网络连接状况、各种文化设施、专业技术人材等做好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还应争取将计划方案纳人当地政府制定的社会发展计划,列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必须主动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拨专款以应项目建设之需。必须遵循总体规则、分期实施、逐步推广的方针,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成效,踏踏实实完成既定任务。

    (2)培训专业人才,做好技术保障。现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为共享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为了使共享工程既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又能做到操作方便、利于用户使用,必须通过培训、招聘等方法,广揽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以运用一流的技术搞好技术保障。

    (3)坚持标准规范,提高技术含量。共享工程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技术含量高,其实施涉及各级各类文化单位,覆盖地域广,各地各单位条件参差不齐。图书馆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时间较长,具有良好基础,必须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遵循国家中心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

     (4)勇于创新,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进入市场运作的有效途径。作为公益性文化创新项目,共享工程必须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原则,制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积极面向市场,探索进人市场运作的新思维、新方法,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工程的滚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寻求和网络经营商等相关产业的合作,让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人网吧,这样,既充实网吧的健康内容,又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5)主动协调,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扩大基层中心服务阵地。目前,网络和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十分普及。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主动协调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政府部门,搞好纵向、横向联合,发展基层中心用户,使文化信息资源在各个行业迅速推广和使用。

4结语

信息经济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资源国民经济开发利用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信息化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决定着下个世纪的发展实力与机会,这就使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什么是信息化?我国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化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适应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显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关键。

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1、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1)、信息资源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1980----1990年间,美国、日本、西欧的CNP增长率分别为:2.97%、8.53%、1.02%,而同期的能耗增长率分别则为:0.49%、1.65%、0.17%。这组数字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物耗和能耗却不断下降。也就是信息所起的作用超过了物质和能源这两种传统经济的基础资源,信息已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

(2)、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

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积累有序化的有用信息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产者及信息技术的集合,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三要素按一定的原则加以配置,构成一个信息系统,才能显示其价值并被加以利用。

信息资源建设是人类对处在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集合、开发、组织的活动,其结果是形成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化,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速信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扩大信息活动的规模与作用,统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中国信息协会1996年年会认为:我国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重设施(硬件)建设,轻资源开发的倾向表现突出。近几年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大型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高潮迭起,而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业却进展迟缓,造成资源开发和硬件建设比例严重失调,以数据为证:目前美国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营业额之比为:1:57,日本为:1:96,韩国为:1:566,而我国仅为:1:1129,况且,这一“重硬轻放”的现象还有加剧的趋势,长此下去将严重制约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3、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占有和控制了信息,谁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谁就能占领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制高点”。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从生产角度来看,以计算机科学力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以数字编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传摇手段得到迅速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手段,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生产关系来看,传统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退居次要位置,而信息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上层建筑来看,人类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乃至无意识形态不再有国家的界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可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知识经济的产生。

知识经济是以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出现的经济,它的产生又导致了一系列显着的变化。首先,是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导致新的信息产品和业务层出不穷;其次,在知识经济形态下,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资本和硬件技术的数量,而是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第三,知识经济直接导致经济的全球化,这就使市场的规模和容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市场结构和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可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信息资源通信领域将成为下个世纪世界各国激烈的争夺的焦点,谁占据了通信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未来。

二、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和难点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状况是五多五少,即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少;孤立分散的多,交流共享的少;常规方式的多,电子方式的少;为政府宏观服务的多,为企业微观服务的少;静态的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国内上下千个信息库能保持动态更新和有效利用的不足10%,其余的是“死库”)。形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普遍存在。

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数据加工、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服务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就是资金的主要投向。目前我国对信息基础设施的硬件方面投入很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而作为支柱产业的电子工业发展明显滞后于信息产业群中的其它产业,如电脑业、电信业等,这就造成了整个信息产业技术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大部分核心设备市场为外商所占领。例如:目前微机芯片和电脑软件基本上均需进口,集成电脑市场约有75%为外商所有。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的不足,加上国内科研单位、企业大都需要零散经营,各组为战,缺乏核心经营效应,因而在技术开发上始终滞后于世界水平,这也大大影响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

