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灰箱”到“信息白箱”

时间:2022-08-25 07:08:46

从“信息灰箱”到“信息白箱”

信息化时代将产生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全息化”管理模式,意味着几个、几十个专业部门对同一件公务的几个、几十个处理方案经网络处理变成最佳决策。――这便是作者所说从“信息灰箱”到“信息白箱”。

历史学家发现,古代中国的历代管理者们在治理国家时,由于行政技术的落后,数千年来一直面临的巨大困惑是“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国家”;为适应政府的低效低能,而又无适用的手段,不得不以“道德代替法制”,而道德在无法规范并有效制裁的利益诱惑面前,是那么软弱无力,就必然导致监督与再监督机构膨胀,最后使一个个王朝走向衰落。

今天,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尤其是当万千家企业、数以亿计的居民在网上冲浪时,作为地方政府也出现了新的困惑:虽然政府尽力地提高工作效率,但仍不能使居民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效率满意;就连我们自己也对许多政府事务的办理速度表示困惑。原因何在?通过对政府这个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机构的审视,我们发现大量有效、快速传递的信息在输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之后,流动几乎都变得迟滞,出现耗损,甚至大量流失,而且还无从知晓其究竟。这使人想起宇宙中的黑洞(黑洞是重力强到光也无法逃脱的天体),也让人想起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中的“黑箱”、“灰箱”、“白箱”系统。信息在进入政府内部之后,出现三种命运:一是部分信息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相对及时处理与输出;二是相当数量的信息在经过漫长的时间,曲折地旅程,甚至被“噪声”干扰,出现“失真”,才被处理、反馈;三是相当数量的信息“死寂”。

我们感觉现行的按工业化时代的构造甚至带着前工业化时代痕迹的地方政府行政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方面的状况,常常像“黑洞”,又更像有较多阴影的“灰箱”。我们考虑将这种状况称为带有“黑洞”性质的“信息灰箱”。我们认为,这种带有“黑洞”性质的“信息灰箱”的存在,是各级地方政府产生困惑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地方政府不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主要症结所在。“信息灰箱”的存在,使得行政系统内的可观察性和可检测性都极其微弱,处理信息的过程公开性和透明性都较差。这就使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和政府外部的监督机构不能在政府处理政务的过程中有效地展开工作,使某些部门、某些岗位设租、寻租的非廉政行为有机可乘,难以杜绝。

必须指出,这种“信息灰箱”现象与社会传统的“权力主导”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公共行政权力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政府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它管理所有资源,大部分信息都必须经过它的加工和过滤,再分配出去。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大量的信息――政治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教育的等等信息狂潮般向政府涌来,等待政府准确、及时地处理和反馈;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各级政府行政结构的“时滞”和行政信息传递与处理技术的落后,相当一个数量级的各种信息得不到准确、及时、公平、透明的处理,而是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不断耗损、迟滞,使大量信息丧失时效性、有效性和社会的共享性。这种状态如果不能被有效遏制,就会进一步恶化,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出现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信息黑洞”,导致社会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失序。反之,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技术,使“黑洞”性质的状态能够消除,使“信息灰箱”尽可能变“白”,甚至成为“信息白箱”,就可能使政府的行政实现高效、准确,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为了适应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后的形势,适应加入WTO后市场经济条件对地方政府行政的新要求,为了使各级政府行政更加高效、廉洁、依法和公平,8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进行过几次以精简政府机构、转换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机构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行政技术仍然没有现代化,政府部门的“信息灰箱”状态仍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今天,从各级“电子化政府”的初步实践中,从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给政府提供的行政技术发展的空间和可能中,我们可以高兴地预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行政模式、体制、机制变革的时代已真正来临;居民、企业所期望的消除了“信息黑洞”,并尽可能克服了“信息灰箱”所导致的缺陷,依法、高效、廉洁、公平、公开行政的制度化政府,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可行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正在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还将改变社会的上层建筑。

可以预言,信息化时代的地方政府将通过建立一个扁平化的结构,一个矩阵信息处理系统,一个具有可观察性、可检测性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成为对社会事务进行“全息化”管理和服务的政府,将可能消除“黑洞”性质,使“信息灰箱”转成“信息白箱”。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的广泛运用,使所有的政府办公室都成为一个个通讯矩阵上的网点,政府变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矩阵信息处理系统;使被处理信息做到了一次输入,多点同时传送处理,及时反馈并一次输出,大量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快速反馈成为可能;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完全打破了原先因层次繁多,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相互信息沟通不灵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局面,简洁、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在纵向结构中的上下沟通和横向结构中的左右协调问题。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使各部门、各层次公务员能够同时参与决策,从而产生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督;将使承担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功能的中间层次被压缩乃至取消;由于各个管理者处理信息量和管理幅度的扩大,将使传统的多层金字塔型政府结构将变为高效精简的扁平化结构;从而使政府机构有可能实现从繁到简的组织转型。不仅如此,如果根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对我们公共行政法规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政府新的服务标准,我们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把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因特网上自动处理,使政府对社会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变成了一个政府与公民的合作过程;使政府能更有时间、精力和资源处理社会的发展、规划等长远问题。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当一个企业或者一位公民的材料以数字化信息进入网络开始,由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所有的各级公务员来说,所有的审批过程和内容都将全部“透明”,不同部门的领导甚至市长、副市长们,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准确、清晰的了解其他部门和本部门的办理过程、内容和所耗时间,从而清楚地在公务办理过程中就知道各级公务员是否恪尽职守、高效工作、依法行政。当“电子政府”与各级人大、政协、监督部门联网后,政府行政将更有效地置于各类法定机构和部门的监督之中,使“信息黑洞”的消除、使“信息灰箱”变“信息白箱”的可能性更加提高。

最后,作为对传统政府“信息灰箱”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信息化时代将产生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全息化”管理模式。它意味着一个政府内几个甚至几十个专业部门对同一件公务的几个甚至几十个处理意见,经网络系统的集中处理后,变成一个最优秀的合乎法规的处理决定。由此,政府对信息的处理变成了不仅是大量的、快捷的,而且是全方位的非常符合个案实际的处理。对社会“全息化”管理广泛应用的结果,将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使社会的运行最经济而科学。

这样的结果,将使“信息黑洞”的消除,“信息灰箱”变成“信息白箱”成为现实。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大潮势不可挡。信息技术正逐步并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按照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引入信息化技术成果,重构地方政府的行政模式、行政体制、行政机制和行政方式,是提高国家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我们各级地方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愿意和各地城市政府共同携手,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加快地方政府的信息化进程,为实现新世纪地方政府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破解“三农”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下一篇:天津市西青区发展城郊型经济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