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2:54:47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1.英语的教学课件不能够很好地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进行工作,但是由于教学课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个别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严重脱节,使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不能很好地推进教学的进程。另外,教学课件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有效作用,学生也就不能在英语学习中更好地获取知识。

2.教学课件质量不高

在进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英语教学素材,导致很多教师只是盲目地从网络上获取一些教学课件,这些教学课件由于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导致学生在上课时不能很好地跟进学习计划进行学习。教学课件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很有关系,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3.过度依赖多媒体

由于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度地依赖多媒体教学,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对学生平时的读写训练和听说训练减少。过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学习的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愉悦气氛,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读、写、听的练习,忽略了英语的语言本质,导致学生对读说英语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跟进教学安排。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安排不能够很好地推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无法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更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4.多媒体课件讲解不足

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讲解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只能走马观花地看教师进行课件的播放。没有很好的课件解释和说明,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课件的内涵和知识脉络,单纯的英语视听部分的播放,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

二、初中英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具体措施

1.加强多媒体课件与实际教学内容的联系和衔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益于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和秩序,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中,必须要注意课件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联系。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去总结和归纳,而不是单纯地从网络上下载,因为这些网络课件不能很好地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要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与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良好优质的教学课件能赏心悦目,使学生更好地专心听讲,教师应该通过平时的自身提高,来强化教学课件的制作,并要丰富和完善课件的内容,要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准备。

2.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作为英语的重要基础知识,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单词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深化每一个单词的理解,通过优秀的课件制作,让每一个单词都能活跃起来,更加具有生动性。例如,学习“Speak”这个单词时,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读音和意思,而应该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Speak”这个单词活起来,通过图片、视频、语音展示“Speak”的意思,同时通过一些造句如“whoarespeaking”来扩展学习这个单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单词。

3.提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很好地推进教学的进程和学习计划,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多媒体的课件的泛用使得很多课堂变成了课件的展示课,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英语学习,教师也在课堂上流于形式,这种泛用多媒体课件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注意提升教师自身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课件的制作和准备,使得课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本来的作用。

4.加强多媒体的运用技术,变换更新多媒体形式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多媒体语音教室的学习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通过耳机进行学习,学生感觉很新鲜和好奇。这种模式虽然推广得很普及,但是长期使用,会让学生感觉到单调和无趣,导致多媒体设备经常被学生损坏和玩耍。针对这个现象,应该尽可能地引入一些新鲜多媒体技术设备,如小屏幕、大屏幕、网络电视等,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教学多媒体设备的变换,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长期的新鲜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枯燥的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抓住学生的吸引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拓展,同时打造优质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使学生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能力能够真正地运用起来。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1)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一般为选定一些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或者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授课老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背诵生词;考试一般为常用词汇、语句的翻译,命题短文的撰写。教学模式相对死板,缺乏趣味性。

(2)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以我校为例,目前虽然该课程已从专业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科,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仅从学时安排上讲,32学时的课程设置还无法满足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需要。与其他专业课或是基础英语相比,其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3)考核考试不够科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还是以结课考试为主要形式。考试成绩往往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没能发挥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加专业词汇。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出现了“说专业英语困难,写科技论文更难”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化和改革。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2.1注意专业知识的传授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应以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英语表述,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贯穿其中,真正提高学生在环境工程领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于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避免和基础英语教学内容重叠,同时注重与同期开展的专业课做好结合。通过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合作,一方面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将上学期或本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内容编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讲义里,通过专业英语的方式复习专业课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便于专业词汇和相关逻辑语句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请专业课老师协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践,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程里已经学习的专业词汇,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现,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样就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大三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而是持续得到英语的培训,这样就使英语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使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学有所用。

2.2合理利用课时

以提高学生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和英语论文写作水平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对于英文读写的训练。在专业文章阅读方面,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在翻译训练方面,要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汉英和英汉的翻译作业,还可给学生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要求撰写英文摘要。在课堂讲解方面,注意要点突出,教会学生快读和翻译的技巧,例如,翻译的时候不能想当然,要联系上下文,考虑特殊的语境;遇到长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修饰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过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余作业和课堂ppt讲解来合理利用课时,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丰富授课内容来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2.3丰富授课形式

通过丰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观看国际学术会议视频、分组讨论国际环境领域热点问题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己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已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通过小型报告会等形式实践课堂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收集、整理、翻译英文文献,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英语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形成“学生起草—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再讲评”的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4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首先,每节课都运用英语对学生进行上节课学习要点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的差异,所以在提问的同时结合ppt投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更使学生真正学会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述和交流。

2.5科学安排考核

进一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有效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英语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英文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外文文献查阅以及运用专业外语进行科技交流的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当中来,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小型报告会等形式实践课堂所学的内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以结课考试形式为主,考试成绩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加专业词汇[3]。为充分发挥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强调课堂的学习内容是和课程考核紧密联系的,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考试内容如果侧重于阅读和翻译,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增加阅读和翻译的比重;如果考试内容有口语部分,那在平时课堂的训练过程中也要增加口语的环节。这样就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更有目的性,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应注意专业知识的传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英语表述,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贯穿其中。对于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注重与同期开展的专业课做好结合。通过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合作,一方面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将重要专业课内容编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讲义里,通过专业英语的方式复习专业课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就便于专业词汇和相关逻辑语句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请专业课老师协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践,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程里已经学过的专业词汇,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现,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样就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大三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而是持续得到英语的培训,这样就使英语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使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学有所用[4]。

