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日记范文

时间:2023-03-12 19:23:11

初中日记

初中日记范文第1篇

我爸妈也是有事没事的在我耳边唠叨着花季只有一次,错过了再也没有了。也总是说学习第一,其它的都不用我来管了。我也总是认为人的人生是上天安排好的,不用自己去争取什么,也没什么要去争取的。

开学了,还要军训,苦呀!在这7天的军训里,我才发现我的毅力很差,吃不了苦,这几天里我也感觉我长大了许多。这完了还有分班考试,英语.数学.语文都要考,难呀!考完了被分到了(3)班,听说这是个好班。也许是哪个老师把我和某个好学生的名字看错了吧,被分到了好班,也许是我考上去的,如果考大学这么简单就好了。

(想看后来的搞笑经历,请关注我的作文,谢谢!也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初中日记范文第2篇

毕业那一刻,真的分别了,痛哭。

互道一声珍重,彼此各自天涯。

不管是挥手作别,还是拥抱再见。

大家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全是泪水记忆穿过隧道,随时间蔓延,一幕一幕。

有一种幸福也不叫永远,可幸福有一个永恒的名字叫真情(或许我们会留下遗憾,但我们还可以弥补。)

想哭——快要干渴的泪水该怎么流下,这一切该何去何从。三年了,又该怎么忘怀,朋友恋人兄弟都会被这一刻分割,好残忍。

WXY,不想让你为我哭,朋友别哭,高中生活我陪你走。

ZY,别担心,我的心里有你,不要想太多,我们还要一起出去疯,朋友别怕,会有人替我为你撑伞。

WLY,谢谢你给我的快乐呵护让我不烦恼不害怕我不后悔我做的一切,朋友记住,会有人理解你,你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的。

CYY,铭记曾经快乐的日子,不敢你怎么想我心里有你就好(默默地),你会有好未来!尽管你会忘记我!

我们一定一定还会再聚在一起的!朋友加油!!

初中日记范文第3篇

一、日记雨露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曾经有人说过,大多数人在写日记时都会说真话、说深藏于心的话,于是日记起到了让人释放心灵的作用;大多数人写日记都会鼓励、激发自己改过、上进,于是日记起到了激人向善的作用;大多数人写日记都在会赞扬真善美、针砭假恶丑,于是日记起到了教人崇尚文明的作用。因此,初中生在写日记时不自觉的对生活、学习发表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就会让他们逐渐的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就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一) 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慢慢的对人生有了一些自己独有的模糊的认识。这些认识让他们开始对生活有了各种想法,有时甚至怀疑以前所认可的一切,例如老师、父母的话我该不该听,他们说的对不对?那么多刺激好玩的东西为什么就是不让我碰?有了对事情的怀疑,有了许多自己无法解决困惑,感觉世界不再像原来一样单纯,人与人之间不能敞开胸怀、坦诚相待,有很多话已经无处诉说。这时,日记就成为一个倾吐内心深处心声的好地方。许多语文老师在批改日记时发现,很多学生把日记当成了他的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困惑通通在日记中写下来,用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小情绪。其实让学生通过日记去思考人生、感悟社会,培养细腻的情感,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所应当注重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与很多语文课文中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

(二) 为师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如果语文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日记,那么日记就可以为师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如今很多学生认为日记就和普通的作业差不多,随随便便写一下应付完老师就可以了。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批改日记时把传统的写评语改成写心语。换句话来说,就是要老师不要像批改作文一样去要求日记的内容,而是化作一个读者和自己的学生写写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太拘泥于日记的形式,而是开始写下一些自己的真实的经历和内心想法。这样老师与学生就不再单单是师生关系,有时更像是朋友、家人,师生间就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日记清泉般汇成写作的海洋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自主写作

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是十分害怕写作文的,甚至有的学生很一听到要写作文就觉得脑袋疼,对于写作有强烈的畏难情绪,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就成了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总结过后发现,让学生每天写日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现在中学生内心细腻而且有十分敏感,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随手的动作,都能掀起他们感情里的潮水。适当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去感受和体味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使之诉诸于笔端,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的热情。如果老师经常鼓励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钻研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并且指出问题,那么也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这些过程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描述下来,日记便成了最好的载体,学生在日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有时用言语不能表达出的喜怒哀乐,满足了学生的发泄欲和表现欲,自然而然的学生就不再害怕写作了。

(二) 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学生的日记是其实就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都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会观察生活,并且在点滴细节中撷取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并且让其幻化成文字游动在学生自己的日记本上。作为学生的语文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培养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到别人发现不到的,讲出别人没有讲出的。只有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学生才可以用其敏锐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并且从更多层面去分析该问题,而这些对写作文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仍有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无话可说。可是其实如果学生细细的发现,就会看到身边每天都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学生觉得写作文时无从写起还是因为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了,因而用记日记的方法积累素材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因为记在日记本上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成为写作时可以用到的材料,就拿校运会举例,如果一个学生在日记本中记下:某学生在校运会上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他坚持到最后拼尽全力完成了比赛。这显然就可以成为很多作文的材料,例如《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坚持到最后的就是最好的》等等。

