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3 07:11:41

教学交流材料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下面我们文秘站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教学交流材料材料供大家参考!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每所学校要考虑的头等大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满足学有所教上,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当前,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学校的教学装备与设施,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实用;管理手段更为科学、合理、高效。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尽管我们实施了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尽管我们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离社会、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破解这一难题,需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寻找新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如果单纯地在传统的提高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技能,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可能会事倍功半。而事半功倍,突破教学水平的“瓶颈”的关键是进行教学文化建设,也就是在教师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学校拥有较高装备技术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外在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对教学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激发能作用于外在的教学行为的心灵力量,提升教师主体的文化品位和教学热情,使教师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神圣感和现实责任感,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对学生的精神感召力,为教学水平的提升增加内驱力,为内涵式发展注入活力。客观地说,在我们学校,教学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发轫阶段,我们只是能在初级阶段探索式地做一些具体的工作。通过具体工作的“量变”,达到教学文化建设的“质变”。教学文化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必须用行之有效的具体工作去支撑他。如果用“志存当高远,还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句话来诠释,教学文化就是“志”,而具体的工作就是“脚踏坚实的大地”。二中地处市郊的三公里,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林区和周边乡镇学校里的考不上市一中的学生,生源质量与同类校比较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单纯地与同类校比高考成绩的绝对值是没有意义的。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构建教学文化建设,提高教学品质,就以加强教学管理为突破口,通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有所发展。用这一外在的教学行为,为教学文化建设提供支撑,是做“量变”方面的具体工作,目的是通过行之有效、脚踏实地的工作,促进教师精神层面的飞跃,从内涵发展的角度提高教学水平。下面我就谈一谈,以管理为载体,构建教学文化,提升教学品质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1、着力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观念,让教师站在新课改全新的理念上解读新课改。新课改已在我校全面铺开,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无疑是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变的核心因素,而变化的重心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观念的转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我校着力抓好了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和新课程理论,引导教师深刻理解、领会、感悟新课程的思想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在这项工作中,我校依据自己的办学情况,选择魏书生作为学习的楷模,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揣摩他的教学理念。这项工作很有效果,大部分教师实现了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实现了与新课改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年年派教师参加新课改培训,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参加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竞赛等。开展了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常规培训活动,与白山市教师研修院联合举办每年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月重点培训活动。培训活动,开阔了教师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狠抓教师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为了使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技艺,学校制定了《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每名教师每个学期制定《自修学习提高计划》。学校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学习书籍和报刊。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每周周四召集教师进行集中学习,采取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队伍学习的氛围浓厚,认真学习已蔚然成风。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量一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四单位《面积》里的第二课时。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感受到1厘米2、1分米2、1米2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厘米、米、分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在本单元第一课时也认识了图形面积的含义,学会了用不同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为本课学生的自主构建“面积单位”奠定了基础,但教学中考虑到:对形象思维突出的小学生来说,面积的定义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由“线”到“面”的飞跃,力求做到:1、让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自主地去构建知识,并力求让能力和情感得到和谐发展;2、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数学生活化、活动化两个显著特点,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行、比较中感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概念,体验、思考、构建“面积单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有效“做”数学的前提必须做到:1、以学生已有经验出发;2、过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3、有利于“三维目标”,甚至“多维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一考虑,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学生已有的经验:这里主要从知识和生活两方面来阐述。知识经验:在此之前学生已认识了长度单位,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在上一课时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会用数格子等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生活经验:学生生活中有丰富的认知体验,例如:知道学校操场面积比教室面积大得多,大约有10多个教室面积大等类似的情感体验。知道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的有大拇指指甲、衬衫纽扣、作文纸的格子,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有电脑软盘、一张修正纸等,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有地砖、磁性黑板等。

2、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要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能靠纸上谈兵,也不能靠幻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自己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基础,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活动来为载体,所以教学设计中设计了“量、比、估”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3、教学的重难点:结合上面两点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教学难点是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探究形式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节有价值有突破的课。

三、学习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的把握,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会应用常见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5分钟)

1、师出示两张纸。(一张长方形,一张正方形,面积一样大)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张纸面积谁大谁小?

生1:我觉得长方形面积大一些。

师:为什么?

生:感觉它应大一些。

师:有什么不同感觉吗?

生2:有可能正方形面积大!

师:(笑)光凭感觉能判断吧,有科学一点的方法吗?

生3:可以用重叠的方法。

师:你来!(请该生上台将其重叠在一起,马上发现了问题)

生齐说:这种方法也不行。

生4:我还有办法,可以用我们准备的方格纸来量一量。

师:这个办法不错!为了节约时间我们请男生用自己的方格纸量长方形,女生量正方形。

生:进行了测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一开课就进入了思考,想出了不同办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在学生不断的思考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严密性,同时也为产生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奠定了基础。]

2、学生汇报,产生矛盾。

师:都量完了吧!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

生:长方形面积有6个大、有7个大……正方形有4个大……

师:噫,结果五彩缤纷呀,量了后能知道谁面积大、谁面积小了吗?

生:摇头。

师:为什么还不能看出来?

生:因为我们的小正方块大小都不一样,量了也无法比。

师:那怎么办呢?

生:找一样大小的小正方块来量才行。

师:看来,要度量大小,必须要先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国际上已经有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学生在用自己的正方块测量后发现还是无法比,矛盾引发了疑问,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出了“面积单位”,让学生感受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构建、认识平方分米,“创造”平方厘米、平方米(22分钟)

(一)探究“平方分米”(提供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块)

1、师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统一标准的必要性,下面请同学们在袋子中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正方块来测量这两个图形,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请学生再一次用选择的正方块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①学生动手测量

②汇报:发现长方形里有8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里有9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要大一些。

3、学生研究小正方块的特点,发现其边长是1分米,师指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面积是1平方分米。

5、估一估:教材封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当学生知道需要统一小正方块的时候,教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小正方块让学生选择,并说选择的理由,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不同大小物体面积时需要用不同的面积单位。而当学生比较出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大小,在感受成功的时候,教师将研究推向深入,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了1平方分米,并且在说一说、估一估活动中加深了认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创造“平方厘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

⑴、提问激起矛盾。师:认识了平方分米,老师这儿有一个不足1平方分米的物体,怎么测量?

⑵、学生讨论认识到要用一个比平方分米小的单位。

⑶、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的知识想一想比平方分米小的单位是什么?

