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范文

时间:2023-03-17 08:05:51

初中化学竞赛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1篇

化学竞赛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化学竞赛辅导贵在“早”

1.早选苗

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来参加辅导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虽然初中化学只在九年级学习一年,但由于化学与物理、数学等理科科目相通,所以只要七年级、八年级数学、物理学得好的同学都可作为化学辅导的对象.

2.早辅导

中学化学竞赛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进行,是在英语、数学之后,与物理相近.若等学生考完上述三科竞赛,再来辅导化学,时间已晚,故应早作辅导.

二、化学辅导成在“有”

1.有计划

第一是时间上的计划.因为竞赛辅导一般不能利用平时上课时间,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故辅导只能在课外以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这就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了.

第二是竞赛内容的计划.竞赛辅导内容应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做到既全面辅导又重点突出,避免杂乱无章.

第三是课程计划.虽然竞赛辅导是以课外活动方式开展的,但竞赛辅导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整体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考虑.

这样,不仅能配合课堂教学,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使化学竞赛辅导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内容上得以落实.

2.有组织

我们组织化学竞赛的原则是:鼓励参与,集中辅导.我们在鼓励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常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但也可以吸收成绩一般却喜欢动手、乐于动脑、愿意深入了解化学的同学参加.在辅导过程中如有学生认为太难而跟不上,可以退出辅导,以免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其次是有组织地集中辅导,我们把参加辅导的学生组成奥赛班,并成立竞赛辅导小组.

竞赛辅导小组成立后,辅导教师应承担班主任的职责,除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和制定奋斗目标、学习计划和应有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平时的教学活动应从一开始就注意营造奋发向上、追求真理、顽强不屈、互相协作的气氛,使之成为一个高尚的群体.

三、化学竞赛辅导的注意事项

1.注意抓好竞赛学生的思想工作

竞赛对初中学生来讲,是有思想负担的.一方面担心考不好,拿不上奖,被其他同学笑话;另一方面担心竞赛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导致总成绩下滑.所以,在选拔学生时,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首先,要明确竞赛的目的,竞赛的目的不全是为了拿奖,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其次,竞赛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正确处理好竞赛与上课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而且能对其他功课的学习产生好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

2.注意引导竞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竞赛辅导中,学习方法的培养很重要,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贯彻四轮学习法.即首先发现问题;其次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回顾并总结问题解决得怎样.

第二,强调合作学习法.即分成小组,每组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并在组内或组外形成一帮一.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比较各组的进步情况,再通过表扬进步大的组来激励其他组的同学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

第三,先做、后讲、再提问.就是让学生先阅读和做竞赛辅导资料,然后老师讲解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点,最后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由老师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

第四,每天用一定时间复习巩固.如晚自习后,可抽出一定时间复习巩固当天内容,并从中总结出规律.

3.注意抓好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竞赛能力的培养

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因此,前期抓住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吃透教材,做到章章过关、节节过关,不能随意加快和提高,但在中后期可以适当加快进度.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学生学习化学前就已初步具备良好的素质,思维敏捷,领悟力强.所以在教学中,利用课堂的三五分钟时间,先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把初高中知识进行有机衔接.

4.注意抓好知识的拓宽、加深

由于竞赛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故辅导时应注重知识的拓宽,特别是注重化学知识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2篇

一、 早计划、早安排

初中化学是进入初三才开设的一门新学科, 一年时间要完成初中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升学考试的指导。要从中培养拔尖人才,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辅导计划是很难完成的。因为化学竞赛辅导一般不能利用平时上课时间进行, 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 才能既配合课堂教学, 巩固课内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拓宽、深化学生的知识面, 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所以, 竞赛辅导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学校、年级的整体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考虑。这样不仅可以使化学竞赛辅导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和落实, 保证计划的连续性, 防止中断并减少随意性; 而且将竞赛辅导的知识内容计划好, 内容应具有系统性, 避免杂乱无章。

