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7:41:40

会计法学论文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科研选题不当的主要表现

1.选题偏大且重复。相关学术刊物上的会计法学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选题不具体、不明确。近几年来,选择热门会计法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较多,如关于会计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仅围绕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类别及其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够。会计法学科研是一项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从近几年来看,应用性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多数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更低,选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与研究;而基础性问题探讨又落后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应用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缺乏后劲,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例如,“会计执法监督”、“会计执法保障”等应用性强、价值大的会计法学应用性问题很少见到,即使有也难于在实践中操作,理论深度不够,而“会计法基本原则”、“会计法学与会计学的内在联系”、“会计立法中如何处理会计技术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几乎无人探讨,直接制约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水平。

3.简单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学科的较多。移植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几年,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未结合会计法学特点加以改造而进行简单移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难发挥相应理论与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真正科学价值与意义。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少。任何一门学科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均存在诞生、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门学科在诞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国会计法学正处在发展阶段,其研究方法应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过渡。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较多描述会计法学领域中的有关现状问题,而较少分析有关各种会计法学现象的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会计法学研究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的功能,缺乏对功能或机制的深入分析,妨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的对策

1.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研选题。在会计法学科研中,发现并选择具有意义的会计法学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和确定的是会计法学学科发展和突破的前沿,则表明其是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复他人的研究,则整个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2.努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①培养创新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各种新事物的习惯,尤其是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现象,作为发现和提出会计法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力。直觉和想像是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主要的思维品质,而想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会计法学研究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③注意积累相关和必要的会计法学研究背景知识。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会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需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积累。

3.遵循科学选题准则。会计法学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科学准则。

(1)创新性准则。创新性准则是指对所选择的会计法学科研问题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见解,导出新的结论。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创新程度必须成为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与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得出新的结论,真正体现会计法学研究的价值。为贯彻这一原则,应深刻理解创新概念,建立创新的体制,营造创新的文化,提高创新的能力。

(2)价值性准则。价值性准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二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就现代会计法学而言,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会计法学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观条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可行性准则。一是从会计法学科研题目本身来说,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二是从会计法学研究者来说,必须具备本学科相当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有关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从客观条件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辅助力量、适宜的社会背景条件等。

(4)效益性准则。效益性准则就是在既定的人、财、物条件下和单位时间内,充分考虑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效益。具体地说,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选择要求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在目前会计法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而又急需展开会计法学科研的情况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准则。

4.规范选题程序。从整个会计法学科研选题过程看,它包括查询信息资料、科研题目系统化、初步确定题目和题目论证四个步骤。

(1)查询信息资料。在会计法学理论学习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中发现相关问题后,必须查询有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会计法学问题。通过查询相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该问题的科学背景怎样,前人是否研究过。②如果该问题被研究过,取得过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什么。③如果该问题没有被研究过,那么围绕该问题进行的类似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查询信息资料是选择会计法学研究题目时比较艰苦又特别重要的工作。

(2)科研题目系统化。在广泛查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即可进入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系统化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论及系统思想指导下,初步理顺和具体解决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句话来陈述会计法学科研的总目标。②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会计法学科研之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且对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响。在确定研究对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会计法学科研具体目标来选择会计法学科研的研究对象;要明确会计法学科研之研究对象的空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和条件范围;要考虑会计法学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对象的数量。③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研究目标相联系,同时还受到研究总体的性质、特点、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选题阶段作出系统的考虑。

(3)初步确定题目。约翰·杜威曾说:“问题表述得好意味着问题已解决了一半。”在初步确定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确切、科学地表述会计法学科研题目。从总体上讲,一个确切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应清晰地表达会计法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解决的具体任务,并确定会计法学研究活动中的关键因素。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科研选题不当的主要表现

1.选题偏大且重复。相关学术刊物上的会计法学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选题不具体、不明确。近几年来,选择热门会计法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较多,如关于会计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仅围绕会计法律责任的内涵、类别及其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够。会计法学科研是一项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从近几年来看,应用性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多数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更低,选题中忽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与研究;而基础性问题探讨又落后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使得应用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缺乏后劲,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例如,“会计执法监督”、“会计执法保障”等应用性强、价值大的会计法学应用性问题很少见到,即使有也难于在实践中操作,理论深度不够,而“会计法基本原则”、“会计法学与会计学的内在联系”、“会计立法中如何处理会计技术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几乎无人探讨,直接制约着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水平。

3.简单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学科的较多。移植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几年,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未结合会计法学特点加以改造而进行简单移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难发挥相应理论与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真正科学价值与意义。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少。任何一门学科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均存在诞生、发展、成熟等几个阶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门学科在诞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国会计法学正处在发展阶段,其研究方法应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过渡。但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较多描述会计法学领域中的有关现状问题,而较少分析有关各种会计法学现象的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会计法学研究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的功能,缺乏对功能或机制的深入分析,妨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的对策

1.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研选题。在会计法学科研中,发现并选择具有意义的会计法学问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和确定的是会计法学学科发展和突破的前沿,则表明其是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复他人的研究,则整个研究工作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2.努力培养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①培养创新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各种新事物的习惯,尤其是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现象,作为发现和提出会计法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力。直觉和想像是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主要的思维品质,而想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会计法学研究者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③注意积累相关和必要的会计法学研究背景知识。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会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必要的经济学、哲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需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积累。

3.遵循科学选题准则。会计法学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科学准则。

(1)创新性准则。创新性准则是指对所选择的会计法学科研问题应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提出新的见解,导出新的结论。会计法学科研选题的创新程度必须成为衡量其研究成果质量与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得出新的结论,真正体现会计法学研究的价值。为贯彻这一原则,应深刻理解创新概念,建立创新的体制,营造创新的文化,提高创新的能力。

(2)价值性准则。价值性准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制建设实践的需要;二是选取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要满足会计法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就现代会计法学而言,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会计法学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观条件,选择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可行性准则。一是从会计法学科研题目本身来说,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二是从会计法学研究者来说,必须具备本学科相当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并熟练掌握与运用有关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从客观条件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辅助力量、适宜的社会背景条件等。

(4)效益性准则。效益性准则就是在既定的人、财、物条件下和单位时间内,充分考虑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效益。具体地说,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选择要求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在目前会计法学科学研究经费不足而又急需展开会计法学科研的情况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准则。

4.规范选题程序。从整个会计法学科研选题过程看,它包括查询信息资料、科研题目系统化、初步确定题目和题目论证四个步骤。

(1)查询信息资料。在会计法学理论学习与会计法制建设实践中发现相关问题后,必须查询有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会计法学问题。通过查询相关会计法学问题的信息资料,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该问题的科学背景怎样,前人是否研究过。②如果该问题被研究过,取得过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什么。③如果该问题没有被研究过,那么围绕该问题进行的类似研究取得过哪些成果。查询信息资料是选择会计法学研究题目时比较艰苦又特别重要的工作。

(2)科研题目系统化。在广泛查询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即可进入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系统化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论及系统思想指导下,初步理顺和具体解决会计法学科研选题中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确定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句话来陈述会计法学科研的总目标。②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会计法学科研之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且对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响。在确定研究对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会计法学科研具体目标来选择会计法学科研的研究对象;要明确会计法学科研之研究对象的空间(地域)范围、时间范围和条件范围;要考虑会计法学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对象的数量。③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具体研究目标相联系,同时还受到研究总体的性质、特点、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选题阶段作出系统的考虑。

(3)初步确定题目。约翰·杜威曾说:“问题表述得好意味着问题已解决了一半。”在初步确定会计法学科研题目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确切、科学地表述会计法学科研题目。从总体上讲,一个确切的会计法学科研题目,应清晰地表达会计法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解决的具体任务,并确定会计法学研究活动中的关键因素。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法;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

会计法是一门会计学和法学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会计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学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会计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法并非民法、刑法等必须学习的主干课程,只是一门较为冷僻的部门法,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还有这么一部法律;但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法则非常重要,是必须掌握的重点课程,所以会计专业必须比法学专业更重视会计法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难以理解和掌握会计法的调整对象、法律效力、基本原则、法律关系等高度概括的法学基本概念和抽象的会计法律条文,更兼在校学生一般缺乏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难以达到利用所学会计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笔者认为,如果适时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会计法的教学工作,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概论

