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23:14:10

当代体育论文

当代体育论文篇1

问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中的努力方向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的职后发展,通常指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育理念、技能和能力的课程、项目、培训及相关活动等。“教育”和“培训”是其核心词汇,而且侧重的是职后教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教育思想及理念的出现,体育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他们在职前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师范专业训练内容也面临着诸多的变化与挑战。在教育改革的大框架下,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出现,新的运动项目的普及,新的教学方法的推介,甚至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推行,都从客观上要求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与研究,以谋求个人职业中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研究的重心开始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职业培训、学习能力等逐渐成为研究的主题。目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观和客观2个方面。主观方面,部分体育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发展目标,缺乏主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缺乏专业自主探究的研究能力和行为,缺乏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来自于学校和社会。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劣势,以至造成职称层次偏低,这就必然制约着体育教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另外,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偏见导致其职业认同感低,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在课酬上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明显偏低,在职称评定、考评奖励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导致其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动力不足。为了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培养终身学习意识,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提高。加强学生研究体育教师一般都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普遍缺乏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职业能力不强,不能在专业学习尤其是科学研究方面有效地指导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研究,是体育教师有效提高技能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研究方面,体育教师首先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并及时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从而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其次,体育教师要加强校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专业兴趣和学习以及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职业要求,从而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进行授课;再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探究性学习,创建一个开放型的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也启发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思路。加强教师文化研究教师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一种。所谓教师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各成员所共同分享的较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包括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普遍的价值观等几个方面[2]。教师文化主要从教师心理和教师学习两个方面影响其专业发展与成长。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识、对自我的评价和对职业的情感等构成了教师文化系统,影响着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理论学习、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对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的学习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础,它既可能受到教师文化的促进,也可能受到教师文化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创建一个学习型、合作型和开放型的体育教师文化氛围,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师学习与发展。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积极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是体育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大重要使命,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主持或参与教研课题研究,实际上是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以科研实践指导教学。体育教师在参与科研实践时,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下,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并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自身研究兴趣、专长相结合,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由于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且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体育教师加强合作研究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及自身优势的发挥。

展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研究的未来走向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既是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一所学校对教师在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体育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有序的,既有共性又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的漫长的成长过程往往被划分为阶段的发展目标,在阶段性目标的引导下实现阶段性的发展。体育教师的成长一般都会经历“职前—适应—发展”3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见习—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3个阶段。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新兴学科知识这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体育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不同知识类型。其中,基础知识的积累构成了体育教师的思维结构和模式,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教学,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又在新兴学科知识的启发下,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创新活动,完成“学习———实践———展示”的不同阶段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又表现为教学和科研能力,他们以教学的实践来促进科研,用科研和实践的成果去充实教学,而其学术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其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改善知识结构,确定职业规划,调整教学与科研目标,进而完成其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任务。教师专业成长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不是孤立的,如同任何系统一样,都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外部环境由支持条件和制约因素构成,包括薪水待遇、学校文化与制度建设,也包括教育管理机制与社会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5]。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支持条件中,支持的主要方式是实施与专业有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为体育教师提供教育服务体系及职业发展的辅助条件。拥有一个发展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的综合配套的教育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和基础性条件。学校要从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为体育教师创设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帮助他们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其社会价值。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学校环境、教师个人素质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从学校环境来看,学校文化与制度建设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对体育课及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方式、科研量化评价标准、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薪水待遇、职称评定及其他福利待遇等,都会影响到体育教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对体育教学的成就感。从体育教师个人素质方面来看,体育教师要有内在的对于职业发展与成长的迫切需求,并能够在职业发展阶段不断地学习,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体育教学能力,对学生进行研究,并能够通过理论研究,揭示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从社会因素来看,教育管理机制、社会评价体系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师职业地位的高低。因此,如果学校文化与制度建设对体育教师不利,体育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或专业发展目标模糊或发展效果不明显,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低,则会影响并限制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6]。必须将体育教师的发展需要与职业需要结合起来从体育教师个人实际出发,不同价值观的人的发展目标与途径需求的倾向都是不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研究,应该在价值观分类与体育教师层次不同造成的专业化需求不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体育教师个体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精神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即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社会进步和体育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又是体育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7]。体育教师价值观不同,层次不同造成其专业化需求也不同。对于新进的体育教师而言,要尽快由本科毕业生的角色转换成体育教师的角色,尽力缩短刚入职的适应期,自觉学习国家教育战略和学校教育政策,做好课程和课堂的常规教学工作,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于已成长起来的青年体育教师而言,要通过观摩、研讨、培训、竞赛、教学比武等方式,给青年体育教师创设一个发展的平台,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并以此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对于骨干体育教师而言,要有对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和对自我风格特色的培养,不断提升内涵,能够结合自己的特长与专项进行教育科研,取得一定的教研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并能够带领和指导青年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特点,扬长补短,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创新实践,形成自己的风格与职业优势。在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感普遍可见的今天,只有通过实现职业升华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将这种负面的心理思维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对体育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由于知识结构、能力类型与水平、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存在着差异,体育教师的发展水平各异,其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目前,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普遍按照截面式、横向性的量化标准,把教师当作工业制成品,以产品合格检验的方式考评教师,并列出等级,没有真正评价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同时,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和待遇享受等各方面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学领域而集中在论文和科研上,背离了教学评价的本质。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关涉到体育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既合理地对自我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同行对自己的专业评价,以此构建全方位、动态性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反思框架系统。对体育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不仅应包括对体育教师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水平、教学与科研水平、职业能力的评价,还应包括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反省计划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8],改变传统中有知识、有技术、有运动能力就能当体育教师的思想,引导体育教师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体育教师。

当代体育论文篇2

本文作者:李红工作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的980名学生中男生615人,女生365人,由表3可知,男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8%,女生为6.7%,总共为17.5%。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提高,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的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中非体育人口占82.5%,其中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占4.5%。因此,要想让每一位学生均成为体育人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参与体育锻炼的935名学生中男生587人,女生348人,男生中有316人选择了三大球,排序第一,其中参与度最高的是篮球和足球,而女生选择最多的项目是三小球,参与度最高的是羽毛球,跑步在男、女生选择中均排列第二,跑步简单易行,没有场地器材限制,并且健身效果较好,所以深受大众欢迎。三大球在女生选择中排第6位,因为大球类项目竞争较强烈,并且需要场地器材,相对男生来说,女生性格较内敛,更喜欢柔、缓的运动项目。例如瑜伽,瑜伽在女生选择中排第3位,通过访谈得知,有一半以上选择瑜伽的女生均在瑜伽馆练习瑜伽,尽管是付费的,但她们却乐此不疲,可见瑜伽项目受女生喜爱的程度很高。

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锻炼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娱乐、交友、追求美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体育作用的认识较好,特别是男生615人中有520人参与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365人为了休闲娱乐;女生365人中有271人选择了强身健体,261人选择了健美塑体,因为女生更加注重外在的美,更追求美,所以希望通过锻炼达到健美塑体的目的。体育消费情况体育消费可分为为实物购买型消费、运动参与型消费、观赏休闲型消费、阅读休闲型消费以及型体育消费。通过调查得知,男生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服装和器材,女生主要用于购买服装及健身。可见,女生比男生用于健身房健身的消费更高,分析其原因,因为女生喜欢舞蹈、瑜伽类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健身房均提供完善设施,并有教练指导。从表5还可以看出,男、女生中不参与体育消费的人数较多,均排在第3位,占总人数的21.5%,用于购买体育的消费在男、女生中均排在第5位。学生体育消费金额情况如表7所示,剔除不参与体育消费的211名学生后共计769人,其中年消费额为100-150元的人数最多,男生为192人,女生为100人,占总人数的38%,年消费额200元以上的男生为105人,女生为40人,可见,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下,因为学生的经济状况较差,并且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几乎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体育的作用,可为什么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很积极地去参与体育运动呢?通过调查得知,980名学生中有690人认为影响自己参与体育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表7),我们知道,高职院校学生压力大,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中抑郁和焦虑者多于本科生,可见他们的压力很大。其次,缺乏场地与器材也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目前江西省高职院校体育锻炼场所匮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另外,980人中有157人对体育不感兴趣,12人认为没有必要花时间锻炼身体,这说明这部分人群对体育的认识不深,没有形成体育的意识,需要高校加强体育教育。

1.江西省高职院校管理者应意识到学生身体状况的严峻性,重视体育教育工作高职院校领导应改变“重技术、轻体育”的观念,把体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可以体育选修课或体育俱乐部方式对学生开设体育课,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校应为学生开设多种体育俱乐部,开设学生感兴趣、社会上流行的、时尚的运动项目,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外,各院校应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保证场馆设施能够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并提供体育锻炼指导,以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体育部,加强师资管理,提高体育教育水平。2.可安排讲座,组织各种比赛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与意识,促进其体育消费,不断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健康发育,实施体育锻炼的计划的职责,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校应配合教师开设多种体育俱乐部,安排多种体育讲座,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学生体育消费,实现终身体育目标。3.成立学生体育协会,努力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高职院校体育协会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它是体育课时间不足的弥补,更是体育课的延伸,学生可以把课中所学内容用到课外锻炼。因此,学校应大力发挥学生干部、体育尖子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协会的管理,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基础上,切实保证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五、结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但不能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技术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健康,高校所做的一切努力均变为徒劳。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应把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上日程,并且坚持不懈,为国家培养真正全面优秀的可用之材。

当代体育论文篇3

摘要:“生成的课堂”是“六生课堂”的本质性、学术化表述,是一种容教育新理论、教学新境界和课堂新形态为一体的集成界定,倡行“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和生发的课堂”,“六生课堂”就是对此进行的通俗化约定,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课堂要素进行了逻辑对应,建构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图式。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就是在这个教育教学通识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学科教育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真切把握当代语文的特征,努力担当母语教育和课堂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学论;语文教学;课堂效率;课堂生成;六生课堂

序言:项目综述和研究大纲

该项目研究几近十年之久,内容详实,成果丰硕。作为2011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申请鉴定,现将项目综述和研究大纲作简要介绍于后:

一、项目研究的基础和意义

语文独立设科百年以来,一直在批判中发展。远的不说,“20和21世纪之交,对语文教育的批判简直达到了空前绝后、登峰造极的地步”(周庆元教授语)。客观地说,一时由于语文课程本体论的定性问题和语文课程价值论的学术争议,的的确确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种种偏差,二是源于中国根深蒂固的教育传统面对世界先进教育文化必然的应激反应,也促使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当代语文的性质、特征及其历史使命”的探究骤然显得迫切;面对新的课程理念和众多的教育实验,当代语文教学亟待有一个,也应当呼唤一个相对完备的、前沿的通识理论,为此,2006年以来,我们从语文教育批判转向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以语文课程为突破口,进行了“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系列研究,后来又延伸到其他学科,构建了“生成的课堂”理论体系,就是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在全国的一些研讨会上,课题组的负责人又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回应。虽说“生成的课堂”包容了诸多教育实验,集成了课堂生成理论的诸多精华,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理论追寻和教研实践的关注比较浮泛,只能说是平面的、静态的研究。总之,没有在其理论谱系上进行深入的追索和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在这一通识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语文作出专门的演绎实验和针对性研究。为此,近年来,我们着重关注教育大家和当代语文教学,期间课题组在深入追索哲学渊源和立体动态构建这一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对以往研究由于逻辑不很缜密出现的某些疏漏进行了补救。一是对作为教育通识理论的“六生课堂”作了纵深研究,理清了“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比如近来发现,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此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二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集成性研究。远的不说,比如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和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经验,可以说基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课堂”,坚定了对“生长(发)的课堂”的认同和追求;朱永新同志的“新教育实验”卓有成效,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界定。站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临界来看,他的“新教育实验”既是“永新教育”的试验研究,也是继陶行知“生活教育”以来的落实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的中国“全新教育实验”,有着“生活”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教育的生命力;还有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以及大面积的实验推广,都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明显感到上述课堂理论依然单薄而且失之偏颇,这是实验研究难以避免的瑕疵。三是率先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研究范畴,并廓清了它们的理论谱系。“新语文”、“大语文”、“深度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等从表面概念上看似各执“本色”和“风雅”的旗帜,然而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育效果。可惜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身和现实出发,对理论追索和形成共识缺乏理性的光辉,只不过一直在新概念和新理念上兜圈子。当然,他们的学识和见地非常令人景仰,只是在当代语文性质、使命和语文教学的个性、范式等方面的研究,新锐有余而耐久乏力,向度正确而质量不足。必须从民族未来、国民素质、教育质量母语价值等方面进行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诸多层面关注当代语文教学……

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同质化的研究进行深入合并,对本质性的结论加以探究放大,对一些歧异加强梳理和辨析,以“六生课堂”理论为通识指南和逻辑起点,以当代语文教育为突破口和关节点,对“六生课堂”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作协同互动、鲜活集成研究,最终形成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践行策略。

二、项目研究纲要

概括来说,项目主要解决三个层面涉关五个W的问题

一是事实层面的三个what:1.什么是“六生课堂”,包括该理论的提出、确立以及核心理念等在内的综述性问题;2.什么是“当代语文”,涉及当代语文的性质、任务以及当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等探究性问题;3.什么是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包括命题的确立的基础,向度和内涵等概念性问题。

二是价值层面的一个why:为什么要倡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涉及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等内容。

三是技术层面的一个how:怎么践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从课程资源的生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育环境的改善等策略方面作出宏观规划,再通过当代语文教学的经典案例作出示范引导。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开拓生活教育资源,真正关注生本教学主体,重视教育生态过程,运用生动教学方法,实现生发教学目的,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自然、灵动、真实、高效的课堂教育新理论。 “六生课堂”作为一种课堂理念、一种课堂形态和一种教育境界,确立了包含课堂认识论、课堂方法论和课堂实践论的理论系统,构建了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特征。

首先,“六生课堂”的本质特征是生成,它具有生命的气息和生发的效益,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课堂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教育效率。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从理论层面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其次,“六生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并将“课堂”看作“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的历程”。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和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第一乐园,让学习和阅读成为师生生活的基本方式。再次,“六生课堂”作为涵盖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的代称,不仅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方向、方式和方法,而且为称衡课堂教学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客观标准。

当代语文是指基于国际一体化格局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母语学科课程,她具有基础工具性、文化承继性、现代革命性和高度综合性的特征。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终极点是实现高品质的沟通;两个基本点是立足语文特性中的语感和文感;三个关节点是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四个加强点是多说、多读、多写、多思;五个鲜活点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话语、真切的态度,真率的行为,真实的生活的“真人”——这些实现需要“六生课堂”理论的支撑。

另外,“生成的课堂”为教师摆脱机械繁复的形式备课找到了依据,减轻了教师课前预设的劳动强度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不仅让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特定追求,而且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必将是高效的课堂、典范的课堂。

一、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命题的提出和理论背景

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此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实施和新课标的颁布,“动态生成”又成为课堂研究的关键词;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一新的课堂形态称之为“生成性课堂”,而把由于课堂偏离预设随机生发的教学机智表述为“课堂中生成”。虽然“生成性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成”是既有密切联系而又有着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生成性课堂”具有明显的预设性是由教师的课前预设而生成的新型的富有活力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意外性、突发性和临场性,是由教师及时利用课堂中的生成因素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的课堂。尽管表述方法上不同,关注的角度各异,但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所形成“高能耗”和“低效益”的弊端,探讨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问题。同时“生成性课堂”和“课堂中的生成”完全可以统一在“课堂教学”的生态时空中,并且均具有突出的“生成”特征,因此2006年前后我们将其整合为“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作为一种课堂理念、一种课堂形态和一种教育境界,确立了包含课堂认识论、课堂方法论和课堂实践论的理论系统,构建了有效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体现了教育生态的根本特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成了“生成的课堂”的逻辑界定和命题表述:“生成的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开拓生活教育资源,真正关注生本教学主体,重视教育生态过程,运用生动教学方法,实现生发教学目的,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自然、灵动、真实、高效的课堂教育新理论。它对应不同的课堂因素和生态本质包涵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和生发的课堂这“六生课堂”,但由于它们都具有“生成”的特征和本质,因此,在理论探讨时沿用“生成的课堂”这一学术化表述,在基层实验和理论推广时,为了便于解读和实验,通俗的称为“六生课堂”。 因此,“生成的课堂”是“六生课堂”的本质性表述,“六生课堂”是对“生成的课堂”的通俗化代称。

2009年在全国的一些教育研讨会上,我们首次提出的“六生课堂”理论得到了大家的关注。2010年《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理论建构和实验研究》获准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加强课堂文化研究践行“六生课堂”理论》在2010年11月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大赛中荣获壹等奖,入选大型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于2011年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生成的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堂生态理论研究》项目于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以教育生态的子系统为特定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并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生成的课堂理论纲要及当代语文六生课堂践行策略》2011年7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第16届学术年会上交流。

因此,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理论命题的雏形是“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理论依据是“生成的课堂”理论亦即“六生课堂”理论,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实践。

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和现实支撑

谱系的英文为 [pedigree] ,中文的解释为“家谱上的系统”或“物种变化的系统”。这里借“记述宗族世系或同类事物历代系统的书”喻指理论所依据的古今中外纵向传承和横向繁衍的文本。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是在“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其理论谱系既有哲学理论的远程追溯,也有教育研究的近距关注。

(一)“六生课堂”理论谱系和现实支撑

王国维先生说“哲学是教育之母”,也有学者指出教育后设理论的核心是哲学。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她于1997年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此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因此“课堂生成”的理论溯源一般止于叶澜教授,因为学界多数认为这是中国原创的理论。其实不然。正如前面所述,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而在“生成的课堂”理论谱系里,其哲学后盾远及斯宾哥勒(1880—1836)20世纪初提出的“文化的比较形态学”。 通过对外国教育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大量比对和相关印证,我们为“生成的课堂”找到了真正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诸如:

1.文化的比较形态学是课堂生成理论的哲学后盾

2.教育生态学理论是生成的课堂文化的理论指导

3.建构主义是“生成的课堂”理论基础

4.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也是生成的课堂的理论参考

5.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生成的课堂的理论借鉴

6.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为生成的课堂实践提供了理论启发

另外,中国的事业多像红十字会一样,它与权力体系走得太近,又与商业世界结交甚欢,学校乃至课堂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化这也是需要我们正视并且反思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的影响普遍而深远自不待言,对中国的课堂教育不独见于作为教育资源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管理领域的课堂调控也概莫能外。

毋庸讳言,现代经济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也渗透于学校管理和课堂操控方面。因为教育产业化、学校行政化、教师官僚化、学问世俗化的争鸣抑或批判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特别是现代经济学以“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或是“经济人”的理论预定,也就是假定人总是计算“成本和效益”来追求“成本最低或效益最佳”者,解释人类的历史,解释当今的世界,牵涉到的不仅仅有人的经济活动,而且扩展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与实际生活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它迅速地演化成了一种“通学”或是“显学”,为世人所推崇。今天我们探讨的课堂效率、高效课堂诸如此类的话题就是基于这种现代经济学原理。

关于其现实支撑,一个是现实条件,包括操作的可能性或实施的依据;二是实践的可行性或实证性佐例。在这方面,古今中外举不胜尽。近指就有如下:

1.素质教育理念为“六生课堂”提供了实施依据

2.三级课程政策为“六生课堂”预留了操作空间

3.现代教育技术为“六生课堂”创造了便利条件

4.综合课程的特殊性为“六生课堂”提供了实施当然

5.《义务教育法》赋予“六生课堂”充分的法理保障

6.现行教育的不良现象亟待“六生课堂”加以改善

7.课堂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呼唤“六生课堂”进行整合。

自古至今,中国的教育从来不乏坚持本真,重视生成的教育典范。自觉地践行该教育理论的探索从未停歇,只是理论通识没能系统建构而已。“生成的课堂”是借鉴西方的科教文化,按照中国自身的教育发展逻辑并运用本土的话语来表达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光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与中国文化不同凡响代代相传密切相关。从远古生活实践变为教育资源的三皇五帝,到无中生有、道法自然的老子,再到因材施教、愤悱启发的孔子,天人合一、同类相应的董仲舒以及格物致知、我注六经的王阳明……中国有着本土的优秀教育传统。五四以后西学东渐,可惜的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一直到今天,我们的本土教育实践一直为西方的马首是瞻。这里并不是完全排斥西方现代教育理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本土教育的传统合理合理迁延和生套西方的适应和存活问题。这里也需要说明生成的课堂是本土理论,但需要西方教育理念的支撑和论证,因为东方的哲学思想比较内敛,重视经验,少有开放的气度,是需要大量的实践体悟和丰富的理论阐释的事实上,生成的教育实践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向来不乏其例。先秦时期的教育活动中,所谓的"专家开(治)国"就是圣贤们以自我丰富实践、卓越智慧和特殊技能担负起化育黎民并带领部族趋利避害的历史;诸子百家(特别是孔子、鬼谷子)以自己对天地和生活的体察与感悟作为教育资源兴办私学,以言传身教、切磋琢磨、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等方法,在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和"创新教育";顾随和叶嘉莹的中国诗词讲座、易中天和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所引发的热门话题和教学艺术……都闪现着生成教育的理念,饱含着"生成的课堂"的精彩和活力。