如何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对于我们专业英语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大四毕业设计环节外文文献的查阅和阅读,以及就业后和研究生阶段利用专业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内信息的查找以及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就成为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核心的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增加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但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大多数学校仅设置32学时[5],在这样紧张的课时安排下,要增加学生课堂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就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安排。在专业文章阅读方面,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在翻译训练方面,要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翻译作业,还可给学生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按要求翻译英文摘要。在课堂讲解方面,注意要点突出,教会学生快读和翻译的技巧,例如,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考虑特殊的语境;遇到长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修饰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过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余作业和课堂ppt讲解来合理利用课时,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在写作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鼓励学生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收集、整理、翻译英文文献,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英语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形成“学生起草———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再讲评”的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一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例如:笔试试卷适当减少词汇的考试分值比重,重点考核学生英语文献的读写能力。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平时强调的重要知识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采用闭卷方式;对于阅读量大、有一定难度的翻译资料以及写作等则采用开卷形式,综合考核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英语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的能力

目前由于对外交流的加强,需要学生提高利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些学生基础英语就讲不好,讲专业英语就更难了。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的能力也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难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的能力。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首先,尽可能地采用英文原版视频,不仅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更使学生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其次,对于不容易找到原版音像材料的章节,要坚持在课堂上运用英语对学生进行学习要点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考虑到不同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的差异,所以在提问的同时应结合ppt投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了课堂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更使学生真正学会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述和交流。通过丰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形式,例如通过观看国际学术会议视频、分组讨论国际环境领域热点问题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己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的参与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结论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食品专业英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75-02

食品是一门多学科且交叉性强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如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食品加工工艺、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所以食品专业英语除了基础英语中的一些核心词汇外,其词汇主要由和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等与食品相关的半专业词汇和专业词汇组成。食品专业英语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科技文献中常见的专业词汇,掌握科技英语的语法和句型特点,掌握食品英语的翻译技巧,使学生具有阅读和写作专业英语论文的能力。笔者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心得体会。

一、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主要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不一致,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不感兴趣。内蒙古科技大学《食品专业英语》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这时的学生有的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部分还通过了英语六级,但仍有部分学生四级都没有通过,水平参差不齐[1]。学生基础英语阶段需掌握的词汇量不够,专业词汇量更是不足。加上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就对专业英语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对那些含意广泛、用法较多的单词和词组,不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专业知识和逻辑判断来选择合适的词义。同时,学生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方法,过多依赖教师,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能读懂英文的意思,但通常不能很好地译成通俗易懂的汉语,这就涉及到翻译技巧问题。翻译技巧作为转述两种反映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艺术。食品专业英语描写的是食品科学中存在和发生的自然现象,注重的是事实和逻辑推导,并且要求推理严谨,论证准确,因此在写作中多使用长句。由于长句中往往会使用不少短语和从句来进行准确的限定和说明,而从句和短语的交叉使用,就使得长句显得错综复杂晦涩难懂[2]。因此,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难度较大。

2.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媒介。目前,食品专业英语教材缺乏最新的专业文献,甚至有些教材仍然沿用过时的内容,缺乏基础理论知识,并且文章之间的连贯性差,因此,教材在趣味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还有不少教材在实际使用性和语言文字等方面,都存在质量上参差不齐的问题,缺少成熟的系列化专业教材。另外,教材以科技文章为主,很少编有相应的影像资料或多媒体资料,难以作为“听、说”能力培养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资料[3]。

3.教学方面。传统的食品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直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黑板―粉笔”讲授型教学模式,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有限。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手段落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中可采取的措施

1.以专业词汇和长难句为教学重点。向学生讲述专业词词根、前缀、后缀等方面的构词法,结合较多的复合词实例加以介绍,并辨析近义词、多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等,从而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

长难句的理解与翻译,不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逐句翻译课文,而是让学生明白专业英语中的长句都是由基本句扩展来的。扩展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增加修饰语(即定语、状语或并列成分);②用各种短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等)或词组来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③将两个或数个简单句组成并列复合句或主从复合句。长句化短句,是专业英语翻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技巧和根本方法。也就是说在翻译中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谓结构,再将修饰语一一找出,将长句分为几个较短的简单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与翻译句子。

2.选择恰当的教材。挑选课本时,要与时俱进,以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为前提。文章应短小精悍、内容要有系统性、编排难度适中、可读性强、能反映本学科的动态和前沿、课文题材应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内容覆盖面要广,最好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藏原理及方法、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丰富学生的专业词汇,从而让食品专业英语的学习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合二为一。

3.改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新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因其具有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从而产生较好的教与学效果。同时,由于板书的减少,还可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从而相对提高教学效率[4]。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所以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重点、难点内容作为精讲内容。讲的必须是经典、技巧、原则与方法,目的在于引导、解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为了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采用提问的方式,还应将多种多样的课堂模式贯通始终[5]。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给出学生关键词,号召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查资料,最后形成PPT,在课上发言、演示并与其他同学提问互动。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找资料、看资料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也可以在上课时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分组先进行讨论,最后由各组代表发言。通过不同方式的积极参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不会觉得专业英语课太沉闷[6]。当然,我们也要减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专业英语写作的训练。专业英语的教学还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是介绍英文摘要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安排一定数量文章摘要的写作,要求学生在摘要中正确选用人称、动词时态和语态,正确选用专业词汇,以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级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摘要的写作和翻译;二是基于大四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应讲授有关英文简历和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同学们在写作摘要、简历和求职信的过程中,不仅使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涉及到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的介绍,巩固了所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但是通过食品专业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加以正确的引导,加上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专业英语教学一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红.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61-62.

[2]范会平.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16-118.

[3]杨利民.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广工化工,2012,39(9):197-198.

[4]张宏康.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1,(8):196.

[5]黄斯楠.浅析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128-131.