从会计法的角度来看,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会计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剖析典型的会计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抽象的法律条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条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他的学生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编辑成书,通过一个个具体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后人将这种教学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学界公认,案例教学法真正作为一种正式的教学方法被大量应用肇始于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兰德尔在1871年出版了第一本典型案例合集——《合同法案例》,用判例教材取代了通行的教科书。[1]案例教学法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很快为其他法学院所效仿,时至今日,使用案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训练,已成为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法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

然而,在会计法教学工作中有无必要引入案例教学法尚存在一定争议,持不同观点的人认为,案例教学法不适宜在会计法教学中推广。其一,英美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教学方法的差异。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方法,英美法系是判例法系,法院生效判决确立的判例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判例汇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学习从判例中提取法律原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在英美法系国家采取案例教学法是顺利成章的,且英美法系国家法学教育的层次较高,仅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法学专业,学生素质较高,案例教学法也容易取得效果。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主要采取讲授法律条文的教学方法,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国家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典是正式的法律渊源,成文法典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掌握抽象的法律条文是学生首要的学习目标,所在大陆法系国家采取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系统完整地把法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会计法属于成文法,显然应该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会计法律条文的教学方法。其二,法学专业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司法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司法实务能力对法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知识才是会计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本,会计法律知识属于从属地位,很多会计专业学生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接触有关会计法的司法案例,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采取案例教学法实无必要。

笔者认为,在会计法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其一,在大陆法系国家学习研究案例亦有重要意义。大陆法系国家虽然不承认判例是法律的渊源之一,但并不能否认判例在司法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法律条文的有限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涵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例有助于弥补成文法的上述缺陷。在德、法、日等成熟大陆法系国家,上级法院的判例在指导下级法院方面同样也发挥着先例作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虽起步较晚,但一直非常重视判例的作用,最高院公报每期都会刊登典型案例,最高院在2011年12月20日首度公布了四个指导性案例,显示出案例必然将在我国司法活动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故在会计法教学工作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大势所趋。其二,会计法律知识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同等重要。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会计法律知识与会计专业知识同等重要,会计法的调整对象是会计行为与会计关系,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办理会计业务等各种会计行为都要受到会计法的制约,如果轻视会计法律知识,违法实施会计行为,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掌握一定的会计法律知识必不可少,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会计法律知识。其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会计法不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外,还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其他相关法律中的会计法规范,而且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果仅采取通常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抽象的法律条文和晦涩的法律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将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会计法教学现状

由于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会计法教学采取的主要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案例教学法,但由于经验欠缺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结果导致学生的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脱节,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脱节,不能达到会计法的教学目的。

第一,以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采取的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不独会计法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会计法知识的先(上接第300页)后顺序,首先讲授会计法的基本理论,如会计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原则、法律关系、地位与作用等,然后逐条讲授《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会计法律规范。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完全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掌控者,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是一种典型的听、讲、记的单向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大搞一言堂,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却是昏昏欲睡,消极应付,教与学两张皮。由于我国属于成文法系,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必要的会计法知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强调知识灌输和理论学习,忽视了会计法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满堂灌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接触书本和法律条文,脑海里只有僵硬的法律条文和书本知识,没有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不知如何把所学会计法知识运用在会计实践中,无法适应会计实践中的千变万化,成了灌输式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因此在会计法教学工作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必要的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从培养学生的应试教育转到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从注重对学生会计法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知识传授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并重。

第二,案例教学尚存在诸多不足。部分会计法讲授教师已经注意到单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的弊端,在采用案例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由于经验欠缺和实践不足,目前在会计法教学工作中已存在的案例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一,案例选取草率。选取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兼获取手段有限,一些教师选取的会计法案例陈旧混乱、缺乏代表性,有些案例甚至从报刊、杂志上剪裁而来,这样的案例内容往往经过加工,缺乏必要信息,难以从专业角度作出分析和判断。以这样的案例作为载体用于教学,除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外,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甚至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其二,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一些教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经常在讲授某一理论或法律条文后,便简述一个案例,这个案例通常是为了证实讲授内容已经过故意改编的教学案例,案情高度概括,重点突出,教师预先明确知识点然后再提问学生,学生自然会运用所学理论来解释案例。举例教学虽然也在课堂上使用案例,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会计法律思维,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教师所讲内容。其三,教师角色错位。一些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由于灌输式课堂讲授惯性思维的作用,仍习惯于将自己作为主导地位。案例由自己事先选择,分析内容由自己事先设计,要么不容学生讨论,要么讨论走过场,案例讨论最后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聆听教师的精彩分析。这样的案例讨论,学生学到的仅是这个案例的个案解决办法,而没有学会教师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因为教师将自己分析案例的思路所走过的弯路忽略了,仅仅保留了正确的思路过程,学生只知道了结果,并不知道过程,就难以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会计法教学实际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讲过长期摸索,并结合会计法的教学实际,在汲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在会计法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如何操作个案提供模板,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案例教学法的展开应围绕这个主要目的进行。

第一,变教师主导型变为学生主导型,合理安排设计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流程。如前所述,目前在会计法教学中实施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主导型的,由于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教师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相当有限。学生上课时只是被动接受教师对某个会计法案例所作的介绍、分析和判断,没有作为真正的角色参与进去,案例讲解完毕,学生可能会很快忘记案例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须变教师主导型为学生主导型。所谓学生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法是指由学生选取案例资源,由学生分析和讲解案例,并由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案例教学法。[2]学生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法主要由以下几个具体步骤:其一,案例选取。案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由于学生经验不足,教师可指导学生选取最高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等最高院刊物上公开的案例,其次可考虑省级法院、中级法院司法公开的案例。案例还应该与特定的会计法学理论和会计法律知识点存在相当的关联度,案例的选取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其二,案例分析。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选取的案例从事实及证据认定、具体会计法律知识点适用等争议焦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应积极解答学生在分析案例时产生的各种疑问,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教师不能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自己的判断。其三,案例讲解。案例分析过后,每个小组应推选一名学生代表主讲本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判断,特别要阐明该案例的核心事实、所涉及会计法知识点,明确提出对案例的处理意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归纳学生的观点。其四,案例讨论。不同小组之间、主讲学生与非主讲学生之间应围绕案例讲解过程中产生的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尽量采取自由发言的方式轻松进行,学生的观点越是不同,讨论的越是激烈,对学生的启发就越大。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围绕会计法律知识在案例中具体适用展开,并对学生争议问题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但应最大限度尊重学生对争议问题的不同意见。

第二,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不放松对会计法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一,案例自身存在局限性。案例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上缺乏系统性,局限于案例所涉及的会计法律知识,这种知识往往是片面的和孤立的,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法律知识,因此单纯的案例教学法并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平台。其二,案例教学复杂费时。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事先选取案例,事中分析讨论,事后还要进行总结,费时费力,所花费时间要远高于课堂教授教学,特别是会计法知识点众多,授课时间有限,不可能完全采用案例教学法。故笔者认为,一方面,必须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课堂讲授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会计法基础理论上宜采取讲授式教学方式,在疑难会计法律条文上宜采取案例教学法,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各自长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不能放松对会计法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先导,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检验。案例教学不能取代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单独存在,案例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法学理论和会计法律知识,学生没有一定的会计法基础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将无法实施,所以教师不能放松对会计法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

没有任何两个案例会完全相同,任何一个案例都不会只涉及一个知识点。真实存在的会计法案例内容包罗万千,既包括会计知识,又包括法律知识;既包含实体法因素,又包含程序法因素;既涉及事实认定问题,又涉及法律适用问题。教师讲授的案例犹如行军布阵所用阵图,阵图背的再熟也不能保证每次打仗都打胜仗,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学生所要学会的并非仅是个案的解决方法,而应掌握分析案例和解决案例所涉及问题的方法。与英美法系国家流行的案例教学法相比,目前我国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法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且有关会计法的案例较为少见,所以需要教授的会计法的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才能逐步提高会计法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大元,叶秋华.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25.