⑷、说一说:1平方厘米应有多大?怎样准确描述它?

⑸、找一找:在袋子里找出1平方厘米

⑹、比一比:1平方厘米和什么物体大小相近?请举例

2、认识“平方米”

⑴、师提问:如果要你们用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的正方块来测量我们这间教室面积,你们说好吗?为什么?你觉得应怎么做?

⑵、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准确表述1平方米。

⑶、出示1平方米,之后平放在地上,学生估一估大约可以站几个小朋友?然后验证,体验估算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再加上上一环节对“平方分米”的研究,这里的活动让学生在矛盾引发思考,提出了平方厘米、平方米,在思考后讨论表述,讲清楚了什么是1平方厘米、平方米,然后通过找、比等活动建立了正确表象。设计中概念由学生引出,概念的认识由学生自主发现,并且仅仅联系生活实际来强化应用,整个过程集趣味性、探究性、应用性为一体。]

(三)、巩固学习,深化认识。(8分钟)

1、填一填,选择合适的单位。

2、听故事,找错误。

3、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并说说理由。

(四)、全课总结,课堂延伸。(5分钟)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习题设计

题1:练一练: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2、dm2或m2)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题2:听故事,找错误

吃饭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上吃午饭,要一不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小哈那颗表面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碰掉了,鲜血直流,马小哈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医院跑!哈哈哈,你信吗?

[设计意图:这两题考察学生对几个面积单位的理解情况,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要说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地方,也有几许,那就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逐步提高。这缘于我们课前2分钟的训练。虽然时间短暂,但精彩无处不在。

我们课前的训练,就和电视台的节目一样,有总策划,每堂课前都有不同的主持人,主持不同的节目。

比如:成语接龙。成语接龙组就有3个人策划,两个学生负责找成语,然后制成幻灯片,其间包括对生僻的成语的解释。一个学生负责训练。现在孩子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如果你发现一个孩子随口说出一个成语,并不稀奇,说出一些你闻所未闻的成语也不足为怪,因为那是我们还没涉猎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孩子们是我的老师。

欢乐“动动动”栏目,是孩子们在积累了成语之上自己创建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肢体语言猜成语,他们有自己的口号:好像是“欢乐动动动,你动我也动。”结尾还有手舞足蹈的操。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策划的,我只是给了点意见而已。具体是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人表演一人猜,猜出的就为小组得一分,而且每天累计。孩子们的表演让人啼笑皆非,但的确活灵活现,小主持人也蛮幽默的,每次到这个时候都让人余兴而归。

演讲,是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捷径。我们有一节课前安排的是演讲节目,每天安排一个人。主持人前一天让孩子们做了准备,要求把重点部分写在黑板上。看了他们的演讲真是各有千秋,有的孩子不敢抬头,有的孩子紧张地总是重复,还有的孩子背的很熟练但是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我就建议他们演讲完之后做些评价,先说优点,委婉地提出建议。这样孩子乐于接受。没想到孩子们的评价也颇有见地,原来他们心目中也有完美的标准。学生对他人提出的建议有:请用眼睛看着我们,并微笑;如果能用肢体语言协助效果会更好;演讲开始的语言要自然,贴近大家生活。我无意听了一个孩子的演讲,她的开头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说:一个毛毛虫,想过一条很宽的河,请问它是怎么过去的?孩子们马上纷纷举手,可答案都不对。然后她告诉大家:是化蛹成蝶后飞过去的。原来她讲的主题是:遇到困难不退缩,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困难一定会踩在脚下。我听后眼前豁然一亮,那个在前面侃侃而谈,幽默风趣的不起眼的小女生就是我的学生吗?我高兴地第一个鼓起了掌,那一刻,我感到很欣慰。

还有很多节目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有根据教材编排的有关质数、合数、偶数、奇数的游戏,有大家喜闻乐见的歌曲等。所有的主持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他的学生随时可以竞争,优胜者留任。新节目的产生或招聘,都有总负责人计划和宣传。我就成了幕后者,看到问题后及时给他们指出,以保证他们的活动步入正轨。

每堂课前的两分钟,给了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不再惧怕当众讲话,与人交往的能力会逐步提升。而且,丰富了学习生活。各位老师,您还觉得这两分钟是您的负担吗?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有困惑的地方,数学成绩的提高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还请各位教过高段的老师能帮助我们指明方向。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同各位教育同仁进行沟通与交流。我来自__市建校最早的高中,也是我市唯一一所地处乡镇的省级规范化高中----第二中学。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们学校。__地处胜利油田腹地,黄河三角洲最东端,是距离黄河入海口最近的高中学校。我校学生都是周边的农村子弟,学校周边环境、校容校貌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与城区学校相比较差距很大,但学校建校60年来,学校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昂扬态势,取得了高考成绩和社会声誉的双丰收,得到周边乡村乃至全市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校园和山东省文明单位等几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现代教育报》在2010第15期对学校的教学改革作了整版报道。__年以来,学校三次代表__市接受省教育厅专家组督导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课程实施、规范办学、选课走班和课堂教学改革等,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也多次在省市级经验交流会上做过典型发言。今年高考结束后,我校教科室组织高三骨干教师对我校办学的经验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经过十几名编委40多天紧锣密鼓的撰稿和修改,材料已经准备完备。这些材料被我市教科院看中,又经过非常认真的修改,现在已交付对书稿要求极为严格的国家百强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预计在国庆节左右出成品。我们集体呈现的书稿题目是《普通高中理想课堂建设研究与探索》,因此,今天,我发言的主题就以这本书的中心—理想课堂为切入点,题目是---《打造理想课堂,建设卓越学校》