2、信息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且法制建设滞后。

虽然我国的信息资源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民办信息市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发育不健全,统一的信息市场尚未形成,这不仅与国民经济和经济发展对信息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由于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信息市场政策,一方面,对新兴的信息市场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市场的法制建设极其滞后,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关于信息市场的全国统一法规,来治理市场,整理秩序,保护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信息具有内容丰富、实效性强、变化频繁、结构复杂、组织无序等的特点,信息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显然不利于信息进程的加快发展。

3、全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尚缺乏。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将成为人类进行生产、管理、教育、流通等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应用手段。但在我国,信息化意识并未深刻变化,对电脑、科技通讯、网络的应用也十分局限。尤其是目前真正懂信息、懂科技、有开发能力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人比较少,这一点必然影响信息化的发展。

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统一规划,宏观调控,促进信息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政府管理、支持和引导十分重要。

实现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的关键是抓好两个转变,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层面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逐步理顺信息产业群中的电子工业、电信工业、信息服务业内部及相互间的体制关系,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产业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性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管理机构,优化市场机制,才能使信息化经济沿着集约化的增长方式发展。而且,由于信息产业群内部诸产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且兼有专门化特点,因而各个部门的发展,必须随着该产业与整个经济的发展,进行动态平衡和协调推进,以避免彼此间畸轻畸重,甚至“瓶颈”产生。

2、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发展阶段,又面临着全球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埋头工业化而置信息化于不顾或脱离工业化实际盲目追求信息化,都是不现实的。必须把工业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此作为我国中远期发展途径。利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引导新时期的工业化支持信息化,为信息化进程和信息产业的建设发展提供物质、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而且,由于信息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形成后,信息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客流量和货运量,以此缓解工业化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危害,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3、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点来抓。

抓好大型企业与放活小型企业相结合,同时把信息化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信息化进程中,收集技术、市场等信息,分析国内外影响信息产业发展程度化等工作在我国仍十分薄弱。因此,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加强研究开发力量是十分重要的。既要注意中小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植。另一方面,信息化也为企业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两年国家经贸组织和实施的“金企业工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信息化的导入,将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内在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还将要求企业对旧体制的流程及时进行改革。目前已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注重提高运用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企业尽早摆脱困境也是可能的。从这一角度看,企业信息化已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廷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J].中国信息导报,1999,(5).

(2)邬江兴.信息革命与知识经济[J].中国信息导报,1998,(12).

信息经济论文篇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是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信息的缺乏也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信息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中小企业在获取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以其规模小,产品单一、交易成本低,经营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快等特点在夹缝中生存,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42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6%,创造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对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和大量涌入国内的外国公司及其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中小企业自身的弊病、问题和缺陷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信息缺乏,如不及时解决不但将制约其自身发展,同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信息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性社会正步向信息型社会,企业资源也由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能力,市场需求瞬间万变,企业竞争最关键的问题是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了解客户超过了解自己。正如比尔.盖茨在其《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将您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来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著名管理学家Simon也认为“信息是影响人改变对于决策方案的期待或者评价的外部刺激”。信息影响决策,信息对管理各环节各步骤都有重要的作用,没有信息,各级管理者就无法做出有效和正确的决策。信息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可以指导生产计划的制定,产品设计、研发、组织货源,优化资源包括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减少生产环节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获取最大利润。

二、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分析

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独自调查研究收集(包括从报纸杂志等媒介收集);第二,企业领导层通过社交活动收集;第三,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第四,用户或客户反馈信息;第五,交易会、展览会、专业会议;第六,科技文献、专利文献;根据2004年有关部门进行的样本抽样调查得知采用第一种方法获取信息的中小企业占42.6%,采用第二种方法获取信息的中小企业占19.1%,采用第三种方法的占2.3%,采用第四种方法的占30.4%,采用第五种方法的占5.3%,采用最后一种方法的占0.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企业自己从报纸杂志上收集,其次才是直接从客户获得反馈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较间接、传统、原始,与国外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网络技术直接获取信息相比具有速度较慢,获取信息量小、不全面、不完整、较分散、针对性不强,信息滞后、及时性和适时性较差、表现形式单一、心理获取的中间环节容易出现差错等特点。在全球商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谁及时拥有高质量的信息就意味着谁拥有了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信息获取方法的选择和速度及信息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三、促进信息化建设对策

