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9:33:17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1主题特色不鲜明

一直以来,很多当代商业建筑都将注意力放在规模上,虽然功能上很好的满足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但是购物空间往往没有自身特色,舒适性能不佳,难以展现出比较理想的主题特色。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其一,商业业态结构混乱,百货商场过剩,商业业态处于没有秩序的状态;其二,布局业态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战略思想,比较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其三,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消费需求升级的过程中,项目规划意识落后,难以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和调整。

1.2空间设计不合理

商业业态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建筑设计经验不足,商业空间设计就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其一,公共空间模式单一,空间变化性不足,很容易使得人们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其二,商业空间内部流线混乱,缺乏导向设计思维;其三,商业外部环境和配套设施不全,难以满足人们消费过程中的需求,周围空气质量保护意识不强,难以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1.3视觉系统不美观

随着人们对于消费建筑需求越来越高,审美性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现阶段商业建筑设计在视觉标示设计方面还不是很重视,出现了视觉系统审美情趣丧失的问题。具体来讲:其一,美学视觉标示缺乏,感官意识不强,不具备人性化建筑的特点;其二,商业建筑模式老化,对于外观不是很重视,很容易形成千街一面的情况,难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三,在信息媒体广告发展的过程中,传播信息缺乏新意,没能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很容易使得整个商业环境广告充斥。

2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消费文化涉及面比较广泛,牵涉内容众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消费文化视角对于商业建筑设计会提出很多不同的需求。具体来讲,在消费文化影响下,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去做好商业建筑设计。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大众文化视角

城市生活的融入和人文关怀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多元叙事手段和商业空间联姻上。具体来讲:其一,积极从城市文化生活多元入手,去促进商业建筑生活味道的提升。如主题特色建筑群的构建,生活方式的链接,城市更新的推动等;其二,积极从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入手,体现区域商业建筑对于消费者提供的人文关怀,比如健全社交场景体系,生态概念的植入,娱乐设施的共享等。

2.2地缘文化视角

不同地域,其消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地缘文化差异。在此情况下,商业建筑设计可以从地缘文化的视角出发,积极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传承地域历史文脉,挖掘地域历史,处理好商业建筑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使得商业建筑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其二,从保留建筑改造的角度出发,处理好古建筑和商业建筑之间的关系,保证空间关系上的相互融合,以便更好的发挥商业建筑的效能;其三,从地域风情的角度出发,立足本地地域风情资源,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商业建筑设计,使得商业建筑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2.3精英文化视角

当代商业建筑的文化语境是社会等级区分的物质载体,能够对于不同的场所,行为,品牌进行区分,从而使得文化资本处于优越的地位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消费文化下的精英文化视角。在此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从风格化的角度出发,形成精英文化符号,使得其从感官上,心理上,象征上符合此群体的特点,构建起来精英层次的文化资本;其二,效仿上流社会,从尊贵服务享受,奢华创意营造,科技含量提升的角度出发去促进精英文化氛围的营造,做好商业建筑设计工作。

3结束语

虽然现阶段我国商业建筑设计消费文化迎合意识不强,但是随着在此方面经验的不断积累,其势必会慢慢成为我国商业建筑设计趋势,为构建更加符合人们消费的商业建筑打下夯实的基础。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转向传媒视野 传媒 动态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传媒是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包括电视、广播、印刷品、电影、互联网等等形式。当代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传媒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媒的深入,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受到传媒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各类风格迥异的建筑被广泛关注,在设计界也引发了建筑设计师的思考。

二. 当代传媒的特点。

1.传媒的双重属性。

传媒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传媒作为媒介传播工具,其生产的精神产品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国家制度化的传播,其运作中也是一种受控制的运作。同时传媒机构本身是属于具有盈利功能的单位,通过生产、销售获取利润,这是其产业属性。

2.传媒的价值属性。

传媒的主要收入是广告收入,是经济发展速度的表现形式。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各类媒体广告经营额为3125亿元。传媒作为一个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通过研究表明,我国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传媒的影响力。

传播工具一般采用报纸、印刷品、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提供了新型的传播平台,信息、网络窗口成为新型的推广工具,实现了传播媒介的无缝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传媒产品充斥着生活周边。传媒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对广告促销起到宣传引导作用。由于受到“先入为主”思想的约束,通常通过传媒接触的产品,会根据宣传形式而确定其价值。这是传媒对信息时代下建筑的最大影响。

三.改变传媒方式,建筑转向视觉化。

在当代生活中,传播媒介已经电子化和形象化,其重点突出宣传产品的视觉信息。建筑物的视觉化是建立在人感官优越性之上的,是电子映像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当代传媒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过对建筑进行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将建筑的视觉信息扩大,通过传媒的“包装”,将建筑的基本信息和突出特点广播给大众。通过视觉的优化,变成大众容易接受或乐于接受的形式,已达到传媒的效果。