[2]Todd D.Rakoff,Martha.A Case for Another Case Method[J].Vanderbilt Law Review,2007(March):601.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4篇

民国初年法政学校的兴盛与整顿——一种制度分析的视野

论法学教育目标与社会环境及司法考试的关系

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教学改革一个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法学教育中实践性别主流化——女性主义法律教学的议题与策略

法学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探讨

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优化财税法学教学为例的考察

实例研习教学法——本科法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比较优势:西部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

加强理工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思考

论“会计法”课程教学的困惑、生存与发展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取得成效初探

教育法与教育法学(上)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知识结构调查报告

大学学生组织的问题与反思——2006年10月18日在法大的讲座记录

“制度主义”谬误与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现代化

日本法科大学院成功了吗?

兰德尔时期哈佛法学院的教育改革(1870-1895)

韩国新法学专业大学院(LawSchool)制度

案例法在美国法律教育中确立的历史契机:兰代尔及其后

美国教育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研究——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

论法律思维及其养成——以法理学本科教育为例

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办学模式的创新

关于修订医事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考

关于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民法教学法改革、创新的探索体验

EmployerInvolvementinHigherEducation-ErosionofAcademicFreedomorResponsivenesstoNewRealities?

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处分规定的对策思考——以美国大学生行为规则为参照

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领

法学、政治学教育高地人才培养质量测评项目研究报告

民法学者、民法繁荣与民法发展

律师学院(InnsofCourt)——英国大学之外的法律教育机构

我们需要更加职业化的法学教育——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法学教育改革报告

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本土化演进

论案例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教材中的地位

如何在传统课堂中训练律师技能——以许霆案及其改编案例中的模拟练习为例

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以温州打火机案为主要线索

适应·反思·建构——中国高等教育三十年

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以本科生法学专业为基础

法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法学教育怎么了?

在法治的脚步声中前行——新中国公法学教育的发展

法律教育与法律文化的互适与共生

法律e化与互动教学——着重主动学习与专业多元之教学方法

优秀法学教学团队之建设路径论析

诊所法律教育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从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比较切入

完善法学专业实习指导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应届本科生提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研究

《会计法实务》课程教学初探

积极改革推动德育教育发展锐意创新培养学生全面成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验班德育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经验

法商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研究

共建协作网络共享文献资源——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系统现状述要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法 财务工作 影响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077-01

引言

财务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内容,做好财务工作对于推动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均十分重视。经济法的出台对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均存在明显的影响,对于规范财务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本文就经济法对财务工作的影响及意义进行具体分析。

一、经济法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1.规范经济主体的各种行为

经济法指的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总和,其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法对财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来说,经济法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经济规定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各项行为,包括管理行为、会计行为等。其中,会计法也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其对财务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约束作用,对会计成本控制、会计的报告形式以及审计规范、会计基本准则等均有严格的要求。此外,经济法还对财务工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有助于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为财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2.协调各类经济关系

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且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经济法可以对这类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进行合理的调整,有助于促进财务工作的有序发展。例如,经济法中的审计法、会计法、计划法、税法、价格法、产业政策法以及财政法可以调整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规范这些主体的经济行为和活动[2];经济法中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可以协调市场秩序方面的经济关系;经济法中的房地产法、自然资源领域法律法规、金融、环境、证券以及票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也可以对市场经济中的各项经济关系进行协调;经济法中的个人投资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等也可以规范经济组织张的经济关系。

二、经济法对财务工作的意义

1.规避财会活动风险

经济法在各个方面对财务工作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例如规范了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平衡了企业各方的利益冲突如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这些法律要求和行为规范均可以帮助减少企业面临财务会计风险的可能,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经济法要求财务信息必须真实有效,这不仅是为了维护市场活动的正常秩序,也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3]。当企业的财务会计数据失真时,企业领导会失去应该有的理智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最终导致企业损失严重甚至破产。因此可以说,经济法可以帮助降低企业的财务活动风险,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2.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规范

财务工作中的会计工作一般均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挂钩,因此会产生不少的经济问题,如少数企业漏税、偷税的问题或者财务报表造假的问题等等。当前不少经济问题的产生已经影响了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财务会计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经济大的存在可以帮助规范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以专业的能力和态度来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规范财务工作的方式、规格和内容等。

3.提供问题解决的方向

经济法的目的是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秩序,为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规定的方向,因此财务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只需要按照经济法的要求办事即可。例如,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票据的使用过程中就可以根据经济法的规定进行票据处理[4]。票据法中对票据的法律责任、提示付款要求以及具体的使用均有相关的规定,根据票据法的规定,财务会计人员可以将票据进行具体的分类,也可以在票据丢失之后向法院申请公示,同时可以懂得应该怎样利用票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如,会计法会为财务会计人员普及会计人员利益、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内容,指导会计人员的工作等。当然,除此之外,公司法、竞争法等在解决财务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有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经济法对于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作用主要是从侧面体现的。经济法中的会计法、财政法以及公司法等均要求企业在财务工作中能够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严厉禁止企业在财务工作中作假,给出不真实的财务信息数据,否则将会依法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只有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够得到同步提高,也才能够避免企业出现法律风U或者经营风险[5]。因此,经济法的出现要求企业不得不聘请更加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并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实现财务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工作技能、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方面素质的提高,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健康和长远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法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对于我国财务会计活动中的各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均进行了科学的规范,有助于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协调各方的利益,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事业单位规避财务活动风险,均衡各方利益,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工作中必须要求财务会计人员能够严格参考经济法,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本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玲.市场环境下会计对经济法掌握的必要性分析[J].金融经济,2015,14(13):177-179.

[2]孙霄然.我国经济法对财务工作的影响及意义[J]. 法制与社会,2015,26:223-224.

[3]马林丽.会计法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现实意义[J]. 法制博览,2015,35(27):182+181.

[4]本刊编辑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评价(2012―2013)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15,06:1440-1474.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法务会计 发展 市场经济 建议

自 "红光实业"开创了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的先河, 接着"银广夏"财务舞弊案、"东锅事件"及蓝田股份、嘉宝实业等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先后发生,这就越来越凸显法务会计的市场要求和现实意义。在我国,法务会计近几年有所突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如对国外相关观点的学习整理以及对会计制度构建研究不深入、学科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实践运用的系统研究仍然缺乏等。本论文提出三点促进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法务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和机构

虽然新颁布的《会计法》对新世纪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规范,但其他与法务会计有关的如证据法、企业会计法等法律制度并不完整。法务会计是社会主义法制市场经济中调节各种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使法务会计在执行业务时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即为法务会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在国际上其他国家均设有有许多法务会计组织和机构,如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法务和诉讼服务委员会(fls committee),为促进法务会计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相关的组织却只有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对而言并不够细化到具体地指导法务会计业务,更谈不上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因此,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将与法务会计业务开展有关的组织机构完善起来,使从业人员在业务开展上既能自觉接受管理、指导、监督,又能公平、自由地交流工作方法、操作规则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达到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从业风险,拓宽业务范围等目的。

二、大力推进法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对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素质提高

理论研究是一门学科不断成长和持续焕发活力稳步健康发展的源头。作为新生的极具前途的法务会计专业,更应当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理论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规范的法务会计理论体系。参考国外的经验,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应当主要由专业机构或大学来承担,这是因为专业机构和大学能够集中优秀的专家学者一起研讨和掌握专业最新最前沿的基础理论动态。而实践理论研究的任务则应当主要由各会计事务所(或相当机构)承担,这是因为实践理论主要是具体技术(如检查技术、鉴定技术等)在法务会计在业务开展中的运用,而会计事务所(或相当机构)是实施这些具体技术的最终主体,相对而言更具有实践优势。但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理论的研究成果都应当在学术研讨会、专业刊物等平台公开,使之得到广泛的交流,促进法务会计理论的发展。

法务会计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市场经济经济活动服务,因此大力培养法务会计从业人员势在必行。相比传统会计,法务会计的从业人员要求更高--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而且还应当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证据规则知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敬业的精神。鉴于我国法务会计从业人员匮乏的现状,可以在院校学历教育上加大对会计学和法学的交叉培训,打好后备人才的基础。同时,在有经济或法律专业特色的高等院校中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借鉴国外同等学历的教育机制系统地培养法务会计的基本从业人员。再次,可以在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等相关专业人士中开展业务培训,针对性地补足薄弱和发挥特色,"快速"地解决市场经济对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问题。另外,法务会计从业人员不能无原则赞成客户的立场,而应提供独立的法务会计服务,遵循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不可忽视的是,人才培养方案都应当建立在法务会计资格认证制度完备的基础上--比如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全国(或国际)统一的资格考试以获得从业资格。

