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范文

时间:2023-03-20 08:51:56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理顺关系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一种形式,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而确定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然而,在丰富的会计业务中,目前企业所运用的会计准则与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做到互补互融,协调一致。

一、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问题

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来加以调节的。但是,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之间很难协调一致。

1.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由于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所以处理原则为:不得调整会计账薄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会计制度及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后,调整为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2.对于经济活动的确认具有时差性。按会计准则,对企业经济活动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予以确认的,而税务部门对于增值税是按收付实现制加以确认的。由此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相对的虚假性。

3.会计与税收计征对于不同的经营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处理问题。会计方面对于资本权益交易不计征任何税,只对资产经营征税,如房地产交易应属于资产经营,应征收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房契税。一些经营者为了逃税,则利用会计手段变资产为资本后再进行交易。

会计方面对于所得税认定是以企业法人的经营行为为基础,不以经营形式或方式的变化为依据。如对于近些年普遍存在的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会计核算以企业法人为前提,税务征税以会计核算期为征税期,而承包人却以承包期为计算依据,三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承包人围绕纳税多少做文章,会计难以据实核算,税收自然缺少真实基础,从而导致国家、企业、经营者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目前,对于上述矛盾认识不一。一种观点是税法应与会计准则一致,税收征缴建立在会计准则基础之上;另一种观点是建立税务会计学,将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的处理及纳税申报作以系统完整的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应充分考虑我国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小规模企业多,如果把会计准则、制度与税法统一起来,有利于这些企业简化会计核算,也有利于税收征管,更有利于会计信息成本的降低。对于那些大型企业,为保证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服务,会计准则与税法应适当分离。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问题

所谓两者之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取消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会计准则;二是按照不同的企业状况进行分类,即一部分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一部分企业暂不执行会计准则而执行会计制度。坚持后一种观点的理由是:

1.我国企业所有制形式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小型企业较多,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的推进,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些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及经营方式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无法适应统一执行会计准则的要求。

2.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短,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多数地方计划经济观念仍然较浓,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

3.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核算水平不高,统一执行会计准则有实际困难。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入手,帮助企业尽快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并分别建立行业会计制度。对于经营规模大、人员素质高的公司制企业,则运用统一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既便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便于人们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上述观点虽符合实际情况,但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尤其后一种观点不符合竞争规律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层次互补互融的要求。为使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更要创造条件,推行会计准则的全面执行。

三、会计准则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会计理论包括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会计应用理论等,正是由这些内容构成了我国较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每一项内容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间紧密相连的,尤其是“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与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基本理论更有密切的关系。

1.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来看,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内容。这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和基础。

2.会计准则基本概念具有中介性质。因为会计基本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浓厚的学术性质,一般不直接用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更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和规范会计实务。会计理论能够对实践有用并发挥其理论作用,只有借助于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的中介性质来实现,也正是有了这个“中介”,才能将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自然的衔接起来,实现会计基本理论向会计应用理论的过渡,从而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统率下,使会计理论体系浑然一体,前后贯通。

四、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之间的问题

当前,两个准则之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协调配套。

1.目前采用会计准则的原则是先上市公司后一般企业,但审计准则是面对所有的企业,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2.会计准则对表外信息披露不足,不能充分反映无形资产及其创造力,缺乏公允性。

3.会计准则可提供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立审计意见,无形中加大了审计成本。

会计准则范文第2篇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曲晓辉教授曾经将我国会计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借鉴国际惯例的发展阶段(1979-1992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为代表);较为广泛地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92-1997年,以《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两则、两制的和实施为代表);全面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97-2005年,以一系列的具心得计准则的为代表)。而本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可以理解成我国的会计准则改革已经进入了和国际全面趋同的第四个阶段。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会不断地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要求。和此同时,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又为会计准则充实新的内容。

2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新会计准则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其中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到统驭的功能。一方面,它是“准则的准则”,指导具心得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新的业务,具心得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具体准则按其所规范的内容分为三大类:(1)各类企业或者绝大多数企业都通用的会计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准则,如固定资产、存货、收入等;(2)通用的财务报告和披露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关联方披露等;(3)非凡行业的处理准则,如保险行业、石油天然气、农业等。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此前的制度空白,规范了“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同时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股份支付等。衍生金融工具也不再仅仅作为表外披露项目。针对保险行业的“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准则、针对油气开发行业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和针对农业的“生物资产”都将极大地满足该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需求。

3最大程度的国际趋同

新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的准则和修订的准则绝大多数都参照了相应的国际准则,并采用了和其基本一致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新的“所得税”的准则。以往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应付税款法,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新准则和国际准则一致,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确认递延税款。其它的例子还包括对于金融工具(包括某些投资)也采用了和国际准则相一致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因此,和以往相比,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将和按照国际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更为接近,差异进一步减少。海外的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将更轻易读懂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和融资时重编财务报表的成本也将大大减少。

4谨慎的趋同,有中国特色的趋同

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其国际准则趋同同样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社会环境的目前状况下,制定的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准则。从基本准则的制定就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而不是盲目的国际趋同。我国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取代国际会计准则和美英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来当作我国的概念框架,有鲜明的特色、新意并符合中国的国情。其地位高于具体准则。在我国新会计体系中处于顶尖地位,这种制度布置,比较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

基本准则为具体准则指引方向,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着该国家会计准则的选择方向。

首先,以金融企业为例,金融业发展的提速产生了对会计标准的需求。“3.27国债期货风波”和“中航油事件”之后,国内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日益关注,加上四大国有银行相继要在海外上市,也催生了对更加合理、更加标准的会计准则的需求。于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单独出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套期保值”相关具心得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用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实际利率摊余法,反映市场因素和时间价值,用减值测试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取代当前适用的“五级分类法”,受益和损失不再反映在报告期末,而是立即确认,使盈余管理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这是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环境需要的,这几项准则的颁布将对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产生巨大的推动功能。

其次,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适当地、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1)土地作为稀缺性资源,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增加,如仍用历史成本来进行后续计量就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同时伴随着房地产企业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和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都成为在该行业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而在具体准则的制定中,也对用公允价值来后续计量的房地产作了明确规定,“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这样的规定充分体现国家的在引入公允价值时的考虑。(2)在《债务重组》准则中重新引入公允价值,其实是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向,为真正陷入困境的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的规范化加上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判定、识别的能力不断加强,使证券市场有效性逐步提高,仅仅靠这种非经常性损益为改变企业的命运将越来越难。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体准则的第3、条同样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4)而对于各种衍生金融工具,FASB在1998年的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中明确提出,“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佳的计量属性,对衍生工具而言,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引入并不是盲目引入,而是谨慎的引入,且仅就某些非凡的行业或交易事项引入,其目的是让企业展现其更加真实的价值。而作为会计准则的使用者来说,公允价值的引入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性,也会促使其积极有效的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这和以前被动的执行的情况下相比,可能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也正是利益相关者共同选择的结果。

最后,在非凡领域中既有《生物资产》规范“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又有《石油天然气开采》规范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阶段的会计处理,使非凡领域的会计自成体系,也使我国的会计体系更加完整。

会计准则范文第3篇

(一)保险会计新准则的出台背景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经历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四个时期。这些制度规范要么没有体现保险行业的特色,要么规范过于原则化,不全面和过于宽泛。同时由于这些制度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限制和阻碍了我国保险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为使保险公司规范经营及满足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以下将二者合称为“保险会计新准则”),并已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保险会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二)保险会计新准则突破之处

保险会计新准则规定了原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准备金充足性测试和相关信息的列报、再保险合同的独立核算等。与原来的保险会计制度相比,保险会计新准则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保险会计新准则的规范对象是保险合同而非保险公司(因为签发保险合同的并不一定都是保险公司),符合金融综合经营趋势;新准则对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的要求符合谨慎性原则;新准则对保险公司损余物质和代为追偿款的核算要求可以控制保险公司对利润的估价能力,压缩其利润调整空间,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新准则对投资收益的确认可改善保险公司的利润表,由多步式到一步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收敛目前“以保费论英雄”的风气;新准则规定再保险业务独立核算,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新准则增加了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列报的范围,使得会计信息透明性增强。