[6]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114-115.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34-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以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展;发展方向日益指向教育贸易;合作办学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交流技术日益得到应用等等。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国际化趋势,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在当今时代,科技信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变成了是对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然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既精通本专业又精通外语的能够从事涉外事务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和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三、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及师资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在此,我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1.教学目标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定位于以打基础和提高学生一般语言技能为主的通用英语教学。这种通用英语教学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当作教学主要目标,只是学习的初级阶段,在高中阶段就可以完成。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即必须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促进本国教育乃至全方位的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通用英语教学就会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中小学英语学习内容低水平重复,教学资源严重浪费,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严重挫伤,并产生厌学情绪、懈怠倾向,这就会对学生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毕业后工作的需求造成不利的影响,违背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从以考试为导向的通用英语转变为以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学术英语。学术英语把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作为目的。学术英语由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两类组成。通用学术英语,侧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及书面交流能力,如听英语讲座、查找英语文献、撰写英语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等等。专门学术英语,即专业英语,侧重医学、法律、工程等特定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培养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各大高校必须重视这两种学术英语教学,尤其是通用学术英语教学。通用学术英语教学体现各大高校的学科特色,使学生能够掌握学术英语文献的一般特点和进行专业研究所必需的学习技能,以及国际学术写作规范,从而搭建起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桥梁。

2.课程设置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仍然是单一的大学综合英语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开设的是传统的听力和精读课程,或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选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或许使学生能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但是不能满足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更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因此,要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就必须丰富其课程形式,扩展其课程内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可设置为普通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为了给英语水平较低的新生补基础知识和能力,可以设置听、说、读、写、译等过渡性的普通英语课程,使他们能够尽快过渡到核心课程――学术英语课程上来。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学术英语课程由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和专门学术英语课程组成。前者主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术英语能力,课程包括学术听说、学术阅读、学术陈述和学术写作等,从而保证学生的口头和书面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后者则侧重特定学科的词汇、句法、语篇、体裁和交际策略的教学,如开设医学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海事英语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让学生通晓国外文化与社会,懂得本专业国际规则,掌握学术交往中的跨文化交流、合作和沟通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如开设有关英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问题及英语公众演说等课程。当然,为了确保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各大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普通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设计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3.教材编写

目前,各大高校使用大学英语课程教材是照搬普通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现成模式,在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教材体裁等方面缺乏创新,课文选择和编写基本上都是以四、六级词汇为核心,缺少专业特色。所以,加快新的教材编写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今后,学术英语教材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新兴热点。通用学术英语教材可以围绕一般人文和自然科学的话题进行跨学科的听、说、读、写、译学术技能的训练。专门学术英语教材则可按工程、金融、法律、海事、新闻、医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特定领域的语言教学,其课文内容要尽量体现该专业的语言结构和语篇体裁的特点。总之,各大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向和学科特点,基于对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分析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对英语的需求,科学地选材、开发学术英语教材。

4.教学手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迫切需要更加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手段。目前,一些高校还没有配备供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仅有传统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等设备;有些高校即使有多媒体教室,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并且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使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即校内的终结性测试和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核,尤其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些评估手段忽略了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不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不符合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基本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估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也要评估他们用英语在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的能力、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及遵循学术规范的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6.师资培养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实行大班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导致了教师的备课和授课压力变大,并且作业批改的量也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就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学习、进修,自身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长此以往,必然无法跟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让教师能够有效地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的同时,学习有关法律、医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来满足我国对国际化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对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及师资等方面做出适当、合理调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从根本上顺应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ordan,R.R.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字: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文体特点;ESP教学;科技英语翻译语料库;

一、引言

科技全球化时代已经来到。随着中国与国外进行科技交流的频繁与密切,科技英语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科技成就的纽带。科技文体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被广泛应用于科技论文、科技著作和实验报告等各种文章中,已经成为各国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基本工具。因此,科技英语翻译对国内和国际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及科技英语翻译素质的提升,但是我国科技英语翻译依然任重道远。

二、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

科技英语是英语的一种语体,一般是指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科学著作、论文、教科书、科技报告和学术讲演中所使用的英语。科技英语在内容、使用领域和语篇功能的特殊性,以及科技工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独具特色,使其有别于一般文体。这使得科技英语专业性很强,被视为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因此,科技英语的翻译也具其独特性。科技英语翻译要求注重事实,逻辑关系清晰突出,文字简洁明了,数据精密准确,体现科技英语文体的科学、准确、严谨、客观的特征。

三、 科技英语翻译近十年研究现状

1. 研究重点

作者借助中国知网,对2003至2012年,以科技英语翻译为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模糊检索。收集文献共计1258篇,其中硕博论文76篇。其中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 (2010-2011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为标准) 38篇。从文献发文量来看,过去的10年间,我国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具体年份的文献发文量详情(见图1)。

图 1 2003-2012年科技英语翻译发文量统计图

近十年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如下六个角度:

(1)科技翻译理论研究;

(2)科技英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3)科技英语翻译文体特点的研究等;

(4)专业英语领域的科技英语翻译;

(5)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6)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科技英语翻译。从科技英语翻译研究维度来看,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呈现多元化,研究方向广泛,研究主题多样等特点。详情(见图2)

2. 科技英语翻译理论研究

郑淑明(2011)指出了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是用实例分析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建立在以牺牲形式对等为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更侧重于语义对等的翻译策略。邹照兰 (2010)在“辩证逻辑学派方法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阐述了辩证逻辑学派的本质论,并通过例证及解释具体操作方法,研究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以及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等四种辩证逻辑学派的方法论,以说明从事科技英语翻译时,深究其语言现象下辩证逻辑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王皓(2011)在“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中指出:“变译”指的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是非完整性翻译。除上述理论之外,近十年来,已经涉及到翻译理论有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图示理论,翻译补偿理论等。总体而言:科技英语翻译理论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逐步发展到多学科交叉研究,不仅丰富了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而且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与拓宽了新的视角;能够很好的结合科技英语翻译的实际需要。特别显示出翻译理论对于实践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科技英语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的研究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可以定义为理解原文并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即语言使用的过程。因此翻译质量的优劣,翻译水平的高低与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密不可分。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不难得出,忠实和通顺是评价一篇科技英语翻译好坏的标准。李慧(2012)指出生物医学英语翻译的得体性处理,既要照顾到生物医学文体的特点,又要保持原文风格。李江春(2011)强调指出刘重德译学思想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启示。刘重德的“信、达、切”原则大多颇为推崇阐述为:信--信于内容,达--达如其分;切--切合风格。刘重德的“信、达、切”原则很好的阐释了忠实和通顺这两个标准。目前仍有众多的科技英语翻译论文关注与翻译的方法与策略,除了经典的汉译英,英汉互译策略外,人们对于方法的探讨日益细化。结合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注重多重翻译策略相结合。

