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信息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0 20:39:46

当代信息技术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1篇

在传统 文化--教育 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桑新民 教授

一、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

随着21世纪的临近,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既有高科技的挑战,又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将这种从教育入手迎接跨世纪挑战的对策形象地比喻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

中华民族能否在这场“赛跑”中跻身于世界前列?这不仅是我国教育界必须回答的课题,而且也是全民族、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和参与的重大课题。当前迫切需要邀集多学科专家和多方面人士在多层面的碰撞与交流中探讨中国教育如何步入21世纪。

本文仅想从其中一个侧面,谈谈当前急剧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会对21世纪文化--教育的基础产生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二、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弦律。尤其是自93年美国确立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之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三、两种“命运”的反差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领域,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又总是滞后的,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悖反!

八十年代初,当第一批微机在发达国家学校的课堂里出现时,有人兴奋地预言:计算机将会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十年过去了,这场革命在影视界、出版印刷界、国防部门、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先后出现了,但在学校中却始终没有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计算机仅用来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把为应考而准备的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的学生,结果当然不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尤其是从事学科教育的老师们,仍然偏爱他们用惯了的粉笔与黑板,同计算机世界几乎处于“绝缘”状态!

然而,与在教育领域受到的“冷遇”相反,计算机及其孪生兄弟游戏机一起,在儿童乃至成人的游戏王国中却大受欢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人们宝贵的闲暇时间和大量金钱!突然冒出的电子游戏产业在全球已拥有150亿美元以上的巨大消费市场,其规模比美国电影业还要庞大,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更令人难以置信:信息领域最新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投资20万美元才开发到勉强可以应用,没过多久,任天堂公司便推出了价格只有199美元的“虚拟男孩”电子游戏机!当今速度最快的英特尔处理器每秒钟执行1亿条指令,而索尼公司最新推出价格200美元的电子“游戏站”(Playstation),速度竟比前者快十倍!

看来,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四、成功者的启示

其实,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十年跋涉,并不都是悲剧。

80年代中期,美国苹果公司的教育家们在对教育技术的市场预测中,迫切希望研究和了解这样一个问题:当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象使用书和纸一样方便时,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他们选取了几个学校的班级,为参加实验的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两台计算机,一台放在学校,一台放在家里,开始了一项被称为“明日苹果教室”(Apple Classroom of Tomorrow)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研究持续了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成果。

该项实验研究实质上是在探索和创设一种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因此首先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第一学年末,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就有了明显改善,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尽管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当他们逐渐熟练地运用新技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一位四年级的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学生毫不厌烦在计算机上工作,他们实际上是要求多做一些事情

,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我很少看到学生主动要求做额外的作业。”过去人们经常担心:学生整天跟计算机打交道,会因缺少和同伴的交往而变得孤独。实验得出的结论却完全相反:运用新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们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的努力使他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基本准则,思考未来信息社会教师职业的一系列新特点。新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新技术使我保持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热情,但我现在同以前不一样,现在我是指导学生,他们自己把握着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导演这场教育改革喜剧的显然不只苹果公司一家,但所有成功的演员和幸运的观众都会获得以下共识:高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因此,如果不能更新观念、改变模式,教育技术的变革不仅不会发生,而且还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五、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相关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如何研究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人们往往仅从表面上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仅看到二者直接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会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两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技术在对教育发生影响的时候,往往要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因此,探讨当代信息技术已经和将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再由此探讨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可能会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教育如何迎接这场跨世纪的挑战?

六、当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三大基石中的裂变

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师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而当代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了一场强大的裂变!

1、阅读方式的变革:

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因此,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把握当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是理解和把握信息时代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习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文本中知识与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来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知识爆炸”的严重挑战面前,人类如何超越这一界限?“电子书刊”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媒体,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计算机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我们不妨举一个实例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场变革之意义。自1985年起,我国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超文本阅读和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钟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为你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了解这种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之后,就不难想象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的巨大变革了。与此同时,培养这种新的阅读能力不仅应该从小开始,而且迫切需要给成人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跨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的销量,这个数字向人类传达的信息不仅是多层面的,而且是令人震惊的!当然,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还是要以传统文本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但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

2、写作方式的变革:

在计算机席卷办公室乃至家庭的浪潮中,记者、作家、科学家、秘书乃至领导干部都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换笔”。相比之下,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则是在电子游戏机“魔力”的引诱下自然发生的。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挑战之强烈与急剧!当代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呢?我以为最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出现和日益完善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这就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这是对人类精力乃至生命的节省!一旦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人机接口技术和机器翻译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节省和写作效率的提高将更是难以估量的。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其次是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印刷时代的写作是以文字的写作为主,只有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夹杂着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有时配上插图。而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象、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则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与此相适应,图文并茂的写作能力将要从小培养,也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多媒体“脚本”的写作与制作会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育中开设和考核的必修课!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电子文本的结构变化给写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更加剧烈。传统文章与著作的写作都有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而电子文本则是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章则需要把每个句子和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并使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通道

,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简捷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章数据库”。(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当超文本、超媒体的电子读物和依靠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环球巨型资料信息库出现之后,以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读者根据自身需要所调阅与组合成的许多文本结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读者的“创作”成果,这种读者与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FONT FACE="楷体_GB2312" LANG="ZH-CN">写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则是更加灵活、开放也更加复杂、高效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思维!这种新思维方式又将外化成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一体化的阅读?FONT FACE="楷体_GB2312" LANG="ZH-CN">写作方式,由此开拓越来越广阔的创作时空,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未来教育模式。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去探究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基石是以“比特”(信息的最小单位)为支点的“基2代码”,因此任何领域的问题要想交给计算机来解决,必须先将其转换为能够用0和1这两个数字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实质,就是探讨如何用基2代码和二进制来表达各个领域所要解决的难题,并对该领域进行数字化模拟。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文字的数字化可以看作计算机步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奠基石或里程碑。此后,文字所表达和描述的世界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了!而计算机也开始从技术上升为文化!至此,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读写算,在计算机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了,这对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的挑战与促进是可想而知的!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计算机文化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她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和图像世界乃至将时间之矢综合进来的三维动画世界之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倾倒了!而把计算机文化的这个新的里程碑转化为现代技术,并由此改变人类整个生存环境的则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奇迹!

“多媒体”技术的含意并不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体,而是将各种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并自如地分解、组合,这正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来实现的。如今,从图书馆中的巨著,到用声音、图像表达人类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图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巨大的资料库,都可以被数字化处理后浓缩、隐身于微小的光盘之中。这些高密度的压缩数据在光、电的运载下,每时每刻都纵横驰骋于高速运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之中,随时等待和人类的智慧实现跨时空的“联网”与“激发”,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与乐趣,开创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天地!

