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3 03:40:15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煤炭工程;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

一、 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煤炭工程项目的特征

(1)煤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一般的煤矿建设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投资额巨大,要求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2)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地下赋存的岩层和煤层是复杂的,因此随着采掘工作面向两翼、向深部移动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复杂情况,诸如岩层、煤层、顶底板、水、火、有害气体、煤尘、地压和地温的变化,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大。

(3)煤炭企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非再生劳动资源,属于资源导向型企业,井田开拓方式、回采方式、采煤方法等的选择都要考虑到资源的赋存条件,企业管理也必须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4)生产准备工作周期长、工程量大。对一个生产矿井、移交生产的新工作面或尚未开发的新采区,都必须作好生产准备工作,包括开拓、掘进、准备和回采巷道,安装机电运输设备以及建立通风安全系统。这些准备巷道的维护时间较长,维护工作量也较大。

(5)煤炭生产多属地下作业,工作地点狭窄,准备与生产同时进行,且煤炭企业的生产是大量笨重物体的转移,运输调度系统复杂,资源消耗大。

(6)生产过程中主要材料的消耗不构成产品的实体。煤炭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材料如木材、水泥、钢材等,只是一种耗费,不构成产品(煤炭)的实体,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

二、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建设中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往往由其它人员兼任,并且还不是其工作的重心,对项目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2)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还不普及。现在风险管理应用最广泛的行业是保险业,其次是风险投资行业,其它行业应用相对来讲就少一些。

(3)风险管理的历史资料和经验较少。大部分组织有计划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时间比较短,所积累的风险管理方面的历史资料和经验较少。

(4)煤炭风险管理被视为等同于普通工程风险。现在大部分的风险管理方法对项目管理者和风险管理专家个人的经验、知识及其个人所掌握的相关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受到个人经验和素质的影响。

(5)现在的风险管理方法在风险的度量方面大多未涉及将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进行统一,在风险评价和决策时就要对包含有不同性质风险损失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决策,做起来非常麻烦,有时还不一定能得出合理的评价和决策结果。

(6)企业只有极少数的人具有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并将定量的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项目工程实践中。现在的大部分风险评价与决策方法未能将风险评价与决策跟风险的度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是利用主观的方法或其它的方法给风险赋值,然后进行风险评价和决策。

三、项目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1.方法

确定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数据资源,这些内容可随项目阶段及风险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2.人员

明确风险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支持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任务分工及其各自的责任、能力要求。个人管理风险的能力各不相同,但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3.时间周期

界定项目生命周期中风险管理过程的各运行阶段及过程评价、控制和变更的周期或频率。

4.类型级别及说明

定义并说明风险评估和风险量化的类型级别。明确的定义和说明对于防止决策滞后和保证过程连续是很重要的。

5.基准明确定义

由谁以何种方式采取风险应对行动。合理的定义可作为基准,衡量项目团队实施风险应对计划的有效性,并避免发生项目业主方与项目承担方对该内容理解的二义性。

6.汇报形式

规定风险管理各过程中应汇报或沟通的内容。范围、渠道及方式。汇报与沟通应包括项目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及项目外部与投资方等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

7.跟踪

规定如何以文档的方式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文档可有效用于对当前项目的管理、监控、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日后项目的指导等。

四、项目风险规划过程

根据 PMBOK,项目风险规划过程的定义参见图1. 的 IDEFO 图。IDEFO 是一个标准过程定义的符号表示法,用于为可预见的风险行动计划描述可重用的过程组件。该图描述了顶级过程的控制、输人。输出和机制。风险规划封装了将输入转变为输出这一过程的所有活动。控制(位于顶部)调节过程,输人(位于左侧)进人过程,输出(位于右侧)退出过程,机制(位于底部)支持过程。

图1.风险规划规程

1.过程控制

项目资源、项目需求和风险管理能力约束着风险规划过程。项目资源涉及人、财、物、时间、信息等,项目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项目风险规划的必要性,同时也给项目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例如,时间不够时,项目管理决策人员往往倾向采用加快进度的方法。

2.过程输入

风险列表、风险管理策略、业主的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计划模板、WBS等组成了风险规划过程的输人。

3.过程输出

风险设想、阈值和风险管理计划是风险规划过程的输出。风险设想是对导致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的事件和情况的估计。事件描述导致风险发生时必然导致的后果,情况描述使未来事件成为可能的环境。阈值定义为风险发生的征兆,预先确定的阈值作为表明需要执行风险行动计划的警告。

4.过程机制

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活动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是风险管理过程需要用到的机制。煤炭工程项目的 WBSWBS 文件一般包括单元明细表和单元说明两部分。单元明细表按级别列出各单元的名称;单元说明详细规定各单元的各种内容及相关单元的工作界面关系。在项目早期应及早建立 WBS,以便为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在项目的寿命周期过程中,使用部门应将项目的 WBS 作为规划未来的系统工程管理、分配资源、预算经费、签定合同和完成工作的协调工具,应依据项目 WBS报告工程进展、运行效能、项目评估和费用数据,以控制项目风险。WBS 是实施项目、创造最终产品或服务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清单,是进度计划、人员分配、预算计划的基础,是对项目风险实施系统工程管理的有效工具。工作分解既可按项目的内在结构,也可按项目的实施顺序进行。同时,由于项目本身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 WBS 的不同层次。

图2. 煤矿工程 WBS 示意图

结语:在煤炭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加强项目班子建设,增强责任感,提高管理技能。成立项目风险管理小组,搜集煤矿经常出现的风险事故,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即风险因素)、发生频率、损失大小及常用的应对措施,建立风险因素数据库、风险事故及损失数据库、风险应对措施库。

参考文献:

[1]王家远、王宏涛,基于不确定 AHP 的建设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判[J],深圳大学学报, 2006(1)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公路桥梁施工项目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非常必要和重要。在公路施工项目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实施连续、动态、系统的风险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公路施工项目过程的不确定性。据此,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利用全面、系统、动态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如下图1所示,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从识别开始、经过评估、处理和监控,又回到识别原点,这样的过程是连续发生的,是一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更高层次的风险管理系统。

图1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翁洁雄编著.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二、应用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公路桥梁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本文将上述的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应用于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对其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

(一)风险的全面识别

运用系统论观点,横观路桥施工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纵观路桥施工项目的发展过程,由风险识别人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正确估计路桥施工项目的风险形势,从而有效识别出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将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分类分组整理、归纳形成书面风险文献,为其他的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环节提供支持。例如,对于一般的路桥施工项目,可以从项目的发展过程出发,对其风险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施工完成阶段进行识别,施工前的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准备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等。施工阶段风险主要包括:人员风险、质量风险、费用风险和材料技术风险等,施工后风险主要包括财务收支风险:收入不抵支出风险、工期延误风险和工程交付的的其他风险等。

