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7 17:01:05

传统劳动教育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4]杜成宪.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评述[J].教育评论,1986(1):62-67.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劳动教育回归常态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课程价值的顶层设计需要变革。对于学校和广大教师而言,立足当下、善用资源、脚踏实地,让劳动教育重归校园,保持它应有的生态,这是我们的行进方向。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实问题;对策

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课程流于形式、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是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生产见习中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劳动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因课程认知片面化、课程内容刻板化、教学方式单调化、考核方式随意性等原因,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形式化严重,劳动教育内涵有待提升。一是课程认知片面化。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知不清,使劳动教育沦为“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部分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或以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代替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有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因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重技术技能教学、轻思想观念引导。二是课程设置简单化。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评价以及投入等方面的统筹不够,缺乏整体性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导致课程设置简单化。部分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设置。三是课程开展形式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使学生的身体完全置于劳动之外,要严格禁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部分学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用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技能;部分学校热衷于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这些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但缺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很难接受到实践锻炼。2.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制度构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为提高自学考试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劳育”的现象,劳动价值观培养被忽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受功利化思想和就业率考核等因素影响,片面注重劳动产生的外在价值,鼓励学生将劳动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技能手段,忽视劳动的内在价值;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资金、精力、资源等投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开展动力不足。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三是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的内容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实践平台、充足的师资保障、规范的评价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模糊,局限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较单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兼任;劳动教育评价以实践活动报告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指导;劳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劳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占比,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强化劳动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抓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成长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培育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道德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激发劳动热情和劳动意志,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模精神,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树立崇高的劳动理想。再次,增强劳动自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既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意识、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帮助学生学习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重要讲话的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劳动因素,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加强劳动技术技能培养,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并推进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其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是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清扫卫生、设备管理等。二是结合专业见习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三是结合志愿活动开展服务型劳动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四是结合求职就业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强化“双创”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网络空间、虚拟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再次,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将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校外聘请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教育观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劳动教育团队。二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劳动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三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对承担劳动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聘请校外劳动模范和行业专家担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术技能。3.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培育校园劳动文化。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行校报、校园广播等创新劳动话语传播方式,讲好劳动故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科技大赛等关键时间点和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如杰出校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其次,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劳动教育物质基础,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设备、实践场地、实训基地等实践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占比,制订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课内外劳动情况,并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再次,形成三方协同的育人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抓好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合理安排课内外劳动项目,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要发挥好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政府要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与高职院校结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志愿、公益活动、社区治理等服务性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劳动技能,进而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03-2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5]乐晓蓉,胡蕾.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思想理论教育,2020,(5).

[6]赵凌云.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3]才忠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17):74-76.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活化;前植式劳动;即时式劳动;后延式劳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07-03

一、现状扫描及问题归因

高等学府本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之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校园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却遭遇了大幅滑坡,一些不良行为日渐增多,校园中“低头族”和“啃老族”的学生数量日益壮大。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92%使用智能手机,每人日均紧盯手机屏幕3小时左右,课堂之上的“低头族”也不乏其人;“啃老族”大学毕业生已经扩大或前移到了部分在校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交往圈中请客聚餐消费过高、恋爱成本感情投资居高不下、非理性攀比消费支出惊人等等。网络技术在支撑学子们更便捷获取讯息的同时,也阻断了与他人躬身交流沟通的能力,课堂上的“低头族”们,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娱自乐,不尊重教师劳动与付出,折射出目前高校学风建设、思想教育的紧迫性与严峻性;自身没有断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啃老族”们,视家庭和亲人的付出为理所应当,挥霍、坐享父母劳动成果而毫无歉意内疚之情,更是将爱劳动与善感恩的传统美德抛在了脑后。“破窗效应”中的部分大学生,集中反映出了劳动观念淡漠,自理能力不足,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未形成等诸多问题。

劳动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部分大学生不热爱劳动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其形成原因是多维度多方面的,既有个体主观原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既有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家庭、社会的深度影响;既有生源地城乡区域差异,也有男女性别差别等等。