三、结论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写作教学,日记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滋润初中生的心田,让学生健健康康的成长,而且还能为写作注入一股股清甜的泉水,帮助学生们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日记教学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作为学生领头羊的老师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分析与思考,让日记教学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的综合成绩。

初中日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日记;“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65

一、引言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需要进行多次的教学探讨。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教学目标,初中英语课程的写作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从英语写作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既能丰富学生的英语单词词汇量,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写作奠定了基础。初中英语日记写作,字句简单、通俗易懂,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充实了学生的知识,但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往往各有想法,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独特之处,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法,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坚持日记写作,增加单词的累计,促进学生对英语的了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探讨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日记激活”,希望能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日记的“激活”

1. 创新写作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很多的书本上知识沿袭已久,在现代很多的知识过于落后,需要教师及时的纠正。因此教师需要及时的了解相关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理论知识运用和了解不仅仅帮助学生及时的更新知识,也能使教师在更新观念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学校本是一个自由度极高的地方,因此教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风格。为了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关键是学校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必须保证一切教学工作均从学生的发展层面上出发,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民主,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有足够广阔的空间。写作以“日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开阔视野,培养其学习兴趣。英语写作教学的学习更侧重于理论,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日记”写作开展丰富学习方式,保持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初中英语日记写作极具开放式,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写作讲解,并且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模版,学生如若不按照写作模版进行写作,就相当于否定写作,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和打击。实际上,压制学生的写作模版和写作思路从根本上说就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要教师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写作,支持学生的日记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说明知识增长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的水平。因为这个过程由简单、低级逐渐上升到复杂、高级,这一过程潜藏于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因素受刺激,并大量迸发,各种因素交融或碰撞,从而产生创新思维,这就实现了写作的创新性和独特性。由此可知,教师要真正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就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由表达、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日记写作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让学生喜欢日记写作,不再厌烦英语日记,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创造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模式

现在的“00后”学生是时代最为突出的群体,他们大多追求个性化发展,并且在学习上也很独立,因此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推行写作教学的发展,保证教学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1)尊重学生主体性。学生是知识学习与探索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领路人而已。因此,在进行英语日记的写作时,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于学生的写作结构和写作风格,而不是注重于学生是否按照写作模版进行写作。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障了英语日记写作的新颖性。(2)保证初中英语写作体裁的开放性。日记写作教学应该突破教材的局限,更不应几年里沿用同一写作版本和写作思路,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写作思路进行。学生可以在平时的日记写作中,丰富自己的单词储备量,规范自己的写作语法,以此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结束语

学生是一个民族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英语课堂学习中,“日记写作”改变了初中英语的写作水平,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努力地创设良好的写作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需要跟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日记写作,从日记中丰富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这样才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丽琴.妙用多种渠道,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4(14).

[2] 徐晓红.浅析初中英语中写作教学的“以读促写”[J].英语广场,2015(7).

[3] 魏建华.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初中日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记 指导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1-02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探讨解决的一个问题。本人从日记教学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感受。

一、爱写日记

现在很多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提起笔来,就无话可写,哪里还谈什么写出优秀文章。对此,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就成了写好作文的关键。其方法是很多的,其中日记教学对于初中语文,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胡适之先生说过:“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日记,一日一记,不局限于表达方式、内容以及体裁和题目。学生们把自己的思想及实际生活相融合,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个人的感想用笔记录下来,把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每一篇日记就相当于每一颗清澈明亮的心,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可以反思生活并展现真实情感的空间。学生们可以抒写的内容大致有:个人心情、家庭趣事、同学交往、师生关系、班级所闻、学校大事及街头趣事等。学生们可以通过日记回味一下小试牛刀的感觉,以及初涉人生的感受等,不论他们是要披露恶行、表达世故、宣泄衷情或是描绘人生都可以。学生再也不会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不需再为动笔写作而胡编乱造。