二、保险会计新准则尚存的主要缺陷

(一)未明确界定“保险风险”,也未对“重大保险风险”进行要求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并承担被保险人保险风险的协议”这一规定,一方面借鉴国际惯例,引入了“保险风险”概念作为判断和确定保险合同的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作为分拆混合保险合同(混合保险合同是指内含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储蓄成分的保险合同,新型寿险合同一般都属混合保险合同)的标准。但是新准则未明确界定“保险风险”,而“保险风险”是保险合同的核心,“保险风险”不界定,保险合同也难以界定。新准则也未对“重大保险风险”进行要求,这将使得混合保险合同的分拆难以进行。新准则对混合保险合同的确认原则是:若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能够区分并能单独计量,则进行分拆;若保险风险与非保险风险不能单独区分或单独计量,则不进行分拆,把整个保险合同的保费全部确认为收入。这和国际保险会计准则有所不同,根据国际保险会计准则,只有包含“重大保险风险”的保险产品,其收入才能计入保费,否则作为投资处理。“重大保险风险”是在任何情况下,保险事故都能使承保人做出重大额外赔付。我国保险会计新准则将“重大”两字移去,而投资连结险、分红险等投资性保单多少都含有保险风险,所以非保险风险保费难以剔除。即只要包含保险风险,在新准则下依然被认为是保险合同,而非“重大保险风险”保费类似于投资基金或银行存款,若全部按保费收入核算,使“保费收入”账户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责任的高低,容易造成保费收入的虚假增长和保险发展的泡沫,也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保费收入的确认口径不同,不利于保险业国际间的交往与对比研究。

(二)保单取得成本费用化会计处理方式有违经济学原理

保单获取成本是指保险公司在签单或续保过程中发生的与保险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主要包括手续费、佣金、体检费等相关费用,保单获取成本来源于保费中的附加费用。新准则规定保险人在取得保险合同成本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佣金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从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如某一产品可以提供销售毛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总额与销售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销售量增加,利润增加。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来看,会计核算的结果也要揭示上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实反映经营活动的经济后果。如果保单获取成本费用化,会计核算的结果将出现“悖论”,即业务快速增长的公司,其利润会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大幅下降,而一旦销售量增长趋于平稳或大幅下降,利润反而大幅增加。可见,保单获取成本费用化一方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另一方面导致会计信息严重背离实际状况,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另外,在费用化会计政策下,快速增长通常在报表上表现为累计利润下降或亏损,制约了股东对公司价值的分享,致使公司的资源控制在公司经理人手中,客观上助长了内部人对公司资源的控制。一般业务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也是对资本需求的饥渴期,但在费用化会计政策下,这一时期的报表利润表现却极为不佳,甚至大幅亏损,制约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筹资活动。而一旦该行业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对资本不再渴求时,财务业绩却表现较佳。在公司管理层追求资本规模的动机下,反而助长了其不良动机,这将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三)新准则未严格要求“再保险风险”

虽然新准则规定再保险业务独立核算,但是却未明确界定“再保险风险”,这可能导致财务再保险的滥用。将保险风险明确细分为承保风险、时间风险和投资风险三种风险,经原保险人、再保险人双方协商约定在合约中限制一种风险或几种风险转移的再保险称为财务再保险。原保险人可通过这种再保险安排方式只将有限再保险风险转移给再保险人,因此财务再保险又被称为有限风险再保险。有限风险再保险可以降低分保费,也使再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较小,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减轻巨灾等低频率高损失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平滑利润,缓解资本需求的压力。财务再保险在现代再保险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给直接保险人和再保险人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利润。正因为财务再保险具有一般再保险所不具备的优点,而得到了保险公司的重视,但也由此引发了不少滥用的情形,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转移风险或者转移的风险不够充足,不再是再保险合同,而成为其他金融工具,致使公司账面虚增利润。财务再保险可以达到“粉饰报表”的作用,所以由它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原因之一便在于其收购的FAI公司利用有限再保险操纵利润,最终给HIH公司带来巨大损失。我国《保险法》、《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未对有限风险再保险作任何规定,《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也未对有限风险再保险的会计处理作特别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也未对“再保险风险”进行明确要求。

三、完善保险会计新准则的建议

(一)明确界定“保险风险”,并对“重大保险风险”进行要求

国际保险筹委会对保险风险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将保险合同所面临的保险风险分为三类:发生风险,即保险事故实际发生数量与预期发生数量不同的可能性;程度风险,即保险事故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不同的可能性;发展风险,即在合同期间末期,保险人义务金额的改变。因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指数,或者类似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不确定性称为价格风险。只引起价格风险而没有保险风险的合同不是保险合同,而是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笔者建议我国借鉴国际做法,对保险风险进行界定;为更客观地反映我国居民受保障程度,在确认保险合同时应增加“重大保险风险”的规定,并对其进行量化,以将混合保险合同中的储蓄、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等非保险风险部分进行拆分,增强保险财务报告信息的价值。不能因为我国市场不成熟,就将“重大”两字移去,使得混合保险合同的拆分无法进行,也使得与国际保险业的趋同过程更加漫长。

(二)对保单取得成本进行递延

保单获取成本资本化的会计政策符合保险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可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且我国保险业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承保初期,承保业务发展越快,亏损越大,可能影响我国保险公司市场形象,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笔者建议采取保单获取成本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可借鉴美国经验,将取得成本递延,并在保险合同期间内予以摊销,以将其和保费收入在保险期间配比。

(三)严格要求再保险风险

会计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前景;建议

一、关于会计准则协调的界定

从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比较来看,会计准则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与法律对会计准则的制约程度、制定会计准则所依据的会计观念、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及内容详略等都有不同。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因此会计准则间的国际协调成为必要。何谓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呢?说法不一,有会计国际协调,国际会计协调,会计国际化等,但实际上都是指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即通过对会计惯例的变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它包括认识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特性,并将他们的目标进行整合,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减少或消除障碍,使之趋向可接受的程度,从而使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在国际上具有可比性和等同性。

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目标即使增强世界各国会计实务信息的可比性,并使之逐渐趋向一致性。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主要问题是消除障碍,借助与一些国际性组织和专门机构的活动进行,划定一定的差异范围,保留某种可选择性和折中性而臻于实现的。一般来说,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是会计准则国际规范化或标准化进程的先行阶段。这个阶段是基于目前会计国家化的现实情况,为消除各国会计准则差异,促进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发展而不可逾越的阶段。尽管人们对国际会计协调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对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

当然,各国的会计差异,如会计立法差异、会计惯例差异等,也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准则上来。而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正基于是这种“协调”的立足点。

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目标会计准则

国际协调是一种有目的的国际性活动,其最终或最高目标是建立一套国际性的会计准则,用以协调各国的会计实务。这个目标实际上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标准化,表现为各国会计实务的统一性;其次才是提高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通过协调,在各国较好地实现其经济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使各国会计准则在一定的范围或界限内趋于一致,以建立一个可比较的框架。

而这个可比性目标要建立在协调各国会计组织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系,以及促进各国会计职业组织和准则制定机构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各国会计职业组织和会计准则机构对各国的会计准则的形成、修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这些组织、机构之间的国际沟通和协调,有利于它们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上取得共识,这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基础和保障。

三、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方式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工作,作为世界范围的活动,所要解决的不仅是各国会计准则本身的差异,更困难的是还要面对各国会计准则差异背后的会计环境差异。其复杂性给协调工作给国际协调带来了很多具体问题。因此在协调过程中要结合本国情况,采用相应的协调方式,其中包括:单边协调和多边协调,主动协调和被动协调。所谓单边协调,是指在协调中一方以另一方的会计准则为标准而采取协调措施,向它看齐靠拢。新晨

会计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超载;原因;启示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以下简称GAAP)是会计规范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会计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会计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公认会计原则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对于公认会计原则的阐述和发展花费了最多的精力和财力,而且美国一直自以为其公认会计原则是世界上最为详尽和完善,制定程序也是最为充分、公开和独立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会计准则在运用中逐渐出现一些问题。

美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大多数为规则导向型准则,以与衍生金融工具、员工持股计划、租赁等有关的几个准则最为典型。过多过细的此类准则导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The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以下简称FASB)启动“准则超载”项目予以应对。于是,“会计准则超载”问题的探讨日趋得到关注。

一、会计准则超载的表现及其原因

会计准则超载(AccountingStandardsOverload)也称为会计准则过量,是指会计准则的数量、详细程度和复杂性等方面的过度,还指由此造成的附注过量以及很难找到某一特定问题的所有有关会计规则。FASB准则超载项目包括:简化(simplification)、编纂(codification)以及披露超载(disclosureoverload),其中尤以会计信息披露超载最为严重,也是近几年会计学界针对会计准则超载问题讨论最多的课题之一。

会计准则的超载通常是与会计准则的扩展相联系的。下列情况被认为是会计准则超载的具体表现[1]:

(一)太多的准则:迄今为止,FASB已经制定了148项会计准则,其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onAccountingProcedures,以下简称CAP)的共51号研究公告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PrinciplesBoard,以下简称APB)的共31份APB意见书只要未被FASB公告取代的则继续有效。三个相继上任的准则制定机构所的准则规定得较为详细,操作性也很强,但是内容比较分散,据统计,美国所有GAAP厚达4530页,它们中大多是针对实务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而专门制定的[2].

