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23:26:32

大学生经济论文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更好地掌握“90后”大学生经济价值观现状,探讨大学生经济价值观实现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当代大学生经济价值观”的抽样调查。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笔谈和访谈为辅。运用典型抽样方法,在河北省内抽取了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六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所做问卷调查的对象覆盖文科、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各个年级,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注意性别比例、政治面貌比例等情况。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填写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数量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回收率95%,问卷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问卷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反应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年级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问卷的主体,涉及经济价值观取向、诚信观、竞争观、金钱观、消费观五个方面内容,每方面三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赞同、基本赞同、不赞同三个答案,如表2所示。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当代“90后”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90后”大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影响,根据整理的调查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1.经济价值观取向功利化,理想模糊化在对待金钱和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社会地位的问题上,分别有51.56%、69.41%、58.81%的大学生反对“一切向钱看,理想是次要的”“改善经济状况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经济条件的优劣是社会地位的体现”这些观点,这说明大部分“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希望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分别有48.44%、30.59%、41.19%的大学生赞同或基本赞同这些观点。说明当代“90后”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2.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对“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言必信,行必果”“宁可失钱,不可失信”问题的回答中,有89.36%、93.78%、88.29%的大学生给予了赞同或者基本赞同的回答,有10.64%、6.22%、11.71%的大学生给予了否定回答。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3.竞争观念不断增强在对“在竞争中求生存”“实现经济目标的最好方式就是竞争”问题的回答中,有98.33%、77.75%的大学生给出了赞同或基本赞同的答案,充分说明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仍有1.67%、22.25%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持否定态度。在回答“公平是竞争的必要条件”这一问题时,99.03%学生持赞同或基本赞同的态度,0.9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说明“90后”大学生认识到公平是竞争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4.金钱观趋于理性对“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的回答上,有96.07%的学生给出了赞同或基本赞同的答案,只有3.93%的学生持不赞同的观点。说明“90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物质基础的重要性,这对于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对“努力寻找各种赚钱的方法”这一问题的回答,77.87%的学生持有赞同或基本赞同的看法,22.13%的学生持不赞同观点,说明在如何采用合理和合法的途径和方法获取经济利益,很多学生认识不清。在“收入水平体现个人能力”这一问题的回答中,84.23%的学生给出了赞同和基本赞同的观点,15.77%持不赞同的观点。说明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把收入看成了衡量自身能力的重要标准,这可能导致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平衡。5.消费观念多元化在“只要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追求时尚和名牌消费”问题的回答中,72.34%和84.76%的学生持有赞同或基本赞同的观点,27.66%和15.24%的学生持不赞同的观点。说明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淡薄,攀比、享乐思想严重。在对“毕业后考虑贷款买车、买房”这一问题的回答中,84.76%的学生给出了赞同或基本赞同的答案,15.24%的学生给出了不赞同的答案。说明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已经充分的认识了社会现实,并做好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准备。

(二)“90后”大学生经济价值观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90后”大学生经济价值观产生了双重影响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率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也有盲目性、自发性和逐利性的特点。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对“90后”大学生经济价值观产生了双重影响。(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强调每一个经济主体的价值和独立性,这就为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经济的这种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重视自我、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从宏观角度讲,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这种竞争已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调查结果来看,“90后”已经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得更深、更广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公平意识在不断增强。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它为每一个经济主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每一个经济主体根据自身经济利益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就能够使经济主体的效率尽可能发挥到最大。正是市场经济的这种本质要求为“90后”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得每个人平等的享有抓住机遇的权利。(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经济体制模式存在很多限制自由竞争的因素,比如原有的国有企业垄断带来的行业间的资源占有、员工收入差距等问题,在社会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些现象使“90后”大学生的竞争观念发生了扭曲。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党、评奖过程中寻找各种捷径。2.高校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经济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教学中,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变化不断调整,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失信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反腐败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公平、竞争等相关内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教学方法上,仍然以传统的灌输方式为主,缺乏增加师生的互动,实践教学模式陈旧,学生仅限于课堂学习,不能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不能够独立的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觉的意识。考核方法上,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突击的方式过关,影响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90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较为活跃,敢于创新,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所以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个性化差异都会导致其产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如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金钱观等等。从青少年思想形成过程来看,“90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他们注重学习生活的独立性、追求自我、要求公平竞争,这是他们思想逐渐成熟的表现,但是崇尚独立、追求自我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这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背道而驰,只有不断加以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让他们在经济价值观的形成上存在很多弱点。进入大学校园,各种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弱点暴露无遗,显示出与社会现实的不协调。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体系和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经济价值观的对策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90后”大学生经济价值观是比较健康成熟的,但也存在着官本位至上、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经济价值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处理好金钱、权力与理想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评价标准。帮助他们培养经济自控能力,强调获得财富的合理化和合法化,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手段。

(一)加强信仰教育

针对“90后”大学生理想模糊的现状,高校应加强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他们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相统一,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服务社会。对“90后”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充分利用高校各种校园文化形式、网络等手段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主体的需要。

(二)转变经济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经济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变化通过课堂传达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变化不断调整,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适度消费,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如何正确处理公平和竞争的关系等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体系。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的互动,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河北大学开展的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可以将考核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知识。