(二)风险的全面评估

在上述风险全面识别的基础上,考虑路桥施工项目单个风险综合起来的整体风险以及项目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具体评估内容包括:①分析风险的存在阶段和发生时间。②分析风险的影响和损失。例如,不及时提供施工设计图纸,不仅会拖延工期,而且会提高诸如人员和设备闲置、管理费用等的开支。此外,延误工期导致在原本可以避开的冬雨季施工带来的更多的工期拖延和费用增加。③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统计法等分析路桥施工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概率分布。

通过上述评估步骤,全面评价路桥施工项目风险,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和难点,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全面处理的措施。例如,施工阶段“支架落架与拆除”中的“主梁支架失效”、“施工机械伤害事故”、“拆除时落物至高速公路”等3个风险事态,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应“严格控制”。

(三)风险的全面处理

本阶段主要是采用风险全面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抵御和防范路桥施工项目风险。在具体处理实践中,应尽量少采用风险回避措施,而多采用风险自留、风险分离与风散和风险转移等措施,且将路桥项目施工风险的全面处理重点放在风险分离与风散和风险转移方面。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全面处理风险:(1)制定勘测调研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路桥公司可事前派专人调研全线的食、宿、行等环境情况;并事先绘好详细的技术文档和施工过程的详细计划,力争以最快速度完成现场施工。(2)确定岗位人员安排,制定人员分工计划根据上述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可具体设置风险识别人、风险监控人、风险评价人和风险处理人四个岗位,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过程的有序开展和责任到位。(3)保险计划:为项目施工人员购买意外、健康保险;并为设备运输购买相关保险。(4)建立项目预备金:建立由项目经理支配的备现场采购、费用支出等的预备金。诸如上述等等。

(四)风险的全面监控

全面风险监控体系包括:①确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处理”的全面监控方针;②建立风险信息的汇报机制:以施工人员的工作周报、施工日志为基础,监督控制项目风险。此外,项目经理要不定期电话或现场检查,及时发现新的项目风险;③建立风险全面预警机制:以项目进度计划为基准,当风险征兆出现时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方案。④建立风险全面应急方案:当风险征兆出现时,项目经理立即刻联系项目小组负责人共同调查是否有未料的新风险发生,若有则立即向风险评估人汇报,并制定新的风险应对措施;若没有则逐项进行检查并调整改善。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一连续的过程,在路桥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对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从而保证路桥施工全面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和路桥施工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参考文献:

[1]翁洁雄编著.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5.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从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开始,到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再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资厅发改革 [2011]74号)》 等,都说明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实操阶段。在此基础上,很多企业也都纷纷在自己的企业当中开始尝试着实施相关的风险管理工作,然而也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对风险管理存在一些普遍认识上的误区,使得风险管理更多的变成一种“概念”,从而没有切实享受到风险管理的益处。

分裂应对

风险应对不应将各种风险视为独立的存在,更为优化的做法是围绕管理目标,对风险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曾经为一家公司(以下称“A公司”)提供风险管理架构的构建/实施咨询服务,A公司希望根据其经营特点来构建和实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评估、识别和应对公司面临的风险,从而增强公司应对当今动态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

在项目的风险识别阶段,管理层认为“原材料供应”是其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由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管理层发现每年业内协商确定的原材料供应地中出现了竞争对手的身影,重要原材料的供应被竞争对手无序争抢,原材料外流现象严重。这类风险事件被管理层定义为“原材料供应”风险下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随着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 “原材料外流”固然主要是因为同行公司的激烈竞争、跨界争抢原材料供应地导致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原材料供应地本应是由当地政府根据相关政策在各个同业企业之间进行过清楚的划分的,但是当部分竞争对手在利益驱动下,争抢原本不属于它的那部分原材料供应地,光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才可能制止甚至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如何协调并通过当地政府解决A公司的“原材料外流”问题?这个时候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公共关系部就要派上用场了。

回顾企业之前识别的风险中,“公共关系风险”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然而在初步分析时,两者之间是割裂后分别进行的。单凭“原材料风险”的主管部门——采购部一己之力,“原材料外流”事件根本无法解决。而只有通过与公共关系部甚至企业高管充分沟通,合作协调引入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原材料风险”和“公共关系风险”在一定的领域是相关的,必须综合分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风险分析方式是不可取的,只有充分考虑各个风险之间存在的联系并进行分析和应对,才是全面风险管理和之前各种风险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

唯业务层面

风险管理不能仅关注业务层面的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在战略决策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些企业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非常关注业务层面的风险,通过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等内控提升与完善的手段来实现对风险的应对。这其实有些 “大材小用”,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更重要的其实是可以在战略决策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航运行业的业务价格和市场需求的波动非常大。很多航运企业往往注重与加强流程要求,比如要求每天汇报价格,强化报价审批,然而这些举措是不是能够解决价格和需求波动的固有风险呢?也许能够保证他们能够及时获得最及时的相关信息,还能保证企业的报价都经过了有效的审批,但是这些及时的市场信息和有效的价格审批可能都抵挡不了航线布局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只有把风险管理和公司的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自上而下的分解公司层面风险,才能在业务操作层面上对具体的内控需求提出要求。

我们都知道,风险研讨会作为一种风险识别的办法常被使用。我们在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咨询服务时也多次使用风险研讨会的形式。举一个风险研讨会的例子。某公司(以下称“B公司”) 为识别风险而举办的一场风险研讨会,所有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人员都被要求参加,风险研讨会持续了8个小时仍然滔滔不绝。每个部门根据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工作难点纷纷提出所谓的“风险”,比如:财务部门强调汇率波动、生产部门强调生产安全和工人操作不当、销售部门强调客户投诉难以应对等等,结果所有的“风险”都被记录下来,一场研讨会下来,共提及了一百多条风险。会后公司高管的进一步讨论中,居然没有一条是他们关注的。

其实如果能够请企业高管根据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分析企业的风险,也许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识别公司面临的“大风险”,而在此基础上引入风险研讨会这个平台,让每个部门的人员可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多个维度对“大风险”进行深入探讨甚至争论,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意识,更能对“大风险”进行自上而下的细化,形成系统的“小风险”,从而保证之后拟定的风险应对计划既有针对性,也不会偏离企业高管最为关注的重要风险领域。

