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4 11:13:41

当代城市设计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创意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4日

在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时下的一个新兴知识产业,创意产业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挂钩使得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布莱尔工党在提出“新英国计划”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在现在的欧洲,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与金融行业比肩的产业,因此发展“知识”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产业转型,知识创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把科学发展观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先锋。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先天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优势,北京的创意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聚集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在近年来同样快速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一线城市开始,近年来其他城市也正在不断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等。

创意产业园是依托文化和知识的产业园区,它最初形成的雏形是创意工作者、艺术家等自发改造的工作聚集区,在政府推动的作用下,依靠有效的规划以及营建协助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阶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型园区,对于维持园区运营、增加园区活力也具有正面的作用。

一、当代城市设计观念发展初期――从功能主义到系统主义

自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打破了过去农业社会下功能单一,原始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工业社会之前的城市形态和环境在进行相对简单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就能使城市维持较好的秩序和统一性,这在较小规模的工业前社会是较好达到的,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样的城市发展形式,城市规模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骤然扩大,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同时产生的土地价值和所有权的变化使得城市建设和开发成为了只考虑纯粹商业利益的行为却忽视了城市整体发展和人的其他现实需求。在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当代对城市设计的观点逐渐形成和发展,在批判中革新。

针对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自1933年以来,CIAM在《雅典》提出功能主义城市的观点,虽然在《雅典》中提到了应该对城市中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保留,但是对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设计观来说,主要在城市功能的严格划分,它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是一个忽视的态度,在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概念中,他对城市规划推崇的是一种推倒重建式的方式,他的方式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结构来说是片面的,对于功能分区的过于严格的划分造成了生产与日常生活关联性的降低,反而使复杂的城市结构矛盾加剧了,造成了城市运转效率的降低。

因此,面对新的城市发展带来的更加多元化的要素,城市发展涉及课题的日益复杂化,在现代主义主张的功能城市,即后现代城市设计观中,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人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一部分建筑师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完善了城市设计的思想,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中存在的种种多样性、复杂性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和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一个统一整体。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结构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系统由各个成分构成,结构就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综合体,结构主义就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来做研究。对于城市来说,便是强调在复杂的城市系统整体上来考虑城市设计,当然是对于之前功能主义城市理念的反对,功能主义只是在孤立的考虑问题。

在“小组10”的金巷住宅^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空中街道”的概念,利用空中连廊的形式将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融合起来,这是最早的从建筑空间上对功能之外的人的生活、社会化要素以及城市组成要素的考虑,在对城市要素的界定上更加接近人性的环境,从街道、房屋和区域划分生活空间,而每一种分类都是各种类型功能要素和结构的集合,这已经不是如功能主义上把城市孤立的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和娱乐简单的四个功能区块了。

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关注――类型学与场所理论

瑞典哲学家哈尔登认为:“大多数人认为最好住在一个充满记忆的环境里,知道前前后后是什么东西,会使人感到安全,在我们跟环境和历史的联系中,文化的认同是归属意识,这是由物质环境的许多方面造成的,这些方面提醒我们意识到这一代人跟过去历史的联系。”

类型学理论的产生,使对于城市历史建筑的关注成为了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部分,类型学理论的观点从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形式的总结和归纳中作为城市形态和空间的设计语汇。实际上类型学对历史建筑的关注更多的是在于从历史的城市元素和城市空间关系中寻找类型和结构的本质。希特作为早期关注欧洲城市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就提出了对于城市设计要从古代的城市布局中寻找思想源泉,包括从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和中世纪有机城市中那些复杂不规则形态的街道形成的空间形态等等。同样的罗西在他的城市设计观念里发展出“类型城市”的思想,他将城市作为建筑的场所背景,建筑构成城市的有机部分,建筑的存在一定是在现有的城市语境中产生的,包括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性结构。城市的历史和传统空间就成为了新建建筑的场所载体。

类型学的观念还带给现代城市设计一种新的营造视角,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利用城市历史环境中的类型和空间形态,塑造出新的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对于使用历史建筑的空间改造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三、城市更新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观

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有关人本主义的观念,而现代的将人文主义带入城市设计中的,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后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而城市更新运动中对城市的规划试图用一种推倒重建的方式来进行,直接而粗暴的城市更新方式,缺少对城市复杂性的认识,加剧了对城市文脉和历史肌理的破坏,而功能分区上对城市核心区的简单划分,使得曾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脉络瓦解了。

基于这个时期对城市更新实践的失败探索,西方的建筑理论、城市理论开始着重关注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关怀,而实际上,在之后的一些新的城市更新中,往往都转向了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考量的设计,以此来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活力的城市。

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探索中,结合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关系的心理学讨论人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的关系,这就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城市设计观,它更加关注人的尺度,并且从城市的大规模的建筑体量形成的超常空间考虑,它更关注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活化的空间,在城市这个巨大空间纬度的层次上同人的内在体验形成的关联性。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关注人的城市环境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凯文林奇将城市的空间环境抽象为五个构成要素,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以这五个构成元素为基础构成描述城市可意象性。

四、当代城市设计观总结和思考

当代城市设计观的发展从孤立的功能主义到后工业时代对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关注,便是对城市方方面面要素和城市复杂性的关注。那么,当我们进行城市内场地建筑设计时,就要带有多维的观点去理解设计,从城市空间、城市语境的复杂背景中去考虑建筑设计,包括工业遗产改建的创意园区建筑,本身它基于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带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性,而新的创意园区建筑又是一个功能复杂,服务于城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的建筑,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空间设计便是一个综合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伦理;城市设计;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6-09(5)

埃蒙·坎尼夫(Eamonn Canniffe)1960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建筑学教育,1986年至1998年间在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任教,1998年至2006年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他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工作期间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Urban Ethic——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于2006年出版,这是一本颇有新意和价值的城市设计伦理著作。

《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在阐述城市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城市更新与当代城市生活矛盾的种种争论,阐释了城市的形式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与美学状况之间的关系,并聚焦于城市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分析与设计当代城市环境的方法论,力图通过四种城市设计元素,即格局(patterns)、叙事(narratives)、纪念(monuments)和空间(spaces),将那些能够明确分享的精神特质(ethos)置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创建一个“伦理的城市”(ethical city)。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城市发展的进程”,共四章,以对城市问题的反思为出发点,旨在追寻和梳理城市的历史发展线索和文化背景,为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坎尼夫坚持这样的主张,即割裂过去来理解现代城市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依据当代审美和政治结构的特点,分别从历史城市、工业城市和后工业城市这三个维度勾勒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进程。

坎尼夫所称的历史城市(the historic city)大致是指工业化之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市是一种紧凑性城市,通常既有辨识性又容易认知。这个阶段的城市发展贯穿着一个重要主题,即城市的建筑与空间如何才能反映并支持城市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具有高度意象性的场所,使市民牢固树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坎尼夫认为,宗教及其神力约束在古代城市的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和古罗马人,建城都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城市的命运需要神的庇护和魔法的保护,因而城市建设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他以古雅典城每年举行的“泛雅典娜节女神游行”为例,说明了宗教性公共生活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和诗意共鸣(poetic resonance),正是由市民互动而形成的神圣化与仪式化的城市公共生活,强化了人们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坎尼夫认为,随着18世纪中后叶开始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对城市元素的非神秘化的解释,导致了对城市环境的伤害,而这恰恰是以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工业城市(the industrial city)的主要特征。

18世纪下半叶,伴随第一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城市时代。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工业城市充分调动了制造业财富创造的潜能,但却出现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结构混乱、城市环境恶化、住宅拥挤、疫病流行等问题迅速出现,且日益严重。一些城市观察家们,例如恩格斯,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交往,直接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尤其对曼彻斯特工人非人道的生活条件有触目惊心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坎尼夫认为,恩格斯对曼彻斯特城市状况的描绘,表明了城市和建筑形态与社会状况之间的联系,以及道德维度的重要性。