(三)拓宽高校进行经济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借助于宿舍文化建设、学校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开展经济价值观教育,加强经济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来”即采用报告和讲座的形式,将学者、知名企业家请入校园,以亲身经历讲述市场经济为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学生加强市场经济意识。“走出去”即走出校园,深入企事业单位,亲身体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感受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四)引导自我教育,挖掘受教育者的内在潜力

“90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一些社会经济现象也具有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但他们还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还不成熟,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应积极引导,以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可以组织相关经济论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专题征文等活动,让大学生自己寻找素材论证自己的观点,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作为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变化。多样化的经济价值观将影响人们未来对学习、择业、婚恋等方面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在校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经济价值观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研究他们的经济价值观的变化特点,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经济事物,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明确自己的经济价值目标,掌握正确的实现经济价值目标的经济价值行为,对完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2002年4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了《关于印发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规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向所在学校申请国家奖学金的条件和要求。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遵循“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基本原则,《通知》要求进一步理顺国家、高校、银行、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还贷年限、贷款利息、信贷审批程序等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完善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还款约束机制,以及强化高校和银行在助学贷款发放中的管理责任的目标要求。2005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关于印发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的措施和办法。2006年5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要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落实党和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2007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的贯彻执行,扩大了我国大学生教育资助的范围,提高了大学生教育资助的额度,拓展了学生教育资助的途径和方式。从“免费+助学金”到“收费+贷学金”的政策架构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学生经济资助政策体系的形成。尽管在学生经济资助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但随着资助工作的内容、措施、方法的丰富和完善,我国学生经济资助政策整体上已经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政策合法性和政策实施效果。

二、分层:少数民族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的特点

实施党和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必须坚持“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资助理念,贯彻“为了国家利益,资助贫寒学生,培养精英人才”的指导思想,遵循“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要求。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已经建立了由补偿到引导、由普遍优惠到分层实施的资助机制,实现了由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价值目标转型。[3]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贷学金和奖学金的形式区分。与全国大学生一样,奖学金、贷学金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资助的主要形式,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是教育资助的辅助形式。奖学金是政府、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个人、社会机构为表彰和鼓励学业优秀的大学生而提供的一种助学资金。贷学金作为一种推迟的付费性资助方式,是由政府的财政渠道给于贷款或提供贷款担保,由政府或学校共同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给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助学贷款的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主要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入学或接受高等教育。助学金则是无偿地“赠予”在校的大学生,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使他们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奖优”与“助困”的标准划分。成绩是否优秀、经济状况如何是执行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依据。2002年,我国的国家奖学金对资助对象明确为“在校期间学习品学兼优或参加统一高考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考虑到各类人群的起点不同,我国在原有奖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标准分别为“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或参加统一高考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朴素”。“奖优”与“助困”的标准更加明确,国家奖学金只奖励优秀,不考虑家庭经济方面的情况;国家助学金助困,但受助者必须“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国家励志奖学金坚持奖优与助困相结合,要求资助对象必须是“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的方法结合。总体上,贫困生在获得各种资助时心理体验往往是积极的,尤其是对于努力学习与辛勤劳动付出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方式。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时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因资助的不均和失衡等原因产生压力或自卑感。针对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执行给贫困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教育管理者需要注意教育资助的方式方法,合理地疏导部分贫困生的消极心理。尤其要不断探索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关注贫困生的心理体验,建立动态的贫困测定和资助评价模型,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完善,提高心理援助的实效。绿色通道与勤工助学的路径组合。“绿色通道”指在资助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采取专事专办、特事特办、专人专办的方针政策。“绿色通道”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经济资助和生活关怀的权利的优先确认,是加快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经济资助政策认同的重要途径,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享有平等、公正的教育机会的一把绿钥匙。“勤工助学”是指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过程中,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勤工助学体现了“教育成本分担”的办学理念,扩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选择的机会,有利于搭建自我教育的平台和机制,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的教育资助方式。

三、和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资助政策的走向

强化责任,直面现实,树立多元并存理念,通过建立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经费审批等工作制度,整合资助方式,优化资助模式,不断完善资助政策的实施载体和保障体系,实现“解决经济困难与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生活问题”的统一,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经济资助政策的和合走向。硬性帮扶与软性支持的统一。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各种针对贫困生的奖学金、助学金、银行贷款、代偿制度,并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民族地区的学生实施适当倾斜的经济资助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贫困生的技能培训,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问题,在打破贫困循环的同时提高资助对象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为了克服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产生的自卑、敏感、多疑、孤僻、敌视等消极心理,需要建立经济资助和生活关怀相辅相成的心理支持系统,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精神扶贫与人格塑造的交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贫困求学中存在的特殊心理特点,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困境、交往困境、人生困境和学业困境,引导他们调整不良的社会心态,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视学业中面临的困难,自尊、自立、自信、自强,走出贫困的阴影,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精神扶贫与人格塑造的交融,突出体现在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物质和精神脱贫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帮助他们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合法报酬,克服经济资助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实现由被助到自助,由自助到助人的超越发展。思想教育与管理服务的渗透。大学生经济资助的目的不在“济困”而在“育人”,奖助学金政策既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也是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条件。经济资助政策的效果不仅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思想方法。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善于结合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挖掘经济资助活动蕴含的“兼济天下”、“福恩后人”的文化因子,在管理服务中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建构大学生网络交易平台,这一平台的主要栏目为:首页、全部分类。其中,我们依赖电子商务的B2C模式来建构二手之大卖场。所谓B2C主要指第三方与换物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二货专场中产品包括:二手书本、二手电子产品、二手自行车、二手电瓶车、二手其他物品。系统采用阿里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不但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运行的配置,而且还可极大地降低运营的成本。运行环境使用linux+php5.4+mysql(数据库),这套运行环境也是当下最流行的Php网站的配置,具有速度快、架构灵活、低成本等优点。系统主要由4大模块组成:用户购物模块、商家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WAP模块。在交易过程中,先由商家向后台管理方提供物品并标明物品种类、属性;后台管理方在看到信息后与商家协商,评估物品并确定物品的购买价值,把物品贴到网站上供用户浏览;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所需物品的相关信息,并与商家进行协商确定购买方式;商家卖出成功后再与后台管理方联系,抽取相应佣金;最后,由用户对物品进行评价。

