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范文

时间:2023-03-16 08:22:43

创业维艰

创业维艰范文第1篇

2009年他再次与马克・安德森联手创立了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在成立短短三年时间里,就跻身成为硅谷最顶尖的风司之一,经过三轮融资获得了高达 27 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了包括 Skype、Facebook、Instagram、Twitter、Foursquare、Pinterest、Airbnb、 Fab、 Groupon在内的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本・霍洛维茨也被外媒誉为“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

如何解雇高管?

应该从好朋友的公司挖人吗?

该不该招资深人士?

顺境CEO、战时CEO分别该怎么办?

如何规划你的企业文化?

你该卖掉你的公司吗?

这些都是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的难题,但商学院却从来不会教你这些问题,也极少有人诚恳地告诉你创业的华丽外衣之下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创业维艰》中,本・霍洛维茨,硅谷最令人敬佩的企业家之一,就如何建立和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以自己在硅谷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他还谈到了与比尔・坎贝尔、安迪・拉切列夫、迈克尔・奥维茨等硅谷顶级CEO和投资人的交往经历,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以及他和马克・安德森这对绝佳拍档如何能够一起奋斗近20年仍能合作得这么好。

如果说彼得・蒂尔与布莱克・马斯特斯的《从0到1》主要讲的是高瞻远瞩的理念的话,本・霍洛维茨的这本书就是实操指南。

本・霍洛维茨在前三章对创业经历概述后,从第四章开始直接甩干货,可以说《创业维艰》完全是一本创业和企业管理宝典。本・霍洛维茨在书中讲述了其斗智斗勇、斗心理、斗策略、和对手赛跑、和时间赛跑的历程。虽然都是最平实的叙述,完全不多用形容词,但字里行间却充满着一种热血沸腾、拼抢厮杀的。如果是一名创业者或企业管理者捧着这本书,想必一定会感同身受。

创业就是一个挣扎-解脱-再挣扎不断循环前行的过程。要创业,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强烈的信念支撑。因为创业后“经过了无数日夜的辛苦奋斗,你却发现,公司没有跟上你所设想的步伐。产品出现了问题,市场不是那么顺利,员工正失去信心,已经有优秀的员工辞职,资金也越来越少。”你开始不断地质疑自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曾经那么清醒那么激昂的自己,如今却感觉陷在迷雾中看不清前面的路,不知道下一步行动是对还是错。而面对这一切,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做决定。也许你在创业之初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盈利模式,也许你认为吸引用户量比赚钱更加重要,但是无论哪种情况,你都要时刻清晰地知道:公司目前的资金还可以支撑几个月。只要能坚持活下去,公司无论遇到多大的难题总是可以得到解决。如果公司没有了运转资金,那么你有再好的idea、再好的商业模式都是空谈。

这本书也告诉了你一个CEO是如何通过后天的努力炼成的――8年里只过了3天的顺畅日子,始终是在逆境中挣扎,面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面临资金告罄,面临合约告吹,面临客户吐槽给出“最后期限”让改进产品,面临对手更便宜的或者更优秀的产品竞争,面临合作的审计公司生硬的不合作态度,面临裁员……

《财富》杂志有一期,封面是本・霍洛维茨的拳击照。他在采访中说:“创业就像搏击,不仅是因为要不停痛击你的对手。创业艰辛而孤独,需要持续不断地集中注意力。不论你做得多好,你都必须时刻准备,一次又一次地出拳击打……在搏击中,你被打了,感到痛苦不堪,然后你坐在场边,等肾上腺素消失后,你才真切感受到那疼痛。然后,你要再去打下一个回合。”

没有人是天生的CEO,而有自控力,努力,就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CEO。

大多数管理书都是告诉你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这本书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正如本・霍洛维茨自己在序言中所说:

每次我读到一本管理类或励志类书籍时,我总在想:“写得不错,可他们所说的还不是真正的难题。”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真正的难题并不是设置一个宏伟的、难以实现的、大胆的目标,而是你在没有实现宏伟目标之时不得不忍痛裁员的过程。真正的难题不是聘请出色的人才,而是这些“出色的人才”逐渐滋生一种优越感并开始提出过分的要求。真正的难题不是绘制一张组织结构图表,而是让大家在你刚设计好的组织结构内相互交流。真正的难题不是拥有伟大的梦想,而是你在半夜一身冷汗地惊醒时发现,梦想变成了一场噩梦。