同时,18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的标准性,利润率与批量生产之间的关联,都对城市设计产生了影响,使其回避了传统城市的伦理价值。工业化的模式带给城市的是更快的功能分区过程。功能分区的城市,创造了一种工业化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城市特性,即单调而乏味的环境,或者是工业区,或者是商业区,或者是居住区。这种功能分区使土地开发满足了制造业的需求,但在如何寻求公共建筑的代表性语言,以及营造友好的居住环境方面却并不成功。

尤其是当代的城市设计,在许多方面仍然完全受制于二战刚结束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提出的城市规划教条。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人们都满腔热忱地贯彻着这样的规划策略,即用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取代传统城市的建筑形式。由此所导致的零乱的、单调乏味的“城市沙漠”现象,正是人们期待城市设计者们要解决的难题。

坎尼夫所说的后工业城市(the post-industrial city)主要是指20世纪晚期的西方发达城市。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在发达国家城市体验是最基本的存在模式,但为什么对许多居民而言,那些丰富的城市设施变得如此让人疏远?而且,这样的城市环境表面上体现着公共价值,但实质上却表达着私人利益。他认为,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前提是运用城市总体控制规划,在一个更健康的城市环境中创建一个更平等的社会。但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不能简略地说成是落入以下两种情形。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发展形式、抽象的功能主义表达、缺乏明确界定的介入式空间,都让人认识到疏远感的产生既来自空间尺度,又来自可识别性的缺乏。另一方面,城市总体控制性规划又让人认识到,它消除了地域和地形因素上的差别,取而代之以普遍主义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从城市设计层面解决后工业城市所带来的问题(如无场所感的郊区化蔓延、城市设计与人的需要疏离)?坎尼夫主要讨论了两个在理论上明显对立且处于支配地位的城市设计理论,即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与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美国提出的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它旨在寻求扭转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相互疏远的问题,赞同城市形成一种更为综合的整体,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准则强调界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以便居住区的市民中心在城市体系层次中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新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运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他们认为不可改变的人性与技术的进步是一种共生关系,应借由理性的逻辑进行道德上的控制,因而主张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新现代主义抛弃了现代主义先驱者们以改革者自居的伪装,赞成应服从市场的需求,但却很难满足创建全球城市过程中的人性化需要。

坎尼夫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在物理和视觉上的限制,还是新现代主义自我陶醉的精英主义的影响,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代城市问题,当代城市的现实状况需要一个能够有效恢复城市主体地位的理论,而其出发点是相信城市有能力表达一种共同的精神特质,包容相互对立的各方,鼓励多样化,反映个体的诉求。于是,在《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的第二部分“城市环境元素”中,坎尼夫将卡斯滕·哈里斯(Karsten Harries)所宣扬的建筑的伦理功能中的“伦理”引入到城市设计领域,提出了更广意义上的“城市伦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坎尼夫并没有明确界定“伦理”的含义,但他的城市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与哈里斯所说的建筑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相同,即与希腊语ethos(精神特质)更相关,而不是我们通常谈到“商业伦理”或“职业伦理”等应用伦理层面时的那种意思(如人际交往或控制工作行为的一套准则)。

坎尼夫对当代城市的失望,主要源于他认为在当代城市中,伦理价值还远未被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更加明确地展现伦理城市的精神特质,坎尼夫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从城市精神的层面,提出了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论,即他所说的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a fourfold model)。这“四重模式”由四种城市设计元素构成,分别是格局、叙事、纪念和空间。在城市环境中,这四种元素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坎尼夫的主题——“城市伦理”。

坎尼夫提出的城市设计四重模式的表述,较为抽象和晦涩,也许这与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推崇有关,他自称自己提出的四重模式是对海德格尔的宇宙(世界)四重结构的自觉回应。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定居在天、地、神、人这四元合一的结构之中的,即拯救大地、接纳苍天、期待诸神、关怀人性。人以定居的方式保护着四重结构,使四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尽管坎尼夫的模式、叙事、纪念和空间比海德格尔的地、天、人、神更加具体,但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层次,对城市建筑这个特定研究任务而言,有相同的目的。

下面简要阐述坎尼夫提出的四种元素:

第一、格局(patterns)

城市格局这个元素,是一种存在于被动适应地形与有意识规划的主动干预之间的现象,旨在确认建筑物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人口密集区域和空旷之地的关系,确保城市形态具有一定的秩序。初看之下,格局乃是财产分配与地形(topography)的功利主义产物,实际上它受理智建构与意义积累的影响。这种阐释使城市格局被看作是社会精神特质的物质表现形式。或者可以说,格局即便不是对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反映,但至少它依赖对地方特性的理解。通过观察一个地区的连续性地图,例如罗马的托拉斯维特区(Trastevere),解读它们的格局及其所包含的意义,就可能超越单纯形式上的东西而阐释其所代表的地方特性和社会进程。坎尼夫提出,应重视历史城市的肌理及蕴藏于其后的精神本质在城市复兴中的价值,当代城市应重新规划城市的各个区域,使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丰富和紧密。

第二,叙事(narratives)

自古以来,叙事便在城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本身就具有叙事的特征。坎尼夫认为,所谓叙事,是指运用对公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类比和意义元素等表达方式,为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关键角色设定场景,使城市成为一种故事的集合。在功能方面,他将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理解和归纳城市设计的意图,强化城市文脉之间的联系,进而来有效地建构建筑及城市的社会文化意义。坎尼夫尤其强调,叙事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置身其中”的实地体验密切关联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而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场所精神。因而,坎尼夫提出对城市叙事进行解读的典型形式应该是,假想我们正经历一次穿越城市的旅程,在这次旅程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经历与体验都融合在一起。坎尼夫反对城市设计中单一的主导性叙事,他建议城市应展现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叙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他认为,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情境主义(situationist)以及心理地理学(psychogeography)试图倡导对城市环境新的感知方式,为建设20世纪城市的多元叙事做出了有益尝试。

第三,纪念(monuments)

纪念这一术语,来自拉丁文monere,意思是“展示”,是一种明确地宣传公共信息的产物。坎尼夫所说的作为城市设计元素的纪念,主要指具有可识别性的、能够吸引公众参加公共活动的各种公共建筑,尤其是公共性文化建筑。他认为,纪念在强化支配性的叙事形象方面有悠久的传统。而当代城市的叙事,作为一种集体体验,镌刻在城市的各种纪念物之上。通过一个城市公共性的纪念建筑网络来理解和读懂一个城市,是一种最普通地的了解城市历史的方式。纪念建筑语言所呈现出的建筑尺度与精巧成果,使其与周边环境区分开来,并赋予其公共形象。而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抱负,便栖居于纪念建筑的形象之中。因此,对于当代城市而言,如何在商业王国所主宰的环境中表现纪念建筑的公共形象,以及通过它们表达包容性的城市价值,既是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城市重建的关键之所在。

第四、空间(spaces)

坎尼夫认为,城市设计的四个元素当中,从根本上说,最蕴含伦理诉求的是空间元素。所谓空间,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隙,而是通过实现一个空间及其本身的形式意义和清晰界定,为特定的城市文脉提供新的价值。实际上,坎尼夫说的空间,本质上是指市民可利用的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元素以一种微妙但具体的方式吸引公众,表示公众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非仅仅是个体的存在。他认同卡斯腾·哈里斯关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与其所体现的城市伦理观念之间的关联。因此,为了实现当代城市空间的伦理潜力,公共领域应拥有比私人建筑更具价值的东西,因为共同价值的多样化在公共领域中能够获得体现。坎尼夫主要以广场这种空间类型为例,讨论了城市空间服务于人们的特定活动,可以强化社会团体一致性的功能。传统城市空间相比于现代城市,更具模糊性,更多体现着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市民价值。因此,当代城市的重建,需要重新引入城市空间的层次体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再评估。坎尼夫认为,最成功的城市空间展现出三个特征,即它们具有真正的开放性和渗透性、相对而言是朴素的以及具有清晰的空间边界。