4. 科技英语翻译文体特征的研究

科技英语文体特征既表现在词汇层,也表现在句法层。句法特征主要体现在:复杂长句多,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频繁使用,隐喻方面。由图2 可以看出对于科技英语文体特征的研究颇为关注,如下进行具体阐述:

1)词汇层面相关文章共有129篇

词汇是翻译的基础。词义的确定对于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科技词汇具有数量大、专业面广、增长速度快的特点。近十年来科技英语词汇的研究主要是涉及以下几个层面:

(1)科技英语词汇的分类讨论:魏汝尧 (2009) 指出:科技英语所使用的词汇可以分为三种,即专业词汇、半专业词汇、普通词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其具体含义呈现专业化的特点;

(2)科技英语词汇的来源与构词方式:鲍彬(2012)分析科技英语词汇中的类比现象;

(3)科技英语翻译术语研究:彭警(2011)进行科技新词语翻译的理论研究,试从语言学、翻译学、美学角度来分析科技新词语的特点、翻译原则以及翻译方法";

(4)综合角度研究科技英语词汇:王晓凤(2011)拟从认知心理和范畴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科技词汇的语言形式,试图找到科技词汇的范畴化动因及其范畴化过程中的语义认知特征。科技英语的词汇研究多元化,角度新颖,除传统规律的总结之外,从更新角度探索词汇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2)复杂长句多。由于科技英语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因此科技英语中的长句通常是一个句子中有几个并列的从句或分句,这些从句或分句之间相互依附,相互制约,形成了语言结构层次多,成分复杂,修饰语多的长句,这无疑会造成理解和翻译上的困难。因此,对科技工作者来说,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就显得越发重要。对于长句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综述科技英语句法的特征,刘亚娜(2011)分析科技英语中长句的句法结构及翻译;

2、从某一具体角度探析长句:余高峰(2012)探析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技巧

3,研究某一具体的句子,如定语从句等: 蒲筱梅(2010)研究了科技英语定语从句汉译的句法重构。整个关句子的研究角度细化。

3)名词化结构

R. Quirk(1973:27)在《当代英语语法》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中说:“人们会发现,科技文献中的语言与语法关系更为复杂,分句经常‘名词化’”。R. Quirk(1973:48)还提出:“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在科技英语中,因长句内涵丰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严谨,但名词优势在于可以使表达比较简洁,造句比较灵活,行文比较自然,也便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张莹 (2012) 将结合诸多例证,从顺应论的角度着手,讨论名词化结构在科技语体中的功能,以期为名词化结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评价方法。名词化研究共70篇,主要研究方法都是从多个角度相结合进行研究,而非孤立研究名词化。

4)被动语态使用频繁

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句子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可以更客观、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符合了科技英语讲究准确概念、客观内容、逻辑论证、规范语言的特点。因此较多采用被动语态。关于被动语态的研究共有38篇。相关研究与其他角度进行结合,研究内容深入。林春(2012 )“信、达、切”三字原则下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

5) 隐喻

据统计有69篇文章从隐喻角度来研究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语篇既要求句子能包容大量信息, 又要求语言简练。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了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郭建红(2010) 探讨了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和认知效果。修辞目前从修辞角度来研究科技英语翻译还处在初级阶段,90%的文章仅是就隐喻一种修辞方法进行研究。

5. 专业科技英语领域的研究

专业科技英语占237篇,涵盖了船舶工程、航空航天、民航、船检、计算机、网络、信息、机械、建筑、煤炭、医学、农业、企业、林业、轻化工程、应用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专业、化工、环境卫生、环境专业、机电、自动化、轮机、电气、机制工艺、轧制机械、水电工程、通信工程、矿业、冶金、有色冶金工程、石油地质、土木工程、热能、材料科学与工程、模具、水产科技、海洋科技、军事、制药工程、物流、电力、学科馆员、水利、园艺学、车辆工程、管理科学、GIS专业、制冷与空调专业、涂料工艺学、蜂学、包装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个人防护用品专业、药学、生物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动物医学、光学与电子学、合成氨工业、分子生物学、金融工程、商贸、电子商务、法律等67个专业的专业英语翻译研究。并且学者对于某一专业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简单介绍,已经发展为与某一具体角度相结合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具体,角度细化,对于教学等实际需要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邱大平(2012)与孙建成(2011)分别结合实例从词汇、句法方面的特征入手,详细阐述和分析了船舶工程专业与建筑工程专业汉英翻译的具体过程,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郝雪婧(2010)研究了煤炭工业英语的特点。而煤炭工业英语属于科技英语范畴,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包括地质、采矿、机械、水利、农业、化工、冶炼、电力、运输、能源开发以及环保等各个专业, 文本内容形式涉及学术论文、技术报告、产品说明、法律条文、合同文本等, 具有文体质朴、陈述客观、言简意赅和形式规范的特征。陈玉莲 (2011)从模具领域缩略语类别多,交叉学科专业术语多,定义各种工艺过程的句型多,特殊句型多以及图表、符号、公式多等五个方面来探讨模具英语语言特点,提出翻译策略。冷冰冰 (2011)针对机制工艺英语的难点进行探讨,提出 “追求术语准确”、“把握英汉差异”、“重视逻辑分析”和 “建立批判意识”四个翻译策略。