大众接触建筑物是从建筑的外观和造型开始的,对建筑造型能给人一种很深的视觉感受。在我国,有中央电视台、奥运会主场馆、国家大剧院、奥运会游泳馆等等具有视觉特色的建筑。部分建筑更是融入了民族文化和特色,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不仅仅能体现建筑的视觉识别性,烘托视觉感染性,形成强大的冲击,更能突出建筑深层次文化。

美国的建筑师史蒂芬.佩雷拉提出的“超表皮建筑”概念,是对建筑设计和传播媒介的改革性思考,同时也是建筑视觉化的重要理论。“超表皮”是一个具有物质尺度的事件,是在建筑表面创造体现日常文化和突出特点结合的界面,是一种图像形式的界面,呈现了建筑学中拓扑表皮和媒体的新型关系。法国著名建筑师努维尔(Jean Nouvel)习惯采用钢和玻璃,运用光作为建筑造型的要素,设计过程注重外部自然、社会条件、城市环境的适用,其建筑设计和施工完成如同一部电影的形成,设计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媒介。通过利用材料表现建筑物的无形透明性来表达建筑物和基地以及时代的联系。在媒体园大楼设计中,利用暗灰色玻璃荧光屏包围建筑,建筑成为可以用色彩、光想表现信息的屏幕,根据投射的图像,增强了建筑的视觉性,成为具有极大说服力的宣传媒介。

四.增强传媒影响力,建筑生态化转向。

在现代社会中,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而随之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加剧。在我国,约有1/3的城市人口呼吸严重污染的空气,1/3的国土面积被酸雨侵蚀。生态环保成为了新时展的必要过程,节能减排实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也成为人民广泛关注的内容。在建筑领域里,生态建筑提倡呼吸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有助于环境品质的改善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建筑中,将生态融入到建筑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这是广大建筑设计师注重的形式,更是建筑的信息拓展,也是被大众以及媒体被广泛关注的内容。

目前,有奥尔良的“诺亚”,德国的“三升房”,马来西亚的“米那亚大夏”都是运用生态学和建筑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使建筑和环境成为组合体。在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的时代,生态建筑越发被重视起来,这也是很多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加强的项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日益增加,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更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形式。生态建筑坚持的理念是节约资源、能源并回归于自然。通过建筑生态系统的建设,因其功能本身具有大众想要了解的信息,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达到建筑宣传的目的。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转向,既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传媒视野的新需求。

五.向传媒学习,建筑设计的游戏化转向。

当代的传媒产品都是对大众视觉消费要求的迎合,通过破除传统的静态构图原则,改变为视觉动态和瞬间体验,来满足大众对视觉动态性和复杂性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已开始借鉴媒体形式的成果,进行建筑的动态体验设计,通过建造技术和提高设计手段,将建筑设计手段变成满足大众视觉消费的游戏。

在建筑设计中,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提出的“似动”现象被引入到设计构想中。由于人们将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运行,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当作是连续性运动的现象,在建筑设计时通过静态的视觉形式,能够感受到一定方向和量度的张力,通过形状的几何特性、面积、尺寸、等信息来表达建筑的性质,采用收缩、上下移动、推拉、前后移动等心理立场,实现建筑的动态,达到增强建筑表现力的作用。

另外一种手法是“蒙太奇”,通过将不同镜头或图像进行有组织的编辑,产生连贯、对比、联想或节奏等,是建筑综合性和复杂性的体现。建筑设计中,建筑形态和建筑空间被看作由无数语句根据时空序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联系起来。北京故宫的时空组织就是“蒙太奇”的理论,在中轴线上经过,会体会到来自12种不同“封闭空间”的黑色,而这些场面变换都是相互衬托的,是在节奏中形成的运动。建筑的蒙太奇是将动态的描述构建成凝固的永恒之中,是建筑和大自然的融合,也是建筑与环境、生态的相互依存。

六.结束语

现代主义建筑理念是简洁高效,随之带来的是建筑的均质化和视觉形象化。在当代传媒的影响下,建筑成为建筑设计师和大众之间的媒介,成为视觉文化的物化形式和交换视觉信息的载体。建筑设计要保持客观态度,将视觉产品和视觉文化都加强重视,回归建筑设计的本原。

参考文献:

[1] 姜梅,赵冰,JIANG Mei,ZHAO Bing 当代建筑的三个转向与中国思想 [期刊论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2007年1期

[2] 朱莹,梅洪元,张向宁,Zhu Ying,Mei Hongyuan,Zhang Xiangning 当代建筑"后现代转向"的技术张力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筑》 2009年4期

[3] 储光,CHU Guang 当代传媒视野下的建筑转向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4] 程锐 视觉文化介入的当代建筑造型手法初探 [学位论文]2009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对清洁,节能,生态,环保的建筑有着更多的青睐,而新有机建筑就是一种可以满足人们这种需要的建筑结构,通过遵循自然建筑与周边相关事物的内在自然规律,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生态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经济需要,在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加强对新有机建筑设计的分析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二、有机建筑设计概述