课堂作为教育生态管理的前沿,目的在于建设和优化课堂环境,进而控制和利用环境,管理课堂生态内部生态主体间的关系,促进课堂生态系统内生态环境改善,使课堂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让课堂变得更和谐、更具人文性,让课堂充满成长气息,充满智慧和挑战;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不仅给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机会,也应该给于人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机会。因此立足课堂形态研究,着眼于“生成的课堂”文化,构建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发的课堂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和现实背景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在全国的一些研讨会上,课题组的负责人又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回应。虽说“生成的课堂”包容了诸多教育实验,集成了课堂生成理论的诸多精华,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理论追寻和教研实践的关注比较浮泛,只能说是平面的、静态的研究。总之,没有在其理论谱系上进行深入的追索和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在这一通识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语文作出专门的演绎实验和针对性研究。为此,近年来,我们着重关注教育理论探究和当代语文教学,期间课题组在深入追索哲学渊源和立体动态构建这一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对以往研究由于逻辑不很缜密出现的某些疏漏进行了补救。一是对作为教育通识理论的“六生课堂”作了纵深研究,理清了“六生课堂”的理论谱系。比如近来发现,第一次提出“生成学习”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他在1974 年撰写《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生成学习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对“生成”的定义表述;我国的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来的,此后“课堂生成”理论才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二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集成性研究。远的不说,比如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和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经验,可以说基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课堂”,坚定了对“生长(发)的课堂”的认同和追求;朱永新同志的“新教育实验”卓有成效,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界定。站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临界来看,他的“新教育实验”既是“永新教育”的试验研究,也是继陶行知“生活教育”以来的落实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的中国“全新教育实验”,有着“生活”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教育的生命力;还有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以及大面积的实验推广,都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明显感到上述课堂理论依然单薄而且失之偏颇,这是实验研究难以避免的瑕疵。三是率先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研究范畴,并廓清了它们的理论谱系。“新语文”、“大语文”、“深度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等从表面概念上看似各执“本色”和“风雅”的旗帜,然而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育效果。可惜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身和现实出发,对理论追索和形成共识缺乏理性的光辉,只不过一直在新概念和新理念上兜圈子。当然,他们的学识和见地非常令人景仰,只是在当代语文性质、使命和语文教学的个性、范式等方面的研究,新锐有余而耐久乏力,向度正确而质量不足。必须从民族未来、国民素质、教育质量母语价值等方面进行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诸多层面关注当代语文教学……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有其学科的特殊性,从横向来说,它依然属于新语文教学大背景下的产物。“新语文”作为教育领域内语文学科所使用的特有概念最早应当见于1999年任不寐先生编的《新语文》教材,他认为“新语文”首先是一种“大语文”的概念。2000年韩军先生将“新语文”定义为“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用语言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以‘举一反三’为语文教学的总体操作论的语文教育观。”由此观之,传统的服务于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是“小语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语文教育是“大语文”,后来变称为“新语文”,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深度语文都是一种“新语文”,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也是一种新语文课堂观,因其有“六生课堂”理论的全面支撑,也可以当作一种学科的课程教育理论。

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同质化的研究进行深入合并,对本质性的结论加以探究放大,对一些歧异加强梳理和辨析,以“六生课堂”理论为通识指南和逻辑起点,以当代语文教育为突破口和关节点,对“六生课堂”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作协同互动、鲜活集成研究,最终形成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践行策略。

总的来说,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直接理论上源有两个:一个是作为课堂教学论的“六生课堂”;一个是作为学科教学论的“新语文”教学论。“六生课堂”的上缘谱系多是哲学文化,现实支撑为政策法规和理论实验;“新语文”的产生则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背景:一是上世纪90年代对语文教学集束式批判引发的全面深刻的反思;二是上世纪末各类新语文读本的相继出版,使“新语文”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第三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行,成为“新语文”“新语文教学”概念成熟与流行的双重平台;第四是民间语文力量的崛起,民间新语文改革实验不断涌现,促成了“新语文教学”的大气候。

三、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学术成果和理论价值

"生成的课堂",作为"一种课堂理念,也是一种课堂形态,更是一种教育境界",它包含有课堂认识论、课堂方法论和课堂实践论的系统理论,始源于南阳理工学院杨天志在2006年南阳市教师培训的专题讲座内容。他的专题探讨的系列文章作为“教育新理论”在《阅读与鉴赏》上发表后,又作为"课堂生成论"编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用于师范教育本专科学生的课程教学。2009年“加强课堂形态研究 构建生成的课堂文化”又作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以该成果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理论研究》2010年相继获得南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具体来说,围绕该课题的理论研究或成果计有12项:

1.《“生成的课堂”专题探讨》系列文章(之一:“生成的课堂”命题界定及其意义;之二:“生成的课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支撑;之三:“生成的课堂”践行策略与创生途径)作为“教学新理论”在《阅读与鉴赏》2007年第5期上头条连载予以推广;获得2007年度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在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年会上交流并荣获课程类一等奖。

3.《“生成的课堂”专题研究》获准2007年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经专家组鉴定合格,通过验收。

4.小学语文“生成的课堂”作为课堂生成论编入大学师范教育本专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中,成为该类教材的一个创新点。该书主编、全国高校教育学会小语教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赵绍军教授认为这是“创造性的理论探索”,“这项重要成果”编入该书,“填补了该类书籍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项空白。”该书曾获2008年南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中南五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5.生成的课堂---关于关于“生成性课堂”和“课堂中生成”的探究(上)(下)被《消费导刊》分期刊用(14、21/2008)。

6.《加强课堂形态研究 构建生成的课堂文化》作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由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管的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2009年该书获得全国本色杯教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南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7.《生成的课堂》先后作为南阳市、焦作市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由杨天志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教师3000余名,反响良好。杨天志被评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

8.《“生成的课堂”文化溯源及哲学思考》2010年3月由《黑龙江高教研究》刊用。

9.《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理论建构和教学实验研究》2010年获准“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

10.《加强课堂文化研究践行“六生课堂”理论》2011年月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大赛中荣获壹等奖,入选大型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11/2011)

11.《生成的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堂生态理论研究》项目于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以教育生态的子系统为特定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六生课堂’理论命题并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12.《生成的课堂理论纲要及当代语文六生课堂践行策略》2011年7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第16届学术年会上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首先着眼的研究是语文学科和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在早期的成果中皆有小学语文或当代语文的冠词,后来形成教育教学的通识理论,现在需要回过头来,以此理论为指导,重新建构当代语文“六生课堂”。

从研究的机缘来说,具有将日常工作和学理探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学术推广相结合的职业优势。从研究时序来看,“六生课堂”是对“生成的课堂”的升级性和补充性研究,当代语文教学是“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六生课堂”在上述研究的同时,广泛吸纳了全国各地相关的教育研究,特别是包括语文教学实验研究的一些成果作为现实支撑和校准参考。从研究思路上来说,先经历了理论到实践的演绎推广,而后又从教育实验到理论归纳集成的双重反复,现在的研究是再次从理论到实践中去。

该研究时间跨度几近十年,现在看来,它的导向作用、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非常明显:

“生成的课堂”贯穿了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发的课堂六种课堂文化的层累叠加,它的内涵分别指向特定的教育逻辑和课堂要素,这是正效课堂不能回避的前提条件,因此“生成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回应新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能力体现。

“生成的课堂”理论体系的模式建构及理论研究,包括“六生课堂”作为优秀传统教育的升级理论,基本上可以覆盖现行课堂教学的前沿理论和探索,是一个比较完备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必将牵引、助推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六生课堂”是集理论导引、课型示例、教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课题,它既包含课堂教学的理论认知,又兼备课堂教学的实践指南,也具有课堂教学的方法指导;既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又是教学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提供了课堂生成的文化元典。在实践层面,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提供了经典的课程资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评估和课堂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同时,作为家长和其他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精英提供理论参考,将会极大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为落实新课标提供了理论支点。

本课题研究立足课堂教学,从探究教育哲学的高度,为全面、系统、深刻地探讨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入手围绕这三个“W”:什么是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为什么要倡行以及怎样倡行——这是理论研究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核心理念、解读其典型特征、实现六生课堂教育境界的基本途径——为实践应用提供通识性结论;进而提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元素——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理论参考,为生态课堂确立典型案例。所以,从课堂的特定时空上来看它也是融教育理念、课堂形态、教学方法为一体的包括课堂认识论、课堂实践论和课堂方法论在内的模糊集成。当然,从系统的特定因素来看,它的子命题又是符合课堂要素和课堂流程的精准对应。

“六生课堂”是立足教育原点,探究教育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正如朱永新同志认为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一样,他认为教育的原点是“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干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依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最常见的教育形式,因此,“课堂是什么?”“课堂上要干什么?”“什么是好的课堂?”就是教育最基本、最元典的问题。而针对当代语文的应用性研究而言,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也必须回答“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堂上该干什么?”“什么是好的语文课堂”这些本原的也是终极的问题。必然对传统文化形态和现行课堂质量进行反思,势必重建生成的课堂文化,基本上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也是教育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奠基工程。

该课题的创新在于:a.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和历史时空的视域聚焦语文课堂文化,b.以语文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寻教育的元典问题和高效课堂的本质,c.以实践的集成性理论总结和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互动生成,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元素。

所以,它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六生课堂”的本质特征是生成,它具有生命的气息和生发的效益,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课堂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教育效率。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从理论层面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其次,“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并将“课堂”看作“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的历程”。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和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第一乐园,让学习和阅读成为师生生活的基本方式。

再次,“生成的课堂”作为涵盖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的代称,不仅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方向、方式和方法,而且为称衡课堂教学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客观标准。

当代语文是指基于国际一体化格局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母语学科课程,她具有基础工具性、文化承继性、现代革命性和高度综合性的特征。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终极点是着眼于人格教育促使汉民族由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的转变进而实现“立人”的伟大使命;两个基本点是立足语文特性中的语感和文感实现高品质的沟通;三个关节点是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四个加强点是多说、多读(听)、多写、多思;五个鲜活点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话语、真切的态度,真率的行为,真实的生活的“真人”——这些实现需要“六生课堂”理论的支撑。

另外,“生成的课堂”为教师摆脱机械繁复的形式备课找到了依据,减轻了教师课前预设的劳动强度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不仅让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特定追求,而且六生课堂理论指导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必将是高效的课堂、典范的课堂。

四、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和践行策略

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点也是目的,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价值才可能促进本土传统的发展。“六生课堂”作为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文化形态,倡行"生成的课堂"文化,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和高效低耗的效益观,革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关注现实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是指在“生成的课堂”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当前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境界,是运用上述通识的教育教学论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学实验,在生成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倡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也可以说是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践行生成的课堂。