止于风险管理部门

风险监控不能仅停留在风险管理部门,职能部门也能承担一定的风险管理功能,风险管理部门应将评估分析结果也传达至职责部门以确保风险得到合理应对,。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引用“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来诠释风险管理之于企业管理。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这个故事寓意深刻,正所谓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我们看到不少公司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初期,各职能部门通常把风险管理相关工作跟日常业务工作分离开来,认为风险管理工作就是风险管理部或者项目组的工作,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完成分配下来的额外工作。很明显,在这种心态下,风险管理工作就是多出来的“行政任务”。这其实是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最大误解,而带来的就是各级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抵制。其实风险管理绝不是一项额外的工作,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应该是一项长期、系统、并融合在各项企业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风险管理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工作是协调、监控与汇报。风险评估、分析以至风险的有效应对都需要职能部门的参与,才能使得风险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只有创造性的把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才有可能消除各职能部门的抵制心理,才有可能持续的把全面风险管理推行下去。

静态处理

风险管理并非静态的,风险是随时发生变化的,企业需要时时观察有关变化趋势,及时评估相应风险。

我们常常会碰到客户有这样的要求,“希望在几个月时间内完成风险管理项目,从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变企业的管理面貌”,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风险管理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的工程。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彻底完成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一个需要若干年时间完成的“变革”,并且需要经常与时俱进地对风险进行重新的识别与评估。

有一家专为某国内机场提供服务的公司(以下称“C公司”),它的业务规模在两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只为原机场提供服务扩展至兼向其他机场提供服务,由于公司业务范围与规模的变化,公司员工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几十人的团队扩展至上百人。C公司的这一变化使得公司的风险分布从新洗牌,曾经“风险水平”评级为低的竞争对手风险、资金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在新的评估中骤升为高风险,而一个新的风险,公司战略风险也被纳入了风险评估考量。如果该公司只是按照以前的风险评估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很明显,风险应对措施会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制约企业的扩张。企业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有机实体,它所面临的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信,内因和外因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风险发生变化。业务规模、业务范围、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变化都会导致风险类别、风险分布、风险评级发生变化。而相对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有效的风险都会需要进行更新安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不少企业会进行年度性地开展风险研讨会、更新风险清单和应对方案等。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风险 防范

近年来,企业集团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凸显地位。但通过对企业集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和管理现状的评估,我们可知其当前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如国家关于采矿权有偿使用、安全环保等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资金和成本风险;国家关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带来的税收风险;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等。因此,要成为快速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必须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战略,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本内涵

财务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财务风险管理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1.企业集团关注的财务风险内容有:外部环境风险、财务治理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

2.企业集团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1)成立财务风险管理组织。在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组织下,成立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2)定期评估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组织定期对整个集团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向董事会汇报。(3)制定风险应对预案。集团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财务风险制定应对预案,以尽可能地防范和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4)强化内部控制活动。集团应在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和细化,并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手册明晰控制流程、确立流程负责部门、建立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标准。(5)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集团在建立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前,可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快速识别和响应财务风险。

三、建立内部控制手册

1.内部控制手册功能。企业集团的一切内部控制活动应该体现在各项财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之中,建立内部控制手册目的是将集团的各项重要控制活动进行提炼、完善、归集在一起并以流程的形式表达出来,为集团的整体内部控制提供指引。

2.内部控制手册的内容。内部控制手册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目标,内控组织和职能,主要管理控制活动,各控制活动的具体作业细分,各具体作业活动的流程图、关键控制点、流程负责部门、流程内容,内控活动与公司制度的衔接。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集团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

(1)定性指标:指能够预示集团财务风险的征兆指标,定性指标主要用于外部环境风险、内部控制风险、财务治理风险和会计信息风险方面。

①外部环境风险指标有:行业政策调整、利率与汇率的调整、产品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等;②内部控制风险指标有:未经授权或批准的重大行为、关键管理与财务人员离职、内部审计反应的重大内控缺失、内控制度关键控制点执行不到位等;③财务治理风险指标有:重要子公司经营不善、超越权限的重大决策、财务信息严重不对称等;④会计信息风险指标有:非标准审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⑤其他财务风险征兆指标有:信用评级降低、遭受税收处罚、严重超预算行为等。

(2)定量指标:指能够反映集团财务风险的重要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主要用于反映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根据实际情况,集团可选取以下定量指标:

①融资风险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对外担保占净资产的比重;②投资风险指标有:对外投资报酬率、内部投资超预算比率、EVA改善率;③资金运营风险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原煤制造成本。

2.确定预警区间

结合集团实际统计前三年历史数据,剔除客观性偏差,并参照煤炭行业先进水平为每类定量预警指标确定标准值。标准值以内(上或下)为安全区;根据偏离标准值的范围大小设预警区和危机区,可设三个预警区间:安全区(绿灯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预警区(黄灯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危机区(红灯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3.定期风险预警

(1)集团所属各单位应定期实施预警,形成财务风险报告。

①对本单位财务风险情况进行总体评分。可根据各类定量指标所处的区间进行财务风险评分,安全区为0分,预警区为10分,危机区为30分,最后加总确定总分数。②财务风险预警报告应说明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黄灯区”或“红灯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2)集团财务每季对整体财务风险进行预警,计算财务风险评分并分析定性指标的状况,形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报告。

4.风险应对

(1)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季召开一次会议,识别和评估集团整体财务风险,制定对策。每半年向董事会做一次汇报。

(2)当有五个以上(含)指标处于“黄灯区”,应进行财务诊断,做出专题分析,限期消除风险因素。

(3)当有三个以上(含)指标处于“红灯区”,应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够保证企业集团的资金得到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庄小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刍议[J].财会研究, 2003,(06)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投标;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如果总包企业在投标阶段不考虑风险因素则在合同履行时会存在实际施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因此,企业在投标阶段应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保证企业在中标后能够更好地履行施工合同,同时获取预期的目标利润,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一、关于国际工程风险的认知

一般情况下,国际工程的投标风险都需要经过风险的识别、预测、评价以及风险预防等一系列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工程投标的风险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正确处理工程投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确保企业效益不会受到损失。所以相关工作单位提高对风险识别的正确性能够有效控制投标风险的发生,确保企业的效益能够实现持续的稳定增长。所以做好国际工程在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对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决策(是否投标)、投标报价、施工技术、市场环境、组织协调等,这些难以界定量化的因素构成了项目投标的风险并集中体现在决策报价及技术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的签署、装订、封标及递交上。

二、工程投标风险管控的工作策划

为加强在参与海外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控能力,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在企业高层建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批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审定风险管理原则和对策,对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和决策,研究重大风险事故的处理事项。

在各部门建立风险专业小组,如商务风险小组、设计风险小组、控制风险小组、造价风险小组、采购风险小组、施工风险小组等,负责对项目风险的识别收集工作,负责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风险规避措施和处置方案,上报风险管理工作情况等。

