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4-01-03 17:24:02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1

关键词: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89-02收稿日期:2016-01-12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信息化成为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剧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积极做好哈萨克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是推动社会信息化的必经过程。哈萨克族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加上现有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制约使得当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因此做好教学设备与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做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任重而道远,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一、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其主要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应用及培训情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个方面。首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呈现明显的落后性。虽然受政策倾斜的影响,哈萨克族各地学校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设备,现有的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当前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但也面临着更新换代不足的尴尬。并且在信息资源的投入与开发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信息硬件资源的建设上,软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对不足,两者之间难以完成有效对接。其次,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应用及培训情况不理想。教师信息意识不足,课堂信息应用程度低,缺乏有效的信息培训与指导,基础教育信息化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再次,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乐观。现有信息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相对缺乏,学校领导对基础教育信息化重视不够等都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最后,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努力不够,信息化与课程教学脱节,文理科课程资源整合优势不均衡,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来说,哈萨克族当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处于发展初期,制订有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具有现实紧迫性。

二、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既存问题的根源分析

1受区域发展影响明显,呈现不均衡性

我国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整体上趋向良性与光明,如果从宏观层面评价当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展情况,其无论是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是课程内容的丰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也一度成为制约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之一。哈萨克族整体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产值对比中差距明显,这种经济的不平衡性直接表现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层次性差异。这种层次差异的直接影响是不同地区、不同区县、不同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低不一,在长期的差异作用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趋于停滞。

2受既有经济水平制约,资金投入存在困难

哈萨克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制约比较明显,资金投入始终是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但是用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资金仍显不足。造成资金不足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历史上欠账较多,巨大的经济缺口对现有的资金使用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在沉重的负担下艰难前行,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现有设备运行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更新换代的缓慢,造成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中断,从而干扰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3信息化关注意识不足,往往重建设轻应用

哈萨克族当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呈现出重建设轻应用的趋向。错误的教学倾向使得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既定投入难以发挥实际教学促进作用,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始终得不到本质上的提升。此外,基础教育信息化从业人员观念落后,协调能力差,使得彼此之间相互钳制,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投资效益的转化,因此既定的信息化教学目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4资源重复性建设严重,信息建设资源浪费

我国哈萨克族地区基础教育不理想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资源的重复性建设。这种本该避免的资源浪费加大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压力。此外,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兼容性差,不同产品之间不能完成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使得信息资源维护成本提升,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浪费。

三、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1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信息关注,做好信息维护

要想真正做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好建设理念的更新。从方法论上寻找解决当前信息化教学问题的突破口,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基础教育信息化面向的对象为学生,因此其目标定位上也应该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对目标的重新解读与确立,增强当地政府部门与学校领导的信息化关注意识,做好理论宣传与引导的基础上带动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此外,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的信息维护,我国哈萨克族当地信息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相对缺乏,成为制约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障碍之一,必须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维护意识,构建起安全稳定的信息环境,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提供环境保障,从而推动当地信息化校园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只有做好理念的创新与信息技术的维护,才能实现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2加强系统配套,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机制创新

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与配套服务及保障机制的完善度有密切关系,后者是前者正常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做好制度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才能推动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机制创新,实现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我国近几年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为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优惠与资金支持,完成了对各级机构的规范管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配套机制。在具体机制的创新中首先加强组织的协调,完善信息配套,对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开展,保证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渠道的畅通。其次做好项目的论证分析。对项目建立、实施及验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密论证,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再次做好资金的合理使用。在国家拨款的基础上,发挥当地政府的作用,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最后加强监督和管理,做好最终效果的评估分析。对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树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保证监督的实效性。通过四个方面的努力,实现系统配套与制度保障下的机制创新,做好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的建设。

3坚持实践导向,深化服务应用,推动信息教学

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必须落实到应用中,在实践中得到考核与验证。教师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中,才能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与对接,才能真正提升当地教学信息化水平。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首先要确保信息化理论、方法与研究的融合,建设与应用同步开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好信息化教学成果的检验。其次要做好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带动信息化。最后要树立一批信息化应用的典型,作为其他学校与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借鉴与参考,通过示范发挥榜样力量,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与分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坚持实践导向,才能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落实。

4树立人本理念,加强社会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教学支撑。哈萨克族当地政府必须加大对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充分认识到教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直接推动作用,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与素质,构建起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哈萨克族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员保障。师资的培养应突出针对性与操作性,以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提升为培训目标,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教育培养,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灵活选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从而真正提升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向,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也客观上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哈萨克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代表,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做好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现实紧迫性。本文从现状分析出发,通过对既存问题的根源探讨,提出了四大解决策略,以期对哈萨克族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与参考。

参考文献:

柳春艳,傅钢善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电化教育研究,2014,(3):33―37.