二、 鼓励参与、集中辅导

所谓鼓励参与就是学生自愿报名, 也可以结合任课教师或班主任的选拔和推荐。通常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但也可以吸收成绩一般却喜欢动手、乐于动脑或愿意深入了解化学的同学参加。在辅导过程中如有学生认为某些内容太难接受, 可以退出辅导, 以免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组员偶尔有调整, 也能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集中辅导是把参加辅导的不同班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辅导。竞赛辅导小组成立后, 辅导教师应承担班主任的职责, 除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活动外,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本小组的目标、要求、应有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 平时的教学活动应从一开始就注意营造奋发向上、追求真理、顽强不屈、互相协作的气氛,使之成为一个高尚的群体。还可以在校内红榜公布组员,扩大影响并促进组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知识的掌握、拓宽及选拔

能力的渗透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 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化学素质与能力则是一句空话。因此, 前期抓住课本知识, 要求学生吃透、步步过关, 不能随意加快和提高。在中后期可以适当加快进度。由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不少学生学习化学前就已初步具备良好的素质, 思维敏捷, 领悟力强。因此在正常的教学中, 利用课堂的3到5分钟时间, 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 把初高中知识进行有机衔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化学开了一两个月以后, 就可以确定出参加竞赛辅导的人选。利用竞赛辅导课时间, 老师对课堂知识进行适当地拓宽, 特别是注重化学知识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根据需要, 还可以适当的增做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这些学习, 可开阔学生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辅导的不断加深,成员的能力逐渐显示出较大差距, 所以可通过几次检测层层筛选,挑出拔尖人才继续辅导,并参加最后全国复赛。必须给学生以学习的自,允许复赛学生可以不交部分化学作业, 允许他们在平常的化学课堂上自由安排, 或复习尚未巩固的知识, 或自学有关化学课外知识。这阶段老师要提前查阅、分析大量资料, 挑选一些难度较大、灵活多变的题目, 或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实验设计题给予思考等等。还可把历届全国、各省市的竞赛题印发给学生, 同时指出复赛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最后利用二三次模拟检测, 激发他们进入竞赛状态, 使他们自信但不自傲, 形成良好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3篇

一、走进社会生活

例1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该粉末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

分析:学习化学的终极目的在于运用思维方法、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题以家庭中的物质为载体,考查同学们对物质成分的判断、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至于该物质中的阳离子无法准确给予判断。

答案: D。

点拨:本题实质上是考查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二、注重环境保护

例2“空气污染指数”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耍内容之一。目前计入其中的各项污染物除可吸入颗粒外,还应包括的气体是( )

A、SO2O2NO2

B、SO2CO2NO2

C、SO2N2 NO2

D、SO2CO NO2

分析:空气污染主要分为气体和粉尘两大类,气体污染物较多为:SO2、CO、 NO2等物质,它们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空气的污染知识――常见气体污染物,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心身边的环境。

三、关注农业生产

例3 小明的邻居张大爷种植蔬菜,现在他有点苦恼,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只记得该化肥是硫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帮张大爷鉴别化肥:

【实验步骤】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实验现象】嗅到氨味。

【实验结论】小明由上述实验推断该化肥不是________________。

(l)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该化肥可能是什么。

(2)通过小明的实验,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民以食为天”,本题引导同学们关注农业生产,增强科教兴农意识,充分说明化学这门实验科学来源于社会,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的宗旨。该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氨气,说明该化肥为铵态氮肥,从而排除了该化肥是硫酸钾的可能。取少量该化肥于试管中,加水使其溶解,再向其中滴加AgNO3和稀H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化肥中含有Cl-,进而推知该化肥为氯化铵,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Cl+AgNO3=AgCl+NH4NO3,否则为碳酸氢铵。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产生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答案:该化肥不是硫酸钾。

(1)

(2)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不能混用,因为会产生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铵态氮肥的鉴别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四、联系化工生产

例4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使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l)写出上述二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候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候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及其优点。

五、突出学科特点

例5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下图中A、B、C、D、E是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把下列常见试剂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任填三空)

①NaOH溶液 ②浓硫酸 ③Na2CO3溶液 ④白磷 ⑤大理石 ⑥酒精 ⑦浓硝酸 ⑧锌粒 ⑨硝酸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药品的存放知识。了解药品的性质是存放药品的关键。NaOH溶液、Na2CO3溶液均显碱性,存放这些药品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白磷着火点低且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一般保存在水中;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C①(或③);B④;E②(⑦或⑨)。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药品的性质,根据其性质确定其保存方法。