三、大力拓展法务会计业务范围的同时,促进业务实践有序、规范。

我国法务会计发展具有业务范围不够宽阔的缺点。就国内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开展得较为突出的业务主要有:税务会计、保险赔偿责任理算会计、海损事故理算会计等,但仍以税务会计为主。社会公证会计、物价会计、基金会计等则需待社会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完善后逐步开展。要拓展上述业务,除了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外,还应当建立完善法务会计的业务部门。由于法务会计业务的开展牵涉诸多机构部门,因此还要加强各相关机构部门之间的协调,恰当处理其关系。只有这些机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增强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继而促使法务会计的业务开展有序、规范。

参考文献:

[1]张苏彤:《高级法务会计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慧慧:"法务会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载《中国工会财会》 2004年04期 。

[3]罗鹏:"论法务会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载《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3期

[4]赵红英:"我国法务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6期

[5]张秀梅:"建立我国法务会计的构想",载《四川会计》2002年第四期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财务会计弄虚作假的舞弊事例频繁出现,导致企业的诚信信誉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这也从根本上反映出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监管体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文章就我国财务会计监管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我国财务会计监管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与对策建议。

一、我国财务会计监管体制的现状

随着国内外重大财务会计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财务会计监管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会计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安然、安达信、世界通信,施乐和默克制药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爆出财务会计假账丑闻,凸显了西方国家财务会计市场监管体制的弊端;在国内,琼民源、郑百文、蓝田股份、黎明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告虚假等问题的查处,导致企业的诚信信誉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据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在财政部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家,虚增资产18.48亿,虚假资产24.75亿,利润不实的157家,虚增利润14.72亿,虚减利润19.43亿。以上这些财务会计弄虚作假的舞弊事例和数据,尤其是在我国出现的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监管体制存在着的缺陷,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我国财务会计的法制体系不健全

1985年,我国《会计法》公布实施。此后,1993年与1999年我国相关部门虽对《会计法》作了修改,明确规定了严禁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弄虚作假的编造,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等内容,但由于在财务会计领域缺乏严谨严密的规范及相应的实施细则,《会计法》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比较差,难以切实的加以推广实施。加上在执法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这些也造成了我国财务会计舞弊案件的普遍性比较高。

同时,尽管近些年我国监管部门对对财务会计加大了审计工作,并加强了对财务会计的舞弊行为进行行政、刑事的处罚,但现行的法律缺乏相关的民事责任的认定与处罚。譬如,我国现行《会计法》在有关会计造假法律责任的第43条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可见,我国《会计法》对弄虚作假的财务会计的法律认定,只规定了相关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对民事责任缺乏足够的认定与处罚,这显然不足以对财务会计违法的单位与人员构成足够的威慑力。因此,很多企业与财务会计人员铤而走险违规、违法的操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我国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管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线是利润,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由于企业的法制观念淡薄、财务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企业往往就在财务上弄虚作假,对内对外搞两种账与两种表,欺上瞒下,谋取利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的:(1)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以初步建立,但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从会计管理体制上看,财务会计人员就必须服从于企业法人代表。事实上,目前企业财务会计主管通常由厂长(经理)任免,其财务处理的独立性、客观性受到较大的影响。(2)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企业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很多企业的闲置资产、账外资产、不良资产以及呆坏账等现象比较严重;也有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甚至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财务会计人员只向上级领导负责,而不向投资人、国家财务审查机关等负责。(3)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管体系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形同虚设,企业的外部财务会计监管体系也是不尽人如意。目前,我国企业外部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主要由企业的主管部门承担,这难免存在地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垄断性、私密性等特点,也使得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管难以实施。

其次,我国现阶段的企业财务会计监管部门主要有财政部、税务局、证监会、审计署等多个部门。这些个政府部门都有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管的责任,然而往往由于缺乏统一性,这也使得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管工作错综复杂,矛盾丛生,既造成了政府资源的重复浪费,也不断引起信息混淆。这些政府监管部门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在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管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安排与分工,而是各自为政,职责多有重复,甚至在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管问题上相互冲突乃至责任的相互推委,从而严重影响了政府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管的权威性。

二、我国财务会计监管的改进与建议

(一)完善财务会计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做到严格执法

1.法律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一个法制社会和国家中任何规范都离不开法律;我国财务会计监管的有效实施,也同样离不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运用法律手段既可以有效地抑制各式各样的财务会计舞弊行为,也可以对维护财务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起到最根本的作用。目前,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但缺乏操作性,因此,应尽快出台《会计法》的实施细则,以提高《会计法》的实际操作性,并加强对《会计法》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会计法》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要加强我国财务会计其他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还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严格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为提高财务会计市场的合法有序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在财务会计法律体系建立的基础之上,还应加快财务会计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如对《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经济法》、《证券法》等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可以促进财务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

2.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监管的规范体制。目前,我国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监管机制认识不深,领悟不够,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监管形同虚设,监管力度弱化,财务会计弄虚作假的情况见怪不怪。这一方面要求企业单位内部要建立完整的财务会计监管机制,即改革现行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建立财务会计主管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阻断财务会计弄虚作假,财务会计人员通过上级财务会计部门统一管理,以保障他们的职权,从而保持了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使企事业内部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也充分发挥了广大财务会计人员依法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单位责任主体在财务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很多企业中,大多数的单位负责人权责过大,对财务会计工作认识不够,认为自己可以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任意的指挥。这就严重阻碍了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是企业出现财务会计弄虚作假舞弊案件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进一步落实《会计法》关于“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等内容的规定,督促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懂财会法律、经济法规,切实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真正履行相应法律赋予的财务会计责任,同时也要为财务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条件。

(二)加强企业的外部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做到有效监管

在财务会计监管中,单纯依靠法律监管和企业内部监管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管,即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1.政府监管主要是指通过我国的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督等部门,对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并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财务会计监管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政府财务会计监管能弥补市场经济下财务会计存在的缺陷。市场规律的运行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资源的重复与浪费在所难免,因此,通过政府监管,可以有效解决市场交易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2)加强政府财务会计监管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地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管。政府财务会计监管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借助于政府财务会计监管能有效对财务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争议进行适当的安排;同时,政府财务会计监管也可以维护公共利益受损,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2.社会监督是指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等委托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委托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审计监督。只有充分运用社会审计监督等外部财务会计监督,才能充分的加强企业外部财务会计监督力度,切实有效解决对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国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努力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使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起到专业性的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影响就至关重要。一方面,注册会计事务所的组织体制必须确保在社会经济中处于独立、客观、公正的中介地位,要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会计事务所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从而为确保会计事务所专业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整顿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水平,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为基础和规范的财务会计服务市场信用体系,使他们真正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监督审查卫士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2]孙续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1,(3).

[3]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陶良虎,贺茂清.市场经济与会计监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蔡建明.关于政府会计监管的再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8篇