6.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

对于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涉及以下几个层面:

1) 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即教材的编译,韩子满 (2007) 提出要编写过程中,应保持现有教材的优点,摒弃其缺点,并力求创新,使教材充分体现科技翻译的特色,以符合新形势下科技翻译教学的需要;

2)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针

3)建设科技英语翻译语料库,便于相关译者与学生进行学习;

4)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设置等。

7.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辅助科技英语翻译

据统计,近年来相关科技英语翻译论文中涉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研究的文章共8篇。3篇关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介绍。任维平(2003)结合金山词霸软件的优势,指出金山词霸能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提供应用技巧;启耀文(2009)综述了多媒体技术在科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高飞雁(2009)讨论了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其中关于TRADOS软件的相关研究的硕士论文5篇。郭传辉(2011)从匹配度角度对TRADOS翻译科技英语的译文质量进行测评,验证了 TRADOS 用于科技英语翻译的可靠程度;李伟(2012)结合自身实践,讨论了TRADOS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优缺点;阎珊(2012)从TRADOS软件应用、谷歌翻译、电脑词典软件与网络词典这三个方面,探讨现代化多种翻译工具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闫冰(2012)以一组契约/章程类文本翻译为案例,介绍了TRADOS如何在促进译者快速学习和提高翻译产出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左庆昭(2012)研究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英汉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机辅翻译软件对英汉科技翻译效率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受试人员对该类软件的态度和评价。从现代科技角度研究科技英语翻译十分活跃,研究集中在硕士论文中,多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方面,并且对于TRADOS的各种研究颇受重视,其他多媒体的工具涉及较少。翻译产业的迅猛发展,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使现代化的翻译工具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合理运用此类工具能够优化翻译质量,提高翻译效率。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前景广阔,此方面的研究应引起高度重视。TRADOS 可广泛地应用于科技英语的翻译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译者应该学习使用这些现代化的翻译工具,提升翻译能力与水平。

四、评述

第一、研究方向广泛、研究内容多样化、研究角度多元化、研究手段现代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研究方向方面:从2003年到2012年,关于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主题涵盖了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技英语翻译的人才培养,科技英语翻译的课程设置,教材编译,语料库与科技英语翻译,现代科技与科技英语翻译,专业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科技英语翻译原则与方法等其他应用型研究;

2、研究的翻译形式有口译和笔译,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笔译和口译中,笔译研究占主导,但口译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3、研究对象既有学生也有教师、译者和译员,既有英语专业学生也有非英语专业学生、高职高专和社会成员。

4、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得增多;

5、研究角度涉及多领域、多学科,专业领域的科技英语分工细化;

6、科技英语翻译的文本形式多样化,从单纯的科技英语翻译的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的赘述深入到其他科技英语文本形式的研究,诸如科技英语论文,科技英语标题,产品说明书等;

7、研究手段现代化。目前传统的纯人工翻译己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翻译或辅助翻译颇受亲睐。译员常用的包括各种电子词典、机器翻译软件及机辅网站等。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效率和质量,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翻译时日后研究的热点领域。

第二、ESP教学的困境及发展趋势。ESP教学是培养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目前我国大学ESP 教学与研究现状不容乐观,问题较多。首先,整体上对于ESP 教学的定位不明确,教学大纲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其次,相应的ESP 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再者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ESP 教材混乱,缺乏体系,各高校大家教材多数是由教师个人资料的累积构成;此外,学生缺乏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机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因此未来ESP教学的发展应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修订教材、改革考试项目等方面入手。加快 ESP 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教材编译应该汇聚国内外的ESP专家学者,兼顾出版实用性与时效性,加大教材的高科技信息容量。教师和学生作为ESP教学的双主体不容忽视。一方面,强化 ESP 师资力量,提供ESP教师更多的对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建议安排一些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翻译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广泛交流与共享,强化学习效果。

第三、建立专业语料库,利用专业语料库和通用语料库以及语料库工具查找专业术语及短语。专业语料库不但是学生翻译时的主要工具,而且可以使学生很快了解核心术语,以及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的规律与特点。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根据科技发展,实时更新,动态发展该语料库。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获悉真实语境下某个词的使用实例,了解其出现的频率,帮助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去发现与加深我们对语言及其规律的认识。教学生使用与建立语料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因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建立专业语料库,会使用语料库工具,并会用语料库解决翻译中的问题。

五、结语

科技英语作为中国对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信息比重大、质量高,传播速度快,篇幅短,针对性强。因此科技英语翻译,应在考虑不同需求及侧重点时选用不同译法,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针对性。科技英语翻译在翻译市场上占据着很大比重。本文对于2003至2012年科技英语翻译发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能够让学者更清晰了解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希望本文对相关研究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R.Quirk.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London: Longman, 1973.

[2]鲍彬.科技英语词汇中的类比现象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55 - 56.

[3]陈玉莲,模具英语的特点及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11(5): 4, 10-12.

[4]高飞雁, 刍议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科技英语翻译[J]. 科技信息, 2009:534.

[5] 郭传辉. TRADOS翻译科技英语的质量测评[D].重庆:重庆大学, 2011.

[6]郭建红, 论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和认知效果[J]. 外国语文, 2010(4): 76 - 78.

[7]韩子满,论新科技英汉翻译教材的编写[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5): 51 - 55.

[8]郝雪婧, 煤炭工业英语的特点及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10(11): 12 - 15.

[9]扈耀文, 多媒体技术在科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 2009: 197 - 199.