六、体现学科融合

例6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I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两个烧杯的大小相等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I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化学命题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 淡化了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了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在内容整合上作了较好的探索。在对比实验中,必须保证淀粉-I溶液的量、每滴果汁的体积及滴出果汁的滴数相等,否则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烧杯的大小不影响实验结论,因此不必控制。

答案: A。

点拨: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及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同时考查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看懂题给文字及图示信息,明白题设的新情景,并能将已有的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

七、强调安全、健康

例7图中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为病人输氧气时, 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

分析:将医疗常识与化学知识相结合,体现了命题形式的灵活性和命题取材的广泛性、真实性。该装置的特点是通过观察瓶内气泡的产生速度来控制氧气的输出速度,因此导管A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答案:A。

点拨:该装置是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装置,它采用“洗气原理”,即气体的进出应按“长进短出”的原则。

八、加强科学探究

例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上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试管内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其体积为:40mL×20%=8mL,则活塞前沿移至12 mL处;(3)若不使用弹簧夹,白磷燃烧消耗密闭体系里空气中的氧气,其体积为:60mL×20%=12 mL,则活塞前沿移至8mL处;白磷燃烧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试管内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活塞前沿移至12 mL处;(3)白磷燃烧,体系内充满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消耗了体系中的氧气,活塞前沿移至8 mL处;(4)白磷燃烧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点拨:本题以空气的体积组成为载体,主要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九、树立“节能”意识

例9(l)打火机使用的气体有机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打开开关)液体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 下表中的有机物可作打火机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使其面临枯竭。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分析: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1)根据打火机使用的气体有机燃料的性质特点,结合表格中给出的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比较适合作打火机燃料的是C4H10;(2)目前,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汐能逐步走上能源的舞台,为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开辟了新天地。

答案:(1)C4H10;(2)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汐能。

十、渗透科技信息

例10不久前,日本某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l0-6m,直径为l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C、在30℃至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D、金属镓的体积在30℃至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分析:以高科技知识为载体的化学竞赛考题也是竞赛命题的一大趋势。金属镓的熔点低、但沸点一定很高,否则它就容易变为蒸汽,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但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答案:A 。

点拨: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碳的性质及金属的性质,要求同学们在短时间内通过阅读、审题、筛选和提炼新信息,加工同化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解决问题,较好地考查了学习潜能。

十一、突出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11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分析:本题是一道图示信息考题,该题从素材来看所记载的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示,从内容上来看是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及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该题要求同学们在阅读试题分析题意时思考问题的本质。该题设置了探究情境,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答案:(1)20℃~30℃;(2)c,a ;(3)甲 ;(4)B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有关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STSE考题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该类考题约占竞赛试题总分的70%左右,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是当前及今后竞赛命题或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4篇

一、突出开放性

例1(2008年全国赛题6)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题中数据告诉我们: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通常所见的臭氧(O3)符合条件,CO2的每个分子中也含有3个原子,也符合条件。意大利科学家制造出的新型氧分子( O4 )如果和氧气分子( O2 )混合,也满足条件,因此符合条件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解析:仔细分析给出的5种物质的化学式:从组成上讲,这5种物质均由氢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除氢元素外,其他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从量的方面分析,5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从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5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对于CH4、NH3、H2O、HF 4种物质来说,其分子所含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0,而HCl为18。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HCl,10。

启示: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多角度分析,多层次思考,以探寻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等情况。

二、突出科学探究性

例3(2008年全国赛题25)A、B是实验室两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1)下表内绘制了两种仪器上部约的局部特征,请你分别根据其用途补绘剩余部分。

解析:(1)根据给出的仪器A和B的用途可以知道A应为试管,B应为烧瓶。

(2)给出的仪器能够装配的“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

因此所选用的仪器应为②⑤⑥⑧,该装置用于常温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初中化学中学过的氢气、 二氧化碳、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备)均能用该套装置制取。

答案:(1)略;(2)②⑤⑥⑧,氢气、 二氧化碳。

例4(2008年全国赛题26)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①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若不严谨,请作补充;