会计在演进过程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迁所引起,会计在面临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迁时总会积极寻求方法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所以,在20世纪中叶,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专家们经过讨论与论证后明确预言:会计理论在未来的发展必然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其中一种来拓展其范围:一是在会计学领域引入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二是扩张会计学研究的范围。同时,美国著名会计思想家马蒂斯奇(1984)也指出,“如果没有内部动力和其他学科向本学科的渗透,现代会计研究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思想创新”。产权会计正是在会计学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会计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了产权经济学、法学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另一方面扩张了会计报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它是会计学与现代产权理论、法学理论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这一微观领域的具体运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产权会计”的国家绝非偶然,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所有者权益日益得到重视,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凸现,会计学术界萌动着将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思潮。刘峰早在1992年就将科斯定理引入会计学,并详细解释了会计准则变迁的根本原因,在制度经济学领域为产权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4年,伍中信首次鲜明地提出“产权会计”这一概念,由此正式拉开了我国会计学术界产权会计研究的序幕。由于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产权变动情况、监督企业经济行为、保护所有者权益,产权会计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大批会计学者投入到产权会计研究中,产权会计理论也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迄今为止,我国会计学者已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产权会计的相关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权会计理论体系。虽然产权会计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尚不到二十年,但产权会计的历史决非如此短暂。实际上,从1494年卢卡·帕乔利提出创立现代会计以来,会计就与产权之间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只是囿于那时的经济关系相对简单、相应的产权形态不够丰富,产权会计尚未提上理论研究的日程而已。笔者截取1994年以来的这段历史对产权会计进行研究,并不是否认产权会计漫长的发展历程,相反的,是为了从我国学者近二十年关于产权会计的研究成果中对产权会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逻辑地考察,对产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规律性总结,这不仅对于产权会计自身的发展以至于我国会计学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为探求我国产权会计演进的规律,必然需要确定可以反映我国产权会计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作为思想理论载体的学术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术研究的进展程度,因此,笔者以产权会计被提出以来的学术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即选取中国知网源数据库中自1994年至2012年间的有关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纸中关于产权会计的学术论文,并统计其数量特征,以探寻产权会计在我国发展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性特征。经统计,中国知网源数据库中主题同时涉及“产权”及“会计”二词的论文篇数共450篇,笔者以时间为标准,研究产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及状况,同时对产权会计论文与一般会计学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产权会计在我国发展与推广的特殊性。文献统计表明,有关产权会计研究的文章自1994年开始出现在会计学术期刊中。其中,1994年至2003年这十年间的产权会计学术论文数量较少,在较低的水平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004年以后,众多学者纷纷开始注意到产权会计对于保护所有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其进行了更加密集的研究。而到了2009年,关于产权会计的研究再次进入到平稳的状态。这种通过文献动态分布过程对新理论、新技术推广的研究已经有前人的工作,如刘丽(2004)等研究了ISO9000在中国的推广,从而提出ISO9000在中国的阶段性特征。显然,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是不同的,技术创新从一开始就是在一个市场需要的环境下发生的,但理论创新并非一开始就能得到市场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产权会计演进的阶段

产权会计自提出至今已近二十年。笔者对1994年以来研究产权会计的论文数进行了统计,得到图1所示结果。如图1所示,产权会计从1994年开始引起我国会计学术界的关注,产权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此开启。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产权会计演进速度缓慢,这些年份的产权会计论文数量在较低的水平上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是产权会计演进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产权会计在我国刚刚萌芽,初期论文增长速度非常缓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进的速度有所提高,在2001年出现了一次小高潮。从2004年到2008年,产权会计充分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产权会计相关问题,几乎每一年的产权会计论文数量都呈现迅猛增加的状态,且增加的幅度基本相同,迅猛增加就是产权会计演进的第二个阶段的特征。其中2006年产权会计达到该阶段的第一个高潮。很快2007年到2008年,产权会计论文又再次出现迅速攀升的状况,甚至比2004至2006还要快得多。从2009开始,产权会计学术论文开始恢复到比较平稳的状态,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从产权会计演进的规律性来说,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现——初步接受阶段 1994年到2003年的第一阶段,以《会计研究》、《财会通讯》、《四川会计》等会计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博士毕业论文为主。这些文章多数认为会计制度与产权保护不可分割,要改善现有的会计构建,弥补缺点就要引进产权会计的理念。经统计,1994年到2003年关于产权会计的学术论文多数着力于介绍产权概念、分析产权与会计的联系、运用产权理论对会计原则、会计假设等基础问题的重新构建等方面。由此表明,这些文章是对产权会计的初级介绍。更早一点,厦门大学刘峰与黄少安(1992)发表在《会计研究》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一文虽未明确提出“产权会计”的概念,但它可能是我国第一篇将现代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文献,该文“将科斯的产权理论引入会计领域,并期望这一引入能给会计准则的讨论与制订以新的启发。”

从第一阶段的文章来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作者均为高等院校的学者与博士生。湖南大学的伍中信堪称我国产权会计第一人,其1994年发表在《四川会计》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与产权保护》第一次在我国明确提出了“产权会计”的概念,并论述了产权与会计的关系,作者认为“产权界定的实质,就是界定企业各有关产权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而会计则是界定产权的重要手段,会计制度与产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并提出“会计原则产生的直接导因是产权主体利益的保护”的观点。梁伟民(1997)发表在《财会通讯》的《正确核算,摸清集体资产的家底》说明产权会计开始被推广到实务界。2001年厦门大学杜兴强的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契约·会计信息产权·博弈》以会计信息产权为中心而展开,详细介绍了会计信息产权,提出“会计信息是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的观点,并对会计信息产权的基本逻辑、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及其特殊性、会计信息产权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会计信息产权的作用及会计信息产权的博弈基本框架进行了具体介绍。这表明,学者们对产权会计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认为产权会计是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产权界限明晰、市场经济完善相结合的,这种新型的会计思想理论必将为会计界广泛接受。

这个阶段是我国会计界发现、认识产权会计,接触、了解并慢慢接受创新事物的阶段,产权会计研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二)学术热点阶段 从2004年到2008年,产权会计开始在会计学界普及,我国学者研究并总结前一阶段我国的产权会计研究成果,如李连华(2004)的《产权会计理论学派及其治理政策》。我国加入WTO后,人们对产权会计提出的新问题做了新的研究,也将国外发达国家产权会计发展状况介绍入我国,如康均(2004)的《20世纪美国产权会计发展研究》。另外,郭道扬发表在《会计研究》的《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一文,是根据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精神,开篇就阐明了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即为产权经济的论点;其次,作者结合现代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契合点的研究,较为系统地论证了现代产权经济学发展对会计理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再次,作者还指出作为产权经济学发展基础的产权经济是会计方法的改进以及会计法制的健全的内在动力之一;最后,作者认为会计的发展进步反过来也对产权经济进行管理控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在行文中,该篇文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全面确立现代产权会计观及在现代产权会计观的指导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变革上,其内容涵盖了产权会计研究主体、产权会计研究对象、产权会计法律制度、建立产权价值运动论这一产权会计的主体理论、从产权控制方面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企业是契约集合的角度来控制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与结果等一系列问题。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会计理论的进步、会计实务的改革,以及对于我国建立以产权规范为核心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人们对产权会计的介绍阶段已经完成,进入了研究阶段。同时,在这一时期,有些学者另辟蹊径,着手对产权会计史进行研究,如康均的《产权会计史研究》一书,以产权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会计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旁征博引,对产权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及其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还有学者将公允价值引入产权会计学,如湖南大学曹越(2006)的《产权会计发展的必然:公允价值计量》一文中提到,“产权与公允价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追求价值计量是现代会计产生、发展与变更的内在动力。价值计量是产权会计和公允价值的契合点并实现了二者在内在逻辑上的完美对接,是会计完成界定与保护产权这一历史使命的有力武器,公允价值计量为产权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我国产权会计研究的最重要成果是已经形成理论体系,其中,以田昆儒的《产权会计学论纲》、伍中信的《产权范式的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为代表,伍中信指出“会计与产权从古至今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产权理论为会计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会计理论也弥补了产权理论自身存在的缺陷。产权会计学派在我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产权与会计二者的高度耦合;产权会计理论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重大突破;产权研究范式是现代会计变革的内在诉求;本世纪会计变革的主旋律必然是产权会计。”这是我国产权会计理论研究中一篇具有相当理论高度的文章,其发表标志我国产权会计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对第一阶段而言,产权会计在本阶段发展迅速,学者们较深入地研究了产权会计与制度变革、产权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之间的关系,对产权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了更加深刻与全面的分析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但由于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学术性的,缺乏社会实践运用,出现饱和状态。

2004年至2008年这个阶段发表的论文开始重视研究产权会计的理论体系,产权会计研究成为了我国会计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得到了初步结论。

(三)社会运用阶段 从2009开始,讨论产权会计的论文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论文多是从实际出发,具有某种向社会推广的功能。同时,发表文章的期刊也呈现大众化趋势。如孙红梅、薛菲(2009)的《产权会计与传统会计比较》一文通过对“产权会计与传统会计在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期在加深对产权会计的认识的基础上推动产权会计理论与产权会计实务的进一步研究。”这里的文字已经没有前缘研究的特点,而更像是教科书。南开大学宋智勇(2009)的博士论文《体制转型中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会计模式变迁》讨论了转型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在企业层面,产权与会计的关系集中体现为企业产权制度决定企业会计模式,企业会计模式也会反作用于企业产权制度,并影响其运行和绩效”的观点,并认为应从三个方面优化企业的会计模式,首先是要通过综合平衡的目标导向,全面优化会计规则的制定模式,实现会计模式与法律产权制度的协调;其次是要通过加强会计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建设,切实严格会计法律规则的执行,实现企业会计运行机制的重构;最后是要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采取审慎的态度。同时产权会计理论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曹越、伍中信(2009)发表的《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等。其中,郭道扬(2009)发表在《会计研究》的《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历史起点》一文阐明了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主体脉络,明确指出“‘第二历史起点’由私有财产制度的形成而引发。在财产社会与产权社会里,产权会计体现在古代、近代乃至现代各个历史时期越来越强的基础性控制作用,保障了产权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秩序”,是一个扛鼎性的理论探索。