__建校于1952年,是__市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在进入新世纪之前,__以教师敬业、能吃苦,学生勤业、能受累而在当地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但进入21 世纪之后,随着城市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挤、镇弱、村空”的格局逐步形成,地处乡镇的__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优秀的生源流向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强大的城市学校,特别是自实行学生自主选择高中学校之后,这一现象的流动更为明显。怎么办?是像很多地处乡镇的农村普通高中一样办学性质改变为职业高中,还是与等待着与城区学校合并,显然,对上述两条中的任何一条,__的教师们从理智和情感上都无法接受,唯一做到的就像我们学校大门上挂着的大大标语:自强不息。为此,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远赴与我校情况相似的江苏省栟茶中学参观、学习,在全校掀起了“学习栟茶中学,把二流学生教成一流,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的活动。针对生源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我校在继承发扬学校60年优良办学传统和对现实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胆创新,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统领学校全局,在实践中认真予以落实。学校要求从学校领导与所有教师都抱定“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必胜信心,倾注满腔的热情和关爱。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全方位负责。全校各个年级平行编班,高一确定教学底线针对最后层次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和有效参与,用全员参与的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学生成绩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了高二、高三学习成绩分化是很正常的,我们将教学底线设定为面向中等,对上等层次的学生和中下层次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学校既倡导有教无类地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更注重因材施教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由于我校优秀生少,又分散在各个班级里,学校坚持平等教育,没有选择只让少数精英出头露面,而是让全体学生共同成功,也促进了优秀生的更大成功。学校在优秀生培养上,方向明,档次高,管理严,效果好,低进优出,每年高考都有大量中考入学基础一般而异军突起的现象发生。2009年考取北大的张超同学,在中考时,在全市仅排在812名,经过学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高考时考出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入学整体基础差,后进面学生多,教学和管理难度大,学校要求全体课任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做法,在教学上分梯度对学生实行全员承包全程关注,管理上与学生结对子,做朋友,与家长常联系,共育人,积极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家校关系,这样,日积月累,不但换来了多数学生的差进优出稳步提升,更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信赖与支持,使得我校的生源质量年年攀升。也为学校的再铸辉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何为理想课堂?这是一个__的教师们常挂在嘴边,常争论的话题,而如何落到实处正是教师们一直在茕茕竭力的教学实践和理想追求。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为加强教研组建设,增强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学校通过承包的形式积极打造理想课堂。学校实行领导干部承包年级、教研组及督导室监督评估相结合的教研制度。具体要求是:副校长承包年级,学校中层承包教研组,年级管委会成员承包班任课组,任课教师再承包学生,这样任务层层分解,职责明确,成绩优劣一览无余。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学校对成绩优异者进行表彰鼓励,对落后者进行积极帮扶,帮助他们找症结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在全校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我校立足实际,在广泛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确定了“少教多学,当堂达成”的理想课堂教学原则,学校首先继续强化了自2002年便开展的“以学案为载体,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形成了“预习反馈、学情调查—目标定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释疑—精讲点拨、思维升华—训练反思、当堂达成”的五步教学模式。强调理想课堂教学所必备的几方面具体做法:一要体现“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理念,

不摆花架子,力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最大化、最优化。二要落实“三讲三不讲”的要求。四是对教师课堂上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10分钟,最后5分钟要用于课堂小结巩固。五是加强课型研究,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和阅读课五种课型要各具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六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听课、磨课活动。实施推门听课、跟踪听课、计划听课等制度,年轻教师必须听骨干教师的课之后才上讲台。以上措施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理想课堂模式的探索和推广。抓好教学常规,是所有名校成功的秘诀。长期以来,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常规管理中的“严、精、细、实、活”的五字要求,抓细备课(新教师备课必须按如下步骤:个人钻研-集体备课-个人教案-听课-修改教案-上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充分利用好答疑时间,作为培优补差的关键所在),抓精练习(精选优化组合试题,力求每一道题都有代表性,学校从不用别人编制的成套练习题),抓实分析(考试后的数据分析)。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做到教学六认真具体要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认真组织实践活动。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教师是课堂的导演,教师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理想课堂的成效。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学校的很多骨干教师都纷纷转到城区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学校只好大量招聘年轻的新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严重。目前,我校35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在70以上,如何让这部分教师尽快的成长起来,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积极开展了“青蓝工程”:新教师要过“三关”(情感态度关,对农民子弟、农村要有深厚感情;角色转变关,从学生转到教师;教学业务关);新教师要拜师,师徒教学质量实施捆绑制考核。新教师要上五种课:亮相课,从事教学工作一个月内上,由督导室、教科室组成评估团,评估新教师的优劣,让其明白自己的优劣,指出改进的方法。接着要上过关课、比武课、观摩课、示范课,后四种课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进步情况提出申请,学校组成评估团评审,合格后才能上下一种课。通过五种课一般要3年时间,其实这时教师已成熟了,如在规定时间不能过关,则要面临被淘汰出讲台。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理想课堂,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像 牌一样引起连锁反应。为保障学校发展的良性、有序、严谨,学校大力提倡栟茶中学“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奇迹”的精神,把学校的每件事情都做的尽善尽美,坚决杜绝“短板”的出现。

地处偏远农村的__之所以生生不息的法宝就是这里有一个师德高尚、作风纯正的教师团队,为保证这块传统招牌永远熠熠闪光,我校坚持“师德为首”,并在德育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感恩教育特色。引导广大师生以感恩的心情看待工作、他人和学校。二是完善落实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制。领导干部要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漂亮仗。三是实行无缝隙的“三全”管理制度。校园里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四是创新德育活动形式。通过演讲比赛、征文、优秀教师报告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评先树优、“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激发教师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没有竞争,学校将成为一滩止水,无序竞争,学校将变成一团乱麻。在教师管理模式上,我校实行“年级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教代会监督制”。每个年级学校都聘用一名副校长负责年级的各项事务,从高一带到高三,轮流循环。在学生与教师管理上,三个年级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相互之间比成绩、比贡献,大到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率,小到每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学校都会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媒介,及时向教师和学生进行通报,这样鞭策落后,鼓励先进,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在教师选聘上,学校严格执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尽最大可能的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技能,把教师放到能力最易于发挥到极致的岗位上。为解决三个年级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因竞争而产生的不和谐,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监督职能,党总支和校委会也积极进行协调,这样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取长又相互避短,使得上至校长,下至教师,乃至工勤人员,每一类人员的积极性都有在严格的职责规范下充分调动了起来。 真正形成双向选择、竞聘上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局面。

1.实施“借脑兴校工程”。学校每年都派出150多人次到外地进行学习,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校还积极地“请进来”,近年来,学校就先后聘请了洋思中学的校长、清华大学的教授、“疯狂英语”的创始人、省教科所专家等到校给师生做专题报告,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校建立了详实的教师业务成长档案,通过一系列措施,力争使年青教师一年教学入门,三年教学过关 ,五年教有特色,八年争创省市县级教学能手。这样学校采取分层、分类进行锻造和培养的策略,培养了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管理网络。

