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20:48:55

初中生自我总结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理想课堂模式 初中生 课堂展示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课堂展示环节的有效进行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掌握课本内容,改善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段,是培养其掌握自主学习与相应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学生展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历史知识水平,而且可以满足历史学科注重梳理脉络与总结知识点的学习特点。要想切实可行地完善初中生课堂展示环节就需要着力培养初中生的课堂展示能力,课堂展示能力有所提升才会促进最终学习成绩的进步。

1.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

要想切实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展示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课堂展示欲望,通过欲望的牵引提高能力。我们通过明确课堂展示意义、加大奖赏力度和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

1.1明确课堂展示意义

我们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堂展示欲望,首先就要使其明确课堂展示环节实施的意义。这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老师和学校的大力宣传教育。课堂展示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与提升,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是一个由学习到领会再到讲解的过程,是提升初中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1.2加大奖赏力度

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奖赏的形式激发初中生的课堂展示欲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榜样的力量拉动落后学生,激发其课堂展示欲望。

1.3丰富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课堂展示欲望。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必要修改,去除繁琐无味的内容,添加生动有趣的内容。ppt、视频教学等新鲜教学方式也可以借鉴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其课堂展示欲望。

2.明确教师职责

当学生有了强烈的课堂展示欲望后,老师要做的就是认真引导与辅助。总的来说,初中生课堂展示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学生自身,老师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从旁辅助与指导。大体的课堂展示内容都是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本内容基础上的自我总结与提炼,不应该掺杂进老师的观点与表述。老师应该在学生难以进行思考挖掘时出现,给予必要的指点与建议。

2.1课堂展示前的准备

老师要在课堂展示环节进行前对课本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与学习,大致归纳出可以展开的内容。同时,老师要为学生做好必要的前期铺垫与讲解,告诉学生应当能够注意的问题与关键。

2.2课堂展示中的考察

老师要在课堂展示中对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述进行认真仔细的考察,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避免问题扩大化。这个环节是初中生课堂展示能力提升的基础,需要老师认真对待。

2.3课堂展示后的评价

老师要在课堂展示环节完毕后对学生的讲述进行总体评价,指出其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与方案。评价的范围包括主题内容的讲述、行为举止、声音表情等方面。老师的整体评价对于学生自身查漏补缺是很有效的,自己通过这个环节才能使学生明白自身不足,切实有效提升课堂展示能力。课堂展示后的评价工作是初中生课堂展示能力提升的基础,需要老师认真对待。

3.学生自身的努力

上面讲述的都是来自于外界的辅助因素,现在要讲述的是来自于自身的影响因素。初中生作为课堂展示环节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其不断努力与完善才能切实的提升自身的课堂展示能力。

3.1改善学习方法

课堂展示环节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对于课本内容有足够了解与感悟,而了解感悟的获得则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基础。初中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段,是培养其自主学习与掌握相应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不光是历史这一门学科,每一门学科都要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时的预习、复习、查漏补缺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3.2摒弃畏难情绪

大多数学生反映自己不参与课堂展示是由于自身害怕出丑、不好意思、惧怕老师责怪。其实,这些都是初中生常见的畏难情绪,在初中生群体中十分普遍。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老师日常宣讲,使其明白课堂展示的意义在于提高学习成绩而不是在于老师责怪学生。有了明确的开展目的相信广大的初中生会尽早摒弃畏难情绪。

结语

课堂展示环节作为初中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与实践。初中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段,是培养其自主学习与掌握相应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对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展示能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都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新课标;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改革给以高度的重视,以满足社会对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提出的高要求。近年来,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化学教师在总结原有的教学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寻找到了更适合现代初中生的教学方法,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一、现代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中,现代初中化学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仅要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综合能力,还要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1.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

目前初中化学教师仍然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顾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只顾着在做笔记,然后课后是繁重的课业;教师课堂教学只注重量而不考虑质的问题,学生只注意听而没有学会思考,使初中化学课堂显得很呆板,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提高,达不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2.教学目的不明确