概言之,坎尼夫在海德格尔现象学与哈里斯建筑现象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正是这些元素——格局、叙事、纪念与空间,大体构成了包容性城市设计的准则体系,这是一种走向伦理性城市的方法论。在书中,坎尼夫还通过集中讨论相关范例,以及提出一系列的设问,来具体表达自己对伦理性城市形态的向往: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判定城市形态是否具有伦理性与包容性。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对居民与观光客来说清晰而方便吗?这个城市在我们去一个安排好的地方后,还能很容易地到达其他地方吗?这个城市的建筑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却很和谐吗?这个城市的建筑具有一定程度的坚固性、渗透性甚至是模糊性吗?这个城市的空间大部分时间能能够提供一种多样化的用途吗?这个城市拥有方便使用而不是让人厌恶的公共空间吗?这个城市建筑的功能,无论它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政府的还是机构的、宗教的、世俗的、商业的、慈善的、以居民为中心的还是以观光客为中心的,都能鼓励不同种族与阶层的人们偶然相聚吗?这个城市总体来说是通过高品质的设计、材料、创新技术和表现方式来加以装点和美化的吗?这个城市的传统惯例与社会机制能够使每个市民平等受益吗?这个城市有类似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广场这样的广场吗?伦理的城市环境,应当对上述所有问题都持肯定的回答。当然,这也是西特所赞赏的空间类型。这样的城市环境,是简练的、易于读懂的空间形态,浓缩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许多方面,既包括特殊的方面也包括一般性的方面。这样的空间形态是持久的,当它们被使用的时候甚而荒芜的时候都是宁静的,能够促使人们创造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并鼓励人们相互合作与分享。”[1]

除以上所提到的外,坎尼夫的书中还有不少精彩的观点。例如:坎尼夫充分肯定了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所具有伦理压力与道德立场。他指出,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往往有一种伦理上的压力,即他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设计与社会大众的理解相平衡,同时,他们还具有医治城市疾病的善良愿望这样一种道德立场。然而,今天的城市设计者们常常令人遗憾地缺乏这样的伦理压力和道德立场,他们往往将促进消费主义看作最重要的目标,但是社会底层的境况并没有得到足(下转69页) (上接12页)够关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当代恩格斯,去发现类似早期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那些肮脏的状况,它们正以不可想象的规模在蔓延。虽然建筑与城市规划并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病,但是它却可能带来一个关注社会不平等的伦理立场,注重对公众价值判断的优先取舍。坎尼夫还认为,在当代城市,起主导作用的商业价值从根本上说仅仅满足了少部分城市市民的需要,而代议民主制度实际上推动了其各自所代表的人口的分裂。因此,城市设计应当积极了解市民的想法,而且市民所表现出的意愿也是希望能够共同参与城市的塑造。

此外,坎尼夫还提出了城市设计中的三个伦理难题。首先,如何理解城市形态设计中的某些方面与政治结构和虚拟叙事之间的关联程度。其次,如何寻找到能够恰当表现市民态度的设计方法,以及提供一种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富于表现力的城市设计语言。第三,从我们对历史城市形态的分析阐释中,揭示当代城市环境在空间技巧应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难题解决不好,走向伦理的城市便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活力空间 城市序列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内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各个城市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形象,引起了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反思与探讨。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及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城市设计家们一直致力于城市形体与视觉关系的整合。但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其个性的重要性,使得仅满足了城市机械发展的物质存在,却丧失了能给城市带来长期活力的个性精神。城市区域特色是指一个城市结点区别于其它城市面貌的要素总和。它可以来源于城市的自然特征,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也可以衍生于城市的社会因素,如政治活动、产业构成、人文历史等。

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会积淀形成当地的地域特色,但新建城市运动中往往会将这种特色淹没于现代城市的大格局中,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因此一个城市设计的活力在于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从而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笔者亲身参与的天津市黑牛城道两侧城市设计为例,以城市更新创造宜居社区空间为载体,从空间形态秩序、生态宜居环境、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单体建筑形式等方面针对项目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引导和控制,探讨在城市重点地区实现具有特色化城市设计的模式,以打造城市的名片。

人们常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翻开能看到这座城的理想和抱负。黑牛城道两侧城市设计的项目,为城市提供给展现其风貌的机会。黑牛城道是市区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通往机场大道,并连接了多条城市主干道。作为从机场进入市区的重要节点,黑牛城道两侧更多的承担了展示城市形象的职能。

在近一年的设计工作中,我们一直在问这个问题。这个区域有根植在内部的自身状态,也有周边完成的城市设计,更有承担城市发展的区域职能。我们将如何定位这个区域,城市的空间序列和表情如何与周边契合,这条主线应贯穿整个设计工作中。在重新梳理大区域城市状态后,我们发现黑牛城道作为连接文化中心(城市主中心)和海河后五公里(城市副中心)之间的纽带需要承担展示城市界面的职责,但绝不适于商务办公区的定位。黑牛城道在两个中心应该更倾向于松弛、活力的状态,因此我们重新定位黑牛城道两侧为:主次中心之间,可以承载功能外溢的精致化、接地气、有记忆的生活街区。

起初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黑牛城道两侧的城市形象进行设计,将黑牛城道打造成能体现天津城市建设风貌和现代化的商务大道,但设计仅仅停留在线性的层面,未对黑牛城道两侧周边地块进行延伸。在入市口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为了让黑牛城道商务大道的概念得以延续和支撑,我们将规划总用地扩大到2.5平方公里,北至大沽南路,南至复兴河,西至解放南路、东至台儿庄路。如此一来,我们通过对地块进行网格化设计,对土地规模和业态的合理调配,就能将方案做得更加饱满和实际。

因此综合考虑整个区域之后,我们决定引入网格城市的概念。这样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将城市规模弹性化,土地细分标准化;增加地块面街的延展面和连续性等优越性。对于黑牛城道这个项目,合理的划分格网模数为项目实施创造必要可行的条件。方案参考了纽约和巴塞罗那城市街廓的尺度,并将地块都假定为围合院落式的布局,通过对院落日照和建筑退线的计算得出方格网为96x96m。但我们发现这种网格尺寸在实际使用方面会出现产品类型单一,土地利用不足等缺陷。在后期深化设计中,我们将横向两个单元合并且加大地块进深,将地块网格尺寸调整为200x120m,增加了地块设置的自由度。同时对部分格网结合了现状保留树木、工业厂房进行适当变化,增加了系统的多样性,同时体现了对原有城市脉络的尊重。

如果说城市网格是对城市格局的设置和控制,其内部单元模块的设计则是对产品类型化的调控。网格赋予了城市肌理,模块创造了城市表情。我们对基本的模块单元进行了大量研究,将网格大小进行调整也是对模块深入研究后的反馈。为了达到连续的街墙效果,并有效控制地块容量,我们的模块基本都是以院落形态出现,然后在沿街面设置高层建筑,或点式或板式。每个单元地块都有不同的设计师来负责,根据所处地段的情况对业态进行调整和高度控制。最终,整个区域会出现令人惊讶的效果,在整体控制下,单元各具风格特色的。这种形态在国内的城市设计中还没有实际的案例,它避免了大区域城市设计中单元的呆板状态,同时赋予个体单元间协调的城市表情。

对于街道尺度的抉择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街道尺度的几点要素:断面宽度、建筑退线、建筑高度,都会直接影响街道的空间感。由于黑牛城道是城市主干路,我们并未调整其宽度,但在地块沿黑牛城道侧增加了单向辅道,以便为高容量的地块提供专门的车行通道。我们将设计重点放在黑牛城道南侧的商业街上,这也是区域活力的直接发生器。在确定建筑高度后,我们设计了若干种类型的街道断面,在能解决交通问题的前提下,创造最宜人的空间效果。结果发现为保证两侧商业氛围和人行尺度,街道断面宽度(建筑到建筑)不宜大于40米,高宽比(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不宜大于2。