在项目执行层设立风险责任人,负责执行审定的风险处置方案,跟踪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更新风险登记表信息,汇报风险跟踪管理情况等。

2、建立完整的风险识别体系

结合已执行或正在执行的总承包项目经验,由总承包项目组成员和投标项目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罗列出可被识别的风险因素,并对这些风险因素按照商务、技术、管理、政治、自然等类别进行归类,建立风险登记表并编号排序,详细描述每种风险特性,形成完整的风险清单,作为项目投标和执行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的参考。

3、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析模型

对风险的分析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过程:对已建立的风险清单,通过对风险发生可能性(极少、不大可能、可能、很可能、频繁)和造成的影响严重性(轻微的、较小影响、中等影响、较大影响、灾难性影响)来确定风险评估标准,建立风险分析P-I矩阵,为风险因素划分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很高风险、灾难性风险)提交不同级别的管理层进行关注和评估,制定出风险应对措施(风险预防、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减轻等)。

定量分析过程:在定性分析过程中由所有参与风险识别过程的人员对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对成本、工期等)设定量化的系数,并把这些系数结合概率分布理论,采用专业分析软件@risk进行迭代运算,得到可视化的“成本/工期―概率”曲线,作为对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的决策依据。

4、编制项目风险研究报告

针对特定项目开展的风险管理过程,都需要完成完整的风险研究报告,涵盖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背景介绍、项目工作范围与关键项目目标、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识别、风险分类与分析、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风险监测与检查。

5、建立风险跟踪及管理体系

在项目投标阶段,需由项目投标小组成员持续地对风险登记表信息进行检查更新,根据投标进展情况对风险因素持续更新评估;

在项目执行阶段,由风险责任人定期(每月)检查风险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定期报告风险状态,识别新出现的风险,关闭已消除的风险;对于新出现的风险,需由项目组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过程,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定期向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项目风险管理情况。

三、国际电力工程投标风险的防范措施

1、重视市场调查和现场考察

市场调查和现场考察是依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报价的重要基础工作,市场调查应调查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自然环境以及出入境、进出口、外汇、税收等政策及法律规定,同时还应充分了解劳力、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及变化规律,分析市场的潜力与前景;现场考察是在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水文、地质、气候、交通等条件及当地材料供应考察了解的同时,还应与业主所提供的有关工程资料结合起来分析,以便预先发现设计、施工、安装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反映在投标报价中。

2、注重审查合同条款,精心确定投标报价

投标报价的取胜策略应建立在吃透招标文件的基础上,要分析合同条件中的责权利条款及风险分担条款,充分理解总承包企业的工作范围,审核业主对总承包企业的设计要求、施工要求、设备安装运行要求、竣工验收以及任务量与工期的吻合性。此外,总包项目应在仔细审查招标文件及合同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增加风险性报价,如对于当地货币,要考虑与外汇的汇率时,为了保值,可适当增加保值系数,但应注意各种风险不是重叠发生的,应注意总的风险性报价的平衡。

3、加强合作协调,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分担机制

总承包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避免设计和施工的矛盾,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但是如果设计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作协调出现问题,这一优势就不可能得到体现,相反可能对整个项目的实施不利。因此,总承包单位应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减少协调不利所引发的风险。总之,总承包商与合作单位在投标过程中应以工程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合作处理投标报价及编制标书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组织、管理、法律等问题,重点建立相关工作程序,分清投标工作界面,以整个项目投标成功及中标后的顺利实施为目标。

结语:

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项目周期内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进行,越早进行策划对项目执行越有利。目前工程投标的风险管理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的科学化管理,将来风险的管理工作也会向着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国际工程特别是电力工程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工程的投标的复杂性也越来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相关单位积极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淑霞.国际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研究[J].国际工程,2012(04)

[2]金英.国际工程总承包的风险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12(03)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内控 风险管控 施工企业

一、引言

施工企业主体业务是工程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业务发生频繁、管理链条长等特点,由此引发的经营管理风险相对较高。本文从财务内控角度出发,探讨施工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框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开展风险评价分析以及强化风险应对策略。

二、问题分析

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

内控体制方面。存在内控岗位设置不规范,组织体系不健全,内控活动开展不顺畅,风险管控不到位,难以达到全面风险管控要求等问题。

预算管理方面。未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存在执行预算不够严格,随意变更资金支付预算等问题。

资金管理方面。资金管控不够严格,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对资金岗位的内控牵制和检视程度不够,网银、POS机等支付手段的审核不到位,网银Ukey、支票使用等存在漏洞,易发生资金安全风险。

工程管理方面。工程管理粗放,工程直接费入账不规范,工程间接费列支数额过大,结、决算出具不及时。

材料管理方面。存货控制薄弱,材料周转周期长,采购手续繁琐,渠道单一,采购成本高,部分材料库存时间长,采购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管理流程存在瑕疵,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未落实到位,资产的使用、回收、处置随意性较大,易造成账卡物不一致等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施工企业应以财务内控为核心,在量化的财务数据基础上,根据全面风险管控目标,制定风险战略,构建内控w系,以财务内控为核心管控企业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框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开展风险评价分析,强化风险应对,构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具体措施,完成“内控体系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全链条的内部控制过程,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目标。

(一)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内控体系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国家出台的内控规范,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订现金预算、资金管理、网银管理、财务印章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对收款、开票、资金、资产、成本、费用等重点风险管控领域从制度上进行细化、优化。

加强内审体系建设。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开展内部审计和内控自我评估等工作。通过内审机构的工作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内控薄弱环节,及时作出修正改进。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改善内控环境

突出财务内控在内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以财务内控为核心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打造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基于财务为核心的内控组织体系,在组织内部组建风险与内控办公室,协调内控与风险管理组织工作。组建专业工作组,负责各专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具体实施。

打造人力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建立内控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员工岗位成长成才。打造内部人才市场,培养“有公心、懂经营、善管理”的内控人才队伍。完善行为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宣传培训。积极借助简报、专刊、手册、内控专题网站等媒介,全方位开展内控宣传,积极营造内控建设良好氛围。采取人员集中培训、阶段性个别辅导等措施,促进内控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三)梳理风险管理流程及开展风险评析,做好风险评估

风险与内控办公室牵头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制订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岗位职责,详细界定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各流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各业务组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对内外部环境、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材料管理、资金风险、资产管理等重点风险领域进行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最终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为实现风险管理标准化,保证风险评估的效果,可针对重点风险领域设计风险评估模板,由各业务组在开展业务时引用。审计业务组负责开展内控体系的评测工作,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估控制风险,开展内控测试,检验控制效果。风险与内控办公室汇总各业务组的风险评估报告,汇总各单位发现的风险点以及对策,整理形成汇报材料报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进行决策。