很多初中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注重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能为初中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能及时帮助初中生拓展视野,不注重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3.教学内容不丰富

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很多都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使初中生能学到的化学知识受到限制,导致初中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得不到提高;化学方面的活动较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使初中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快速提升。

二、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标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注重实践,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要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增强化学学习兴趣,注重互动

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要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化学是一门综合学习学科,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带动学生进行化学学习,通过各种方法让初中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初中教学中,初中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让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变得轻松,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生化学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2.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多种化学活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自我总结和综合素质修养提升,从而使化学教学更有效,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初中生之间的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针对课堂上易溶于水的碱性物质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初中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初中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它可以拓宽教学范围,让初中生学习更多的知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化学学习活动,如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情景剧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中,由于比赛内容的不同,初中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素材,从而锻炼了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与此同时,丰富的化学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化学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初中生的协作能力,达到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目的。

3.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注重实践应用

新课标要求下,初中教师在化学教师中,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让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和具体。所以,初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将课文中一些内容用生动的画面展示出来,用卡通动画人物和声音进行讲解,使化学知识变得形象,有立体感。例如,在进行化学之最的教学时,采用视频将各种物质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短片,可以帮助初中生很快进入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加深化学之最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达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代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有效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教学外,还要让初中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化学带来的乐趣,明白化学相关知识的运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初中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充分理解,增强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67-01

随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初中生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探索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我们教育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本人一直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并且非常注重对初中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我谈一谈对此课题的认识和探索。

1.积极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高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初中生能够积极、高兴地探究知识,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克服以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支配者,学生是被支配者,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多地强调了我们教师的支配作用,却忽视了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我们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充足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喜好和个体差异,以宽容、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真正参与到在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小主人,从而形成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这种教学环境影响下,初中生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数学潜质与创造思维。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总是和颜悦色的教学,以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面对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快乐,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创新兴趣,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毫无兴趣的强迫学习,将会限制初中生创新思维。兴趣才是初中生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源动力。我非常明白这一点,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我会安排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只要学生努力努力就能解决,同时它又是初中生想了解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因兴趣而多思,因善思而质疑,进而自觉的去探究、去创新。

我还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形,积极培养初中生的兴趣。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物品本身就是由几何图形组成,有的是由教科书中的重要理论创造出来的的,也有的本身就是几何图形,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审美特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中几何图形的美,带给孩子们最大的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几何图形带给我们的美。与此同时,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把我们日常生活的图形联系到数学教学中去,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共鸣,使孩子们产生创造几何图形的欲望,然后使他们不断创新,进而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近几年数学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几何图形创新大赛,在图形设计中,让初中生插上创新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在几何图形创新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积极调动他们创新的兴趣,进而促进初中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

3.积极鼓励,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为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自我评价能力并不高,常常以我们教师的评价为目标,并且常以我们的评价来评定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教师应对初中生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尤其是他们的正确行为我们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的鼓励和赞扬,以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我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就经常使用“你回答的很好!”“比上次好多了!”“你回答很棒“再接再厉!”等等激励语,给同学们及时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我对他们的认可与赞许,进而使他们在创新之路上不断攀升。当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初中生还不是成熟的个体,在探索创新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帮助他们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且积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这种肯定与鼓励会有效保护孩子们不断创新的积极性,促使初中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不断创新中去,这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

4.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学到的只是被接受的死知识,很少去积极探究,所以很难以再创新了。要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摒弃原有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积极培养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不断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公式和定理的总结过程,让他们把讨论过程变成自己不断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我还非常注意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创新,我会充分利用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共同交流,让初中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并且是教科书中没有提到的、他们自己讨论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大大提高了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喜欢探索、发现,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创新素质,为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效益的方法