杜娟,王宁生态视野下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7):63―69.

李芒,逯行“集聚方效应”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模式和效果――以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14,(10):7―15.

王海,解月光,张喜艳,等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EEE模型的构建与解析中国电化教育,2013,(6):39―44.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可以说是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派生的。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地拓宽并加强了会计参与决策与管理的职能。这也是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最根本不同之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它是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渗透、蔓延,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教学目标定位与会计实践存在脱节。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的总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复合型”的内涵是丰富的,对其定义必须有清晰的认识,那种简单地将学生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叫“复合型”是不全面的。社会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去学编程,而是要求会计工作都熟练地掌握各类成熟的IT技术,有效辅助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

第二,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为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的会计人才,但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仅仅是安排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要求。

第三,案例与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成果鉴定最终也要服务于实践,加强案例与实践教学,提高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对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培育应用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会计、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虽然较多,但还没有经过科学筛选与改选,缺乏教学所需要的案例教材。

三、改革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革的设计思路,这些设想和思路有一部分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科学设置教学培养目标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应面向全球,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本文认为,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指既精通会计理论与实务专业知识,又兼具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其核心是在传统能力基础上具备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又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操作维护能力、会计软件开发能力、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会计软件实施能力及网络、通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其核心是在传统能力基础上具备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包含以下两方面:

第一,计算机基础能力。指与会计行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如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的能力、数据库操作和管理的能力和软件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第二,计算机专业能力。指与会计行业特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使用财务软件、ERP软件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配合计算机技术人员进行企业会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能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日常运行维护和一般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二)更新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要求,应停止过于陈旧的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如VFP编程语言课程。应建立以信息化为灵魂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实验课程3类,每一类都设有大量的信息化课程。将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设计分为两个层次:信息化的基础课程和会计信息化的主干课程,这两个层次的课程都包括大量的实验课程。

第一,基础课程。基础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VB+SQL数据库语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从选用教材上看,内容应包括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语言课程在选用教材上看,内容应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及语言的具体应用。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类基础课程的教材往往在内容上有很多的重复,因此应从整个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精选教材,尽量避免重复内容。

第二,主干课程。主干课程里设置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财务管理、计算机审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应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理论及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计算机财务管理应包括财务管理课程各部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内容。计算机审计应包括信息化下审计的新特点、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理论及案例、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及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从教材来看,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的教材都有些落后于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案例方面,要么是教材中欠缺案例,要么是案例已经过时。因此,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进入到社会实践中,对实践中得到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教材的质量。这两个层次的课程都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及侧重点的不同配有大量的实验课程,以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深入理解及操作应用。

(三)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对会计信息化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另外,一定要设计好学生实验教学的内容,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将课内单项实验、课内综合实验和会计岗位模拟实验有机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进入到实验,至少掌握一种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掌握用Excel或其他专门的财务管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掌握一门审计软件的应用,掌握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2、徐广成.基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

3、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4、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

5、焦永梅.新时期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0(1).

*本文受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KJ2009003资助。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3

 

21世纪让人们进入多元化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时代正在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及生活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四级阶梯”理论下,已逐渐成为学生们所能广泛接受的新教学模式,如何将计算机信息课程与教学有效的相结合,成为国家教育部门和相关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四级阶梯”理论概念

 

“四级阶梯”理论的教学模式是指对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且逐阶向上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教学方法,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科研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以及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在“四级阶梯”理论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教学的程度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阶向上,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占据不同阶梯的体系中,但主要的教学主体不发生任何改变,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对学生进行具有理论水平的讲授,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四级阶梯”理念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国内众高校中,此种教学模式避免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讲授形式,摒弃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面广,理论复杂

 