[10]冷冰冰.机制工艺英语的翻译难点及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1(8): 12 - 15.

[11]李慧.生物医学英语翻译的得体性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12(5): 8 - 11.

[12]李江春.刘重德译学思想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启示[J]. 中国科技翻译, 2011(2): 33 - 36.

[13]李伟. Trados辅助翻译软件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D]. 上海: 华中师范大学,2012.

[14]林春,郭滨.“信、达、切”三字原则下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44 - 345, 403.

[15]刘亚娜.科技英语中长句的句法结构及翻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130 - 132.

[16]彭警.科技英语新词语的翻译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17]蒲筱梅,科技英语定语从句汉译的句法重构[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8): 91 - 93.

[18]邱大平,刘光亚. 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特点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12(5): 1 - 4.

[19]孙建成, 韩颖, 刘占省. 建筑工程专业汉英翻译方法和策略[J]. 中国科技翻译, 2011(2): 13 - 16.

[20]任维平, 金山词霸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技巧[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63 - 64.

[21]王皓.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翻译2011(5): 60 - 62.

[22]王晓凤,张建伟. 科技词汇的范畴化动因及其语义认知与翻译[J]. 科技英语翻译, 2011.

[23]魏汝尧,李丹. 科技英语(EST)理论与实践初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4]闫冰, TRADOS在促进译者快速学习和提高翻译产出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25]阎姗.多种翻译工具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运用[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26]张莹,郭滨.对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顺应性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69 - 371.

[27]余高峰.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技巧探析[J].中国科技翻译, 2012(8): 1 - 3.

[28]郑淑明,曹慧.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2011(11): 18 - 20.

[29]邹照兰.辩证逻辑学派方法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 2010(8): 10 - 12.

[30]左庆昭,机辅翻译软件在英汉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山东大学, 2012.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71-01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笔者通过多年的经验,谈谈怎样提高这种能力。

一、利用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 l0―20 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二、多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不仅在课堂中进行深入的讲解,还同时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高中英语论文量。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近千字的短文。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举,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

三、选好可读刊物

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我所选材料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难度与课文相当,内容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生词率控制在 2―3%,难易适当,使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增强了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四、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

1.养成默读习惯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虽没有读出声来,但内心还是在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有意念地读,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避免嘴唇的蠕动或低声朗读,以免分散注意力,减慢阅读速度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的读快三倍左右。

2.扩大视幅,减少回视

有的学生往往用手指点逐词阅读,有时还来回数次往返阅读,唯恐遗漏什么,影响了阅读速度和连贯理解。为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子,以避免频频同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3.限定阅读时间

为提高阅读速度,还需限定文章阅读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增加紧迫感,从而为高考等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4.成组视读的习惯

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字尽可能分成意义比较完整的组群。尽可能少的停顿。其次,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第三,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外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外语思维。

五、阅读是英语学习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它有一定的技巧性。因此,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应该注意指导学生采用一些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

1.查阅法(Scanning)

查阅法是一种查寻式阅读,它是从阅读材料有目的、有选择地迅速查找某一具体或特定事实的技能,其要求是迅速、准确,而没必要去通读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关内容就算完成了阅读任务。

2.学会提取主题句

英语中,用来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句子叫主题句(thetopic-sentence)。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常常贯穿在全文中,因此要求学生综观全文。对段落的内容要融会贯通, 对文章有个透彻的理解。我们只要学会了提取主题句,就可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各段的意思。做好了这一步,那么全篇的中心思想也就把握住了,进而也可以为没标题的文章确定标题。

3.猜测词义法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跨越生词障碍可以通过猜测词义来解决通过系动词tobe 或 Iomean 所提供的信息、反义、同义或对比关系、标点符号、生词的含义、构词法、列举标记词、上下文提出的信息猜测词义。

4.联系上、下文,结合常识进行推断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文章中的上下段落进行理解,从含义到主题一一进行分析,以不断深入地获取新的信息。

总之,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经过长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的正确性,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小芳.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高一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

[2]苗瑞雪.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学专业 英语课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近年来,很多高校将数学专业英语课列入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进一步提高数学专业学生阅读和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和开展研究打好基础。但是,目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很多高校数学院(系)都安排英语好的数学教师教授数学专业英语课。这些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主要表现为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常常采用汉语授课,无法满足数学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学生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院校都将数学专业英语课安排在大三或者大四,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课程上,所以很少有学生在数学专业英语课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此外,数学专业英语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查考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存在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所选教材,一些教师不加区别地讲授书本内容,致使“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将数学知识和英语语法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数学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落后。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以教材为蓝本、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过程和参加者,学生很难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因而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数学专业英语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在教师方面,由于数学专业英语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常常是在外界压力下接受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因而在备课、讲课时都没有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在学生方面,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对数学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而且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很多学生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认为可能解决数学问题的翻译和相关英文文献的阅读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借助一些软件就可以翻译,因而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的学习重视不够。另外,数学专业英语课的考查考核方式使学生放松了对该课程的学习。

(二)客观因素。一些高校不重视数学专业英语课,投入不足。由于数学专业英语课是近年来的新增课程,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资源较少,投入积极性不高。例如:压缩教学时数,将大纲中要求的一学年减为一学期;缩减教师配置,通常安排一位教师负责全院(系)学生的专业英语课,因而授课教师无法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三、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培养一支稳定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并积极研究语言教学理论,参加定期的教学交流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可以积极引进英语水平较高的数学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二)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数学专业英语是为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进行专业研究作准备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仅靠已有的英语水平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专业文献,从而帮助他们

走出学习误区,这样才能使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该课程。教师还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做到教学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同时,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专题讲解、师生互讲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也应该积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的科学性。