效率,是人们实践探究活动的“总追求”、“落脚点”。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及课改的实施,其效率所隐含的内在特性和衡量标尺发生了丰富的变革和深刻的变化。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科目标要求通常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构成。初中生作为其重要参与对象,衡量评判有效“参考”。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中心’,学习能力培养是其教学活动的‘重心’。”因此,笔者认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应围绕学生主体做文章,让数学课堂师生充分互动起来,主体技能得到充分锻炼。鉴于上述感知,笔者现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实施互动协作教学活动,让初中生主体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由主体参与教学程度决定,课堂进程需要主体深度参加和积极互助。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广阔“舞台”,课堂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双边性和互动性,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初中生引入和纳入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探析等双向互动模式,组织初中生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进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遥相呼应,同频共振,互动协作,主体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如“矩形的性质”一节课“矩形的性质”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者采用实验操作法教学手段,运用“师引生探”的形式,与初中生一起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学习工具动手测量矩形图形及折叠矩形图纸等,逐步引导初中生将测量和折叠的图形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要求初中生通过同桌讨论活动,总结概括出矩形图形所具备的特性为“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同平行四边形);(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初中生对矩形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师生互动、共同探知矩形性质的教学活动,将学生作为课堂重要“生力军”,其学习主体特性得到有效凸显,提高了初中生的数学认知程度。

二、实施探究解析教学活动,让初中生数学能力得到充实锤炼。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生有效“升起来”,是初中数学的最根本、最现实的要义。教育实践学指出,课堂是学生锤炼、提升的“平台”,课堂教学进程就是学生锤炼技能的实践进程。当前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考评标准之一,就是学习对象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预设和生成进程中,要始终树立“学生核心,能力第一”教学理念,将数学技能培养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引导主体深入思维实践,组织主体深刻思考研析,指导主体深切概括判断,在充足实践和有效指导下,切实锤炼和培养学习能力。

问题:如图所示,D,E分别是三角形ABC边BC,AC的中点,AB=2AF,试判断四边形AD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学生解析:该案例要证明ADEF的形状,应该借助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内容,构建等量关系以此证明。

教师指点,强调指出:该问题证明时,要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学生完善,推导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以得DE与BF平行,DE与AB的关系为1∶2.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内容,从而判定出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活动,过程略。

教师组织同桌之间批改解题过程并深入交流。

教师与学生结合探析案例进程,共同归纳解题方法: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是该问题解答的关键。

上述案例教学活动,初中生成为案例解答的“主要实施者”,并在教师科学有序的指点和引导下,完成了问题条件内容的探知、解题思路的确定,以及解题过程的探析和解答方法的概括等探究实践“任务”,初中生主体得到了有效锻炼,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改核心精髓。

三、实施反思评析教学活动,让初中生数学学习素养精益求精。

学习实践活动需要学习主体进行深刻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整改,以期达到学习方法、解析素养、学习效果精益求精。初中生在课堂学习探究中,需要对自身学习活动进程表现及效能进行全面的认知和深入的“总结”及深刻的“反思”。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引者,承担着指导评判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及效果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初中生学习实践的评判工作,运用教学评价,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活动、解析思路、解答过程及学习效能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判,多给予肯定评价,保护初中生学习积极性,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评价,组织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评价,让初中生成为学习活动“评委”,对他人学习活动进程进行评判,并深入交流评判观点,相互借鉴,形成科学评判结论,使初中生在他评和自评活动中,学习缺陷有效改正,学习效能有效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进程中,在做好以上所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创新教学方法举措,合理设计教学步骤,科学预设教学预案,助推课堂教与学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杜惠蓉.新课程条件下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2]朱菊根.深化课改高效教学――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即我们通常说的“后进生”,其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提出的,特指那些智力正常但有学习障碍的初中生.与同龄的大多数初中生相比,学困生在课程学习上比较落后,需要用特定的教育措施来挽救.需要注意的是,“学困生”可以称为“后进生”但是不能称为“差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每一个初中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存在客观差异,但是并不能以此就来推论他们在智能的悬殊或学业的优劣,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初中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存在畏难情绪