(2)请你对该实验装置予以评价。

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同样也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同学的猜想不严谨;若木炭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CO,有毒的CO进入空气中便会污染环境,因此应将一氧化碳进行处理,如将其点燃或用气球收集起来。

答案:(1)不严谨,CO2中混有CO同样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装置不够环保,因为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反应中产生的CO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

启示: 探究试题貌似复杂,有的知识还比较陌生,乍一看觉得很难下手。事实上,解答该类试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都是曾经学过和应用过的,解题时只要能静下心来读懂题意基本上就可以攻克。在进行探究时要注意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找到解决新问题的钥匙,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得出结论。

三、突出新信息、新情境

例5 (2008年全国赛题18)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杰出成就。

不同物质接触面的过渡区称为界面,若其中一物质为气态时,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在其表面上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统称为表面现象,而研究各种表面现象实质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

(1)界面的类型从形式上可以根据物质的三态来划分,如液――固界面等。表面现象主要研究的是、界面上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

(2)下列哪些研究属于表面化学研究的范畴(填字母编号)。

a.钢铁的生锈

b.以金属为催化剂,用氮、氢合成氨

c.以铂、铑等为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NOx、CO等转化为无污染物质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表面现象是气体与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在其表面上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因此表面现象主要研究的是气――固界面、气――液界面上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2)表面化学研究的范畴是气体与固体、气体与液体之间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a、b、c三个选项中均涉及气――液、气――固之间的反应,3个化学反应中均有气体参加,因此均属于表面化学研究的范畴。

答案:( 1 )气――固、气――液;a、b、c。

例6(2008年全国赛题16)用于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FTFE,它是乙烯――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①具有特有的表面抗粘着的性能;

②使用寿命至少为25~35年,是用于永久性多层可移动屋顶结构的理想材料;

③达到B1、DIN4102防火等级标准,且不会自燃;

④质量很轻,只有同等大小的玻璃质量的1%;

⑤韧性好、抗拉强度高、不易被撕裂,延展性大于400%;

⑥能有效利用自然光,透光率可高达95%,同时起到保温隔热的性能,节省能源。

(1)②说明ETFE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F较 (填“稳定”或“活泼”);

(2)上述特点中,属于ETFE的物理性质的有 。

解析:根据信息“FTFE的使用寿命至少为25~35年,是用于永久性多层可移动屋顶结构的理想材料”,可知其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F较比较稳定;(2)物质的物理性包括物质的密度、延展性、强度、硬度、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因此④⑤⑥指的均是ETFE的物理性质。

答案:(1)稳定;(2)④⑤⑥.

启示: 从信息试题的解答要求来看,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来很新颖、要求很高,但解题用到的知识往往是初中的基础化学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

四、突出考查归纳、总结与推理能力

例8(2008年全国赛题1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约为2.33g,根据上述买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解析:铵盐与NaOH溶液共热会产生NH3,因此题中的0.68g气体的质量实际就是产生的NH3的质量,根据关系NH4+――NH3可以计算出NH4+的质量为0.72g;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沉淀为BaCO3和BaSO4,且BaSO4的质量为2.33g,BaCO3的质量为:6.27 g-2.33g=3.94g,据此很容易知道CO32-的质量为1.2g、SO42-的质量为0.96g,与CO32-结合所需NH4+的质量为0.72g,与SO42-结合所需NH4+的质量为0.36g,但题中NH4+的总质量只有0.72g,因此一定含有Na+。

答案:B、C 。

例9(2008年全国赛题20)下列物质及其相互转化,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A、B、M、E均为常见的单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①一定量的A在B中点燃可生成C和D的混合物,且C、D均为无色气体,C是常见的还原剂,可与B进一步反应生成D;

解析:氢能源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A在B中能够燃烧,说明B能够支持燃烧,应为O2,反应:M+BG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佳反应,可知M为H2,G为H2O;由A在B中燃烧的产物之一C是常见的还原剂可知,C应为CO,D则为CO2;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据③可知L为Ca(OH)2,F为CaCO3;CO能够与铁的氧化物反应,因此在冶金工业中通常用来冶炼钢铁。