二、评改日记

在对学生日记做评改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条条框框,要给学生敢于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其写作,并真实自然的去表达自己的个性及情感。所以本人在对日记做改评的时候,尤为重视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真实性。日记写的主要是学生个人生活里的琐事,例如:在校内外老师和同学间的交往、在家庭层面上亲朋好友和家长的互动;观看媒体新闻之后个人对其的看法和感想等。所写的内容是否贴切对其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像”才是真,像身边的人,像身边发生的事,像是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所写的人生感悟。日记被交上去之前,由学习小组的成员先做沟通,让学生去拟定这个“真”的标准。要让学生切实清楚日记的内容是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提醒学生胡编滥造或是抄袭都是愚昧、无用的象征。进而让学生能够渐渐建立起观察身边的景、人和事等的意识,以便能够写出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其次,趣味性。初中生的生活虽为平淡,却丰富多彩,有趣的生活,就像是生活里的美一般,要靠他们用自己的眼和心去探索,有趣与否也要靠学生自己去用心感受。把大家都认为有趣味的事作为出发点,此类有趣的事较容易激发共鸣,不过长期停滞在此类趣味上,就会日渐趋于庸俗和乏味。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战之时,学生交上来的日记,其内容多数离不开足球,多数表现出对国足的不满。但其中一位学生的文题是《南非世界杯,朝鲜队,OK》,文中对我国足球的现在与未来,分析得有理有据,对我国足球的酷爱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特别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我国的足球水平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不可以看着人家眼热而期望过高。这篇文章,让同是足球迷的我,感到汗颜。因此,老师要借助评改,指导学生善于从身边的景、人和事中探索出包含别番趣味的素材。

再次,情感性。情感的真挚与否成为了评价日记优劣的标准之一。对人或事都有一定的社会共性,一般不难把握。然而客观世界中的植物、动物、无机物等都不可能和人一样有丰富的高级的情感,也不可能像人那样过着社会生活。对这类事物的描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变无生命为有生命或变无情为有情的思维方法,把这些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各种属性和许多不同的人格或情感融合而成好多种不同的形象。这种带有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兴趣、气质、性格的形象可以把社会美与自然美融合为一体,满足人们的美感享受,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如“衰松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凋谢的松树本来没有思想情感,但作者给它注入了生命之后,一颗花凋叶败的松树,虽然自觉青春已去,容颜已老,但是还要走到池塘边来,让清清的池水映照自己的尊容,痛惜自己逝去的青春,唤起人们应惜时,同样以《松》为题,这样写道:“你那满身的皱纹,刻着岁月的痕迹;你伸出强劲的臂膀,把青山搂在怀里;从不嫌弃脚下的土地,也不埋怨自己的位置。”这里作者把青松不畏艰辛、强劲豪迈、脚踏实地、不慕虚荣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青松,而且是青松的象征意义。只有这样融入情感,写出新意,才有了艺术的生命。

最后,自省性。前苏联的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这样警示我们:“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无疑对所有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暗示性是思想教育尤其要注重的,让受教育者在毫无知觉下受到熏陶,让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受教育者做教育。这就是日记教学的主要功效,作为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善于借助日记来完成。对待思想行为较为消极的学生,要积极勉励其探索出个人的特长,像某次,他做了一件好事,使其的某种思想觉悟有了提升。老师可以指引其在写日记的时候,把这部分内容编写进去,把它作为其自励的策略,暗示他要转向好的一面。对于日常表现踊跃的学生,就要反治其身,对其做严苛的要求,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弊端和失误,并把其作为自鉴的参考,鞭策其做自我约束和反省,指引其得到系统的进步和发展。记录日记,学生们感觉就像是和自己谈心,不管他是好学生或是后进学生,就此种教育模式来说,对他们各自都是最好的。较其他方式的指导成效来讲,要有优势的多,长此以往,既可以塑造学生自我反省、勉励的品质,又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三、测评日记

教师每次手捧周记进入教室,这个时刻则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教室里不断的传出掌声,这掌声是真心的,是同学们对彼此所撰写内容的认可,也是对作者最大的敦促和鼓舞。借助对日记的讲评和批阅,老师能够对学生在写作技巧上做指引。当然,不可能对每篇日记都做讲评。因此,本人做了归类讲评。

鼓励类:日记创作范围较广,模式不固定,笔风也不同,所以,老师不可把个人喜好去定性为评定的标准,特别是普及教育下的初中生,写作水平差异大,教师更不能吹毛求疵,要用最好的热情去探索学生日记里的优点,对其认可并作出勉励。这个优点不单指立意选材和篇章构造部分的长处,还包括字、句、符号等使用巧妙之处,或是一个新奇的标题、一个适宜的插图、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一段鲜活的描绘、部分独到的辨析、抒情、探讨等。写日记同样要依靠刚强的意志,同时也可以塑造出学生勇往直前的毅力。其实,记录日记本身就是培养毅力和意志的一条渠道。有前辈曾指出:记录日记似长跑,谁能够不折不挠坚持到最后,谁就可以得到最顽强的意志以及毅力。在日记教育里,最大的难题就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坚持不懈的去写。因此,对学生除了要做必须的思想教育和范例感染外,另外要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合适的策略以确保。比如,实施一日一记的规定;定时组织测评良好日记的会议,通过多种形式去对好的日记做勉励;把对学习踊跃者的选评和“三好学生”的选评相衔接。如此一来能够提高学生记录日记的踊跃性,并确保坚持不懈的记录下去,塑造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意志。