笔者发现,当前初中物理学困生普遍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基本的求知欲望,学习意志也比较薄弱.兴趣缺失进一步表现就是恐惧心理,有些学困生面对较复杂的物理原理和较难理解的物理公式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此也就不能在行动上去努力学习.另外,有些学困生的自制力比较薄弱,不能集中精力控制自己去学习物理,学习物理的意志力会逐渐消失,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2.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智力水平,而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差,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困生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将大量的学习时间花在记忆公式和忙于计算上,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往往只是对公式的理解,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

3.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首先,教学对象“一刀切”现象严重.教师教学上要求“统一”或任意拔高.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知识、个性差异的初中生,经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统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学要求对学困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其次,教学方式死板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初中的教学评价多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标准.课堂教学普遍采取教师讲,初中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缺少创新,学生学习也缺少主动参与.

三、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有效对策

1.培养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意志

首先,激发学困生的学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热情是做事的动力,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兴趣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激发初中生的探求物理知识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意志.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初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有强化和提升作用.在这方面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用典型事例来进行情感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榜样言行和生动范例来教育初中生,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

2.培养并提高学困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在某些活动中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自信心和情感因素.将自我效能感纳入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范畴之中,把它视为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因为自我效能感不仅会影响到初中生学习任务的设定、努力的付出程度,还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心态.学困生应不断总结自我学习的成果,利用学习的榜样力量,找到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首先,要定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设定相当的学习目标.其次,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通过榜样获得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估.

3.注重对学困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辩证思维.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只有拥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更加客观辩证地认识各种物理现象,顺利学习和理解各种物理规律.例如,在物理教师在教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运动和相对运动的理论知识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思维来理解成对的概念.

其次,要培养学困生的形象思维.学习物理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思维,而且在在物理学中,很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象思维来揭示的.例如,浮力规律就是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的.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理解较抽象的物理问题,如,在讲解力学原理时,可以举一些杂技表演的例子,演员平躺在沉重的钢板下,两个大力士用铁锤轮番敲击置于钢板上的砖块,结果砖碎,人却丝毫未受损伤,通过这个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秘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而且让学困生在不断思考中渐渐喜欢上物理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矫淑娟.关于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0(1).

[2] 陆林.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古文教学;阅读能力;三部曲;目标;精读;泛读

1前言

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是学生建立完整语文学习素养的基本技能,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应该在初中古文教学中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培养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发展的价值体系和目标体系,强化初中古文教学的精读过程,搞好初中古文的泛读教学,依据初中生古文学习规律和文学能力形成规律,更有效地形成高品质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指导实际的语文课堂实际,加速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形成、积累和发展进程,为学生系统、全面的语文能力、技能形成夯实基础。

2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客观的阶段性和具体的过程性,提升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提高初中古文教学质量需要尊重学生学习、技能形成、能力发展的规律。在初中古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内容展示、方法优化、鼓励激发学生的古文阅读和学习意愿,并通过课堂和教学形成学生初步的古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的学习、发展和提升,通过对经典古文的精致讲解和分析发展出学生古文阅读的深层次能力和技能。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古文篇目的引入扩大初中生古文阅读的范围,满足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形成学生差异化能力和技能发展的基础,通过广泛的古文阅读形成具有可扩展、可提升的高层次语文技能和能力。

3培养和提升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三部曲

3.1第一部曲――建立初中生古文阅读的基本认知

初中生对古文既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存在思想上的障碍。由于古文在时间的维度上历经了流传、迁移和变更,导致学生在阅读古文、学习古文教材、涉猎古文材料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学生阅读技能形成、阅读意愿发展、古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那么肯定会导致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不足或发展不良。因此,在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培养与发展的进程中首先要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和基本心理基础,教师要通过多层次呈现和多维度展示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古文学的魅力,形成初中生对古文阅读的稳定、连续、积极认知,将初中生从古文学习和阅读的“旁观者”地位转化为“行为人”,利用各种方式增加初中生与古文的接触机会,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古文学和古文材料,化解他们的为难心理,以学生竞争意识、自我发展作为切入点,形成对古文学习和阅读的主动意识,为初中生古文教学创设主动的、积极的心绪空间,进一步拉近初中古文学习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情绪、行为和意志的良好架构。