启示: 同学们要善于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积累、归纳和整理,如对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用途、物质间的转化、制法等方面进行对比,使之形成知识块,以便准确迅速地解答问题。

总之,本届化学竞赛更加注重命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新课程理念。同时,化学竞赛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也更具人性化和时代性,对中学化学教学和同学们的有效学习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5篇

一、注意尖子生的选拔。要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平常就要注意精心选拔好尖子生。只有把那些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实验能力和好奇心的学生选,才能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如我校学生姜维,她反应敏捷,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路开阔,学习兴趣高,笔下快,我就将她定为竞赛候选人。结果她在这次竞赛中一举获得省级奖。二、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常言道:“根深则叶茂”。化学竞赛也一样,学生平时能吸取较多的知识营养,才能在竞赛中得心应手,获取好成绩。因此,我平时就十分注重开拓学生视野。例如,我在进行有关结晶水合物的教学时,启发学生知道如何测定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方法;在进行二氧化碳教学时,介绍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在复习置换反应时,介绍铝锅烧水变黑的道理。介绍这些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参赛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三、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对于竞赛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要善于运用启发式,防止硬灌输,如我在做铁的生锈实验时,先演示实验,然后启发学生回答,铁在什么情况下易生锈?学生通过动脑,就很容易得出在与水和空气都接触时易生锈的正确答案。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让学生对产生的H2与O2的体积比为2∶1的现象进行观察,引导他们推断水的化学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又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还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享受。四、因材施教,强化辅导。在进入竞赛复习阶段,我根据这些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他们的学习内容,以满足竞赛的要求。对课本及参考书中的一些简单题,让他们阅读即可。主要是练习一些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课本上的题或准备参赛的练习题。并给他们提供多种参考书、杂志、资料,以满足他们各自的知识需求。另外,在化学自习课上,专门抽出一些时间,让这些学生研究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这对提高竞赛成绩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五、少讲多做,讲求效率。化学是一门实验很强的科学,因而上课时,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达到熟练程度;对仪器使用能灵活变通;实验程序严密无误。在学校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我指导学生做了全部学生实验,对于一些重点仪器及重点实验,让学生反复观看,反复去做,直到全会。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6篇

一、注意尖子生的选拔。

要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平常就要注意精心选拔好尖子生。只有把那些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实验能力和好奇心的学生选,才能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如我校学生姜维,她反应敏捷,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路开阔,学习兴趣高,笔下快,我就将她定为竞赛候选人。结果她在这次竞赛中一举获得省级奖。

二、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开拓学生视野。

常言道:“根深则叶茂”。化学竞赛也一样,学生平时能吸取较多的知识营养,才能在竞赛中得心应手,获取好成绩。因此,我平时就十分注重开拓学生视野。例如,我在进行有关结晶水合物的教学时,启发学生知道如何测定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的方法;在进行二氧化碳教学时,介绍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在复习置换反应时,介绍铝锅烧水变黑的道理。介绍这些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参赛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

对于竞赛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运用启发式,防止硬性灌输,如我在做铁的生锈实验时,先演示实验,然后启发学生回答,铁在什么情况下易生锈?学生通过动脑,就很容易得出在与水和空气都接触时易生锈的正确答案。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让学生对产生的H2与O2的体积比为2∶1的现象进行观察,引导他们推断水的化学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还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享受。

四、因材施教,强化辅导。

在进入竞赛复习阶段,我根据这些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他们的学习内容,以满足竞赛的要求。对课本及参考书中的一些简单题,让他们阅读即可。主要是练习一些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课本上的题或准备参赛的练习题。并给他们提供多种参考书、杂志、资料,以满足他们各自的知识需求。另外,在化学自习课上,专门抽出一些时间,让这些学生研究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这对提高竞赛成绩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五、少讲多做,讲求效率。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7篇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研究