(二)太细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美国FASB准则更注重对技术细节的规定,强调财务报表在技术上必须符合GAAP的要求。而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反而会导致对原则的忽视,给企业滥用准则的机会,企业可以在技巧性的安排操作上符合准则规定交易的同时,避免报告交易的实际经济意义,轻而易举逃避准则的约束[3].

(三)通用目的的准则不能满足编制者、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的不同需要。譬如,在如下方面,通用目的的准则不能提供区别:

1.公开募股和非公开募股的主体;

2.年度和中期财务报表;

3.大企业和小企业;

4.审计和非审计的财务报表。

(四)过度的披露和复杂的计量,或两者兼而有之

这种状况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并形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引起准则超载的因素很多:

首先,基于减少职业判断的考虑,会计准则对于需要披露的范围制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对在什么需要披露、什么不需要披露方面所引起的许多问题,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大量的准则,其目的是不留下过多的判断和减少与会计原则相涉的诉讼的数量。许多编报人员和审计人员在包括会计估计、不确定性及内在主观性的领域,变得越来越不愿进行职业判断。相反,他们努力要求详细规则和界线检验,以减少在内在的主观领域所需要实施的判断。

其次,基于保护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会计准则对于披露的程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公众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结构具有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不同用户以及用户的不同用途对信息的需求结构是有差别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而信息的充分性应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这种充分性要求是广泛的,既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又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中应当既有财务信息又有非财务信息,既有历史信息又有预测信息;外部信息中应当既有其他微观主体的信息,又有宏观经济和市场形势的信息,甚至还包括国际市场的信息。

于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和帮助投资者个人,更好的满足许多用户的需求,需要更为详尽的准则和披露,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数目众多的政府和专业性规章制度与披露要求。

再次,会计准则制定团体的增多使得美国的会计准则超载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在美国,除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外,诸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以下简称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包括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countingStandardsExecutivesCommittee,以下简称AcSec,)和审计准则委员会(AuditingStandardsCommittee,以下简称AuSec)、紧急问题工作组(EmergingIssuesTaskForce,以下简称EITF),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国会这类其他团体,也影响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开发和相关的披露。具有会计后果的国会行为的例子有[4]投资税收抵免的会计处理和《外国行贿法》(ForeignCorruptPracticesAct)的颁布等。此外,准则本身不仅数量太多,而且太过于狭窄,难以将其应用于所有可能的情况,并且需要太详细的指导。

二、美国会计准则超载对相关方的影响

数量太多、过于狭窄以及缺乏弹性的美国会计准则给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以及财务信息对用户和企业进行决策的价值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难度

要遵守现有准则需要如此多的数据,以致会计人员可能忽略他真正的工作。由于注册会计师已不将重点放在审计之上,故忘记执行基本的审计程序、审计失败等实例比比皆是。复杂会计准则的扩增可能导致企业不再遵守这些规范,这在注册会计师行业更是心照不宣。四面楚歌的注册会计师们其实已在职业标准和小企业客户的不满声中左右为难,那些小企业实际上已不堪那些强加在它们身上的准则的重负。毫无疑问,这种情况对法律责任、职业道德的侵蚀、公众对会计职业支持的缺失和不满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对偏离公认会计原则要求的一种补救方法就是给出一个修正的意见。但是,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反对在审计的财务报表中因客户偏离公认会计原则而发表修正的意见,理由是他们认为消极意见是不可接受的。要提高对偏离公认会计原则要求的审计报告的可接受性,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加强对公众的教育。

(二)提高了对报告使用者所需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

用很多和复杂的附注来解释现有会计准则下的要求,这也令会计信息使用者迷惑不解。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用户通常也受限制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的复杂性,对于若干实务操作中各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往往是似懂非懂,而用于会计报告附注中的行话在某些时候甚至只有注册会计师和其他财务行家才能真正理解。

会计准则超载的呼声主要来自于会计实务界。譬如,1994年,时任安永会计公司(Ernst&Young)主席的Groves发表了一篇总结财务披露准则的文章《财务披露:何时不再越多越好》[5],明确指出“更多”的披露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或确认哪些披露能够真正对其决策产生影响。

(三)客观上助长了企业管理者变更交易方式的动机

管理人员对大量复杂的会计准则头痛不已。其实,为了不必要遵守某些会计准则,他们一直在尝试重写合同和变更实务做法。诸如,为避免资本化和第13号准则公告对租赁的复杂要求,人们有可能会重构租赁的条款。小企业管理人员重构交易的最主要动机,不仅是要规避某些会计准则中太过详细的要求,也是为了减少编制和审计信息时的过量成本。除此之外,遵守准则的成本要远远超过效益,某些具体的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用户可能只对现金流量方案感兴趣,而不是其他什么财务报表信息。事实上,由于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用户与管理当局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不会像报告使用者或大企业那样,他们没有必要拥有那么多的财务报告。

(四)过多的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行为,无论是会计准则的制定方还是会计准则的使用方都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过多过细的会计准则使制定过程变得拖沓,制定成本明显提高;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为了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样费时费力,有时甚至不得不以虚假数据搪塞;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虽然不用承担信息披露成本,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于公开披露的过多的会计信息只剩下一种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尽管详尽公正的会计准则包括信息披露规则保证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但复杂的会计准则也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负担,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没有益处,整个社会效益并不会增加。

三、美国相关利益方对会计准则超载问题的建议

准则超载问题的严重性使得不同的利益集团开始看重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

(一)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建议

Groves认为,虽然报告某些新的发展领域或不确定的领域经常要求增加披露,但是对于披露标准的偏见必须在根本上从过多的披露转变为集中且直接与决策相关的披露,他强调信息披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提供信息的质量,而不是增加信息的数量。

而FEI研究基金会联合普华永道会计公司(PWC)在2001年11月对企业财务主管进行的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措施在于监管者不应只是试图满足所有方面的需求,而应该发展能够反映交易经济实质的准则。公司管理者关心的是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披露内容对股价影响,他们担心过多的披露反而使公众忽略了披露内容。

(二)准则制定者的建议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特设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下列各种应对准则超载的可能方案作了总结[6]:

诸如“基本不改变原有的规则,即基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仍维持现状”:“将目前针对所有企业的一套单一的公认会计原则概念改为两套公认会计原则,这样,为解决前述某些问题就需要为某些主体,如小型的不公开募股企业建立一套单独公认会计原则”:“改变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报告准则”等等。

上述被委员会介绍的方法,既有建立披露和计量的备选方法,也有采取公认会计原则的变通方法。其中,对小型的不公开募股企业采用有差别的披露和计量方法,是准则超载问题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用户的相关性以及小型确定不公开募股企业对成本效益的关心。这一方法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2辑概念公告中的观点相一致。该辑概念公告指出:“对一位用户来说是最优的信息,对另一位用户未必就是最优的。因此,本委员会必须迎合许多不同用户的需要,又要顾及提供信息者的负担,不断的在要求披露的信息不多和不足之间,恰当的加以平衡。”

这一方法要求有一个灵活的公认会计原则的设想,即为满足小型的股份不公开募股企业的具体需要,应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实现这种方法的途径之一要求准则制定机构为每一个准则免除详细披露提供一个基础。该基础既可以是是否为公开募股,也可以是以资产价值为基础的规模的测试。

在2004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原则导向会计体系建议的回应》一文中,FASB采取针对SEC提出的建议做的相应改进从客观上也有利于解决信息超载问题。

1会计准则的形式与内容的改进

FASB接受了要对准则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改进的建议。特别是,FASB认为,在FASB的准则中,应当清楚、显著地说明该项准则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作为对其建议书评论的回应,FASB认为,尽管其现存的准则是建立在概念和原则基础之上的,但是通过采用下列措施对准则进行改写可以提高准则的可理解性:(1)明确指出会计的目标;(2)清晰地说明基本原则;(3)改进对基本原则背后的原理及这些原则与概念框架关系的解释。

FASB正致力于为其准则建立一个模式,能包含SEC报告中描述的目标导向准则的特征,例如,在引言段对准则的目标进行描述,对原则部分的字体使用粗体,为所定义的术语提供术语表。

另外,FASB正在与其顾问人员商讨,在准则的组织和方面,对于能增强准则可理解性的改进进行确认。就其本质而言,会计准则包括许多具体的技术术语;然而,FASB相信,简化准则中用来描述复杂交易核算的语言更有价值。另外,FASB正在努力采用其他有效的写作技巧以提高FASB利益相关团体对FASB各个准则的理解。

2.会计准则范围例外问题的处理

FASB建议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希望在其准则中仅包含少量的(如果有的话)范围例外。FASB认为,如果会计准则仅拥有少量(如果有的话)偏离原则的例外,将更有利于对相似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相似地处理,从而增强可比性,降低由于例外而导致的细节和复杂性的程度。FASB承认他们需要细心地确定合理而一贯的准则范围,也承认人们想要的范围决策应当包含更少的例外。