(一)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一个理论如果仅仅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层面只能说是诗意的翱翔,只有提供“怎么办?”的结论才是诗意的栖息。教育需要灵魂的安顿,也离不开本体的营生;需要有能入的身心体会,又需有能出的通观妙解。判断理论是否是哲学层面的通学,最关键的就是牵涉“how”的营生办法,在今天更是如此,毕竟民以食为天,生存和经济的生存、生活和高效的生活依然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向度。

吴蔼中在探索现代文课堂教学模式时,例举了四种效果较好的模式:一是资料汇编式,二是猜想争鸣式,三是随笔拓展式,四是活动排演式。每种模式适合的篇目类型不仅相同。

蔡伟、方蓉在《新语文教学辩证》一文中,也提出了四种“新语文教学”的模式:

1.体验性教学模式。意在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并理解验证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性体验、参与性学习、实践性运用等原则。

2.生活化教学模式。新语文教学论者信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的观点,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融通。因此新语文教学的课堂里体现的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融汇贯通,最大程度减少刻板的匠气和斧凿痕迹。

3.探究式教学模式。形象感性思维与逻辑理性思维的紧密结合是新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色所在。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指运用探索研究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研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逐渐形成研究的意识和探究的精神。在这类教学过程中强调课题选题的价值性、探究目标的明确性、学生探究的主体性、问题解决的科学性。

4.协同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形成协同关系,以使系统平衡有序,且“合作”日益成为新人类素养中的重要因素。协同式教学模式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庭、社会及其他学科等条件要素,使各要素综合作用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效应。

其所谓的“新语文”,就是该课题界定的“当代语文”,主要是区别于“传统语文”而言的;新语文教学是一个包含本体论和价值论的笼统概念:

“‘新语文教学’是指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它以培养具有高超的的语文素养、丰厚的人文精神、充分的个性发展的的现代真人为目标(为什么需要语文教学),以语感和文感的培养为核心(语文教什么),以主体化、艺术化、情感化、实践化为操作内容(语文怎样教),以语文教学资源的全面拓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为途径,形成视域无限开阔、理念新颖超前、内容新鲜立诚、形式生动丰富的立体、全息、互动的教学范式。”

因此,当代语文是指基于国际一体化格局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母语学科课程,她具有基础工具性、文化承继性、现代革命性和高度综合性的特征。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终极点是着眼于人格教育促使汉民族由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的转变进而实现“立人”的伟大使命;两个基本点是立足语文特性中的语感和文感实现高品质的沟通;;三个关节点是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四个加强点是多说、多读、多写、多思;五个鲜活点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话语、真切的态度,真率的行为,真实的生活的“真人”——这些实现需要“六生课堂”理论的支撑。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就是以“六生课堂”理论为指导,以生活的课堂(教育资源)、生本的课堂(教学主体)、生命的课堂(教育对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方法)、生态的课堂(教学过程)、生发的课堂(教学目的)诸多要素为逻辑重点的、区别于传统“预设的课堂”的“生成的课堂”体系,意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开拓生活教育资源,真正关注生本教学主体,重视教育生态过程,运用生动教学方法,实现生发教学目的,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自然、灵动、真实、高效的当代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学科教育新理论。

理论具有指导和普遍的价值,模式和规程一般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依据“六生课堂”理论,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操作规程为:

备课(预设生成):围绕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的理念(备课标),立足生本实际(备学生),文本细读(备教材),开发适切的生活的课程资源,一部分体现在教学案中,一部分暂置于素材库里。

上课(即时生成):首先按照预设生成的内容,选用生动的方法进行流程实施;遇到非常态情景,要动用素材库里的知识储备,运用教学机智即时生成有价值的语文教育资源,变原来的流线设计的刚性贯彻为模块教学的弹性运演,尊重生命的本质,以突破课堂涩滞或阻力为目标问题,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流变生成。在生态的情景过程中实现知识模块化、序列化,从而内化为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生发的教学目的。

课后(反思生成):及时把课堂情景变成反思性生成文本,置于新一轮的教学案中或者素材库里;同时要根据该次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近期的教学中及时作出调整。遗漏的或者重复的教学目标对于高效课堂来说都是大忌。课堂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

这是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一般操作流程,是按照教学时空来设计的通用模式。在我们编著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一书中,我们将广大语文教师和名家的语文教学实践作了部分归纳,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操作规程的具体参考:

1. 激趣--启发--提问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关注,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或可由教师提出,启发学生思考,解决。

经典案例例首选《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2. 互练--反馈--内化

由学生分组(或单个)练习,遇到障碍及时反馈,引导或合作解决,进而作为一个体现一般规律的模块加以内化,成为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参照或方法指导。这个过程对于学习者而言,也叫内隐学习。推荐案例为许地山的《落花生》。

3. 造势--讨论--点评

有人认为,一个好的老师不能缺失临场造势的能力,语文课堂尤其需要适度的煽情。造势的方法很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探究问题的学习角色中,以期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专注,激发其自由表达见解的欲望并能够投入到讨论中,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语言要灵活多变,真挚诚恳、亲切委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肯定和正面评价,指向要多样,若就事论事的是非理性评价就会挫伤学生的参与热情。应用即时的评价,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经常可用以下方法:一是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二是用委婉的语言敦促学生,三是用具象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4. 创景--涵泳--感悟

运用多媒体音像制品或互联网教学资源,或实物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意境优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课文,以个性化或移情入文进行涵泳体味,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感,达到神交古人或将心比心并移情于现实中进行观照,以习得语言和体验情感来濡染学生,进而增强其人文修养。

5. 异误--善对--逆转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偶尔的教学失误甚至失败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对象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这种失误和失败往往也是二度教学时一种可以挖掘的很好的教学资源。

6. 诱思--探究--分享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学习有助于生活习惯和处事方法的改变。往往在学科交叉或边缘的地方触及到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话题。通过对这些综合性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开阔视界,学会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改善其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共同分享探究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这样一个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可能就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那点知识本身,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精神、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7. 事件--重组--放大

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之与教材、与学生产生关联,并着意把生活、教材、古今中外的时空打破,再进行重组,进入课堂,作为学习的媒介,让学生在过程和细节中,以小见大,以少知多,由人及已,由物及人,在体验和关注中促进心智的成长。

8. 寻机--融合--拓展

教学要打破原先单一的教材观,教师要面对现实,研究学生,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拓展他们学习的空间。生活中发生的新闻或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好素材,也是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见解的诱因。教材中有好多重复、同化、异化或异形同质的知识点,也是教师进行教材处理的难点。这一些问题都可以整合出不同的教学素材,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前题下大胆生成,独避蹊径,完成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9. 打乱—重构—评析

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不一而足,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要根据教育指向,在次序、内容等方面进行打乱分解,随机整合重构,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并将其引渡到现实世界,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评价赏析。类似将阿Q和孔乙己放在同一个时空里表演……

10. 主题—荟萃—活动

规定主题共同检索,荟萃语文教育资源,进行主题阅读活动。深圳黄田小学刘宪华校长的“主题式经典诵读”,从理论、教材到实践都有很好的经验。

11. 对接—转换—演习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常规,之间的对接和转换可以选择游戏活动的方式,把机械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演课剧、接力竞赛、信息传递、讲课文故事等都是常见的活动。能够把握说话--听话--记录--写作 、说话—写话—写作、文本—读书—讲述等序列的练习,揣摩语言、文字、写作、阅读之间的逻辑关联及能力转换和传递,也是语文教师需要强化的要点。

12.细读—精思—体悟

注重文本细读,发挥自身优势,作出具有语文个性和读者个性的思考和体悟,这里我想重点推荐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也许他的教学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纯技术的操作规程又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新的套路,只有抓住语文之本、当代之特、课堂之旨、教育之道,才能左右逢源进退有据,达到出神入化自由灵动的境界。

(二)当代语文“六生课堂”践行策略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就是充分把握当代语文的特点,以“六生课堂”理论为指导,通过语文教学,担当起母语教学的历史使命。

1.探究当代语文的主体特征和终极价值。

当前的语文教育很不景气,这里边的原因很多。从学术层面上说,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语文资源、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概念往往混淆不清,甚至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也不太明晰,造成了学科定位不准、特点不清、目标不明;资源不充分、不经典、不系统;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不科学、任务泛化、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亟待正本清源。(10年前项目主持人写有《语文难教的N个原因》在网络上可见,近来似乎引起了一些同仁和家长的重视,《当代语文的性质、特点和历史使命》现在尤为紧迫。)

《当代语文“六生课堂”的理论建构及教学实验研究》已获准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这是一个集理论构建、学术推广和教学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课题。除了贯彻“六生课堂”的理论通识之外,还要加强当代语文的特点和历史使命的研究,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之本:语文是以汉语为基础母语的中国语言文字交际系统和“百科之母”,它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她的基础工具性和传统承继性构成了语文之特。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和言语文化的承继特征是语文学科必须通透彻悟的根本关键;

当代之特:基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背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点要转向语言思维品质的提高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加强语文承载科学文化的功能,达成品质高效的沟通,担当新人立人的历史使命当是当代语文的当务之急。要注重言语的质地、言语的温度、言语的情意、言语的色彩、言语的节奏、言语的时空、言语的趣味、言语的声势、言语的风雅、言语的姿态等,特别是在表达上,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度、言之得法、言之合宜。

课堂之旨: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要求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性价比,课堂教学旨在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节约教育成本且适应教育批量化,提高了教育效率,是知识普及和技术养成的基本形式。多快好省、又好又快的高效的课堂是其中应有之意。课堂是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

教育之道: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进而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教育使人学会担当且具备担当的能力。教育是立人的事业。教育改变命运,教育赢定终生,教育振兴民族,教育强大祖国。

现在的语文教学少了语文的个性和滋味。有的课好像是政治课,满堂说教和德化;有的课好似历史课,在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中纠结;有的课似乎又是自然课,环保理念、科学术语翻来覆去。如果说“怎么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那么“学的准比学得多更具意义”。语文课自然有语文课的特殊性,语文教学一定要有“语文味”。要想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必须在语文课的逻辑重心和语文特色上下点功夫。一是从文感和语感出发实现交际和沟通,古今沟通、人本沟通、师生沟通、中外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真立人。二是按照语文的逻辑起点确定教学目标。文本“表达了什么,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的3W原则一定要落实,常态和变态的问题情景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适切性。三是根据不同的语(文)体确立不同的教学重点。语体文教学和文体文侧重点不同;不同表达方式关涉的语(文)感觉和思考方式以及表达要素乃至评价尺度也是不同的,四种文学形式的教学重点也各有特色。四是遵循4D教学传统多说、多读(听)、多写、多思。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艺术而非科学,需要更多的体验感悟较少推理运演,语文教学一定是较多感性的总结归纳,较少理性的逻辑演绎。因此当代语文是开放的系统、生态的过程鲜活的情景、诗意的栖息。