2“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

“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由专业老师指导下的课题组成员及其他有兴趣的志愿者承担。运维主要包括两大块工作:一是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二是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在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方面,主要工作包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系统方案设计,提出运维建议,完成运维方案的制定及应急故障演练等相关工作;负责网络交易平台的日常运维工作,对网络交易平台系统的性能、状况等进行监控和报警;对交易业务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保管;负责金融交易系统日常运行检查、应急操作、系统和网络监控及相关操作文档确定工作等。在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上,平台以绍兴市某外语院校为基础,在稳定运营后在绍兴各大高校推广,然后进一步从绍兴各大高校推广至全浙江省各大高校,利用本平台为大学生商品交易以及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宣传推广上我们采用了品牌推广、口碑营销和新媒体推广三种方式。

(1)品牌推广。即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宣传、座谈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二货网”这一校园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它。网络交易平台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惠的价格,迅速打开市场,建立校园交易平有的品牌。

(2)口碑营销。校园平台可以通过以个人账号前一个月免费上传自己的二手物品和新物品的方式,让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易,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使物品得到更好的利用。体验过后的消费者会相互转告传播,从而使我们的校园交易平台有一个良好的口碑。

3)新媒体推广。在日趋网络化的时代,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距离更加接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间百态。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推广,能够增加效益。而且,已经构建了二货网的手机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平台,所以推广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3结语

“二货网”交易平台自2014年10月顺利上线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各类交易200项,涉及金额3985元,以独特的方式为循环经济、为校园生态经济的建设做出了一份贡献。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长春税务学院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始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税务系大四学生刘任重在去年寒假从长春出发,路经吉林、辽宁、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七省一市,进行了为期67天、行程4000公里的单骑“三农”考察之旅。该校学生张尚昀作为“当代孝子”感动全国。

长春税务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一核心,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教材建设入手,形成了核心层——骨干层——全员三级学习构架和理论学习与第一课堂结合、与军民共建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三年来,有80%以上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983名学生参加了党校积极分子学习班,有1364名学生光荣入党。学校先后有3个班集体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人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团干部,1人被、教育部、团中央等6部委授予社会实践全国先进个人,校团委还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称号。

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特点,税院拓展寓教于乐的新方法,积极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学校每年以“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节”和“科技文化节”为载体,以“爱党爱国、崇尚科学、传承文明、创新成才”为主题,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辩论赛、校园交响音乐会、创业计划大赛、经济论文大赛、经济调查报告大赛、操盘手大赛、“ERP”沙盘对抗大赛、海报设计大赛、手工艺作品大赛、数字媒体大赛以及税务系读书节、国经系英语节、法学系“模拟法庭”、“绿色同盟”环保节等一系列活动让数以万计的学生参与其中,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更有大批佼佼者在各级校外比赛中频频获奖。

与此同时,学校每年以“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为宗旨,精心组织大学生参加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捐赠了电脑、打印机、科技及文化书籍、学习用品及衣物等。学校还先后选拔14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援建的大沙河希望小学特困学生开展了“一助一”结对活动,保证了特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三年来,学校共组织了20余支重点小分队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1000余项,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热烈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有35篇论文和调查报告被当地评为百篇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奖。学校还利用每年暑假,组织优秀学生开展以“沿着共和国足迹”、“青春关注西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学习考察了革命老区西柏坡、井冈山、延安及黑河原“瑷珲条约”签约地。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65―02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定位

1.会计实务能力。会计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很强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决策能力和审计执业能力,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汇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财务报表、手工做账和电算化相结合等方面,财务决策能力包括报表分析与诊断、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利润分配决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决策等方面,审计执业能力包括审计职业道德、识别问题能力、运用适当技术调查能力、评估证据能力和鉴定分析能力等方面。

2.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提出,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能力需要系统科学的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

3.管理能力。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的是经济管理工作,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个体的管理能力涉及的因素很多,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应侧重于自我认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品德作风的培养。

下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介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情况。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2006年1月被江苏省授予省级“品牌专业”称号,2010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会计实务能力的实践课程

1.会计核算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是学生在完整学完《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学》之后,对其会计核算能力的一次系统性检验,属于专业必修课,包括为期四周的手工做账和两周的电算化。手工做账通过设计高度仿真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连续的典型业务,并提供一整套空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让学生从填写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出财务报表为止进行全方位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流程,通过手工做账形成的劳动成果包括三本记账凭证、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和明细账各一本,以及全套财务报表;电算化是借助专业化的财务软件,让学生将自己编制的记账凭证输入软件系统,自动进行登账、记账、算账和结账,最终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2.财务决策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三暑期开设,是学生在学完《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课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两周。通过设置企业财务决策所需的背景情形,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及生产经营决策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与分析,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计执业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三下学期《审计学》课程结束之后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一周。以用友“审易通”软件为载体,要求学生正确运用所给企业的背景资料,通过审计实务的操作,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并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从而使学生“体验式”地掌握基本的审计技能,培养运用电算化手段从事审计实务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课程

