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建筑工程范文

时间:2023-08-11 16:46:10

古典建筑工程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古典建筑;保护;阐释

引言

中国古典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其独特的建造方式和结构闻名中外。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巧妙的技艺和工艺,是体现我国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它具有艺术价值高、特点鲜明、分布较广、类型多样等体征,古建筑保护工作是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古典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成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1我国古典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

1.1古典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我国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画过浓重的一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派系,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古典建筑的保存不仅使国民重温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1]。它既是供人欣赏的石刻艺术,又给人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为了展现古典建筑的文化和艺术,相关专业人士需要充分了解古典建筑的构造特征和巧妙工艺,进而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所以古典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1.2古典建筑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我国古典建筑集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与一身,在古代是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辅助手段,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古典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研究人员除了通过史书研究历史以外,还可以通过古典建筑研究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1.3古典建筑具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的作用

我国古典建筑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人民了解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古典建筑不仅能够调动现代人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去瞻仰古人,还激发了现代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人们去了解古人的生活背景和国家的发展实力。除此之外,一个城市的古典建筑还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旅游景区,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我国古典建筑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2.1古典建筑本身风化严重

现阶段,古建筑群面临着自身风化严重的威胁,随着时代的变革,大自然对古建筑的影响较为严重[2],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倾向于保护和维修古建筑群,但是其中一部分学者与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和意见不统一,导致维修和保护的方式和力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古典建筑的石件和砖体的保护维修工作的效果并不显著。

2.2古典建筑大型木质结构发生腐朽或变形

大多数古典建筑都是露天而建的,古建筑群常年经受风雨的摧残和阳光的暴晒,其表层遭受了严重的腐蚀和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层腐蚀逐步向建筑内部扩展,而古典建筑的框架几乎都是由木质材料搭建起来的,导致大部分古建筑的大型木质结构发生腐朽或变形,进而影响古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3我国公众对古典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不够明确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的人民群众对古典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未明确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部分群众不仅不为保护古建筑而付出努力,反而去损坏古建筑。例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和辽宁,其中故宫和长城表面损坏较为严重,刻字留念的情况屡屡发生,破坏了古建筑群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所以,公众对古典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不够明确,导致古建筑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我国古典建筑得以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

3.1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较快,为了避免各地古典建筑遭到破坏,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古建筑方案,其中的一个方案就是城市规划即百年大计,所以,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对顺利开展古建筑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案,即在参照原始建筑的情况下,避开古建筑,在旁建设与之相协调的现代建筑。

3.2采用技术含量高的方式去进行维修

在对古建筑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根据收集的相关史料和配套的修缮方案开展维修工作,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科学合理的采用高科技手段,例如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以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方式来了解古建筑,从而尽可能的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

3.3使我国公众明确保护古典建筑的重要性

为了使古建筑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因此,个体公民应该明确保护古典建筑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做到文明旅游。同时,地方政府不能盲目的利用古建筑建设旅游景点,要在保护其完整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适度的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做好保护古建筑的宣传工作,培养个体公民的自觉保护意识,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出一份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典建筑是祖先留给现代人民的重要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建筑瑰宝。它本身拥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中国发展的见证,承载了众多城市的记忆。其本身的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深受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的喜爱和重视。保护它们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为之付出努力,妥善处理城市建设和古典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它们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优化,为和谐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航.关于城市设计中古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10):203-203,206.

[2]杜萍.城市设计中古建筑保护问题探析[J].中华民居,2014(18):159-159.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现代建筑设计;意义

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深刻改变。作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现代建筑不仅要满足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还要进一步提升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还要满足人们日益上升的居住要求或者工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学习和继承,并将之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现代建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并对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提高现代建筑的舒适程度。

1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

1.1我国古典建筑在结构与形式上的特点

我国的古典建筑大多采用木材、砖头、泥巴、瓦片、石头等材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材料在古代比较容易获取,可以节省建筑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承重效果。以木材为主的建筑外墙不仅可以抵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将建筑内外的空气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使得建筑物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古典建筑具有自身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由于取材大都直接来自大自然,因此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受,此外古典建筑的布局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强调居住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1.2古典建筑中对色彩的运用和思想

古典建筑中代表国家或者政府的建筑大都采取鲜明的色彩,一般皇家会选用明黄或者大红作为服饰颜色,而官家建筑大都选取颜色较深和红色或者黄色等,这一方面是为了达到醒目、引人注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调官家的威严。在所有的古典皇家建筑中,以北京的天坛、故宫等最具有代表性,这些建筑充分显示了建筑在简单的实际效用以外蕴含的深厚内涵。

1.3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古典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对建筑本身进行全盘思考与设计,还要对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并结合建筑周围的环境来设计具体的建筑样式和材料等。为了使建筑物达到一个更好的使用效果,与周围环境融入无间,进而为居住者带来精神上、物质上的享受,古代建筑者会根据周围环境进行风水勘察。这个现象表明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存在一定的敬畏之心,在实施建设的时候力求将自身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居住者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感,并促使大自然对居住者的性情、人格、情绪等多方面内容产生积极作用,促使居住者达到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居住状态。

1.4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对人的关注占据核心地位

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最主要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本,这体现在古典建筑的多个方面。首先古典建筑内部对窗棂、大门、游廊、后院等地方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窗棂大都采用网格或者扇形,这样不仅有利于通风换气,而且扇形的窗户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一幅自然的美景。建筑内部不仅将各个具体的建筑物进行合理规划,进而达到一种疏密有致的效果,形成完美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同时还会在建筑内根据需要种植多种花卉草木,使得建筑物内部在一年四季都不会枯燥单一。常见的种植物包括草本花卉、木本花卉、落叶乔木、四季常青的植物等等,总之通过这些植物的种植来填补建筑内部的空隙,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自然风味,还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一些有用的食材或者其他材料。

2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意义

2.1现代建筑设计继承发展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现代建筑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或者工作需求,还要强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共存,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充分的运用和发扬。这样一来,就可以将现代建筑中对居住者或者周围环境存在较大冲突的地方进行修改,保证现代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宽敞的工作或者居住环境,还要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大肆破坏,采用科学的建设方法充分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减少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建筑垃圾,促使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进而促使建筑物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发挥自身作用。

2.2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运用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的对称思想

古典建筑不仅追求与周围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对自身的构造、样式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和构思,使得建筑物在外观上形成一种特别的美感。古典建筑中运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思想就是对称,对称体现在古典建筑的多个方面,最常见的包括门有两扇、窗户的对应、座椅、装饰等物品,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则体现在中轴线的设计,各种建筑物沿着中轴线对称分布,这样就使得古典建筑无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局部来看都具有高度的对称美学,使得建筑物达到一种稳定、坚固的状态。现代建筑可以在对应部位开展对称设计和施工,有的建筑物可以在整体布局上充分考虑到对称效果,比如建立两栋互相对应的建筑,也可以在建筑的局部进行对称设计和施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对称思想要充分考察周围环境和建筑使用要求,避免一味追求对称进而破坏了建筑的使用功效和外部美感。

2.3现代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的风水观念

古典风水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但是其中也包含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因此现代建筑设计者要懂得区别运用,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内容,找出对建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和内容,并结合现代建筑的实际需要开展合理运用。一般来讲现代建筑在考察建筑物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的具体选址方面可以借鉴运用传统的风水思想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建筑提供一个良好的位置,并满足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此外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当代建筑设计者需要学习并加以运用的,通过对现代建筑的考察不难发现,众多的现代建筑大都存在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大幅破坏,这样的建筑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发挥出自身效用,但是很难维持一个长期的使用周期,因为无法与周围环境达成一个和谐共存的关系,就会对建筑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建筑物难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或者工作需要。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方式,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各种建筑设立理念、美学观念、选材方式等都是在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的。基于此,现代建筑设计者要根据自身的建筑需要,继承发扬传统建筑中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分析现代化建筑在实际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古典建筑设计手法、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要素,从而在保留古典建筑设计精髓的同时满足现代化的建筑需求,最终促使建筑物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保持良好的神审美性与艺术性。现代化建筑设计要对古典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思想,找出其中蕴含科学思想的内容和设计理念,并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来。

参考文献

[1]陈有强,杨雪.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8):102-103.

[2]陈静.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1):39-39,40.

[3]王雪峰.浅议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对现代居住景观设计的启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3251.