“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两个概念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亮相”的时间还不足五年,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越变越“小”,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以上我们探讨了从印刷时代转变为电子化的信息时代,作为文化之根基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但仅从这小小的窗口中已不难看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跨世纪文化--教育变革之急剧与深刻!传统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现代与未来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由此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文化的超越有量变也有质变,每当文化的根基发生实质性变化之时,文化的质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此入手,才能更深刻地洞查高科技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七、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使命与标志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但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其主要标志又有哪些?这至今仍是众说绘坛、极其模糊的概念,甚至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此,我不想多加评说,仅想提出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讨论。现代化显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是,从当代世界任何一个被公认为已经基本进入了现代化阶段的行业和部门来看,虽然情况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使本部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部门或行业。我认为,这可以看作是部门或行业现代化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使命,也是步入现代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部门或行业是绝对不可能步入现代化的!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现在在任何一个国家,教育部门都已发展成最庞大的部门或行业(无论从从业人员、教育对象、经费投入还是社会影响,都超过社会中任何一个部门),因此这个最庞大部门的效益和现代化程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至今教育部门仍然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教师还仅靠一本书、一枝粉笔、一张嘴来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从事大量极其繁重的重复性劳动,因此,我国的教育必须加速实现走向现代化的这场历史变革,使教育领域更快地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这场历史性的变革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溶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的岗位不仅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而且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有人可能会认为,发展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工艺革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哪有条件投资教育领域的高科技呢?其实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提高,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普及。小平同志历来强调面向现代化必须参与世界舞台发展高科技的竞争,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纪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前几年,有的外国科学家问我,你们在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搞加速器?我说,我们是从长远考虑。现在看来搞对了,决心下对了,起码争取了几年时间。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

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小平同志的话对我们认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教育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八、教育如何步入信息时代?

对教育未来的预测与展望同对教育现实的剖析,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而探讨由现实走向未来之路,则属于教育的战略或对策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不同,因此中国步入信息社会的道路,尤其是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道路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绝不能强调这种差异而甘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教训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落后则会被开除“球籍”!因此,我们更应研究异中之同,扬长避短,迎头赶上去!

下面,我们仅从我国教育如何迎接高科技的挑战这一侧面,作一些对策思考。

1、首先要在高科技与教育改革的结合部上,加强对世界前沿的跟踪研究

建立部级和省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配备现代化的研究设备与条件,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技术专家,而且要有心理专家、教育战略专家和各领域的学科教育专家,并形成一个开放、流动的研究群体。建议在北大、北师大等博士点比较全的综合性大学设立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并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大、中、小学教师开放。

2、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

与国家实验室结合起来,组建教育软件的搜集、研究、开发、评审和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改变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开发与软件市场的混乱状态和低水平重复性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巨大浪费,缩小我国教育软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3、尽快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干部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

当前在全国流行的计算机培训模式不仅已经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并建立一种能够自我更新的竞争机制。在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不能先学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语言,应使他们了解与掌握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工具平台和优秀教育软件,并使每个师范生都能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使他们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促进派。

4、有计划、有选择地逐步在全国建立一批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

不仅要注重学校的硬件环境,而且要在软件建设和干部、师资培训,尤其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上展开竞争与合作,还要注重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将会给教育带来哪些负面的、消积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逐渐实现实验学校之间尤其是实验学校与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网,加强我国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整体实力,这样才有可能紧紧捕捉住各种机遇,在跨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水平、实力和地位!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2篇

技术是知识应用的方法和技巧,是联系经验与实践的纽带,是最具实践意义的知识形态,原本就存在于各门、各类教育教学当中,此前虽有国家和学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但那只是局限的、初步的、探索的、争鸣的。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新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如何选择和利用信息变的越来越重要,地位愈来愈突出,社会要求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获取、筛选、鉴别以及加工、创新、利用信息的能力,新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目前,职业学校已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各中小学也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原有的教育偏重于传授现成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累加过程。而信息时代,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新知识急剧增加,而且陈旧知识周期短,生产速率急剧上升。那种只获取已有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发生问题的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人一生中惟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不为迅猛发展的时代所淘汰。学校只是一个人学习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以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远比单纯的学习旧知识要重要得多。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是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习惯,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要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和促进发展两项任务。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和情景

传统的学校教育,由于受技术和条件的制约,学习者被时间和空间紧紧地束缚着,最佳的学习时机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并且学习内容、目标、方向和模式都是既定的、别无选择的,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一方面,教育的时空变得广阔、随意,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者可从自身实际和需要出发来选择学习,从而构建适合自身需要和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重视。另一方面新信息技术也为教学提供了又一丰富的途径和手段,运用多媒体演示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等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可将图像、声音、文字等诸多教学资料融合起来,模拟出一些现实无法完成的实验、情景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第四,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校、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长期以来,教育只能在学校进行,而教师又是权威的。教师高居讲台,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俯首是听,少有民主。这种绝对化、局限性的教育由于有权威性阶层的存在而显得生硬、僵化,缺乏生机,不利于培养21实际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而且就教育内部来看,按照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活动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惟有教者与学者紧密融合,平等相处,才能实现知识的流畅传递,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过去受条件、技术的制约,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出现,教育不仅可以脱离学校来进行,而且使一对一的教育成为可能。一方面教师通过新信息技术可尽量创设分层次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实施教学,为不同学生的学习创设合适的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借助计算机教学软件、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他们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或作品来与老师、同学切磋、探讨,在适当的时候获得他们的帮助,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认为的“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学生均可以是传播者,也同时是受播者。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需要指出的是:

一、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有了网络,就否认教师的教学,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学习的伙伴、辅助者,甚至可有可无。学生囿于年龄、知识层次、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面对浩瀚的资料,需要教师凭借自己丰厚的知识、生活积淀去引导他鉴别、筛选,进而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使学生将大量的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也可科学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就曾说过:“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法师”。

二、教师在教学中对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强求,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灵活选择,更不能为了展示技术而使教学活动为技术服务。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当代教育;融合