1.经济论文写作。该课程于大三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共32课时。目的是培养学生明确经济论文写作的特点、要求和过程,掌握经济论文写作的文体、格式、语言以及基本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整理方法及经济类数据库使用、经济论文范文选读与论文撰写方法等。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积极投稿以求能够公开发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开题奠定基础。

2.会计专业案例分析。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共48课时。采用研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会计、财务、审计等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身份代入、角色互换等方法,分析案例中涉及的会计、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在训练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财经法规制度解读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判断能力。

3.会计热点问题研究。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共3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①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税务法规等变革的热点问题,了解国内、国外财务报告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动向;②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如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产权会计等,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动向;③会计实务的热点问题,了解会计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6~7名学生就某一热点问题组成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并组织答辩,聘请专家教授对研究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4.创新实验区项目设计与创业实践。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时间为两周。主要是依托中国矿业大学2007年12月获批的教育部、财政部“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平台,围绕会计学专业教师近几年在研的部级、省部级课题,针对大型企业碳排放调查和碳减排的会计核算设计、煤炭资源整合中资本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衰老矿区可持续发展成本补偿模式设计、税收筹划专题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典型发展模式等专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培养管理能力的实践课程

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该课程于大二暑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一周。该课程强化对学生“两大素质”的培养:一是会计人员作为“把关者”所必需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会计人员作为“管理者”所要求的管理素质。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应用性和操作性,主要包括:①学生模拟现场填制原始凭证进行报销审核签字时,模拟签字的学生不仅要讲出所依据的法规条文,还要对报销者讲出国家的有关规定,说明其道理;②学生模拟现场会计人员完成有关手续时,模拟的学生要讲出会计手续流程步骤、必要性及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③让学生观看已购置好的会计造假、反贪污、反腐败的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并举行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虽与钱打交道,一辈子两袖清风”的意识;④由教师带队,让学生参与喊唱、搭桥过河、穿越电网、风火轮等素质拓展游戏,每10人为一个小组,以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互助中启发的目的。

“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突破了传统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框架,真正做到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业务技能素质培养并重,服务能力培养与管理能力培养并重,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该课程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将培养场所延伸到室外和校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更加灵活,空间更加开放,让学生在与社会、自然等多种环境的接触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06).

[2]裘腰军.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析[J].会计之友,2011(12).

[3]王菲.基于能力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4]徐峻.以能力为本,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研究性教学

一、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国民素质已经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大学生无论是什么专业类型,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同时,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本科生,社会有理由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括所学的知识,也包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专业本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应局限于按照既定流程完成工作的能力,更多的是改革现有流程,使之不断合理化的能力。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恰恰符合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要求。另外,大学生科研活动常常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团队成员不能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对科研活动中发生的分歧也必须协商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大学生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2.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任务。众所周知,目前应用型专业本科教育主要有基于教室的理论教育和基于实验室的操作训练。不能否认这两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理论教育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考试背笔记的方式。实验室教育是对已有流程的模仿。创新在其中的体现并不占多大比重。而科学研究,要求学生或研究新问题、或采用新方法、或提出新观点。"三新"要求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等发现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随着学生毕业带入社会,将对整个社会创新氛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3.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可靠途径

实践能力提升是国家兴办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主要目的。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会要求实践性课程(活动)在学时、学分上所占的比重。比如,不少于20%。属于科研能力培养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包括在实践性工作之中。由此不难理解毕业论文写作这样的科研活动与实践活动室相辅相成的,在科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资料检索、调查研究、案例分析,都要求学生的亲自参与,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当然,科研活动不只是毕业论文写作,低年级开始的科研训练活动,例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增加了学生实践机会,也有利于学生在毕业时能交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4.是实现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生差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教育成为大众教育。在大多数本科毕业学生,特别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时,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考研、出国留学。有考研与留学想法的同学格外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不仅是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们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的条件。相比国内的高校,英、美等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将科研道德的规范、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的学习、考核中各种讨论、报告不断。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高于背笔记得高分的学生。因此国外、国内学术声誉比较好的大学会看重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无科研经历是可以理解的。为这部分同学提供科训练机会、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应是大学教育的工作之一。

二、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

1.学校开设与科研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

不同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存在差别。以作者所在学校的应用经济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涉及到的是两门课程《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必修、18学时、第六学期开设)、《经济论文写作》(选修、36学时、第七学期开设)。

这样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服务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就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好处是学生对刚学过的内容记忆犹新,便于毕业论文写作。但上述课程设置反映出的问题至少有两点:一是课程少,学生在科研中所需要的知识如文献检索、问卷设置与分析、调查研究的方法等没有涉及,二是开设时间晚,对于在校期间想出科研成果的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直接作用。学到的知识也不能运用在暑期社会实践当中或者是考查课论文写作当中。