[4]徐珩,叶立娜.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3818-3819.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仿古建筑;园林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方案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是不断上升,因而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园林破土动工,而在这些园林中,仿古建筑似乎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古建园林工程项目中去,于是,古建园林工程的造价管理就具备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1、古典建筑与园林建设工程的特征

古典园林建设工程与土木建筑工程虽说看似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的建筑工序、施工标准规范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然而古建园林工程却在某些方面与土木建筑工程有着根本性质的差异,例如在古典建筑中,大多运用木梁柱结构,并且在艺术特色方面也有很大的讲究,古典建筑的结构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造型抢眼,风格鲜明,其屋顶也不是一成不变,它们形式各异,庑殿、硬山、悬山等建筑样式相映成彰,组合丰富多彩,较古典建筑工程而言,园林绿化工程大多注重于各类植物、花卉、草皮的栽种与搭配,同时也需要对种植后期进行相应的养护措施,不然很难达成园林绿化工程的目标。

2、园林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2.1园林设计方面

2.1.1缺乏设计深度

目前而言,园林设计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设计深度。有些园林设计人员只关注设计效果,而对设计内容没有做到充分的研究,从而导致比如标高不清、土方数不明等问题,给予了提高工程造价的可乘之机

2.1.2设计随意性太大

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过分地追求设计的艺术性与自然性,对原先的设计图纸改动太多,比如改动原先预算的建筑材料种类,从而大大增加了园林的造价金额。

2.1.3高素质设计人员的缺乏

有些园林设计人员存在知识不完善、业务水平不高等专业性问题,在具体的园林设计中,这些问题往往对设计图纸的效果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低下。

2.2园林施工方面

园林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正采购建筑材料时采购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挑选,从而提高了工程项目的造价。还有就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不全面、不严谨的现场签证制度,造成了造价管理中漏洞的出现,最终导致园林工程成本升高。

3、目前计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现行模式不适应当前计价的总体形势

2008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格规范》已经开始全面执行,它规范了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的各项工作,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的计价行为进行具体的规范和指导,但是古建园林工程里的清单项目却划分的不够详细,其醒目名称和计算规则也不统一,是而难以形成完善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从而难以加强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

3.2缺少企业内部定额

国家定额发放给施工企业进行园林建设时,通常不关注施工过程中消耗物品的数据收集,难以形成具体的资料数据库,没有参考数据,从而不能确定工程成本,于是无法参与竞争,不利于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远的发展。

3.3专业造价人员的缺乏

古建园林工程专业性很强,名词术语太多,施工技术大多复杂且工程量计算规则很繁琐,是以对其的计价过程有些难度,需要相关计价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然而目前正是缺少这一类的专业人才,因此对古建园林建设工程的计价管理往往存在很多问题。

3.3造价信息体系不完善

目前,古建园林建设工程并没有建立及形成完善的造价资料体系,对于古典建筑中的各项经济指标等等还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并且通常由于气候、采购地点等等因素,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价格很难准确,干扰了业主的投资决定,导致古建园林3超0现象的产生。

4、加强造价管理的解决方案

4.1逐步建立和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首先应当将各地区、各时代的相关建筑风格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在造价管理体系中对各类情况进行解释和说明,例如古建筑园林工程的建筑应该包括各类亭、台、楼、阁等等,对于各类结构件、装饰件的名称、制造工艺、制作工序等等,结合现代工程规范各类名词解释,能够与全国统一,并兼具地区适应性以及实际操作性。应该在规范名词解释的基础上,将古建园林工程的清单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划分,比如在古建工程中,可以将屋面划分为粘土筒瓦屋面、蝴蝶瓦屋面、蝴蝶瓦脊等,最应当注意的是,古建园林建设工程的清单项目的计算规则、计量单位和具体划分设置应尽可能地与已颁布的古建工程的预算定额一致,减少预算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清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可以避开的问题。不断改善园林预算定额对规范古建园林市场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4.2规范合同的签订

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计价管理方式、风险分担,对各类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涉及工程价款结算进行具体约定,使古建园林工程的造价管理有理可循,对造价控制进行全过程管理,杜绝因为合同关系引发的扯皮现象,避免损失。

4.3制订古建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企业定额

从今往后,古建园林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方向可以从施工企业制定和完善施工企业定额着手,施工企业可以依据本身的技术专长、材料来源渠道、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设备配备等制定各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标准,包括价、量两部分。应当让施工企业定额的材料、单价、人工和机械的消耗量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这样才能令古建园林招标市场公平、公正、合理,避免无序竞争。

4.4加强工程前期造价管理的控制

4.4.1合理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对于整个工程的计价管理存在指导意义,是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所有,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的相关投资预算工作,确定最高的投资额度,能够宏观地更有利地管理及控制园林工程的造价情况。

4.4.2提高设计质量

建设单位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设计单位招标,择优选择景观效果最优美、经济效益最高、施工建设最安全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严格执行限额设计,确保投资估算的总限额,对投资估算进行详细划分,以便更好得降低每个部分的造价成本。

4.5加强工程中后期造价管理的控制

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施工,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好资料的记录和保管工作。同时,更要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详细编制工程量清单,对不同工程区别报价计算,避免工程造价上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性强、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对于园林建设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做好造价管理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从行业规范做起,逐渐完善计价社会环境,不断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利用规范进行科学引导,使得计价管理更上一层楼,进而促进古建园林建设工程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顾黎芳.刍议古建园林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

[2]周峰.仿古园林工程的造价管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4篇

人们之所以熟悉他,不仅因为他经营着一个颇具竞争实力的企业,更重要要的是他带领 众多家乡人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为自己树起了口碑。

创业 从零开始

黄良俊的故乡永靖县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曾参与了炳灵寺石 窟最初的设计。一天,鲁班正忙于测划,突然他用的斧子和木匠笔掉进了山下的黄河中,几 经打捞,毫无踪影。从此以后,工匠的非凡技艺就在这里代代相传。而永靖县境内确实有一 大批擅长修造古典式楼、台、亭、榭、殿堂及各种园林建筑的民间艺人,长久以来,这些民 间艺人各自分散,虽有技术,却无法发挥群体的艺术创造力,他们的生活一直处于半饥半饱 的困顿中。

时光的长河流到20世纪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了黄河岸边的盐锅峡,一部 分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人的心开始躁动起来,他们已不甘心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传统生活方式,他们要走出黄土地,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黄良俊正是这群 “不安分”人群 中的带头人。

1980年3月乍暖还寒,年仅24岁的黄良俊怀着“一个人活着就要干出点什么”的朴素想 法,心灵承载着父母和家乡父老的希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一辆旧手扶拖拉机,一只 破木箱,黄良俊和喝过壮行酒的二十几个乡民来到了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兰炼,兰化 所在地――兰州西固区。凭着农村人的韧劲和艰苦耐劳的精神,他揽到进城后的第一项工程 ,开辟芦草山。场方的要求是挖水平沟,把它开辟成蛋禽、林果基地、服务一线职工,可当 时面对黄良俊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啊:干透的黄土,经风一吹,漫天黄尘蔽日,五米开外不见 人影,风停尘息,工人们都互相讥笑“土人”,吃饭时最怕起风,一旦起风,饭也就成了“ 黄土搅团”了。就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为了心中的梦想,大家抱着一个信念,黄良俊和工人 们一起天做灯、地当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完成了工程任务,赢得了场方及 兰化公司的信任。

打响了第一炮,黄良俊奠定了向建筑业进军的厚实基础,198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永靖古典建筑工程总公司正式挂牌,黄良俊将家乡的民间艺人网罗到自己的公司内,成立 了一支独特的队伍,此时的黄良俊认为要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创出 自己的品牌。于是他乘着各地古文化建筑恢复的契机,在古老的汉式建筑的基础上,广泛借 鉴和吸收回、藏民族建筑艺术精华,把传统的木雕、砖雕、彩绘艺术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机构 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古朴典雅、工艺精湛的独特建筑风格。

1991年,黄良俊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兰化公司42号楼住宅楼,是他接手的第一个 异行框架结构工程,当时在整个兰州市区也不多见,建筑面积为11320平方米。原定试建单 位因故失败后,兰化公司点名指定黄良俊担此重任。面对这块“硬骨头”,他义无返顾地签 下了施工合同。当公司上下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黄良俊却陷入了沉思。虽然自己有能力有 信心完成这项工程,但他心里明白,这项工程不但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而且质量要求高 ,工程要求紧,如果不能按时交工,赔偿违约金不说,永靖古典建筑工程公司从此将被淘汰 出局,这是一场关系到公司前途命运的“背水之战”。

工程奠基后,黄良俊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按照施工方案,层层加压,责任到人,人人 明确了任务,个个肩上有一份担子,大家只有一个心愿:严谨施工,确保质量,如期交工, 为永靖县的父老争光。在这里黄良俊把一个劳动者内在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一个企业主具有的 通揽全局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苦战56天后,终于拿下了主体工程,在街区八家施工单位 大会战的评比中,“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举夺得了“高速优质”第一名。不鸣则已,一鸣 惊人,从此黄良俊的名声叫响了。

在以后的五年中,黄良俊扛着大旗,顽强拼搏,自我滚动,靠独特严格的管理连续创造 了一连串不凡的业绩。

从1985―1990年,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面积27251平方米,实现产值4080万元,上缴国 家税金140万元,就业人数1500人次。

从1991-1995年,完成民用建筑面积48813平方米,实现产值1。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 96万元,就业人数达2300人次。

从1996年~2001年,完成民用建筑面积115388平方米,实现产值2.03亿元,上缴国家 税金669万元,就业人数超过3500人次。

从2001年~2003年实现产值2.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25万元,就业人数4300人次。