第一,源自家庭教育方面的深度影响。来自城镇经济宽裕家庭的独生子女以及“官二代”、“富二代”们不爱劳动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并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有求必应,几乎所有生活事务全由父母亲人包办代劳,家务劳动从不动手承担,父母的辛劳从不关心体恤。而父母的百般宠溺与宽容又时时固化着他们追逐享受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劳动能力日渐下降,感恩意识淡薄。

第二,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不良熏陶。随着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社会多元文化日益融合,国际化视野中的高校青年学生,正兼收并蓄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声音。但是在域外强势文化面前,部分大学生过于崇拜西方文明,盲目跟风,流连于洋风洋节洋生活,淡化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忘却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的朴素道理,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被摒弃,个别学生终日沉湎于网络世界、追逐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心安理得。

第三,囿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教条呆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各项政策,对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应该说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时期,学生的体力劳动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是在今天改革开放中得到极大发展的高等教育,仍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劳动教育被弱化和边缘化。不仅劳动教育内容空泛,劳动形式和方法也显得呆板乏趣,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提高。

在这种倒逼机制下,笔者认为,劳动教育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创新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全面提高新世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二、消除破窗效应的对策探讨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1]在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中应该树立劳动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生活是劳动教育的源泉。生活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和生活水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才可求到的教育”,[2]生活是教育的活力之源,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就不能离开生活。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不能和生活脱节,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以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为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教育的养料。高校重视和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回归大学生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高校只有实现劳动教育生活化,只有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趣味化、多样化,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在劳动和感恩中体验感悟到幸福与快乐,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懂得劳动创造美好梦想的人生哲理,才能寻找到消除“破窗效应”的根本良策。

第一,补上家庭劳动课。与家风家训相融合,与学生家长相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前植式劳动”,补足补齐成长过程中缺失掉的家庭劳动一课。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3]“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常态下和谐社会大力倡导的家庭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家庭教育的肥沃土壤,才能根深叶茂,生机无限。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职业教育的突出优势是,它靠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扣的是人生第一粒纽扣。作家老舍先生认为:“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风家训等家庭教育对人的亲情影响离不开规劝、褒奖与提醒,但成效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力行、躬身示范,正所谓“三分靠说,七分靠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家风淳正、相亲相敬、和谐温馨的家教环境成长的人,一定会在耳濡目染、润物无声中增强共同的价值认同,实现优秀道德润泽与传承。有鉴于此,我们在“前植式劳动”教育过程中,具体做法是:精心设计“我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主题班会,通过学生在校撰写“家务劳动承诺书”,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劳动、懂感恩,广泛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我帮爸爸干农活”、“我替父母看亲戚”、“我为爸妈分忧愁”等系列家庭劳动。这是一场体验式的劳动,其劳动的最大实效是让学生深刻感受父母的辛劳、体验家庭的责任和传递亲人间的温情。这种体验式劳动,最大优势在于学生情感上的真情倾注和投入,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心态,让独生子女大学生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义务,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懂得珍惜,增进亲情。

第二,抓好学校劳动教育环节。与学生自理能力提升相协调,与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相契合,积极组织大学生大力开展“即时式劳动”,抓常、抓实、抓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劳动进行时和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即时式劳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类课外实践,包括自理状态下的个体自我服务性劳动与合作状态下的奉献他人集体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体现为大学生个体涉及衣食住行等生活化的劳动内容与劳动行为,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躬行,遏止并逐步消除依赖父母、依靠同学的心理惯性。其劳动载体是寝室个人内务整理、服装清洗、个人自主学习安排等等。集体性劳动体现为集体协作和团队合作,在劳动合作中增进友谊、加强交流,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失,其劳动载体是教室、寝室劳动值日、校园区域卫生保洁、校内社团活动组织及服务等等。“即时式劳动”是在校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时期,是学生能否形成正确劳动观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一步,作为辅导员必须抓细抓实。

第三,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相一致,与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相契合,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后延式劳动”,驰而不息地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与平台。“后延式劳动”是指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作准备的综合性实践劳动。诸如“劳动进社区”活动、“手拉手结对子送温暖”活动、“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植树节”开展的植树活动。“后延式劳动”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参与的劳动,对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奉献社会、担当社会责任做了必要而丰厚的心理、能力与才干储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实施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第一,高校劳动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尚人格的基本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勤劳勇敢,勤俭持家是本分。高校理应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发挥家风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提供丰厚的文化营养。