2.竞赛、项目支持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

目前,影响最大的、涉及范围最关的科研竞赛当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项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门举办的全国性竞赛规格高,被认可程度广,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高校实施,从校级到省级再到部级,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有教师指导,在参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上效果显著。此外还有教师主持、必须由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一般要求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学报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或教师主持的课题中学生作为普通成员参与。

以上各种形式,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满足了有科研要求同学的愿望。但是参与竞赛、课题的学生数量很少。想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应用型专业大学生普遍应该具有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难以达到。

3.暑期社会实践提升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学生调查研究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三十多年以来,得到学校和学生的极大重视。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优秀团队评选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在暑假到来之前就组织团队、确定选题、进行可行性论证、拟定调查方案,在暑假中进行实地参观、座谈、问卷调查、调查报告撰写。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是:暑期社会实践分散进行,学校难以对学生的调研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造成一部分同学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回校前找人盖章应付学校。

4.毕业论文写作检验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

写作毕业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目前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顺利毕业的必备条件。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文献综述、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环节,表明学生已经具备了本科生应有的学术水平。所以说,毕业论文是用来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而不应该是学习写作学术论文的开始。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缺乏必要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不知从何入手,选题往往由教师提供。写作过程中抄袭、粘贴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不懂基本的学术规范,格式混乱、资料陈旧、观点错误更是常见。

三、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改进措施

1.增强对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提到应用型专业,学校、教师、学生联想到的就是实验课、实践性、考证等实用性的学习内容。也有教师认为欧美国家本科毕业生不需要写毕业论文,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更没有写作毕业论文的必要。但是,欧美国家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写的论文要比我们的本科生多得多,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检验靠平时逐步进行。在我国课程学习中缺乏科研训练的内容,与我们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站在教师的角度,课程论文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批改,这部分劳动既得不到认可,也没有监督,导致很少有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去花费精力。增强对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只是口号,应该体现在对教师相关工作的要求、认可、鼓励、监督上,体现在对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免试研究生推荐、科研成果奖励上。

2.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方法

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填鸭式"课程讲授、也增加了案例教学法、以及实验室教学。研究式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少。结合课程进行的研究式教学法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内容,采取课程论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从教学实践看,课程论文的批改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教师批改论文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教师点评论文知道层次清楚、逻辑关系合理、格式规范的论文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小组讨论中要让学生互评,让学生在对同学的评价中明确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标准。

3.既要重视对所有学生的一般训练也要突出对部分学生的重点培养

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必要的,因此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一般性的科研训练,包括暑期社会实践、课程论文要求等。但是考虑到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并不能够要求他们都能参与课题、深入进行科学研究。但是对于部分对科研有热情、有需要、有基础的学生来说,要重点培养。培养的方法包括第一,设立科研导师对学生的科研方法进行指导;第二,加大本科生主持的科研项目类型,完善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避免重立项轻结题的情况反复出现;第三,举办多种形式的科研竞赛活动,例如学生入校时可举办"图书资料信息检索竞赛"、低年级可以举办"文献综述竞赛"、高年级"学写学术论文竞赛"等,让参赛学生在竞赛中提高科研能力。

4.严把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不高,大部分同学在写毕业论文时还不知道基本的学术规范。粘贴、抄袭甚至是直接下载的毕业论文屡见不鲜。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没有一定的要求,怎么写毕业论文都能通过答辩是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根本原因。从评价本科生应有的学术水平来说,毕业论文还是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通过学术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避免学生的大量抄袭。指导教师要切实履行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答辩采用指导教师与答辩教授分离的方式。对于学术不端、质量低下的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质量不授予学士学位。

四、结论

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提高并行不悖,通过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通过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辉,宋春初.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2]刘亦工.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3].丁媛.在互动式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8).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经济应用文写作 课程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管理日益规范,经济应用文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工作人员,经济应用文都被频繁使用,经济应用文写作成为各行各业在职人员的家常便饭。然而,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经济应用文对许多人来讲却是一件令人厌烦和头疼的事情,尤其是短时间内要完成一份活动策划案、一份调查报告或者是一个工作总结,等等,往往意味著加班熬夜,而且写作结果可能不被他人认可甚至招致批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经济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目的是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深造或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但从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总体效果还有待强化。用人单位表示,他们需要“招之即来,来则能战”的即招即上型人才,而目前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往往难以达到用人单位“上岗即上手”的需求[1]。

鉴于经济应用文在当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和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偏低的现状,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当前高等学校“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问题的思考。本文将从“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程考核等方面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高校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2.高校“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中缺乏写作技巧的讲解

经济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一些应用文非常强调写作的技巧。对于部分高校“经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教学,教师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注重各类经济应用文体内容、格式、规范的讲解,较少涉及具体的谋篇布局、资料整理及运用、措辞技巧、内容凝练等深层次技巧的传授,导致在课程学完之后只能识别一般的行政公文、经济论文等经济应用文体,也仅局限于上述文体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到了真正独立写作一篇经济应用文时,依然不知从何处下笔。教学内容中写作技巧讲解缺乏,正是导致高校大学生上完这门课程依然撰写不出高质量经济应用文的重要原因。

2.2课堂教学形式缺乏新意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理论课程,理论性相对较强,课程本身比较缺乏趣味,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课程讲解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从目前多数高校大学生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堂中的表现来看,玩手机、上课睡觉、做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等,都间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创意不够,不能吸引学生学习课程的注意力。对于少部分学校的教师而言,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照本宣科,不在乎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已经掌握的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些学校开始注重课程教学改革,但限于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形式,未能全部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的互动教学中,无疑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3课程考核不合理