政府出钱扶持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买服务。

1.转变管理观念,强化信息意识。中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比较严重,任人唯亲,劳动力素质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强,人财物浪费比较严重,虽然也逐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但从根本上还没有树立利用信息管理的思想。企业内部上至管理层下至一般员工都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采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整合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合理制定生产计划,进行事前预算、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降低企业营运风险,经营风险,利用信息创造价值,增加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信息重要性观念,使其深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中,增强企业凝聚力。

2、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强信息的及时性、适时性、准确性和表现形式多样化。及时性是指你需要的时候拥有它,适时性是指拥有最新的信息,准确性是指没有差错,表现形式是指不仅仅是报纸杂志还可以是影碟、声音、图像等等。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商业领域,成为实现管理控制的手段,企业所需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成本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客户和合作伙伴信息等等。中小企业目前绝大多数没有实力引进ERP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但可以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普及电脑的使用建立企业信息网站,客户信息数据库、员工信息数据库,合作伙伴数据库,通过网络手段与内部员工、客户、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到各组织模式中,对中小企业的组织分工进行有效整合,使各种职能和企业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营运效率,对供、产、销、及售后服务各环节加以监控,同时建立密切联系,加快流通速度,减少库存成本,消除作业连中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同时可以及时了解产品市场信息变化,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决策者使决策则及时做出调整,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建立研发、生产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体化的跨部门的横向组织。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成本价格,重要的是维护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信息缺乏是中小企业发展得主要障碍之一,所以随时了解市场变化、客户的信息、内部人员、资源信息和资金金融信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建立有关政府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使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针对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管理方式落后,人员文化素质低,很多中小企业大规模地使用计算机系统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特点,政府应为其获取信息增加渠道和方便,提供各种经营信息包括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金融信息和人才信息,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4、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小企业一方面应淡化家族式管理模式,大量引进人才,特别是IT人才,同时对内部员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普及电脑知识,加强并组织在职培训,接受各种专业训练,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委以重任,授权、授股等方式留住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汉川.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4.

[2]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陈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信息情报[J].情报探索,2006,(6).

信息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共建共享

1 引言

2007年12月27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规划》的通过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1]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风生水起,充满勃勃生机,经济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呼唤新的文献信息体系。而要实现《规划》的目标,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一东盟的信息交流中心,就必须根据北部湾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文献信息系统,本文就系统的构建目标、原则和内容做初步的探讨。

2 系统的构建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玉林、崇左(“4+2”)等城市共同组成,经济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区位优势[2]。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根据建设中国一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定位,结合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区情实际,建立一个经济区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这个系统吸纳经济区内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三大领域的图书馆参与,采用整合其中现有资源、引进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措施,共同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等服务,实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建立创新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和提升经济区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建设目标的实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用户的需求情况,研究适合经济区具体情况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第二阶段开展经济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第三阶段总结经济区站点建设的经验,提出适合而有效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具体实施方案并付诸行动。

3 系统的构建原则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必须立足区位特点,保障经济区的发展,以及中国一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要。因此,在文献信息系统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4+2”城市共同组成,因此,在构建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时,必须将整个经济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的方式,以最小的投入建立起整体化的保障系统,获取最大的保障成果。首先,成立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文献资源建设和技术专业委员会,负责制订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引进的审议工作。其次,设立系统建设管理中心,负责系统的日常协调、管理及具体实施工作。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重点建设若干个文献中心,实现多点联合保障的体系结构,在整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做到统筹安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文献中心的确定应首先制定出相应的条件与任务,由具备条件的图书馆自愿申报,经批审后确定。中心的审批原则应慎重选择、逐步覆盖。[3]另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还是广西区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甚至是国家信息保障系统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建设上应与上级系统有机衔接并服务于全国的整体化建设。

3.2 标准化原则

由于本系统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利用,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的、多馆协作的联合型系统,涉及众多参建单位的参与和众多应用系统的集成,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规范与接口的标准化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确保资源的共享,在建设中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在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系统建设的参加单位和个人都要坚持执行统一的标准规范,如统一的用户界面、数据格式、描述与语言的标准化等;数据的加工处理技术要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内标准。