1.有机建筑的概念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2.手法主义与结构突破

波浪的曲线、不规则扇形、阶梯状平面,作为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有机形式语言,在他的设计中重复出现。阿尔托在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通过内部空间的塑造,给使用者带来真实的空间感受,空间体验变成一系列的发现,从而达到了空间的连续性、整体性。芦原信义认为阿尔托是“用加法创造空间”,即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次序,虽然对外部空间会有一些损失,但是内部功能及空间理想状态能得到充分研究,所以每个局部都十分人性化、充满关怀。赖特则借助于建筑结构的可塑性和连续性去实现空间的整体性。用面或边界代替承重墙是赖特“捣毁方盒子”理念的全部内容,他引出了悬臂粱的概念,这使角柱丧失支撑功能,角落被打开,盒子随之消失,楼板和屋顶在空中伸展开来。而他的有机一开始便意味着把混凝土悬臂设计成自然、树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思从装饰引申到整个结构。

三、新有机建筑的特征及其手法运作

随着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化,有机建筑试图重新诠释“建筑—环境—人”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宏观高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考虑建筑问题。在建筑界,新有机建筑受到不同学派的启迪,以现代建筑偏情一支的理念为基础,发展中的有机建筑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秉承继承与发展并行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共生与互动的原则,随着意识与技术的变革不断的修正、拓展和深化,并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多元综合、交叉与互补的趋势。

1. 混沌有机的同一整体:“人—建筑—环境”系统的建构

新有机建筑将“人—建筑—环境”视为有机系统的同一整体,并有意识地促成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同构。

(一) 共生与重构

在与环境关系的处理上,有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适应性的有机融合转向更为主动的共生,甚至对环境进行重构。建筑与环境在自然与社会层面上的有机结合,作为所在环境内在自然结构秩序以及历史文脉的再现与延续,反映自然与人文形态的秩序性与复杂性;建筑生成后进一步与所在环境相互作用,与环境形成多重的动态有机关联与提升。

(二)建筑介入环境的方式

有机建筑以动态、谦逊的方式介入自然,嵌入、隐埋、隆起、融合、扭曲、翻转、皱折、切割多元化的手法随机应用或交揉构成,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系统。其中与基地构架的契合是一项重要内容。

2.建筑形态与空间的多层次建构

(一)分形几何的转换应用:基于整体的尺度层级体系建构

从生态系统的观念来看,建筑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并存在一系列的子系统,如结构构架系统、表皮系统、空间系统、设备系统等,每一个系统都有不同的尺度层级。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形几何,将分维、尺度层级与自相似性等特性引入到设计领域,为表现复杂的结构、动态与韵律提供了灵感和尺度。比如,土层的隔热保温、保湿性能营造了展馆内的稳定气候布兰塞尔住宅“V”字形的体态两端与草地相连,中部缓缓凸起,使用空间被巧妙地埋于地下,屋面铺上植被融入环境横滨国际客运码头通过扭曲、褶皱和升降形成连续的表皮与空间,并隐喻“山谷、丘陵、缓坡、洞穴”。

(二)连续空间的建构

当代新兴的拓扑学为有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拓扑界面的流动性和粘连性消解了传统建筑学中墙体、地面和屋面之间的界限,使建筑空间融为一体。

乌什达一梵德雷建筑,以连续、丰富、整体且形态自由的空间隐喻灵活柔软的内脏,建筑将传统意义上模块化的地板、墙壁和天棚等建筑语汇以一种粘性的流动感表现出来,住宅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成流动与互动,空间与活动的安排仿佛一个戏剧性的事件

(三)人性化的场所建构

除了建筑形态与空间,当代有机建筑还特别注重场所的建构,关注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互,注重多重事件的发生与体验,并尽量避讳传统建筑语言的片断性,追求深层次开放的有机空间体系。有机建筑追求自然意趣、奇异空间以及戏剧性故事情节的营造,从注重视觉的空间构成到注重感觉(听、触、嗅)的场所营造,还有对历史记忆的关注等,当代有机建筑完成了从空间到场所的革命性飞跃。

3.建筑“机能”的生态模拟:能动、动态与主动

进化中的生命有机体,在资源消耗上往往最为节约,而且具有自我调整能力。有机建筑旨在像有机体一样适应环境、优化自身机能,实现高效、低能耗与有机更新。新有机建筑关注建筑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互动过程。劳伦·亨德尔森(Lawrence Henderson)发展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适应观,认为有机体与环境存在双向互动和协调的整体关系,强调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并产生关联与影响,各个有机体为适应这些影响而产生变化。

有机建筑把万物变化的生动过程与静态形式结合起来,形式追随“能量”的过程,服从(而非抵触)自然界中各种活跃的力量并由此而生成特定的形态。这种“能量”,包含着自然结构的力量、风力、热流和水流、地能、电场与磁场,以及人体具有的微妙能量,如精神、意识等。这些能量的有机整合与互动,可以形成适宜的人居环境。