众所周知,计算机信息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双重标准且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更是一门学科大集合,集中交叉的学科,主要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有效的相互融合、密切结合而成的重要信息操作学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面较广泛、知识众多,不仅涉及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还对网络通信技术的知识有所涉及,正因如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就显得更加复杂、难懂。

 

(二)应用广泛、实用性很强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在获得巨量信息的同时,同样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作用更加体现的面面俱到、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组网”、“用网”、“管网”的技术方面,只有通过熟练操作和亲身体验才能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

 

(三)技术更新快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更成为全球更新、换代最为迅速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进度的掌控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被国内所普及。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国民已基本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当前阶段,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进度进行有效地安排与控制,进而建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运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进行计算机操作并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在重点难点方面,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并通过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向同学和教师寻求有效帮助。

 

(二)有利于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流程方面都是遵循着“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形式。然而,这种老旧、单一的讲授方式以及讲授的内容都不能被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则是将讲授和学习的主体进行位置调换,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完成,而学生的疑问和难题可以留给教师,教师再给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解答,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革传统教学流程,而且还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创新。

 

四、“四级阶梯”理论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实现

 

(一)第一阶梯:理论教学

 

当前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课程已成为计算机信息技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基本分为64~72学时左右,经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教学课时缩减至48~54课时,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却依然保留原有的教学内容,反而所涉及的理论内容更加繁多,这更是一种从量变向质变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体现。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品类更多、功能更全面的科学设备和科学技术被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消化所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点知识。

 

(二)第二阶梯:实验教学

 

实际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第二阶梯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就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只有通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之所在。

 

(三)第三阶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试验教学相对较为独立,其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手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和解剖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的运用程度,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主体设计,以此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的需求。

 

五、结束语

 

目前,对于“四级阶梯”的教育模式给予的定义较为广泛,依然无法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应用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只有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分阶梯、分步骤进行讲授和学习,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从而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4

关键词:医学;信息;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一、实际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在专科生中开设的医学信息学课程很难被作为必修课来要求,教学的系统性和授众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原因是医科院校的理论学习部分的学制相对较短,课程较多,增加必修课的困难重重;各地中小学执行教育部“双基”教育的规定差异极大,且目前仍以与“双基”教育对应的一、二级统考成绩作为检验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还不能一下子砍掉“双基”教育。

(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批准在医科院校中设立真正的医学信息学专业,过去设立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只是医学图书情报学的概念。因而我们在研究生中进行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只能附属于其它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不可能在理论教学时段进行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因而研究生只能在课题阶段直接介入研究工作,这时他们的医学信息学的理论基础就非常欠缺了。

二、我们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实践

前几年,我们学校在学生的入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了河南教育厅的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内容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以教授:OFFICE、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制作等内容为主。并且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河南教育厅组织的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做法对促进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否认。主要是这样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其次是如果出现一大部分同学因为计算机考试耽误了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最后的负面影响是部分大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论考试部分采取背诵标准答案的办法来对待计算机等级考试。使计算机的教学无法走出两难的尴尬。

因此我们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紧密结合”的精神;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高中阶段的进一步普及,高校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计算机教研室对我校专科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2008年起我们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将大学生的入学(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增加了“程序设计语言”。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计算机基础其他”的内容调整为:“医学信息学”。二年的实践证明,这样改革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1.大学生提前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这样可以把有限的学校给定的计算机课时用在“医学信息学”内容教学上。

2.对部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我们采取对他们进行补习的办法来解决;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测试后,合格的学生可以进入后面的课程学习,并且给他们是“零”学分(有要求,但不记学分)。

3.由于医科学生的大部分专业课程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对他们的入学进行的第一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这样对改善医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有比较大的帮助。

4.国外大部分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已经从“计算机基础”过渡到教授“程序设计语言”内容的阶段。如作者今年访问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他们的计算机科学系作了了解。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大纲,更没有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由于在高年级以及到研究生阶段对计算机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通过自己学习来解决的,这样“程序设计语言”为大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

三、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全,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医学卫生知识必将成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就认为计算机知识与医学知识毫不相关,学不学计算机知识都无所谓。从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资源配置在医学院校内较大地落后于其他专学科的配置,进而严重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内容雷同,忽略专业特点