这些书存在的问题是,它们试图为无法可解的难题提供一个良方。但事实是,没有任何良方可以掌控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局势,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创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带领一群人走出困境,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制作出一系列热门金曲,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助你成为全国橄榄球联盟的四分卫,没有任何良方可以让你竞选上总统,也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在你的生意衰落之时激励你的团队。这才是真正的难题所在――解决这些难题,没有任何公式套路可用。

不过,《创业维艰》中有很多建议和经验可以帮助大家应对这些难题。

书中,本・霍洛维茨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以及所经历过的磨难。作为一名企业家、CEO以及风险投资家,本・霍洛维茨觉得这些经验大有用处,特别是当他和新一代创始人兼CEO们一同工作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创建公司必然会面临许多艰难困苦,对此,本・霍洛维茨深有体会。虽然大家的经历可能不尽相同,但深层模式和经验教训总有共通之处。

在过去的几年里,本・霍洛维茨将这些经验教训写入了博客中,其读者达数百万之多。他们中有许多人曾主动联系他,让其讲述这些经验教训背后的故事。本书是他首次讲述这些故事,并加入了博客中的一些相关经验教训。

本书每一篇都适合打印出来,分发给各团队领导人,仔细研读。那篇“好的产品经理,差的产品经理”,是霍洛维茨18年前写下的文章,但今天依旧在产品经理圈广为流传。

如果说大多数创业书只是教你怎样漂亮挥拳,那么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当你被对手和市场打得屁滚尿流时,你该怎么保住小命,接着再战下一回合。

创业维艰范文第2篇

张恒:选择户外行业,有两个原因,一是真的喜欢。1996年我从北大毕业做了个计算机公司,开了一年就倒闭了。1997年5月,我背了个迷彩包去了,走了三个多月。那段时间我有个感悟:自己开心的时候是在户外,落魄失败的时候也在户外,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有很贴近的关系。二是在旅行中接触到很多国外背包客,听他们讲户外装备在国外的发展状况,我觉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户外行业一定是很有前景的。

当时在纳木错湖边,我带了个河北小工厂生产的单层帐篷,质量很差,也不防雨,在湖边想把帐篷支起来,看到旁边几个老外生着篝火,喝着啤酒,旁边的帐篷真是漂亮,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过是普通的户外帐篷,但当时在我看来真是太好了。我就没好意思支我的帐篷,觉得有点丢脸。对着纳木错湖我就想,老外可以这么潇洒地旅行,将来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回到北京,我要开户外店,卖最好的装备。于是回到北京我就真的开店了。

如果回到15年前,我还是这个选择,户外对我不仅仅是生意,还是我的爱好,是我的生活方式。

:在2000年左右创业的那些户外店老板们大多数是户外爱好者,您自己就登山、骑马、潜水。我知道您的网名叫“老笨”,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取这个网名吗?

张恒:1998年上网时要起个网名,我就想起听过的评书里有两个金国的小偏将,一个叫奔得木,另一个叫木得奔,我就随便起了个“笨得木”,后来大家说你叫“老笨”很亲切,就这样叫开了。

:您在1997年借了三万元开了第一个店,付完租金、装修费之后只剩下400元,都没钱进货了。在随后15年的发展过程中您也遭遇到一些困难,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恒: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尤其是在创业早期阶段。刚开始店里几乎是空的,没钱进货。我去别的户外店借了价值500元的三四个背包来卖,几天后卖掉包我才能把500元还给人家。有时候一天一分钱进帐都没有,吃饭都是问题,就在早晨花两元钱买一张大饼,分成早中晚三份,算是一天的伙食。前十年,我一直在为钱发愁,最初的发愁是一点钱都没有。后来到2003年、2004年生意逐步起来了,又开始为每年两次的期货款发愁。直到2008年我们做了第一轮风险投资,注入几千万资金,钱的问题才算得到缓解。

:三夫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三十余家店面,经营两百多个户外品牌产品的规模,对于其他户外店的经营者,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张恒:一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本地市场情况和自身的财力、团队来明确定位,是做中高端的综合店,还是精准地定位一两个品牌或某一类产品,这将关系到经营的方方面面。二是要坚持顾客利益至上。回顾这15年,如果说三夫小有成就,最大的秘诀就在于此,尤其是在售后服务方面,可以说我们在国内是做得非常好的。诚信经营,不欺骗顾客,短期看企业会有小损失,但从长远看顾客会信任你这个企业。三是要坚持不懈。户外行业虽然在快速发展,但并不容易做好,所以确定下来的目标需要坚持做下去。

: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户外市场上的专业店渠道和商场渠道?