当FASB转到目标导向方式制定准则以将范围例外降到最低时,FASB将需要对现存的(也即遗留下来的)范围例外进行处理,尤其是由于特殊行业的需求而产生的例外。在SEC报告中指的是对遗留下来的范围例外的可能需求,SEC报告认为:“……准则制定者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去判断,遗留的例外在什么时候对目标导向的准则而言是合理的”。正如SEC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FASB“需要在由于缺乏可比性而产生的成本和特定公司不发生会计政策变化而带来的好处之间进行权衡”。

3.会计准则制定者的限制

在2003年1月,FASB加强了对EITF工作的参与,具体包括:向EITF的议程委员会增派两名FASB的委员;要求今后所有紧急问题工作组一致意见,在生效前,必须经过FASB的批准。这些措施的结果就是,FASB将是美国唯一指定的会计准则制定者。

四、对今后我国会计准则修订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使我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日趋得到重视,我国的会计准则问题开始被广大会计专家和学者关注。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该次新会计准则的是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重要跨越和重大突破,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在不断修正我国会计准则及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我国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增加了对美国会计准则的了解和跟进,但是力度仍需加大。其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作为全球公认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有其独到之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它们经受的市场检验比较多,更具可操作性。虽然美国同我国的市场环境相差很大,但一些做法背后的工作思路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1.分工明确

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非常注重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而且SEC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分工相对较明确:SEC关注的是会计信息的编报和使用,所的各项规则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格式上;FASB者主要规定会计核算的其他规定。

2.根据需要实时调整会计准则的构成

SEC非常注意改进信息披露系统的效果和效率,希望通过简化财务报告来突出报表重点项目,更加有效的向报表使用者传递财务信息,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1995年8月,SEC在其内部成立了简化披露工作组,对SEC已有的全部规则进行检查,本着效率化、简单化和现代化的观念,发现并消除或修改那些已经不再具有任何意义的会计准则条款,提供财务报告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可用性。

3.会计准则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参与者广泛

SEC简化披露工作组在1995年8月开始的7个月的时间里与证券发行公司、投资者团体、投资银行、会计公司、律师以及其他资本市场参与者进行了会谈,最后与1996年3月5日了《简化披露工作组报告》。该报告从剔除重复的和不再有用的规则,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的文件,降低证券发行成本和鼓励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这三个方面提出了140条建议,其中不仅有对已有规则的修改建议,也有对未来制定新规则的建议。

4.相互监督,及时改进

自《简化披露工作组报告》出台后,每当一项新的披露要求被提议后,SEC都会注重权衡成本效益以及报告使用者是否真正需要该项披露。SEC曾向FASB提出进行合作对现有的会计制度的时效性、透明性和复杂性进行检查,明确指出当前的准则制定过程过于繁琐且缓慢,新的FASB指南大部分过于复杂。

2001年,FASB公开承认GAAP和SEC规则中,会计准则超载要求已经造成财务报告编制的混乱和低效率。针对这一问题,FASB在其企业财务报告研究项目中,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以识别并消除会计准则中存在的冗余,提出预防未来出现类似问题的建议。

在各国意欲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呼声日趋高涨的背景下,美国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并试图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施加尽可能大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在近几年各方面均高速发展的大国,同样有条件、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争取在各个层面上有更多的中国代表参加准则的制订过程,扩大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交流,增进国际同行对中国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的理解。此外,有必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使国际会计准则更趋合理,并力争国际会计准则包容中国的特殊情况,或给予例外处理。高质量会计准则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

对于我国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避免会计准则超载问题的出现,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1.加强概念框架的研究,增强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

我国目前按照概念依从性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研究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尚存有诸多缺陷,使得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所应用的基本概念难以依从,从而使准则的制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前后不一致。制定我国的CF应重点研究:CF的中国特色、基本概念的层次性、会计目标和计量属性问题。

2.明确我国准则的制定模式,做到粗略分明

从长远看,我国应该确立自己的准则制定模式,其内容做到该简化的简化,该细化的细化;既不必过于追求简化,也不宜太烦琐。就我国目前已出台的准则来说,似乎过于简约,企业会计制度的大量篇幅只是分录举例,比较注重实务操作,这样,很难把相关的概念、确认与计量的标准和方法讲清楚、讲透。制定会计准则应有必要的篇幅加以诠释,当然又不宜过细。如有必要,可以在准则后,另附编较详细的讲解材料。而对于过时的或者大部分已失效的会计准则应及时修订或者撤消,对于以前准则中未涉足的实务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本国特色的情况下适时予以补充和。

3.进一步改进我国准则制定程序,力求广泛地听取和告知

我国已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准则制定的应循程序,但与FASB和IASB相比,尚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譬如:可以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下设立“联络协调小组”,以加强财政部会计司、中国证监会及中注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准则的出台时间、基本要求、反馈意见等进行磋商与合作;持续公开更多的已有的相关专业知识,以便社会公众尤其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利益关系;可以建立更加公开化、制度化的征求意见制度。我国准则的征求意见时间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公众参与准则的讨论。此外,还应扩大征求意见的对象和范围,并对赞成和反对意见及其理由也一并公布。

[参考文献]

[1]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5):101-105.

[2]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03,(5):59.

[3]王清刚。美国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借鉴[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10):53.

会计准则范文第6篇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1)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2)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1.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处于财政制度决定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决定会计制度的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向会计准则方向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于同年出台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13个行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和相关制度颁布以后,实现了我国会计制度的转轨,使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进入了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基本准则的出台,充分说明会计规范体系的变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基本准则的出台,从引起制度变迁的知识存量所需时间来分析是严重不足的。自1989年财政部会计准则课题组会计准则制订的“设想”或“调查提纲”到1992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前后仅仅用3年的时间,与美国制订会计准则的时间相比(美国1960年开始准备,1970年第四号报告)时间要短得多。

知识存量准备不足也可以从广大会计理论研究者对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批判中得到证明。王治安(1999)认为该规范体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其一是不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其次是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最后是不利于投资主体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此外,该规范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国际协调性差也影响了其严肃性。刘峰(2000)从基本准则的定位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基本准则的制订对知识存量的准备显然是严重不足的结论。其认为1992年具体准则的定位不当,既包括了概念结构的部分内容,又包括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准则内容在各要素的界定、确认和计量方面未做明确的规定,同时具体准则并未涉及。

2.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下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无所适丛的现象。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准则制订机构的研究,为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具体准则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存量的准备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第1个具体准则出台以后,截止2001年底,我国一共出台了17个具体准则。2000年底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故可以对该阶段进行严格划分:《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之前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之后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对于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去留问题引起了会计界的激烈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观点:第一是保留行业会计制度,即执行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并存并用的规范模式;第二种是以具体准则取代行业会计制度,即各行业均执行统一的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出台以后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去留问题的讨论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多元化取向使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从此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步入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的阶段。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因素和知识存量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

二、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的目标

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

会计准则的变迁是反应性的,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经济动因来分析,当经济发展仅局限于一国范围内时,会计准则的变迁只需考虑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可。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成为国际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减少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会计“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即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在于不断降低理财主体的交易成本。

(1)降低理财主体的境外融资成本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的跨国流动,而资本跨国流动的表现之一是越来越多的理财主体到境外的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理财主体在境外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必须按照境外资本市场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巨额的信息披露成本使理财主体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

(2)降低理财主体的境外投资成本

资本的跨国流动的表现之二是越来越多的理财主体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理财主体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境外企业遵循的是所在国的会计准则,按照所在国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会计报表。而理财主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遵循的是理财主体所在国的会计准则,这就要求理财主体按照其所在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调整境外子公司会计报表的费用使理财主体境外直接投资成本不断增加。理财主体到境外资本市场上进行间接投资,一般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上流通的债券和股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理财主体必须对境外资本市场流通的债券和股票进行估价,债券和股票发行主体的会计报表是估价所依赖的主要资料之一。要进行合理估价,也必须对发行主体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会计报表的巨额费用使理财主体的境外间接投资成本增加。

(3)降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

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是进行国际贸易所需的费用。如获得准确的国际贸易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发现贸易对象和贸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贸易合约的费用、执行贸易的费用等。在国际贸易中,购销双方都需要根据彼此的会计报表估计他们的风险,势必要求各方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以便进行贸易判断。因此,减少各国的会计准则之差异,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自入世以后,进出口贸易活动不断扩大,倾销与反倾销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首位,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年均高达800多亿元。尽管造成我国遭受反倾销损失的原因很多,但会计准则的差异无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知识存量动因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知识存量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要行动集团(即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积累了大量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会计理论工作者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论辩促使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向国际化目标发展。