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也许对他人来讲,显得苍白无力,但对于黄良俊来说,付出的何止 是青春和心血啊!近年来,黄良俊的企业奇迹般崛起,已成为全省乡镇建筑企业的一面旗帜 。

管理 从严要求

如何保持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已经随着公司的扩张、摆在了黄良俊的面前。黄良俊懂 得,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大纲,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所以,他始终把强化企业管理看作头 等大事来抓,把工程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来抓。在职工中广泛宣传质量至上理念,并牢固树 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积极推行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每一项 工程,坚持自检、互检、总检的“三检制”不动摇层层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上 道程序没有验收,下道工序不进行施工,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防止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十 七条”通类病的发生,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奉献 从一而终

有人说,一旦有了钱,无论是谁往往财大气粗,滋生出一些诸如骄横、惰性、冷漠、贪 婪等现象来,而对黄良俊来说,这些东西与他毫不沾边,也许这就是他这么多年成功的原因 。

有人说,黄良俊把金钱看得很重,舍不得花钱,是因为他明白钱来之不易,但他又把钱 看得很轻、很淡,他可以斥资100多万元用于公司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上;他 可以捐助193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上。他更可以个人拿出巨额奖金奖励公司内考上大学的 员工子女,然而花在自己身上的呢?全公司员工都清楚,黄良俊平常只抽4、5块钱的普通烟 ,只有来了贵宾,他才舍得“奢侈”一回。掌管千万巨资的大老板,拥有一个大型二级建筑 企业的企业主,现在仍然跟创业一样,每天吃住在机关,头顶草帽按时步行下地,很难一见 他乘坐轿车去旅游,他经常告诫自己:公司发展了,不能忘记员工的疾苦。他经常深入员工 之中,夏天检查环境卫生净不净,冬天感受住房暖不暖。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创业难 ,守业更难”,而他与员工的关系,他更比喻成“水与舟”的关系。生意场上,他是一个一 言九鼎的老板,生活中,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朋友。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业;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市场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并充满活力的市场。近些年来,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企业通过有形的建筑实物工程扮靓城市风貌的同时,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其它各个学派借鉴了各种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建筑学,几乎可以说,各种人文方面的学科流派:社会学、美学、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基本上都对建筑发生了影响,建筑的设计方法被人们认为是建筑学的核心问题。建筑师绝对是一个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建筑设计是一个相对严谨复杂的设计推进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延续着分析、想象、构思以及改进。建筑表现可以理解为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把相关的思维信息转化成为视觉信息的一种画面表达的形式。建筑画表达设计意匠的形成过程,建筑画记录着建筑设计师的思想及人生经历。因为建筑设计中大量面对的尽管常人看来是一些常识性的、具体的问题,但是这些个问题互相缠绕非常的复杂,需要相当的实践经验。

一、建筑学与建筑业发展水平不相当

以节能环保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节能环保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建筑节能迫在眉睫。据了解,高耗能建筑在我国新建建筑中占95%,全国总能耗近三成是建筑能耗占用的。根据政府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城镇建筑要达到节能50%的目标,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要达到65%。大城市要完成对25%的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要完成对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产品原因,很多用电设备本身能效低;有的是系统设计不合理,加重了负荷,再就是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措施不利,造成节能项目难以落实,这样造成巨大能源浪费。建筑学与建筑业发展水平并不相当。可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学所受的影响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的,几乎没能真正在实用一级水平上做研究。到了建筑学这里,往往一件非常严谨的学术就变成了做设计的某一“契机”而用作大发理论。至于这种借鉴与原版原意有多大差别无人关心,比如,生态建筑的动机据说是为了节约能源,钱,可以客观的衡量节约能源的多少,建筑师们的大胆的设想,出现的对生态节能有所帮助的形体,经不起衡量。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建筑在使用寿命中所节约的钱可能远远不够建筑这些新型提所花费的钱。建筑师不关心这个。他们一些真正能带来节约效果的措施,如双层Low-E玻璃,新型保温材料等,不感兴趣,除非这些措施能带来形体或视觉上的很大不同。

二、当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影响

1、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众流派并存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每个的重点并不一致,每个都有独到之处。适应工业时代,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倡导新材料、新结构并促进革新;立场坚定地走出了历史建筑风格的约束。

他们系属功能主义,理性占主导。现代主义建筑首发于在实用性建筑,如厂房,中小学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和住宅建筑,开创了实用型的先河,到20世纪50年代,各国的纪念建筑物也可以实现,如巴西,联合国总部大楼和议会大厦。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在世界中占主导地位。

2、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后现代建筑的兴起并不是简单的喜新厌旧。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隔50年,较70—80年代与20—30年代西方的巨大变化,可见一斑。文丘里的建筑角度反映了这一变化,许多人说他道出了真相,把事情讲清楚了,从而促进20世纪后期的另一个建筑思想的重大转变。

3、新古典主义建筑思潮

古典建筑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新古典建筑领域层出不穷,人们甚至创造出新新古典主义之类的名称以示对新古典主义建筑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差异。在20世纪,在世界上,新古典建筑长盛不衰。新古典主义建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结构就是保持古典建筑形式和风格特征。50年前的也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德国30年代和30年代到50年代初的前苏联也很受欢迎。

4、新理性主义建筑思潮

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酝酿、发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主要成员包括C.艾莫尼诺、G 格拉西、A 罗西和卢森堡的R 克里尔、L 克里尔等人,其中尤以罗西和克里尔兄弟为代表。它与诞生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了当今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向。基本上,新理性主义继承了20年在意大利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的建筑往往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但却是建在深刻的历史内涵的基础之上。因此,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抽象的形式和理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一个与现代主义有很大的区别的东西。对新理性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阿尔多 罗西。和罗西不同,克里尔兄弟在类型学上,建立了一整套的有关城市形态的理论。并生于60年代的新理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对现代主义已逐渐教条和僵化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并主张回到传统,学习传统,要找出它的意义。

5、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建筑思潮

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代表理论。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论、解构和解构主义等。作为一个封闭的,稳定的,有明确含义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对其予以否定。

不时有一些外国民用或工业建筑喜欢它的工程结构形式,这似乎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在巴黎蓬皮杜于1977年建成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后,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样的炼油厂一样的公共建筑仍是一个在巴黎的旅游热点。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是以充分坦露结构为共同特征,显示机械和电气设备品种的原有形状。

结束语: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发展,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在变化,所以建筑学也在发展。近些年,我国建筑业突飞猛进大有业绩,一大批高、难、精项目彰显出我国建筑业的总体实力。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能否更全面地讨论这些问题重点不是建筑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建筑学中共性的东西,以及对事物的潮流趋势的把握,还有在目前阶段学科发展面临的形势。上述种种战略是调研发现的较为集中的几大战略,它们在为企业指明方向的同时,更预示了行业未来的走向。可见,在新的时代,新的建筑学正在崛起。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为出版社,1987.

[2](美)笠兹纳著.杨爱华,杨磊,王增东等译.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6篇

笔者: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式装饰?

任航军:装饰的原义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从字面上看,装饰似乎是只做表面文章的一种技术,其实大错特错了。一个高级的美容化妆师绝不是对人面部的粉饰,而是对人内心和气质的提升与彰显。中式装饰既如此,它是根据人居环境、空间特征以及设计意向对于室内空间的文化再塑造,换句话说空间是有性格的,装饰工程师就是这一性格的发现者、设计者、塑造者与美化者。具体到中式装饰的范围很广,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处理,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可能包括对家具、灯具、陈设和小品的选用、配置和设计等等。

而中式装饰就更为独特,我是这样定义中式装饰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思想,以中国传统装饰营造工艺技法为技术手段,以多元素的中国符号为表达形式的带有极强中国特色的装饰艺术,”一句话,中式装饰就是中国式样的装饰艺术。中式装饰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思想,其目的是调和或改变室内环境,以达到更为和谐的人居生活方式。在具体手法上大量运用各种寓意符号作为艺术传达的途经,在造型上讲究对称,色彩上讲究对比。图案上讲究南北兼济,刚柔共融,既有北方宫廷园林霸气恢弘的象征符号,如龙、凤、饕餮纹饰等,又有江南粉墙黛瓦间的“吴侬软语”,如花鸟山水等,其风格既有精雕细琢、雕梁画栋的奢华风韵,又有洗练圆融、尘渍不染的高节气度,逐渐形成了南北建筑装饰各领的时代风尚。

笔者:中式装饰的结构核心是什么?

任航军:理念上不离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美学精神这根思想主轴,设计上强调对称布局与空间的散点透视,这与中国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形式构成上主要沿承唐宋,尤其是明清时代的装饰风格,如以斗格加雕刻工艺的仿古门窗作门楣等,而现代中式装饰又将此化生为一种变形,甚或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予以表达,但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中华的文化原点。

笔者:东阳自古在木作表现上尤为突出,现在是否依然占据着中式装饰的制高点?