第二,高校必须创新劳动教育载体,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凝练劳动教育特色。高校应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重点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做到“内化于心”,然后才能“外化于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劳动,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思想上要认识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行动上要清晰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就是普通劳动者,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第三,高校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劳动意识与劳动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实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应把劳动教育纳入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在操作层面上要贴近生活、回归家庭、走向社会,采取综合实施策略,从细处着眼、实处入手,才能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汪小金,项目管理方法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14-02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活动实践家,其劳动和劳动教育思想在他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接受了马卡连科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如果不是劳动教育,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一观点,因此他认为:没有劳动的教育,至少是片面的教育;劳动与教育绝对不可分;劳动是全部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和促进人类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教育是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既十分重视劳动的作用,也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劳动的意义。他认为:劳动首先表明人在外在世界发生作用,进而改变自然界,改变周围世界。在改变自然界、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人对它们有了认识,与此同时,外在自然界、周围世界又反作用于人主体自身,使人主体也可能都得到改变,从而认识自己。主体认识自然界、改变自然界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改变世界的过程,而认识自己就是改变自我,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的过程,即改变或提高自身的精神状态,就是说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他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感到幸福愉快;反之,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精神上就越感到满足、愉悦,劳动便越成为一种自我需要,更愿意为人类作出无私的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自然、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他明确指出: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完成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目的即劳动的社会目的、思想目的。

劳动的社会目的,是通过劳动和通过劳动教育,一定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即劳动能带来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素质,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

劳动的思想目的,指通过劳动、劳动教育改变人的思想面貌,丰富、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及与之相关的审美情操,培养创造性的劳动态度,不仅把劳动看成生活之必需,而且使它成为人们一种生活享受和生活乐趣,劳动成为人们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他认为:劳动教育的任务有两个方面:

1.使学生掌握熟练而完善的从事实际劳动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本领。

2.要培养学生喜欢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怀,激发他们的劳动意愿。只有在唤起他们热爱劳动、愿意劳动、渴求劳动的情感时,才有可能产生对劳动的积极、自觉的态度。

(三)创造性劳动:是其劳动、劳动教育理论的精髓。内容为:

1.创造性劳动要用足够的知识、充实的智慧、精练的才干去丰富劳动内容,完善劳动过程,提高劳动效率。

2.创造性劳动也要用新技术取代传统劳动程式,用机械代替单纯体力劳动,以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创造性劳动还要手脑并用,手脑结合,使劳动者在精神上得到提高。

总之,他的创造性劳动的内容的确非常丰富,也非常新颖,它是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劳动教育理论的精髓所在。

(四)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在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劳动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在他看来,教育的任务还在于通过劳动要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为社会、为人民、为他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树立愿意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崇高思想和情操[1]39。

二、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20世纪30、40年代以及50年代最初几年,由于过于强调劳动者知识化,而普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50年代中期后,中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高校招生计划非常有限,而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一是没有就业的思想准备,二是没有相关的就业技能,致使大批中学生到处游荡,成为游手好闲之徒,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很多家长、学生都鄙视劳动,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一种耻辱,许多人不愿做普通工农劳动者。在此背景下,他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其核心就是“把青年培养成为积极的、能切实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2]424,这样劳动教育思想便应运而生。

三、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他的劳动教育思想不仅仅是获得劳动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劳动的情感、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今天对于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怀,形成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牢固树立终身服务三农的意识,坚定职教信念。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我们的农村职业中学、普通中学职高班的学生进行教育。第一,我们应抬起头来做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职高生并不低人一等,在竞争残酷的年代,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广阔的农村可以发挥我们的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第二,要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感情,牢固树立终身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要有一种稳定的职业心理,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都能成才,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行行都可以出状元,人人都可以成为行家里手;第三,当前,农村急需各种应用性、技能型的人才,那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热诚欢迎各位有志之士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其次,我们应该摒弃一些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给我们各位家长洗洗脑,而实现却令人担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儒家文化的观念,早已走入千家万户”[3]29,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深入骨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而广大的农民习惯于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教育,轻视农业,鄙视劳动的思想还大有市场,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艰苦,这是目前的现实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致富能人;同时加大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加以宣传;还要教育人们牢固树立一种观念:种田并不可耻,并大有作为;学农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