技巧类:讲评课上“疑义相与析”,指定一位学生(中上水平)读自己的日记,其他学生听后说说此文的优劣之处,教师归纳后,抓住一两点写作技巧讲深讲透,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文类:各个班级,都会存在创意独特的学生,“奇文共欣赏”。每周挑选三两篇,利用老师朗读或是学生自读的形式,进而对全班学生起到美的感染作用。这些日记记录的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生活,很贴切,不会造成那种赏阅名人大作之后的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在品味和羡慕的同时,也会自主的出现想要效仿的想法,进而达到了鞭策其创作热情的目的。

四、特殊“日记”

进入初三下学期,我将那类饱含灵性和文采的文章,挑选佳作,统一制作装订成册。此种行为,一是对学生所创作的日记质量的肯定,二是为学生迎考准备了一份作文材料,再一方面也是给学生的毕业做了一份独特的纪念品,同时也为在以后的日记教学,自己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模板,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总之,许多大作家的写作实践也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一旦对生活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就能写出好文章。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任务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期待的是大面积的丰收。而日记教学对提高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而言,真可谓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梁实秋《作文的三个阶段》(《中学语文》2002第2期)

[2]胡根林《情境作文:走向真实的写作和写作的真实》(《语文学习》2014年5月 总第427期)

[3]张峰《留心生活有文章》(《语文教学之友》2002第10期)

[4]赵飞、徐飞《作文教学:回归内心》(《新作文》2014年5月 总第274期)

初中日记范文第6篇

尽管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却不得不每天这样的过下去,因为时光虽快却也充实着我们的每一天。

课堂上,知识络绎不绝的被输入我们的大脑,空白的记忆瞬时丰富了起来,晚上到家,疲乏的身体让我们感到真实,繁重的作业又让我们疲乏的身体为之一振。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星期一时,盼望着周五的来临。星期五后,又希望着星期一晚一点到。

但时间依然匆匆,带来了星期一又送走了星期五。

渐渐的,开始的盼望便成了希望时间慢下来,等一下被时间落在后面的人们。

看着风风火火的人从我身旁掠过,又消失于我眼前。脚步不由得也加快了起来。

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于是我便开始拼命地挤时间。

可就算这样,我仍然感觉到了时间的不够用。

傍晚的我,投身于作业堆里,忽然的抬头,十一点整了。却想起还有生物没有复习。时间很晚了啊。我不得的希望时间可以倒流让我有一些充分的准备。

“滴答,滴答……”钟表继续前进着,我放弃了幻想,又投身于书本之中。

是谁光阴如梭,我感叹时间脚步之快。

初中日记范文第7篇

她趴在床上开始写了起来:

“亲爱的朋友,我们很快就要分别了,尽管有太多的不舍,但还是不得不挥手说再见。毕业那天,你千万别哭,因为那样我也会哭的。你别担心我会忘记你,你认为我会忘记一个宁愿忍受处罚而将我扶起的朋友吗?记得那是一个阴雨天气,我们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跑步。一圈、两圈、三圈,终于我挺不住了,两脚一拌向前摔去,无论如何也爬不起来。你不忍心我就这样趴在地上而放弃了成绩,便跑回来将我扶起,可是你却因为这而被“魔鬼教师”罚跑了十圈。当我看到跑完后气喘吁吁的你,不禁一阵心酸。

这个小核桃就送给你作纪念吧!也许多年后你还会望着它给自己的子女讲当年的“英雄事迹”呢!说起这,我觉得还挺对不起你的。记得那时刚上初一,见学校后门有棵核桃树,便约好了晚上去偷些回来吃。我们站在树下摇啊摇,可该死的核桃就是不往下掉。你提意明天再来,可我不同意就此而止。没办法,只好上树去摘,可我又不会爬树,只好让你上去了。结果不小心摘到一个大蜂窝。那天晚上,你痛得半夜都睡不着觉,我们都哭了。第二天,你脸上肿起了鸡蛋大的包,偷核桃的事也穿了帮,被老师大训了一顿,害得你好学生的形象也被毁了。现在想想,真好笑,同时也有淡淡的自责。

三年的学习生活就快结束了,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你说,可是……可是我又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只好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你我的感受。”

写到这时,两行眼泪“啪”“啪”地滴到日记本上。云抬起头,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月亮又大又亮,她擦了擦眼泪,继续写到:

“分手那天,千万别哭,答应我好吗?别弄得生离死别似的,也许在没有我呼噜声的夜晚,你会睡不着觉,如果这样,那你就给我发发短信或是看看月亮,祝你好运!我的朋友。”

云停了笔,深情地望着窗外,又在笔记本的末端画了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的末端挂着一颗爱心……

[结构点评]