3.“精品课带动工程”。在培养青年教师上,实行 “青蓝”工程,通过岗前培训、拜师结对、教学入门验收、教学基本功过关、教坛新秀选拔以及各级教学能手的评选,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学校每年还都通过开展“示范课”“研究课”“实验课”等活动,进一步挖掘校骨干教师所具备的潜质和实力,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敦促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4.“继续教育工程”。为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学校倡树学习的风气,倡导读书、研究、做学问,引导教师走出经验性,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树立并带动学生要有终生读书的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提升个人内涵的自觉行动。学校鼓励教师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学校除每年都购进大量图书和订阅200余种报刊外,还给每位教职工订阅300元以上的专业书籍。

5.课题研究工程。教而不研,难免肤浅。我校要求全校每位课任教师都必须有基于自己学科特点的研究课题,每个备课组、教研组都要承担县级或市级课题。省级重点课题《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改革管理与实践》结题并发表在《山东教育导报》上,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课堂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这样,通过研究,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

步深化。另外,学校还通过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如论文比赛、课件比赛、经验交流会、精品课展示等。要求课任教师每周撰写一个教学小片断,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和案例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强化目标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中考工作方略

1.战略目标凝人心。在第一学期第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上,校长就向大家阐明了**中考工作的中心任务——实行“两个聚焦”战略,即聚焦尖子生,聚焦学困生。聚焦尖子生,力争08年中考考取重点高中并轨生指标“保30人,争40人”,使大家对进重点高中人数有清醒的目标,为提高老百姓的“口碑”、扩大学校的声誉而不断努力。聚焦学困生,使大家对中考的平均分有清醒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为提升**的整体素养、提高**的整体实力而不断努力。定目标有方向,此举措及时地凝聚了全体教师的目标,凝结了大家的干劲,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细数起来,我们在“两个聚焦”上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前60名促尖保尖,保优秀率;二是抓前200名,保考取高中率;三是抓差补差,保合格率平均分;四是抓思考教育保稳定,保良好的迎考心态;五是抓家校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六是抓方法指导,保提高学习效率;七是抓复习策略,保巩固复习效果;八是抓质量监控,保实现目标。

2.分解目标聚人气。在分解目标上,我们因班制宜,分别采取“确保、力争、合推”之策,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三个实验班每班上滨中并轨生“确保”10个指标,“力争”12个指标,“合推”是关键,三个实验班在“聚焦”“前20人”的目标上寻突破,共同研讨方略。为了变压力为动力,初三老师远打算,近要求,常分析,勤调控,通过排队摸底、分类指导,聚焦优秀生的培养,依次推进,奋勇争先。初三年级全体成员能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把个人成就感与年级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分管校长薛天明同志和年级主任李功流同志,能洞察秋毫,及时指导,适时整改,做好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初三年级各备课组内部能精诚合作、资源共享,营造和谐、协作、共赢的教研组文化;不同学科之间能协调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借鉴,决不过重地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班主任老师与科任教师之间能加强交流,加强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尽快提高;各科任老师能有的放矢,认真分析学情,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能主动与学生沟通,指导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落实目标激人志。中考目标的最终完成,取决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光激发教师群体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追求激情,要把学校的整体目标落实到学生人头上。一是班级制定阶段目标。班主任和全班讨论制定期中目标、期末目标、中考目标,并在学校橱窗里及时张贴,在交流中监督,在监督中前进。二是口号激励。每天课间操期间,由值日领导组织学生进行口号呼喊,在口号中激发激情,在口号中激励斗志,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备考思想的培养。三是誓词宣誓,每周升旗仪式上,尤其是百日冲刺大会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宣誓,使学生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迎接中考,义无反顾,迎接挑战,书写人生的灿烂辉煌。四是张挂学习明星像。把每次大考中出现的优秀生的照相都张贴在橱窗里,通过学生展览和事迹介绍,让学生学有榜样。

二、强化质量意识,构建“三全”型的质量管理模块

1.组织保证有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初三年级一盘棋,初三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所有初三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拧成一股绳,起早贪黑,与学生一起并肩战斗到最后。一是根据我校以往的成功经验,本届初三开学之始,校长室就决定成立初三年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唐于海同志任组长,薛天明同志任副组长,徐伟、徐永盛、嵇为民、李功流四同志为成员组成初三年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初三教育教学工作,以中考目标为动力,以责任状为压力,增强信心,集思广益,齐心协力,荣辱与共,并以此贯穿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协作促进各项工作长足发展。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为中考的再度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细化中考目标责任制。学校与年级组签订“**年中考目标责任状”;年级组与班主任签订“班级中考目标责任状”,明确各班级的中考目标和任务;与科任教师签订“学科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状”。全体教师以中考目标为动力,以责任状为压力,增强信心,并以此贯穿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体教师能围绕教学和中考目标而努力工作,能有大局意识,克服各种困难,服从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并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是做好服务工作,实施早晚餐免费制。学校为有早读、晚自修、值班任务的老师和领导提供免费餐点,虽不丰盛但有温情,虽不昂贵但有人情,使“**是我家,质量靠大家”的意识深入人心。

2.团结保障合力。初三年级组细化教学质量管理,一着不让,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把常规管理变为管理常规。一是坚持教学常规工作周查制、学情调查制、学生评议制,向教学各环节要质量。从把好教师备课关做起,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及试卷讲评课的教案,特别是理科的新课教学中的习题课,要以基础知识巩固和知识点的归纳为起点,进行适当提高,面向全体学生,拾遗补缺、弥补疏漏。二是师生同用教学案。一轮复习开始后,我们发扬传统,在授课中使用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案由某个教师具体准备,上课前要上交到年级主任李功流同志处,经审查后符合要求方可使用。这样保证了课堂精讲。三是周周练促提高。从第6周结束新课后,初三进入周周练阶段。要求周周练必须为综合训练,不得照抄资料,要根据材料进行“二度”加工整理。这样通过教师的努力保证了学生的精练。四是质量分析求反馈。为了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学校要求课任老师在每次考试后3日内必须将成绩报到李主任处,各班班主任及时做好每次考试成绩的汇总工作,保证每位学生每周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同时,每次考试后,年级组都对每班级的目标生进行跟踪分析,如果有的目标生出现较大的退步,年级组要同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制定并实施促进的措施,全体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高目标生的薄弱学科成绩对于完成08年中考任务的关键作用,把目标生的薄弱学科成绩提高的责任落实给相关学科老师。相关学科教师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切实履行帮助、促进的职责,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目标生的薄弱学科有较大改观。:

3.和谐促进动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是学校发展的活力。为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一是制度考核,形成和谐的内部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激励初三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我们根据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励原则,出台了《初**考目标奖励方案》,让老师跳一跳就能达到。同时,坚持教学实绩“四挂钩”,即:与职称评聘挂钩,与人事聘任挂钩,与级别晋升挂钩,与年终考核挂钩。此举透明,公开,公正,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激发,从而教育教学效率得到了保证。二是弹性管理,努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和谐发展的氛围。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看重人格的尊重,看重精神和价值的承认,鄙视粗野,乐于服理。因此,我们实行弹性管理,在时间上有弹性,只有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可以不必拘泥8小时上班时间,在制度上有弹性,只有教师多想集体,把集体荣誉感放在第一位,可以在管理上放松些。弹性管理,真正显示了我校人文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我校创造了一种和谐、稳定、有序的教育环境、工作环境。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一、培养学习兴趣,新知教授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课程,应采用各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这样学生才会有快乐、喜悦与自豪的学习英语的情感。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现教材中内容,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讲课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从而促使学生对所习内容的吸收和掌握。此外,教师应在教学新知时及时进行道德情感教育,而不是机械地学习完新课内容后再来一通无味的说教,情感渗透应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进行。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2MyFamily中教学家庭成员的新单词时,我在教学单词、唱英语歌曲、小组组竞赛等活动中都不停地用语言示范并配合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告诉学生:Ilovemyfather.Ilovemymother.Ilovemyfamily.让学生在学习完新课后不仅学会了新单词,还具有了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积极情感。

二、借助情感中介,运用多种形式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更要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对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说:“Verygood”、“You’reveryclever”、“Great”等,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对于回答得不好的学生说:“You’llbegoodnexttime”、“Tryagain”等。在学习评价上也应力求形式多样,通过不同层面的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而不要依据书面考试的分数来判定学生的水平。

三、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并学习语言,了解西方文化,并在情境自如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以提高。在高年级教学中,我们可利用每节课的前2-3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freetalk。这样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也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英语知识。在学完课文对话后,又可再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熟悉所学语言。在真实自然的课堂情境中,学生习得了语言,还感知了文化,智力和情感因素得以协调发展。

四、改进教学,体验积极成功的情感

英语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每个班40多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点,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但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个学生。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四人小组或男女组,根据小学英语教材每一课都有适合学生会话表演材料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逼真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充满真情实感的示范表演,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说,学着做,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演欲望,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操练的基础上,上台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能表现自我,体验成功。我在每节课中安排适量的表演机会给学生,让英语学习小组发挥作用,学优生带动学困生,一起说一起练一起演。在讨论中交流情感,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友谊,在表演中培养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所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现。

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关爱学生,使学生能都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使英语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上应创新

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主要是指:实验方法创新、实验手段的创新及实验设备的创新。

1、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首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要破除“学科中心”与“教师中心”的教学,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上来。不能让实验成为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不能让学生成为教师表演的“道具”。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运用实验启示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合作精神。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甚至学生表演实验。现代的教学观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及品德的示范者。演示实验不是教师的专利,变教师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即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如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节中,在学生们了解了蒸发的意义以后,提问:蒸发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时在讲台上摆放一杯水、两个小碟、吹风机、滴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与温度有关,有的说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也有的说与空气的流动有关,我让每种想法的学生都上来一名,亲手试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每当他们的猜想被确认,就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②将部分学生实验中的测量、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所谓验证性实验,即是让学生尝试和利用实验手段,对已知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检验的一种实验方法。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并付诸实践,根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进行严密推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实验方法。

分组实验以往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须按步操作就行。这样虽可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本无须思考,更不需要创造性的探索。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实验前教师先介绍光具座的结构,并说明什么是物距、像距。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烛焰的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要在同一高度?当烛焰靠近透镜,使u,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成烛焰的像吗?直接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多次改变物距,通过对成像情况的反复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像规律。这个学生实验,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实验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不断的创新,这就要求实验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地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因为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提供与实验相关的生活与社会背景材料。在实际上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录像。如:针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播放磁浮列车的录像;在原子核一章中核能的利用可播放核电站的有关录像等等;这些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②用投影或摄像的方法,强化观察主体。如各种电表的表盘刻度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可利用投影等方式,使观察主体在银幕上形成放大的像,使学生能方便地观察到各仪器的实验细节,增强了实验效果。

③用制作课件的方法,再现或模拟实验现象。将一些在课堂上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很难观察或受气候的原因不便做的实验,制成课件,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大气压的测定的实验,由于水银这种液体有毒,而且做这个实验的时候由于管比较细长,不易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做成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教学的内容。

3、实验设备的创新,这就要求所有的设计都来源于教学的需要,而所用的器材都是取自身边的物体。如: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半球对在一起,然后用抽气机将中间的空气抽出,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里面的空气也不易抽净。因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取身边的一些实验器材,如注射器、饮料瓶、塑料挂衣钩,利用空的饮料瓶做的一个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在瓶子的底和盖上各钻一个小孔,然后把瓶子装满水,用食指堵住上面的小孔,把它提起来,这时水不流出,而把食指松开时,就可以看到水从小孔流出,再堵住,又不流了,再放开,水又流了出来,这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是很大的。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演示物理教学抽象的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还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活跃。

二、在新课程标准下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做到一边讲,一边做,并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草图,一边写下与实验有关的现象、结论,并分析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演示实验,教师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应注意科学性。在教学中,对每一个演示实验,教师都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介绍实验所需的一些必备知识,强调学生观察的注意事项及实验操作方面的规范要求,并适当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讲解既可以在实验前进行,也可以配合实验同时进行。实践表明,讲解的作用不仅限于弥补学生准备知识的不足,同时对学生认清物理现象的本质、达到演示实验的预期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操作,以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①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能根据实验意图制定实验方案,并通过想象“预演”实验的整个或部分过程。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地选择实验仪器,掌握各种仪器的精确度、量程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能自己设计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观察有关实验现象及变化,能及时记录实验所得的现象和数据。