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教学设备的缺乏,以及初中化学教学对于实验课程的忽视,导致初中化学教学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此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化严重,学生在实验中只是机械化的重复书本上的实验操作指导,而不能进行创新。基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改革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初中化学实验设施以及教学方法问题重重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很多实验设备,在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中发现,初中化学实验设施比较短缺,学校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学校在实验教学中的经济投入甚微,导致实验室的建设资金少、实验室的空间小、仪器设备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阻碍着初中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实验环节中提升实践能力,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受到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的影响,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关于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比较少[1]。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程安排存在问题

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材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为辅。该种模式的实验课程安排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很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总课时量不变的基础上,不断的增加实验内容,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难以进行实验内容与实验类别的调整,原本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探索性实验课时安排的更少了,同时在增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动手实验内容也随之减少[2]。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将趣味化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实现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改革中,首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悬念,吸引学生思考,其次,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实验课程,最后,以分组竞赛式实验促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一)设置悬念的实验课程应用

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能够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在同一教学内容中,正向的问题创设,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而反过来,逆向的问题很多学生则要思考一段时间。这说明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如,在实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中,氧气制取的步骤是实验中的重点,而难点则是操作方法。该实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实验步骤比较多,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的记住实验顺序,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请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重新排序:

a装入药品;b对试管进行固定,使得试管略向下倾斜;c检查装置气密性;d预热装置并加热;e氧气收集;f熄灭酒精灯;g取出水槽中的导气管

这样的习题在形式上给学生以新鲜感,刺激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并对实验步骤深刻掌握。问题实际上比较简答,但是却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上作用突出。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实验课程

当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接触到的知识与其生活相关,那么学生就会多一份思考,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将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如在综合性探索实验中,开展《水稻中A基因的提取与鉴定实验》,以生活元素为依托,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3]。

(三)分组竞赛式的实验课程制定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安装教材中实验内容,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实验设备、操作顺序,然后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教师操作。该种实验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借助教师的示范动作,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该种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新时期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以游戏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操作主导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在实验活动的使命感,实现学生能力培养。分组竞赛的实验教学,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将学生平均分为四组,以“制氧气”实验为例,教师为学生提供所有实验可能需要的素材,为学生提示实验方案,以安全实验为基础,实现分组竞赛式教学。在分组实验中,学生们都主动的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寻找制氧气的方法,并且确定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为了保障实验安全,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交代实验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组竞赛式的实验教学,打破了传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被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实验的机会,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中发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化学实验设施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实验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为了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在课堂上设置实验课程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其次创设贴近生活的实验课程,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探索的积极性;最后,制定分组竞赛式的实验课程,打破传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被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实验的机会,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鲍青.初中化学虚拟实验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2]雷莉亚.教育游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教学 实践性 设计方法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影响于学生的。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实践设计

1.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实践内容的主要部分。化学实验的情境设计要依靠实验内容展开,进行明确的实验分类和定位,根据化学实验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根据化学实验情况创设情境。情境教学的内容主要根据化学理论课程内容为主,展现出化学实验的技巧和具体方法,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按照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

2.利用生活创设情境

化学在生活中的体现非常多,通过与生活的实践经验相互结合,将化学的情境教学引入到情境设计之中,利用情境设计,结合化学教学经验,提出具体可行和有趣的生活情境,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改善生活创设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利用生活经验和基于生活的化学知识创设情境,保障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实践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3.利用语言创设情境设计

化学的理论教学中,语言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改进方向,在语言的情境设计内容上,重点考虑到语言的特点,从传统的化学理论生硬的词汇用语中获得灵感,将更加有趣活泼的化学用语加入到情境教学之中去,让情境教学更有吸引力。根据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特点,结合语言本身的实用价值,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初中化学的教学实用性,提高化学教学的动力。

三、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现途径

1.竞赛模式的情境教学

竞赛模式是利用一种有效的竞赛方式,换取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竞赛模式的情境教学开展,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竞赛内容的主要构成是化学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作为一种主要理论内容,考察每一个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也考察相应理论知识的有效性。竞赛模式的情境教学体现出初中化学的实用内容,突出初中化学的有益性。

2.多媒体模式的情境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将情境教学更好的体现出来,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引导。将图片、音频、影视等多重媒介联系在一起,结合成为初中化学的有效内容,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进行。利用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直观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根据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出具体的方法。