三、产权会计母学科——会计学在我国同期的发展

为了认识产权会计的发展所代表的理论创新演进的特性,笔者考察了产权会计学科的母学科——会计学研究在我国的同期发展,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图1表现的过程特征是否是会计学的整体特征?第二,一个新的理论创新与其母体理论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如图2所示,从1979年到1993会计学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整个会计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将图1与图2进行比较会发现,同期产权会计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此阶段并无产权会计学术。产权会计论文自1994年开始出现,但数量极少。直到2004年,产权会计在我国的会计学研究论文中的比例才得到较大提高。对比图1与图2,可将会计学与产权会计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单一项发展阶段一 从1979年到1993仅有会计学在发展演进,且发展演进的速度很缓慢,产权会计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二)同步发展阶段 1994到2003年产权会计开始被学者讨论,产权会计与会计学两者同步演进,论文增长的速度与会计学论文增长速度趋同,并且产权会计研究是随着会计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时期的发展是学科内部的发展。

(三)产权会计发展阶段 2004到2008年,产权会计论文增长速度超过了会计学论文增长速度,这主要是由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产权制度改造,确立了建立健全现代产业制度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十六字方针。

(四)单一项发展阶段二 2009到2012年,会计学迅速发展,产权会计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

在这四个阶段中,2004到2008年产权会计学的演进速度远远超过了会计学的演进速度。这是一个新兴学科迅速发展阶段必然发生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看到思想理论演进与社会需求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至2010年间会计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同时,产权会计研究几乎没有进展,这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企业财务危机的治理等问题的研究导致的,这表明人们对某些学科的强烈需求可能会影响另外一个学科的发展。

四、产权会计阶段性特征理论基础——熊彼特模型

产权会计作为一种理论创新,其自身的发展演进过程是否体现或者验证了某种已知的、普遍的规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模型为该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成果演进的特点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的起源与演进可以说是技术进步链上两个相互交错、不可分割的环节。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一种技术的成熟必然导致该种技术边界的扩张,同时该边界的扩张反过来会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技术达到一种平衡或者衰落状态。在该种观点提出后,熊彼特创新理论模型又被进一步发展为一般的“传染病模型”。之所以被称作“传染病模型”,是因为相关学者认为,传染病传播过程与创新成果演进的过程十分类似。具体来讲,由于感染者较少,正常人接触感染者的几率较低,传染病在一开始往往传播较慢;而随着感染者数量的增加,正常人接触感染者的几率会成倍增加,传染速度会逐渐加快;但由于可能感染的人数总量是有限的,所以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在感染人数接近饱和点时会逐渐减慢,直到到达饱和点。创新成果演进的过程也与传染病传播过程呈现明显的相似性特征,二者共同遵循Logistic曲线规律,当感染人数或者是创新成果演进逐渐达到饱和时,会出现一个平缓的高峰(见图3)(Rogers E M.,2003)。

(二)创新与市场的关系 熊彼特创新理论模型仅仅在理论层面以几何曲线的形式陈述了创新成果演进的特点,却并没有讨论创新与市场的关系。Wonglimpiyarat和Yuberk(2006)提出新产品推广需经历三个阶段,即研发阶段、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阶段。经过统计与分析,笔者将产权会计的演进与Wonglimpiyarat和Yuberk提出的研发活动的三阶段论进行比较后认为,产权会计的演进也同样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发现——初步认识阶段,也可称为萌芽阶段,人们开始初步接触、了解产权会计,但并未确定其研究的意义,也不可能对其进行广泛的传播。其次是学术热点阶段,也可称之为发展阶段,学者们接纳了产权会计理论,并且开始认识到其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重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与完善,传播速度在该阶段明显加快。最后是社会运用阶段,也就是成熟阶段,产权会计理论开始被广泛推广到会计实务中,人们把产权会计与企业产权制度明晰、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实施到企业、区域的层面上。在这个阶段产权会计应用范围得到扩大,理论研究继续深入。产权会计的这种阶段性演进进程,体现出思想理论创新推广与研发活动创新推广有类似的过程特征,即都符合熊彼特创新理论模型。同时,也证明了产权会计作为母学科——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在跟随母学科发展进步大趋势的同时,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呈现出明显的Logistic曲线轨迹。

五、结论

通过对产权理论会计发展阶段的总结,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一)产权会计在我国的演进阶段 产权会计在我国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3年,产权会计在我国出现,并且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稳定状态。第二阶段从2004年到2008年,产权会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产权会计问题,论文数迅猛增加。第三阶段从2009年到2012年,产权会计论文数再次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二)产权会计理论演进的启示 产权会计的演进表明,一种思想理论,最初它往往作为学科内部认识而发展,形成发现和初步接受状况;随着学科内部的认识扩大,在总体学科发展的条件下,创新理论成为学科热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然后由于社会需求的出现,在理论已经形成应用力量时,创新理论会被广泛应用于实务界。此外,一门学科研究的发展,可能因为另外学科被强烈需求而被冲淡。外部冲击对思想理论的发展演进可能产生影响,但社会需求仍是思想理论发展演进的主导力量。

(三)产权会计演进的特征 产权会计演进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符合熊彼特创新理论模型,说明熊彼特模型不仅在科技创新推广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创新发展演进过程中也有其普遍的指导、预测作用。同时,根据熊彼特模型,我国产权会计在经历现阶段的平稳发展后,势必迎来新的高潮。而这一高潮的到来将由我国产权法律体系的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等因素所决定。

参考文献:

[1]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郭道扬:《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历史起点》,《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

[3]伍中信:《产权范式的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曹越、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会计研究》2009第2期。

[5]刘峰、黄少安:《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1992年第12期。

[6]李连华:《产权会计理论学派及其治理政策》,《财经论丛》2004年第2期。

[7]康均:《20世纪美国产权会计发展研究》,《财经论坛》2004年第11期。

[8]伍中信、彭清华、胡永远:《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与产权保护》,《四川会计》1994年第10期。

[9]梁伟民、王城:《正确核算,摸清集体资产的家底》,《财会通讯》1997年第1期。

[10]郭道扬:《产权会计研究的力作——述评》,《财会通讯》2006年第12期。

[11]田昆儒:《产权会计学论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2]刘丽、卢风君、刘扬等:《ISO9000标准的扩散研究》,《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3]孙红梅、薛菲:《产权会计与传统会计比较》,《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21期。

[14]杜兴强:《契约·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厦门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15]宋智勇:《体制转型中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会计模式变迁》,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7]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ed). New York: Free Press, 2003.