四、结束语 自然万物是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这是有机建筑崇尚自然,遵循自然内在规律的特性所赋予的。在有机建筑设计过程中,任何有生命的机体,他们的内在结构和外部形态都会对有机建筑设计有着深远的启迪和影响,因此,在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本着尊重自然规律,遵守一切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建筑整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得建筑整体能够和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都能够有机的和谐共生,这种设计思想,不仅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对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总之,这是新时期一种值得推广的建筑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世芬 冯路 新有机建筑设计观念与方法研究 [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 ISTIC PKU -2008年9期

[2]君钧,室内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未来的室内设计[会议论文] 2003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2003"欧神诺"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

[3]杨瑞,莫金汉,张寅平,蜂窝光催化反应器实用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会议论文] 2004 -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

[4]汪幼江,陈琦,用建筑设计理念营造城市夜空间[会议论文] 2009 - 北京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

[5]鲍常波,2005 刍议工业建筑系统工程设计[会议论文] -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工业建筑学术研讨会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的风格艺术;先进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国内的建筑在艺术形态和规模和建筑难度上都有巨大的变化,建筑设计方法越来越倾向于西方化国际化,这种建筑设计方法理念正在冲击着我国国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建筑师过于追求与国际接轨而导致建筑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使得建筑缺乏内在的设计理念灵魂。有些建筑师在对建筑设计时缺乏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对于建筑设计方法过多模仿国外的设计方法,不能将我国固有的历史人文特色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这些问题都是建筑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建筑设计在吸收引进外来设计理念方法的同时应当有自己的创新,将时展的特色我国的文化历史元素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建筑审美观,不应当认为外来的设计模式就是好的,不能全盘接受。对于国内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应当“走出去还能走回来”即了解吸收国外设计理念,在充分肯定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也能够清楚认识到我国建筑设计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发扬优势弥补缺陷,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筑设计取得进步和发展。

建筑设计方法的探讨

1.1建筑设计

建筑是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要素,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担着人们对建筑功能最基本的需要,而且还能反映出当地的人文特色、民风习俗。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同时有作为建筑的载体,建筑设计方法是一个地域或者一定时期特定的历史产物,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建筑设计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近带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一体化逐渐加深,建筑设计方法更是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建筑设计理念不断涌现,并且涌现出一批建筑设计方法和特色分明的建筑。在一个城市中,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它既可以使城市富有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产生有理有条的美感,也可以使城市建筑缺乏文化特色使城市整体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城市建筑在增加了城市功能的同时,也使得市内绿化地带减少,城市交通道路紧缺导致交通受堵,由于建筑功能变多变复杂也使得城市对能源的消耗变大,对能源的依赖性越大。而建筑设计可以最大可能的解决建筑占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或者改善建筑自身居住工作环境的特点更加接近自然和健康。建筑设计方法是一个时代固有的特色,包含有最新的科技、最时尚的艺术形态、最超前的设计理念和最贴近时代历史人文特色的内涵等等。

1.2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建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他为人们提高了必要的居住场所和办公生产场所,它能够提供给人们所需的水、电、能源、声音、光线等等生活所需要素,这就是建筑的功能所在。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和更高层次的需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进步使得人们在追求功能之余更多的提高建筑精神层面的需求,即使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能反映出建筑的品味和建筑的特色。标志性建筑往往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地位或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最好定位方式。例如,中国北京的天安门、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英国伦敦的惠灵顿凯旋门,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埃及的金字塔等等都是一个地区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的建筑,这些建筑多包涵当时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历史很好的保留下来。这就是建筑设计方法对建筑赋予的时代特色。建筑设计方法是建筑设计的灵魂所在。

1.3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

在建筑的发展史上建筑设计方法是与当下科技和建筑技术相适应而发展的。建筑设计方法既是一个时代人文历史的体现,也是一个时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正如建于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正式那个时代钢铁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在对建筑进行评价时,要从建筑内在和外在的设计方法上来看,一个建筑的设计形态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表现出一个设计师在建筑中所暗含的个人色彩和设计艺术形态倾向。不管怎样的设计风格和个人感彩,建筑设计始终要做到能够满足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尤其是建筑机构的设计不应当脱离现有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应当严格遵照建筑设计师的职业规范和建筑所在地区或者国家的规范,应当满足以人为本的特点。现代建筑在对设计方法上有了新的要求,将环保生态理念和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和谐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求。这是建筑设计方法时展的结构。并且建筑设计方法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着这样的原则。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不仅要从设计者出发还要从建筑的开发方和建筑的使用者三个角度共同出发,以便实现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当代建筑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和艺术规范发展较快,并逐渐达到统一默认的设计状态,但是字20实际中叶开始,建筑设计方法和艺术形态逐渐多样化,不同流派的建筑设计方法和其相应的建筑使得人们对现代建筑有着不断的认识,同时这些流派艺术形态也在推动这当前建筑设计的发展。当前最为时尚的建筑设计方法往往是打破了传统规则建筑形态特征,取而代之的是不规则曲线设计形态,这种复杂的建筑结构形态使得设计过程更加复杂。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复杂的建筑设计更加便捷,并且能够全程模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系数和技术难度系数。这种建筑设计方法和艺术形态是当下时期统领建筑设计的风向标。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现代人们对艺术美学的重新认识更多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含有这些建筑艺术手法的建筑的问世使得人们更加的认可了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但是如何在建筑流派和建筑风格多样化的时代保持自身建筑优秀特色也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叶燕华,刘琳,孙伟民.美国砌体结构规范中强度设计规定及设计方法[A].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聂建国,王宇航,樊健生.翼板完全断开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方法研究[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祝介旺,柏松,张路青,杨志法,伍法权.预应力锚梁的设计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本报记者 李武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 创新奋进 硕果累累[N].建筑时报.2009年.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部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申矗1980-),河南焦作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环境 原创性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X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97-01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景观艺选题的目的:

我以“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的思考――从王澍先生获2012年普利策建筑学奖说起”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让大家知道:原创性是设计的灵魂与生命。一旦设计失去了原创性就像人类没有了灵魂,电脑没有了CPU,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本论文的目的是意在让大家明白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是复兴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必须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选题的意义:

建筑是反应历史文化和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而现在中国的建筑被历史战争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被素弄的支离破碎。逐渐失去原来面貌的就是逐渐失去自我、失去意识的机械化过程和同化过程。这样我们国家的历史将被淡忘、我们国家的文化将会消失。我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本次的研究课题,从王澍先生今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学奖抛砖引玉,大量阐述中国建筑原创性的重要性。从而希望人们能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能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和对待。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建筑设计非常尊重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他们对自身建筑原创性设计非常重视,而且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操和之于发扬本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后现代主义这样的意识形态就是在美国和欧洲发起,意在表达建筑设计原创性是自己国家的精神象征和人情化体现。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中国建筑原创性问题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中国近代的悲凉历史和建国初期加之改革开放的大的历史进程下,中国建筑设计呈现片面追求速度感和城市化建设,很多城市高楼林立,大兴土木。原创、民族是什么东西早都抛之脑后,大量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在中国重点城市成为地标性建筑。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3.1 传统认识

沿袭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以中国门钉装饰传承为例

拘泥于模仿与借鉴,有些甚至是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性、地域性和时代精神。

3.2 发展认识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3.3 选址与布局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3.4 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

中国画用水墨写意,一黑一白,是其色彩的基调。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大面积的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意蕴。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传统中国一直运用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今日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从这些“脏建筑”中可见文化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这样的建筑不仅生态环保,还能效控制造价,是一种基于中国本土的可持续性的建造。

3.5 设计生活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黑瓦,石墙,长草。木凳,花坛,自行车这些生活上的琐碎细节更能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体现自身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赋予建筑乡土的气质。

3.6 空间处理

象山校区的建筑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于模仿,所有的合院建筑并不都是封闭的。有的合院在面向象山的一面完全敞开,怀抱青葱的景色。在图书馆这个院落有一个缺口,王澍在这个缺口的地方种植了一棵树,期待着树茂密了,学生们会在树下看书玩耍。

3.7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3.7.1步移景异

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色。

3.7.2巧于因借 隔而不塞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通过“借景”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丰富空间环境、突破空间局限、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它是把建筑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3.7.3师法自然

王澍说“面对山水,建筑是不重要的”。象山校区始终体现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的态度。景观设汁中的建筑,已逐渐趋向抽象化、隐喻化,即使看不到正常意义上的建筑物,但却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类似的建筑空间感的存在。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朴素简约、随形就势、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与山势起伏呼应,与景观浑然一体。

3.7.4抽象和写意

象山校区的设计重视抽象和写意。尤其类似日本的枯山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象山校区中的植物都是精心裁剪的,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更加注重对林木尺度的抽象与造型的抽象。

3.7.5留白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就在是空无中缔造出来的。象山校区的设计折射出这样的一种中国的独特哲学思想。

3.7.6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和当代建筑语言的捏合

王澍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他发明了一种“大屋顶”。简洁大方又蕴含传统屋顶样式的继承。是传统建筑符号的再创作。在一个建筑中(见上图第三张),又利用传统灰色瓦片搭建的屋檐这一语言,层层叠加上去,给出了屋檐全新的使用方式。

尽管王澍在建筑造型上有所考究和创造,却秉持一种非造型性的审美。建筑的造型不是要表述的重点,建筑造型始终让位于场所精神,让位于人的感受,让位于环境。

四.论文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从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到王澍的宁波美术馆和中国美术象山校区。这些极具中国建筑原创性的设计应该也必须勇往直前的延续下去。在设计当中推陈出新,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民族精髓做出属于本国人的设计,让外国人刮目相看,让我们自豪。本论文的独创性意在说明王澍先生的设计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他是中国人,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公民,他为我们年轻设计师做出了榜样。我们论文的新颖性就是学习继承中国民族文化原创性在建筑设计的运用,加入了时代的新鲜的元素,对中国建筑原创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使得我们的论文课题更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这是以前相关论文课题所不具备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已不是某种停留在表现个人创意的最初层面上的艺术,亦即是视景观为一种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等科学的原则从事规划与设计,使人与景观艺术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并符合人类对于精神上、生理健康上与福利上的基本需求。通过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参与程序来创作融合于特定公共环境的艺术作品,并以此来提升、陶冶或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的艺术。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充分控制人们生活环境品质的设计过程,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赵劲松、杨昌鸣、 赵和生;《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的研究》[D]。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P72,2.