2.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平民教育、全民教育。当时,苏霍姆林斯基是针对升学与就业的问题而提出对所有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他论述了劳动创造性与学习好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只有让学生在热爱劳动的思想基础上热爱科学,并掌握充足的知识、技能、技术基础,才能谈得上热爱劳动和发挥劳动的创造精神”[2]436-437。今天,我们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应该是全民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同时将技能培训与文化知识的补习有机结合,使学习者既能学习文化知识,又能获得生活、生产的实际本领。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他说:“劳动教育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多样性、经常化、持续性、弹力性诸要求”。[2]437我们从中应受到一些启发,首先应明确我们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用得上、留得住、能吃苦的技能型、应用性的人才。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服务三农。那么相关课程的设置应该符合当前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培训、城市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而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解决他们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他们生产、生活中最需要什么,而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尽量应该教什么,以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使他们能够不断懂科学、用科学,真正做到既能增产又能增收,同时必须持之以恒,经常化,而不是一时热血沸腾或者应付检查就做一下,应该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农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再次,教学模式应该针对成人的特点,尊重成人学习的规律,可以仿照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与养殖场、种植场、粮食加工车间等生产基地紧密结合,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则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这样来共同培养人才;同时要尽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力求新颖、有趣、灵活,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农闲时候,集中培训与个别教学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其职业的适应性[3]28-29。

结束语

今天,三农问题是一个触及很多“肉食者”神经的敏感问题。因为它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把三农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措施,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同时每年党中央、国务院都要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以唤起全党、全国人民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政策,这对于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农民普遍缺乏文化知识,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增产不增收;种粮成本不断攀升,农民种粮积极性锐减,摞荒现象十分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民抗灾害的能力缺乏;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加大,导致辛勤耕作的农民心态不平,弃农经商或者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上升。总之,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三农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非一日之功,是一场持久战,限于国力,就目前而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对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跃.试比较我国颜元和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J].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杨跃.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7]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9.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10篇

摘要: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但高校劳动教育长期受到忽视。在大众创业和高考招生“双轨制”改革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采取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由学生承包校内服务型岗位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5-02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南昌大学在2014年9月1日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开展不到一周就遭到抵制,学生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交费了就该享受服务,不该义务保洁;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在全校推广劳动教育,通过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上述案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即:

(一)劳动教育普遍缺失

高校几乎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没有列入国家教育大纲,导致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部分开展了劳动教育的高校存在劳动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度、师资、组织和场地保障薄弱,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少,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等情形。

(二)大W生综合素质欠缺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指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太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不稳、承受能力差、不适应环境等,容易因情感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2.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应试教育环境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比较功利。由于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脱节,理论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2],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3.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人际关系紧张。多数大学生从小脱离劳动,养成了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尊重和感恩。此外,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加剧了人际关系紧张。

4.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家长和学校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剥夺了学生发展生活技能的机会,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训练,学生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相关规划,导致就业困难和不适应工作,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二、高校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与劳动教育长期受忽视和缺乏相应的开展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单一评价机制是导致劳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和育人的办学导向使得劳动教育不受重视。高校的招生指标和教学经费等与科研项目挂钩,导致大部分高校关心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课题申报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不关心软件建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导致削减课外实践活动。一些高校为了抓就业率,到大二下学期就会“鼓励”学生减少社会实践,准备各类考试。

(二)招生规模扩张迅速是导致劳动教育缺乏现实条件的重要原因

由于高校扩招太快,教学基础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缺乏相应的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教育没有纳入考核,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以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进行理论教学的成本较低,导致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和压力。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与生产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以造就更熟练的劳动力,而且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4]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5]他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6],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充实精神生活,为生活做好准备,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二)劳动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条可贵经验

我国历史上一直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如《曾国藩家书》把曾氏家教的内容总结为八个方面: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其中养猪、种菜、养鱼、扫除等属于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如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第二十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可见,从历史经验看,割裂教育与劳动的联系会对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上一篇:当代园林设计范文 下一篇:语文教学理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