[18]Wonglimpiyarat J.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managing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6,6(1).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会计理论 会计研究方法 研究轨迹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18-0016-04

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研究大致经历了引进和学习前苏联模式、“”的研究停滞和扭曲、复苏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这四个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的长足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因此研究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应从这一时期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的杜胜利、赵西卜、李梅(1996)对《会计研究》进行百期回顾(1980年至1996年已发行百期)并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进行透视,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分为四个阶段:1980年至1982年为我国会计理论的起步阶段,1983年至1986年为我国会计理论的目标确定与战略规划阶段,1987年至1991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理论的发育与成长阶段,1992年至今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繁荣发展阶段。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第四个阶段(1992年以后)做进一步详细划分,把1992至1993年称为第四个阶段,1994年至1996年称为第五个阶段,1997年至2001年称为第六个阶段,2002年至2006年称为第七个阶段,2007年至2012年称为第八个阶段,2013年以后称为第九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2),以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和《会计研究》创刊为标志,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冲破思想禁锢与束缚开始起步。新中国第一本全国性会计学术期刊是财政部主办的《新会计》月刊,创刊于1951年1月,创刊目的是为了介绍苏联的会计经验、传达政府会计法规、对疑难会计问题做解答。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1月,财政部率先创办了《财务与会计》杂志,紧接着1980年1月,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会计学会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以会计理论研究为核心的学术期刊《会计研究》,历经三十余年,迄今在中国会计学术界赢得了很高的权威地位。这一时期的主要论题有: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经济核算制,会计学科体系,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活动论,中美比较会计研究,西方审计介绍,翻译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立法,会计监督,会计史,经济责任制与会计问题,会计名词规范化讨论。这一时期的突破性进展是冲破“管理工具论”理论束缚,提出“会计管理论”新思维。这一理论成果迅速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接受,并用以指导会计工作。会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在政府的有关文件中明确予以体现,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次突破。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征是以“管理活动论”为代表的多种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其理论的产生。我国会计学界第一次形成了以“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为代表的会计学术流派,并大量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开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进行中外会计比较研究。

第二阶段(1983―1986),以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正式确立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标志,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目标确定与战略规划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论题有:会计改革,会计法,管理会计,质量会计,责任会计,注册会计师,银行会计,会计理论建设,会计教育,会计研究方法,物价变动会计,司法会计,成本控制,中外合资会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出会计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型会计向现代的管理控制经营型会计的历史性转变。另外,以1985年《会计法》颁布与实施为标志,开始了会计组织与管理和会计法规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

第三阶段(1987―1991),以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正式“中国会计学会科研规划”(“七五”科研规划)确定50个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七个专题研究组为标志,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发育与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的论题有:深化会计改革,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破产会计,会计史研究,会计准则,资产计价与评估,会计监督,物价变动会计,财务改革与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税务会计,三式记账法,人力资源会计,承包制与利润分配,教育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货币时间价值,会计电算化,总会计师及微观会计组织与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是以经济责任制(承包制、利税分流)为基础,以西方管理会计为借鉴,以企业实践经验总结为依据的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另外,“会计原则专题理论讨论会”的召开和“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组工作任务说明书”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开始有组织地、系统研究会计准则问题。另外,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计理论研讨会”,揭开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研究的序幕,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四阶段(1992―1993),以1992年中国会计学会“八五”科研规划纲要的和财政部在深圳举办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为标志,进入了以规范会计核算标准即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为主轴的繁荣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深层次背景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的论题主要有: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关系的研究,企业财务制度,企业成本控制理念与制度,注册会计师责任与职能,会计课程设置等。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1993年在全部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为标志,会计理论与实务步入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轨道,这是我国会计理论向国际化、应用化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

第五阶段(1994―1996),以我国于1993年11月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主要论题有:具体会计准则,非营利组织会计,集团公司会计,合并会计报表,资本结构问题,国有资本保全,产权资本理论,制造成本,资金短缺问题,会计信息研究等。这一时期,大部分研究是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展开的。1995年中国会计教授会在上海宣告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年会,此次会议的参加者几乎全来自国内外的会计学术界,而不是政府部门或实务界,讨论的议题也主要限于会计理论研究方面。这一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为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计划的颁布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六阶段(1997―2001),以1996年底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的为标志,针对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由此引发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业绩评价体制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主要论题有:中国与西方国家会计差异的比较分析,中国会计特色问题研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完善和实施《会计法》的理论研究,加强会计监督问题研究,会计人员道德与自律机制,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注册会计师制度,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与财务诊断问题,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相关问题等。在执行“九五”计划的关键时刻,朱F基总理提出了要大力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自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制度,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人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剖析与会计有关的各种问题,开始关注会计新领域理论与实务的探索,为新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会计支持。

第七阶段(2002―2006),以美国出现的安然、环球破产事件以及我国的琼民源、蓝田股份丑闻事件为标志,针对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会计职业道德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主要论题有:财务报告准则,投、融资决策,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披露与信息质量,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独立审计,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报表收益与现金流,企业合并会计、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导向审计,价值链会计,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等。这一时期,针对美国出现的诸如“安然”事件、美国环球电讯、美国环球航空等会计舞弊,以及我国出现的 “蓝田股份”“银广夏”等会计丑闻,在会计伦理、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分析利用、企业内部控制、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涌现。另外,发生在这一期间的“蛇吞象”即联想集团收购IBM,使得会计界大量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合并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有关话题。

第八阶段(2007―2012),以财政部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为标志,表明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我国的会计改革已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和较高的水平。主要论题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信息透明度、会计稳健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智力资本、人力资源会计,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及完善问题,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利益分配、财务困境、风险预警、全面风险管理,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效率,政府会计改革,高管薪酬、股权激励,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的应用与评价,高校教育成本预算、核算管理,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教育改革,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等。这一时期,对新准则实施后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评价和改进。围绕增值税转型,所得税、房产税改革也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围绕大股东行为、高管薪酬问题,在股权激励、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效率方面也有了大量研究成果。针对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对我国的波及影响,大量有关风险预警、风险管理、财务困境化解的成果不断涌现。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之后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另外,有关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开始星火燎原,这也是对传统会计的补充和挑战。2012年财政部修订了新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研究由此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第九阶段(2013年至今),以2012年底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水平,夯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基础、服务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迄今为止涉及的主要论题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非财务信息披露、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环境、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公允价值研究,内部审计,企业集团、资本市场,所得税会计,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股权控制、股利政策等。

2002年至2013年这十多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有以下特征:(1)研究领域大多分布在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方面;(2)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前,有关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白热化,但在新准则出台以后,研究热点转向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应用方面;(3)有关会计舞弊研究、国际会计的研究逐渐淡化;(4)会计教育研究、会计信息化研究经历了黯淡期以后,又被逐步提上日程;(5)注册会计师制度及审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环境会计、内部控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简要梳理

许家林(2006)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可描述如下:

(一)20世纪7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内容尚未涉及此类问题

在此之前,人们较多关注的是会计技术方法的运用,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则大多纳入学者个人的学术修养范畴,还没有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到议事日程。

(二)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会计研究方法关注度不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会计理论研究的气氛开始活跃,表现为对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目标等问题的研究,但会计研究方法也随之引起会计学界的注意。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杨时展教授运用控制论研究会计的本质,提出了会计控制论的观点。孙宝厚博士运用系统论研究会计的本质,完成了其博士论文《会计系统论》。裘宗舜教授运用信息论研究会计的本质,出版了《会计信息论》一书。1988年裘宗舜、王平在《会计改革若干问题――一张有意义的社会问卷调查表》第一次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可以说1988年以前,我国会计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直到1996年会计领域运用实证研究的文章还是很少。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会计研究方法的专门研究

周忠惠(1984)提出要对会计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认为建国以来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广泛运用的方法论有归纳与演绎、政策规范、调查分析、广泛联系、比较研究等五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应逐渐引入一些新的方法论,如行为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要解决如何正确认识方法论、传统方法论与新方法论如何结合,以及如何发展与完善方法论等三个问题。

(四)20世纪90年代初期,会计研究方法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

徐兴恩(1991)指出,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由哲学方法、经验方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比较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移植方法和开拓方法等十个部分构成。《会计研究》在1991年第6期发表了徐兴恩的“论会计研究的方法”一文,以后又有文章陆续发表,1997年还专门发表了一系列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这些论文除了介绍会计研究方法外,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取舍也进行了分析。

(五)20世纪90年代中期,倡导召开会计研究方法的专题研讨会

1996年8月,天津财经大学的于玉林教授发起并召开了“全国首届会计方法学研讨会”。会上主要探讨了会计研究方法及其体系的建设问题。

(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96年沈艺峰的《会计信息披露和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开始了我国会计界“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研究。但实证研究方法开始广泛运用于会计研究领域,还主要得益于1995年开始每年举办的中国会计教授会与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的努力。在部分海外华人会计学者的强烈呼吁与积极推动下,强调研究会计理论时问题要小、方法要细和证据要实等理念,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博士论文率先向实证研究过渡。此外,《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也开始刊登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资本市场的文章。

仍然以《会计研究》近十年来所刊登的学术论文为样本,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文章进行分类,来观测研究者们所采用的会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法变化的趋势,希望能够以小见大,折射出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动向。如下表所示。