(四)改进控制手段措施并强化风险应对,优化控制活动

针对重点风险管控领域,强化财务内控措施,采取针对性手段予以解决。

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执行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根据施工企业特点,突出工程预算、财务预算,抓住重点;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做好各层级之间的沟通,确定合理的预算范围。强化预算的执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尽可能按照预算执行,出现与预算不相符合的情况时,需要严格履行预算变更流程。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健全银行票据使用登记簿,按时完成银企对账工作,保证资金安全;加强资金支付管理,对货款支付、费用报销和个人借款实行严格控制;强化对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审查,实施网银付款三级审核机制,避免资金支付风险;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全过程管控,定期盘点,及时托收,防范违约风险。

加强工程管理,树立品质品牌。深化工程投资预算管理,开展工程成本过程管控,动态分析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规范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强化工程其他费用支出财务审核,确保入账依据充分、资料齐全;加强竣工决算管理,提高决算报告编制质量。严控工程质量,从设计、施工、物资各环节把控,确保质量和工程创优;对外做好民事协调,对内强调部门协同,内外联动解决施工难题,攻坚克难完成工程任务,以优质工程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

强化计划管理,优化物资采购。抓好物资计划的管理,组织做好对物料采购的分析评价,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避免物资出现错购、漏购等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浪费。做好设备及材料市场的调研分析,建立物资采购标准成本体系,物资管理人员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建材行业的分析预测,计算出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税金等标准成本,更好的指导物资采购工作。

规范资产管理,夯实运营基础。细化资产购置、置行为报批程序,细化签字流程。增加资产购置可行性分析,减少不必要资产购置行为。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审计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盘点,财务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卡、物一致。充分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把控好资产变动、处置等关键环节,实现资产全过程联动管理,稳步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长效机制,强化内部监督

施工企业应着力建立内控执行责任机制,引入自我评价改进机制,完善内控协同监督机制,通过强化上述“三项机制”,及时发现内控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阶段性总结与管理持续改进,促进内控体系不断优化提升。

一是建立内部控制执行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内部控制执行“第一责任人”;二是引入内部控制评价改进机制。以财务部为牵头部门,定期开展阶段性风险控制总结会议,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协同监督机制。强化对重要单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联合监督检查,提高对舞弊、违规、违纪等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以财务内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量化分析,有针对性制定风险战略,优化流程和组织职能,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控制效率。

通过建立以财务内控建设及应用为核心,涵盖组织保障、责任落实、协调督导、宣传培训、评价考核、内部监督等各方面的内控体系,可以构建风险管控“三道防线”(各业务部门标准流程执行防线、风险与内控管理职能部门管理防线、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评价防线),分层次落实各岗位风险管控目标。有效推进内部控制工作与日常工作、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通过改进财务内控措施,强化工程项目内控执行,以账务数据为依据深入开展工程项目数据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竣工决算效率,有效杜绝预留工程成本空间、滞后摊销其他费用等现象,合同结算效率明显提升,有利于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工程项目核算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巍.浅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IT项目风险管理的关系[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

[2] 游涛.省网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石油行业安防产品工程承包;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石油等能源的越来越紧张,能源的开发更趋向于多样化,同时能源开发地也非我们主观可控的,因此就预示着更多风险的存在,故安全环保成为能源开发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我们在获取能源的同时就无法忽视其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石油行业。因石油行业安防工程项目承包是一项充满高风险的业务,除气候、地域等诸多不可预见风险,再加上产品设计选型多采用国外标准、行业标准、知名企业标准不一,使得承包商处于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然面临较大风险。风险和收获是并存,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把未知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尽管承包商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但我国风险管理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相对其它方面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承包商风险管理水平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承包商应加大对安防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和研究力度,提高警惕,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有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转移、分散和防范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规则。我们要明晰石油行业安防工程的风险管理,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的各个过程阶段。从承包商角度来说,首先我们要了解工程承包所要涉及的各种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建设环境风险、工程管理风险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我们要对风险管理有清晰了解,譬如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分析、预防及控制,并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因国家政局不稳定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征收风险、汇兑限制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及延迟支付风险等。因上述风险项目就会产生供货、工期、成本、税务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有可能造成损失。因项目开发地的不可控性,针对政治风险,除了在项目承包之前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形势,还应在签约前及后期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譬如:(一)要求业主或政府为执行合同提供必要保护;(二)在合同上约定对非承包方原因造成的影响项目正常执行的事项承包方可以免责;(三)最好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四)风险发生后要及时与业主或相关政府机构沟通,争取合理补偿,并在有效期内通报保险公司索赔,减少公司损失。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在从事正常经济活动时蒙受经

济损失的可能性。按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营风险等,常见有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收汇风险、外汇汇率变动风险等等。(一)对于自然灾害及原材料涨价等风险,就需要我们在项目投标前期阶段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细致调研,力争做到提前规避风险。(二)对于收汇风险,要保证项目正常收汇,首先,在签约前要了解业主支付货款的资金是否已经落实;其次,要按合同要求按期保质完成工程;第三,要将商业信用转化为政府信用或银行信用,通过政府担保、银行开立付款保函、不可撤销的信用证等方式结算。同时要关注信用证条款,避免软条款带来新的风险。(三)对于外汇汇率变动风险,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及时搜集权威机构的相关数据,研究、分析外汇汇率走势。首先,要合理选择计价货币,尽量选择坚挺的货币;其次,要定期预测合同计价货币的汇率走势,在签约时充分考虑并量化汇率变动的预计影响,相应调整合同金额,保证项目利润率;第三,要直接签署固定汇率合同或在合同中规定汇率变化的价格调整条款,将汇率风险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业主;第四,要将汇率损失转嫁给分包单位。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不熟悉项目所在地法律法规,违反所在地法律规定或由于法律环境发生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有用工风险、税收风险、仲裁诉讼风险等。签约前,要对项目所在地的法律体系、税收制度、用工制度进行调研,尤其是初次进入的地区,应向当地律师、税务师及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对于有用工比例要求的地区,可以通过与当地公司签署分包协议的方式,规避用工风险;对于税收风险时,要根据调研结果采用有利于我方的税收对策;对于海外项目,在选择适用法律时,建议尽量选用中国法律或我方比较熟悉的第三方法律,而不选用项目所在国当地法律;对于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税收负担应进行事前评估、量化,纳入项目成本预算。