[2] 奥斯卡・R・奥赫达:《建筑元素》,[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5,36.

[3] 郭吉军:《生命原形与精神还乡》,[M]。沈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格雷姆布鲁克:《国际建筑设计:再生建筑元素》,刊名:《A+U》,2012

[5] 王澍,《王澍建筑地图》,刊名《新建筑》,2012.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系统工程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做到设计上完全符合生态要求,是比较难的事情。生态建筑突出“注重效益、“尊重科学”以及“崇尚自然”三大理念。其中,“注重效益”这一理念尤为重要,体现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始终(从设计到选材,最终运营直到建筑寿命的终结)。同时,在“尊重科学”的理念下进行设计,给人以“崇尚自然”的舒适感,也是生态建筑的特点。

1 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中,对生态建筑有着不同的概念诠释。但无论是哪种理论,都强调因地制宜,符合相关生态学理论原则,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再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设计出有机结合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内部气候适宜,且做到节约能源、控制污染,体现生态建筑的长久生命力以及环境保护力。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就是绿化面积的增加,即建筑外部和内部做一些植物景观;一些人还认为节能的建筑就是生态的建筑;等等。类似观点都比较片面,没有将生态建筑的设计做到位。

1.2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建筑业虽然正在发展阶段,但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发达城市的相关研究居多,但对农村的建筑设计不够重视,尤其在东北地区。又由于生态建筑是多门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并不能体现综合性,大部分都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业建筑学、生态学、能源学、环境学等),未能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尤其是居住环境如何较好结合植物环境工程这一学科的难题还有待深入探讨研究。

1.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其实,在我国,也并不乏建筑界的相关论文,相关研究都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观,也促进了生态建筑业的推广。然而,这些论文大多偏重理论和设计原理的探讨,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引荐,没能较好结合实际环境,在实践和模拟测试中进行深入分析。

2 发展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生态化趋势的意义

2.1 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更能让使用者更好适应自然环境,舒适生活。基于“崇尚自然”的理念,生态建筑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在生态建筑中应较多的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将自然元素贯穿于建造、运营直至建筑物的终结。生态建筑致力于营造最舒适最贴近自然的环境,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标。当然,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建筑物提供的空间是可以让使用者顺利进行各种所需活动的,否则,即使如何与自然环境融入,建筑物的实用性都无从谈起。

2.2 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不仅在外界环境的设计上注重绿化,也充分强调内部环境的有氧设计,通过室内绿色植物的精心设计,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避免使用者受到有害气体、噪音等的困扰。可见,这样的室内设计更具有开放性,更体现大自然的室外特征。那么,有哪些相关设计可以运用于室内的绿色化创作呢?除了常见的用植物、水面划分居住空间的手法,还可以使用绿化屋面的方式,起到防水和维护作用的同时,提高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另外,可以特别设计开放式的大厅或者庭院式的空间,智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或者再加上可以开启的屋顶设计,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适应季节特点,随时享受室外的资源,与大自然无间隔,改善居住环境。

2.3 降低耗材,提高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率

2.3.1 节约原材料

建筑的原材料重点在于结构用材,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其余一些辅助材料(如水暖电、装修材料、设备器材等)不在此过多论述。传统的建筑业中,使用的砖石结构已渐渐被许多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取代。现代建筑中较多地应用了轻钢结构、拉索结构、薄壳屋盖等先进设计,这些结构能扩宽使用者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稳固更轻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节约型的材料,大空间膜这一结构用材开始出现,这样的设计中,相关材料承载的重量加大了,又因为是无柱型的设计,使用起来大气灵活,也具有观赏性,能突出流线型的飘逸,又不失其质量保证,这样的用材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范围,集建筑与装饰于一体,美观大方。

2.3.2 节约能源

生态建筑非常注重环保节能,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和使用过程,更体现在用材上。很多设计处理中,都尽可能地应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尽可能利用自然光、自然风、太阳能等资源,合理配置耗材。其中,太阳能的合理应用在全世界的建筑中都被广泛采用。著名的明野村住宅以及大岛住宅(日本,加藤义夫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一些地区的照明还用了光导管,用太阳光取代灯光照明。