任航军:这是毋容置疑的。中式装饰离不开木雕,东阳木雕有着上千年历史,被誉为木雕之乡,在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堪称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

明代盛行雕刻木板印刷后,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主要制作罗汉、佛教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至清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制作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又发展到民间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建立了东阳木雕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有7大类三千多个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阳木雕与中式装饰的完美结合,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时尚,也更造就了中式装饰业的领头羊地位。

笔者:作为东阳第一家中式装饰企业的代表,具体介绍一下其中的门道经验如何?

任航军:明清阁从1998年开始承接古典建筑工程(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从土建结构一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下一道工序的制作及安装,如斗拱、仿古门窗、挂落等等,同时在用材及工艺方面都要十分讲究,才能保证其结构的牢固和构件的美观。由于在质量上从严、工艺上求精、外表上讲美的原则,从而不仅得到了甲方的首肯也吸引了省内外不少慕名而来的客户。

如仙都风景区项目、重庆国际园林博览馆的中式装饰等工程,他们通过多方打听、实地考察后找到我,并参观了我的设备、技术力量,在提供设计、施工、预决算一条龙服务的情况下很快签订了合同。

经过十几年,上百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装饰工程大致可分为寺庙类工程、戏台类工程、宾馆酒店类工程、会所类工程、园林景区类工程,在各个不同的工程中有古色古香的古典工艺,如斗拱、屏风、挂落、各式各样的仿古门窗,也有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豪华装饰。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化运动;建筑与艺术;建筑师

前言:文艺复兴不仅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摧枯拉朽的新文化运动,也是世界文明史中产生广远连动的精神革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誉之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当然,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在欧洲,它非常有力地结束了宗教禁欲主义主宰下的中世纪,开启了人性解放、知识觉醒、科学理性复苏的崭新时代。

在建筑上,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整体的和谐、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之上。如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结构;窗户和门为方形或半圆拱,不再是尖拱形;空间不再用装饰性图案和镶边塞满,而是让它空着。它给人以朴实大方、简洁和谐的感觉。

建筑的首要功能是为人的世俗生活服务,特别是为城市公民生活服务。建筑的最大荣耀在于为城市提供实用之需与现实之美,因此商业利益、军事防卫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内容。人文主义者还认为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1 建筑师与艺术家

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66),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出身于手工业工匠的伯鲁乃列斯基,深谙古典建筑,并且在雕刻和美术工艺上有很深的造诣。他发明了引起造型艺术革命的透视画法,还是第一个完全的集中式穹顶建筑物的设计者,在把当时流行的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引进到建筑界的同时,推陈出新,创造了全新的建筑形象,如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育婴堂、巴奇礼拜堂(Pazzi Chapel)等等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雕刻家的同时也是建筑师。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就是他最伟大的建筑之作。米开朗其罗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凭着其雕塑家对三度空间的洞察力,回避了当时建筑界对比例的热衷,开启了新的尺度和空间概念,并对后来的巴洛克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建筑设计作品如劳伦斯图书馆(Laurentian Library Com-mentary)、波塔匹亚剧院(Porta Pia),明显的受到其雕塑风格的影响,偏爱用深深的壁龛,凸出的线脚,雄伟的巨柱式,同时他对古典母题创意性的运用缔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法主义。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伟大的画家、数学家、力学家,而且是卓有成就的建筑工程师 。米兰的护城河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等;在城市街道设计中,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设计城市建筑时,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的护城河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2 建筑与艺术

建筑与雕塑、绘画等艺术各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穹顶:穹顶的出现。主题不再是宗教建筑,而是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的形式不再是“高”、“尖”,而是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结构分内外两层,内部由8根主肋和16根间肋组成,构造合理,受力均匀。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 于拱架,而是用一种新颖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

柱式: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推崇基本的几何图形。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柱式基本上只使用了5种古典柱式中最华美的两种――科林斯式和混合式,其鲜明的特色表现在精巧的柱间和莨苕叶型设计上,除了柱头如满盛卷草的花篮外,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带形。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底径的2倍。有女子体型和性格的柔美。但是当时的建筑师并不严格遵循古典柱式的各种比例,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变化。

粗琢的处理手法:建筑物的底层故意采用粗糙的处理手法,这点大大相差于哥特式建筑细腻、整齐排列的感觉,门窗也采用这种做法。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风格主义的 常规,创造出―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

帕拉迪奥母题:意大利维琴察巴西利卡。这是在一座原有大厅的四面增加券柱外廊的建筑。博拉迪奥大胆创新,在每间的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了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以发券的为主,为了在视觉上式负荷者同被负荷者平衡,在小额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这个构图,虚实互生,有无相成,实部与虚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部为主;方的,圆的,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上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宏伟。由于构思明确,两套尺度并不引起紊乱。这种构图是柱式构图的重要构造,以致得名为帕拉迪奥母题。

3 建筑的影响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及建筑艺术的概念

1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是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创造的空间环境。

2 建筑艺术的概念。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3 建筑与建筑艺术。建筑具有双重性,即精神性和物质性。它们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其需要确定的。低标准的仓库、车棚等的物质性就特别强。一般的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就比仓库的精神性提高了,博物馆、剧院、美术馆、文化宫等就要更高了,若是游泳、健身、标志性建筑等,它的精神性因素要求就越高了,而有些纪念碑塔等装饰性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什么建筑性了,是纯艺术品。

二、建筑艺术的内容

1 环境。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

2 序列。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

3 造型。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

4 形式美法则。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

5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三、建筑艺术的创作要求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建筑艺术欣赏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的性格美。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

2 建筑的造型美。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3 建筑的结构美。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4 建筑的环境美。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

5 建筑的风格美。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肖默.浅论建筑“美”和“艺术”[J].建筑学报,1981(11).

[2]鲁斌.建筑师和造型艺术[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85(04).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9篇

【摘要题】建筑

【关键词】教会大学/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式样

【正文】

中国教会大学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而且还是近代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19世纪中叶以来,当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发生剧烈碰撞和冲突之时,具有工业文明内涵的西方文化无疑是处于相对高势能状态。伴随着武力侵略和经济掠夺而来的西方文化,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向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着强行移植和殖民输入。从“交流”一词的本意而言,真正谈得上中西文化双向融合的实例实在是少之又少,具有表象效应的更是如此。中国教会大学的建筑形态构成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是中西文化双向流动的较成功的特例。20世纪30年代所倡导的“中国固有形式”的运动,50年代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主义形式”的建设方针,80年代迄今,建筑界的理论和实践所纷纭不休的“神似与形似”之争,都与教会大学建筑有着渊源关系。且不论有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褒贬是非,仅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建筑工程实践来看,众多矗立在中国大地之上的这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作品,俨然在提示着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存在价值和深远影响,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了教会大学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和社会文化效应。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是指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中国教会大学起始的,采用当时西方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平面设计符合西方建筑的功能主义设计理念,外部造型模仿或挪用中国宫殿寺庙建筑构图元素并与西方建筑风格相糅合的新建筑式样,一般也简称为“大屋顶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远远超出建筑自身的使用价值,因此,褒时被誉为民族精神之体现,必全国效之方罢休,贬时被斥为历史倒退之逆流,必全国讨之而后快。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类建筑新式样在本质上属于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产物,其生硬也罢,成熟也罢,失败也罢,成功也罢,这类建筑新式样毕竟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文化混合成了一个有形的实体,并进而演变成绵延至今的一种建筑风格,无疑值得建筑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加以探讨。本文试图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之起点的教会大学建筑形态作一初步分析。

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在严重失衡的状态下交汇,西方的政客和商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各种建筑形式引入中国。传教士们普遍地抱有西方本位的文化优越感,也在中国的城镇和乡村建起了西方中世纪式样的教堂。引入的西方其他建筑形式很快被中国人广泛地接受下来,唯有教会的建筑遇到了麻烦。换言之,其他的西方建筑形式更多地表现出工业文明技术成果的输入,而与教会相关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文化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侵蚀。

教堂具有基督教文化的表象特征,在历次教案中屡屡被毁,这一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一般被解释成反帝爱国运动的行为体现。如果从建筑史学的角度来考察,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的另一层意义,即对中国人来说,自此之后改变了以“道器分离”的思维习惯来看待建筑,终于将建筑视为了一种文化参照物。对传教士来说,中国民众对教会的普遍抵触,迫使传教活动采用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力求得到中国民众的认同和好感,因此而发展了与教会相关的教育和慈善事业。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作为一种姿态,他们也很自然地想到建筑的文化参照物的表象效应。因此,原本认为互不相容的中西建筑文化观念,终于有了一处朦胧的共通点,即需要创造一种能满足各自不同的文化动机并具有表象特征的建筑形式。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创造新建筑形式的早期尝试是由传教士零散地进行的,多是将中国古典建筑的某些局部加在西式建筑体之上作为装饰构件,模仿的部位与手法亦无定势,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妥协。极端的案例也有完全照搬中国古典建筑式样的做法。这些早期的尝试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建筑风格,缺乏相应的一贯性、独特性和稳定性,因此影响也比较小。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诏令,废止科举考试,建立仿照西方公学制度的教育体系。这一举措使教会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在义和团运动之后,种种迹象显示,外国教会在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同时,在华的教会学校也开始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各校的报告说明申请入学的学生已多得无法接受,教会上层为此都兴奋不已,办学热情日益高涨并着手筹划建立较大规模的正规大学,此时,有关教会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形式的问题终于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在20世纪的前30年,许多在华教会都将所属学院和书院扩展成教会大学或新建教会大学。这些教会大学成立之时,大都购地迁址并兴建了大批新校舍。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批新校舍的兴建算得上中国最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之一,也给教会大学提供了创造中西合璧式样建筑的历史契机,可以说是教会大学的建筑实践活动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艺术复兴的序幕。