四、建设环境风险

建设环境风险是指因设计单位项目前期勘探不准确、设计失误,或结构施工、安装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人文环境风险两部分。从自然环境来看,施工项目所处地理环境、地形、气候、地质等要素都可能对工程构成障碍或不利条件;从社会人文环境来看,当地的社会服务条件、秩序、、人文民风等也可能形成对于承包商企业运作经营的各种束缚和不便,产生风险。规避建设环境风险,首先,要详细了解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部门的政策取向及当地自然、人文要素;其次,要与设计单位和其他施工单位积极沟通,为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施工期间能协调配合提出建设性建议;第三,要加强项目前期的技术评审工作,对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期的合理性等技术问题进行专项评审;第四,保证与设计单位、业主、其他施工单位之间沟通顺畅。

五、工程管理风险

工程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项目管理失误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工程管理不到位通常是由于缺乏管理人才,与项目各方沟通不畅,或缺乏制度管理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风险、现场管理风险、超预算风险、工期风险等等。好的管理首先要有好的制度和内控作后盾;培养企业自身的工程管理团队,完善奖励机制,留住人才;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选拔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工期控制、预算编制及控制、按期收款、风险防范、项目盈亏等负全责;定期对项目进行考核,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要求项目部定期制作工程简报,向相关管理部门及公司领导汇报工程的执行情况,接受监督、检查;派专人负责项目财务,对项目收支进行监控。

六、其他风险防范措施

石油行业安防产品工程业务是风险较大的一类业务,除以上总结的风险外,还会因为项目不同,发生许多未知的风险。要想降低安防产品工程承包业务的风险,就要建立一整套风险防范体系,并制定风险紧急预案,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组织结构上领导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及可行性分析。由工程技术部对项目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进行专项评审,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对业务进行全过程服务及管控;其次,建立合同评审机制,在项目投标、签约、生效等环节对项目设计施工方案、对项目风险及可行性进行双重评审。评审时经营、技术、法律、财务等职能部门须就各自职责范围提出专业性意见及建议,并要求在项目签约或生效前整改完毕。要根据合同金额及重要程度,按权限进行审批以减少相应的工作量;第三,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对国外项目在预算过程中建议引入指导汇率,及时通报汇率变动趋势,并按照预期汇率计算项目损益;考虑项目的风险程度、不确定因素等,对项目计提一定额度的不可预见费用,将成本打足,保证实现预期收益;第四,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签订项目任务书,规定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和各小组的工作职责,明确各方权利和业务;第五,积极推进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通过银行信用、投标出口信用保险及人身意外险等方式降低企业风险。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方式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即针对患者、医疗护理技术、医务人员、环境、药物、医疗护理制度、医疗设备等程序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在公众维权意识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之下,医疗与护理风险的防范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创伤骨科患者多由于意外事件于车祸入院,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对于护理要求较高,针对此类患者,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

1.1 护理人员基础医疗与护理知识的欠缺

护理人员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是导致骨科护理发生风险的重要作用,骨科病员伤情严重、复杂、病情变化迅速,必须果断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而有些护理人员仅仅只能够机械的执行医嘱,常常忽略患者的病情变化,难以意识到患者的深处创伤以及患者脏器的损伤情况,对于伤病并发症的预见性也较差,对于患者也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导致伤后的致命并发症难以及时的发现。

1.2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缺失引发的风险

护理人员是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人员,同时也是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人员,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医院也制定了不同的规章制度,如无菌操作流程、交接班制度以及级别护理制度等等,若未严格的依照护理制度来开展护理工作,就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1]。

1.3 护理人员专科水平偏低引发的风险

不同的科室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不同,一些临床护理人员年龄较小、学历低、工龄低,缺乏专业专科知识与护理经验,若技术操作不熟练或者动作粗暴,就会引发护理风险。

1.4 沟通技巧不足引致的护理风险

创伤骨科的患者大多为意外损伤导致,患者与家属多伴随急躁的情绪,实际上,他们对于治疗的程序并不了解,以为在入院后可以马上进行手术,不明白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步骤,如果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态度冷漠或者没有进行耐心的解释,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此外,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之下,骨科固定材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这就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如果在手术前未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容易由于治疗费用产生矛盾[2]。

1.5 环境管理不完善导致的风险

骨科患者不仅对护理治疗要求很高,对于休养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一些患者行走不便,需要借助拐杖才能够行走,一些小儿患者必须要加设好床栏,如果地面潮湿或者未加设好床栏,就很容易导致患者摔伤或者坠床,这也是引致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

2 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专业护理知识与专科知识的教育

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与专科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思维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及时总结抢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应用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和患者状态对潜在的临床护理风险进行综合的评估,在评估完成后,则及时的将风险意义防范方式告知患者与家属,防止护患风险的发生[3]。与此同时,在整个护理流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果有异常,则要及时的汇报给医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落实护理制度

落实好各项护理制度是保障护理措施能够得到顺利执行的主要保证之一,为此,必须要落实好各项护理制度,保证护理人员可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自己的护理职责,对于护理工作中的大小失误,必须要及时的向上级汇报,以便进行及时的补救,此外,要注意到,护理工作有着连续性的特征,如果在交接过程中发生遗漏,要及时的进行弥补,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4]。

2.3 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

就目前来看,很多护患纠纷的产生都是由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或者患者与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较高,护理人员未满足其需求所造成,此外,患者的生活环境、阅历、年龄、治疗程序各不相同,护理人员的年龄、素质、社会经验、临床经验、阅历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开展服务之前未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沟通,那么就有可能招致患者或家属的不满情绪[5]。为了防止护患纠纷的产生,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落实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护理满意度。

2.4 维护好病区的环境

对于危重患者,应该尽量安排至ICU或者接近护士站的病房中,对于小儿、老年或者神志不清的患者,应该加设好床栏,防止出现烫伤、坠床以及其他的伤害,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该加强巡视,尽量将生活用品放置在患者易接触的位置,保持病房、卫生间和医院内走廊地面的清洁与干燥,防止患者二次摔伤。

3 结语

对于创伤骨科而言,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护理事故或者护理缺陷,就对会患者及家属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方式,减少护理纠纷,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6]。

参考文献:

[1]张慧琴,乔素,张蕊,周秋硕.创伤骨科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10):101-102

[2]黎彩红,刘姗姗.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24)

[3]周晓玲,郑雪梅,李民霞.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探索及效果研究[J].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08(18):98-99

[4]张锦奇,周琳,吴宏,梁庆宇,许苹.国外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02):146-147

[5]孙纽云,许苹,董丹丹.我国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07(28):98-99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关键词: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诱发因素