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了计算机基本理论、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基本应用等几个方面。这些知识的确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所需要讲授的重要内容。但是,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工作中除了要掌握这些通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更多的会涉及与医药卫生行业相关的医学信息技术。这些医学信息技术急需在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拓展讲授。

(三)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

现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都还遵循着比较陈旧的传授式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也基本上采取的是“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单一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导致了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严重脱节,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今后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1、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如在临床专业中设置临床支持系统的系列课程;在放射医学专业中设置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中设置卫生信息资源的系列课程等2、针对不同的培养层次:开设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医学信息学导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网络、多媒体)应用基础,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等;进行更高层次的针对医学某一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二)设立医学信息学专业,培养医学信息学的专门人才来从事医学信息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的核心问题研究与创新工作,比如医学信息的框架、标准化研究等。

(三)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参考IMIA(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的教学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建立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包括医院管理)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等。

(四)在信息化日益深入人们生活的今天,按照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判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正在进入“整合期”,其后将是“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在此期间最适合挑起医疗卫生信息化、数字化重任的是医药院校自己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医药出身之后改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为数较少,力量单薄;而理工科信息人才进入医药业的适应期太长,只有医药环境中培养的信息人才;他们熟悉医药环境,能深入理解信息工程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意义,自主工作的能力很强。由医药院校培养的医学和信息结合的复合性人才,将是高举“医疗卫生信息化旗帜”的中坚力量。因此建立医学信息学专业,培养医学信息学专门人才是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极其重要的目标。

五、几点建议

(一)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建立和推动医学信息学的教育、研究和应用工作,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能够跟上国际医学发展的主流步伐。

(二)加强医学信息学专业队伍建设,尽快培养、积蓄一批复合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和稳定他们从事医学信息学的教育、研究和应用工作。

(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而信息化的关键之关键是信息的标准化。所以要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花大力组织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努力探索建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行之有效的医学信息标准,这也是医学信息学教育所依赖的基础,更是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高等医科院校不仅是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应推动和参与医学信息化的建设,为医学信息学专门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更可为医学信息学教育提供最佳的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科伦,李元达.现代高校计算机教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伟京.国外医院信息化[M].科技出版社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5

 

一、引言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建设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篇之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也相应地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意义。在刚刚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出要让高等学校学校普遍具备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配备师生用教学终端。这意味着未来以智能硬件构建的“虚拟课堂”将成趋势。

 

在智能硬件的辅助下,传统教育课堂正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转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教育。电子白板等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产品不仅被应用于校园场景,还在课后应用与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助式与支持协作式学习习惯,还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也提高了课堂效率。教育信息化下的大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就是运用科技化的教学手段、信息化的教育传播方式等,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大学数学资源库,促进高等学校数学教育改革,以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这样对深化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信息化课程的发展

 

传统的“课程资源”概念是美国学者泰勒1944年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公共图书馆等。

 

信息化课程资源则是近十年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普遍将信息化课程资源界定为“以数字化手段进行获取、传递和加工的,支持课程实施的多媒体资源,以及对这一手段进行支持的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总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对于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教育全球化与信息化合流使各种全新的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在学校课堂之外纷纷建立。如从传统的教科书完成向交互式电子书的转变;传统的授课视频录制到“哈佛耶鲁公开课”;

 

从TED演讲、可汗学院的微视频到TED在You tube上的建立;从传统的OCW开放课程计划到MITX,再到2012年5月哈佛大学与MIT宣布共建的edX项目;从传统的LMS学习管理系统到学习平台的转换;从传统的远程教育到P2PU的建立,再到2012年5月14日宣布建立的“在线哈佛大学”密涅瓦项目;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翻转课堂的实践。教育信息化正在重塑我们对“大学”、“教学”、“学习”、“课程”、“课堂”等等的认知。

 

三、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中,如何解决教师队伍对信息化环境的不适应问题;如何将传统课程资源与信息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如何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如何解决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内容形式单一、重复开发严重,数据标准不统一,只重前期建设缺乏后期的维护与管理等共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一直有所争论。要使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更好的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大学数学发展中使其走上专业化、系统化和个性化的道路是广大高校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如何有效的建设和使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已经得到高校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是时展的必然。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学实验四大公共基础课程。信息化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的建设重点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整合并完善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建成服务于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优质信息化资源平台。(2)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四、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及建设内容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应具有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工具性等特点。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一个全方位、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撑下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全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以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为核心,搭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各课程组负责人利用信息技术,吸取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及前沿性知识,完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工作,编写中应体现时效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搜集课内外资料,按题型形成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电子习题库,并形成模拟试题库。搜集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和其他素材,形成素材库。制作常见问题库,给出常用教育资源网址索引。