张恒:近几年商场渠道发展得非常快,尤其是在服装和鞋类销售上,目前商场渠道已经占到户外零售市场总份额的65%左右,专业渠道份额下降到30%左右。今后几年会是商场、专业店、互联网三个户外零售渠道并重的局面。商场渠道主要是服装和鞋类等大众消费产品;专业店渠道会变得更综合,在店里你可以比较更多的品牌,而且野营、攀登装备也是其特色;互联网渠道现在发展非常快,主要竞争优势是在价格上,将来可能出现大的在线销售渠道。商场渠道虽然现在发展得很快,但将来会有个平衡。我个人的看法是,最适合户外行业,最契合户外文化的渠道还是综合性专业店。

:从国内最大的专业户外连锁店的角度看,什么样的户外品牌才能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张恒:三夫目前经营的主要品牌,服装方面有ARC'TERYX、TNE NORTH FACE、PATAGONIA、COLUMBIA、KAILAS等,鞋类有LOWA、SALOMON、CRISPI、SCARPA等,三夫的品牌定位是基于中高端的。要在中国市场有长远良好的发展,这个品牌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设计开发能力,二是市场营销和渠道管理能力,三是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一个品牌有国际知名度,历史悠久,通常容易开拓市场,但并不是绝对的。以国内为例,探路者、KAILAS也同样发展得比较好,我认为他们就是具备了这三种能力。

:大家都很关心三夫上市的进展情况,您方便透露一下吗?另外关于户外企业融资,您有什么感触?

张恒:三夫已经启动了上市工作流程,一年多前我们把中介机构、会计师、律师、券商都引入公司开始工作,现在正在进行中,但上市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现在还处在早期阶段。很多人提到上市,首先想到的是圈钱,我不赞同这一说法。中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国内运营最为规范的,上市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如三夫的员工要签合同,五险一金,必须做到,这是上市的基本条件。再比如三夫的所有销售必须如实申报,依法纳税。上市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梳理发展战略,规范自身运营管理,融到资金的很大的提升过程。

融资是创业者非常重要的能力。我把这个能力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早期融资,如自有资金、亲友借款、小额银行贷款,包括以后吸纳更多的合伙人。二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可以考虑风险投资。三夫吸纳过两轮风险投资,这对支撑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当然,如果能把企业做得很好,管理规范,销售额和利润做到一定程度,上市是最好的融资渠道了。

日常资金管理也非常重要,创业者,甚至是小店的经营者都要有资金计划意识,有多少资金做多少事,提前规划好租金、期货款等大额支出。

:您对中国户外市场的未来发展如何看?对三夫的下一个15年,您有什么规划?

张恒: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户外市场,那就是朝阳产业,前景无限,创业维艰,稳健向前。三夫会继续定位在综合的、专业的户外用品连锁零售方面,将来的店会开得更大更多。今后15年,我们大概的目标是开到100家优质的户外店。

创业维艰范文第3篇

选对合伙人至关重要

从单位辞职后,放空自己,与之前的好友一拍即合,一起创业。我属于典型的60后,不计较、不谈钱、不说股份,先干好了再说。当时没想别的,想的就是破釜沉舟,梦想干成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做网站、宣传、跑客户、做单子等等,事无巨细,全部自己搞定。由于是创业公司,开始也没有招聘太多员工。这样辛苦干了一年多,公司业务量大了,效益也随之上升。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伙人,这涉及股份问题,这时大家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大家在业务发展的思路、想法及未来的战略方向等等问题,都如同积压已久的火山,一齐喷发出来,有些问题通过交流可以解决,有些交流后也无法达成共识。典型的企业病出现了。

大气+宽容,一直是我做人、做事的准则。于是我坚持自己的底线,好聚好散。最后,我从公司退出来,在短时间内快速创办了自己的猎头、咨询公司――科锐达咨询。

提醒各位,决定创业前,一定要慎重地确定合伙人。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磨合彼此的想法、思路、战略及业务方向、价值观等等,经过半年到一年左右的磨合后,在各个方面都合拍的基础上,再开始计划性地安排创业等事项。千万别一腔热血,盲目地注册公司。

学会清零 保持激情

保持空杯的心态。一切从零开始,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创业的激情,创新性地去学习。

科锐达咨询最早只是一个小团队:创始人1人,助理1人,财务1人,顾问2人,法务1人。我们没有靠山,只有头脑清醒、身体不累就工作的状态。个个是工作狂人,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我既是业务员、猎头顾问、又是公司内部管理者,每天不停地谈客户,参加各种会议。万事开头难,创业前从来没想过会这么难。