2.把握“六生课堂”理论和操作流程。

关于“六生课堂”,为方便浏览,兹作如下解读:

生活的课堂主要是指教育资源要立足生活、关注生活、吸纳生活、面向生活、服务生活;重点体现在课前预设环节,在课堂流变生成是可以是即时择选适切资源的参照。

生本的课堂是说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交教给学生,不能喧宾夺主。

生命的课堂是指充分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特征,他们有自己的意愿、情感、思想以及个性且有差异。他们不是装载知识的物品,而是有着独立见解和特殊性格的鲜活的生命。

生动的课堂是指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实现精彩和效率。

生态的课堂就是教育环境和教学过程要真实自然,摇曳多姿而又主次分明。

生发的课堂是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学生心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初衷,通过学生的外在提高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

这是理念,也是尺度,更是境界。

⑴ “六生课堂”是六种课堂文化的层累叠加。

生活的课堂生本的课堂

生动的课堂生态的课堂

生命的课堂生发的课堂

⑵“六生课堂”的内涵分别指向特定的课堂要素。

生活(课程资源)生本(教学主体)

生动(教学方法)生命(教育对象)

生态(教学情境)生发(教学目的)

⑶“六生课堂”明显区别于“预设的课堂”,其核心特征和本质表述是“生成的课堂”。

预设的课堂 --教材中心 教师中心 任务中心

生成的课堂 --课程中心 学生中心 发展中心

⑷“六生课堂”是遵循教育时空逻辑的模糊集成。

教育新理念一种教育理论(现在进行时)

课堂新概念一种课堂形态(过去完成时)

教学新观念一种理想境界(未来进行时)

⑸“六生课堂”不仅重视课堂的“流变生成”,也非常关注“预设生成”。

“六生课堂”的本质是生成,根据生成时空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预设性生成”和“即时性生成”,“即时性生成”又可分为“瞬时生成”和“流变生成”。

3.完善教育主体阅读,面向“五度”确立“大教育”理念。

一是要弄清教育的本真和现实中的异化,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把握教书育人的尺度;回归教育原点,尊重课堂本真,切实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要了解教师的历史和现状,明确自身职业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所然,拓宽师德的厚度。

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合法权益;增强教育效益的力度。

四是通晓专业领域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现状,增强课堂资源开发的能力;加大课堂生成的广(深)度。针对语文教育来说,首先弄清当代语文的性质和任务,其次要有开发和生成符合时展的语文教育资源,再者要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真正面向现代、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确立“大语文观”。重视本土化、生活化、现代化教育资源,关注内隐性学习,着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当代体育论文篇4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11]王义高:《评当前西方的德育导向与德育理论》,《比较教育研究》1994第5期。

当代体育论文篇5

[关键词]古代 体育思想 儒家

一、引言

“体育”这一术语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的,这是由国外传入的,属于舶来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没有体育,只不过由于各国的文化和历史不同,各自的体育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中国的古代体育是同社会上的其他活动紧密联系的,比如军事、艺术、教育、宗教等,所以我国古代体育的思想也是充分反映在这些内容当中。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流派主要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在他的《论六家之要指》中第一次对先秦百家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阴阳、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德家六个主要学派。①因此,我国古代体育思想就是零散的存在于这些诸子百家的思想当中,在这些思想当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本文将围绕儒家体育思想的特点进行论述。

二、儒家体育思想的特点

儒家的思想在千百年的流传当中受到各个时代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的推崇,但由于各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不同,这些思想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时的一些其他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这其中古代体育思想的特点也随着时代的推移在不断的变化。总的概括起来,儒家体育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家以伦理道德为基本的体育思想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在孔子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都是基于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来表达和阐述的。我们知道西周时期,就有学校出现,当时所教的内容是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其中礼、乐就是以伦理道德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后来在孔子开设的私学中,以六艺教授弟子,其中“礼”、“乐”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教授“射”的内容时都还是贯穿了“礼”的思想。例如当时的“礼射”,具体一点说,即“礼”中的“礼射”:周天子有大射之典,凡是有祭祖、神的事,就以射来选择诸侯贡士中可以参加祭礼的人。在祭祖祭神之前,先到射宫比赛射箭,数中者可参加,否则不准。②而且这样的大射之典还有严格的制度和等级之分。又如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所说的那样:“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继孔子之后,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后来学习研究儒家思想的古代学者们都是围绕着伦理道德来研究的。由此可见,在儒家的所有思想中都是以伦理道德做为其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没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其指导方向的话都将偏离它本来的目的,体育活动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儒家体育思想最普遍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其基础。

(二)以礼仁为核心的体育思想

伦理道德的准则是由人定的,人的思想决定了伦理道德的标准,儒家伦理的思想就是以“礼”“仁”为核心的。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礼”就有了很深的认识。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射礼”活动,“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以此观德行”,巩固宗法统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③当时的射礼就有“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分别为不同阶级的人所进行的。这些“礼”的制度的出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使整个国家能够井然有序,而当时的“礼射”、“乐舞”就是通过体育的方式将这样的制度观念传达给社会民众。孔子还认为在“礼射”这样的竞赛中也应该有君子的风度,《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可见孔子的体育思想主旨并非探索体育之真谛,而是把体育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工具,为实现其“仁”的政治理想服务④如果说“礼”是孔子体育思想核心的外壳,那么“仁”就是他的最主要的思想内容。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就教导他的学子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无一不是反映了“仁”的思想。而体现在体育方面“仁”的思想主要还是表现在六艺当中的“射”上,《论语・八佾》中记载,子曰:“射不主皮,为力部同科,古之道也。”这一论断充分的表明了孔子在体育思想中“仁”的一面。《论语・阳货》中记载,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一言论更是直接证明其对“仁”这一思想的重视。孔子在教授射、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以“仁爱”来陶冶弟子们的情操。而且经常引用《礼记・射义》中的话来教育弟子:“射者,仁之道也。”“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矢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这些言行都透出孔子体育思想中“仁”的特点。这样的观点在儒家的后世之人中也有体现,孔子的再传之人孟子就很好的继承了这样的体育思想,孟子直接就把射御之事等同于仁义,他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⑤西汉董仲舒的“养义”的养生体育思想也是体现出一种儒家学者对“仁义”“德行”的重视。所以,古代儒家体育思想都是以“礼仁”为核心的。

(三)强调文武兼备、内外兼修的体育思想

儒家体育思想中文武兼修、内外兼备的特点要从时代的特征说起,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封建制过度的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各种军事活动,直接推动了与军事有关的体育活动,诸侯间的攻伐不断,统治者需要大量的具有文武兼备的治世之才,即使有文,也必习武艺。⑥因此,在当时的私学中就针对这样的军事目的引进了射御的内容,这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各诸侯之间的混战要求学校能够为统治阶级提供文治武功的人才。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⑦这种思想观点很明显的将文武兼备的体育观体现出来。而这样的儒家思想在后世的继承者的观点中也得到体现。西汉年间的刘向、刘歆父子受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主张文武并重的同时,提出要先文后武,这种思想是完全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以“礼”为核心的体育实践的思想。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也赞同文武兼备的思想,还有宋朝理学和武术中的内圣外王的思想也是文武兼备、内外兼修的体育思想。我们看到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儒家体育思想中文武兼备、内外兼修的特点却并没有因此而流失,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自战国以后,文武开始分途,此后武勇受到文人雅士的歧视,我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因为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的阴暗面被夸大而掩盖了很多史实的真相,或者是某些鸡鸣狗盗之徒狐假虎威败坏了整个武学界的名声,而实质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武学上的大家无一不是文武兼备,内外双修的典范。

(四)儒家体育思想中的寿夭观

古代儒家的学者们在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养生体育思想。《孔子家语・五义解》中提到“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可见孔子对人的起居饮食的规律性,以及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的重视,认为人的寿命长短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不能够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最终自己的疲劳将损害自己的健康,甚至直接导致自己的死亡。荀子在其的养生观点中明显的有重视体育实践的迹象。《荀子・天论》中提到“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一观点就是在强调身体活动的重要性,充分认知到体育实践对人的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先秦时期的这种重生、贵生的体育思想后来在西汉及其后的时期都得到了发展。首先是西汉的董仲舒在其所著的《春秋繁露》中提出了养义、养气的思想和方法,以及东汉时期的王充在他的《论衡》中提出的养气、爱精、养德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都反映了儒家学者们对身体健康的一种主观态度,他们在认识和遵循生活中的一些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动以养生”的生活方式来帮助自己获得身心的健康,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五)因为受尊礼的限制,使得儒家体育思想缺乏竞争性

我们知道在儒家体育思想中对扬礼的思想是非常尊崇的,在孔子的礼射教育中也是以君子之争,有礼之争、有德之争。《孔子家语・辨乐解》中也有记载,孔子曰:“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提倡过度过量的运动方式。这也是与他所提倡的延长寿命的养生体育思想相违背的,而西方的竞技体育是与其反其道而行的,西方体育的观念是以不断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运动能力为目的的。而儒家体育中的这些思想与西方竞技体育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此,我们说儒家体育思想中缺乏竞技性。

三、小结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有关于体育方面思想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体育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军事体育发展方面以及体育养生、体育休闲等领域都有着儒家体育思想的影子。儒家体育思想是符合了当时的历史社会状况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有它的思想局限性和其不利的一面,所以我们在学习这样的思想时需要有选择的借鉴,取其精华,为我们的现代的体育发展指明方向。

[注释]

①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②曹东.关于儒、道两家体育思想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27-129

③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

④曹东.孔子的体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43-44

⑤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引自《孟子・公孙丑上》,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⑥陈明.论孔子体育思想对我国后世体育发展的影响[D].硕士,广西师范大学,2007

⑦陈明.论孔子体育思想对我国后世体育发展的影响[D].硕士,广西师范大学,2007引自《四部备要・史记》

[参考文献]

[1]孔丘.论语(外二种)[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曹东.关于儒、道两家体育思想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27-129

[4]陈明.论孔子体育思想对我国后世体育发展的影响[D].硕士,广西师范大学,2007

[5]曹东.孔子的体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43-44

[6]单清华,王振涛,刘莹等.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探[J].体育与科学,2007,28(4):60-62

[7]万发达,梁向武.中国传统体育观的精神特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3):8-10

[8]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9]王继雄,张元.从“文”与“武”的社会意识中看中国古代体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141-142