2.3.3 建筑再利用

资源的再利用还包括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挖掘建筑潜在的资源。在我国,城市的反复拆建,不仅影响环境,也是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在拆除建筑的工程中,有很多建材、构件大大地浪费不说,处理起来还破换了环境。而如果为生态建筑,便可以合理应用废弃的材料,例如,2005 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展就出现了建筑钢结构的住宅作品,这样的生态建材,不仅具备高强度、低能耗的特点,拆除后也可以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科学发展。

3 结 语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本文仅浅显剖析了我国生态建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指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大意义,希望能借此让生态建筑设计广泛推行,起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用,打造更适宜人居住的建筑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丛大鸣.节能生态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42-02

一、多学科融合的建筑教育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进入环境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多元共生的建设阶段,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成为多学科交叉、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整体。当代建筑教育,朝着多元、开放、高度整合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通过设置系列建筑设计专题训练,在各教学环节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的建造问题。多学科融合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和协同性的特点。

二、突出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功能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建造、地域与人文是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三年级的建筑设计相比二年级引入复杂条件,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侧重于场地环境、地域与人文、材料建构和技术综合,逐步加深,强调专题间的承接性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性。第三个专题材料与建构的建筑类型载体一般选择为大跨度建筑设计,即以长途汽车客运站作为载体,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的协同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大跨度建筑与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跨度建筑的内在功能空间与外在形体塑造的关联性,将较为复杂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过程分解成为便于理解、跟进和提升的进程,由较为宏观的建筑功能、形体、结构选型递进式地深入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细部构造节点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分析成果。(图1)

1.教学过程。建筑与技术自古以来密不可分,随着技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技术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三年级材料与建构专题设计教学,依托大跨度建筑类型设定了技术综合训练目标。在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美学表现有着紧密关联,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实现,课程的协同教学体现在学生设计方案与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积极互动上,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课程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图2)

2.教学内容。大跨度建筑专题教学历时7周,教学内容以阶段性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组织,将设计内容分为4个阶段进行控制。(图2)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重点进行设计原理的讲授、场地和案例分析。通过多角度分析、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力求准确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学生以分组讨论、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调研交流。

第二阶段,概念形成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构思,形成设计概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整体构思,确定设计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方案,研究形体与结构的关联作用,探讨建筑在特定环境多种限制因素中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设计深化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材料与建构技术综合。这一阶段要求综合完善建筑功能与空间、流线组织、材料选择、细部构造等方面因素,对建筑主体进行深入设计与推敲。此阶段主要体现建造技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学生绘制技术图纸、制作大比例模型(结合建造节进行)、制作效果图、完成结构体系分析图、制作多媒体汇报文件等。此阶段建筑专业教师和构造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制作进行不断线辅导。最后课程考核采用集中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建筑专业和构造专业教师共同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特色

1.向设计本体回归,建立强化课程之间衔接的教学体系。围绕建筑设计这一主干课程,将多学科知识加以优化整合,使之环环相扣,达到多学科融合的目的。建造是设计的前提,只有将建筑的空间、构件与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在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立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体系,有利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建筑内外空间造型的引导,启发学生对大跨度空间形态的预判,进而在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的递进过程中,获得建筑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设计方案的可实现度,丰富建筑设计的深刻内涵。

2.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共生。顺应时展的需求,多元、融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筑设计教学,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辨析建造的渊源,继承其地域与人文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性地探索建构问题,学以致用,树立技术与艺术共生的可持续价值观。

3.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技术知识的支撑,收获设计成果的多种可能性,使创新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明确的技术导向性,较为迅速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渐进式地深入到建筑的结构选型、材料的选择、细部构造节点的设计中,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构造知识从建筑全局的角度整体串联起来,由构造技术问题上升为建构艺术方面的探索。

四、教学总结

建造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离开了建造思想的设计是无章法的盲目设计。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专题教学中,建立强化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协同教学的体系,充分发挥了建筑设计课程引导教学的作用。通过立足于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顺应了当代建筑教育多元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昭如.向设计的本体回归[A]//21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丛[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5.

[2]宋桂杰.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7):60-63.

[3]樊振和.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华中建筑,2007,(4):137-141.

[4]虞志淳.从构建到体系――建筑构造教学研究[J].中国建筑教育,2015,(10):66-68.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建筑专业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 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引言

前两篇进行了五种传播范式的分析,前两种是批判性范式,而后面三种范式是建构性范式体系,作为剖析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见表2)

表2 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一览

三范式批评――当代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现象

勿庸讳言,我国自引入现代建筑以来,长期处于传播的受传方地位,因此,过去长期困扰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与西”这样单边依赖又矛盾对抗的状态中,明显是处于“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的话语群。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即:不是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西化),就是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抵制、排斥西方文化(如复古主义);不是鼓吹“中体西用”,就是主张“西体中用”。这些“体用论” 者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坐标系,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中国。(14) 这里通过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理论来剖析我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实质,希望可以发现问题的本真。