教会大学一般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由英美基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设立的17所高等教育机构,分布在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华中等5个区域,其中基督教大学14所,天主教大学3所:上海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之江大学、东吴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州协和大学、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华中大学、湘雅医学院、辅仁大学、震旦大学、津沽大学。

上述各教会大学的情况相差很大,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有的规模宏大、兴旺发达,有的又小又穷、挣扎维持,但多数教会大学最终都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有的教会大学还成为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教会大学的另一个贡献还在于校园的规划和建筑方面,今已成为继承者引以自豪的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所开创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样式,是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试图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少数租界外,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当属教会大学的校园建设,由此形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兴盛期。教会大学的建筑质量一般都比较高,建筑的规模大、数量多,往往组合成群,成为学校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主要景观。从1894年到1949年,教会大学建筑实践活动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教会大学的初创期,在此期间能够筹措到开办经费的学校都纷纷修建了校舍。在中国建立的大学应该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对此,来华传教士们似乎是既自信又茫然。传教士理想中的大学,是像19世纪美国大学那样的僻静学术区,应位于市郊,有教学区、办公区和宿舍区之分,唯一不同的设想是希望建筑形式能表现出中国古典建筑的某些外部特征,以此来表述出某种难以言传的意义。

有的传教士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理解构想了一个朦胧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梦,他们寄希望于西方的建筑师。对于西方建筑师来说,这是一次各显神通的富有东方情调的尝试,其结果是除了都具有中国式大屋顶的特征之外,其余部分就很难有共通之处。即使是中西合璧的大屋顶形式,西方建筑师在处理手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基本倾向。一种是以地方特色建筑为其参考摹本,如华西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另一种是以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其参考摹本,如金陵大学等。但不管何种倾向,在教会大学初创期,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重,也远远没有到程式化的程度。

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是最早出现中西合璧式样建筑的实践作品。圣约翰大学是建立时间最早,一度发展最快的教会大学。校舍建设始于1879年,第一幢校舍是两层楼的外廊式建筑,正面宽220英尺,深度130英尺,外部样式采用了具有江南格调的民居形式,西洋味道甚少,其后又照样建了三幢宿舍,可能还参照中国四合院平面进行了总体布局。1892年,圣约翰大学募捐到26000元建新校舍,因无地皮便拆除原有房屋重建,1894年新楼竣工,取名为“怀施堂”,这是教会大学建筑中最早出现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中式的歇山屋顶上铺传统的蝴蝶瓦,囗字形平面布局,墙身则是连续的西式圆拱外廊构图。最引人注目的是“怀施堂”的钟楼处理。以两个横向歇山顶教学楼夹住竖直的钟楼,体量组合关系更像是勉强拼接而成。钟楼采用了双层四角攒尖顶,檐角夸张地飞扬上翘。或许是“怀施堂”设计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还停留在欧洲18世纪的“中国风”时期,将江南园林的亭廊造型视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但在中国人看来总显得有点滑稽可笑,“瓜皮帽”的说法可能由此而生。至于何以选择这种建筑形式,可见以下文字:“关于建筑物之图样,已经在美国绘就,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如屋顶之四角,皆作曲线形。实由约大(圣约翰大学之简称)开其端,后此教会学校之校舍,皆仿行之,甚为美观。”[1](p.3)从此记载中可推断,“怀施堂”的设计是隔洋造车之作。圣约翰之所以要保存“中国房屋之特质”,其本意是表现本校历史的延续,却不曾料到做了一件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开创性尝试。事实上,在所有的教会大学中,圣约翰大学是以最强硬的姿态抗拒中国民族主义趋势的,实行的也是最彻底的基督化教育,甚至不惜付出学校分裂和停课的沉重代价。但中国教会大学本身就是充满着矛盾的历史产物,某些关键性人物也是极其复杂的。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F.L.H.Pott)是一个既顽固地坚持以基督教征服中国的信仰,同时又把毕生精力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的传教士,也不乏对中国的某种感情因素。在他的主持下,圣约翰大学的建筑一直注意留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以此作为该校的建筑特色,用卜舫济的话是“外观略带华式”。纵观圣约翰大学的建筑演变过程,早期完全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样式,后来的发展从“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到“参用中西建筑形式”再至“外观略带华式”,反映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一般过程。完全可以推断,如果教会大学建筑没有附加的某种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因素,所谓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是不会摆脱这一过程的基本程式的。

从义和团运动到1920年之间是教会大学相对平静的发展阶段。由于教会大学实际享有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保护,也使其与中国社会或多或少有些脱节。不管是慑于19世纪末的教训还是出于纯粹的文化偏爱或其他什么原因,教会大学的建筑形式只是一种表面的姿态而已,只要能大致传达某种意义就够了,并不能反映教会大学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实质性关系。换句话说,“在1920年前,教会大学的历史一般可以根据西方的材料来叙述,并可以被看作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使命史的一个方面。”[2](p.194)1920年以后,教会大学的命运不得不与中国近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紧密联结在一起,迫使教会大学走上了主动寻求中西方文化结合之路。

20年代的序幕是以为标志揭开的,的反帝反封建旗帜,使教会大学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反帝涉及到西方在华教会是理所当然的。传教士没有想到的是,由反传统儒教而起的反封建竟将教会大学也席卷进去。1922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导致了两年后的“收回教育”运动,教会大学成为直接遭受抨击的主要目标,决定教会大学命运的已不是传教士的主观愿望,而是中国的政治局势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都使教会大学面临着能否继续生存的严峻问题。如果教会大学希望能在中国长期办下去,就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来顺应中国的时代潮流。为了迅速回应急剧发展的中国政治局势,美国基督教会于1922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基督教大会”,决议倡导“本色教会运动”。大会发表的“教会的宣言”称:“我们对于西来的古传、仪式、组织,倘若不事批评,专做大体的抄袭,实在不利于中华基督教永久实在的建设。……务求一切都能辅导现在的教会,成为中国本色的教会。”[2](pp.323-324)何谓“中国本色教会”呢?正式的解释是:“一方面使中国信徒担负责任,一方面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使基督教消除洋教的丑号。”(注:诚静怡:《协进会对于教会之贡献》,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4页。诚静怡,中国籍基督徒,1922年当选为“中华全国基督教协会”总干事,该团体是外国教会在华各差会的协调机构。)基督教“本色运动”落实到教会大学的具体措施,首先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明确地表明其实行“中国化”的基本态度,及时地调整教会大学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筑样式的问题再一次被用作表述这种附加新意义的手段。所谓“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之基本导向,对建筑样式的表述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自此之后,教会大学建筑出现了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几乎毫无例外地指向了宫殿式建筑,杂芜多样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组合手法趋向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建筑风格基本定型了、纯正了,也更加优美了,只是趣味性似乎降低了许多。从这种意义来讲,20年代以后的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进入了成熟阶段,能够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产生较深远影响的作品也多半是这一时期设计完成的。

一般来说,在建筑技术和材料没有重大突破之前,建筑学领域的创新方式与其他艺术领域有所不同,所谓特定样式不可能因主观臆想而出现,而是通过对原已存在的建筑风格进行修改,甚至是对原有的某些手法进行模仿来达到的,因此,重组和异化是建筑实践创新方式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也是建筑理论研究之所以特别注重文脉的原因。教会大学建筑的中西合璧式样就是通过同一形式或同一构成方式的大量工程实践作品体现出来的。教会大学在建校前后,大都购置了土地,新建了校舍。在校舍建设中,采用中西合璧式样的教会大学有12所,它们分别是:北京的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武昌的华中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福州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长沙的湘雅医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另外还有原属教会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些教会大学的校舍建设首先倡导了中西合璧式建筑新式样,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序幕。譬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怀施堂和科学馆,几乎与上海外滩租界建设同期进行,建筑的规模也相当。在华中,湘雅医学院的建筑群当时被誉为华中地区最摩登最适宜的。在华东,金陵大学的北大楼宏伟而古雅,成为当时南京最高的建筑之一。在华西,华西协和大学建筑群毫无疑问是成都近代建筑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品。在华南,岭南大学的马丁堂是中国第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和地位。在华北,辅仁大学主楼曾号称当时北平的三大建筑之一。至于燕京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典雅校舍和优美环境更是全国闻名。由此来看,教会大学建筑的中西合璧式样特色反映在足以产生较大影响的一批建筑物上,尽管它们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的细部处理手法方面还有某些差别。