[10]李长明.颜元体育思想研究[D].硕士,东北师范大学,2007

[11]丁翌,宋正义.浅析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J].科技信息,2008,25:211

[12]王妍.中国古代体育的两条线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85-87

[13]高大光,王润平.中国古代体育心理学思想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86-88

[14]谭华.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00,4:5-7

[15]汪伟信.论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3:6-8

当代体育论文篇6

对后现代体育美学来说,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本质思想来分析。后现代体育美学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

一、后现代体育美学定义

1、后现代定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2、体育美学定义

体育美学是以体育审美关系为轴心,揭示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帮助人们形成恰当审美观念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体育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探讨人们在体育领域中如何进行审美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科学地揭示体育美的本质特征、体育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阐明人对体育实践的创造与审美关系的学科;是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与体育审美关系的科学;是为了提高体育效果而研究美的结构、美的规律与美的价值的一门学科;是科学的揭示体育运动中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对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的学科。

二、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1、从文化哲学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后现代体育美学强调体育与美学及相关领域的历史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赋予探索创新思想,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研究,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本质思想来分析。后现代体育美学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

2、从理论基础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体育美学是建立在哲学和美学基础上,以美学的一般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学科,而美学又溯源于哲学,始于哲学思辨,没有哲学的理论支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论建树。

3、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为体育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体育美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才能科学地研究体育中的美学问题。

研究体育美学和谐发展,要把历史唯物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美学研究的各个范畴和规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从体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哲学分析

美学分为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理论美学重哲学思辨,应用美学重实证经验和原理的应用研究,各种专业美学则两者兼而有之,并侧重于专业特点,偏重于应用问题。从美学范畴分类来说,特分为研究社会现实美和审美关系的社会美学、研究社会现实的反映的美学问题的艺术美学这两大类别。

体育美学当然应当研究体育美,即人在体育行为上的美学问题,而不是以“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为研究对象,因而不是艺术美学。然而体育美学不同于科学美学、宣传美学、心理美学、生活美学等社会美学,又不同于劳动美学、工程美学、商品美学、工艺美学等。

体育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体育学和美学是不同性质的学科,体育和美学间不是主从关系,体育是美的一种存在形式,但又非唯一形式。美是体育的属性和追求的对象,但又不是唯一的、也非主要的追求对象,而是体育与美学的交叉地带,即以追求美为任务之一的运动项目。但并非其他项目就不讲究美,例如足球比赛追求的是射门得分、是追求竞赛的胜利,但观众却能从中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即追求“谁是强者”的答案,又追求激动人心的审美心理满足。因此体育美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体育美学以一般的美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美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但又要避免把体育与美学机械地拼合在一起,是因为把体育与美学两者的基本概念机械地拼合在一起,并不能构成体育美学的含义。为此,对体育美学的研究,一方面对体育现象要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另一方面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又必须把它置身于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同时,体育美学与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体育美学必然要应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此外,由于体育的审美意识需要建立在充分认识人体潜在能力和人体运动限度的科学基础上,所以在体育美学的研究中,必然涉及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形态学以及运动训练等学科的基本理论。

四、后现代体育美学和谐发展研究方法的文化哲学分析

体育美学的研究方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进行,既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实践,又要不断探索,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研究体育美学和谐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审美与体育运动的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具体运用到体育美学研究中去,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在大量事实的研究中形成观点,找出规律,逐渐形成概念和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体育实践。体育美学的研究,既不能离开审美和体育实践,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也不能停留在对经验现象的罗列上,要从审美和体育运动的现象中,通过有的放矢观察、分析、概括,使之逐渐上升为理论;再通过审美和体育运动实践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方能建立体育美学的正确理论。

研究体育美学和谐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学科的纵横联系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时,还要从我国人民的身体特点出发,针对我国人民的身体特点,研究和阐明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和属性,体育运动美的创造和欣赏,以及体育运动美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等。

五、后现代体育美学发展趋势的文化哲学分析

体育美学的发展,不仅要运用哲学思想来进行研究,还要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新的思想方法来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把体育美学的研究引向深入,才能为促进美学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美学和体育运动的发展,从事体育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体育美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至目前为止,体育美学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

对后现代体育美学发展研究应充分利用当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体育、美术科学的研究成果,注意纵横的联系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引进其中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并加以适当的改造,综合利用全社会资源,通过努力,体育美学将会成为新主流文化和社会新风尚。

当代体育论文篇7

中国现代美学已有百年,先贤们对美学学科建设和美学理论建构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讨,留下了丰富遗产。但是,由于对和中国两者的特征、价值取向、生命活力及长处、短处缺乏真正的认识,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常常陷于盲目状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走在我们前头,因而其艺术也先进于我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五四“文学革命”诸君用西方文学艺术的悲剧精神和写实主义方法为标准,批判、否定中国文学、戏剧、小说、绘画及其大团圆精神。这种认识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但50年代以后又出现照搬前苏联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状况。进入90年代,人们一方面反省由于搬用前苏联的弊端,另一方面却又搬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以代替自己的思考与创造,并且仍以否定传统为代价。这是值得深思的。中西文学艺术分属于两种很不相同的文化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从西方科学技术先进的事实中推断出西方文学艺术也同样先进的结论。;

模仿、照搬外来的文化模式、观念、方法,而不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结合、融化而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美学,至20年代开始在高等学校开设美学课,并陆续出版了各种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美学文章,但在质上却又是照搬西方(包括前苏联)模式,范畴、命题、体系都是西方的或模仿西方的,我们祖先所创造的范畴、命题和重要思想观点却长期搁置、无人问津。这是“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影响的必然结果。当然,西方的美学理论我们必须借鉴,它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会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思想营养。但西方的美学理论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美学理论建构,因为西方的美学理论是西方文化的结晶,并不是全世界普遍适用的。我们也不要企图建构全世界公用的美学理论,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化是多元存在的,各有自己的民族特征,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规律。同时,美学不是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而是揭示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属于人文之学。文化不同,人文精神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心理、审美风尚、终极关怀等是很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从西方美学乃至其他民族美学中汲取异质因素,与们固有的优良传统融合、碰撞、消化,从而才能创新。;

完全按照西方模式来衡量中国美学史的实际,用西方的审美标准取舍中国的思想资料,有削足适履之嫌。例如,有人撰写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时,大谈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其实,孔孟老庄乃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十分抽象的美的本质并不感兴趣,很少直接谈论这种问题。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美的境界、美的形上精神。他们追求这种精神境界,不像柏拉图那样进行抽象的思辨和推导,而是进行鉴赏、体验、感悟、洞观,因此在形式上也不见逻辑体系。所以,大谈孔孟老庄如何论述美的本质,无疑是无的放矢。当然,中西美学和中西文学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求同、相互印证、相得益彰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有不同甚至相互反对之处,这尤其不能忽视。由于中西文化不同,才使中西美学各有自己的论说形式,中西艺术才各有自己的民族风格。西方艺术以自然科学为其理论基础,侧重于写实和客观描写,结果落实到认识论;中国艺术以为其理论基础,侧重于写意和主观表现,结果落实到育人的实践;二者的思维方式、表现方法、价值取向很不相同,各有长短。可以说,中西艺术没有完全相同的范畴、命题和论说形式。正因如此,中西对话交流、取长补短、融合出新才是必要的,才能有发展、创造。因此,进行深入、系统的跨,乃是未来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认识前提,也为美学创新展开了广阔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西美学比较,才能做到深刻、符合历史实际;才能通过比较,认识优劣,择善相从,吸收消化,吐故纳新。中西美学融化出新,这是我国未来美学理论建构的主要途径,也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鉴于以往的经验,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应当做到:一是中西美学融化出新,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能割断历史,否则未来美学的发展便会失去根基,没有了生长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美学的发展既要吸收西方美学的异质因素并加以消化,同时又必须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这样的中西比较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抱残守缺”。二是中西美学比较研究要求研究者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对中西文化各自的优越性、局限性和生命活力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清除“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才能正确掌握比较的标准。三是中西美学比较要求研究者对中西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体验,对自己所比较的范围要有系统深入地研究,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做出独到的建树。;

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途径;

薛富兴

现代意义的中国美学研究从王国维开始,他用西方近代学术方法和观念审视中国古典审美传统,发现了在传统学术视野下很难发现的东西。此后,以宗白华、朱光潜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在深入认识中华审美精神个性方面,得出许多精到的认识。但整体而言,20世纪前期是一个集中输入西方美学理论、尝试基础理论建构的时期,中国美学研究处于零星讨论、尚不系统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美学研究进入全面系统研究的新阶段,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中国美学史着作,断代史和专题性研究着作也层出不穷,发表的单篇论文则更多。从此,中国美学与美学理论、西方美学鼎足而三,被视为美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分支,初步建立起中国美学这一美学分支学科,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发展的大致轮廓。这打破了20世纪前期以西方美学为美学的局面,充分注意到人类审美意识中的民族文化个性,使美学学科内部的生态结构更趋丰富、合理,对美学在中国的深化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中国美学研究已成为成果丰硕的一个领域。

当然,20世纪后期的中国美学研究也有其局限。最主要者有二:一曰基础薄弱。依理,一门学科的建立当从具体、微观的专题实证研究开始,只有专题研究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通史式的宏观成果。但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研究正好相反,一开始便是通史式研究占主导的宏观研究阶段。着者积数年之功来言说数千年审美传统,其粗疏程度可想而知。即使是单篇学术论文,也以大话题居多,缺乏扎实的专题实证研究,有先天不足之症。二曰观念研究。现行中国美学研究大多停留在审美观念梳理阶段,观念只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后阶段、最抽象形态,审美研究若只停留于审美观念,没有更质朴、丰富的审美实践来支撑,将始终是无根之苗。这一点,现在已开始为美学界所认识。;

中国美学研究正处于自我深化的新阶段,其具体途径有四:;

化宏观

:应届

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为微观,走出通史情结,重新回到具体、实证的专题研究,重新做断代史、专题史的研究工作,补先贤之未足,为中国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对中华意识发展的具体情形尚知之甚少,诸如中国自然审美史、工艺审美史、生活审美史这些极具意义的专题,尚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只有这些较为具体而又有普遍启示意义的专题研究成果出来之后,我们对中华审美意识发展才会有更符合实际、更新、更高的认识。;

化观念为活动,走出理论文本,回到生动、丰富的大众审美实践,回到更质朴、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器物、文字中,重新做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美学史首先当是现实的审美活动史,观念的梳理当是终结而非起始环节。美学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从丰富复杂的现实生命活动中分析审美要素,从浩如烟海的器物与文献中爬梳审美的蛛丝马迹,确是一桩苦役,但不下如此功夫,中国美学研究便无以深化,永远只能处于前科学阶段。这实际上是以实证专题研究补课的方式来超越20世纪后期的观念研究。;