课程考核是“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课程考核形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强弱。在当前使用的课程考核形式中,高校常见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形式有如下两种:一种是论文考查,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作为最终成绩;另一种方式是课程考试,但考试题型以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等传统题型为主,较少涉及论文写作能力考核的题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审视,以上广为使用的两种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呆板地记忆各类经济应用文体的格式、规范和内容。课程考核缺乏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考核,也使得学生没有动力学习和掌握写作技能。

3.强化“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高校“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3.1教学内容上增加写作技能讲授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除了教授各类经济应用文的体例格式、内容和语言表达之外,还应该更多地讲解经济应用文写作所需的各类深层次技巧,包括应用文写作前的资料收集与归档方法、写作时内容结构的谋篇布局、文字的精准措辞、图表美化处理,甚至格式快速调整的技巧等。除此之外,还应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时,留有充足时间给学生消化各种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并在课堂上进行随堂考查,提高技巧使用的熟练程度。

3.2以多样化的形式展开教学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虽然是一门理论课,但并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是案例教学,又可以在实验室中运用现代化的云课堂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还可以采用在线学习、线下写作锻炼的方式。就多数高校而言,可以在计算机房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模仿性的经济应用文写作锻炼。以行政公文为例,行政公文的格式由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十多种行政公文的格式相近,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在政府网站搜索各类文体,然后对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格式要求将关键点备注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的机会,相信对所学经济应用文的格式和内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一定比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厢情愿”的讲解效果要好很多。对于一些重要的经济应用文体,可以让大家现场进行写作,并相互交叉点评,让大家了解其他同学是如何写作的,也会对各自写作技能的提升带来帮助。总而言之,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学效果会增强。

3.3注重学生写作技能的考核

经济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重点理应侧重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大学生对经济应用文的格式体例是比较容易了解和掌握的,比如行政公文,公文的抬头、正文、落款、附录,等等,这些格式性的要求通过参照现有文件就可以很容易掌握。但要对写作技能有突破性的提升,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借助“经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一些哪怕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百试不爽的写作技巧,尤其是文章如何组织和架构的技巧,对于他们今后的写作都会很有帮助。因此,课程考核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写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不是考核学生上交作业的篇数和字数,而是考核(条件允许下可以计算机实时考核)学生能否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经济应用文写作。

4.结语

经济应用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极为常见,大学生理应掌握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技巧。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尽可能注重应用文写作实战技巧的讲解,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施以技能为引导的考核手段,才能为社会培养大批符合经济社会需要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从用人单位笔杆子招聘难看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兼谈如何培养“上岗即上手”的应用文写作人才[J].应用写作,2016(10):41-46.

[2]肖慧.高校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析[J].成功(教育),2009(10):184-185.

[3]杨红.对当前高校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反思[J].学理论,2010(27):291-292.

[4]王求识.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12(12):62-63.

基金项目: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互联网时代北部湾经济区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施路径”(2016QYJGA0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广西沿海高校《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7QJGB02;广西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桂教科研[2015]17号)”。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59-02

一、《农业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科学。课程涉及面广、适用性强,要求学习者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农业领域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学是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是:

1.理论众多。农业经济学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尽管我们已经习惯将其统称为“三农问题”,但是三者之间还是具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因此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外延较大,学科知识交叉,囊括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理论、农产品价格形成理论、农地制度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变迁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为农业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和作出政策诠释。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三农”实践。教学内容涉及土地、水、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农民收入、粮食安全和流通、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经济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步探索实践了一套适合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讲授与自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包括主题演讲、案例分析、三农沙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教研结合等,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第一,将当前国内外农业经济领域热点问题以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讨论课等形式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第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风气。为达到上述目标,任课教师首先在作业中精心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篇章,既有农业经济学经典著作的片段赏析,也有权威报刊对三农问题的最新评论,要求学生精读、深思、明辨,撰写读书笔记。其次,严格抓好课程论文的写作,锻炼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论文写作。

第三,向学生讲授社会调查的知识和方法,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经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指导学生举办三农沙龙,就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展开研讨,从中确定课程论文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促进教研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课程应用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成果,配合新的教学内容,研究制作了《农业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三、《农业经济学》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农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注重在案例教学中进一步实现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如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在实施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深入讨论交流,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自觉主动地掌握运用理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结束后,将课程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宽观察视野,安排调研项目,撰写调查报告,举办三农沙龙,提升学习效果。具体做法是由农业经济学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鼓励有潜力的学生修改完善作品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等学术活动,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有1篇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有5篇作品获得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三是毕业实习环节。将原来的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调整到第六学期期末,利用暑假时间结合毕业论文题目进行集中实习,第八学期可利用部分时间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灵活机动地调研和咨询。教师根据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综合评定分数。

四、《农业经济学》考试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在考试方式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占总成绩30%的平时成绩由主题演讲、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内容构成,在笔试试卷中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考查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又能锻炼学生灵活思考农业经济热点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风。

总之,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案例分析、演讲讨论、三农沙龙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学习兴趣,实地调查、农业专家、农场企业干部作专题报告和现身说法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农村现实状况的感性认识,通过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农村基层事务管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郭翔宇,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

[3] 李谷成.农业经济学:课程定位与体系重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The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and practic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ourse