附图

这些中西合璧式样建筑的设计者是一批受过欧美完整建筑教育的职业建筑师,他们接受的是当时欧美盛行的古典折衷主义的严格训练。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未必有传教士那种欲使“中华归主”的宗教热忱,也没有传教士那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观认知,他们也很少有长期在中国生活的体验,开始时也谈不上对中国建筑文化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或偏见,这就决定了设计者只可能以建筑功能和建筑艺术为其设计的根本目的,出于建筑师的职业习惯,他们依据的是以下三点:(1)业主(传教士,教会大学创办人)对建筑式样选择的建筑理念;(2)业主提出的建筑基本功能要求和建筑设施的标准;(3)当时所能利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

当西方建筑师开始接触到中国古典建筑时,可以想象,他们面对这种截然不同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造型该有多么惊讶和困惑;同时也很难想象,他们能在短时期内就产生对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兴趣。因此,他们很习惯地将自己业已熟悉的建筑语言和设计方法与业主所特别要求的建筑理念结合起来,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是通过建筑实践来表述一种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来说,建筑对现实社会的反应并不敏锐,却能够忠实地记录着现实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的演变过程,建筑师是相对客观的执笔人,虽无意也无能力倡导某种时代潮流或社会时尚,但其建筑实践的设计作品却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反映出现实社会的时代局限性。

教会大学在时机上顺应了中国人引入西学的大趋势,同样,教会大学在大规模筹划和兴建过程中,正值基督教的“本色运动”和天主教“中国化”计划的实施展开之时,许多传教士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推动了在华西方教会的世俗化、本土化,为促进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仅从建筑学方面来看,教会大学的中西合璧样式实际上还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与建筑理念形成的一种内在逻辑关系。

对传教士的传教目的理应谴责,但对从事某些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传教士活动则应具体分析。有些传教士的在华工作生活经历,培养了他们热爱东方艺术的感情,从而促使他们能够较客观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持有较公允的建筑艺术评判标准,并为中西建筑文化的结合作出一定的贡献。为了说服教会上层接受这种新的评判标准,他们不仅特意强调了中国古典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将其与教会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的传教策略联系起来,刚恒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8月9日,教皇庇护十一世(Pius.X.D)委派刚恒毅枢机主教(MostRevConstartini)担任第一任教廷驻华使节。刚恒毅在职的8年期间,将自己的传教事业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并明确表述了自己的建筑理念。1923年,他到任不久就致函教皇,对西方教会过于热衷在华修建哥特式教堂提出批评:“一、西方艺术用在中国是一个错误。二、保留外来建筑风格无异使人们视天主教为舶来品的误会一直存在。三、实际上,教会的传统告诉我们,应当采用当时当地的艺术。四、采用中国艺术不但可能,且是多彩多姿。”[3](P.12)他认为:“每一民族都有她特殊而定型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藉着她历史性的建树,通过民间与社会的艺术品,可以充分表现出来,各种不同艺术特征都是基于文化、习俗、兴趣、历史与宗教的史绩、建筑用材、气候、地势等等不同因素。将欧洲的形式,无论是罗马式或哥特式,加诸中国均属错误。”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一民族极具象征性价值的宗教建筑方面,何不最好也来一套‘中国装’呢?”[3](pp.21-22)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传教士的赞同和支持,来自比利时的传教士艺术家格里森(DomAdelbertGresnigtO.S.B)写道:“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建筑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方式,寄托了他们的愿望,包含着他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国人也在他们的艺术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征和理想,中国建筑在反映中国民族精神的特征和创造力方面并不亚于他们的文学成就,这是显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种无声语言。”[4]在对中国古典建筑进行一番考察之后,格里森提出:“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种外来的建筑形式是无意义和令人诧异的。所以,试图取代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教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采用更有效率的传教方法,将教会的教堂修造成符合中国民族精神的建筑形式呢?无论从逻辑上或感觉上,这样做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使我们有可能借助建筑形式来表达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敬意和欣赏。”[4]

何谓“中国装”或“符合中国民族精神的建筑形式”?传教士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建筑理念:“既不是中国式的也不是西方式的。”[4]刚恒毅认为,西方建筑师完全模仿中国式的塔或建筑的外部形式并不成问题,比较困难的是掌握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领悟中国建筑的精神,并将这种悟性运用到这套“中国装”的裁剪中去。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刚恒毅还是一个具有较高建筑艺术修养的传教士,他反对盲目照搬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并指出:“吾人当钻研中国建筑术的精髓,使之天主教化,而产生新面目,绝不是抄袭庙宇的形式或拼凑些不伦不类的中国元素而已,乃是要学习中国建筑与美术的精华,用以表现天主教的思想。”[3](pp.23-24)格里森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所有的建筑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互相适应问题,但决不能提倡机械模仿现有的庙宇和塔的形式。在华教会采用糅合中国建筑形式的最终目的,是想以这种与众不同的建筑形态来反映真正的中国精神,充分表现出中国建筑美学观念,为创造性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广阔的前景。”[4]如果除去其中的宗教狂热,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上述观点与中国建筑理论界的有关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创新和继承问题的共识并无质的差别。

1925年,庇护十一世捐赠10万里拉供辅仁大学改制之用,这一机会使刚恒毅有可能将自己的建筑理念付诸实践。1929年,辅仁大学在北京购得兴建校舍的用地,刚恒毅特意聘请了格里森担任辅仁大学新校舍的建筑师。辅仁大学校方按照刚恒毅的建筑理念提出了对未来新校舍的设想:“建筑方案应体现天主教的‘大公精神’,做到新旧融合,宜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使其适应现代学校的功能要求。”[5]在施工奠基仪式上,刚恒毅应邀发表了有关辅仁大学建设方针的演说词:“辅仁大学整个建筑采用中国古典艺术式,象征着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信仰,我们很悲痛地看到中国举世无双的古老艺术倒塌、拆毁或弃而不修,我们要在新文化运动中保留着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但此建筑的形式不是一座无生气的复制品,而是象征着中国文化复兴与时代之需要。”[6](p.40)这段演说词清楚地表明:教会大学建筑形态构成并不是出于对某种建筑风格的形象特征的偏爱来考虑的,其设计思想是由广义的社会效应和文化内涵所决定的。

关于教会大学建筑理念和建筑实践的文化意义,似乎在美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中表达得更为清晰可见,其建筑作品也更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教会利用战争的机会迅速扩展了在华的教育事业,从1914-1918年之间,在华新设立的教会学校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2](pp.247,210)由于教会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学术水平,从国外和国内都争取到了新校舍的建筑经费,教会大学有能力进行较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从而促使中国古典建筑复兴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1921年9月,美国基督教会组织了“中华教育调查团”,该团在华访问了36个城市和500多所各级学校之后,正式表明了教会学校的建校方针,即“教会学校必须尽快地去掉它们的洋气,……在性质上彻底基督化,在气氛上彻底中国化。把效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可以提供服务,而如果缺少这些特征,那就将一事无成。”[2](p.349)所谓造就“气氛上彻底中国化”和教会大学的形象“特征”,其主要手段就是将西方的工程技术和理性主义的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形式相融合,是一种西方人所理解的“中体西用”,也是中西建筑文化双向流动的有益尝试。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教会大学建筑出现复古主义倾向的早期实例,也是传教士的建筑理念与建筑师的审美意识达到默契配合的实践作品,其主要建筑竣工于1921-1925年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沙特克与赫西(ShattuckandHussey)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当时确定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在外貌上采用中国形式,以使建筑得以和北京之建筑古迹相互彰显和谐。”(注:J.D.Rockfeller,ResponsefortheReckfellerFoundation,p.14,转引自傅朝卿:《传教主义与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台北)《建筑师》1992年第12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分为教学区和医疗区,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用汉白玉栏杆回廊连结,围成半封闭的院落布局,建筑质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标准,外部造型以故宫太和殿为其模仿原型,优美舒展的凹曲线屋面上,各种瓦饰也仿造得相当标准,加之平直的檐口,微微起翘的檐角,绿琉璃筒瓦,可以说是一个纯净的中式大屋顶型制。围成院落的建筑群全部坐落在汉白玉的台基上,栏杆、扶手以及台阶等建筑细部也是中国古典式的。可以看出,设计者确实是在非常认真地捕捉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外部特征,但在建筑处理手法上有点力不从心,中式的屋顶和台基与西式的墙身及开窗方式这两者之间缺乏一种中介过渡因素,而且建筑整体比例与中国古典建筑相差甚远。但总体来看,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的体量集聚,屋顶庞大,复古主义的倾向非常突出。