以中华审美的特殊性材料来解决人类美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充分展示中华独特审美精神视为中国美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其实这只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初步。若仅以审美民族个性呈现为职责,中西美学将永远各自言说而无法形成人类共享性美学知识体系,中国美学研究也就失去了普遍性学术价值。中国美学研究若没有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普遍性学术视野,没有美学基础理论,实证研究也将很难深化、提升。因此,以中华审美独特性材料为基础,提出一些对研究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史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解决一些西方美学尚未提出,或虽已提出却还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共享性知识体系,如此才能提升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价值,所谓美学的“失语”、无平等对话权、中西美学各自为政等问题,也才会逐步得到切实解决。;

坚持审美世俗本性,发扬中华审美传统。审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当下感性立场决定了它永远是最世俗的精神生活。中国有深厚的以审美乐生的文化传统,自然审美、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审美在中华古典文化中全面展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些正需要在当扬光大。较之西方那种以审美为真理、信仰的传统,中华以审美为乐生之情的传统更符合人类审美活动本性。中国美学在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两方面都有精彩的思想文化资源,因此,在促进当代美学基础理论建设和现实人文关怀方面,中国美学研究应该有极好的前景。;

现代性视野中的美育学科建设;

曾繁仁

美育学科的发展从来都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紧密相关。在化之前,人类社会只有美育活动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育学科。美育学科的产生,应以1793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为标志,该书意在通过美育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性的分裂”。而“二战”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针对的科技化、工具化和职业化倾向,提出了包含艺术与其他人科的“通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美国盖蒂艺术中心为使美育更加规范化并列入课程体系,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在我国,首倡并实施美育学科建设者为蔡元培,他将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五个方面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提出“德、智、体、美和生产技术”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不过,美育学科建设的真正起步,则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不仅把美育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而且将其提到“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高度。教育部于1998年和2002年先后了《全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98-2001)》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前一个规划带有拨乱反正、恢复美育学科的性质,后一个规划则已立足美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内涵丰富而切实可行。同时,我国还组织成立了全国性的艺术教育委员会和美育的相关学术组织,出版了数量可观的美育教材和论着,极大地推动了美育学科的发展。;

美育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这两个相关学科本身的发展:从美学来说,美育学科的发展将使美学学科由抽象的本质主义探讨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从教育学来说,美育学科发展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构筑了融会二者的桥梁,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从整体的社会发展来说,面对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化步伐,美育学科的发展对于不断膨胀的工具理性、精神焦虑与市场拜物,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疗治和补缺。可以认为,在当代,美育学科的发展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

从长远建设来看,美育学科发展须在现代性视野下遵循学科自身规律加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人的生存状态“美化”和“非美化”的二律背反现实,从学科建设所必具的“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各种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这一基本要求出发,开展学科建设工作。这里,所谓“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就是从美育学科的“审美力的培养”这一基本范畴出发,面对当前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形势,吸收当代美学领域富有价值的现象学、阐释学、存在主义、学美学和文化诗学的精华,构建具有新的内涵的当代美育理论体系,并做到古今中外各种美育资源的综合运用。从我国古代来说,源远流长的“中和论”美育思想的价值,就在于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天、地、人交汇融合为指归,最后落脚于文与质、外在与内在、入世与出世高度统一的“君子”的培养。这是一种迥异于西方古代感性与理性二分的“和谐论”美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应予批判地继承。可惜的是,这种“中和论”美育思想的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而对于西方,除重视古希腊以来“和谐论”美育传统之外,还更应重视西方现代、特别是20世纪以来以突破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为特征、以追求人的“诗意的生存”为目标的美学与美育思潮,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重视我国现代以来以王国维、蔡元培、鲁迅为代表的美育思想传统,特别是对于近五十年来,包括新时期以来的美育理论和实践,更应给于重视和继承发扬。由此,在诸多资源的基础上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美育学科体系。

所谓“独立的研究方法”,是指美育作为交叉学科应立足于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吸收当代学、、教育评价体系与脑科学的种种方法和成果,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当代美育研究方法。其中,尤其要重视当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和脑科学的发展。而从教育评价体系来说,目前存在两种教育评价测试体系:统一的智商评价测试体系和以个人为中心的情景式评价测试体系。如果地依照智商评价测试体系,则美育与德育等非智力教育一定会被放到不重要的位置,从而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因此,只有遵循以个人为中心的情景式评价测式体系,美育才可能拥有其应有的地位。只是这方面的具体操作难度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由于美育同教育学科的关系,它同心、特别同“神经 心理学”与脑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如我们所熟悉的美育所特具的“开发右脑”、“情感升华”、“肯定性的情感评价”等,都同神经心理学和脑科学有关。因此,美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必要借鉴脑科学的成果,使之具有自然科学的重要支撑。至于“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目前应侧重从现有艺术教育队伍出发,通过和学术的渠道来采取措施,尽快提高其实际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吸收相关学科的学者参与研究,逐步形成一支同我国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美育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质高量足的美育学术队伍。应该说,从时代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两方面来说,我国的美育学科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取得更大发展。;

文艺:问题与希望;

王德胜

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理论“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之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努力,文艺美学研究及其学科化建构不仅追蹑了现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意图——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现实态度。;

值得瞩目的是,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文艺美学在中国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不过,也正因为文艺美学之短,其学术发展中难免存在种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体现在有关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上。如果说,提倡文艺美学的学科化建构最初具有某种“应时而生”的性质,主要是为了强调文艺回归其自身属性,因而有着鲜明的理论应用企图;那么,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我们便不能不严肃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被当作特定学科或美学分支来建构的文艺美学又如何才能确定它自身的学科性质?对此,目前各种有关“什么是文艺美学”的认识,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文艺美学是美学(包括文艺理论)问题的特殊化或具体化。然而,这种认识不能真正令人满意,因为它仍然无法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方面真正有效地区别文艺美学与美学、文艺理论的学科界限:难道为了保证文艺美学的独立性,美学在思辨层面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的探讨、文艺理论从具体审美过程出发对于文艺活动的研究,就必须无条件地“让渡”给文艺美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又将带出一个新的、悖论性的学科建构难题,即为了区别于美学的存在形态,文艺美学必须有意识地淡化对于美本体的思辨,弱化美学思维之于具体问题的统摄性;而为了撇清与文艺理论研究的相似性,文艺美学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艺术问题的美学抽象性,增加文艺美学的光色。应该承认,这个学科建构上的难题,还没有在当前的文艺美学研究中得到有效克服。它不仅影响了文艺美学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们对文艺美学存在合法性的信心。;

那么,解决文艺美学的定位问题、化解文艺美学学科建构难题的希望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个希望就在于我们转换态度,把文艺美学从一种学科形态转向一种具体研究形态来加以理解,即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明确指向了对文学艺术问题的深刻把握。因为很显然,既然文艺美学的讨论话题基本上都可以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中找到其叙述形式,而20世纪以来各种美学、文艺理论研究不仅没有拒绝艺术的审美考察,而且正越来越趋向于把研究视点深入到艺术母题之中,那么,文艺美学的研究其实就可以被理解为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它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质言之,文艺美学的定位可以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中获得确立,“学科化”的“文艺美学”实际就是一种当代形态的“文艺的美学研究”。;

因此,依照美学、文艺理论的当展特性来寻找深化文艺美学的真实理论问题,以对问题的确定来奠定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当代研究形态的合法性基础,以对问题的阐释来展开文艺美学研究的合法性过程,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而当前文艺美学研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中,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者有三:第一,艺术现代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的关联。这其中又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现代性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性质、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内涵及其在文化现代性建构中的位置、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合法性维度。第二,当代大众制度对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效果的具体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实现过程和美学意义。由于当代艺术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众传播的具体特性,因而只有把艺术效果问题与整个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问题加以整体考虑,我们才能获得对于艺术审美本质的当代性把握,在理论上真正体现现实的价值和立场,文艺美学研究也才可能产生理论的现实有效性。第三,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的现实美学关系。把艺术活动与人的日常活动的关系放在现实生存语境中来把握,既是对当代艺术的美学追求的一种具体认识,也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体现自身当代追问能力的内在根据。;

西方美学研究之展望;

朱立元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包括美学原理及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每一步进展、每一次突破,都主要以西方美学为参照系或借鉴对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1世纪,中国美学建设面临重大的突破发展和历史性机遇,而研究和借鉴西方美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新成果,对于中国美学理论的创新(包括中国古代美学研究视野的拓展)仍然是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我国的西方美学研究现在还只是起步阶段,研究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在21世纪,西方美学译介工作还需要大力拓展。20多年来,西方美学的译介在我国虽初具规模,但从整个西方美学研究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不但有些重要时期如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涉及美学内容的译作太少,而且美学史上有些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的相关译着也不够完备,如美国经验派、德国理性派和浪漫派,以及除狄德罗、莱辛以外的欧洲启蒙主义美学家等;19世纪欧洲美学史上许多重要美学着作至今未见到完善的译本;20世纪美学译着虽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但许多重要代表人物的美学论着或相关论着还未曾译介过来,尤其近一二十年里大量新的重要论着(不限于纯美学论着,包括和文化批评方面的着作)还来不及介绍进来,有的甚至根本未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对于已经介绍进来的大批各个时代的美学着作,我们的研究工作也还跟不上,许多重要着作至今没有被认真、系统地研究过,有的甚至从未引起注意。受到普遍关注的不外乎那么一些屈指可数的热门书。所以,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大有可为。;

其次,与译介工作密切相关,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与也远非无事可作。断代史研究更是大有文章可做,上面所提到的缺少译介的时期和学派都值得专门研究并写出断代史或学派史。尤其是,当代特别是近二三十年的西方美学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的与后现代的美学共生共荣,它们都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及时、深入的研究。;

再次,西方美学的范畴与范畴史研究需要大力发展。美学范畴作为各种审美现象的本质、关系的规律性表达和概括,是美学思想和观念的理论形态。在某种意义上,西方美学范畴史研究是对一般西方美学史研究在理论和逻辑上的提升,又是对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我国对西方美学范畴的专题研究虽有一些论着,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至于范畴史的研究更显得薄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可以提升到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史层次来进行,即可以把特定时代以理论形态呈现的美学思想,与那个时代以具体审美意识、观念、趣味、风尚、艺术创作等体现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原生态的审美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阐发而相得益彰。;