首先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进行讨论,展开讨论的具体内容,结合化学实验基础为主。其次以化学知识的具体做法为主,展开情境教学,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具体提问问题展开信息搜集,最后给予学生解答。

3.创意的诗意情境教学模式

根据创意的诗意情境教学为主,加强情境教学的模式内容有效性,培养创新能力为主,利用诗意情境进行模拟,根据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模拟全新的教学环境,根据诗意情境教学内容提高初中学生的情境适应能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创意的诗意教学是将化学知识的理论内容糅合成为一种教学环境和活动相互适应的教学方法,根据心理学教学、化学教学、环境教学、创新教学相互结合,提出化学教学的有效案例。

例如,蜡烛实验,根据蜡烛的情境教学反应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有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蜡烛燃烧时火焰分好几层;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黑烟,熄灭时会产生白烟;燃烧着的蜡烛吹灭后立刻点燃时一点就着,冷却后再点燃需要的时间稍长;如果用茶杯把一支短蜡烛完全罩住,蜡烛燃烧一会火焰渐渐变小而熄灭,一股白烟缓缓上升;此时用这只茶杯再罩住另一支燃烧的短蜡烛,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如果用茶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茶杯内壁有小水珠;如果点燃两支蜡烛,将这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的靠近放在一起,高处的蜡烛火焰晃动的比低处剧烈。

实验结束后,学生要根据实验结果和其中的反应进行认真思考,讨论结果,对蜡烛燃烧存在的火焰变化和其中燃烧存在的黑烟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其中的温度高低,玻璃与火焰交互反应以及学生观察黄色火焰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刻思考,提出观点和看法。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与实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巧,对存在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实践方法和实现途径做出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俞春燕. 应用“情境教学”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堂效率[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2] 徐飞. 高三化学复习学法指导“五要素”[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生发展;衔接教学;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6-001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最近有幸参加苏州市某区的一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讨会,感触颇深。这个区的初、高中化学教师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和面对面的交流,对物质结构知识的衔接进行专题研讨,并明确今后一段时间衔接研究的专题、任务和实验学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很有针对性,也很实在。但从研讨会上发现,初中化学教师似乎对这项研究的热情不高,他们可能认为此项工作应该主要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事。但现实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思考,即不少初中化学学习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学习化学。为此,高中化学教师感到比较苦恼,甚至有些质疑初中化学教学。那么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是否存在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初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教学实而不活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学习,知识内容体现生活化、基础性,形象思维知识占据主要内容,且知识点分散、琐碎,系统性不强,使初中化学作为理科却具有文科学习的特点,学生通过听、记、背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这也使得我们不少初中化学教师把教学的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记得好、背得熟,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依赖,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欠缺。

1.2衔接条件不好

客观的讲,初中化学教学的时间并不宽裕,加之受中考的束博,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只着眼于让学生较好地完成初中化学的学习任务,功利思想非常明显。所以,对于衔接教学普遍意识不强,加之初中化学教师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高中化学学习特点以及高考试题普遍不熟悉,衔接教学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

1.3思维训练不够

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化学知识内容有所增加,但思维难度要求降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只要求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和简单的应用上;二是化学计算的要求也明显降低;三是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不强、逻辑关系也不紧密。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初、高中学生思维要求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在主观上,我们不少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还不够,平时练习题量不少,但习题知识点单一,思维价值不高。

2.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的初中化学教学

2.1要有衔接的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创设一些条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此,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教材及教学要求,也要了解高中教材和教学要求,不仅要关注中考,也要关注高考,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和教学的差异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即: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要求,而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有要求,如同素异形现象、溶解度的计算等;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完全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如物质结构知识和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方法的拓展和一些心理暗示,也可以向他们介绍高中化学学习与初中化学的不同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一些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以便能更快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2.2明确衔接的要求

鉴于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各级教研部门首先要对衔接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要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作为化学教学评价目标之一。要通过基本功竞赛、解题能力竞赛等手段让教师主动地去研究高中化学教材,研究高考试题,熟悉衔接的知识点。对课堂教学也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如:对初中化学必须掌握到位的知识要夯实基础,对初、高中知识出现断层的要做好铺垫,对高中还要拓展和加深的知识可作适当延伸。要通过开展初、高中教师的面对面的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心理方面的衔接,架构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的桥梁。要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情景、素材,渗透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提优辅导、开设讲座、化学竞赛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将来高中化学的学习进行一些知识储备、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总之,衔接教学要成为初中化学教师的一种自觉,一份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初、高中化学衔接实施到位。