在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上,小洛克菲勒(JohnD.Rockfeller)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致词,他进一步阐述了采用这种复古主义建筑形式的原因:“在绘制医学院诸建筑及医院时,于室内是必须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安排以便满足现代科学医学职业之要求。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尽其可能在不增加花费之下,审慎地寻求室内机能性与中国建筑外貌之美丽线条及装饰,特别是其高度、屋顶和装饰相结合。我们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让使用如此设计建造之建筑的中国老百姓得以一种宾至如归之感觉,……并且也是我们对中国建筑之最好部分欣赏之最诚挚表现。”(注:J.D.Rockfeller,ResponsefortheReckfellerFoundation,p.14,转引自傅朝卿:《传教主义与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台北)《建筑师》1992年第12期。)更明确地说,沙特克和赫西的设计是西方式的内部功能和中国式外部造型的混合体。可是这一混合体太过于注重外部的模仿复制,刻意复古就不可能摆脱古典程式的衡量标准,反而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入了“像”或者“不像”这类最直观的问题之争论中,并因此招致了更多的批评,颇有点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如果抛开某种固定的模式来客观地评价,在20年代初期能达到如此水平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其中也不乏主动进行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是教会大学对中国新形势的对策和反应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有其不成功之处,仍可视为中西合璧建筑样式转向复古主义倾向的标志性作品。

教会大学建筑在兴盛期的复古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墨菲·亨利·基拉姆(MurphyHenryKillam)。墨菲1877年出生,18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08年开办建筑事务所,1914年起开始在中国活动,1928年以后出任国民政府的建筑顾问并主持完成了首都南京规划的制定工作。到中国来寻求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墨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抉择。20年代以前的中国尚无独立开业的本国建筑师,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又刺激了中国建筑业的局部繁荣,给西方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墨菲抓住机遇,及时地将设计重点从西方式的殖民地风格转向探索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结合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潜心研究和不断实践,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设计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墨菲也因此在中国取得了超出其他西方建筑师的成功和地位。

据现有资料所知,墨菲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1914年的清华学校扩建工程。他制定了清华第一个校园总体规划,并主持扩建了清华学堂(东部),设计了被誉为“清华园”四大建筑的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东部)和体育馆(前部)。清华校园的总体规划和主体建筑都沿用了美国大学建筑的模式,属于欧洲古典折衷主义的作品,可见,墨菲在中国的早期活动和大多数来华的西方建筑师并无区别。墨菲不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最早尝试者。此时已有司斐罗(A.G.Small)的金陵大学北大楼及东大楼,荣杜易(Fred.Rowntree)的华西协和大学的怀德堂以及合德堂、万德堂等,柯林斯(A.S.Collins)的岭南大学马丁堂以及格兰堂、怀士堂等,佚名建筑师的圣约翰大学的怀施堂、科学馆,可能还有济南齐鲁大学的某些建筑。此时,赫西(Hussey)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造也已进行。但清华学校的设计任务使墨菲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使之能有较长时间在北京亲自观摩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精粹所在的皇家宫殿。这一经历无疑增加了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造诣和审美偏爱。自1920年后,他先后主持设计了福建协和大学(1920年后),长沙湘雅医学院(1920年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21-1923年),燕京大学(1921-1926年),岭南大学惺亭、陆佑堂、哲生堂(1930年后),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堂,1929-1930年),北京图书馆(1931年)等建筑。墨菲的这批建筑作品不但在数量上十分浩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大都市,且大都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地位,有利于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当墨菲被聘任主持首都规划的制定工作时,他所倡导的这种教会大学建筑的复古主义倾向已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赋予了明确的政治意蕴和民族精神之含义,远远超出了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范围。

在有关的建筑理论研究中,对墨菲的作品一向评价颇高。且抛开其中包含的政治文化意义,仅从建筑设计而言,墨菲的设计是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西方建筑特色,反之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中国古典建筑特色。以往的西方建筑师多将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生硬拼接,缺乏必要的过渡,看起来就像戴上了一顶不适宜的帽子。墨菲的高明之处不在屋顶的处理,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渗入到西式墙身。或许他是第一位能理解斗拱在中国木结构建筑艺术造型中魅力的西方建筑师。如果墙身没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额枋和红柱,斗拱的造型将失去构图的意义。换句话说,墨菲以斗拱作为中介,将其他中国古典元素糅合进西式墙身。墨菲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加深对中国传统建筑认识的。他的早期作品中也曾出现结构与装饰不相吻合的瑕疵,而其后期的设计就熟练得多了,很少能挑出大的毛病,但也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即:墨菲以众多有影响的建筑作品给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形式主义的模式,最后连自己也陷入了无节制地盲目复古的误区之中。在他主持下完成的南京首都规划,连江轮和街灯都盖上了中国古典式的大屋顶。30年代国民政府所倡导的“中国固有形式”建筑活动,虽有其深刻的民族主义时代背景,但如果仅以建筑设计手法而言,则明显可以看出墨菲的影响。

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中西合璧样式建筑的最高艺术典范。1920年,燕京大学选定了北京市郊的海淀淑春园作为新校址。第一任校长司徒雷登(StuartJohnLeighton)就任后,确定了燕京大学的办学方式:“我要使燕京大学在气氛和影响上彻底的基督化,而同时甚至又要不使人看出它是传教运动的一部分。”[7](p.66)为此,司徒雷登提出建校的四项目标,其中第三项就明确了新校园建设的建筑理念:“要使燕大既有一个中国式的环境,同时又具有国际性,能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这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升华的世界公民唯一切实的保证。”[7](p.66)为了创造这种“中国式的环境”,司徒雷登特意聘请墨菲来主持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师的参与使得这一种建筑理念能够很好地贯穿于建筑实践的过程之中,其建筑形态的外部特征也更加明显和突出。在燕京大学的建造之初,司徒雷登提出了新校舍建筑形式的设想,要尽量在学校建筑方面中国化,要采用宫殿式样的教学大楼,庙宇式样的学校大门,校园里要点缀一些华表、石狮之类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品。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燕京大学陆续建造了88幢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再加上当时中国最漂亮的校园,燕京大学被视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典范作品之一。“1926年,燕大迁到北京城外新校址,并结合西方的建筑技术与中国的建筑装饰,建造了中国最漂亮的大学校园。燕园的实力最强,规模最大,资金最为雄厚,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教会大学中的佼佼者。”[8](p.108)在中国教会大学或国立、私立大学中,燕京大学的建筑群堪称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整体性最完美的校园建设工程。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很得意地说到:“燕大新校址完成后,很多年来,凡是来参观的人,都夸赞燕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因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后来我们自己也几乎相信了。”[7]

墨菲担任燕京大学校园建设的总建筑师,在燕大校史中有这样的记载:“新校址建筑师是亨利麦斐(Henry.K.Murphy),他对于中国宫殿亭园极为欣赏,所以他的建筑设计都采用这种形式,而另外加以新式设备,更切实用。他在福州、南京已有建筑校舍的经验,为燕大建筑,凭以往经验,更加以多方面的改进。”[9](p.66)在司徒雷登的要求下,墨菲最初的设计就采用了复古主义式样。由于建筑数量多,墨菲乃将中国宫殿型制的各种式样和装饰手法加以灵活运用。1926年,燕京大学建成迁校,司徒雷登在落成仪式上说:“最初我们就决心把中国建筑应用到建造校舍上,房屋的外表具有优美的曲线和辉煌的色彩,而主要的建筑全部用钢骨水泥,兼有现代电灯、暖气及自来水设备。因此,这些房子本身就象征着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要保全中国固有的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一切,并以此作为中国文化和现代知识精华的象征。”(注:转引自董鼎主编:《私立燕京大学》,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

从这段演说词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1)教会大学建筑形态是将当时先进的工业技术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相结合,以此来作为传播某种文化观念的手段,其建筑构思的着眼点是意欲展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科学的融合。因此,教会大学建筑形态必然会呈现出中西文化双向流动的特征。

(2)就校舍建筑本身而言,其主体结构及其他当时先进的配套设备,本可以依其功能采用多种其他形式来自由表现的,只是由于教会大学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有的文化象征作用,才使得教会大学建筑形态转换成一种特定的建筑语言。因此,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的形式与功能相脱离的特点,也是源自教会大学的办学方针,只有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考察,才能客观地认识其中包含的积极意义,如果仅仅从民族感情或单纯的工程技术标准来评判,其看法自然偏颇。

燕京大学建筑现已被列为北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理由为:“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结合原有山形水系,注重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和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10](p.229)

在华传教士们寻求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设想,在时机上恰逢西方建筑界盛行折衷主义思潮之际,摹仿或糅合各种不同时代的历史风格,甚至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形式,都是时髦的设计手法。很难说建筑师在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起因方面有过什么促进作用,不难推断,西方建筑师了解到传教士的设想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古典建筑那造型丰富而又奇特的屋顶。日本建筑师伊东忠太曾评论说:“屋顶为中国建筑最重要之部分,故中国人对于屋顶之处理方法非常注意,第一欲使有大面积大容积之屋顶不陷于平板单调,宜极力装饰。……中国人对屋顶之装饰,煞费苦心,全世界殆无伦比。”[11](pp.8-9)格里森还以浪漫的笔调形容道:“屋顶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优美曲线的屋面就像精心编织的巨大华盖,……柔和曲线是中国式屋顶最独特的表现方式之一,许多重要建筑的屋顶构成就如同专业音乐家演奏的动听乐章一样,……柔和的曲线,宏伟的尺度,和谐的比例,都足以使人们领受到那种庄重和高贵的屋顶造型所具有的极强的艺术感染力。”[4]然而,西方建筑师对中国古典建筑外部形象的捕捉,仅仅是力求达到一种总体艺术效果的相似性目的而已,他们无法也无意去探求中国古典建筑的内涵。西方建筑师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建筑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范畴,从建筑手法、建筑材料到审美情趣都差之千里,要运用建筑学的方式将其糅合起来绝非易事,还得取决于建筑师对两种异质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自身建筑素养的水准了。