反思小结: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及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城市设计家们一直致力于城市形体与视觉关系的整合。但在快速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往往仅满足了城市机械发展的物质存在,却丧失了能给城市带来长期活力的个性精神。

在近一年的设计工作中伴随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但探求城市的本质的设计热情从未减弱。对于这类大规模的城市设计项目,开发过程中无法避免其中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城市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仅仅塑造城市形象并不会带来繁荣,对内核的挖掘才能为城市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美]刘易斯.芒福德 著、宋俊岭、倪文彦 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政中心;城市设计;亲民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城市行政中心地区的城市设计是目前业界比较热门的规划类型,其建设不仅会对所在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会对整个城市的定位和规划建设起到带动和引导的作用。

用城市新区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改变以往设计只关注行政建筑本身的做法,将行政办公建筑与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要素及外部空间环境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行政中心”概念,最终使行政中心真正融于城市,成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和谐、完整的区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行政中心区的规划建设选址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目前行政中心区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期望为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行政中心概述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中心的概述

本文探讨的行政中心是指在都市范围内行政机关相对集中的区域。伴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和城市新区的大量建设,行政中心越来越多地以建筑群体和一定范围城市空间区域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城市和社会中,行政中心首先反映了国家的国体、政体,其次被当作城市象征,成为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节点。

行政中心主要由行政办公建筑和外部公共开放空间组成,其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作为政府及相关机构办公场所。因为行政中心的外部公共开放空间能容纳人们进行城市公共活动,从而行政中心具备了公共交流等相应的城市职能,所以行政中心的功能组成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

2.2当前我国大中城市行政中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跨越式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盲目搬迁;

(2)建设规模的膨胀和追求宏大叙事风格;

(3)自我隔离倾向以及建筑语言的空洞和贫乏。

(4)建设规模超大失控,公共开放程度不够,布局形式与整体形象单一。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a.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深远影响有关;b.与目前行政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仍不明确有关;c.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管力度不够有关等等。

行政中心建设中的问题暴露出决策过程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公众监督流于表面化,领导意志过强,外行指挥内行,为设计而设计等弊端,也暴露出行政中心开放性的欠缺,仍处于单向的展示和规划的层面,没有真正与市民形成对话和互动。这些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反映出了对于行政中心价值及功能定位的不确定性。

3.行政中心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从行政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入手,分别探讨了行政中心的选址原则及城市设计原则;随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行政中心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即在把握总体设计策略的前提下,采用层次与界面相结合的城市设计方法。

3.1规划设计原则

3.1.1选址原则

选址是否科学合理是行政中心建设成败及能否带动所在地区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城市总体功能完善的关键。

我国古代行政中心一般都位于都城的几何中心。如今所谓的“中”,并不单纯指城市的几何中心,同时也指人口分布或空间经济活动的中心。现代行政中心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现状、交通状况、自然条件、城市性质和行政级别等各种因素。总的来说,一般需要坚持五方面原则,即折中原则、地标原则、前瞻性原则、功能发展原则、可达性原则。

3.2设计策略与方法

把握好总体设计策略,可以保证行政中心与周围的城市要素保持整体协调,从而使行政中心在整个城市中处于一个比较合理和准确的位置。

(1)把握城市秩序。行政中心设计应该强调行政中心在城市中的上下关联,挖掘功能设定的可能性,使其与周围的城市空间形成有机的互补关系,共同完善城市整体服务功能。要做到对城市秩序的总体把握,就要做到功能定位准确、合理利用已建环境及加强生态景观意识等。

(2)确定合理的规模。合理的规模是行政中心融入城市的有效保证,设计时既要避免大而无当,过度浪费,也要防止拥塞局促,影响使用功能。规模的确定主要与行政中心的基本功能容量、用地限制、开放与综合程度及市政广场的规模等因素有关。

(3)设计的尺度与层次。行政中心的尺度体系是分层次的,需要同时控制城市空间结构、建筑空间系统、近人尺度空间等不同的设计尺度与层次,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设计策略。同时,需要考虑各层次之间的连接与相互作用。

3.3案例分析

3.3.1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

康巴什城市中心区是鄂尔多斯市未来发展战略中新的城市中心,其功能定位为: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务办公、生活居住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中心、复合型的城市中心区。而在行政办公区城市设计中,如何传承城市肌理与格局、保护城市特色与民族文化、并注重本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何创造舒适宜人,公正、高效与亲民的政治开放空间?成为城市设计的出发点。

设计将行政办公建筑威严、稳重的大气性格与基地山水元素、自然开放的生态特征有机的融合,同时注重向公众开放与市民参与,亲民赋予行政中心另一种态度。从而在“亲和力”与“权利美学”交织中寻求答案。

3.3.2包头市石拐新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

石拐区中心城区坐落于包头市区东北部,南邻东河区,西与青山区接壤,是包头市主城区的重要发展城镇。石拐区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应该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它将成为市民心目中新的骄傲,成为新石拐的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和对外展示的品牌景观地区;成为具有丰富悠久的矿山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众多现代职能和美丽的建筑空间,使人们徜徉工作在中心区,内心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而行政中心作为中心区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是显示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状态、城市文明水平以及城市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地域与开放性窗口,也是城市中最活跃的区域。它的象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并且对于凝聚市民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城市其它任何部分都无法比拟的。石拐区中心区的建设正好处于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行政中心区建设,必将有力拉动城区向东向南拓展。因此,规划将行政中心区视为整个新区的发展脊椎,从而强化城市中心的集聚作用,带动整个用地结构的调整,延续和构建城市景观轴线,塑造城市空间的震撼形象。

4.结语

时至今日,大众意识层面上仍残存着对封建衙署形象的认识,同时“中国传统社会中公众对地方政治的参与从未被认为是正常的、定期的活动”,即便行政建筑破除重重高墙,市民仍有心理上的桎梏与距离感。因此,行政中心的城市设计如何成功塑造出具有亲和力,体现现代民主文明的精神内涵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挑战。回归本源,设计对场所特质的挖掘要更贴近市民活动需求,毫无疑问,透明开放、鼓励参与、功能复合与尺度人性是行政中心城市设计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洪毅.现代行政中心的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03

[2] 张洛,徐永利.中国现代城市行政中心建筑的演变[J].时代建筑,2004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街道安全性对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不可忽视作用,jacobs对影响街道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当然她也有一定的片面之处,而规划师对于城市概念的误解直接导致街道的布局不当,在当代城市设计过程中,街道的设计对整个城市的布局有较为广泛的影响,提高街道安全性对于建设吸引人的城市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对街道安全性的理解

(一)雅各布对于街道安全性的解释

雅各布从自身角度说明了街道安全重要性以及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正如其文章中所说,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而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单调乏味,那这个城市也会乏味单调。同样,缺乏安全性街道的城市是个野蛮的城市,雅各布以自己住宅所在的街道为例,每个住在街道周边的人们都有使用街道的权利和保护街道安全的一定义务,但不是所有住在街道边的人都会积极监视街道活动,那些真正具有领域感,把自己看作社区一部分的人们,习惯了街道生活的人才会积极的维护街道安全,监视各种人在街道上的活动。

在其文章中,雅各布通过朴实的 语言 ,通过对社区居民日常行为的描述,揭示了街道的安全存在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但是街道人群的监视是否可以完全避免或大部分避免社区犯罪还有待商榷。毕竟“街道眼”不可能到达街道的每个地方,如果规划在初始就认真考虑到犯罪的可能位置和频繁程度也许可以避免部分案件发生,此时规划不只是以优美的 建筑 布局取胜,更以一种人性的姿态为社区带来长期的安全性。