2.3关注衔接的“细节”

2.3.1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初中化学知识琐碎,系统性不强,许多知识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需要在高中化学学习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衔接教学不是随意地拔高要求,而是要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知识的延伸、方法的拓展。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架设好初、高中衔接的桥梁,而不是越过桥梁,越俎代庖。如在原子结构知识的教学中,初中学生只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沪教版教材利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原子核内有什么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人教版正文),让学生了解原子内部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和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以及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充当的角色,这些对于离子形成的理解以及与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的接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尽可能拓展到位。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甚至有的中考试题中还出现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等考题,无疑过高地要求了学生,造成了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2.3.2教学要留有余地

初中化学许多知识的形成是基于学生对物质的一些感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也只是浅层次的要求。因此,许多知识,如: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物质的分散、物质的分类等知识在初中教材都存在概念描述不够严密、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的情况。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不能过多地补充,要把握好拓展的尺度,特别是不能把问题讲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熟悉课标的要求,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着眼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方面注意知识的衔接,另—方面要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学生由于对知识概念的片面或不完整理解而导致对高中新知识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顺畅地完成初、高中的过渡和衔接。

2.3.3拓展多种渠道

初、高中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还包括能力的衔接、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的衔接等。初中化学教学要力求避免让学生通过记忆、模仿、机械训练等方法去掌握所学知识,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等思维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思维训练,拓宽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同时,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也可以请已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谈一谈高中化学学习的体会,为初三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另外,在进入高一前夕,可以提醒学生利用暑假,提前进行一些知识铺垫,以更好适应高一化学高密度、快节奏的学习。

初中化学竞赛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1.能够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中考化学成绩,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不会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将课堂教学模式由被动式的学习,转换为主动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率。

2.可以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够从各方面提升学习热情,这样可以优化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3.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情趣、知识能力等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会不断提高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创新意识。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创新化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中提高学习成绩。当然,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化学教师根据自我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适合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采用分散教学任务的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性学习

采取分散性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计划,主要是老师根据教学情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把每个阶段的任务明确化,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心,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分散教学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可以把化学学习任务分成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在学习完后的第一个月对化学元素以及元素口诀进行集中记忆,让学生深刻的记在脑海中。可以小组学生进行合作记忆,学会背的学生给不会背的学生背诵,并讲解记忆技巧,帮助学习。第二个月可以专一的让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对所有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总结归纳,小组合作默写,最后对结果进行评比。第三个月可以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记忆,每一个阶段结束后老师都可以进行一次娱乐性的比赛,分组对比学习情况,并进行奖励和惩罚。

2.塑造影视课堂,创设多彩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虚拟的教学知识,不容易理解,这时就需要利用现代化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方法,巧妙的运用实验操作、视觉效果、语言表达、动作模拟、情感渲染等形式设计出来一种教学情景,进而通过这种综合型的情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要点的把握,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

例如:在进行原子和分子这些节点讲解的时候,教师要首先做好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的播放明白原子的产生大致过程,并让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提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原子的构成?等等”,让小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回答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直观观察,更加合理确切的描述出来。然后教师进行分子分离过程播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分子是可以分离的,而原子不能分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式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确切直观地了解原子的构成,能够解决教学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3.有效开展化学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化学竞赛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学习中,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在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团队配合性,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教学模式。

例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老师可以联合其它班级上课的化学老师,两个班级组织一次化学竞赛,规定好比赛某一个章节的内容,也可以是某一个试验,看哪一个班级的学生最终取得结果教师比较满意,获得冠军的班级,可以由教师带着出去到远处游玩、踏春等。这样容易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巧设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分散任务教学法等方式的实施,虽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性,但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卫珊.培养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J].中国西部科学.2010.2

[2] 孙志浩.新课标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探析[J].浙江教育研究.2011.03

上一篇:初中物理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网络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