③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得的实验现象,对所得的数据加以处理,然后进行误差分析,找出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把实验中所获得的新知识,通过总结和提高,纳入已有的物理知识体系,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丰富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

三、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新教材实验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实验教学和知识教学的关系。从教学实践看,新教材的演示实验安排很不均衡,在课堂教学时存在完成演示实验和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矛盾,因此,合理分散实验,尽量使每一节课形成由实验带来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是教师应探索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科学分配课时内的教学内容,合理分散演示实验,以求达到最佳实验和教学效果。

2、处理好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在师生间的关系上,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新课程的演示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容易把自身处于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性,演示实验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然后师生共同结论。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包含着思维的积极参与,也包含着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应该注意实验的启发性,在实验前多设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多创造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处理好“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实验过程的探索和展示,而不应过于计较实验的成败。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如下情形:教师在预做实验时发现某实验不易成功或实验现象不明显,就干脆不做,怕影响课堂教学。其时,如教师引导恰当,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科学实验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几年以来,我校语文组践行新课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校语文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坚持多动脑筋,多搞教学研讨,多多发挥众人智慧,多多搜集各人的金点子,从而改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广大师生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提供充分的活动途径,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提供一线的先进经验,总结深刻的失败教训,让“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落到实处,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在讲授语文必修一课程之前,我们语文老师还特别加强了初中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强调“大语文”的观念,引导学生对“语文”有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我们指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也处处可学习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还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即新课标之下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语文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的苏教版教材,新课标里精美的文章,多彩的插图,优美的散文,全新的编排方式,无不吸引着探索知识的中学生们。我们引领学生饶有趣味地来研究手中的课本。我们向学生介绍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模块和学时,专题和板块,评价和学分等等,与学生一起整体认识手中的语文书和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语文的基础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内涵),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新课标之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以往的教学层次、知识层面上。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开发新课程资源的理念,其实质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从开放性、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理念与原来的教学要求和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更应该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然阳光,给学生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我们就很注意分工合作地搜集信息,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备课中,大家能做到资源共享,统一备课,统一认识;这样授课时,就能真正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有规则的自由活动”。

比如,在授《乡土情结》一文时,我们面对文中大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古诗文感到比较头痛,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啊!怎么办?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行。通过分工合作,我们多方搜集信息,最终做成“乡土情结古诗文”的课件,交流使用,效果极好。又比如,在授“向青春举杯”的“吟诵青春”的一组新诗时,我们也是分头找资料,补充阅读,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效果极佳。

所谓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的方式曾引发过大讨论,各种诸如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的教学法都曾一度流行教坛。可有些教法又流于形式,往往只是教师设定好思路,设计好一个圈套,通过暗示、诱导等方法,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最后归结出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其骨子里仍然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清除语文教学中多年相沿而形成的积弊。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是“引导”而是“拉拽”,不是“激发”而是“强制”,强化了授课的预定性和同意性,忽视了教学交流过程中的两面性和多元性。而这些常规的做法与新课标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新课标提倡的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力倡创造性开展授课活动,创设全新课堂。

我们在授必修一之前,先在全组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提倡标新立异,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还容忍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正常错误。课堂上,我们能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创造性地授课,自主性地学习。

教授必修教材的同时,我们还加强读本教材的使用力度、加强美文时文的补充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多地学习资源,让好的学习材料发挥其作用。在加强课内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将名著的阅读贯穿教学始终,并在同步检测中有明确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

新课标之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两者的关系,一直是我们深思并感到为难的。一方面,教材内容丰,课时任务紧;另一方面,学生基础差,未来高考难。通过全组讨论,我们得出既要熊掌又不舍鱼的主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抓住语文基础知识不放松,每篇课文里的字、词、句等基本知识,都要求学生课后整理解决,并加强督察。我们还充分利用好学校配发的《创新教材课课练》。每个专题结束,我们都在全年级范围内做精心设计的同步练习进行巩固。

新课标之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教?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文言文底子差,课本里文言文篇幅少,又没有什么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真是让人头痛。后来,我们也想出了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办法。在授文言文之前,我们先给学生作了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的介绍,我们还印发了《文言文学十点》来指导学生学习。

现在,我校更重视“走出去,请进来”了。学校除了大力加强本校的教学工作外,还切实加大了向外学习的力度。只要省里有新课标、新课程的相关会议、相关教研活动,我们就力

争参与,聆听大师们的风采与教诲,带回来新课标之下的教改课,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我们还积极参加盐城市教研室的各项教研活动。新课标的一个极其敏感又极难操作的问题就是评价问题。对于我们而言,新课标下的各种检测到底如何进行如何操作呢?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经过充分的讨论、分析,我们一致认为:“语基”要进一步加强,题型可以多样;可多用些表述题,不一定排斥选择题;可以考一些填空题,不必回避字音、词语、成语、病句、衔接、实词、虚词、句式,文言文翻译等题目。当然,我们还认为所考知识应该来自教材,活用课本;阅读方面,我觉得应该课内与课外并举,课内考考文言问或现代文小阅读,课外的文言文或现代问也不一定选多“大”多“难”的语段来命题。作文要适当练习,要求先适当放低些,但作文的训练要力求系统化。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已成为所有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识。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振兴,关键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关键又在于教师,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的关键。而在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壮大更是决定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

我校现有23个班级,1358名学生,教师70人,其中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2人,占教师总数的60%,在这些青年教师当中,他们大都经过专业培训,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可塑性大,教学热情高。学校领导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如果忽视了对这支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学校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建立和创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机制,是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保障,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师德建设,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前提“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真谛,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组织学习,引领心理导向。当今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旧的意识仍在一定范围内延续,社会生活不断商业化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人心浮躁的社会心理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行为。近年来,我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新教师充实到我校教学一线,这些教师尤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成了我们学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每年新学年,我们都要对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不间断、多方面、多渠道的师德师风教育,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教育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勇于追求,乐于奉献。同时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均衡教育的权利,以此教育全体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观念、态度和远大理想,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2、关爱并行,发展情感牵向。现在教师的生存状态,潜伏着一定的思想危机,社会、家庭要求教师在人格上要成为完人,在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上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负担。青年教师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承受外来影响的能力不强,他们长在红旗下,少风雨侵袭,因而,当他们在工作中碰到难题、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气馁,或者失去信心,甚至导致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过激心理或行为。作为学校的领导,此时就要更加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和发展势态,在行为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导,在工作中给予人文干预和应有关爱,使青年教师实现生存困惑向发展的转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工作状态和成长历程。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载体,学校对所有青年教师的关注,往往是通过制度的实施和对工作成效的评定来完成的,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清楚地发现,这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制订了一个谈心工作计划,由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分工负责,通过个别接触谈话和交流谈心,让青年教师了解社会对教师的希望,家长对教师的愿望,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使他们明确社会责任,讲究职业道德,勉励他们尊重事业,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塑造新时期的教师形象。我校有一名青年教师,由于一些原因,对自己的工作缺乏信心,教学上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特别是学校领导的几次听课,使他对自己显得很不自信,一度时期情绪十分消沉,发现这个苗头后,学校指定专人找他谈心,与他促膝交流,互通想法,帮助指导并鼓励他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知难而进,并经常不失时机地在有关场合肯定他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空前高涨,近两学期他所任教的学科在平行班中有明显的进步。