信息技术是将网络通信与计算机多媒体作为标志的技术统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它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同时对医疗、军事、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但是从现实反馈的信息来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很多都停留在方法与渠道应用中,没有明显提高教育生产力,更没有触及教育结构革新。在教育不断发展与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它指出:必须高度注重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为落实现代化教育教学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有力的教育支撑,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教育的难题,对推动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价值。因此,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体现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有助于全面深化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方法、工具进行革新,以改变传统不合时宜的教育因素。1.1有助于产生新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受不同的学校、地域影响,国内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偏差,只能向一部分人群提供服务,若离开学校也就说明暂停教育,这也是教育难以自治、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当前,国内教育已经发生了普遍性、开放性与持续性等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融合,它为开辟教育途径、覆盖教育信息、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也为城乡各级教育信息化、终身教育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具体如: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网络公开课共享,深受师生喜爱,同时也让开放教育资源开始走向革新,并成为国际趋势,它很好的突破了校园教育的局限。2011年,我国开始公开课视频,发挥了巨大的魅力与作用,同时也滋生了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实现跨区域、跨范围共享。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办学体系与信息技术已经不能分离,具体如: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学与在线学习等。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教育应该以全民、终身、非正规学习作为主题,提高现代教育力度与速度。从这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它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方法。1.2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在传统的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齐步走、一刀切等控制形式,将群体作为主要对象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与能力。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形式,同时也为教学差异提供了支撑,它能帮助学生提高创新精神,激发主体认知与学习兴趣。为了向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授课内容,可以利用录像讲解、制作课程软件等方式达成;为方便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活动,可以向网络上传授课过程,让老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组织者,这样才能提高知识传递质量。该教学模式很好的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开始由老师为中心变成学生为中心,从而推进个性化学习。1.3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工具。信息技术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多样等优势,不仅能带来更多教学工具,还能打破传统教学约束,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具体如:Glicke作为一种交互性工具,它具有性能可靠、简易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无线局域网为主的教学系统。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设计,老师先发问,学生借助问答设施,统计情境,同时反映给老师,让老师时刻掌握学生状态。

二、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整合的途径

为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整合,必须结合实情进行高效的规划,同时结合发展战略,以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2.1做好思想引导,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当前,由很大一部分人对于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整合持悲观态度,为改变家长、老师的思想,必须做好思想引导,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最终实现教育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变革过程与内容,让老师从知识的灌输人员变成引导者与分享者。为了让学生逐渐变成情感培育和感受的主体部分,媒体要改变传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部分,辅助老师打破重难点,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与灌输对象变成构建者。如:传统教学中涉及教学、教材、课程资源时,更多的是依赖教材,为了促进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尽量做到教材为主,从而推动学生发展。2.2形成严格制度,促进发展。借助信息技术落实育人的目的,建成良好的信息教育体系,这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条件。从现代教育发展来看:为发挥信息技术价值,必须做好制度创新工作。一来,在教育发展中,为了能在信息技术中搭建良好的学习模式,就必须发挥信息技术和与时俱进的相关优势,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推进教学发展,形成良好的制度体系,具体如:考试、学位、办学制度等。二则,尽量规避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潜在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教育框架。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期间,教育人员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尽量保障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高效、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在资金与政策上,国外相关部门与机构为整体落实整合工作提供了方向,不仅对整合给予了支持,还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具体如:国际教育发展的信息来源—美国一年一度的预测。2004年开始,每年美国新媒体联盟都会对教育信息进行统计,同时邀请全球400多个机构共同参与分析,还了《地平线报告》进行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地平线报告》集中在社交网络、云计算、电子书等方面,另外还凝聚了开放内容与移动学习等课题。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涉及多很多手段与方式,为了持续推进教育发展,必须以教育为支撑,深化应用成果,这样才能推进教育改革。2.3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贯通。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包含社会、心理、信息技术与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在学科融合中,必须结合国内学科资源,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为支撑,形成协同创新机制。为了拓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凝聚不同学科的能量与优势,借助多个学科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与考证,这样协同创新才具备综合特性。追踪国际融合课题与方法,对国内信息教育进行有效的规划,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成果,丰富国内信息化战略,这样才能让协同创新更具有特色。受国内教育特殊性影响,在协同创新的同时应整合传统文化,关注逻辑结构与命题过程,这样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理论框架。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汇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题,它将不断引领教育创新与改革工作。面对这一重大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坚持建设未来教室、教师的原则,改善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整合,这样才能推动现代教育发展,从而打造出学习型的现代社会。

作者:苏知奥 单位:信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放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3):258-262.

[2]杨浩,郑旭东,朱莎,等.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6,19.

[3]于秀兰.教育变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之路[J].关爱明天,2015,(1):221-222.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当代教育 影响

一、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价值

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时代。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中。没有知识,没有信息的流通,信息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历史倒退的危机。知识与信息是与信息社会相伴随的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社会的财富。但是,知识、信息与自然资源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时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证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

其次,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地球村”的假说变为现实。在许多领域中,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影响获取产品与服务的因素。遥距医疗、遥距教育、遥距购物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遥距模式代表着全球化的遥距经济的诞生。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以从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更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断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再次,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第一,教师的“讲”变为“导”。曾经有人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工业革命以前,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当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第二,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挑战,这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田震清,尹冰心.论信息技术对21世纪教育观念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2]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8).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政治生活/冲击

【正文】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02)03-0001-05

在当代世界,信息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价值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办公管理自动化的实现、经贸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证明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观念中简单意义的工具,其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生产力的、经济的与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具”的层次,正在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所未有的伟力,推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即使是最初发明这种技术的人们,也未尝能够意料到这一技术对人类进步所产生的如此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它在改善人类现实的政治生活质量的同时,甚至也在影响着我们有关社会政治生活的某些观念,并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后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技术使传统的国界概念和国家观念受到冲击

国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和现实的存在。自国家产生以来,每一个历史时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是从国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中去理解国家这种政治现象,人类有关国家的概念以及对于国家的基本理解,如国家的独立与的观念、领土完整的观念等,无不源自于现实的国家。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却使这些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我们现实的政治生活的观念受到了冲击。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家,没有空间的限制和国界的壁垒,所以,上网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跨越“国界”,与别国政府或别国公民自由地交流往来,各国政府上网所服务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本国的公民。于是,传统的与土地密切相连的国家疆界和国家行使空间被打破,网络时代的国家行使空间在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又加上电脑空间,结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回避不了网络环境,各国被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谁也不能脱离于网络之外求取独立发展。

互联网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它为全世界人民所共建、共有和共享,并没有谁对其进行领导,所有国家在网上都是平等的。但实际情况是,那些在信息技术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可在网上恣意妄为,干涉别国内政;而信息技术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却可能因此陷入国家被横加干涉,国家安全遭受威胁,国家信息疆域受侵犯,国家尊严和利益受损害,国家对内控制和对外国际关系主体地位被弱化等境地,在全球信息争夺战中处于劣势。究其根源主要在以下几点:首先,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并由InternetArchetectureBoard(IAB)主导和负责管理,它要求所有人上网的前提是必须遵守美国人业已制定的互联网上的统一的运行规则,符合网络通信协议。此外,互联网的服务器是美国的,防火墙是美国的,操作系统也是美国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这决定了我们在技术上受制于美国,在竞争中要依赖美国。其次,互联网上充斥着西方主流文化的声音,几乎是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只要我们上网,就意味着时时遭遇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轮番轰炸,偏偏我们又必须利用网络媒体,这使我们原有的主导意识、价值观念和标准将受到强烈冲击,意识形态界限将趋向淡化,国家将面临网络无处不在的文化性或政治性的颠覆行为。再次,有关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政策问题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它直接左右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使美国占尽先机。最后,要取得一个互联网上的国际域名或公网上的IP地址[1],需要向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Internet信息中心提出申请,这些共同营造了美国的信息“霸主”地位,使得美国能利用别国对互联网的信赖而在技术上卡住某国,并做出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行为。比如,美国利用“梯阵”计划——卫星信号侦听系统”进行全球范围的监听,而不仅仅是对间谍机构进行监听”[2];再比如,美国通过微软公司长期跟踪微软客户,以损人利己的欺诈行为赢得信息情报,夺得信息战的主动权。这就是为什么从互联网建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是美国人在牢牢地掌握着互联网上的主动权,而其他国家受到牵制的原因。因为“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现时代,技术成了替代军事而调节国家之间的权力和权威分配、利益关系等国际政治生活的主要杠杆。在当今世界上,某个国家技术上的强大,大致预兆了它政治上的强大。”[3](P88)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开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受制于美国的潜在可能性也与日俱增。面对互联网上的不平等,各国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自身利益,就必须联合起来共辟新的发展途径,以加强“网络国防”建设,反对信息霸权主义。今后,控制跨国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即“信息”)将成为国家的重要内容。为此,一些学者提出应深入研究国家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究竟能够达到何等空间,以确定新的“虚拟”的疆界——“信息疆域”。