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积累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出版了大量关于会计准则制订和会计国际协调方面的书籍,如《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积极开展会计国际协调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国际协调》、《国际会计准则2002》等;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协调和国外会计动态。

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知识存量积累的同时,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者对会计国际协调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论辩使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这可以从有关的检索数据中得到说明:作者以“会计国际协调”在中国期刊数据网上对1997年~2005年的期刊论文进行一级检索,得出的检索结果为1698篇。对会计国际协调进行充分论辩的典型理论工作者(不包括财政部准则委员会委员,他们包括在主要行动集团中)包括盖地、王治安、廖洪、夏冬林、王建新、赵西卜、袁晓勇、刘峰等。盖地(2001)将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得出“大同小异”的结论。王治安(2005)以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判定分析法和平均距离法测量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度。平均距离法下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适度差异,且计量准则的协调度略高于披露准则的协调度。廖洪(2005)对会计国际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1)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2)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1.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处于财政制度决定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决定会计制度的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向会计准则方向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于同年出台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13个行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和相关制度颁布以后,实现了我国会计制度的转轨,使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进入了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基本准则的出台,充分说明会计规范体系的变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基本准则的出台,从引起制度变迁的知识存量所需时间来分析是严重不足的。自1989年财政部会计准则课题组会计准则制订的“设想”或“调查提纲”到1992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前后仅仅用3年的时间,与美国制订会计准则的时间相比(美国1960年开始准备,1970年第四号报告)时间要短得多。

知识存量准备不足也可以从广大会计理论研究者对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批判中得到证明。王治安(1999)认为该规范体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其一是不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其次是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最后是不利于投资主体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此外,该规范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国际协调性差也影响了其严肃性。刘峰(2000)从基本准则的定位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基本准则的制订对知识存量的准备显然是严重不足的结论。其认为1992年具体准则的定位不当,既包括了概念结构的部分内容,又包括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准则内容在各要素的界定、确认和计量方面未做明确的规定,同时具体准则并未涉及。

2.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下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无所适丛的现象。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准则制订机构的研究,为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具体准则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存量的准备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第1个具体准则出台以后,截止2001年底,我国一共出台了17个具体准则。2000年底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故可以对该阶段进行严格划分:《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之前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之后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对于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去留问题引起了会计界的激烈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观点:第一是保留行业会计制度,即执行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并存并用的规范模式;第二种是以具体准则取代行业会计制度,即各行业均执行统一的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出台以后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去留问题的讨论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多元化取向使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从此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步入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的阶段。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因素和知识存量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

二、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的目标

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

会计准则的变迁是反应性的,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经济动因来分析,当经济发展仅局限于一国范围内时,会计准则的变迁只需考虑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可。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成为国际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减少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会计“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即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在于不断降低理财主体的交易成本。

(1)降低理财主体的境外融资成本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的跨国流动,而资本跨国流动的表现之一是越来越多的理财主体到境外的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理财主体在境外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必须按照境外资本市场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巨额的信息披露成本使理财主体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

(2)降低理财主体的境外投资成本

资本的跨国流动的表现之二是越来越多的理财主体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理财主体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境外企业遵循的是所在国的会计准则,按照所在国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会计报表。而理财主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遵循的是理财主体所在国的会计准则,这就要求理财主体按照其所在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调整境外子公司会计报表的费用使理财主体境外直接投资成本不断增加。理财主体到境外资本市场上进行间接投资,一般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上流通的债券和股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理财主体必须对境外资本市场流通的债券和股票进行估价,债券和股票发行主体的会计报表是估价所依赖的主要资料之一。要进行合理估价,也必须对发行主体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会计报表的巨额费用使理财主体的境外间接投资成本增加。

(3)降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

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是进行国际贸易所需的费用。如获得准确的国际贸易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发现贸易对象和贸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贸易合约的费用、执行贸易的费用等。在国际贸易中,购销双方都需要根据彼此的会计报表估计他们的风险,势必要求各方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以便进行贸易判断。因此,减少各国的会计准则之差异,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自入世以后,进出口贸易活动不断扩大,倾销与反倾销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首位,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年均高达800多亿元。尽管造成我国遭受反倾销损失的原因很多,但会计准则的差异无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知识存量动因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知识存量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要行动集团(即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积累了大量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会计理论工作者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论辩促使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向国际化目标发展。

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积累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出版了大量关于会计准则制订和会计国际协调方面的书籍,如《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积极开展会计国际协调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国际协调》、《国际会计准则2002》等;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协调和国外会计动态。

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知识存量积累的同时,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者对会计国际协调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论辩使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这可以从有关的检索数据中得到说明:作者以“会计国际协调”在中国期刊数据网上对1997年~2005年的期刊论文进行一级检索,得出的检索结果为1698篇。对会计国际协调进行充分论辩的典型理论工作者(不包括财政部准则委员会委员,他们包括在主要行动集团中)包括盖地、王治安、廖洪、夏冬林、王建新、赵西卜、袁晓勇、刘峰等。盖地(2001)将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得出“大同小异”的结论。王治安(2005)以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判定分析法和平均距离法测量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度。平均距离法下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适度差异,且计量准则的协调度略高于披露准则的协调度。廖洪(2005)对会计国际协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1)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2)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1.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处于财政制度决定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决定会计制度的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向会计准则方向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于同年出台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13个行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和相关制度颁布以后,实现了我国会计制度的转轨,使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进入了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基本准则的出台,充分说明会计规范体系的变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基本准则的出台,从引起制度变迁的知识存量所需时间来分析是严重不足的。自1989年财政部会计准则课题组会计准则制订的“设想”或“调查提纲”到1992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前后仅仅用3年的时间,与美国制订会计准则的时间相比(美国1960年开始准备,1970年第四号报告)时间要短得多。

知识存量准备不足也可以从广大会计理论研究者对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批判中得到证明。王治安(1999)认为该规范体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其一是不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其次是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最后是不利于投资主体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此外,该规范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国际协调性差也影响了其严肃性。刘峰(2000)从基本准则的定位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基本准则的制订对知识存量的准备显然是严重不足的结论。其认为1992年具体准则的定位不当,既包括了概念结构的部分内容,又包括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准则内容在各要素的界定、确认和计量方面未做明确的规定,同时具体准则并未涉及。

2.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下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无所适丛的现象。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准则制订机构的研究,为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具体准则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存量的准备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第1个具体准则出台以后,截止2001年底,我国一共出台了17个具体准则。2000年底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故可以对该阶段进行严格划分:《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之前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之后划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阶段。

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对于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去留问题引起了会计界的激烈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观点:第一是保留行业会计制度,即执行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并存并用的规范模式;第二种是以具体准则取代行业会计制度,即各行业均执行统一的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出台以后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去留问题的讨论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多元化取向使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从此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步入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存的阶段。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因素和知识存量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

二、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的目标

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

会计准则的变迁是反应性的,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经济动因来分析,当经济发展仅局限于一国范围内时,会计准则的变迁只需考虑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可。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成为国际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减少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会计“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即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在于不断降低理财主体的交易成本。

(1)降低理财主体的境外融资成本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的跨国流动,而资本跨国流动的表现之一是越来越多的理财主体到境外的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理财主体在境外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必须按照境外资本市场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巨额的信息披露成本使理财主体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

(2)降低理财主体的境外投资成本

资本的跨国流动的表现之二是越来越多的理财主体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理财主体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境外企业遵循的是所在国的会计准则,按照所在国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会计报表。而理财主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遵循的是理财主体所在国的会计准则,这就要求理财主体按照其所在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调整境外子公司会计报表的费用使理财主体境外直接投资成本不断增加。理财主体到境外资本市场上进行间接投资,一般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上流通的债券和股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理财主体必须对境外资本市场流通的债券和股票进行估价,债券和股票发行主体的会计报表是估价所依赖的主要资料之一。要进行合理估价,也必须对发行主体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会计报表的巨额费用使理财主体的境外间接投资成本增加。

(3)降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

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是进行国际贸易所需的费用。如获得准确的国际贸易信息所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发现贸易对象和贸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贸易合约的费用、执行贸易的费用等。在国际贸易中,购销双方都需要根据彼此的会计报表估计他们的风险,势必要求各方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以便进行贸易判断。因此,减少各国的会计准则之差异,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自入世以后,进出口贸易活动不断扩大,倾销与反倾销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首位,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年均高达800多亿元。尽管造成我国遭受反倾销损失的原因很多,但会计准则的差异无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知识存量动因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知识存量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要行动集团(即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积累了大量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会计理论工作者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论辩促使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向国际化目标发展。

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积累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出版了大量关于会计准则制订和会计国际协调方面的书籍,如《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积极开展会计国际协调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国际协调》、《国际会计准则2002》等;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协调和国外会计动态。