1.1施工图纸的布局与设计因素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铁路铺架工程的施工往往是依据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活动,施工图纸是否准确无误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图纸作为整个工程的技术支撑,其在设计之初便应该结合施工的地理位置及施工地点的分布进行具体的考量,最终保证施工图纸设计的合理性。而在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图纸的制定过程之中,有些设计方并没有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图纸的设计,这便可能导致后期施工活动因为地理位置而产生脱节,最终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而施工方倘若按照这样的图纸执行施工,那么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必然是无法预估的。

1.2施工技术因素

在铁路铺架工程开工的过程之中,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也是影响施工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倘若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够得到保障,那么他在面临其他突发性因素是能够及时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对图纸的实际操作过程之中能够及时发现图纸的不合理之处,最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在往期的一些铁路铺架工程之中我们都能够寻找到一些因为施工人员技术问题最后导致施工的某个过程出现了问题,而最终需要进行拆除重建的案例,因此,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铁路铺架工程能否如期完成。

1.3相关部门主导因素

在铁路铺架工程推进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关施工部门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监督部门的角度来说,严格把好施工过程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监督部门要有效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手段,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的如期保质的进行。从施工的决策部门来看,决策部门直接把握着施工的大方向,其作出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能够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和发展。

2铁路铺架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者对于安全管理并不了解

在铁路铺架施工的过程之中,很多施工者并不了解施工安全管理,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偷懒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便使得我国当前的铁路铺架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工期遭到延误,更多的情况是很难保证质量。在施工管理部门当中,施工公司与工程管理部门往往分离开来,这直接导致铁路铺架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往往存在过多的安全隐患,并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2.2制梁安全隐患问题

在铁路铺架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制梁往往是在施工现场由工人现场完成,本身制梁与架梁就属于高空危险作业,其使用的及其大多是一些大型机械设备,最常见的便是龙门吊。在我国之前的铁路铺架工程之中,因为制梁和架梁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居高不下。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对所有大型机械进行安全隐患全方位排查,才能够确保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3安全防患工作不到位

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之中,往往由于施工单位并没有成立单独的监督检查部门,这便导致在铁路铺架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够被合理妥善的处理,那么其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发生不可预知的安全事故。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采取包工以及点工制度,在工程质量方面很难找到专门的负责人对此问题进行负责,而在施工检查过程之中,相关管理人员敷衍了事,甚至部分管理人员收取部分好处而放松检查力度,这使得铁路铺架工程不能够得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最终无法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2.4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基础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经济腾飞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极其迅速,这便导致了许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能跟得上时展的潮流。而在铁路铺架过程之中,由于需要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多,这便导致很多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足,更多的员工基本没有接触过铁路铺架工程的相关知识,这便导致了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施工人员很难能够进行妥善处理,这往往直接诱发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整体技术水平都不到位,其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观念的认识便更加淡薄,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治理困难。

3加强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

3.1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在当前铁路铺架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通常采取三级分管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之中,形成以项目经理牵头,专线负责人为主要施工监督者,施工小组为施工活动的进行者为体系的系统化施工理论,针对各个系统的基本特点进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的进行,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期的完成情况,要成立专业的监督检查部门,对施工情况进行如实检查汇报,对于有问题的工程项目,要对施工部门进行责任落实,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在技术方面,要成立专业施工团队进行整体工程的指导,为普通工人普及基本的专业理论,将安全隐患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2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制度

在铁路铺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强检查制度有利于对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合理的管理与预防。成立专业的安检小组以及施工监督小组,要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不定期进行突击抽查,对于所检查的情况要如实汇报,建立完善汇报信息系统,对于不合格的工程建设要责令其整改重建,当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后,要先对相关工程进行封工处理,在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处理之前,禁止在此开工,避免因安全问题带来更多的损失,进一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障工程的质量。

3.3对于安全质量事故要予以上报处理

对于在施工过程之中所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有关部门应及时上报,分级汇总到总部,由总部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上报,倘若此次事故属于国家规定的重大事故,那么还应该上报设计师以及施工部门,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向当地建设行政部门进行详细汇报,在事故发生地点要保持现场原貌,及时对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进行救治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小事故发生所带来的财产安全问题。倘若有隐瞒实情并不上报者,依据有关法律进行处罚,而对于隐瞒实情最终导致事件进一步上升者,依据相关法律予以重罚。

3.4建立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在进行铁路铺架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建立以负责人为主要领导责任人为首的施工安全管理小组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中所规定的铁路铺架安全标准,将生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规划,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安全以及生产安全,有关部门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安排施工制度,对于施工现场要保证在施工期间都能够快速的找到相关负责人,施工基础队伍要配合相关检查小组进行施工情况验收,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对于铁路铺架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要进行充分核实,避免因为材料建筑的劣质从而为整体的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切实保证每一位施工员工的人身安全与个人合法利益。

4结论

本文主要从铁路铺架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层次进行入手,继而分析了影响安全风险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依据这几个因素寻找到了当前铁路铺架过程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铁路铺架施工的相关人员最终总结了四条措施保证铁路铺架施工风险安全措施。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铁路铺架工程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未来发展的模式之中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这不仅关乎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本文对铁路铺架工程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未来我国在铁路铺架施工方面的安全风险控制起到一个参考借鉴的作用。

作者:刘晓阳 单位:中铁二十三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俊松.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风险管理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内控 风险管理 建议

“控制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内部控制系统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传统意义上的查弊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国务院五部委联合下发了《企业内控规范通知》和《内控规范指引》等文件。证券监管部门又明确注册会计师审计时评价内部控制的责任、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年报时必需公布企业内部控制测试检查的自评报告等等。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作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堵塞管理漏洞,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有效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减少乃至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张远虎,2009),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回报股东和社会。

本文结合笔者担任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主持审计委员会工作多年来的实践,就审计委员会在内控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与作用作探讨。

一、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沟通与评价。审计委员会是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下,始终保持与外部审计的有效沟通,定期听取外部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汇报,对外部审计机构工作进行评价,向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

每当年度财务审计结束前,审计委员会均要召集全体组成人员,监事会主要成员列席参加,专题听取境内外审计机构详细汇报审计情况,包括审计范围、现场工作情况、对财务报表的调整事项的说明、风险提示、存在的工作缺陷以及管理建议,以及A、B股差异等,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还听取了审计机构关于新旧准则调节事项的建议。

审计委员会在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公司每年度都要聘请中介审计机构,或者研究决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委员会要求管理层对其他有资格承担境外审计业务的审计机构从审计报价、资质和经验、服务特色等方面作调研并进行筛选,在3家候选事务所的评标过程中,审计委员会始终坚持公平原则,并要求中标事务所不仅要提供前任事务所的审计服务情况,并且还要提供多项“增值服务”,即像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一样,向公司提供管理建议书,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对公司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服务等。