1.“全球文化多元主义” 范式批评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以往的30年,我们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虽然倾倒了很多人,但我们并没有明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我们缺乏对西方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整体了解,而总是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和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因此,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食古不化”的话,那么现在则可说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仿洋”。试想,如果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自己,又不真正懂得别人,而是心态浮躁的一再重复“复古”、“仿洋”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操作,还怎么谈得上跨文化发展去突破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的重建,那么实现中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就是可以肯定的了。(15)(见图20-1/20-2:刘晓平新水镇作品)

有学者认为“建筑文化趋同”现象是体现建筑国际性的一极,“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是体现国家性的一极,此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在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向前发展。过去,我们一直片面地强调创造国家性建筑,所谓“中国固有之形式”、“民族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等等皆然,这种片面的提倡,其实是对文化趋同的一种消极抵制。在21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当发扬东方文化的优势,变消极抵制为主动参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积极创造国际性建筑,即创造带有中国或东方特色的国际性建筑,使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文化,更多地成为国际性的建筑文化,让21世纪文化趋同的重心,向东方文化和亚洲特色转移! (16) (见图21―安藤水中庙)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来看,国际和国家的人为限定未必合理,因为许多国家如我国是多民族文化的,而未来更多的国家将是多民族的,因此以文化的多元化来描述比较科学。“建筑文化趋同” 现象实质是文化发展中的融合及“混杂化”,而“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不再适用,而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差异化”,这不限于以民族为范畴而是以更宽广的学派、个人和文化团体为范畴。(见图22北欧大使馆,图23马尔默图书馆)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看待外国设计进入中国的现象,我们应理性学习境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运用当代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方法,向它们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发展方向。另外还有它们的经营模式如客户管理、设计运行管理、人事管理、市场开拓等等,这些都是长期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运营的中国规划设计机构之最缺。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应当欢迎有实力的境外事务所介入国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但反对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把国际竞赛招标演变成闹剧或看西洋镜。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我们更应当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业界大众既要改变排外态度,更要改变一味崇洋的态度,科学地认识国际交流的规律,平常地对待和评价国内外的设计师,真正在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机会。高速城市化的发展给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建筑在设计的经验和设计的效率方面超过世界同行。我们在大规模项目住宅区和高层建筑方面的设计经验尤其丰富。

(未完待续)

注释:

[14]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p48

[15] 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5,05期:p27

[16] 曾坚,邹德侬.传统观念和文化趋同的对策――中国现代建筑家研究之二.建筑师,1998,08期:p45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居住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作者简介:李兴举(1977—)男,安徽砀山人,建筑学硕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引言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同时不仅意味着住房和住区本身,还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级分别安排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居住类建筑设计课程,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居住建筑教育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人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2.课程特点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居住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教学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市场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该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理部分内容的陈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建筑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程在讲授居住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时,许多书本知识明显滞后。教材上实例虽然经典,但较为陈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参照教材所做的户型被老师给否定的现象,产生负面效果。

(2)课题追求广度但忽视细致。本课程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往往奢望涵盖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部分住宅类型,比如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及住宅区等。但常常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大问题,即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每个课题的“精耕细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的完成度过于肤浅。事实上,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也不可能做到使同学们掌握全部居住类型的。因为市场在飞速进步,居住模式也日新月异。

(5)评价体系有改进空间。在考核中往往较注重课程设计最后所完成的图纸质量情况,及平时及出勤情况,忽略了学生在个阶段的努力及进步状况,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鉴于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希望通过教研组的教学实践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中国近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居住建筑以及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教研组以现在正在销售、建设的一些商品住宅为范例,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内容采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已建、新建、在建的居住建筑实例,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真实的建筑、空间,再由老师加以启发,学生自己从中归纳出特点,总结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户型设计、建筑尺度、细部构造以及人居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当典型生动,既能反映当代建筑的新科技、新工艺等,又充满时代气息,以激起学生强烈共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耕细作设计选题。针对本课程以往选题存在“大而全”而忽视“细致性” 的现象,本课题组经过多方研究摈弃了原来的做法而在设计课题“深耕细作”上下文章。我们在12级住宅设计课程上设置了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及多层户型设计。第一,在低层住宅设计上,我们侧重于住宅的平面功能、常用空间尺度、建筑造型、环境营造等较为全面细致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使同学们对住宅建筑有个较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第二,在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课题设计中,我们较为侧重于多层住宅组团的空间设计,包含建筑与周边环境、住宅间日照及间距、住宅户型设计等与工程实际密切衔接的内容。同时保证做到教学时间充足。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计的细致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3)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重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图纸等作品的成绩评定也由老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给出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更使得学生因为能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对成绩的认同感。反观自身的设计作品,对自己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验证,调整考核方案的做法,确实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论文针对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总结分析,思考及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需要继续改革的方面,如学时问题、调查的针对性问题、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等,这还需要从专业层面进行调整。当然,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并在学生的反馈中继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改革的预期目标,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掌握居住类建筑设计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王雪英,曹犇,许东,丁波.锦州市三室两厅住宅套型原型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吴晓,覃永晖.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年02期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上一篇:信用监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档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