 

3.建设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共享平台,包括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省级精品课网站及网络课程,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实验课程网站,形成一个入口学习大学数学,方便学生学习。对每一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立完整的信息库,包括课程学习目标、电子教案、重要知识点的微课讲解、多媒体课件、习题库、模拟试题库、实践拓展项目等。4.数学实验网站中既设置数学实验课程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同时配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重要概念、原理的实验演示和结果,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配备一定量的实践拓展题目,如热点问题的数学建模和求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大学数学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一般如下:

 

1.对国内外高校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调研,取长补短,搜集资料并进行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规划和准备。

 

2.给出依托信息技术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的可行性方案。根据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建设传统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注意规划和分类,按照不同课程给出更为合理的建设方案并逐步按计划实施。

 

3.组织专人进行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合体布局,灵活生动又能体现每门课程特色,吸引学生主动、深入学习并给出一定量实践性题目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4.网络教学平台要及时修正与改进,定期维护、更新。对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和改进,安排专人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定期维护与更新。

 

5.不断补充新的课程资源建设材料,与已有的课程资源形成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数据库。

 

六、大学数学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促进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共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打破资源壁垒。随着十二五“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全面推进,能够通过融合的通讯网络获得可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2.通过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革新。当信息时代的学生具备了“信息”型认识结构时,必然要求我们的教育者,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实施手段上,都要符合促进“信息”型认识结构的发展需要。

 

3.通过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促进教学内容结构与表现方式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效率和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学内容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的纯纸张形式转换成包含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录像甚至模拟的三维景象的超链接的电子化的结构形式。

 

4.通过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提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

 

总之,高校大学数学信息化建设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数学资源库、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实现高校的数学资源信息化,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数学教育质量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高等学校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要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持续,学校应从财政上加大支持,并尽快把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列入常规预算,至少使高校不必为了保证信息化的持续进行而想方设法去节省、“创收”。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6

【关键词】电气信息工程;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研究型教学

引言

目前,电气信息类专业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一级学科。它融合了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 由于现代电气信息类专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一直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点。[1][2]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方向性的工作,也是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气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发展速度快,电子与通信新技术不断涌现,电气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层出不穷,各种技术不断互相渗透,相应的国内各种产业也在快速发展,这就对高等院校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势必引发以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目标为目的,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改革。以适应当前电气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3]

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在明确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构建整体优化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平台。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

就目前电气信息类专业来看,现有的部分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容易造成综合教育的削弱,创新教育的忽视,以及实践观念的淡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科学与人文分离,创新与实践能力有待提高。[2]个性发展受到忽视,最终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知识更新快,而教学内容相对更新缓慢的矛盾,教学方式和实验手段与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的突出矛盾;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建设,应该突出专业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3]人类步入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相关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业内的教育工作者也经常思考,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新的知识结构?该知识结构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如何使国内的通信技术教育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未来电子及信息技术科学教育发展的走向,以及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对构建整体优化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优化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建并逐步发展的电子与信息技术,当时主要在一些相关专业中开设相应课程,1978年以后一些重点高校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发展进入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量需要电子与通信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电气信息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方法、课程体系逐步完善。[4]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实施:①公共基础课程;②专业基础课;③面向多层次、各方向的专业课程;④创新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决定了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面向社会, 因此,使学生掌握坚实的电子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了解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新学科和新技术、受到电气信息类的基本训练,成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5]也是实践教学和创新的基本出发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应围绕着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学生扎实掌握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二是要持续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专业实践创新平台,加强国际化教育,适应新形势下的电气信息新技术挑战。