第五,对创始人的美学思想还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我国,对马克思《巴黎手稿》的研究固然已取得可喜成果,但是,马克思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有划时代的贡献,我们现有的研究还仅是初步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仅属于19世纪,还属于20世纪和21世纪,其中许多重要观点、见解、思想极富现代性和超前性,现代西方不少美学大家的思想都曾从马克思那里受益或得到启示。我们不应拘泥于对《巴黎手稿》进行逐字逐句的诠释或注经式的读解,而应以现代眼光从现代性和马克思的历史性超越入手,从德国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历史脉络上,从马克思对20世纪西方 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美学流派的巨大影响中,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这不仅对整个西方美学尤其是当代西方美学的研究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当代中国美学的理论创新和建设。 ;

当代体育论文篇8

关键词: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逻辑脉络;逻辑重构;中国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17-04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思想史与体育史的学科归属与理论分野都没有形成明显的区隔和划分,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史理论研究的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思想史研究开始成为我国体育史研究的独立领域和重要支脉,但是在体育思想史内容拓展和研究范式建构上还需加强。

1 我国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的逻辑脉络

1.1 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为线索的循规性书写形态

在我国思想史学术传承脉络中,梁启超、蔡尚思和侯外庐等开拓者以精英思想家为轴,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基础上对精英阶层的哲学、经济、政治、宗教和科学等社会思想进行综合研究,形成了精英思想研究的学术传统。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受这种思想史研究范式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为线索的循规性书写形态。1984年,国家体委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印了日本体育史学家绦田基行的《体育思想史》。礤田基行的《体育思想史》将社会精英体育思想和经典文本体育思想视为解释、判断、处理体育现象和运动竞技图景的必然脉络,对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概念范畴体系的形成和体育思想的理论化思考有很大影响。

“研究思想家个别人物的思想或某种社会思潮,理所当然地是思想史的主体内容”。郑振坤的《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是我国当代第一部以体育思想史命名的体育史专著,深受绦田基行《体育思想史》研究范式的影响,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为书写线索,将我国历代社会精英和传统经典典籍的养生思想、军事体育思想、娱乐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按历史时期分别叙述。乔克勤和关文明的《中国体育思想史》、王俊奇的《近现代二十家体育思想论稿》和吴在田的《体育思想史简介》也沿袭了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为线索的循规性书写形态,但在研究视域、史料运用和书写路径上有所突破。戴伟谦的《程登科之民族体育思想》通过史料文献的搜集考证和口述资料的分析整理,深刻地诠释了我国现代体育的拓荒者程登科先生1930年代的民族体育、全民体育化、体育军事化与军事体育化等核心思想。申伟华的《体育思想概论》以体育思想为书写轴心,结合体育社会现实,阐释了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育群体事象,考述了时代我国体育的社会嬗变和社会互动关系,构建起我国体育思想史与社会生活史沟通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

1.2 以社会体育思潮研究为中心的话语性书写形态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社会思潮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表达,能够塑造、引领社会存在,当然也会影响到体育存在。在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中,社会体育思潮承袭了拷问体育合理性存在的批判性话语风格。

郑振坤的《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和乔克勤、关文明合著的《中国体育思想史》虽然是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为线索的循规性书写形态,但仍然或隐或现地将人天观、贵身观、寿夭观、形神观构成的元气生命观,以及和、养、常和度4个核心范畴构成的整体平衡健康观融铸在以社会体育思潮研究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史话语性书写形态中。许义雄在《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中将养生体育、军国民体育、锦标主义等体育思潮及其核心价值观作为话语性书写中心,确立体育思想史话语谱系的解说结构,主张运用整体的观念来解释和描述我国体育思想史,把体育思想史的孕育过程当作一种结构整体来研究,从而确保体育思想史分析内在本质的完整性,将重构体育思想史的事实判断与认识体育思想史的价值综合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谭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思想史》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体育思想史研究》都是以社会体育思潮研究为中心的话语性书写谱系,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从先秦以来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体育问题的思想方式,现在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命观、身体观、健康观和体育生活中的观念、范畴和独特认识,并以现代科学体育话语体系为参照,建立起民族本位的体育话语体系,以实现东西方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平等对话。以社会体育思潮研究为中心的我国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克服了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和经典体育话语文本研究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加强了体育思想史与社会生活史、政治思想史间的联系,避免了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中孤立化和碎片化。

1.3 以多元理论视角解读体育思想为路径的建构性书写形态

随着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理论范畴与方法体系不断介入体育思想史研究,我国体育思想史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于加强体育思想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我国传统体育思想史研究缺少形而上的传统,面临如何从社会体育现象或民众日常体育活动中提炼出更多本质性的问题。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只要不脱离历史,在尊重体育史实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后现代史学方法、比较的方法及多元互动的观念、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证实与证伪相结合的方法、计量方法等都各有其价值,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来确立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以多元理论解读体育思想为路径的建构性书写形态做了富有建设性的尝试。

2008年,杨向东等主编的《中国体育思想史》,将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和社会体育思潮研究契合,实现了“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应当如何互相说明”。在体育思想史研究上“台北学者重资料,大陆学者重方法;台北学者重描述,大陆学者重解释;台北学者重分析,大陆学者重综合”。近年来,我国不少年轻学者纷纷调整体育思想史研究的视角,变革传统的体育思想史研究模式,自觉反思自身史学观念和更新体育思想史研究方法,表现在把握历史主体与主线的基础上,努力以多元理论解读体育思想为路径来建构书写我国体育思想史。陈晴的《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人与嬗变》对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内容、进程、结果、变迁以及新式体育传人与嬗变的内在规律、外在现象等进行全面考察,系统地分析了清末民初的体育思想史与社会生活史、基督教会史、政治思想史等之间的关系。刘祖辉的《我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吸收了年鉴史

学派倡导整体史和长时段研究的史学理念,对我国近现代武术思想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体性研究。刘媛媛的《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以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为基础,将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置于身体观的语境下来考察,建构性的书写我国体育思想史。

2 我国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的逻辑重构

2.1 不断地扩张、分化和重组我国体育思想史的问题域

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中国社会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传统,是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体育现实有效接轨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学本土化的重要内容。在追随西方体育理论话语和思想谱系的过程中,我国体育思想史发现西方体育理论话语和思想谱系不能完全解答我国体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只能不断地扩张、分化和重组我国体育思想史的问题域。

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大多数著作都停留于表面的历史现象勾勒层面,至今仍未获得某种令人满意的突破”,不得不扩张、分化和重组我国体育思想史的问题域,从我国体育思想史“本然”的意义出发,对我国体育思想史“学术”、“学术史”、“学术传统”进行追问。郑振坤的《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乔克勤和关文明合著的《中国体育思想史》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体育思想史研究成果,确立了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我国体育思想史的基本范式,本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强调体育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结合,对我国体育思想史的内涵、演进、特色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严密论述。2000年以来,我国体育思想史的问题域进一步扩展、分化和重组,进入以方法论与诠释方式多样化、个案研究与现代诠释为主的时期,崔乐泉、杨向东、谭华面对体育思想史“是什么”“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域,建立植根于具体体育史语境、本体论意义上的体育思想史理论立场,开始将体育思想史转向“一般的思想史”。

在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语境中,不断地扩张、分化和重组我国体育思想史的问题域是重新理解、设计和规划我国体育思想史现代学术谱系的路径之一。我国体育思想史只有不断地扩张、分化和重组问题域,梳理好、分析好和界定好“什么是体育思想史”“体育思想史写什么”“如何写体育思想史”,才能实现我国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的逻辑重构。

2.2 实现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范式和理论自觉的自主性建构

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视角、历史解释、理论思维、范式突破上还没有实现深度研究,在体育思想史核心命题和基本预设上没有形成理论自觉。我国学者在体育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上还是过于偏狭和单一,主要着眼于“文献学”“史料学”的范畴,没有具备“思想史…‘观念史”的眼光。我国体育思想史还可借鉴许多其他的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路径,如尼采的谱系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黑格尔的精神史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分析等,实现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范式和理论自觉的自主性建构。

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一直以来注重知识精英、政治精英体育思想分析,从郑振坤的《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乔克勤和关文明合著的《中国体育思想史》到崔乐泉、杨向东主编的《中国体育思想史》,都试图从体育思想本身的逻辑线索中总结出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注重体育思想史的宏大叙事,力图实现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范式和理论自觉的自主性建构。我国传统的体育思想史研究比较注重对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精英体育思想的研究和把握,而较少关注日常体育生活的思想叙事。“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体育思想史研究需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转向日常体育生活史,将研究视野转向更为广阔的体育思想世界。陈晴的《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人与嬗变》和刘媛媛的《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就已经具备了这种理论自觉,对我国体育思想进行了脉络化的思想梳理,但呈现的体育思想谱系仍然非常零散。

在目前的国际思想史研究中,概念史正成为重要的研究范式。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方万邦为代表的体育思想史家就开始进行了概念史研究,通过研究“什么是体育”这类元命题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接受、转移和扩散来揭示体育概念是如何成为学术研究中心和影响社会体育生活的。新中国成立后,方万邦先生一直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使体育概念元命题研究成为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范式,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意识形态史、体育社会生活史研究遥相呼应。林笑峰、杨文轩、周爱光、陈琦等在体育思想概念史研究中力求摆脱体育学知识制度、观念视野的影响,对体育元命题概念被移植、使用中的各种情况进行积极收集、分析,进行体育思想史意义挖掘和思想考察。

在当代知识制度和学术谱系下,保持学科活力就必须明确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范围尚不确定,又何以进行研究或诠释?”为了有效达成“了解过去,解释现在”的学术旨趣,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必须在回归传统体育思想史情境中立足当下现实,不是以现成的、先验的思想史考察尺度在资料文献中体认、演绎体育思想,而是应用多元史学理论的知识框架与理论范式,综合考量知识精英和社会大众的体育思想和行动主张,在思想史逻辑上呈现他们如何以社会体育秩序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回应社会体育现实问题与运动健康矛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礤田基行[日],体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2]李文海,进一步拓展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10-25

[3]郑振坤,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4]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5]王俊奇,近现代二十家体育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6]吴在田,体育思想史简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戴伟谦,程登科之民族体育思想[M],台北:师大书苑,2000

[8]中伟华,体育思想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9]刘福州,略论社会思潮引领机制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7-12-29

[10]许义雄,中国近代体育思想[M],台北:启英文化公司,1993

[11]杨向东,崔乐泉,中国体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闻昊,触摸中国近代体育跳动的脉搏一评徐元民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体育思想之传播》[J],体育文化导刊,2001(6):60

[14]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5]刘祖辉,我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6]刘媛媛,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17]戴登云,黄莉,现代中国学术传统及其问题域[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7

[18]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19]李宏图,改革开放以来的西方思想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9(5):33

上一篇:体育科技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校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