19世纪后期,传教士在中国修建教堂时,鉴于历次教案的教训,有的传教士也曾尝试过在教会所属的建筑中添加中国色彩,但很少是专业建筑师所为,而且这些零星的尝试为数甚少,规模太小,还不足以产生什么影响力。20年代的教会大学建筑则不然,其建筑规模之大,建筑数量之多,建筑功能之繁,建筑质量之高,建筑形式之新,建筑设备之良,建筑材料之异,建筑环境之美,都在当时中国社会形成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大学建筑是在一批欣赏中国文化并具有一定地位的传教士和一批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情况下完成的,从创建之始就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建筑层次上。

如同勉强发起的教会学校最终发展成高等学府一样,教会大学建筑也在建筑师的努力实践中最终演进成延绵至今的一种建筑风格和建筑形态,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历史产物。以建筑表现某一文化思潮或某一时代风尚,在西方似乎已成惯例,而在中国则意义非同寻常,因此,笔者认为,教会大学建筑将西方建筑文化观念引入了中国并成功地进行了实践,是中西文化双向流动的典型范例,也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关键点。

还需要强调的是,教会大学建筑是探索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起点而非终点,也是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开端而非终结。试图融合两种异质建筑文化的趋向至今仍在中国延续着、进行着,所谓“教会大学建筑”不过是这一趋向起始时期的代名词而已。

西方传教士在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环境条件下,首先倡导了中西合璧式建筑新式样,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序幕。20年代之后,由于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种建筑新式样又被视为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参照物,广泛地运用在政府行政办公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外部造型之中。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和中山陵、范文照和赵深设计的国民政府铁道部、徐敬直设计的中央博物馆、杨廷宝设计的中央医院、赵深设计的国民政府外交部等一大批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中西合璧式的优秀作品,不但表明了这种建筑式样已远远超出了教会大学建筑的应用范畴,从而被视为中国建筑艺术复兴的象征[12](p.354),而且也表明中国本土的建筑师已取代了外国建筑师,成为探索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主要设计者。如今,这种建筑新式样在几代中国建筑师的不断努力下,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现代建筑形式而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同,但教会大学建筑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文化交流意义以及在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却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漠视和淡化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外文化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课题也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及其后来的演变结果是中西文化双向流动的特殊案例和有形史料,考察和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和理解中西文化交汇的特点和建筑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卜舫济.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1879-1929[M].台北:台湾圣约翰大学同学会(重印),1972.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刚恒毅,等.中国天主教美术[M].台北:光启出版社,1968.

[4]DomAdelbertGresnigt,O.S.B.BuildingofCatholicUniversityofPeking[J].ChineseArchitecture,1928,(4).

[5]DomSylvesterHealy,O.S.B.ThePlansoftheNewUniversityBuilding[J].ChineseArchitecture,1929,(6).

[6]辅仁大学的建校目的(刚恒毅枢机主教的演说词)[A].辅大五十年[Z].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1979.

[7](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M].阎人俊译,出版者不详,北京图书馆藏.

[8](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9]董鼎.私立燕京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

[10]王世仁,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篇[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1](日)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古典建筑工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广东 岭南建筑 近代化

近代岭南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整体保持一致,根据建筑近代化体系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西方建筑的传入、岭南建筑的西化、西式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发展停滞期。

第一阶段:16世纪中叶到1860年,西方建筑的传入

岭南建筑的近代化从16世纪就已经开始,而中国其他地区则基本从鸦片战争后开始。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取得澳门的居住权,随后进行的建筑活动使澳门成为岭南地区最早传入正统西方建筑的地区。1685年,清朝开放海禁,广州成为第二个西方建筑的集中区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三行商馆区,这些“中构番楼”建筑采用了岭南传统建筑的材料和技术,是由外国商人主导而岭南传统建筑工匠参与的西方改良建筑。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大量的西方建筑从业人员开始对香港进行殖民地建设,香港成为第三个西方建筑的集中区域。这一历史阶段的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处于相对隔绝的发展状态,岭南建筑的西化趋势并未形成,大部分岭南社会民众对西方建筑持漠视的态度。

第二阶段:1861年到1911年,岭南建筑的西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九龙岛南部割让给英国,广州沙面成为英法的租界,汕头新增为通商口岸。香港较早形成建筑商业设计的市场条件,西方建筑师的活动较为活跃,成为岭南地区的建筑师输出地。传统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经过几次火灾后已经消亡,1862年广州沙面租界开始了西方职业建筑师主导的建筑活动,兴建了大批较为正统的西方建筑。西方建筑开始以强势的姿态进入岭南地区,岭南社会民众对西方建筑开始从漠视向被迫接受转变,侨乡建筑也逐步出现西化现象。

1861年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 1878年张之洞将博学馆改成广东水陆师学堂,设营造专业,首启近代岭南土木工学教育,推动了岭南建筑工程技术向西方学习。1901年清朝实行的“新政”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诸多方面的发展,教育建筑、社会服务建筑和生产建筑等新建筑种类开始大规模出现,例如岭南学堂的马丁堂、大清邮局、广东士敏土厂等。这些建筑绝大部分由西方职业建筑师设计,并采用西方建筑形式和技术,钢铁、水泥等新建筑材料得到了应用。

这一历史阶段的广州西关大屋极具岭南特色,是传统民间住宅城市化的重要代表形式,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处于整体对立而局部融合的发展状态,岭南建筑西化的趋势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岭南第一代土木工程师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独立出来,到了1911年,岭南地区已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体系。

第三阶段:1912年至1937年,西式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的初步建立

1911年末,广州军政府成立工务部负责市政规划,进行了拆城墙开马路的城市建筑近代化改造。通过强制私有地留设骑楼等行政行为,20世纪20—30年代的广州商业区形成以西式骑楼为主要特征的街市风貌,并进一步辐射到广东全省以及广西、福建等地,各地的骑楼建筑略有差异而不断有所变化。伴随着社会对各类型建筑需求的井喷,大量的商业建筑、公共建筑、西式住宅兴建起来。民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建筑基本还是由西方建筑师设计,例如海关大楼、广州市中央消防总局、万国宝通银行以及执信中学等。2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广州东山的“花园式洋房”成为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新亮点,而开平、潮汕等侨乡建筑的发展丰富了岭南民间建筑文化,体现了建筑工匠的灵活和开放。

在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中,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做出了重要贡献。1914年,墨菲来到中国后,首先对中国古典建筑进行了考察,并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北平燕京大学等进行一系列建筑设计之后,成为“中国古典复兴”的旗手,引导了国人对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次思考。1921年,墨菲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中国古典复兴”风格的政府建筑——广州市政中枢的设计,使“固有形式”这一建筑学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官方文件中,并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建筑界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一是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二是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竞赛,这两个建筑最终均由吕彦直设计。此后,中国“固有形式”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岭南地区第一批本土职业建筑师也登上历史的舞台,并很快成为近代建筑设计的主力军,代表人物有林克明、杨锡宗、陈荣枝等,他们承担起复兴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和系统学习西方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在探索新建筑民族化之路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广州市府合署、平民宫、粤秀山仲元图书馆、中华书局、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等。

民国初期,广东省会警察厅负责建筑事务,参照香港的建筑规则制定并实施了“建筑申告”制度。1918年,广州市市政公所初步确立城市内建筑报建规则。1924年,广州市工务局颁布《广州市新订取缔建筑章程》,第一次将绘图人和承建人并列提出,以制度形式将设计师概念介入到建筑体系之中。1930年,广州颁行《广州市建筑工程师登记章程》,明确了“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在专业及称呼上的不同,却统一以“建筑工程师”实施登记。这一历史阶段的建筑活动在近代社会最为活跃,岭南建筑形成了西化的近代整体面貌,其中,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探索和新装饰主义摩登建筑的引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并初步建立了西式的近代岭南建筑体系。

第四阶段:1938年至1945年,发展停滞期

从1937年8月31日开始,日军对广州狂轰滥炸14个月;1938年10月广州沦陷;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战争期间,岭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近代建筑活动基本消失。大部分建筑师为躲避战火而移居他乡,建筑专业人员大量流失,到1945年,广州市内的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极少。作为近代岭南建筑教育的重要基地,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从广州迁往粤北山区,战争打断了岭南建筑近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广东地区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起步早,西方建筑自16世纪开始传入;二是时间跨度长,近代岭南建筑的西化是渐进的发展过程;三是初步建立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岭南传统建筑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曾昭奋.莫伯治与岭南佳构[J].建筑学报,1993,(09).

[3]何镜堂.岭南建筑创作思想——60年回顾与展望[J].建筑学报,2009,(10).

上一篇:生物学科知识范文 下一篇:金融渠道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