二、信息技术使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等价交换和自由竞争的特点,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平等和自由,而人们实现平等和自由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这表明,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在逐渐增强,他们有意愿和能力争取民利,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活动,表现为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参与,由少数参与转为多数参与,由参与部分转为参与全部,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恰恰迎合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为公众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公民行使民利(尤其是信息自由权)和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未来的选民安坐家中就可以异地投票,实施全民公决;可以把网络作为表达意见,与政府对话,甚至参与政策制订的“通天”渠道。政府也可借助互联网直接倾听到人民呼声,了解群众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保证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合法权益。可见,信息技术的发达确实能为直接民主提供物质手段,同时也将对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产生空前影响。这些似乎昭示着,计算机及互联网能不断提高民主的广度和深度。然而,这种直接民主在技术上可行,在政治上却很可能蕴藏着灾难性后果。

首先,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公开性,公开性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于是,为保障公民的民利,政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这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由于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工具可以比手工更巧妙地编辑和操纵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又没有完善的机制保障,这就难免会存在严重的信息失实和信息膨胀问题。因为政府或者“黑客”完全可以使用欺骗和误导的手段,制造大量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信息而让网上选民无所适从,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投票。例如,在1980年的总统选举中,美国公众就曾亲眼目睹总统候选人罗纳德•里根对国家防务问题所作的极其可怕的结论。他的辩论词里引用大量的数字,认为美国的防务体系存在着所谓的“漏洞”,国家面临着随时遭受攻击的危险。这个“漏洞”是被计算机模拟的战争模型发现的。里根利用这一假定的形势以及公众的焦虑心情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备扩充。后来,在巨大的压力下,里根承认许多事实、数字、假设以及推理都是失实的。然而,等到反对党抓住这些把柄时,国防部早就对新的防线进行了更多的研究、设想和模拟了[4](P246)。这是政府使用欺骗和误导手段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这种把大量的、公众无法消化的权威信息塞满公众头脑的手法其实是一种有意的和十分有效的政治计谋。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数据过剩绝不是信息源出现没有预料的偶发的过量输出所致,……这是控制社会的策略,是政治家精心设计并且应用自如的一种策略,也是现代政府和社会集团混水摸鱼的伎俩。他们用公众无法消化的大量原始数据混淆公众的视听”[5](P152)。有鉴于此,能否应付网上信息的泛滥问题,可否把网上真实和虚假的信息分开等成为实现“电子民主”的“瓶颈”问题,是实现某些人预言的“民主的重建”梦想的障碍因素。

其次,一年365天时时在线的网上政府要想就网上即时出现的所有电子政务都做出深思熟虑的判断和及时妥当的处理是不可能的,要从网上“大众”的意见和建议中调查出大众的真实意愿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是由于网上直接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政府与公民间的实时互动对政府的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很高,而政府工作人员科技素质普遍欠缺,责任机制有待建立,目前还谈不上满足电子政府的实际运作要求。二是因为网上管理所依据的信息是大众的意见和要求,但这些“大众”通常只局限于那些信息富人们(很多人认同这一划分,即网络时代里的公民至少可以分为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因为目前社会上占绝大多数的信息穷人还支付不起利用信息技术所需的设备和上网费用,他们被剥夺了在网上参政议政的机会,这使得信息富人们利用其掌握的很大部分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得到了更多的权力,并利用对他们有利的信息来影响公众,操纵政治和决策。正如金枝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的经理、公司精英、军事当局、安全和监视系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里的数据来制造混乱、散布神话、进行恫吓和控制别人。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信息源和计算机,公众对于信息的崇拜又给他们的优势地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有效利用手头信息的原因是很明显的。这些社会集团占有很多利益,信息要为这些利益服务,计划也要根据这些利益制订。他们手里有一张明确而简洁的日程表:把更多的利润和权力集中到那些已经拥有利润和权力的人的手中”。[6](P247)可见,政府简单地听从“大众”召唤未必就能符合大众意愿和利益,因此,网上民主还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最后,网上过分自由的信息传输有可能引发民主政治危机,使网上民主沦为一场空谈。早期的互联网贯穿着自由,崇尚无政府主义,但是,公民在网上享受其信息自由权(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播的权利,以及信息加密的权利)的同时,也会遭遇信息欺骗、电脑病毒、电脑犯罪(包括偷盗行为、色情犯罪等)、隐私权受到侵犯、知识产权争执等一系列烦扰。虽然互联网作为人们未来获得信息和实现社会多种功能的主要载体,会对未来的民主政治运作发挥积极的作用,但计算机的集中和控制信息的能力也较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成为摧毁民主价值的工具。况且,技术专家们在信息自由和信息保护的技术完善方面始终不懈追求,网上的“无政府主义”依然存在,加之互联网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和规范,网上的“自由过度”可能使国家“走向一个比古希腊人所想像的更要纯洁的民主,然其结果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乱象”[7](P29),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如果任由这种“自由”和“民主”泛滥,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不仅造成政府宏观调控失控,信息资源浪费,发展环境恶化,而且会导致政府失灵甚至失败,引发社会矛盾。