会计准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会计趋同;内在动因;外在动因

当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资本的国家界限慢慢淡化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大势所趋。人们在研究和讨论国际会计趋同带来的各种好处时,发展中国家却处在为了引进外国资本而抛弃自我、让国际资本主导本国经济发展规则,还是在坚持自己的特色按本国的国情来制定规则的两难境地。渐进式的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发展及国际会计趋同,利于发展本国市场经济,但这并不符合国际资本进入的要求。

一、会计准则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柬埔寨的经济环境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言首先是内生的,即因本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马克思在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时,提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制度变迁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稍有进步就会发生变革,而只有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程度累积到相当程度后,生产关系才会出现变革。即制度变迁与生产力发展相比较具有滞后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在一般情况下也应遵循这样的发展轨迹。但是,已实现国际会计趋同的柬埔寨会计准则遵循的并不是这种发展规律。

1993年,柬埔寨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柬埔寨王国,开始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自此柬埔寨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因多年战争,经济仍处于战后恢复阶段,并以农业经济为主。

(一)私有经济的发展

柬埔寨私有经济以家族式企业为主,而且极少对生产部门进行长期投资。这些在柬埔寨占优势地位的中小企业都存在着经营环境不确定、资产规模有限、以短期信用融资为主的特点。这样的经济环境从会计信息需求来说,并不存在大量外部会计信息需求,仍处于偏重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需求。

(二)金融环境

柬埔寨的金融市场还处于一种尚待发展的阶段。首先是银行业,因为战乱,公众对银行缺乏信心。1989年,柬埔寨通过国家法令将商业银行从原有的柬埔寨国家银行(NationalBankofCambodia,NBC)分离出来,并允许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私有商业银行。2000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柬埔寨进行了提高银行公众信心的重建计划。至2006年底,柬埔寨已有15家商业银行、5家专业银行、17个微型金融机构、24个注册的非政府微型金融组织和4家保险公司。但在农村地区,银行服务仍非常少。而且,在资本市场方面,柬埔寨目前没有证券市场,投资渠道极为有限。没有大量的企业外部投资者,只有有限的债权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需求便受到了制约。

从内生动因的角度来看,柬埔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多地停留在以满足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为目的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的全球流动,会计准则产生了外生的诱因。

二、柬埔寨会计准则的外在动因及其发展困境

1993年,柬埔寨财经部(MinistryofEconomyandFinance,MEF)在法国①的指导下,依照法国会计制度颁布了会计总计划(PlanComptableGeneral)(法国会计制度名称),但法式会计制度最后并未实施。1999年柬埔寨在法国政府的援助下,开始着手建立在IAS基础上的柬埔寨会计准则。2003年柬埔寨在IAS的基础上首次颁布了会计准则。至今,柬埔寨在IAS的基础上颁布的准则有20个,建立在IFRS基础上的准则有2个。这些准则都是在对IAS和IFRS进行浓缩或进行些许修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并且没有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从会计准则制定的结果看,柬埔寨首次制定会计准则便实现了国际会计趋同。它在其存货准则里定义了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的概念,并确定存货的计量方法使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在柬埔寨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过程中,外国及多个国际机构都参与并资助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会计准则实施、监督的工作,其中法国、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作用最大。它们不仅就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监督提交方案和计划提供资金援助,还对援助的内容进行了划分。如亚洲开发银行的援助重点在于证券市场规则制定、会计市场培育等,公共部门会计则并非援助重点。②

(一)制定会计准则的外在动因

从上述对柬埔寨的经济发展环境分析中不难发现,柬埔寨制定与国际会计趋同的准则,更多是来自于国际资本的要求,而非出于适应本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种需求就变得更加强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对各个国家的准则与法令的国际化程度进行观察并报告。如此关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日本静冈大学副教授ChikakoOzu在对法国向法语系国家进行会计技术输出的研究(1998年)中指出,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进行会计技术输出,除了履行作为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帮助义务外,更在于其对新兴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未来可能的市场的兴趣。具体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发达国家通过亚洲银行、世界银行等向发展中国家发放贷款。不管是何种性质的贷款,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说,都需要得到与债务人财务状况相关的信息。而反过来,这些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的机构,可以藉其债权人的地位,参与到债务国的各种政策制定中,从而实现预期得到的控制。1991年柬埔寨与亚洲开发银行(ADB)重建关系后,从1992年到1998年,ADB批准了对柬10笔贷款共2.87亿美元。同时,ADB核准了54项技术援助捐赠共0.422亿美元。部分技术援助如上所述是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与监督有关。

2.外部成本内部化。执行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对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国资本来说,是节约了执行和监督的成本。本来应由外来资本承担的进入成本,由于规则与外部趋同,实现了交易成本的内部化。

3.未来的会计市场。由于柬埔寨是一个经济刚刚恢复的国家,本国缺乏必要的会计人才。该国的会计市场中从会计人员培训到审计,都有发展的空间。目前,在柬埔寨,所有的注册会计师持有的都是国外的会计资格,至2007年,柬埔寨包括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内注册在案的只有15家会计师事务所。这种市场空白使得连韩国一家名为“Woori”的会计公司在2007年也抢滩柬埔寨市场,要分一杯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市场的开拓。2007年9月,柬埔寨政府宣布将于2009年成立证券市场,会计市场的前景更得到外界的重视。

(二)外生会计准则的实施困境与两难选择

1.外生会计准则的实施困境。

(1)会计准则实施法律环境的缺失。2002年5月,柬埔寨国民议会通过了它的会计法(LawonCorporateAccounts,TheirAuditandTheAccountingProfession)。在会计法中,对不遵守会计准则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罚款、监禁的处罚。但是,会计法却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机构或哪个部门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没有监督,处罚便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在会计法颁布之后,还没有一个因违反会计准则而受处罚的案例发生。

(2)会计准则没有相应的应用指南。从2003年颁布会计准则至今,柬埔寨没有出具任何相应的应用指南,因而对于会计准则的理解难以统一。不同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有不同的理解,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也有不同的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财务报告反映的数据缺乏可比性,也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

(3)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人编制不同的财务报告。在一些外资企业,分别按IFRS和柬埔寨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以满足不同股东或债权人的需要。一个企业存在两套不同的账簿,既不利于监管的需要,也同样不利于管理者的管理。对一个企业而言,法定的财务报表只能有一套,而不应存在多个标准。

(4)很多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对应纳税收入与可抵扣费用的确认,当会计准则与税务规定存在差异时,更偏向依据税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而不是会计准则。这种做法显然说明其财务报表是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出发编制的,而不是从满足外部投资者的决策相关要求编制的。

2.两难选择:外来资本的高要求与滞后的国内发展。

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柬埔寨准则与法令的观察报告中,对其会计准则提出了各种意见,其中包括对柬埔寨会计准则发展缓慢的批评。柬埔寨200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大部分是依据1989年的IAS制定的。在此之后,IAS与IFRS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柬埔寨反应不足,未能及时更新准则。然而,从以上对其会计准则实施现状来看,柬埔寨自身发展的经济状况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水平并不一致。如就存货准则实施而言,在柬埔寨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存货,就存在获取公允价值的困难,因为柬埔寨的市场经济尚未发达。一个不存在大量外部信息需求的经济环境,也不可能产生基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需求动力不足,导致了会计准则实施的低效果。即使柬埔寨能够按照IAS与IFRS及时对会计准则进行更新,新旧会计准则都存在有效实施的困难。

国际资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实现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是为了满足国际资本进一步进入的要求。从上述国际援助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们对柬埔寨会计准则的资助内容,从法律支持到会计教育、人员培训不遗余力。当所有的规则,包括会计培训与会计服务的市场都由外来资本主导时,外来资本的进入成本便尽可能的降低,并且大大获益。同时,也会推进柬埔寨国家经济的繁荣。但是,这种繁荣是建立在对外来资本依赖的基础之上的。缺乏独立性,并且不具国家经济防御能力的经济繁荣,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见得是最优的选择。这不仅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两难选择,也同样是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经济发展的矛盾。在东盟以及其他国家中,还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类似柬埔寨一样的进行国际会计趋同的困境。国际化与国家化,理想与现实,是两难的选择。

在国际会计趋同中,虽然不同的趋同路径最后都能实现趋同,殊途同归,但是,趋同的路径不同,会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后果,这就是国际会计趋同过程中的经济后果。采用渐进式的国际会计趋同,使其适合本国市场经济与企业的发展,会相应地培养和发展本国的市场经济。这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结果。而采用跨越式的国际会计趋同,满足了外部国际资本的需求,但却在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失去了主动,在经济规则的博弈中无法争取利于自己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淑红.国际会计趋同的局限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梁淑红.关注中国-东盟会计协调[J].东南亚纵横,2004,(7).

[3]FrancisB.NarayanLeadFinancialSpecialistAsianDevelopmentBank,FinancialManagementandGovernanceIssuesinCambodia,AsianDevelopmentBank,2000.