3.3 特色化原则

系统数据库的建设要体现特色化,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建设相关的特色数据库。要针对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紧扣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第一,紧扣经济区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资源、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第二,紧扣经济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海洋运输业;二是临海工业,如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以及延伸产业;三是服务业,包括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等等;四是海洋渔业。第三,紧扣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区的开发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区人民信息素质相对落后,因此要重点培养全民的信息素质,把知识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

4 系统的构建内容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需要把全经济区各类图书馆的资源重新加工组织,形成一个全经济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的集成系统。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区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除了拥有纸质文献资料外,还拥有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当务之急是把这些现有的数字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加工,建立起新的数字检索平台;另外,通过自建和引进一批数据库,实现对经济区现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经济区重点建设项目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提高经济区系统总体文献信息保障的水平。具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4.1 开展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公共检索平台

虽然目前经济区内各大中图书馆已实现馆藏文献书目数字化,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利用,但大部分县级图书馆基本还是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尚未实现自动化管理。因此,当务之急是为各县图书馆创造条件,尽快实现现代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建设经济区的联合目录数据库,构建公共检索平台。在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中,各馆共同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 是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最理想的方式,若考虑到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这一理想方式会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建议采用分散式加工存储与统一分布服务相结合的合作机制。

在规模上争取基本满足经济区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实用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在操作上依托Intemet,选择遵循739.50协议,用户界面好,具有多文种信息处理能力的软件;在服务方式上,本着见效快、受益面广的原则,提供全经济区范围内的网络公共查询服务,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示范联机合作编目和网络馆际互借,同时紧跟经济区的建设,使系统滚动发展。

4.2 结合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数据库体系

特色数据库是针对本地特色、馆藏特色或重点产业,集中搜集各类文献建立的数据库。目前经济区内的一些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地方数据库。如广西科技数据资源中心专门整理搜集了18个科技信息数据库、9个广西特色科技数据资源网站(栏目)和7个业务系统;[4]防城港市科技情报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情报所针对广西的产业特点和需求,整合了广西重点产业专题文献和特色文献资源,建立了包括基础文献、辅助文献和广西重点产业专题文献等三大类文献资源体系,建成制药业、食品饮料、机械、汽车、金属信息等多个行业专题数据库[5]。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经济区现代化技术发展高度,坚持高起点和高要求,根据经济区内高校、公共、科技三大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针对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有重点有分工地搜集各种信息资源。对经济区的优势产业(海洋运输业、临海工业、服务业、海洋渔业)、未来产业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力求达到基本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针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如本地土特产、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数字化建设,建成具有特色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并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全文数据库和网上专家系统数据库,使经济区的特色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重组,初步形成以经济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为特色的数据库体系,实现特色数据库的协作共享。

4.3 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围较大,信息资源比较分散,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必须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为此,在区域中心图书馆的成员馆中建立经济区文献资源馆际互借网络,建立馆际互借的物流系统,成立专门的快递公司,开展馆际互阅、馆际互询、馆际互借、馆际互复、文献传递等服务;在有限的馆藏资源难以满足各种读者无限需求的情况下,重视在线数字化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各馆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协调,确定各馆的重点,按照专业、课题等组织开发印刷型文献及电子资源,实现印刷型文献和在线数字化文献开发利用的协作与共享。

4.4 建立信息共享的对外合作平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际经贸活动频繁,是国际经济合作最活跃的中心之一。因此,信息系统中心要建立对外信息共享的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协同开发新的信息领域,实现信息共享的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体现信息系统的利用价值。通过合作平台,系统各成员单位应紧紧围绕经济合作和出口贸易等专题信息,有侧重地搜集、整理,报道相关国家近期经济信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定题信息服务,积极开发经济信息新领域。

5 结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勃勃生机。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将有利于经济区在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对现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确保优势产业发展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一系列创新服务手段,能够提升经济区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为经济区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消息.广西“两会”热议北部湾开发[N].钦州日报,2008-01-31(5).

[2]岑丽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通道建设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6):43-46.

[3]周力青等.桂林地区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1):135-137.

[4]广西科技数据资源中心[DB/OL].[2008—12—22].http://202.103.234.55:8090/ClientWeb/Res-sjkview.aspx.

上一篇:形式政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