正因为上述可能性事实存在,中国在追求政治民主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平静的心态和宽容的理性去面对民主化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法律和制度建设,规范和制约网上行为,调整网上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把互联网的自由控制在政府的许可之下,把电子政府建设和网上民主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只有这样,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民利和信息自由权。当然,政府是否逐渐拓展其网上职能还要依据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作参照,这是政府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人员保障。这些既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对新的课题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政治秩序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因为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意味着国家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更加迅速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以更加迅捷的方式传播政治信息和宣传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政治理念,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更加有效的管理。网络时代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生活,在主导的方面是趋于稳定、有序而不是相反。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信息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对于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信息技术也是中性的,把它应用于社会政治生活中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使用了它。在这一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可以为人们所用,但它本身并不能保证一定被用于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在网络上可以形成文化,但是技术本身并不能保证网络上形成的文化一定是有利于社会政治秩序和稳定的,特别是在各种不同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并存的当代世界,已经跨越了现实国界的互联网,可以使传统的政治策略和手段失效。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与稳定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例如,从很早的时候起,墨西哥萨帕塔分离主义分子就开始利用互联网传播其民族分离主义主张,从事反政府、以平民为迫害对象的恐怖活动;9.11事件的嫌疑人,本•拉登组织也曾利用互联网络向其成员传递其进行恐怖活动的指令。可见,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征使所有国家在保证社会秩序与信息安全方面都面临以往技术条件下未曾有过的困难。由于现代社会正尽可能地实现计算机化,社会管理也愈来愈强烈地依赖网络和数字信息,而社会如此大规模地由一种极易受到普遍故障、错误、破坏和犯罪企图影响的技术控制,一旦出现问题,社会秩序就会被搞乱,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当然会受影响。由此,国家必须通过制定适合自身国情的策略来达到合理利用技术及其力量的目的。

其次,“全球化冲击下的‘政治民主化’的强势语言,其直接的政治内涵却是针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所谓失败,以及西方价值观和民主制的优越性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的。或者说,是要按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制度重新建构世界秩序。”[8](P105)扮演着政治角色的网络媒体是西方国家在和平条件下对他国进行最大程度的外部渗透和影响的渠道,是西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弱小民族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腐朽的生活方式或颠覆性思想观念、强势语言以及其他不受欢迎的内容的新工具。一些别有用心者正是利用当代社会主义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挫折和我国的腐败现象不可能一时根治等状况,在网上诋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进行恶意诽谤和人身攻击,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这都将对我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构成威胁。为此,我们要在网上维护国家的政治秩序,维护公民起码的民主——国家的和人民的生存权,就不能在全球化世界的所谓“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妥协和退让,而是要更加坚定地高举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旗帜,建设面向世界的政治文明。

最后,“按照现代政治学的分析,政治稳定的程度与政治文化的性质和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联”,[9](P78)也与大众传媒的导向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人们对政治系统优越性的正面认识、对政府行为的赞赏,有利于政治稳定;对于政治系统的缺陷和弊端的反面认识乃至夸大、对政府政治决策的憎恶、对政治生活的冷漠,往往无益于政治稳定。所以,社会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等与网络秩序密切相关。由于网络媒体能将各种政治事件和政治舆论快速传输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调阅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所以,网络媒体较之其他媒体,它的影响面更广、速度更快、时间更长、程度更深。还由于政府几乎不可能做到对网上全部信息的性质和内容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控制,这就使得网络媒体的舆论效果愈加强大,国家的政治稳定可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留下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一些人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暂时落后,便陷入“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由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思想误区。实际上,这种由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滞后于生产力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由此带来的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动摇、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怀疑、主张照搬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全盘西化的观点,都是错误认识造成的思想混乱,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大是大非问题,需要党和政府利用政治思想宣传工具,注意澄清并抓紧解决。如果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被敌对势力所利用,就会贻害国家,甚至造成像苏联一样的后果。为避免我国重蹈前苏联覆辙,我们非常有必要利用网络媒体这一有效工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回答和解释当代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占领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四、信息技术为公民监督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互联网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力量,给予公民保护民主和监督政府的权利,使信息时代里公民的力量比以往强大得多。具体表现在:

首先,人们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发现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与他们交流,把他们发动和组织起来也相对容易和便利。由于网上舆论监督缺乏法规和纪律约束,网上交流的内容和组织的活动难以规范和控制,加之多元文化融合的趋势的出现,意识形态领域中多种观念相互碰撞的局面已经形成,能否实现正确引导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因素。

其次,公众舆论的力量变得如此强大,对于一个制度得当且运行有序的民主政府来说,舆论的力量影响是很大的,传媒监督权力也正是依赖于这种令任何公共权力在其面前都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令人尊敬的力量。以美国为例,信息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政治角色。美国是最先倡议修建信息高速公路并付诸实施的国家,是信息技术强国,IT业的领头羊。但是,在享受政府上网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美国的国家政策和民主运作也受到网络媒体异乎寻常的影响。这种实例在“克林顿总统任内,更是屡见不鲜。他上任之后的海地政策——即对海地难民偷渡来美的处理——即先由竞选时的‘欢迎’到上任后的遣返,再由遣返改为有条件的收容。后来,更声言要武力进占海地,反复无定,主要就是受到传播媒体的影响而造成的后果”[10](P29)。由于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准备,美国政府在操纵媒体的同时,常反被媒体操纵,美国外交政策频繁更迭,其后果是影响到美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已引起美国学者和政界的重视,美国已着手研究应付网络媒体的国家战略,以加强政府的力量。

再次,网民的集合优势和能力足以监督网上政府的一切行为,力量也强大到足以破坏政府在网上营造的一切。他们的技术和自我意识决定着他们行动的力量,就是说,如果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储备,网民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网民支持抑或反对政府,攸关网上政府的运作秩序。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必须建立适应信息化需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制度。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具有协调各方利益、强制安排制度的权力,是制度的主要供给者。为此,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网上管理组织及体制,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向公众提供有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政府能随时监测政府网站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对各种数据指标的统计分析,在网站遭受非法攻击时能在第一时间里迅速恢复备份的页面,保证网站的可靠性,保证网上政府的合法性。于是,“由于我们拥有自我控制的可能性这一简单的理由,我们可以选择某种其他的方式。这又使我们走进了政治,走进了需要我们对是否实行自我限制这一问题做出集体决定的领域”[11](P14)。事实上,要规避网络风险和解决网上危机,对互联网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可行的干预,只能依靠财力雄厚、信息资源丰富、拥有众多人才、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且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的政府。面对网络时代,国家政府在当今及今后一个长时期里仍然是组织、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工具,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和政府与公民的有效合作是维护国家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后盾牌。为此,国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缘于“技术包含了某些它本来意义上的后果,表现出某种特定的结构和要求,引起人和社会做特定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强加于我们的,而不管我们是否喜欢。”[12](P50)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冲击造成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其后果涉及国家、政治秩序、制度安排、权力分配、科学决策、民主政治、立法和体制调整等多方面,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政治价值,重视协调信息技术与政治发展间的关系,从而使政府在努力推动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促进信息技术进步和应用的同时,亦坚持不断地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这些对于塑造政府形象,提升政府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持政治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2-08-05

【参考文献】

[1]InternetProtocal.即互联网协议.

[2]大洋网.美建电子全球间谍网络,Yahoo!科技,2001.4.15.