3.2第二部曲――做好初中经典古文的精读

吹尽黄沙始见金,初中生古文阅读必须把握经典篇目的阅读,这是抓住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形成、发展和培养的关键,在课内精读经典古文教材和内容可以有效把握古文中7大文学现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固定短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短语,这些既是古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节点,一般在初中阶段学生共接触213个实词、28个古文虚词中、32个特殊句式、8个固定短语、8种类型的词类活用、9种特殊句式、42各固定短语。这些文学现象的呈现往往集中在经典篇目之中,例如《醉翁亭记》中“之”的用法,《爱莲说》中的实词,只有做好经典古文的精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现象和规律,建立起学生古文阅读技能的基础,为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在精度古文过程中要结合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形成特点,根据古文教学规律进行科学统筹和合理安排,要在背景资料介绍上下功夫,缩短经典古文篇目与初中生认知范围的距离,拉近学生和古文的关系,突出精读的内容,使初中生能够高效率地学习,进而发展与提升初中生古文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水平。

3.3第三部曲――强化初中古文泛读的教学

泛读是初中生在基本具备古文阅读能力基础上,对自我语言技能发展的进一步扩展,是语言习得、越迁和发展的又一重点环节。教师在初中古文教学中应该有目标地创设学生阅读的环境,扩展学生古文学习的空间,提供给学生差异化的古文阅读素材,使学生广泛、全面、系统地接触到古文材料,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总结的能力,进行全面性、系统性地阅读,使古文教学的关系更加优化,学生在主动的条件下接受古文材料、分析古文信息、形成古文阅读能力,教师将古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全面交付学生,自己成为古文泛读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在古文学习和语言能力迁移的关键时期进行引导,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展现中华古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挖掘古文材料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在形成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古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把握语言转换的关键路径与核心能力,主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巩固古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初中语文课堂提供教学上、方法上、内容上的基础。

5结语

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反思我们不难得出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目标明确,精读夯实基础,泛读扩大能力的三个阶段,语文教师要在三个阶段中采取有针对性地策略和方法,针对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展开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针对性地开展初中古文教学,建立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目标,通过扎实、细致、全面的古文教学和指导,提升初中生古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三把金钥匙[J].魏杰.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3)

[2]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浅探[J].赵大柱,薛薇.双语学习.2017(11)

[3]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J].江秀玲.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4]合理推断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关键[J].孟凡秋.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6)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7篇

一、班会目的:

1)初三面临着升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新学期到来之时,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以新的姿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新学期,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新学期中,展现自我,超越自我。最后以自己满意的成绩向社会回报,向学校回报,向父母回报。

2)新学期新开始,本学期无论在规范做人、纪律、还是融入集体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握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进步!

二、班会准备

1)每位同学写一份新学期新打算的演讲稿。

2)班委会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自拟班规》。

3)班委会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三、班会活动过程:

班主任: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这也是我们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个新学期里,每个同学一定都有自己的计划和奋斗目标。

同学们,新学期新打算,你们做了怎样的计划和目标呢?

请班委会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做准备。

3、班委代表发言

作为班委会的一员,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表率。升入初中以来,我总认为时间长着呢,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不理想。在这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一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深造。

此外生活在这个班级中,我要和同学们团结起来,和睦相处在这个大集体里,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对自己的工作大胆负责,给同学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班主任:

谢谢班委会代表精彩的发言,下面请学生代表发言。

4、学生代表发言

来到闫什镇中学,相聚在九年级二班,是我们的缘分。原来,我从不预习,预习也就是只是个形式,做给老师看罢了,对于课堂四十分钟,心情好便听一点,心情不好也就开小差。学习也是依个人的喜好而定,喜欢的老师所教科目成绩优异,然而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科目成绩却十分差。现在是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感到了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一定努力拼搏,为进入高中做好准备。另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班主任:

你们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经验,班规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请讨论一下。

5、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经验教训交流、完善班规。

6、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放飞理想,展望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生代表发言,畅谈理想。

7、班长带头宣誓:

让我们展望未来,迎接明天!让我们运筹帷幄,把握未来!