2 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创新平台实践的必要条件

要构建整体优化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平台基础作为支撑,这个基础就是支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否则创新平台上的实践将是空中楼阁,结果会缺乏真正的创新基础。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数学分析理论、物理学、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线性和非线性)、信号与系统、通信系统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课程,目标是培养的学生具有工程能力强,富有实践与创新精神,具备“宽口径,基础扎实”基本要求。因此,要建立电气信息类大专业的创新实验平台,扎实的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非常重要。有了扎实的基础,在大类的平台上形成宽口径的专业教学分支,构建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创新实验平台。基于这思路,可以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在前2年专注培养学生的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随后进行面向二级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形成重基础的,专业特色鲜明的电气信息类实践创新平台。

按照一级学科招生,二级学科分流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模式,可以在前阶段整合和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模块化规划和建设,与原先按照单一的二级学科专业培养模式相比,很多重复和交互性的知识学习可以精简,增加新的前沿基础知识、技术和相关的EDA工具在学科的应用。有利于形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系统思想,对于后续的面向专业的学科学习具有大局观和系统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可以站的更高。

电气信息类专业是科技含量高、知识更新快、交叉学科多、国际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服务性强的新学科。拓宽加深基础和提高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主的全面素质,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

构建整体优化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应该以人才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着重突出专业基础课程间相关课程的多元化、各二级学科间的多样化,同时,应不断创新实践环节,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上,也应该适度转变角色,应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突出基础实验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又可以给学生的培养创造富有特色的良好发展空间。

3 深化教学改革、架构多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创新人才已是社会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现有课程的不足,依据科学的课程设置,提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内容改革的方向,确定大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为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为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必须解决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适应新要求的新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纵向”抓住创新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横向”突破学科界限,建立电气信息大背景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新型课程体系。

必须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考试与考核方式, 加强专业基础, 以构建一整套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具体说,有如下一些方案:

3.1 基于软件仿真的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案例教学平台。

案例学习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的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的案例教学在工程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问题解决子目标、基于产生式问题解决、基于图式和自动化、基于问题表征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对这些当前广泛使用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分析和评价对工程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指导意义。

在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既方便学生理解,又有利于后续阶段的实验验证。类似这样的软件还有Matalb\smulink、Multisim、SPICE、ADS等众多EDA工具应用软件。

3.2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完善课程体系的信息平台建设。

搭建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专业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中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程网站建设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可适用性有待加强,同时由于资源数量的有限,教学资源还不能充分满足同学需要,同时更新周期长;学生上网参考学习的交互性开发不够等等问题。

现阶段电气信息类课程建设网站良莠不齐,教学信息不够全面;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

电气信息类专业网站建设应以丰富课程背景为基础、构成一个非单一课程的综合的课程体系网络资源,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积极性以及启发学生对后续问题的思考等为出发点,在组织课程网站内容的时候,参考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根据一系列的观测点来确定,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添加上网资源以及相应的功能模块,比如:考试信息、教学活动变更、留言簿、网上交流等,让网站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一个能够进行师生交互的平台。

教学的组织开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课程网站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网站上的各类信息资源,建设一个能上传和下载功能的服务器。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网站的建设应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发展的大背景相协调。

3.3 引入科研与教学交互的研究型教学平台。

研究型教学强调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研兴趣,同时促进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研究项目,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兴趣,研究型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电气信息类专业采用的教学模式之一。

随着电气信息类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课程非常有必要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探索,把研究生教学中好的教学模式引进到本科教学中,针对本科生的认知特点,探讨在课程实践中进行研究型教学方法,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强调创新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且加深对专业课程理论的理解。

研究型教学平台的建设应突出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旨在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兴趣,在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深化专业理论理解。

3.4 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和竞赛测试平台。

建设和开发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更新教学手段、开放实验室等等,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平台的必要途径。

实习基地建设对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科来说是关健问题之一,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应该着重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入手,探索电气信息类学科实习教学可行的有效方案。

目前,面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规模已经形成,如何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建立面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实践应用与创新平台对教学改革将会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教学改革成果起到检验作用。在广泛吸引学生参加, 发现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通过电子设计竞赛,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这一阶段的成果得与失反馈到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

4 结语

电气信息类教育的发展历程,虽然每一个不同时期的课程体系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课程体系的构成既要具有核心,又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但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不够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创新教育应融合专业教育和创造学等其他学科。课程的创新实践和创新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目前随着电气信息类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由于创新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优点,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教育首先要从课程教育开始,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创新平台实践的必要条件,同时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应具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根据二级学科特色,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多资源的实践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征求意见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赵丽平, 何正友, 赵舵. 电气信息类专业高水平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4 :61-65