[3]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此案例选自金枝编著.虚拟生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6]金枝.虚拟生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7]姜敬宽.信息发展扭曲民主正常运作[J].编译参考,1995(6).

[8]王庆五.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

[9]钱振明.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J].江海学刊,2000(4).

[10]姜敬宽.信息发展扭曲民主正常运作[J].编译参考,1995(6).

[11][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当代教育;渗透;多样化;实现

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普及,同时也为当代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当代教育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正在进入当代教育领域之中,不断渗透和融合,并充分显露出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的引领功效,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入到当代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并建构而成新型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了多样化的当代教育理念和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当代教育改革进程,也预示着我国当代教育的未来走势。

一、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进程

当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融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融合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融合进程规律,主要显现为以下阶段:

1、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初期阶段

在信息技术初始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时,还较为简单和粗浅,教育教学还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方式,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也还在学校之中尝试性地运用,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管理之中,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育教学中的逐渐渗透,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功能已经逐渐了解和重视,并成为教学中的普遍性、广泛。

2、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应用阶段

在这个“应用”阶段之中,信息技术已经普及运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也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质量提升和方法创新,逐渐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之中。在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方面,也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并使教师充分感知和体验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震撼和优势,然而,在这个发展阶段中,信息技术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性的影响,如: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信息技术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存在不足等,因而,使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

3、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整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之中,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体现在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融合之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环境,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以充分实现对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直观而形象的引导和辅助,从而极大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另外,信息技术已经深度引入到教师的专业培训过程中,为教师的专长成长与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辅助作用。部分发达地区还开始在这一阶段之中,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协作学习和网络协同教研,整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从而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青睐。

4、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创新阶段

信息技术在深度渗透和融入当代教育的进程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主题和最强音,它全面体现在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组织的创新方面,学校的管理活动都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创新自身的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教学活动也在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创新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创新融合,提出了“变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的概念,注重和倡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重大教育结构性变革,转变原有的信息技术融合中的教育进化式的方式。可见,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创新是一种并不遥远的真实,然而,我国距离这一阶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技术与中国当代教育教学还存在无法完全融合和创新的问题,显现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和弊端。

二、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信息技术为当代教育带来的机遇

1、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全球化、共享化。互联网信息技术集成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它在Web的框架之下相互关联,并形成了包罗万象的“万维网”,在这个“万维网”之中涵括有取之不尽的教育信息资源,它使教育信息资源成为了全球化、共享化的资源。

2、教育评价多维化。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光盘、云存储、大数据以其大容量的优势属性,而使教育资源成为了多媒体形式,生成了教育资源的文字、声音、动画、三维场景等,并在信息技术的超级链接之下,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相联结,实现了“互联网+考试”和“互联网+评价”的多维化。

3、教学的自主化和个性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自主化、个性化的资源平台,全面落实了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网上教学互动、网络自主学习、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在线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性人格,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4、加速终身教育的实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也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从而解决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的现象。

(二)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的挑战

1、信息技术挑战当代教育教学管理秩序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渗透到当代教育的过程中,极大地转变了课堂教学秩序,使教师将精力集中于教学知识的讲解之中,而使课堂教学更富于效率。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下述设备进入和渗透到当代教育课堂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管理秩序:

(1)新型“智能板”的出现改变了教学秩序。黑板在信息技术时代下被新型的“智能板”所替代,它可以使教师将自己对于教材的注释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也可以直接进行视频播放,而无须投影仪等设备。

(2)交互式远程学习替代了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渗透到当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网上在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远程学习的方式,进行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借助于视频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小组讨论、案例练习等。

(3)电子教科书占领课堂。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背景下,电子教科书现身课堂,它将传统教科书驱逐在外,具有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教科书的搜索功能,实现对字词句的查找和检索,还可以运用互动式的数字教科书,实现自主学习。最为先进的“技术书”还可以实现对语言的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4)传统纸质考试转向屏幕。传统的面向纸张的考试已经过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于学生的考试已经转向了屏幕,学生由“低头考试”转变为“抬头考试”。

(5)别具创新的教育游戏。游戏在通常的概念之中主要是玩耍的涵义,然而当其与教育相链接时,则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教育涵义。现在的课堂游戏已经具有了多种教育功能,这些教育游戏进入到课堂之中,可以使教师极为迅速而直接地获得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

2、信息技术挑战教师传统权威地位

(1)重新定位教师的概念。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入当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渗透到课堂的过程中,彻底转变了教师作为知识承载者的角色,在知识电子化的时代下,教师的知识承载者的角色需要加以转变,要由传统的教师角色向“教练”角色D变,要成为学习者的良师益友,而不再存有课堂上的权威角色和地位。

(2)课堂教学由知识到思想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角色转变应当是全方位的,要以课堂知识传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让学生自己调查、查找资料和寻求问题的答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重要性地位的降低,正相反,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教学水平、教育智慧等提出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1)信息技术转变了学生,使学生成为数学化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学生被称为“数字化的学习者”,学生在学校提供的laptop和iPods等数字化形式下,可以转变原有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秩序和架构。

(2)学生的学习由学习中心转变为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掌控学习,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加以合理的分配,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自己实现自主学习,并在网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学生由学习逐渐走向研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逐渐由纯粹的知识习得和内化,转变为研究型学习模式,在这种研究型学习模式和状态下,学生可以使自身的学习更具有创造性和革新性,这也成为了当代教育革命的重大特征。学生的这种研究型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引之下、基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而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者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素材和研究专题,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的网络索取和知识的网络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4、信息技术挑战学术生态体系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者的学术生态,进入到了“数字化学术”阶段和时期,所谓学术,也即探索、综合、应用、教学四个方面的总和,它是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依托和支撑之下,孕育和衍生而成的,在这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得到了较大的改观。而“数字化学术”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或电子技术手段,将研究成果加以公布、传播和存储,其公布和存储平台包括有网络杂志、数据库、学术图书馆等。

(1)信息技术使文献资料转变为信息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之下,文献资料逐渐转变为信息数据库,教育学术研究者可以进入并畅游于庞大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库之中,如:CNKI(学术信息数据库),它可以向教育领域提供最为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提供知识传播和数字化的学习平台。

(2)信息技术使传统书斋向网络学术平台转变。传统的知识储藏方式是相对私密的书斋或实验室,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更为公开和互动的公共网络学术平台正在建构,传统的纸质媒体也正在转变为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实现个人学术成果的传播。

三、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多样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开放的、互动的、共享性的信息技术显现与当代教育相渗透和融合的趋势,这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教育领域而言,无疑是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为了使信息技术与中国当代教育的渗透和多样化融合,我们需要用全局的眼光和战略思想,进行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规划,以促进我国当代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