由该表可以看出,2002年至2013年,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动向有以下特征:(1)整体来看,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甚至超越了规范研究,成为主流研究方法;(2)在实证研究方法中,实证分析、假设检验方法的运用较多,观察描述、调查问卷、案例研究等方法的使用相对较少;(3)近三年来在会计研究领域开始采用实地研究、实验研究,这是我国会计研究方法方面的显著变化。实地研究中要综合运用多种其他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需要花费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验研究的实施需要精心的安排和巧妙的设计,除了具备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足够大的实验参与群体,以及适宜的实验室环境等。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实验研究文章凤毛麟角,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需要研究者去大胆尝试。

三、总结及评价

我国会计理论的长足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总体上是一个由摸索至清晰、由感性至理性、由偏误至正确、由拿来主义至自我创新的过程。

(一)由封闭研究到趋同创新

改革开放之前,会计理论研究的议题都紧跟政治形势,并不考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也不关注国外的学科发展趋势,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封闭性。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开始从原来闭门造车转向引进、吸收与创新。国外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我国会计理论创新提供了借鉴、开阔了思路。

(二)由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

改革开放以前,直至20世纪 90年代,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心集中在会计定义、会计学科属性、会计职能、会计对象等。90年代以后,逐步转向了实用主义,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经济发展中会计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财务舞弊、筹资投资管理、财务风险防范、企业内部控制等,甚至有些问题直至今天还没有寻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但从发展轨迹上来讲,这是我国会计理论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表明理论研究来源于现实的需要,再高深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具有生命力并散光发热。

(三)由传统规范研究方法到多方法并用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以归纳、演绎为主体的传统规范研究方法,9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为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等各种研究方法的并用。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得到了大力发展,档案研究、调查问卷、案例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发展的如火如荼,令人惊喜的是,近两年来在会计研究领域开始采用实地研究、实验研究,这可谓是我国会计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之一。

(四)由单一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综合研究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日趋和国际接轨,出现了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的新气象。会计理论研究的学科宽度不断增加,和制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哲学、数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不断融合,产生了会计信息化、人力资源会计、司法会计、绿色会计、智力资本、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碳会计等新的研究领域,从而使会计理论研究变得丰富多彩,而且研究视角不断拓宽,产生了不少新的、有实用意义的研究成果。

(五)由事后研究到事前研究

会计法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77-02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一直是世界会计学、法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目前之所以没有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与治理方面取得实质的进展,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将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恰当的分类,以及立法的不足,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予以治理。

会计信息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生产出来的。若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与会计信息生产的某个或整个环节相关。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当然,即使会计规则质量再高,也只有得到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故会计信息失真又与会计规则的执行紧密相关。总的来看,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二是会计执行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笔者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之所以客观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将自生自发的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由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具体地说:会计域秩序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而进行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它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而会计规则是以会计域秩序为基础的人为制造的秩序。因此,按照会计规则产生的出来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的特征,就应以它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性为标准。然而,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存在差异,这两方面因素便决定会计秩序会因环境的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这也是会计规则被限定在相对一定时期里实行的原因所在。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动态过程。若要消除会计规则制定中存在的偏差,制定者不仅必须完全把握会计域秩序,而且必须能够运用会计、法律知识真实地予以表达。但是,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制定机构来说,他(它)无法完全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人们不仅不可能具备尚未在现实中存在的知识,而且也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与此相关的已经在现实中存在的会计和法律知识,因此,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2.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由来已久。由于会计信息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依据,同时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经营者管理业绩的依据。从这个角度讲,经营者必然存在违背已有会计规则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便决定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再者,审计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得到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违规性失真,审计就不会产生,更不用说发展。

3.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会计规则能否产生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会计规则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性以及会计规则执行人对会计规则执行的主观动机,而且还取决于会计规则执行人的具体执行行为,即会计规则执行人是否能够完全正确地对会计规则进行实施。这就对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纵观我国现状,实在让人担忧,会计队伍不能依法建设,部分行政主管部门、大型企业的法人认人唯亲,违规使用财务人员,违法任命会计机构负责人。这就必然存在一些不能很好理解会计规则的执行人,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会计规则的基本要求而运用专业判断来实现的。这就必然存在错误判断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同样决定了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存在。

二、当前我国存在的几点会计法律问题

1.现行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不完善

现行法规中重视行政及刑事的处罚,轻视民事处罚。我国的经济体制原从计划经济中脱胎而来,现有的法规还是体现了较多的计划经济色彩,即往往比较重视行政及刑事的法律处罚,而轻视民事法律关系的调节。例如,在《证券法》中,用了很大篇幅描述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仅在第161、202以及207条中简单地提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应承担赔偿民事责任,至于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认定虚假会计信息,如何处理这一民事责任,几乎没有涉及,这就给具体的司法判决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在《会计法》中也是只字不提会计问题的民事责任问题。类似的问题,也反映在《公司法》等其他有关的经济法规中。

2.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

尽管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规中,已经规定了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有关人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对于如何认定虚假合计信息,往往规定得过于原则与抽象,这就给司法实践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由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有关的司法部门一般都是非专业人士,一旦因会计信息问题引起法律冲突,在认定某项会计信息是否虚假时,如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司法部门往往以最为简便的方法来判定,这就是以事实作为标准。有关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已大量发生在与验资有关的民事纠纷中。

第二,即使法律上已认定一项会计信息是虚假的,但如何来界定这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是故意还是过失,又是一个法律难题。因为区分故意与过失,在对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员量刑时,是非常重要的。前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后者还要在分清程度不同的情况下,确定不同的民事责任。但是,要界定产生虚假会计信息是故意还是过失,即使是专业人士,有时也是难以胜任的。

第三,也就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虽然确认了某项会计信息是虚假会计信息,并已认定了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员,但如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应赔偿哪项经济损失,在法律上仍是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目前司法界对于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是以验资金额的不实部分作为赔偿金额,而不是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该虚假会计信息实际受到损失的金额为依据。然而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所有与虚假会计信息有关的法律冲突。如上海贝龄微电子公司的盈利预测报告中,由于有关部门的过失,使得每股盈利0.39元误登为0.43元,若按照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赔偿要求,注册会计师每股仅需赔偿0.04元,这对损失了成千上万元的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3.关于虚假会计信息法律责任分担问题

由于虚假会计信息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因此,对制造与公布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特别是民事赔偿责任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一项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从原始凭证开始、直至报表的公布,中间有着非常多的环节,如何确定这些不同环节的法律责任,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现有的《公司法》、《证券法》中,都强调了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公司管理部门与财务主管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因过失要对虚假会计信息承担责任。同时,有关法规也规定了监管部门的失职亦应承担责任。但是,对同一案件的虚假会计信息责任究竟如何分担,从未在任何的法规中予以规定。这样,在司法实践中,当一项虚假会计信息涉及到多个环节时,司法部门只能采用“非理性无限连带责任”的判例原则,即谁最有能力承担经济赔偿,就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也就是所谓的“深口袋理论”。这一理论的贯彻,从表面上来看起到了符合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责任与权利不相配比,这种处罚不当已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这样,就变相地鼓励那些经济承担能力较差的人员去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而将责任转移到有经济承担能力的这一方。

三、解决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1.改变我国现行的司法体系,将审计机构的管理部门,独立于政府序列

长期以来,我国审计监督的主体受被监督的客体所领导,使得其无法客观、公正、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这一现象如得不到扭转,要想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十分困难的。

2.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经验,开展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规范理论研究

针对普遍存在的会计实务中的法律问题,以会计与法律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应运而生,这就是被称为“法务会计”的一个新会计分支。作为一种学科,它主要处理财务事实与企业违法问题的关系,并运用于法律上的鉴定。欧美各国会计界已开始对法务会计开展了广泛研究,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与专著亦层出不穷,世界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对这一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不仅纷纷成立了科研小组,而且还专门设置了法务会计部门,以应付社会的需要。

3.确立以民事责任为主法律责任体系

大量事实表明,无论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还是中介机构,其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之所以实施违法、违规行为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并且都具有主观上的故意,完全是一种“理性”的决策。以上市公司为例,从历次处罚的违规事件来看,无论是招股说明书、精心伪造的假合同、经过修饰的财务报告、报喜不报忧的公告,还是挑选能与之合作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事先经过周密策划后逐步实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违法收益”。故应强化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条款,要使违法者的下场身败名裂兼破产,不但变得一穷二白,而且连东山再起的可能性都不再有。

上一篇:社保基金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会计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