8、班主任总结:

本次班会课开展得非常成功,各位同学都勇于发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新学期的打算也很好,

我希望同学们要行动起来,用的双手掌握自己的命运,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1)我希望大家做一个自信、阳光的人。要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做人要从规矩始,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2)我希望大家做一个会学习的人。领悟初中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严谨治学、脚踏实地的学风,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3)我希望大家做一个诚实、热情、大度并且关心集体的人。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参与集体活动,发展自己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唱“反调”;无话可说;初中生

重庆市奉节县长龙中学位于长龙山下,梅溪河畔,是农村中学中的高完中。去年,我有幸来到这里支教。我担任初一的英语老师。新的环境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困难。第一次和初中的孩子接触,当我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没有我想象中的安静,打闹声混成一片,一个孩子大喊了一声:“老师来啦。”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齐刷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慢吞吞地坐了下来,当时我的心情一沉,这就是初中的孩子们?是我要面对一年的孩子们?初中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常表现为以下的几种叛逆情况:

一、唱“反调”

这就是家长们常说的:“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呢,小时候还很乖呀。”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可以把你的意愿强加于他们身上,这时的他们不敢反抗,也没能力反抗。可是现在的他们,已经越来越有想法了,并且开始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家长的说法和做法是否正确,当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这时矛盾就出来了。通常表现为大发脾气、顶嘴、激动,什么都听不进去。

二、自尊心增强

在失败和困难面前,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畏难等消极情绪,有可能一蹶不振,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的他们,只是一味地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胁或伤害,他们就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或愤怒,极力地想维护自身的形象,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强烈,对于老师的忽视、压抑、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三、和家长“无话可说”

曾经有家长来办公室找我说他和他的孩子现在无话可说,无法沟通,一说就起冲突,多说几句就吵起来了。我想这不是个别现象吧,怕有很多的家长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吧。孩子大了,他们已经有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他们接触到的世界和家长不同,他们的想法也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代沟”。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9篇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在开发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写作资源时,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标教材的基本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去探索、总结和开发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写作资源,从而逐步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简单谈一下。

一、重“开发”轻“运用”。素材运用力欠缺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充分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写作资源,是帮助学生们储存精神食粮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辅助学生们“开发”写作素材的同时,逐步培养其“运用”写作资源,再创作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然而,在“以分数论英雄”的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开发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就是要督促学生多读、多背课文,尤其是中考大纲中明文规定的篇章。更有甚者会让学生们按“三点式”即开头一论述一结尾的形式去写作或细化学生作文中名言、名篇、典故的引用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材料重组、理念创新等方面的考察。这种重“开发”轻“运用”的写作资源的挖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二、主动“出击”意识低。一味“等待”

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可见,在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总结等写作基本能力。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写作过程中。只有真正提升学生们自我发掘素材的能力,才能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但是,经过长期“填鸭式”教育模式的训练,很多初中生已经形成了“吃现成”的学习心理。无论是在写作素材的搜集、写作构思,还是在写作总结、写作创新等方面,都习惯了沿着教师计划“作战”的方式。这种缺乏主动“出击”意识,一味地等待教师“喂养”的学习态度,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抑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了促使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写作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下面我们简单谈一下开发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措施和意见。

(一)