[4]TheWorldBankand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REPORTONTHEOBSERVANCEOFSTANDARDSANDCODES(ROSC)Cambodia,May15,2007.

会计准则范文第8篇

阎德玉:本校会计系教授,1941年出生。

为适应建立巾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大陆于1992年11月30日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早在1971年(民国60年4月30日)台湾地区修正通过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共6部分56条。①此后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对前会计评议委员会所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加以增删修订,于1982年(民国71年7月1日)作为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一号公布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1981年10月18日又进行了修订。

一、会计准则制定实施比较

海峡两岸会计准则的制定动因、制定机构、时间和适用范围均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大陆制定会计准则的动因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明确其制定根据是“会计法”,台湾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美国一位会计师1970年访问台湾时,就如何发展台湾的会计事业提出的三项建议(制定会计原则,颁布查帐准则,拟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无不有直接的关系,但其根本动因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准则制定机构比较,中国大陆的会计准则由政府部门(财政部)制定,同时成立由各方面代表参加的会计准则评审委员会,作为财政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咨询机构。台湾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是由台湾会计师公会财务会计委员会公布和台湾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修订。由政府制定和实施,其优点是:使会计准则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可以增强实施的力度,提高实施的效果。但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会计准则不仅是审慎推理与实证研究之成果,亦是政治行为之产物。”②由财政部制定准则可能会产生过度体现财政立场与利益,兼顾协调其他方面的立场与利益不够。从台湾会计准则公布与修订机构的人员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台湾制定机构的民间性,参加人员的代表性,对于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和科学性有一定的保证,对于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具有制衡作用。但是,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计划的科学、制定程序的严谨、审议严格规范相比,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尚需进一步借鉴与学习。

台湾会计准则制定的时间比中国大陆制定实施会计准则要早21年。这个时间差距意味着什么?至少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会计发展水平的差距。世界各国或地区制定会计准则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其先后顺序与其经济发达程度、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后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

中国大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台湾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未明确适用范围。这里首先要研究应不应该明确适用范围?从道理上讲,任何一项规则都有其规范约束的对象,如同足球规则适用于足球比赛一样,会计准则亦应明确适用的范围。如何确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一种选择是“所有企业”,另一种选择是“部分企业(如上市公司或一定规模的企业)”。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应根据会计准则的内容而定。对于“能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移”的会计准则内容,③如大陆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台湾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均属此类,应适用于所有企业。而像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二十一号:转换公司债之会计处理准则,就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企业。最近,中国大陆以财政部文件形式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企业可暂不执行。”

二、基本会计准则架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共10章66条,其架构由三大基本部分组成:总则与一般原则;会计六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报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共7章58条,其架构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同,亦可分为三大基本部分:基本原则;资产、负债、业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损益计算;财务报表。

两者基本架构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点:

(一)会计要素的划分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亦称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亦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为动态要素亦称损益表要素。《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仅明确了资产、负债、业益三要素,在“损益计算”中涉及到收入、费用、利润,但没有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予以明确,世界各国或地区对会计要素的划分不尽相同,如美国就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分配给业主、综合净利、收益、费用、利得、损失十个要素。十个要素亦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包括资产、负债及权益三要素,是描述某一时点资源及资源请求权的金额,亦称静态要素。其他七项要素则描述在特定时期内影响企业的交易、事项与状况,亦称动态要素。大陆对会计要素的划分体系与美国会计要素的划分体系基本相同,只是美国对动态要素的划分更详尽一些,因而更确切一些。

(二)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九章为财务报告,其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六部分为财务报表,其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业益变动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其附注。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范围有别,前者大,后者小。“编制财务报告的各种目的,而不仅以财务报表所传输的信息为限。虽然编制财务报告的一些目的,基本上和财务报表相同,但某些有用的信息用财务报表传输较好,而某些信息则通过财务报告提供比财务报表更好,并且有时只能用财务报告来提供。”④

2.财务报表种类的区别。台湾将“业益变动表”(或者保留盈余表)作为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并列的报表。“业益变动表”或者“保留盈余表”有编制的必要,但从报表之间的关系看,它们只能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附表,对主表中的某些项目作更详尽的反映。大陆对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了较灵活的规定,即亦可编制现金流量表。台湾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中,没有提及现金流量表。但是,海峡两岸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中,都已用现金流量表取代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台湾已于1989年12月28日以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十七号公布了“现金流量表”准则。大陆也于1995年4月21日了“现金流量表准则(征求意见稿)”。

海峡两岸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法,事实上是受美国影响、向美国学习的结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7年了“现金流量表”准则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2年12月了“现金流量表”准则,被代了于1977年10月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准则。可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具有重大影响。

三、基本原则的比较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一部分为基本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为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会计基本假定和会计一般原则。

(一)会计基本假定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的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的内容,实质上分别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并币值稳定、会计期间四项基本假定。

《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内容,实质上分别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并币值稳定四项基本假定。

两者都有四项会计基本假定的内容,在准则中都没有使用“基本假定”概念。

早在50年代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就关切基本假定的研究,1958年,该会的一个特别研究项目委员会应用了三个基本名词:假设(Postulates)、原则(Principles)和规则rules)。美国多数学者认为基本假设是来自环境而比原则更为基础的会计概念。1961年美国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会计的基本假设”是研究会计基本假设的代表著作。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基本假定”为其单独的一节,具体描述了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两项基本假定。在1975年1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中,明确提出:“持续经营、一致性和权责发生制是基本的会计假定。当财务报表遵守了基本会计假定时,就不需要对这些假定作出揭示”。⑤

在现实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学、有影响的会计准则中,都是明确与广泛使用“会计基本假设”概念的。笔者认为:海峡两岸的会计准则都应鲜明地使用“基本假设”概念,将现有条款的内容作为对各项基本假设描述的组成部分。这样,既体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能将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学、会计准则制定三者相互协调与结合。

(二)会计一般原则

无论是理论的探讨,或者是准则的制定,关于会计一般原则包括的内容,至今尚未取得共识。

《企业会计准则》中,从第十条至第二十一条,分别为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充分表达)、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谨慎原则(稳健性)、历史成本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重要性等12项一般原则。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中,第六条、第八条与第十条、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分别为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稳健性(审慎性)、一致性、可靠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等8项一般原则。此外,第四十四条为配比原则,第四十六条为区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原则,共计10项。

经过比较,归纳如下几点:

1.两者的共同点,都有可靠性、一致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稳健原则、海峡两岸的基本会计准则,都未明确列出一般原则的名称,都只是对各项一般原则作了具体的描述。

2.《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国际会计准则中亦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如果信息要想忠实反映它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的反映。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不总是与它们的法律或设计形式的外在面貌相一致的。”⑥

3.《企业会计准则》中有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三项原则,而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中没有。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有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论述相关性时,强调“为了使信息有用,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信息的预测作用和确认作用是相互联系的”。⑦论述可比性时,强调“使用者必须能够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以便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可比性这一质量特征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即应把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这些政策的变更以及变更的影响告诉使用者”。“对可比性的要求,不应混同于单纯的统一性,并且不应允许成其为引进经过改进的会计准则的一种障碍。”⑧论述可理解性时,强调“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一条基本质量特征就是要让使用者便于理解”。⑨

4.《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将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配比原则未作为一般会计原则的内容,而是作为财务报表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原则。这种处理方法与最新国际会计准则是相同的。国际会计准则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的第95段论述费用确认时强调了“配比原则”。第96段、第97段强调了“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⑩

根据上述归纳的4点,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海峡两岸关于会计一般原则的内容,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求得认识上的一致。我个人认为以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会计准则,作为一般原则的内容。并鲜明地标出各项一般原则的名称。

第二,大陆应增加“实质重于形式”一般原则;台湾应增加“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三项一般原则。

第三,《企业会计准则》应将配比性、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两项原则,从会计一般原则中移至会计要素(费用)确认原则之中。

如果按上述想法改进之后,列入会计一般原则的内容有了一个规范的标准;既能使海峡两岸的会计一般原则统一起来,又能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一致。

四、三项具体内容的比较

三项具体内容的比较,包括资产确认、流动负债和资本公积。

(一)资产确认准则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二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十六条:“资产系指企业透过交易或其他事项所获得之经济资源,能以货币衡量并预期未来能提供经济效益者”。

确认计量资产有四个要件:1.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2.作为一项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3.可以用货币计量;4.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

台湾的资产确认准则全面包含了资产确认的四个要件。而大陆的资产确认准则缺少“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要件。企业取得和运用资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在大陆资产确认准则中应加进这一要件。