二、精研业务,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日渐迫近,日益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要求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精研业务,掌握本领,提高能力,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教学业务上的合格者和成功者,我们具体做法有:

1、校本培训,为青年教师夯实理论基础。为了有计划的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学校依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培训计划,把那些工作上积极主动,教学上知难而进,有一定钻研精神、业务素质高,教学效果好,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的青年教师集中起来,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博览名人专著,阅读有关教学经验文章,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举力多种形式的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并从师德规范、专业水平、教学技能等方面综合评价,确定一批青年教师骨干,让人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体会为其他青年教师说教,以此推动和带动所有青年教师一道成长。

2、集体研讨,为青年教师提供自我提高的途径。互听互评,开展“每周一课”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已经坚持长达16年之久,一直未曾间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多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我校经过这样活动的锻炼和洗礼,收获很大。现任无锡市滨湖区中心小学校长、无锡市青年教学能手,无锡市语文教学青年骨干教师,无锡市十佳优秀教师钟友军同志,1994年由南通师专毕业分配到我校工作,曾担任过中年段的班主任,任教语文,开始时他工作很一般,甚至连语文课怎么上都不太懂,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特别是每周的语文教研活动,让他收益非浅,经过内部和外部共同的努力,钟老师很快入门,在他工作后的不久,学校就让他为全镇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开课,这使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也为他今后的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直到现在,在钟老师与我们的交流中,仍然十分珍惜那一段岁月,乃至于还把我们学校的这种好做法带到他现在所在的学校。事实上,我们“每周一课”这样的教研活动也曾经被不少兄弟学校所借鉴。到现在为此,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我们已经从起初的每周一课发展到每周两课,直到现在的每周三课,研讨学科不仅仅只是语文和数学,而且扩大到了英语、写字等其他学科。勿庸置疑,这对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更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近几年来,学校明确要求,每周的教研活动要多安排青年教师上课,尽可能地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方便,让青年教师经常获得展示的机会和场所。

3、组织竞赛,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要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以增强对自己工作的自信心和勇气。去年上半年,学校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组织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以《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为主题,在全校展开全面大讨论,不少青年教师在这场讨论中,观点明确,思维清晰,有理有据,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写出了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好文章,学校教导处从全校征集的38篇论文中,公正、客观地评出一、二、三等奖18篇,并将获得此次征文比赛一、二等奖的11篇文章整理汇编成册,供全校教师学习讨论。为了进一步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各科教学的带头人,学校又于07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学课标、研教材、上好课》的课堂教学擂台赛,全校19名青年教师参加角逐,经过比拼,最终产生了擂主一名和一、二、三等奖共15名。通过此次活动,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大批青年教师不仅在活动中展示了风采,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和敢于战胜自我的勇气。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学校组织各种活动,为教师构建锻炼的平台,这既为青年教师创造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施以了一定的压力,在双重作用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都要求他们必须去认真准备,认真执教,认真参评,既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同进也让青年教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互通信息,为青年教师更新理念构建交流的平台。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接受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学校一是想方设法挤出资金,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取经,获取信息,学师的教学风采,鼓励教师与大师交流对话,向他们虚心请教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二是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和本市以及省内外的专家、同行对话交流,互通信息,接受教育界专家领导的教诲和指导。凤凰语文”网站是我们国内知名的小学语文教研网站,上面汇集了全国众多知名专家和一线名师的文章或经验之谈,早在去年5月份,我校的青年教师在该网站上创建了教研专帖“南亭听‘语’——临城中心小学教研专题”,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了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该帖的点击率已达15000次之多,许多青年教师在与专家、名师近距离的交流中获得了许多教诲。去年底,我们在“凤凰语文”上建立的“读书点燃智慧——兴化市临城中心小学读书会”经“凤凰语文”网站专家、领导的审核,被确认为会员单位,成为我市首家读书会员单位。

四、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保证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引诱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当一个人发出行为动作时,他必须受两方面条件的控制,一是个体需要,二是外来刺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的至理名言,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却更加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能激发人的信心,成功能提高人的自信,成功能激发人的动力。

1、树立典型,以榜样激励青年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名师,大师和特级教师取得成功的经验,追寻他们成长的轨迹和历程,分享他们取得成功的快乐,研究他们取得业绩的秘决。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近年来,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许多青年教师,已经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有数十人,他们中有的担任学校的校长,有的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有的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业务骨干。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展开讨论,号召全校教师向这些教师学习,以此激励自己的教学行为。

2、表扬奖励,以精神激励青年教师。表扬奖励是学校对教师的一种认可,对于受表扬奖励的教师来说,将直接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每次活动结束后,学校都认真进行总结,对在活动中有好的表现的教师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并在提拔、表彰、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给予优先。其实反过来对那些未受到表扬的青年教师来说,也同样能受到间接的启发和激励,表扬到的教师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会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和信心,而未受表扬奖励的教师也有一种期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动力。

教学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大家好!我是*中的**。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算长,经验不够丰富,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工作心得。有不当、欠缺的地方还请大家不吝指正。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爱岗位、爱学生、爱自己”。我觉得这个主题很人性化、很温馨,里面既囊括了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其实,我认为爱,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去实现;爱,必须通过无私的钻研与奉献来诠释。因此,我把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定为“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希望能与大家切磋。