“开采”“加工”双管齐下,扩大写作“成效”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巧选素材、深层挖掘、讲练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们去开发语文素材中蕴含的写作素材。从而在丰富学生们文学积淀的同时,为其“厚积薄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建立“素材库”,将其在课文中发现的名句、名言、典故等抄写下来,定期、定点地抽查学生们的积累情况。这不仅利于学生们“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效促进了其写作素材的积累。此外,教师也可以选取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们以其为蓝本,让学生们续写、改写文章。通过这种写作开发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教材理解的精准度和知识点的熟悉度。同时,也促使了语文教材在写作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二)因势利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初中语文写作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知识的接受主体。因此,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开发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们的动向和心理,理性指导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因势利导,从而促进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开发语文教材资源时,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规律,多选取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激发学生们的“共鸣”从而便于其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围绕某一主题,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诸如明喻、暗喻、对比、假借、反证等书写新的文章。

初中生自我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学生在课堂上都没有太多让自己支配的时间,学习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许多转变,自主学习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学生们在各种学科里都有非常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一教育模式的产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纷纷探讨研究,但是对于初中生物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研究却并不是很多。笔者认为,完善初中生物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对于初中教师与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征

在《老子》里面有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够解决一时的饥饿却不是长久之法,所以传授他们现有的知识,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

1.参与全程性

不论是学习的方法还是学习的进程都由学生自己选择的,整个学习目标的明细到学习重点的把握都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其中。

2.参与主动性

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思想与行为的独立与自主就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3.参与情感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展现出的自我计划、自我选择和自我监控,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情感投入,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挑战自我的快乐。

4.参与有效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之上,他能够在学习中做到自我掌握与自我评价,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现存的问题

初中的生物教材具有非常鲜明的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了许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转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合作的学习,才能够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与充实。

1.教学方法过于枯燥

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之中,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保姆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发现新奇之处,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关键,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利用新颖生动的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整堂课的学习氛围打好基础。例如在七年级的生物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导入,将一朵花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通过视频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一颗又小又黑的种子埋入地下就可以长出一朵美丽的花?蜜蜂是如何在花瓣上汲取花蜜的?为什么叶子要利用阳光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这些问题可以很快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带着疑问与好奇快速的进入课堂。

1.2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将课堂生活化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中模拟生活,使课堂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茎的结构”时,让学生从自己家中带来一截植物茎的横切面,通过观察找出植物的茎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大家相互交换手中的茎看看不同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2.过分强调自主学习

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内容表述大多都伴随着问题、试验或者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但正是由于教材留白过多,教师容易过分强调自主学习,但目前学生对于学习方法和策略掌握不多,学习变得更加吃力。

教师在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之前,要以章节为单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出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给出学习范围与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阅读与思考。掌握学习方式方法才能够有效地自主学习。

三、如何完善教学方式

初中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而此时的中学生也正处于好动的生理阶段,教师要利用一切条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联合新教材留下的创新空间,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趣味和动力带入课堂之中,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自主、和谐,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空间。

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如果一个让人充满趣味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那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就是为这堂课画下完美的句号。在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用精练的语言做出简单的总结归纳示范,然后让学生从中分析讨论,进行自我总结;或是利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这种及时分析归纳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效的记住课堂重点。例如教师在讲授DNA分子时,学生已经知道了DNA分子的结构与作用,那么在总结归纳的时候,就可以拿出两片同样的树叶进行分析比对,让学生比较树叶上不同的纹路,然后讲出为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将知识点归纳出来,记忆会更加深刻。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课堂上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应该属于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可以诱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分组讨论给学生创下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在分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主导工作,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可而止,不能让学生偏题讨论。每个小组还需要轮流选出发言人,讨论完毕后发言人需要记住讨论的内容与重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教师要适当的给予点拨和鼓励,让课堂更加充实有效。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学习是为了运用,而不是让学生一直被书本禁锢,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也是教师的职责。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不但能够加强记忆,还能够激发更多的求知欲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最终学会如何去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促进教师在思想观念与教学方法上的进步。总之,教学是没有固定方式的,能够做到让学生有兴趣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且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就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绍清.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2012.

[2]王仁荣.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医学生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专生自我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