1、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的深度开放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在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的过程中,部分人对其难免持有一种消极性的认知,如: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空间道德缺失等,在这样的消极性认知和思维定势之下,要实现信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开放难度较大,为此,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普及性引导,要使教师和家长解放思想,转变固有观念,否则,信息技术与中国当代教育的渗透融合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2、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优化

在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要以制度创新和优化为先决条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和规律,并建构与此相契合的配套制度,如:办学制度、学位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从而在规范化、严格化的制度之下,最大限度地防范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中的负面不良影响,从而使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对当代教育服务的功能。

3、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对外开放性

中国当代教育要打入国际教育市场,获得国际市场的教育竞争优势,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经验,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之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持续发展。在这个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还要给予教育政策运行和资金支持,要重视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学习、电子书等互动、开放式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多样化的教育手段的整合,并不断创新其应用模式,为当代教育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支撑。

4、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远程教育的多样化应用

信息技术在与当代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进程中,不断拓展和延伸,显示出极为有效的教学效果。

(1)Web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Web信息技术主要是以网页、网络、互联网为信息传输渠道和途径,它在与远程教育整合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在Web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交互平台之中,为全球学生带来了足够丰富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其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有:用糇⒉嵊氲锹肌⑼络阅读课件、在线练习、远程测试等。同时,Web信息技术还创设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上传的电子课件之后,进入到视频室,与其他学生一同讨论,动态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活学活用。

(2)多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这主要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它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富于张力,避免了枯燥、冗余的讲解,提高了学生自主远程学习的主动性。如:将对实物的讲解进行多媒体图片的参照理解;结合PPT方式,使学生对电子课件的理解更为深入等。

(3)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与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的安全性是令人担忧的问题,当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充分融合之后,在空前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安全威胁。为此,还需要将信息安全技术整合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为远程教育提供安全保障。如:对远程教育网站实现访问控制;限制不同的访问用户的访问权限;加密技术的运用;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通过这些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较好地保障远程教育系统的通畅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是多方面的,它已经是当代教育的发展主题,对当代教育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信息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代教育要进行自身的深刻变革和技术应用的持续创新,要普及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理念,使之呈现普及化、深度化、开放性的特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多样化整合应用,更好地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吴F瑜,刘欢,郭海骏. 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2] 陈琳,陈耀华.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 教育研究. 2013(11)

[3] 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 教育研究. 2012(06)

[4] 杨现民,余胜泉. 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 教育研究. 2014(05)

[5] 孙莹莹.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 黑龙江科学. 2015(08)

[6] 吕英.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J]. 小学教学研究. 2016(01)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7篇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传统、骨干课程,现当代文学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利用课堂语言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达,在介绍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同时,对于经典性的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分析文学发展的流派和现象,最终达到文学发展规律以及文学发展走向的目的。现当代文学的期末考核方式大多是借助论文、试卷等来进行量化性的考核,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教学手段

作为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自身具有非常强的文学属性,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以及想象性。教师在进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现当代文学的实际特点,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对该特点的重视以及体现。传统的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口述讲解的方式,同时利用板书来穿针引线,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文学方面的现象性,但是却存在着形象性不足的特点,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现当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声音、动画、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实现信息平台的拓展,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整个教学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形象,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实现感觉上的刺激,实现思维上的充分调动,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余华作品《活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该作品思想性非常强,并且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含义,信息技术教学优势非常的明显。由于其实际的文本篇幅非常的强,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总体的把握,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影视素材的引入,对整个教学进行编排,体现出其精神实质,让学生对其思想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对其思想以及社会等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注重教学方式上的丰富性

从高校现当代教学来看,介绍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常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艺术审美以及思想意蕴方面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际鉴赏能力,让学生树立对于文学、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互动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性教学限制在了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式教学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积极性,教学中过度了放大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在技术和方法上呈现出一种多样性、丰富性。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提高其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研究式学习和教学模式。

(三)考核环节的多样化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之中,最终的考核环节仍然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实际上,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方面是对于学生文学发展历史的常识考察,诸如,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需要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识记,这就需要借助选择题和填空题等来进行考察,但是在实际的考察方面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方面的构建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的现当代教学课堂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方面的培养,其大多是采用主观性的内容来进行考察,学生也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考核,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技能。

同时,这种人工出题和批卷的方式加大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并且在实际的考核中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信息技术与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结合能够探索出文学考核的新方式,突破传统考核中的瓶颈,提出一些新的构想并且付诸于实践之中。在进行客观题的考核中,其可以借助知识点来进行题干以及答案的设置,同时还能够保证整个卷面的难度系数,形成巨大容量的题库。在生成试卷时,教师只需要输入实际的难度需要以及分值上的要求,计算机就能够选取题库中的素材来自动生成试卷,整体上科学合理。但是在进行客观题的考核过程中,由于其存在着非常大的主观性,因此大多是采用赏析题的考察方式,在进行卷子生成时,其主要是随机性的进行题目的抽取,达到考察学生作品分析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的教学来看,由于受到教学设备以及科技上的限制,其需要不断的进行积累和探索,因此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此外,教师还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并不能够完全的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二者之间需要相互借鉴,实现学生与教师、技术之间的有效互动。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游戏融通;强化角色;学科融合;当代英才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典型代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当代社会的人才,在课程改革不断转型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但目前状态下,教师的思想还相对保守,教学的设施还较为落后。运用怎样的策略才能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呢?

一、与游戏融通,激活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学的至理名言。学生主体内在动力就源自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兴趣,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工程。

(1)内容与游戏息息相关。教学设计的巧妙与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益。而小学生对游戏的依赖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设计时可以将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三年级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学生而言,熟悉指法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如果一味机械地讲解则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则运用“和你碰碰碰”的游戏,让学生将手指和相应的键盘位置相对应,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2)在求少求精中腾出自主空间。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贪图快而多,总想一口吃出一个大胖子,这样不仅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相反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而造成学生认知的思想惰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尽量做到内容的减少,在量少的基础上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文档中边框和底纹”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详细讲述对话框中的标签“边框”的内容,而对于与此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内容“页面边框和底纹”内容时,教师就无需再做更为详细地讲解,教师应为学生腾出更为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从而历练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强化角色认知,改善课堂模式

传统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演变成为内容的揭示者、信息的传播者、活动的领导者。整个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权威下俯首称臣,丝毫没有自主的意识。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创设者和引导者。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应该尝试从教学效果入手,通过对教学手段和策略的认真研究与准备,从而形成较好的方案,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融合者和点评者。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放下自己的身躯和师道尊严的传统陋习,蹲下身子真诚地与学生对话。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同样也是如此,教师不应该直接告知学生知识,学生更需要的是教师与他们一起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而在探索过程和结束时,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对学生的探索结果以及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状态进行合理化地评价,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课程创新