(三)突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适当增加数学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课时数,而教师在选取合适的教材后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处理,采用专题讲解方式开展教学,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引入教学中。在进行专题讲解时,教师要先纵向概括,再选取一些材料进行横向分析。例如:在用英语来表述数学理论推导过程时,教师先总结性地给出一些证明中常用的表达形式,再结合教材中的一些短文让学生体会这些表述的运用。科技文章的语体特点是用词准确、语气正式、陈述客观、逻辑性强、专业术语多,因而专业英语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对专业词汇、句子、翻译技巧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中常见长难句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翻译长难句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对象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上,专业英语教学比大学英语教学更加复杂,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有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应尽量采用英语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进度、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再加上网络资源丰富且生动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在讲授数学发展简史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短片《唐老鸭漫游数学王国》。借助于学生熟知的卡通形象唐老鸭,笔者教会学生一些专业单词的读音。而学生在观看、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专业单词,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运用英语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于是,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数学专业英语课程不是一门专业课和英语课简单相加的课程,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数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长期努力,才能真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提高学生数学专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2]张彩虹.浅析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j].中国西部科技,2009,(34).

[3]魏湘萍.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比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09,(12).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Scopus;图书情报学;数据库;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格式存储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机构。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信息量、服务方式和范围、建设成本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信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十年来,电子出版、数据数字化、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与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在数字图书馆学相关研究也发展迅速[1-6]。但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如何尚不清楚,有必要通过权威数据库了解其发展情况,以找出我们的不足和差距。

Scopus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国际著名出版商Elsevier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7]。Scopus收录了来自于全球5 000余家出版社的近18 000种来源文献,包括17 000余种同行评议期刊(其中1 200余种开放获取期刊),600余种商业出版物,350余种丛书或系列图书和370余万篇会议论文,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及医学、农业及环境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等27个学科领域。此外,Scopus的检索结果全面集成了科研网络信息,包括超过4亿3千万个学术网页,来自5个专利组织的2 100万条专利信息。与其他数据库相比,Scopus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内所涵盖内容更为广泛,覆盖学科范围更为全面,为科研文献的检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此外Scopus具有引文分析功能,通过引文分析可总结学科热点,判断论文的影响力。因此,通过Scopus,用户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学术前沿、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也能够了解一个国家(地区)在某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国际影响力。

本研究选择Scopus数据库作为文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统计了中外作者近十年来(2001-2010年)数字图书馆相关文献,对文献数量、期刊、核心作者、作者机构、文献被引等进行了分析,以明确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统计方法

进入Scopus(http:∥www.省略)数据库检索界面,以digital library为字段搜索题名、摘要或关键词,发表时间定义在2001-2010年之间。然后以China为字段搜索研究机构,统计中国研究者发表的文献。剔除明显不属于数字图书馆学的文献,将得到的结果保存,利用Excel等工具对文献数量、主题词、期刊、作者及作者机构、文献被引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量分析

2001-2010年间,Scopus收录数字图书馆文献量为2 995篇,其中中国研究者发表142篇,仅占4.7%。由图1可以看出,2001-2006年间,我国文献数较少,年均只有5.5篇,2007年后中国作者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逐年加强,2010年发表的文献量超过了前6年的总和。在世界总文献量的比重也由最初几年的2.0%增加到了目前的14.6%。

这说明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发展迅速,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首先表现在Scopus收录中国作者的文献数比重增加。这也与近些年我国科技论文的快速增加趋势相符合。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图书馆研究仍将是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图1 Scopus收录中外作者近十年发表的数字图书馆文献数量分布

2.2 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往往代表了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表1统计了出现机率最高的部分关键词,发现中外文献中“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出现均最多。这些研究主题表明:(1)中外研究者在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均非常重视,显然这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关;(2)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质量和服务创新始终是中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3)数字图书馆和与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网络技术等其他学科的交叉日益加强。但是比较发现,我国研究者更重视数字图书馆在电子商务、本体研究和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在数据库系统、元数据、在线搜索、搜索引擎等国际热点的研究上明显欠缺。

2.3 文献类型

全部2 955篇文献中,期刊文献2 125篇,会议文献694篇,分别占71.9%和23.5%。我国作者的142篇文献中,期刊文献56篇,会议文献85篇,分别占39.4%和59.9%。显然,我国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偏少,而会议论文偏多(表2)。

在全部文献中,英文文献为2 931篇,占97.9%,中文文献为13篇,占0.4%,在非英语文献中仅次于西班牙语文献(19篇)。中国作者发表文献中英语文献131篇,中文文献11篇,分别占92.3%和7.7%。这说明中文期刊在数据库中被收录的数量非常少。

2.4 出版物分析

全部2 955篇文献中,发表于410种出版物上,发表最多的是Proceedings of the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发表了363篇,有252种出版物上只发表了1篇。我国作者的142篇文献发表在65种出版物上,其中40种仅发表了1篇论文,有13种发表了2篇,最多的1种发表了15篇(表3)。

表3给出了载文数量较多的部分期刊。可以看出,这些期刊多来自欧美国家,Electric Library文献量最大,其次是D Lib Magazine,这说明欧美国家在数字图书馆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17种出版物中,没有中国出版的期刊。我国大陆仅有少数大学学报(多是英文版)被Scopus收录,尚未有专业图书馆学期刊被收录。这也影响了我国期刊的国际化和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除港澳台)目前有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达100余种,仅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就达19种,但是目前却无一种被SCI或SSCI收录[8],也没有被Scopus检索,这反映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与SSCI存在的巨大差距。提高我国图书情报期刊的国际化是增加论文影响力的必然途径。

2.5 作者分析

2 955篇文献的作者中,发表文献10篇以上的有22人,5篇以上的104人,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达32篇(表4)。中国作者发表的142篇文献中,共涉及作者(包括合作者)160位,其中只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142位,2篇的14位,3篇的3位,发表文献较多的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的Lizhen Liu(4篇)。我国在近十年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比较分散,尚缺乏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团队,与国外研究者相比差距很大。