本文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以劝慰朋友的书信形式落笔,回忆了初中日常生活中两件趣事:体育课上宁愿忍受处罚而将我扶起、为了朋友冒险摘核桃,结尾处“又在笔记本的末端画了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的末端挂着一颗爱心……”自然使情感得到升华――爱心,初中生活的主旋律。全文一气呵成,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语言点评]

初中日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有效性 科学性 艺术性

实用性

在最新一期的上海市徐汇区历史教育指导团的汇报课评课环节中,上海市著名历史特级教师孔繁刚讲到了“中学历史教师如何上好历史课”的感悟,其中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历史课的三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不断追求和努力。结合自身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在各级竞赛和听评课中的经验和体会,初步论述对这三性的认识及探索。

一、科学性

科学性,即历史教师所讲述的历史知识必须是真实的历史史实或者是力求接近真实的历史。这是历史课存在教育价值的必要前提条件,如果教师讲授的史实经不起推敲或是没有得到证实的话,那所传授的教育意义又有多大呢?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具备科学的素养和追求的精神。例如,在讲述《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课时,在向学生呈现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反思其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深刻教训,因此,西南模范中学的宫毅老师选用最新的官方解密档案论证了斯大林肃反运动的残酷性。在1988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大镇压的报告》中谈及“从1930年至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共制造了2578575起‘案件’,涉及3778234人,其中的786098人被处极刑”。再如,我在讲“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与学生一起分析了“为何一再推迟与日军决战的原因”。其实,比较当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力,中国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领导者,在选择和平与战争时,应该有理由选择和平。在抗战开始后,军队在对日的正面战场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是不能抹杀的。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这也是自身科学历史观的体现。

二、艺术性

艺术性,即历史教师所讲授的历史课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听,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充分重视自身语言的表述技巧、设问技巧、过渡技巧、烘托课堂氛围的技巧以及授课资源的选取。其中,教师需特别关注教学资源的选择。在我所参加的评比课或我所听过的较为出色的公开课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这些课程的内容没有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实现教学主题和目的的升华。因此,教师会独具匠心地选取具有内涵和外延的教学素材。例如,华东理工大学附中的曹玉婷老师在执教《新中国外交》一课时,导入内容是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平”二字的演绎。对此,曹老师做了以下论述:“外交中选择和平是自信的体现,而不是软弱。”再如,南洋模范中学的朱广超老师在执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课时,朱老师向学生讲述了“上海新天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课堂收尾时,朱老师画龙点睛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当时中国带来的‘新’有哪些”,这一问起到了很好的点题及升华主题的目的。再如,上师大三附中的陆志文老师在讲授《区域冲突》一课时,用《和平鸽漫画》这一具有内涵的素材体现了自然区域冲突;在课堂结尾时,陆老师又就“在世贸大厦废墟前建立清真寺”的提议让学生展开深入探讨,最后自然升华本课主题――解决世界争端需要宽容的精神。同样,陆志文老师在讲授《文化思想的繁荣》一课时,在导入时选用了《百家姓》这一素材,巧用了后人对于中华第一姓应该是“赵”还是“孔”的争议,并在课堂最后以“‘孔’姓应为第一姓”这一多元理解来总结,学生自然会明白多元理解一个历史评价问题的重要性。另外,在我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校长来我校观摩时开设的《新文化运动》一课中,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选择了“北大三只兔子”这一素材,并就此大做文章,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北大肥美的水草使得“北大兔子们”能够茁长成长,那么,是什么促使北大拥有水草肥美呢?这一提问自然使学生联系到本课的核心,即新文化运动的“新”在何方。还有,在我获得校骏马奖一等奖的《中外团结与民族交流》一课教学中,在课堂导入和收尾处都用了《纪念青藏铁路开通的纪念邮票》这一富有内涵和外延的素材,最后点出“和平友好与少数民族进行往来是中国保持繁荣昌盛不可或缺的国策”。综上所述,一堂课要上得精彩就少不了对文章主题的拓展与升华,但升华主题又少不了富有新意和内涵的好素材,更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用一双独具匠心的慧眼来找到这些素材,并能从中挖掘出新内涵来。

三、实用性

实用性,即初中历史课所存在的被广泛认同的意义和价值。从浅层次角度看,中学历史课堂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和重要途径之一;从深层次角度看,中学历史课堂是熏陶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情感、提升学生自身人生价值观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在《暴虐与抗争》一课中,我就“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并称其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进行了设计:请学生扮演法官,以此收集证据并加以反驳。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魏特琳日记》《东京日日新闻》等重要史料,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了史学的思想方法,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曾遭受过的灾难和痛苦,从而理解了“一国的振兴与国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再如,我在执教《血肉筑长城》一课时,为了说明军队在武汉会战时不畏牺牲、英勇抗争的精神,我引用了《岗村宁次回忆录》中对将士家信的评价。学生能从敌人对我国官兵的敬佩中体会到在民族危亡之时军人所表现出的舍己为国的精神,而这种感染却是自然的,不必说理和修饰。