[3] 邱捷,胡增存. 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6:76-79

[4] (美)戴尔蒙德 著,黄小苹 译.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 闫敬文.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设想及方案设计.电气电气教学学报,2003,25(4):8-11

[注] 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处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in detail,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my academy from computer basic course to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es. The essay expatiat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such as the conditions, the cours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tc.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network platform which is 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Key words: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urse System

1引言

自1985年以来,计算机文化就被列为高等院校覆盖各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开设20多年来,为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它作为自己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不同于中学所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更强调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驾驭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及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开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其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侧重于应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相关教材和教学过程必须针对其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2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今天,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它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课,特别是在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中起到了其他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课程教学的着眼点转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上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为此,我院根据目前国家对大学生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要求,总结多年来计算机基础课开设的经验和不足,制定了该课程的改革方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改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对课程的内容作了大量的增补和调整。

2.1课程的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作为大学生必修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强调基础性、知识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信息处理、信息检索和互联网使用),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其计算机的实用能力(多媒体处理、关系数据库操作),与此同时使学生尽量理解操作背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到理论指导实际、感性认识加深理性认识。

适时地将信息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发展动态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注重大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之具有能够继续学习与各自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的能力。

2.2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处理日常工作和学习信息的基础课。该课程知识技能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课程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客观评价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009年就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从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管理、课程网上资源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建设和优化。

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的编写

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但多少年来该教材是随着课程所讲软件的升级而更换版本,课程所授的知识和技能却没能随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教材成了微软软件简易使用教程。许多教授该课程的老师都觉得“计算机文化基础”该改一改,但尚无令人满意的修改方案。

在此情况下,根据我们多年教学的经验和现代教育理念,尝试性地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修改,整个课程不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OFFICE,而是按照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和知识面,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来体现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制作案例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几年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使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课程建设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程》于2008年9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推广。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程》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公共课的基本要求来编写。

本教材包含国家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实用工具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技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知识技能;以及使用数据库及相关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基本技能。本书充分考虑了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重点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要。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信息处理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学会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检索信息的基本技能。

针对这一目标,课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和基于任务驱动的作业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建立迭代式的能力培养模型。将计算机和信息处理实际能力培养划分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又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两部分。基本技能训练主要解决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训练则通过案例教学和基于任务驱动的作业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软件完成特定任务的综合能力。

第一阶段:掌握计算机查找信息、编辑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初步技能。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上网申请自己的邮箱,信息检索、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简单的文本格式报告。

第二阶段:掌握利用互联网检索特定主题信息,利用办公软件整理、编辑排版,并形成正式公文报告的能力。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撰写专题报告,通过学习平台提交正式报告。

第三阶段:掌握使用互联网技术整理和信息的能力。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用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媒体制作软件建立个人网站和博客展示自我风采。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实际,追求创新与特色,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增加教学的动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进行研究,课程建设和改革效果显著。

4.1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采取计算机设备进课堂,利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形象逼真地再现计算机的功能和运行的动态变化过程,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现代教学模式正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互为作用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合形式。

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用Flash制作《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演示动画,将一些难解释、难理解的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等通过动画形象地表述出来;用Fireworks制作概念和定义的图片,使繁杂的概念通过图形清晰地表达出来;用视频采集演示软件具体演示操作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实现,多方位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条理化、形象化、立体化。

大量多媒体信息的运用,使一门枯燥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灵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大大提高。

4.2使用网络进行教学

根据教学需求,教师把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案例、资源、课后习题、实验指导等相关教学资料在网络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研究型学习、案例式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让学生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开发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上学习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在线学习、上机指导等相关教学内容。提供下载服务,允许学生下载课件和补充学习的相关参考资料等,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该网络课件中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涵盖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资源”提供了其他网络资源的链接和相关学习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另外开发了作业在线提交、在线考试等,便于学生提交作业,同时实现了历史教学资料的积累。

在课外,我们公开任课教师的电子邮箱(E-mail),并建立了教师博客,学生通过在线提交或电子邮件将作业提交给教师。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在讨论区发帖子贴子,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及时回复。对于那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做出回答,或者将问题放到讨论区上,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

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协作能力、知识学习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训练作用。

5结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课程建设和与之配套的网络教育平台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必要渠道,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要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我院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课题组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李克东 《电化教育研究》,2001(8).