2.6 研究机构分析

表5给出了发表文献数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国外的研究机构多数是美国高校,其次是英国高校,这再次证实了欧美国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发表文献数量较多的研究机构除了中国科学院之外,多数是重点高校。这表明这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所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主力军,显然与其在国内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地位相关。但是与欧美国家的优势学术机构相比,即使我国最具实力的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在文献数量上也存在很大差距。

统计中不包含我国港澳台地区。

2.7 文献被引分析

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文献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文献的影响力以及重要论文。表6表明,我国作者发表的文献被引率较低,总体篇均被引率只约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作者发表的142篇文献中,113篇零引用,14篇只有1次被引。尤其是会议论文,79篇零引用,约占93%。这说明我国作者发表的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总体上还很低。

结果分析表明会议论文是造成文献被引率低的主要原因。会议论文集印刷量有限,价格昂贵,一般读者很难购买纸质版,而其电子版全文也难以被读者获取,这可能是其难以被引用的主要原因。今后,我国作者应该将论文尽可能发表在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上,以提高我国论文的国际影响。

表7给出了我国作者被引用率较高的部分论文,其中清华大学数量最多(4篇)。可以看出,这些高影响力论文多数来自我国的优势科研单位;其次,这些论文多发表于图书情报学专业杂志,影响力较高,其中我国出版的期刊仅有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一种,而且不是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

比较发现,我国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率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表8),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仅有2篇,即使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其被引次数尚不及国际最高被引论文的1/10。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者多是撰写中文论文且发表于国内期刊上,而这些期刊多不被Scopus检索,多数国外研究者无法阅读中文论文,这显然不利于我国文献发挥国际影响。

3 结 语

综上所述,近十年我国对数字图书馆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具体体现在被Scopus收录的文献数量增长趋势明显,一些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论文产生了较高的影响力。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作者发表的文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论文国际影响力很低,被引率低下,尤其是绝大多数的会议论文,多数没有人关注,我国作者未来尽量把在国际专业期刊上;(2)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国际影响力低下,高影响力论文多发表在欧美国家主办的期刊上,因此需要加强我国期刊的国际化,这样方能被Scopus等国际数据库收录,增加影响力;(3)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和研究结构的部分论文有一定国际影响力,但是研究队伍较分散,研究实力不够强,且缺乏核心作者和研究的核心力量;(4)在研究主题上,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如信息技术、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及时跟踪国际研究热点;(5)在目前中文期刊较少被收录的情况下,应该多撰写英语论文,以增加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新周.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图书馆界,2004,(3):24-27.

[2]肖大成.在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中引入数字图书馆学概念初探[J].情报科学,2004,22(6):675-678.

[3]李婷婷,刘莉.我国数字图书馆学领域著者队伍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4):7-10.

[4]刘焕成,孟玲.近5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30-34.

[5]刘成山,张秀君.近十年我国数字图书馆学术论文的计量分析[J].现代情报,2011,31(3):113-116.

[6]苏新宁,夏立新.2000-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主题领域分析――基于CSSCI关键词统计数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60-69.

[7]Scopus[EB/OL].http:∥www.省略,2010-03-30.

多媒体技术英语论文范文第10篇

一、 将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有机衔接

在语言体系中,词义是基本的、富有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可反映出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因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一些英语中并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如有些汉语与英语词汇在概念意义上看似相同,但在表达过程中的褒贬含义、指称范围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若想准确运用词汇进行有效表达,则需认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意义,避免误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由词汇入手,巧妙渗透文化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一,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词汇内涵。如“old”与“老”,在中国,“老”一般是用作敬语,而在英语中,单词old却含有“无用”之意。再如英语词汇“crane”与汉语词汇“鹤”,由它的外延意义看,汉英表达有着相同的意义,都是指鸟类一族,脚细长、嘴长且直、颈长头小。然而在汉英文化中其内涵意义则有所不同,在汉语文化中,“鹤”被赋予“长寿”之意,可表示老年人有着好的气色等特点。而在西方文化中, “crane”则被赋予了“坏女人(bad woman)”、 “foolish man(蠢人)”之意。

第二,不同国家的英语,其相应的词汇有所变化。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各国人民逐步对英语进行改进、创新,因而既有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也有澳大利亚英语与印度英语等。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渗透相关文化知识。如英国人表达给某人打电话时,常用“give sb. a ring”, 而美国人则常用“give sb. a call”表达。因为在美国英语中,词汇“ring”含有“戒指”之意,若用”give you a ring”就是给戒指,则表示要结婚。所以,在英语运用与表达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懂这些文化知识,则会出现语用错误。

二、 将口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地道的英语口语自身体现出了英美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接触地道的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并学会运用这些英语口语,这样,学生可自然而然地受到英美文化熏陶,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文化教育和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尽量运用地道英语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行对话交流,如需要学生帮忙时,可说“Give me a hand!”; 如问学生是否明白老师所讲的,可用““Have you got it?”等。同时,教师还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更多的文化材料,如引导学生观看欧美电影,学习其中的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如: He was taken for a ride. (他受骗了。) So what? (那又怎么样?) What are you up to? (你又搞什么鬼?)等等。

另外,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还可设计Everyday English栏目,让学生练习地道的口语。在这一栏目中,可与听力训练进行整合,要求学生把握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地道的口语。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掘教材,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展开模仿训练,使他们注意不同的语境,学会熟练而准确地运用英语语言。

三、 将研究性学习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学习,如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若想强化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入探究西方文化,教师则需运用多种有趣的学习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研究性学习则是有效方式之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较为系统性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自主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知识。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英语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美贸易战影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