2.监督与指导。指导公司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内控制度,审查确定公司内部财务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工作计划,听取工作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是审计委员会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审计委员会指导内审工作,应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延伸到内控审计。比如,根据上海证交所的《上市公司建立内控制度的指引》,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审计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意见有:(1)对内控制度的制订和内控体系的建设,要着重考虑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拘泥于格式化,避免复杂化。(2)内控制度实施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审计委员会建议各职能部门率先进行业内风险点排摸,查漏补缺,据此有针对性地完善内控制度,使公司经营风险降至最低程度。(3)对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子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方面,结合法人治理机制的实施,由公司委派出任的董事、监事在其任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提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从而使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共同加固高筑起控制风险的“防火墙”,把预防风险、抗风险的网络机制覆盖各投资企业。(4)关于职务授权及制度,建议在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董事会对董事长及总经理授权的基础上,制订相应制度,规范公司对各职能部门的分级授权。(5)审计室作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部门,工作范围从经营审计逐步延伸到内控审计,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与监事会建议充实必要的专职内审人员力量,并借助工作方式的改变来提高内审的工作效率。

审计委员会应参与确定内控框架体系的全过程。(1)组织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审计室主任、监事等有关人员前往内控制度建设较好的外单位进行调研考察;(2)通过互动交流与学习取经,从而确定符合本公司实际的内控框架体系;(3)逐项编写出公司的内控制度,通过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的审议批准后,正式实施并执行。

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开3~4次的专题会议:(1)听取和审查公司审计室内部控制检查后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2)听取对管理建议书整改情况的复查报告、内审工作计划;(3)提出其他相应指导意见和要求。

3.财务审核。审核公司财务报告及其披露公告,检查外部审计机构提出管理建议的整改情况,提出改进财务管理、防范风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是审计委员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公司聘请中介机构如同每年对企业做“健康体检”一样,在“年度体检”过后,审计委员会主要跟踪抓好“五个工作重点环节”:(1)“出诊断书”。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核报告,全面了解公司运行管理状况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准确性。(2)“开处方药”。要求外部审计机构在出具年度财务审核意见书的同时,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出具管理建议书,以便对症下药。(3)“及时配药”。针对审核财务报告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管理建议书,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公司管理层提出整改方案。(4)“跟踪服药”。借助内审部门跟踪整改结果,对整改方案的实施进行跟踪监督,以保证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与执行。(5)“观察疗效”。对已实施整改的结果情况进行评判,确定整改方案的效果。

二、审计委员会加强内控风险管理的建议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时需要审计委员会就这些变化作出快速而正确的反映。

第一,鉴于公司产品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增长,在人民币呈不断升值态势,审计委员会建议公司就汇率变动对产品出口直接或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材料采购影响等作量化分析,并适时向董事会汇报。

第二,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向管理层提出具体的建议要求:(1)完善公司销售供应客户的财务资信评级制度;(2)建立以财务部为主、营销部为辅的客户信用档案管理系统;(3)对逾期款项加大相关形式的催讨力度;(4)加强账龄管理,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款项账务;(5)对营销部门的奖惩激励措施要与销售货款现金流回笼相结合;(6)对秉承信誉好、付款及时的客户可采取适当的优惠价格折扣政策,加快现金流货款回笼,体现公司货币资金的净现值。

第三,关注对外担保或有风险防范,审计委员会提出建议:(1)公司对外担保不仅要符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也是公司自身防范风险的要求;(2)对外担保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如对经营状况不佳的子公司担保要积极推进资产重组或吸收合并,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违规担保问题;(3)被担保单位也要采取措施,改善经营,减少举债经营的依赖程度并相应减少上市公司的担保余额;(4)个别企业的借款应当注意时间节点,藉以控制敏感时点的余额。

三、体会与启示

1.“拆”与“筑”(拆封闭性的围墙,筑透光、透视的篱笆)。

董事会下还有其他三个专门委员会,加强与这些委员会的业务联系与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确保自身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审计委员会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比如,审计委员会要主动了解战略规划委员会的专题讨论内容,两个委员会经常就公司的重大投资发展项目进行事先沟通交流,以保证公司投资项目的健康发展。同时,审计委员会要明确自身定位,“要到位而不越位”。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是行使建议权、评判权。只有理顺管理、明确定位,才能在公司内顺利开展相关工作。

2007年因经营需要,多家被投资公司将成立三级公司。对此,审计委员会认为:成立三级公司必将加大上市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风险控制。公司既要支持被投资公司经营发展,又要控制好企业的经营风险,两者要有效结合。建议公司尽可能地控制下属法人实体的 “计划生育”,确有必要尽量“生儿子”,如无必要就“少生孙子”。因对外投资链越长,管理环节越多,经营风险亦会伴随而生。而且要从管理体制,投资机制上加大投资性风险管理,对于投资性风险管理纳入战略规划委员会,对于经营性风险管理建议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2.靠前监督。

审计工作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由原来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与事中、事前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才能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单纯的事后审计只能对已经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起到揭示作用。

事后、事中、事前审计相结合,使公司对经营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过程实施全过程的审计监控,把握经营状况和风险因素,将审计监督的前沿环节尽量靠前延伸,提高审计的时效和实效,为有效地做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3.关键在于执行力。

要使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信息披露处于受控制状态,除了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外,关键还在于执行和检查监督,只有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内审部门通过不断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完善制度,才能真正使公司“由人来管”上升到“制度管人”,降低公司管理成本,防范经营管理的风险。审计委员会一要抓年度内审工作计划的审核;二要抓内审工作质量,提出切合公司实际的指导意见,帮助内审机构有效开展内审,从而为审计委员会的正常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4.激励内审职能有效发挥,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我的体会是:(1)在日常内审服务工作中,要提高质量、坚持标准、降低成本,把为公司服务落到实处;(2)审计部门的地位,不仅要通过公司制度和职责定位来赋予,更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努力绩效来争取应有的地位;(3)用有成效的工作结果,来提高并巩固企业内审计部门的地位,以此来获得公司管理层的重视与信赖。

5.巡检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内部审计机构是一种“巡回医疗”,而外部审计机构是“年度体检”。 审计委员会要加强与内、外审计机构的有效沟通,力求做到内外结合。只有及时搜集与整合相关审计资料和信息,才能全面掌握上市公司的“健康状况”,“对症下药”,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

(作者为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硕士)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审计署,保监,银监会,证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财会〔2008〕7号, 2008-05-22.

[2]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指引[S].上证上字〔2006〕460号,2006-06-05.

上一篇:监理竣工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依法行政汇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