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初中历史课堂是受学生喜爱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同时也是具有学科思想的有价值的课堂。因此,历史教师对于三性的追求也正是对于“如何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次有益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惠军,周飞.笃学行思录――一个历史教师团队的教学随笔[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朱光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初中日记范文第9篇

永康民间有句俗谚:“(全国)县县不离康(永康),离康不是好地方”。平时农民常用“家有千秧八百,不如手艺绊(缠)身”这句话来教子。在环境的孕育下,永康民间不乏百变的创业奇人,黑龙江时代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天雄就是有名的“永康三奇”之一,他的人生际遇在当地广为传颂成为永康人自强不息的一个典范。

赶考闯出新天地

1957年陈天雄出生于浙江省永康市街头村。父母盼子成龙,提早一年把他送进小学念书,天资聪颖的他在一片赞扬声中成长。在那段特殊时期,停课闹革命是“主要任务”,为了继续学习,陈天雄三次转校。11岁那年,母亲去逝。懂事的他一放学就直奔家中的自留地帮家人分担农务。因为没有贪玩而无“小辫子”可抓,因祸得福,成了学校里唯一没挨批斗的一个。

两年初中后,陈天雄随父亲学习打铁手艺,三年学成而归,准备着带徒弟自立门户。恰逢1977年流行“农业学大寨”,全国进行着“改山造田”的人海战。正逢永康县“五七”大学走土洋结合的道路举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从商不成的陈天雄读书的渴望被点燃,心想哪怕是半工半读也要去读!他立马写好申请书和决心书交了上去,公社的党委书记对这位年轻人的上进心赞许不已,直接推荐他去进修。两年后,定向委培的陈天雄回到公社。正值恢复高考第二年,陈天雄经过基础文化测试和专业测试,以永康县同类考生中的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金华农校的农学专修班。

陈天雄笑称,通过“赶考”鲤鱼跳龙门,他从“穿草鞋的”变成了“穿皮鞋的”,由“农民”变成了“居民”。眼界开阔后,他强烈感受到以前所学的只是块砖片瓦,不甘于冰山一角的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渴望。一次,教室里的电视机上正播放外语新闻,一个中国人能把外语说得这么流利!把外语学好了再去了解当地的人文知识和农业技术不是轻而易举了吗?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掌握日文学科的决心和毅力。说一不二的牛脾气让他相信自己坚实的脚步能够开出希望的花蕾。

农校毕业后陈天雄分配到永康古山公社主管农业技术推广,闲余时间学日语、拉二胡。由于经常深夜出村下乡蹲点,再累,早晨五时三十分的日语讲座他一定收听,每天日文日记必写。没有老师的辅导,一人的收入还要维持与弟弟、祖母三人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前前后后却添置了二十多本汉日、日汉词典及上百本资料。自信而勤奋的陈天雄获得了农业局的关注,被推荐去省里的农学会参加日语中级培训班,有着7年日语基础的陈天雄的口语让其他同学惊讶羡慕不已,浙江大学的两位日语教授对他的不凡表现赞叹连连。不久从省农学会传来中国农学会赴日研修的消息,由于农业局经费困难,为了这次难得的机会,陈天雄决心自己负担昂贵的学费参加赴日研修的培训和考试。当省农学会了解到这位有志青年的强烈意愿时,极力推举他公费研修培训。此次中国农学会赴日研修招收80人,每个省份只选3人。在180多人参加的角逐中,经过笔试陈天雄顺利进入最后的口语面试。当接到中国农学会发来的赴日研修录取通知单时,陈天雄当时高兴得差点把热水瓶当鞭炮放了来庆祝。

1986年4月4日,一架银燕载着中国农学会派遣的赴日代表团到达东京,在东京的参观过后代表团分组活动,陈天雄自愿来到福岛县浪江町富永敬记家庭农场学习水稻栽培技术。为了充分学习宏观农业知识和日本的营农理念,他给自己定下了同农场主“三同”规矩,实实在在地“同吃、同住、同劳动”。该农场主要运用现代农业机械,学习水稻栽培技术期间,陈天雄白天劳作晚上记录观察日记,回国后整理成《日本最新水稻栽培技术--――深水栽培》。处处留心皆学问,回国前,他把收集到的书本资料装满三个纸箱寄回国,光邮资就花去5000日元,折合人民币110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生活津贴。踏实的耕耘,让陈天雄觉得值。