(二)对可防卫空间的探讨

20世纪70年代初,纽曼的《可防卫空间》系统地探讨了社区 环境 设计与犯罪 预防 ,标志着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兴起,可防卫空间指的是领域层次分明的空间,如 公共 领域、半公共领域、半私密领域和私密领域的层次。居民对不同层次的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领域感,即潜在地对这些空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防卫性反应。对于街道而言,纯粹的私密半私密领域是不存在的,街道的领域层次并不象某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小区那样层次分明,但不意味着不存在防卫的可能性,在一个备受人监视的街道,此时街道具有某种半公共性质,不仅街道居民有自身特有的领域感,外来人员也会因为这种感觉而不敢贸然滋事。

二、影响街道安全性的几个要素

(一)街道建筑功能的混合性

事实证明,建筑功能较为单一的街道会降低街道活力,周边居住区的居民会拉动地区消费而导致街道商业的兴起,但是同质化的商业功能不仅会导致恶性竞争,而且会降低整个地区的吸引力,丰富的商业功能才能吸引更多人群消费,外来人员也会被吸引到街区活动,一个极富活力的街区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二)街道的使用状况

街道的使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街区的安全程度,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来到街区,购物人群目的较为单一,除非有特别的吸引这种人不会在街区停留过久的时间,因而街区的安全性与这些人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居住在街区的原住民由于对街道较为熟悉,一般会有自己较为固定的购物地点,其生活习惯也会较为固定,在一个较为封闭的街区,街道的使用者主要是原住居民,任何一个外来人员的活动都会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显然这种封闭街区在当代生活中是越来越少了,除了一些需要大力保护的 历史 街区。一个对外开放的街区才会真正进步,从众 心理 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去到人更多的地方活动,特别是各种各样不同人群的活动吸引人们观看,同时自身也在被人观看。街 道家 具的出现使得人们有更多机会使用街道,而只有充分的使用街道才会真正发挥它本来的作用,街道景观的设计好坏对于街道使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单一 交通 功能的街道只能吸引更多的车流,人们对其只会避而远之。一个生活性很强的街道在尺度、比例上都是很近人的,所以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完善的服务设施可以充分发挥街道的积极性,部分服务设施采取低廉的收费制,可以为 社会 提供部分就业岗位。

三、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几点启示

现代城市规划运动的兴起,新城市主义,网络城市等时髦名词的流行表明当代城市设计在某些方面走入了误区,例如以下几点:

(一)过于注重美观忽视当代人对城市设计安全性的需要

当代城市设计的一个误区是规划师建筑师们过于追求图面上的美观,强调个体建筑外观的完美,或者只是在图面上玩弄各种构图手法,以为所谓的轴线就能充分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对空间关系的过分重视反而又损害了个体建筑的实用性,造成一些十分尴尬的建筑空间,或是一些“失落的空间”,这些空间成为犯罪的温床,同样过于宽广的街道不能给人以丝毫安全感,规划中必须后退的红线也进一步加大了空旷感,纯粹的构图上只是为图面上的规划增添效果,实际中若不考虑人们安全性的需要,理想的街道只能起到景观作用,无法给人带来使用上的快乐,更甚者会让城市成为一座空城。

(二)抄袭流行符号而不顾自身特点

类似西方国家曾经进行的城市美化运动,当前国内的很多城市也在进行无休止的自我美化,首先是对街道加宽加亮,本已满通需求的街道为了景观需要而加宽,沿街建筑也被迫拆除,原来满足社区居民必需的一些商业建筑在街道被拓宽后即使重建也失去了对居民的吸引,人们不得不穿越漫长的人行横道仅仅为了买些生活必需品,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街道也不复存在,不法份子可以自由的进出街道而不必受到任何人的监视,街道的亲切性也随之降低了,同样市民广场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多了些不切实际的广场景观,本来广场就是为了市民所使用,市民广场的出现只是为了满足部分人景观的需要,一些广场规划不合理之处也成为了犯罪率较高的地方,反而降低了广场的社会效应。

(三)重视景观性道路而忽视支路的改造和建设

在追求政绩的 指导 思想下,不少城市和地区只关注于景观道路的建设,比如某某大道, 某某金带等,将过多的资金投入面子工程中,换取外界人士或前来 旅游 者对于某个城市的好感和钦佩,而不顾市内大量支路,即位于社区的大量道路缺乏修缮,对居民的安全性、日常的生活带来更多不便的影响,支路不仅调节了交通量,还成为市民使用率最高的道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加强支路建设,同时不破坏老城区内原有的城市肌理,可增加街道的安全系数,在享受现代生活方便的同时不失传统特色。

四、雅各布的不足之处

(一)过于强调小型零售业的而片面排斥大型商业

雅各布对小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商业的偏爱,使她几乎全然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诸如房地产业和财产 管理 产业, 金融 部门,建筑产业等)对城市的作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早已说明,这些大型企业无一不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与“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大企业的不可或缺。雅各布虽然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在当时小企业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大型商业设施在城市里出现,大型的零售业也出现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城市居住和工作隔离的状况使得部分人更需要大型的零售业或超市来采购更多的必需物品,而零售商业则一般位于离住区较近的街道提供便民服务,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更能充分发挥商业的服务功能。

(二)未能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出改进意见

作为一个记者而不是专业的规划师,雅各布对社会问题的眼光不可谓不敏锐,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只观察到社会问题的表面,没有提出深层次的解决办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要解决街道的安全性,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造是必要的,在倡导“多样化区划”的同时,更新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助于为各层次市民提供较为方便的平台,基础设施的完善虽然未能给街区带来景观上的明显改进,但人们的生活质量会以此提高,而私有企业和公共供给之间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得到调节作用。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6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commercial building entrance spac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to building entrance space design of urban commercial building toward a more orderly development direction.

关键词: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城市设计

Key words: commercial building;entrance space;urb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082-01

1当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问题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面貌、交通、生态等方面的的不统一性和不可持续性。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与商业、人与车的矛盾日益复杂,出现了交通混乱拥挤、开放空间与商业建筑内空间脱节、街道立面纷凌杂乱等种种不良现象。综合起来,当前我国商业建筑在城市层面有以下几种问题:

1.1 商业规模扩大和交通问题的复杂化商业规模的扩大,大型的商场越来越多,导致了商业人流更加集中,交通流线更加复杂,同时,“汽车社会”的到来,给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环境引入了更多的交通流,再加上商业中心整体路网不够合理,管理上的缺陷,使得其交通状况恶化。另外,“停车难”作为“行路难”的一个“副产品”,也成为了大城市的一个重大问题。

1.2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没有以人为本商业入口的环境应当满足人的基本使用需要,简而言之,就是要“以人为本”,但是当前的商业入口环境设计中单一追求商业化而不顾人性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真正从以人为本出发,缺乏一些必要的大众服务设施部环境和空间,缺乏促进空间使用效果的设施等。

1.3 单体建筑布局不能满足城市街道开放空间的统一需要盲目模仿西方现代城市的建设模式。新建大楼各自独立封闭自成体系的单体建筑形成残缺不全的街道建筑外部空间;在探索和寻找街道内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及其周围空地的关系时,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小范围内建筑风格是否协调、立面细部符号是否关联等形式问题上,而对于城市街道上的建筑平面形成臻合以及建筑之间布局秩序缺乏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1.4 建筑单体风格与城市设计要求相违背当前的中国建筑设计界,养成急于求成和各自锋芒毕露的作风。许多建筑师都想在自己的作品中能够独领,导致最终形成的街道和城市失去了整体的统一性,呈现出参差不齐、混杂凌乱、各为一面的城市形象,致使最终的城市面貌缺乏特色和性格。