(1)与思品接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谓无处不在,而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更是屡见不鲜。例如,在校园屏幕上及时报道校园的新闻事件,对学生行为进行点评等。校园内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新鲜事,但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知道,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公布于众,为学生的思想认知提供身边的原始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点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点评,让其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很多时候,学生对口头的直接表达心存疑虑,而在网络平台上则能直抒胸臆,直言不讳。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双丰收。

(2)与知识融通。网络是知识的源泉,具有储存量巨大、收索快捷的特点,成为当下汲取信息资源的首选。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在强调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多元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知识信息的教学定位于下载和吸收,更要将对信息知识的加工和处理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这一视角出发,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相应内容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教学,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新兴课程,其教学策略还没有完全趋向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反思与总结,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模式,探索出民主高效的教学模式。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

传统教学主要以“黑板+粉笔+口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枯燥、乏味,已不能满足当代中职学生接收知识的需求。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慢慢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弥漫着喜悦、兴趣、困惑、成功等情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做到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不仅是在课堂上,尤其需在课前充分准备,包括收集学科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文字、电子音像材料等信息资料,便于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经济政治课教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经济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对经济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教学过程更具表现力、交互性

经济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增加更多的直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生动、看得见、摸得到的感性材料,便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片、视频、音频、景观、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没法讲清楚的抽象的内容向学生展示,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巧妙利用信息技术让经济政治课更加贴近生活。经济政治课教材里面有大量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原理,是经过无数次抽象概括出来的,对于学生而言,显得那么的遥远,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若播放视频资料,既能渲染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最新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济政治课是贴近生活的。例如,在学习价值观的内容时,传统的举例都以伟人、英雄、模范、杰出的科学家作为典型人物,这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很难产生共鸣。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掘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分享。可以用“如何看待‘超女’这些青春偶像”等时代感强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激烈辩论,在辩论和教师的引导中,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扩充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课堂容量它包括:知识容量、学生的练习题量、学生的答题数、学生的动手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传统的经济政治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三尺讲台,课堂容量是很难增大的。

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可以大大减少过去花费在乏味的黑板板书的时间,教师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如此,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概念理解、心得交流、思维训练上。

四、促进师生交流,完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经济政治课程本身就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每堂课都是照本宣科或在黑板上写满板书,学生必然对课堂 充满厌倦和反感。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制作新颖、富有特色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为学生讲解案例的时候,直接放一段视频或提供一幅图片,学生觉得很累的时候,为学生放一段轻音乐舒缓一下课堂气氛等等。不仅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中快速的吸收所学知识,而且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再觉得课堂枯燥乏味。

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总之,信息技术与经济政治课整合,能使教学活动信息化、立体化,使课堂更加开放,增强经济政治课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经济政治课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有利于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孟繁荣,杨小萍.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研究

[2]桑新民.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

[3]黄可周.信息技术让思想政治课更加充满生机.防城港日报.2011

[4]尚君华.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浅谈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第10篇

一、人事档案管理理念的不适应

1、缺乏人事档案的知情权。近年来,由于人事档案的不透明、知情权不落实而造成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因原单位在当事人的人事档案中记录了不实之词,甚至塞进了缺乏事实根据的材料,造成了对当事人的伤害;有的因长期无法了解个人档案致使档案丢失而无从知晓。因此,由人事档案丢失而引发的纠纷、诉讼频频出现。

2.人事档案保管权的局限。按国家规定,目前我国只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才有人事档案保管权,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经济成分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这些单位按国家规定没有人事档案保管权,只能把档案寄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并向它们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这种做法,由于用人单位与人才交流中心不存在行政权约束,因此,不能有效地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二、人事档案管理方法的不适应

1、“档随人走”的传统管理方法受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人员流动现象日益增加,人档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尽管《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工作规定》对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作了规定,但实际操作中管理部门与流动人员之间的权益和管理矛盾日益显露。有的单位为了防止人才流失,以档案为关卡,造成了“弃档”现象日益严重,淡化人事档案的呼声越来越高。

2.传统的手工管理制约了人事档案的质量与效率。人事档案多年来采用传统的十大分类制,一份材料归属什么种类常常存在许多主观因素。近年来,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但也只是采用电脑进行目录录入,并没有带来管理方法质的飞跃,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

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不适应

1、人事档案收集缺乏力度、材料质量差的问题普遍存在。首先是收集归档的工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少数管档案部门只照搬中组部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内容不具体、不全面。即使建立了制度也存在不同程度上执行不严格的现象。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其次是收集归档的材料不全面、不准确。特别是交给人才交流,代管的人事档案,职工考核材料、人员鉴定材料和反映个人能力水平的材料等,不能及时收集到个人档案中。

2、缺少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许多单位的人事档案长期处于凌乱、无人问津的状态,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由于没有定期检查,使水事档案管理有空可钻,新增加材料的连续性出那断裂现象;部分人员档案材料遗失;一些单位趁人员调动、单位合并之机把未整理的人事档案顺水推舟移交出去,推卸责任。

3、材料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有的个人或单位出于某种考虑或避开某种风险,刻意更换材料或隐瞒事实,使人事档案信息虚假或不全,可信度大大降低,这必然使用人单位处于被动状态,特别是现在录用人员都是采用先进人后调档的方式,一旦用人单位发展问题为时已晚。

四、改变档案管理现状的几点对策

1、要具备现代化的观念。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和正在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划时代的巨大影响。随着机关、企业单位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机读档案录音、录像、照片等新型电子文档的形成已纳人档案管理。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就是我们档案的现代化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把传统的管理方式搬到网络管理上来,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档案管理中不适应的一些做法进行改革。尽快树立起现代化的观念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紧迫的必修课,是档案管理步人现代化的第一步。

2、要有适应时展的内部管理。对于各级档案部门来说,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为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3.要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管理。传统模式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模式。对于那些企事业单位职工、教师及流动人员的值得保密的东西不多的档案,可以逐步进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

4、要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目前就大多数档案馆(室)特别是基层档案馆(室)来说,先进设备不可能引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力争改变我们设备条件,为现代化打下基础,同时也应不失时机地培养人才,使现有的设备尽可能地与自己的馆藏实际相结合,在档案管理和提供使用中发挥作用。这方面重要任务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使之充分发挥效用,总结经验,培养人才。二是在整理、编目等基础工作的标准化上多下功夫,为进一步引进设备创造条件。三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管条件,翻拍复印、装订等方面的现代化需要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手段。现有的立卷人员尚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通过组织培训及业务学习等,尽快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总之,在购买和采用现代化设备上,必须以相关人才的调人和培养为前提,因为没有懂技术的相关人才,设备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购买和引进设备一定要考虑到本单位的实际,重点搞好基础工作,只有基础工作先行,现代化设备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作用。

内容摘要:我国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一直是档案管理追求的目标,而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是我国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契机。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与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不能协调。本文从分析现状入手,对我国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希望能为我国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状;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陈慈珠.谈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国科技信息,2004,(16).

上一篇:信息网络传播范文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