可以说我是一名最基层的教师,也可以说是一名站在最前线的教师,但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英语教师。无论教怎样的学生,我都得想办法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成绩。那么,我不需多说,就像大家都会做的那样去认真的备课、备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最大的发挥他们的潜在力量。这些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可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多读书,虽然我们很难读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但各方面的知识我们还是应该多涉猎些。我喜欢读书,我可以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我很自信我的文学素养在不断的提高。其实,英语和语文都属于语言学科,在很多方面我发现这两科是相通的。英语的阅读能力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息息相关。一个人的文学素养高,他的英语阅读能力、甚至表达能力都会很强。再就是学习英语,必须要了解讲英语的国家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甚至于他们的思维特点,更应该了解国家、国际的时事动态,最新的科学技术、各种各样的新鲜的社会现象,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等等等等,因为所有的这些在英语中考中将近正反两页考卷的阅读材料中都会出现、都会涉及到。

可能大家还不是很了解中考的英语试题:连同听力中的两篇文章,中考需要学生们去分析的材料达到了十篇文章之多,其中涉及地理、医药、卫生、战争、科研、历史、文学、音乐、体育、天气等待各个方面。我们原始的那些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今天的教育需要。但如果你各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多,向学生传授的多,那么在中考英语考试中,十篇各式各样文章的阅读、理解、解答和表述就会迎刃而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自己阅读量的增大,我发现,在讲课的时候,我不但能够很好的把文章讲清楚,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筑出与文章相对应的画面,学生们说像演电影,这样,学生们对文字的感知、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学习语言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如此,在很多知识点的讲解中,我也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across,through这两个单词是介词,都有“穿过”的意思,但用法不一样,一个强调表面穿过,一个强调空间穿过。单纯的给学生讲解甚至举例造句,他们都很容易遗忘。所以,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图,一个牵扯到平面几何,一个牵扯到立体几何。还有,我在讲except,besides的区别时牵扯到了圆的内切和圆的分离,在讲makesb.dosth.变被动的时候,给学生们说就像是化学上的还原反应,等等。学生们感到很新奇有趣,都能够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认真的听讲,而且非常方便学生掌握。那么大家想一下,我在授课的时候,同学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我想,不光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灵动,我更收获了学生的敬重。在学生们中的威信也很高。

当然,我们更需要加强自身教育理论的学习。因为我发现,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都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着教学的探索、改进与研究。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改革。由于缺乏理论的武装,我们很难把自己的探索进行定义,更谈不上把我们的做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我们还是非常应该多读点书。

我从*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比较短。我只能说一说我的带班情况。

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尤其是现代21世纪的班主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做班主任的前两年,我对学生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了腿勤、手勤、嘴勤,学生们也很听话,平时的工作总结为一句话:只有我说不到,没有学生们做不到。最后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去年的中考成绩辉煌。接着我就又接了现在这一届的毕业班学生。我又拿出了自认为的法宝——严格,可令我懊恼的是,我发现不灵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维方式让我无所适从。经过一番细细的思考,我觉得班级管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这批个性鲜明的孩子。终于在去年的11月份,我调整了新的班级管理思路。我参考了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把班级的管理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我乐得在一边清闲自在。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说一下。

我首先把学生的名字分别写在四十张相同的纸上,折叠,折成相同的样式,让现任的班委抓阄。班长抓到的那个人就要当班长,劳动委员抓到的那个人就要当劳动委员等等依次抓下去,当然我抓住的那个就是班主任,所有成员任期一周。要对全班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权管理,我也会每周打印一份管理员名单,贴在班里,让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有什么事情能找学生解决的由学生解决,不要再找我了。当然我还是要起到监督协调的作用。下周的班会,各位班委分别要对一周的班级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再抓阄,相应的下一周班委又产生了,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同学们在次期间还出了不少的点子,例如:他们做了一个清单:把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做了一个统计,张榜公布。这样,各任课教师和学生们心里就比较清楚了,相应的值日人员就会做出相关的协调和处理。这样不但加强了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也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就是班级的向心力空前高涨,很多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起来。举个例子:有一次,当选班主任的是一个特别内心的女孩,在平时很少听到她说话。即使回答上课的提问,老师们也需要走到她的跟前才能听清楚。就这样一个女孩,在最后走上讲台,她竟然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对一周的班级情况进行总结。而且对学生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她。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当然,其它的工作方面我也有了自己的特点。

1.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我经常引用经典名句来注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测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就这样增强了学生遇到困难的承受力。

2.重视正面教育,多鼓励学生。我认为也有技巧可寻。

例如在开班会的时候,先表扬学生,在称赞完学生后,就要对班上过去的情况进行回顾。有个原则,对过去好的方面要表扬,表扬的对象要具体。对过去差的方面要批评,批评的对象要模糊。批评的对象如果具体了,要打球。否则,学生容易反感。一旦学生的反感情绪产生,就会影响以后的各种工作。

3.进行感恩教育,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最讲孝顺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很难真正拥有其他的优秀品质。所以,我们也应该教育自己的学生,孝顺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在今天这种物质欲望高度膨胀的社会风气条件下。而孝顺父母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实现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就是在学校好好学习。为此,在开班会的时候,经常让学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你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干什么工作?

(2)你的爸爸妈妈上班辛苦不辛苦?要有具体事实,是怎么样辛苦法?

(3)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地抚养你,对你有什么要求和希望?

(4)面对爸爸妈妈的希望,你在学校里,在学习上,在纪律上应该怎么做?

4.对家访的一点个人看法: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不宜过于严肃。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进行家访。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能够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5.家长会的一些想法

开家长会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严师的态度去对待家长。否则,家长会很容易在心里画一条线,无形中与我们形成了一个对立的格局。我想我们应该以朋友或邻居关系的方式去与家长交流、沟通。这样,在很多事情上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得达成一致,学校的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6.班主任在严格要求学生之余,还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在学生面前笑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你的笑容。因为我认为一位班主任如果积极乐观、笑对人生,那么他那个班的学生便也性格开朗、乐观。而且,用开朗、乐观的态度处理问题,也容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容易使大家相互理解,相互谅解。反之,如果一个班主任整天黑着一张脸出现在学生面前,便会使学生心情压抑,变得沉默、忧郁。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不妨多叮嘱自己:要笑对人生,做一名乐观的班主任,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学生。

上面是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线条比较粗,道理还很浅显,还远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犹如过其堂,而未入其室,只当抛砖引玉,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上一篇:汇报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教师交流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