2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街道的连续性

商业街道空间必须保持连续性才能保证空间的整体性,而它的连续性是通过两侧界面的连续性得来的,概括起来,界面的连续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界面本身的连续:这是商业街道空间连续性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商业街道中两侧的垂直界面多次的被打断,商业街道就不会形成良好的封闭感,不能形成动人的线性空间,不会形成内向性的“容器”。②韵律的连续:同一或相似的建筑立面或者某种美的形式以一定的间隔重复出现,会呈现一种韵律式的连续。它们的间隔不宜太大,可依据建筑体量大小,人的观察方式而定。街道空间的连续性是纵向空间能保持整体感和节奏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建设中一定要切实加强商业街道空间的连续性,加强空间的整体性和节奏感。③尺度的连续:入口立面尺度的连续是界面连续的另一重要方面,也是保持街道空间连续的重要手段,如沿街店面宽度的连续、铺装分割线与店面宽度连续的尺度关系等,街道空间会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人们也将会把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增加商业街道自身的识别性。④形式的连续:这是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保持视觉连续性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形式的连续,就不可能达到商业街道的整体连续性。当某种形式不断的重复后,就能事半功倍地达到商业街道连续性的效果。⑤素材的连续:沿街不同的商业建筑界面,会有许多共同的构成素材,这些素材以一定的方式重现将有效地表现界面的连续感,从而达到整个商业街道环境的整体连续性。

3当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交通组织

3.1 入通与城市道路的交接入口的交通压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入口要进入建筑内部的人流,是交通的潜在压力;二是由城市交通到达建筑的人车流,是交通的直接压力。建筑入口的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联系起来,因此,它的设计不但与建筑设计有关系,而且和城市道路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要兼顾建筑和城市道路的功能,应该在规划中予以研究并加以控制。由于城市道路是城市全局性的设施,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而建筑布局则可以相对灵活处理。所以应在符合城市道路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进行邻近建筑交通空间的布置,满足建筑交通本身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3.2 平面混合型交通商业建筑外部空间中的交通流线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人车混合型和人车分流型两种交通模式。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正在逐渐向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流线组织发展。平面混合型的主要特点是:人流、车流共同进入基地后,通过共同的建筑前区将不同目的的交通分配至各目的地,建筑前区供人、车混合使用,当车流量少时,行人可在此区域内休息,当车流量大时,整个入口前区除留出必要的人行通道外全部用来停车。其优点是:可减少地下停车面积,降低造价,人车出入灵活,出入口数量较少,方便实施封闭管理。其缺点是:人车混和不易形成安全、舒适有序的交通环境,也不能充分利用交通设施。

3.3 平面分流型交通人车分流是针对人与车的矛盾,在建筑设计和交通设计和规划中合理区分人流和车流的行进路线和停留路线,以避免相互间交叉干扰。对于规模较大、交通较为复杂的公共建筑,可视需要设置多个出入口,依据人车分流、内外分流的原则进行交通组织,分担主要入口外部车流量的负担。使之尽量少一些车辆交通,多承担一些步行交通,以便有充裕的空间发挥更多作用。当然,该组织方式也受到基地周边状况的影响,一般说来,基地两面临城市道路的情况最适合采用该方式,若只有一面临城市道路,也可以通过基地内的消防车道组织平面交通。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 城市发展 非物质性 生态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中国景观发展的问题

发展到新世纪,中国的景观实践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刀阔斧而大量的工程上马。但是大量的工程实施并没有解决可持续发展和生态问题,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景观设计?什么是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俞孔坚博士在《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生存的艺术》一书中说:“景观设计并不是产生于园林艺术,事实上,景观设计是一门“生存的艺术”。有学者指出:园林的这种发展历史是封建地主的生活内容变化发展的反映,更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反映,传统的园林艺术就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生活享乐的需要才发展兴盛的。宋代大家李格非早就在《洛阳名园记》的跋《书洛阳名园记后》里指出这种文化的局限性:“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园林),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景观设计是客观性和主观性价值的统一。“哈佛革命”三人之一罗斯说:“我们不能生活在画中,而作为一组画来设计的景观掠夺了我们活生生的生活区域的机会。” 我国对于景观的价值区分长期都受到美观表象的影响而忽略对于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实质。50年前,佐佐木曾说过:“景观设计学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上。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艺术”。我国的景观设计学现在的发展更多的偏向了后者。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肤浅的装饰设计只会越来越加重环境的负担和人类的负担。使已有的裂痕更加的深刻,当裂痕到了无以复加的时候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全球日益变暖的气候,加速融化的冰川,上涨的海水,生态的加速恶化无一不体现着对于自然资源过分掠夺所带来的后果。景观设计应该从肤浅的装饰风格专项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综合性设计上。

二、城市发展的思考

国内城市的发展数十年,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景观问题。它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首先是污染模式复杂化,从点污染到成片的污染;从轻度污染到重污染;从短期污染到长期污染。在利益的刺激下商人们做着赚钱的买卖却过渡开发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打着生态景观的旗帜从本已是生态的土地上移植大量的植物到开发的土地上使原有资源浪费掉。新开发的土地上企业为了节约一点效益于是肆无忌惮的排放着各种有害物质。从而使本已污染加剧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级政府官员对于这些企业也都大开绿灯。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由于污染使得庄家颗粒无收 人们生存都有问题。

其次是城市发展的同质化。当西方摒弃的新古典风格在我国肆无忌惮的刮着;当政府大楼都做得像白宫一样,我们正在丢失曾经自豪的中国文化。现在的城市建设要么做的就像西方的“曼哈顿”、“古罗马皇宫”要么就做成了一个古城,把古代的建筑硬生的搬到现在社会来。于是去了一个城市就会发现到哪个城市都差不多,原有特色的部分和传统文化已经被所谓现代感的设计所“湮没”了。精神的缺失让每个城市都发展成同样“现代化”的机器。这本来是景观层面的事情。但是景观设计却没有能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中国几百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超高建筑,超大型广场,超级住宅。有那么多的需求么?答案当然是很令人思考的。但是资源的浪费却是巨大的。比如广场上普遍铺的草坪对于水的消耗量是惊人的。如果没有大量的水。这些草衰亡的非常快。性价比非常低 但是仅仅是因为好看所以还在各个城市的广场上消耗着并不多的水资源。国家大剧院那么大的水池每天消耗的水量也是惊人的。特别是北京的风沙大,又缺水却还要做这么消耗资源的举措,实在是让人痛心。

三、生态综合性。

生态是个综合的范畴。有大生态和小生态。景观作为生态里面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需要多方面因素考虑的。当我们沉浸在现代城市景观带来的假象时,更应该对于它所带来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

景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科学为基础。满足实用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对于长期破坏性开发所带来的后果 必须以理智的态度去进行研究和修复,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的发展。所展开的内容包括:植物学,建筑学,规划学,气候学等等。一部分是以个性化和文化为基础。满足不同背景和民族的审美观,和对于历史文化的心里诉求。所展开的内容包括:文化,历史,政治,地域等等。

景观设计是各方协调的综合体。国内对于景观有2种倾向一种是盲目模仿国外的风格做成欧洲的贵族感觉。比如巴罗克,罗马广场等;一种是盲目照搬中国古代园林风格。比如:苏州园林,故宫等。这是一种缺乏科学思维的表现。而且此类的设计可以用“费财,费人,费物”来说。任何设计都必须通过其客观价值去得到别人的认同和主观价值的提升。当设计出没有体现任何实际意义而又浪费巨大的景观以后,我们得付出更多地价值来修复它。所以尽量要避免这些无谓的设计。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大连滨海地区、海景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region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henomenon. This paper lists the development cases of world famous coastal areas, analyzes the elements for a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coastal region,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 coastal areas, analysing the features of Dalian city design based on the large projects, such as Eastport, Xiaopingdao and Xinghaiwan. Combining with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of Hightech Commercial Wanda Squa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sufficient of urban design by design industry. Finally, the future urban design goa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world famous coastal area.