(二)流动负债准则比较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三十条:“流动负债为将于一年内以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偿还者。但营业周期长于一年者,得改以一个营业周期作为划分流动及非流动之标准,采用该项标准时,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六条:“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付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两者比较,其主要差异在于台湾的流动负债准则强调了“以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偿还”。美国的会计书籍亦强调“流动负债系指可以合理预期需动用流动资产,或产生其他流动负债加以偿还之负债”。(11)

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流动负债是否必须用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来偿还?中国大陆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企业的资金实行分口管理与控制,要求流动资金来源对应流动资金运用,两者保持平衡关系,其流动负债偿还(减少),必须是流动资产减少或者是另一项流动负债增加。但是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企业的各种资金可以融通使用,长期负债可以形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亦可以形成长期资产。因而流动负债并不强调用流动资产或产生流动负债偿还。大陆有的企业用长期资产或长期债券投资作抵押取得银行短期借款,到期无力归还时,按合同规定处理抵押品归还借款的作法就是例证。

笔者认为,作为流动负债确认准则,应强调其偿还期,不应强调用什么偿还。在各种金融工具广泛使用的今天,更应如此。

(三)资本公积金准则比较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三十五条:“……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受领赠与、处分固定资产之溢价、资产重估增值及自合并而消灭公司承受之资产减除负债之债务及对股东给付额后之余额。并在第五十条规定:“处分固定资产之收益应依其性质列为当年度之营业外收入或非常利益,于次年度将该项收益减除其应负担之所得税后之净额,转入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条:“资本公积金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两者的差异是:台湾的资本公积准则包括了处分固定资产之溢价的内容。大陆处分固定资产的溢价或收益,作营业外收入处理,不转入资本公积。

客观地讲,处理固定资产产生溢价或价益,其原因很复杂也很难判定。可能的因素有:原先计提折旧过低;物价上涨所致;处理中卖方处优势地位形成等。

大陆的规定比较简化且易于操作,处分固定资产的收益扣除所得税后的部分,成为可分配的价值。台湾的规定增加了股东权益,处分固定资产的收益扣除所得税后的部分,成为不可分配的价值。

大陆和台湾对处分固定资产之收益的处理方法,都能作出一定的解释,问题在于准则制定者、实务操作者如何选择。

最后,笔者想要说的是:会计观念孕育会计思想,会计思想系统化形成会计理论,不同的会计理论决定对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当今世界,既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又是观念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去认识、研究会计问题。

①③朱国璋:《近代会计理论之介绍》(增订本),第146~152页,台湾中华书局,1971。

②(11)(美)KiesoWeygadt,《中级会计学》第8版,上册,姜家训译,第19、509页,台湾西书出版社,1995。

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姜尔行译,第12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⑤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最新国际会计准则》,浙江会计师事务所编译,汪祥耀主编,第43、21、19~21、35~36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⑥同⑤第21页。

会计准则范文第9篇

【关键词】美国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趋同

一、引言

美国的会计实务体系被公认为是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会计模式,同时也是制定会计准则最早的国家。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变革对国际会计准则和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起到了借鉴作用。但是,美国经济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本世纪初的“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国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通过分析美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和趋同历程,以及背后的原因和暴露出的问题等等,都可以给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会计准则改革的一些思考。

二、文献综述

田淑萍(2010)认为,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则基础模式阶段、规则基础模式阶段和目标导向模式阶段,这是因为不同模式会计准则对会计造假的遏制程度不同、准则的制定由程序理性向结果理性过渡、目标导向模式的提出是美国掌握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安排。奥喜平(2012)认为美国会计模式具有会计准则由民间性质的机构制定和,政府监管、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执行依靠准则自身能够被社会及公众高度认可、广泛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威性来保证、通过维护和保证会计准则制定和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来保证会计准则的客观、公正,并且美国一直遵循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安然事件后开始向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转变的特点。不难看出,虽然美国的总体的会计模式有很大的变化,过程也比较曲折,但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紧密的情况下,美国会计准则总的方向是在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靠近的,同时,美国利用其自身的经济地位与强大的影响力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断施压,力图保证自身会计准则与经济的独立性,以期减少协调成本,从而外国资本降低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门槛,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三、美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与原因

IASC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会计团体之一,从1973年6月在英国成立起,几乎完全由英国主导,但由于美国是国际上第一个制定会计准则的国家,其会计制度在当时十分先进,因此美国不屑于控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同时美国采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立的政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IASC的声望越来越大,美国不得不开始正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建立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来抵御IASC的影响,主要为了谋求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主导权。2000年5月17日,国际证监会组织通过了IASC全部40个核心准则项目,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进入了新阶段。而同一时间段,美国发生了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了美国会计准则的缺陷,美国开始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对本国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分析美国态度转变的原因。首先,国际会计准则被各国陆续采用,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建立联盟的策略未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美国也感到与其一直采取消极的策略,不如主动参与,施加影响同时让IFRS更能符合本国利益。其次,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差别,无形中增加了外国资本流向美国的成本,原本美国复杂的会计准则及高昂的财务报表调整费用已经大大提高了资本流入的成本,随着安然等财务事件的爆发,投资者更是对美国会计准则产生怀疑,引发了国际资本从美国的流出。在政治背景上,二十世纪后期,冷战结束,国际政治环境缓和,美国的政治姿态开始放松,资本控制上也更加宽松。

四、美国会计准则趋同产生的影响

美国会计准则趋同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就是能消除外国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障碍,同时也会促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趋同性。

美国拥有全世界实力最雄厚的跨国公司、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并且美国的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世界范围内从事会计审计业务,美国绝对不会放弃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导权。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美国是推动国际公认准则的主要力量。在使任何一套国际准则合法化的问题上,美国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前来上市,这对美国经济体而言,缓解了美国的次贷、能源危机。同时会计准则趋同使各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更易于比较,帮助美国投资者更有效地在全球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此外,美国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美国会计准则的趋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能在纽交所这一世界上最规范严谨的资本市场上市。举例来说,以前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要严格服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规则;但是现在,美国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无疑给我国的公司提供了更多机遇。

五、结语

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前后的变化,证监会、财务委员会对会计趋同的反映以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会计准则的趋同无疑加速了资本流动,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趋势。美国对我国会计准则趋同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美国在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是十分严密并且循序渐进的,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会计制度与会计人员素质上都不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因此,虽然国际会计准则集合了各国会计制度的优点,但是我国仍要采取审慎的态度来进行趋同。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改变企业的财务模式,也是资本流通的隐形门坎,争取会计准则制定权也是在争取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资源,掌握主动权,以合法的途径为我国争取利益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影响,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我国资产流入流出的成本。客观、辩证地看待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兼顾我国的基本国情,才是建设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会计制度的不二法门。

会计准则范文第10篇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总体趋同的大背景下,有一部分准则在表述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差异,但实质内容基本相同。另外有一少部分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实质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产减值》准则

在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方面,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有两方面:

(一)在减值测试时间上,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IAS36不尽相同

新准则要求主体定期(在会计期末)根据有关迹象核查减值,对商誉特别明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但对特别规定的资产没有相应的特殊规定。

(二)在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问题上,国际会计准则IAS36规定可以转回;我国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原因是近几年我国企业利用减值转回人为调节利润的现象频频发生,对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公司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程度地人为调整损益,两家ST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2495万元和4500万元,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成功地摘除了ST;4家上市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080万元、6885万元、6373万元和5003万元,避免了当年出现亏损;6家上市公司维持或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整治上市公司滥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现象,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新会计准则时对这一情况作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定。

二、《关联方披露》准则

我国新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披露》在定义及披露内容上部分向国际会计准则《关联方披露》(IAS24)趋同,但仍存在一些差异。两者的主要差异见表一。

从差异表可以看出,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表现在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应否成为关联方的规定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二章第六条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凡是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都是关联方,都应进行披露。这项差异也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建国初期,为了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各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虽然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经济在各行业逐步淡出,占总体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没变,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仍将占有较高的比重。而且从我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的比例超过总股份的半数。如果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界定为关联方的话,那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方的披露将更加复杂。正是鉴于我国的这种特殊国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做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的规定。

三、《政府补助》准则

《政府补助》准则是新独立出来的一项准则,原来的准则体系中并没有这项准则,仅在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政府补贴收入作了相关规定。这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核算与政府援助的披露》相比,在总体趋同的大背景下,仍存在差异。两者的差异见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新《政府补助》准则与IAS20相比,存在三方面的差异:首先是范围不同,我国对政府补助范围的确定要比国际会计准则的范围小。其次是分类方面的差异,新会计准则与IAS20基本相同,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又对政府补助作了补充分类。最后是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全面收益法,规定凡是政府给的无论是现金补助还是非现金补助,都应算作损益。而我国规定,对研发拨款等文件明确会计处理方法的,应从其规定(例如将专项拨款视同国家投资,计入资本公积);没有特殊规定的才计入收益。这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范文 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