中日忘年交两国桑榆情

怀着对日语的热忱,重情义的秉性让他碰上了“奇遇”。1986年金秋,结束了7个月的赴日研修,陈天雄登上首都北京八达岭长城,偶遇一帮日本古稀老人健步登高,禁不住上前和这些日本老人攀谈。听到亲切的乡音,八位老人以为异国逢故知,呼啦一下就围上这年轻的“同乡”,叽叽呱呱地交谈起来。当得知眼前这位“同乡”是中国人时,摩庭晴夫、岩崎一雄等老人都吃惊不已,更巧的是,陈天雄研修所在的福岛县就在这几位老人的故乡多势郡大胡町的隔壁。这8名老人并非日本富商或政界显要,只是普通的农民,他们热衷汉语,尤其是对中国农村、水利建设和老年人事业十分感兴趣。这意外的结识让他们无比兴奋,陈天雄也乐于做这几位日本老农民最信任的义务导游。

三年之间频频的书信往来,使得中日忘年交的情谊与日俱增。1989年早春,陈天雄收到一份发自日本国高琦市的电报:“……我们已启程去贵国,住上海新锦江饭店,敬请陈先生一叙。”署名为“日本8老农”。面对这几位热衷于中日友好的老人,陈天雄没有理由拒绝。做了一辈子水利的岗田勇治和小泽四郎非常崇拜中国治水英雄大禹,几次中国之行都未拜过禹王,拜禹王成了他们的终身之愿。正商量着下次去参观华东地区最大的水路桥时,町田广吉附在陈天雄耳根沉重地说:“50年前我当过不光彩的侵华日军,在上茭道驻防,作过孽。”面对町田的诚恳的请求,陈天雄决定帮这几位虔诚的老人达成心愿。

陈天雄操办好一切,再次相聚,已是1992年4月。他们从上海直达绍兴禹王庙,在大禹这位古代治水英雄陵前这些日本老农三叩九拜,留下了一份诚挚的敬意。当旅游车驶入上茭道街上缓缓前行时,町田两眼死死盯着每一幢房舍,脑子里寻找着残留的记忆,脸色忽然阴沉起来,老眼浸着浑浊的泪水:“变了、变了、大大地变了!”直至车驶进绿油油的田园时,町田才似梦中醒来,用手帕揩着泪花自言自语地说:“50年前的上茭道是人间地狱,中国人的地狱,它给我一生留下难忘的耻辱……我在中国记忆最深的是目睹中国人的苦难和我自己吃的耳光。”21岁时,町田广吉被强制应征入伍,加入侵华日军,糊里糊涂被送到中国。他所在的小队驻扎在武义上茭道据点,他们的任务是看守修铁路、开砩矿、做苦役的华工,唯一做的只是奴役、欺凌中国老百姓。这一切都让町田无法理解:谁家没有父母兄弟呢?中国百姓同自己有什么仇?他痛恨军国主义又无法违背军令,只好处处怠工躲避。也因此成了军中著名的孬种。军士、军曹、小队长……任何比他位子高一点的,都可以向他大打耳光。“我这脸至今还是微微歪着,这是50年前在中国留下的羞耻‘纪念’。”“我们对中国有愧,中国对我们有恩,我们应该知恩图报,世世代代中日友好!”町田和老人们似乎还沉浸在往日那无可名状的记忆中,讷讷地反复说着这句心里话。

为了加深中日两国桑榆情,4月9日,陈天雄组织了永康县芝英镇七村老人协会和远道而来的8位异国老农民相识。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的屋子里摆着热气腾腾的香茶。日本老农被挂满墙上的中国老人的书法作品吸引住了,交头接耳,议论不休。摩庭晴夫亲昵地拉过一位中国老人,比划手势:原来是想挥毫写字。备齐文房四宝,摩庭展纸提笔,未加思索刷刷写了“中日友好”四个大字,顿时掌声四起。笑声未止,在自拍机“咔嚓”一声中留下了中日两国老农民的欢叙。

一个月后,这张合照出现在日本高崎市出版的《上毛新闻》中,摩庭晴夫在文章中说道:日本物质富足,但对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和福利设施,实在应当向中国学习……在中国,我们亲眼看到让人羡慕的老人福利设施……社会主义中国的老人们,好福气!不久,陈天雄到大阪洽谈贸易业务,特意去探望这些日本老人,并受摩庭晴夫之托为他的孙女安排来中国留学读书事宜。

儒商际遇情意重

陈天雄在永康是有名的“日语翻译官”。在永康市经济研究中心的陈天雄被活塞厂“人才借用”,逐渐在商海中磨砺出了沉稳机智、忍耐冷静、韧劲非凡的秉性。商场中的较量让他记忆犹新,1991年,永康活塞厂为了能够引进生产高级轿车之类的活塞,通过一家香港的“M”公司作为中间商找到了日本的“S”株式会社。谈判开始时,该社长一番客气话后精辟地说,“友谊归友谊,此次谈判希望各方都本着自己公司的利益在桌面上进行符合实力的谈判,否则不考虑本公司的利益,专谈友谊是没有意义的。”话落,在场人员皆为镇静,尤其是作为翻译员的陈天雄,脑神经更为高度紧张,假使有几处用词不当或者语调走样,都会波及双方的谈判情绪。作为信息传达的总把关,陈天雄明白商场中的利害关系,态度诚心热情。经过博弈鏖战,最终日方同意生产线上的内容如约不变,以2亿价格成交。事实上,如果此次谈判不成,空手回去,将会白白浪费近10万元的开支!