Keywords: urban design; Dalian coastal areas; seaview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滨水地区的开发—— 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的重要性,并已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的开发项目。比较著名的有:沈阳的浑南新开发区规划、大连的老虎滩及星海广场,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宁波的甬江口规划,深圳南海油田滨海区规划,广州新城及广州珠江沿线发展规划等等。

而发达国家的滨海地区开发更是走在前面:伦敦港区开发,从1981年开始,迄今仍在继续;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德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汉堡也有大规模的滨水开发区;日本的大坂、横滨等著名港口城市的滨水开发,无论是规模、设计、管理都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对国内滨海地区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可以说,滨海地区的重建和开发项目在过去40年中,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重建的关键项目,以滨水地区的开发来促进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相似的。大连和国内一部分先进城市也意识到了滨水地区开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因其开发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意义。

二、滨水地区开发成功的要素分析

在众多城市的滨水开发中,欧美的滨水区开发有悠久的历史,有一些被公认为是成功的实例,例如巴尔的摩的内港重建,悉尼的滨海地区改建及新加坡的“船艇码头”项目等。回顾这些成功的实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经验。

1、滨水区与市中心有连接。滨水区的开发周期比较长,往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依托原有的市中心可以弥补建设过程中“人气”的不足,增加滨水开发区的曝光率,使广大市民和游客注意到该项目的存在。另一方面,在滨水开发区项目完成以后,可以反过来带动市中心的发展。

2、创造有特色的环境,建立吸引人的核心项目。利用当地的历史建筑,或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环境,吸引市民和游客,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上海外滩的东方明珠和岸边的万国建筑,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一样,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核心项目的建筑,是滨水开发的关键因素。他在功能上满足市场的需求,在造型上树立开发项目的风格。

3、多种不同用途的有机混合。城市规划中传统的“功能分区”概念只有相对正确性。在较小的范围内,如滨水地区,应有意识的把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居住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可以使开发区24小时都有活动,都有人流,有利于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

4、开放的共享空间。公共空间的多少是一座城市生活素质的体现,滨水区开发是为了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因此在建筑上尽量减少高层住宅、板式建筑。而绿荫走道、步行街、广场等建筑则能够有效增加滨水地区的公共空间。

三、大连滨海区开发的现状

1.东港项目

东港未来规划平面图

东港未来规划效果图

“百年前,大连市因港而建,百年后,大连市要因港而兴”。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项目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对完善大连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构筑东北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的服务中心,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大连东港区用地范围为西临大连港客运码头,东至海之韵公园,南临长江路,北至大连湾海畔。根据大连市有关部门及指挥部意见,用地向北部海域进行拓展和填海,填海面积为124.50公顷。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09.0公顷。

东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区位优势成为航运中心的现代服务集聚区,定位为:大连市商务中心的延伸区、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区、邮轮经济的核心区,优先发展商务、金融、信息、总部经济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航运服务中心集聚效应。

2、小平岛

小平岛位于大连市西南部海岸的旅顺南路发端处,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三面临海,北面靠山,南向观海,原生植被覆盖率极高。美不胜收的海光山色,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阳光、海景、沙滩、温泉、雪景等为特色的自然资源。小平岛项目包含了多种物业形式,分别为:中央居住区、中央别墅区和中央旅游休闲区。其中央居住区包含多层住宅组团和高层住宅组团;中央别墅区包含独立别墅、花园洋房、双拼别墅、联排别墅等数百栋别墅;中央旅游休闲区包括小平岛中心商业广场、小平岛海鲜餐饮广场、五星级假日酒店,还有规划中将要兴建的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游艇港,使得小平岛项目具有和世界最著名“湾区”生活一样的诸多元素。

小平岛规划效果图

3、星海湾

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北起高尔基路,西至星海公园,东到太原街、莲花山一带,南与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重合,占地面积为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5公里。星海湾被重点打造成立足大连、面向东北三省、辐射华北腹地及东北亚地区,资金流量巨大、进出频繁、交易活跃、新兴、开放型的国际金融城。

星海广场

四、以高新万达商业广场住宅规划为例

高新万达商业广场住宅项目位于凌水湾填海区。地块依山傍海风景宜人,东南方向为大海,西北方向为植被茂密的山地。甲方设计要求如下:

1.住宅单体根据用地红线采用两排周边围合布置方式;

2.住宅单体采用点式和板式两种形式。如采用点板结合,点式在南侧,板式在北侧;如采用板板结合,短板在南侧,长板在北侧;

3.做一部分底层商业,红线内部设置幼儿园;

4.建议建筑高度小于120米,结合周边环境南低北高考虑建筑天际线;

5.做出观海视线分析和日照分析。

我院根据要求在4天之内作出三个方案,分述如下:

方案一:

构思:本方建筑及景观布置均采用对称的构图手法,寻求建筑、景观与地形、环境及两者自身的高度有机统一。

功能:沿海布置5栋大户型,基地东北、西南角设2栋中户型,使海景利用最大化。基地西北侧公建后退红线15米,作为步行街引入人流,同时可避免西北侧高层与山体间距过近对道路形成压迫。

道路:人车彻底分流,车沿小区外环道路行驶,进入地下车库,并沿路设地面停车。人流经入口大堂进入由高层围合的核心步行景观区。

景观:西北侧4栋小户型建筑面宽与沿海5栋建筑两两之间的空隙严格对位,保证后排观海视野。中央核心景观有一个景观中轴与两组团水景组成。

方案一效果图

方案二:

方案二效果图

总体布置:建筑总体布局背山面海,坐北朝南。为使住宅的每个房间均可看到海景,大部分采用点式高层住宅的形式,沿用地红线南侧布置。在北侧布置了二栋板式高层住宅。商业布置在这两栋板式高层住宅的底部2层,结合小区步行入口设置了商业广场、会所。

景观布置:用地中心为中央景观区,布置有下沉广场,小水池等景观。小区人行主入口结合中央景观和商业广场设置在用地北侧,在东、西个方向设有车行入口。小区地下停车场有三个出入口。

方案三:

方案三效果图

设计立意:本规划方案针对于城市高端住户设计。因此在整个规划构思上都要处处体现对此群体的尊重。所以本方案借鉴欧洲宫廷园林的平面构图手法,尽可能地采用最基本的几何形式去整合整块场地,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使得住户能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主要从两个大的景观轴依次展开,并在两个景观轴上设置景观节点,节点间同时能够互相渗透。这样设计可以使得住户在体验的时候产生更丰富的感受。

建筑功能:为了保证这部分群体的私密性要求,本规划方案没有采用与大面积公共建筑结合设计,而是每栋点式高层单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都是沿场地周边布置,中间可形成宽敞的私密空间,并在这个私密区域内设置针对此社区的高档会所,且此会所将成为整个景观的交汇点。

上述三个方案虽然立意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效果基本差不多。下面以方案二为例加以说明:

总平面图 视线分析图

景观分析图 交通分析图

日照分析图 体量分析图

从任务书中可以看出,开发商已经树立了城市设计的概念,诸如天际线,高层位置的布置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从设计者的角度,更多停留在对总图布置、功能分区、景观效果的考虑上。

《城市意象》一书提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有: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大海就是大连人心目中的“公众意象”,它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大连建市百年以来,海在人们的印象中,从最初的单一的港口功能转变成休闲、欣赏的对象。因此,本方案的出发点可以说是正确的,不足之处在于设计者理论及手法的欠缺。因而使设计停留在较平庸的水平上,这也是目前设计行业的普遍现象。

五、与世界著名滨海区城市设计分析比较

悉尼歌剧院 纽约自由女神像

圣马可广场 意大利五渔村

以上是四张世界著名滨海区的图片,她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气息,都有迷人的海港风情。我不禁在思索,城市应当如何重建人类和万物之间最初的和谐。

参考文献:

《城市意象》 [美] 凯文·林奇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字: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反规划

为了说明当今景观设计学的现状,文中将就环境问题、文化问题以及精神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展开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事关生存、事关文化身份、事关归属感,事关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而景观应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媒介。

景观设计并不是产生于园林艺术,事实上,景观设计是一门“生存的艺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陶渊明笔下的 “桃花源”:一位渔夫划着小船经过一条两岸开满桃花的小溪,偶然发现了小溪源头处隐藏于山后的桃花源。这里被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内有阡陌交错的良田美池。这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人间净土,这里的人们像一家人一样幸福地生活,老者健康矍铄,幼童也怡然自得。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食、美酒热情地款待了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现在,桃花源几乎成为了“美好生活”、“优美环境”的代名词。

1、桃花源:告诉你们景观设计的真正起源

我们相信在当今的

到城市中(现在的城镇人口水平为40%), 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1%,这相当于澳大利亚人口的总和。现在,我国662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00个

己应有的作用。

3.1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

那么,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是什么呢?