[3]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李克东 《电化教育研究,2001(9).

[4] 李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J]》.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2007(5).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篇8

[论文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ERP沙盘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探讨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职业定位,研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提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走出就业瓶颈提供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现状分析

高校的专业设置受到社会分工的直接影响。一般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以满足社会已有专业分工为原则,使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好地适应专业工作岗位。

然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却有些特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社会专业岗位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中国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专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从建立至今始终处于探索状态,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职业定位,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化地从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职业定位的角度来反思学生的知识构成与专业技能,使得教学体系的改革始终与学生就业脱离,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与将来就业的直接接轨。

从理念上说,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信息管理相关课程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侧重在信息管理。

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岗位需求比较少,且多数是要求从事电子化办公秘书工作,没有多少专业技能可言,这样的岗位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胜任。由此反映出现行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职场上没有体现其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分析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来检索具体的社会岗位需求,发现国家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在招聘的时候很少提供信息管理专业岗位需求,即使提到也是等同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要求。

国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信息化战略地位、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 信息化政策规划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已初步建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化建设高潮期,毫无疑问,社会需要信息化建设人才。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例,其信息化人才需求包括技术领域、制造领域、管理领域等方面信息化建设人才,同时需要计算机硬件系统购置与维护、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方面人才。

技术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制造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一般要求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很明显,信息管理专业岗位应该在管理领域(覆盖政府机关、工商企事业单位等各行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要放在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上。

从我国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岗位需求没有进行专业细分,它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引进、实施、维护和信息管理等工作需求统归为做软件。因此,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入门要求就是能够编程,包括企业内部覆盖供产销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软件,也包括企业各层次网站系统开发。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则以网站系统开发和工作流管理为主。

也就是说,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基础技能是软件开发,这一点与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就业要求相近。但在开发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即在系统需求分析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理解管理者的要求,对管理理论思想方法的掌握使其能够在理解现行管理系统的同时提出更高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在信息化建设中找到合适岗位,软件开发技能培养是未来就业的敲门砖,而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则是其未来成为企业CIO的奠基石。

3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既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它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二者的融合,与二者有很多交叉,又有很大差别。在基础理论上它强调管理学基础,在应用技能上则强调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编程能力将是其走入社会成功就业的基本要求。

应对现行的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构成至少要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1) 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理论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知识面涉及企业计划、采购、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管理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等。

(3) 管理学思想理论方法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筹学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5)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管理流程再设计,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认识和了解,必须经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磨炼,形成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支持学生进入信息化建设行业中,胜任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4建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阶段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各阶段学习与积累,逐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能力培养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管理学基础。参考教育部规定,开设下述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

(2)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运营技能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运营管理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经营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设ERP沙盘模拟演练实验课,通过实际运营的模拟演练,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升到实际运用阶段。同时,通过运营能力的竞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建立立体的管理学思维方式。

(3)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主要开设下列课程: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软件开发能力。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立软件开发基础实验室,通过对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4)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的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设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开设ERP系统操作实验课,培养学生将管理学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思想,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开设软件开发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全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信息化建设人才岗位需要的能力。

5结束语

当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推出将对旧教学体系有很大冲击,特别是对本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和技能要求非常高。

学生专业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每一位授课教师专业思维方式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这涉及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构成的改变,涉及整体教学课程的调整,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有别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

信息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要兼有管理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同时要求进行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否则很难在学生的4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问题的完整的、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应该具有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和大型软件实施经验,能够从专业发展角度引领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达到高质量、高目标的专业人才定位。如果以管理学方面教师或计算机方面教师作为学术带头人,由于其专业思想的局限,会导致专业发展向某一方面侧重,造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只懂管理、计算机相关技能很差,或者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技能、管理理论基础却很薄弱的情况。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编程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提高。编程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而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助其良好向上发展的应该是分析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与就业的近距离对接,这是当前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本科生职业定位入手,研究适合学生专业的社会需求,明确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不同的相互关联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将是未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新思路,也是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脱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昌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J]. 情报学报,1999,18(1):3-9.

[3] 蒋学锋.谈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3(2):97-100.

上一篇: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内容范文 下一篇: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