初中日记范文第10篇

然而,这个被誉为中国“女凡高”的人却从很小开始就成了一个聋哑人,一直生活在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里。是一份深厚的爱和情感,成就了她的美丽人生。

这份爱来自她的母亲。她的聋哑是在她刚出生不久,由于一次感冒发烧没能得到及时治疗造成的。可幼小的她就是要展示生命中不凡的一面。在她4岁时,比她大几岁的表哥到她家玩。表哥拿起一支笔、一张纸,比照着火柴盒画画。她觉得挺好玩的,也跟着画。让母亲惊异的是,表哥画的画是平面的,她画的却是立体的。

惊喜之余,正在为她上学的事发愁的母亲更愁了:她对绘画有着特殊的天分,可没有文化的支撑,这点天分很有可能要“泯然众人矣”。通过多次打听,不断向人请教,母亲终于从专家那里获知,聋哑孩子也是可以同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的,那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孩子通过观察老师嘴唇的变化来辨别老师在说什么。

在专家的指点下,母亲带着她来到沈阳医学院向一位名叫金吉霖的教授求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她总算掌握了这一学习方法。

她上小学了,成绩还不错。可母亲并不满意,母亲要的是她成绩优秀,这样她才能考上初中、高中,才能念大学学美术。从那以后,人们总能看到教室里有一位妇女,她一边认真地听讲,一边“沙沙沙”飞快地在本子上做着笔记。

是的,这位妇女就是她的母亲,母亲陪着她上学,是为了回到家后辅导她。仅在开始的半个月中,母亲在40多节课中就足足记下了500多页的笔记。同时,母亲还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了2万多字关于学习唇语的心得体会。

母亲就这样一天天坚持着。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几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上初中时,她不仅不用母亲陪读了,而且还学有余力。这时,母亲就开始带着她到自己工作的文化馆里学习绘画。

她顺利地上了高中。可在高中的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的成绩明显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比起初中,高中的学习负担重了许多,而且她很不适应老师一边讲解一边频频板书的授课方式。由于老师背过身去板书时,她看不到老师的口型,因此,每节课总会有许多“听”不到的内容。

母亲发现这一新情况后,决定向单位请假再一次到她的课堂上陪读。这可是一种重大的牺牲啊!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奋且有知名度的作家。她念初中时,母亲日以继夜地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天泽》,发行量超过百万。但为了帮助她,母亲认为再大的牺牲也值得。

1991年春,老宅院玫瑰花怒放的时候,他们家传来了好消息,她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然而,高考后,因为英语成绩不合格,她最终未被录取。

母亲相信她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她对自己也充满自信。母亲依然到她的班上听课,依然为她办“二次课堂”。由于太过操心,一段时日下来,母亲的体重竟然从120多斤降到80多斤,可是母亲一点也不放松。

母女俩不断学习,尽管她专业课的成绩一年高过一年,可文化课的题目一年比一年难,那难缠的英语似乎成心不让她过关。母亲只好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拿着她的画册一次又一次地去找中央美术学院的领导和教授。在母亲的努力下,学院的领导与教授一个个被她的油画震撼了,她终于被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油画大专班破格录取。

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王兰,而她的名字叫做许英来。

进了大学,母亲王兰的“二次课堂”依然照旧。在那样一种氛围下,她的进步非常快。在许英来临近毕业时,她的挂在中日友好医院所属餐馆的几幅油画,无意中被两位法国画家看到,赢得了这两位法国画家的由衷赞赏。在他们的推荐下,《中国日报》竟然拿出整整一个版面介绍许英来的油画。两年后,她的一幅以母亲为原型的名为《走近母亲》的油画,在“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画展上多次展出。

一年又一年,许英来已创作出《苦思》《少女》《窗》《人间一幕》《纯净如水》《四月》《阴影》《泪水不能摆脱坎坷》等百余幅油画作品。因为有母亲用最深沉的爱来守望,许英来凭着自己的才华和毅力,描画出了自己心中灿烂的世界。

最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8月的一天。

20多年了,王兰一直坚持为许英来按摩、针灸。这天,许英来画画有些累了,王兰口中喃喃地说着什么,一边为许英来按摩一边将针慢慢扎了下去。忽然,许英来兴奋地“叫”了起来:“妈妈,妈妈,我听到您的声音了!”如今,许英来的说和听已经全部恢复正常。

上一篇:数学日记怎么写范文 下一篇:绿豆观察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