CUI Ning-bo,YAN Hua,JI Jie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s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management and rural are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n introductory course,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system of structu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with the team years of practice and, from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lass teaching method, the practice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way to improve on the proposal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teaching standard.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一、毕业论文及其写作要求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工商管理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必须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特别是本科生)。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nbsp;(3)科学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作为学生毕业论文,只要有一点创新也就够了。因为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要求相对要低一些。当然不排除也有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1)学生应在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一人一题,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畅。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工商管理专业范围以内,文体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基本上要求打印文稿),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执行重庆电大论文格式要求(附件1),毕业论文要制成电子文档。

(4)毕业论文正文字数要求5000~8000字。

(5)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题目的好坏,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1.从“热点”问题选题。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度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这些“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曾经出现过的“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等等,“热点”问题有大有小,选择那些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

2.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行业垄断”等。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弊端问题则主要是要能发现问题,找准弊端,自己能够收集相关材料,研究出解决弊端的办法措施。

3.从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选题。在倾向性问题的苗头出现时,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它的生命力或后果,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往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居民富了要增加智力投资”、“居民收入增加了要外出旅游”、“乱划开发区破坏挤占耕地”等等。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并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

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

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但能发挥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展示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才能大有益处。

第三、要选大小适宜题目。现实性强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好题目,但由于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题目如果太大往往不容易写好.因此,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好.如果学员在工作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熟悉,材料丰富,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小题目也能发挥理论水平,写出好文章。选题可以大题小做,如论述工资制度改革,可以限定为论机关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小题大做,如从某企业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题目的选择应是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大小适宜为好。

第四、要拟一个好的标题。标题是给文章标的题目,即取个名字。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白、醒目引人。标题不可过长,尽量在20个字以内。常用的拟标题的方法有:一是直接揭示或概括主题,如“应正确看待当前物价的上涨”;二是引人注意的标题,如“房改的出路在哪里?”;三是形象化暗示主题,如“大地超载----论我国的人口形势”;四是直接指明主题的所属范围,如“某某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评价及发展战略”等等.

(三)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3、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4、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导师指导下选题。

5、利用图书馆、电子网络中的资料选题。

6、由教师提出系列参考题目,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予以选择。

三、毕业论文的结构

毕业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由标题、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

中文摘要,不多于200字,要摘出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内容摘要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

正文是论文的的核心内容,包括导论、正论、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导论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通常几百字即可。正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作者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缩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在一篇论文中,导论、正论和结论都要有,但却不一定是三部分三块。有的论文三部分齐全,导论提出提出问题,正论分几层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有的论文把结论提前融进导论,以解决问题导入,正论再一层一层地分析论证,最后没有结论,或只有一个结尾;还有的论文导论提出问题,正论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然后提出对策,再写个结尾。

参考文献的要求: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

(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先后依次列出;

(5)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序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期号,出版社,年份,页号。

例:

期刊杂志:

【25】丁冰,李海珍,略论效率与公平,《财经研究》,No.l(1995),109—120。

著作:

【11】中国税务学会编,中国税务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全国税收理论研究会文集,中国税务出版社,1995,P148,155;

四、毕业论文的起草、修改和定稿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毕业论文的基础工作——收集与整理资料。学员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历史资料,从报刊杂志、电子网络中查找资料,也可以做实地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在搜集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

第二、毕业论文的核心工作——确定论点和选定材料。学员要在占有大量资料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毕业论文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包括拟定提纲、起草初稿、修改和最终定稿。

(1)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主要依据以及如何进行论证等具体内容。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论文提纲一般不少于1000字。

(2)起草初稿要按照提纲结构写,又要发挥创造性。要用具体的材料、科学的论述和连贯成篇的语言去展开提纲上的要点。从论文的整体看,导论导出正论,正论必须根据导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不能岔开,结论是论证的结果。在初稿写作过程中,最忌讳的是打断,使思路停顿,论文写不下去;要贯彻“大改小不改”的原则,不是论文的整体结构有问题,就不要停下,局部的小问题在论文修改时再解决。

(3)修改定稿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工作。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白,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4)毕业论文起草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注意论文正文结构的完整,首尾呼应,切忌结构松散、支离破碎。

②对已收集到的资料的使用,要注意该详则详,应略当略,不要形成资料的堆砌,要适当剪裁,使文章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③毕业论文的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毕业论文的语言要符合经济论文的语言特点。一是要精确。用词要恰当贴切,要多使用含义单一的专业术语;要多用附加成分多的、表意严密的长句和语义详尽、逻辑性强的复句;要多使用准确无误的经济统计数据。二是要简明。即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无误地传递出去。三是要平易。语言要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所以要做到朴实无华,因为经济论文是非欣赏型文章,要实实在在,避免使用生僻难懂,或华丽的词藻,要做到直截了当,不要让人去领会“言外之意”,不需要含蓄和委婉。四是要庄重,句子形式要严整,在措词上要避免使用口语色彩过浓或感彩过强的语词,更不能使用粗俗词,也不要随便使用简称。

五、撰写进程

由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另行安排。

六、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七、、毕业论文书写格式示例

(一)基本要求

1、统一使用16开普通白纸。

2、最好打印,打印格式:

论文标题(统一使用二号加粗黑体)

摘要:中文部分:不超过200字。中文使用小四号楷体,出现在首页标题下面;

正文(统一使用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统一使用小四号宋体)