要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保护和重建农业时代的“桃花源”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天真想法。我们应该在新时代探索新的桃花源,建设新的桃花源,这才是时下景观设计学应该做的事情。

“景观设计学是属于未来的学科”。这句话是国际景观设计师协会主席马莎发亚多说的。但是,只有我们准备好了,未来才会属于我们。

5000年前,面对洪水,大禹学会了如何和洪水做朋友,因此,他成了君王。

150年前,奥姆斯蒂成功应对了来自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缺失的挑战,开创了现代景观设计学。

50年前,面对美国出现的严重生存环境危机,麦克哈格引入了生态规划的方法。

未来景观设计学的使命是什么呢?那就是如何让自然、人、精神重归和谐。其实,这不仅仅是

态基础设施,来定义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景观基底在保障生态安全、保护给予我们文化身份和精神寄托的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当代城市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城市设计;郑州;发展演变;“V”字型;有机多组团模式中图分类:F29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郑州为河南省会、五朝古都、中国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拥有3600多年建都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给郑州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郑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02年开始实施建设的郑东新区,奏响了郑州城市框架大发展的序幕,郑州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百年来的大突变。

二、近现代郑州城市发展演变过程

1.解放前的郑州(1909-1949)

1910年,京汉铁路与洛汴铁路(陇海铁路前身)在郑州城区外西南角交叉,并设立火车站。从此,郑州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确立。随后,小小的郑州依靠商业渐趋繁荣,1927年郑州设市, 1928年,郑州城区规划面积已达到10个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远远超出历史上的古城(0.65平方公里)的大小,郑州也成为河南仅有的两个省辖市之一(另一个为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从1930年代到40年代末,实际上整个郑州的建设多处于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段。此阶段铁路建设对于郑州城市空间产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双“V”字型结构,东北、西南区域地势开阔,西北、东南区域面积狭长。古城区位于车站东侧,在铁路建成旧城区长期发展缓慢,城区较小,铁路建成后古城区与铁路间的用地开始迅速发展,此后城市建成区主要集中沿铁路方向的东侧延伸发展,形成了铁路与古城区之间的现今老城区地域。

2.解放后的郑州(1949-1978)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州人对于郑州的建设,投入了更多的热情, 1953年郑州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郑州开始快速发展。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后,郑州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郑州形成了“一心两片、铁路分割”的城市空间格局,即以火车站及二七广场为中心,铁路东为行政片区,铁路西为国棉轻纺工业生产区的格局。

在1955年10月,在哈雄文和慕欣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苏联专家巴拉金以及其他规划专家的进一步修改、完善,郑州规划上报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城市建设总局。这是郑州市第一个上报国家并得到批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1954年编制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工业项目主要沿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一侧布置,职工居住用地与工厂带状平行布局,构成了郑州市工业区沿铁路线一侧带状布置的基本格局。同时,基于交通枢纽地位的重要性,国家在郑州设立郑州铁路局和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数万铁路职工进驻郑州,其生活区主要集中于京广铁路西侧、陇海铁路两侧,郑州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体来看,由于这一时期郑州城市功能与性质的定位,城市空间主要以京广铁路为界,陇海铁路为轴,东西双向扩展。西区为工业区及仓储区,成片状沿陇海铁路布置,东区为行政文化区,由省委、省政府所属机关及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构成。

3.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的郑州(1978-1999)

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商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郑州形成以二七广场为中心的商业聚集区。整个市区道路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延伸,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先导,居住用地成为城市扩张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并沿城市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蔓延,但由于铁路北编组站及两大铁路线的阻隔而形成的双“V”字型城市结构的形成与加剧,西北与东南方向内区域发展滞后于其他地区,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真空地带”。

1980年以后城市化地域外向扩展显著。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沿原工业区扩展。城市用地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服务功能在城市各项功能中的地位上升,居住用地和科研用地向城市东、东北和西南方向均有较大规模的扩张,城市用地沿原建成区边缘向外扩展,尤以生活居住用地向东北、西南方向的扩展最为显著。城市形态近似团块状,向外扩展势头迅猛,城乡之间用地矛盾激化。这期间的特点:第一,交通线路的延伸成为城市化地域扩张的先导。第二,居住用地向城市东北和西南方向蔓延,城市发展轴间用地被填满并凸出。

1990年以后,学术、科研机构用地最先向外扩展。大量学术、科研机构在距离建成区较远的郊区建成,这些机构占地面积较大,主要沿交通线分布,充当了城市化地域扩展进程的先锋。对于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化,也促进了城市化地域的扩张。在市场机制调控下,城市地域结构日趋合理,各种功能用地按其付租能力高低重新分布,以二七塔为核心形成了中心商业区,原来位于市区中心的工厂、企业出现外迁倾向,纷纷从建成区内部向郊区迁移。

可以说,从1954年规划确定了整个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之后,城市空间的发展一直在此格局之上向外扩张,出现“摊大饼”蔓延式发展态势,而整体的空间形式并无大的转变。也就是说,郑州城市空间在近百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时期内在空间结构还属于单中心结构。

4.二十一世纪的郑州

2000年之后的郑州,经历了城市发展史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扩展与更新。

2001年8月,郑州面向海内外对郑东新区规划进行国际征集。经过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的反复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脱颖而出。黑川方案拓展了郑州“V”字型产业带的东向延伸,把机场的这一块设计了一个环形的路网,叫环形城市,采取了一个周边谁都不连的一种姿态,这种姿态有一直最大的好处,就是要克服地块的边缘性。经过多次调整之后的郑东新区规划,范围西起原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快速路,总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比当时郑州市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还要大。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郑东新区概念规划荣获中国首个“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全力打造大郑州都市区将是整个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郑州未来也将会与东南西北四个紧邻的都市外边缘区域共同构筑出一个大郑州。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提出大郑州未来的总体布局设想:“两核六城十组团”(见图2)

两核: 郑州新区与中心城区

六城:

航空城――亚洲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左右。

新郑新城――寻根问祖的文化名城,到2020年,新郑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万人。

中牟新城――中部一流现代服务业新城,到2020年,中牟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人。

巩义新城――都市区宜居工业城,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8万人。

新密(曲梁)新城――曲梁要建宜居服装城,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5万人。

登封新城――禅武之城、影视之城,到2020年,登封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万人。

十组团

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职教城、新商城、中原宜居商贸城、金水科教新城、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二七生态文化新城、先进制造业新城、高新城。

到2020年,郑州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

由此,通过郑州中心城区两核六城十组团的强化,并通过与功能区的确立,未来大郑州都市区的有机多组团模式将会基本形成。

三、结语

随着郑州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并且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变化。同时,随着城市化逐步走向高级阶段,代表城市化方向和趋势的都市化也从世界走向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也由单个城市之间的独立发展走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组团共同构成的有机多组团模式都市区的发展轨迹,有机多组团模式都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即将登上了时代的舞台,这种城市设计更加强调以大城市为单位、大尺度的核心聚集,形成多核心、多组团的聚集体系,整个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和高级化方向演变(见图3)。

参考文献

[1]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朱军献.郑州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1906-1957)城市规划学刊,2011,35(8);44-48

上一篇:电工安全培训范文 下一篇:市场化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