3、页码统一打在页下中间位置。

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第10篇

一、 毕业论文及其写作要求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工商管理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必须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特别是本科生)。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 :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nbsp; (3)科学性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 :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作为学生毕业论文,只要有一点创新也就够了。因为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要求相对要低一些。当然不排除也有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

(1)学生应在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一人一题,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畅。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工商管理专业范围以内,文体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基本上要求打印文稿),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执行重庆电大论文格式要求(附件1),毕业论文要制成电子文档。

(4)毕业论文正文字数要求5000~8000字。

(5)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题目的好坏,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1.从“热点”问题选题。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度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这些“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曾经出现过的 “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等等,“热点”问题有大有小,选择那些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

2.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 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行业垄断”等。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弊端问题则主要是要能发现问题,找准弊端,自己能够收集相关材料,研究出解决弊端的办法措施。

3.从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选题。在倾向性问题的苗头出现时,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它的生命力或后果,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往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居民富了要增加智力投资”、“居民收入增加了要外出旅游”、“乱划开发区破坏挤占耕地”等等。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并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

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

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但能发挥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 展示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才能大有益处。

第三、要选大小适宜题目。现实性强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好题目,但由于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题目如果太大往往不容易写好.因此,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好.如果学员在工作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熟悉,材料丰富,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小题目也能发挥理论水平,写出好文章。选题可以大题小做,如论述工资制度改革,可以限定为论机关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小题大做,如从某企业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题目的选择应是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大小适宜为好。

第四、要拟一个好的标题。标题是给文章标的题目,即取个名字。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白、醒目引人。标题不可过长,尽量在20个字以内。常用的拟标题的方法有:一是直接揭示或概括主题,如“应正确看待当前物价的上涨”;二是引人注意的标题,如“房改的出路在哪里?”;三是形象化暗示主题,如“大地超载----论我国的人口形势”;四是直接指明主题的所属范围,如“某某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评价及发展战略”等等.

(三)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3、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4、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导师指导下选题。

5、利用图书馆、电子网络中的资料选题。

6、由教师提出系列参考题目,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予以选择。

三、 毕业论文的结构

毕业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由标题、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

中文摘要,不多于200字,要摘出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内容摘要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

正文是论文的的核心内容,包括导论、正论、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导论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通常几百字即可。正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作者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缩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在一篇论文中,导论、正论和结论都要有,但却不一定是三部分三块。有的论文三部分齐全,导论提出提出问题,正论分几层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有的论文把结论提前融进导论,以解决问题导入,正论再一层一层地分析论证,最后没有结论,或只有一个结尾;还有的论文导论提出问题,正论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然后提出对策,再写个结尾。

参考文献的要求: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

(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先后依次列出;

(5)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序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期号,出版社,年份,页号。

例:

期刊杂志:

【25】丁冰,李海珍,略论效率与公平,《财经研究》, No.l(1995), 109—120。

著作:

【11】中国税务学会编,中国税务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全国税收理论研究会文集,中国税务出版社,1995,P148,155;

四、毕业论文的起草、修改和定稿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毕业论文的基础工作——收集与整理资料。学员收集资料的途径: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历史资料,从报刊杂志、电子网络中查找资料,也可以做实地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在搜集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

第二、毕业论文的核心工作——确定论点和选定材料。学员要在占有大量资料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毕业论文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包括拟定提纲、起草初稿、修改和最终定稿。

(1)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主要依据以及如何进行论证等具体内容。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论文提纲一般不少于1000字。

(2)起草初稿要按照提纲结构写,又要发挥创造性。要用具体的材料、科学的论述和连贯成篇的语言去展开提纲上的要点。从论文的整体看,导论导出正论,正论必须根据导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不能岔开,结论是论证的结果。在初稿写作过程中,最忌讳的是打断,使思路停顿,论文写不下去;要贯彻“大改小不改”的原则,不是论文的整体结构有问题,就不要停下,局部的小问题在论文修改时再解决。

(3)修改定稿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工作。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白,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4)毕业论文起草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注意论文正文结构的完整,首尾呼应,切忌结构松散、支离破碎。

②对已收集到的资料的使用,要注意该详则详,应略当略,不要形成资料的堆砌,要适当剪裁,使文章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③毕业论文的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毕业论文的语言要符合经济论文的语言特点。一是要精确。用词要恰当贴切,要多使用含义单一的专业术语;要多用附加成分多的、表意严密的长句和语义详尽、逻辑性强的复句;要多使用准确无误的经济统计数据。二是要简明。即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无误地传递出去。三是要平易。语言要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所以要做到朴实无华,因为经济论文是非欣赏型文章,要实实在在,避免使用生僻难懂,或华丽的词藻,要做到直截了当,不要让人去领会“言外之意”,不需要含蓄和委婉。四是要庄重,句子形式要严整,在措词上要避免使用口语色彩过浓或感彩过强的语词,更不能使用粗俗词,也不要随便使用简称。

五、撰写进程

由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另行安排。

六、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七、、毕业论文书写格式示例

(一)基本要求

1、统一使用16开普通白纸。

2、最好打印,打印格式:

论文标题(统一使用二号加粗黑体)

摘要:中文部分:不超过200字。中文使用小四号楷体,出现在首页标题下面;

正文(统一使用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统一使用小四号宋体)

3、页码统一打在页下中间位置。

上一篇: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数据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