提醒大家,创业,如做猎头公司,就要有朝五晚九的工作作风,还要放下之前做职业经理人的光环。虚心学习,多同猎头同行、法律界的高人交流讨教,汲取人家的精华和失败的教训,不要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懂装懂是大忌

客户端的HR们最有发言权,HR有时对猎头极为不满意。即便在很有名气的猎头公司,顾问的专业水平差别也很大。

我做猎头业务的时候,就碰到一个上海的高端经理人向我抱怨:他曾遇到过一个猎头顾问,居然分不清楚什么叫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也没有搞清楚职位的核心要求,就直接与一位候选人交流推荐事项,结果这个候选人放弃了这个职位。后来通过我有针对性、把握核心要素以及有关职业发展方向的几次深谈后,这位候选人终于接受了推荐,经过与客户的多次交流及之后的跟进,最后成功地入职了科锐达咨询所属的客户公司。为客户找到了满意的候选人,达成了多方满意的结局。

因此,绝对不能为了做单子就瞎忽悠候选人,不懂装懂,因为候选人都是非常专业的。如果你想创业做猎头公司,除了专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否则贬低自己是小,还会砸了公司的品牌。

HR不能直接晋级猎头顾问

不少猎头顾问是由企业HR 转行而来的。职业转换的原因主要是摆脱政治牺牲,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期望有更多自由度,包括时间安排等。在此转型期间,心理的变化印象深刻:从大平台到小公司,会有很强的失落感,再有是在身份上从甲方到乙方变换的挑战。

科锐达咨询有一个顾问就是从HR转做猎头。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猎头,一打电话就以为是推销无用产品的,再加上不会交流,语气生硬,所以,很多合适的候选人经她交流后都流失了。我了解情况后,对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如何与候选人沟通,专业度的拿捏、客户信息的精准把握等等。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她可以独立上手,不断地开单,客户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因此,转型适应非常重要,猎头公司内部的培训更重要。

聚焦行业 小而精

据说英国的招聘公司有超过16000间,其中超过50人招聘公司的数量很少。相信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不会超过3个人,多数的情况可能是招聘公司的顾问开了个公司来方便自己做单,英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招聘市场,大量的微小招聘公司的存在,客观上说明了“小”公司的生命力。

把公司“做大做强”可能是社会价值普遍的追求。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下,做“小”大体上是因无法做大的无奈选择,而非出于价值的认同。但我相信在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动选择做“小”会逐步成为趋势,主动选择的“小”,往往离想追求的幸福生活更近些。

在未来的5-10年,中国市场上应该会出现1000家以上主动选择做“小”的招聘公司。这些小的招聘公司通常10人以下,通过对行业、职能、地域三个维度及既有客户与候选人资源因地制宜的组合,有自己独特的定位,老板自己就是公司最核心的一线顾问。如果能在内心价值上接受这种“小”,这些小公司们也会健康、快乐地活着。

我们在行业选择问题上也做了很多尝试。之前是什么行业都想试试,都想参与下,渐渐地我发现,有些行业不是我们的优势,盲目涉足只能是浪费时间。

后来我们及时对战略方向做了调整,锁定了优势行业:地产、金融、互联网、健康、教育等。随着不断深耕,做人才定制化解决方案,从战略高度帮客户解决问题。在这几个领域不断地有精彩的业绩出现,同时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一些知名的、大的客户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排行榜上,科锐达咨询一直处于前三的地位。

科锐达咨询下一步将继续做精、聚焦行业,选择我们优势的行业,通过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因为做小、做精是未来做一个优秀猎头公司的趋势

抛砖引玉提建议

第一,不建议直接创业,要先了解最优秀的猎头及公司是怎么做的,知道游戏规则和规章制度,不断积累好的客户。还有,千f不要做不熟悉的行业。

第二,调整好心态,做乙方要有勇气。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尤其做好创业失败的准备。

第三,人脉就是财脉。要真正了解企业的运营而不只是做个顾问,把HR的工作习惯转成运营一个商业机会的能力,要从各个渠道挖掘到众多数量的人脉资源。

第四,积累行业候选人。这个看似简单,但对行业的理解和影响往往最直接的就是来源于候选人。猎头公司到底是客户导向还是候选人导向,实际上看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并不绝对。

以上是我做科锐达咨询及在运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少走弯路,健走在猎头及法律咨询的路上。吾等上下而求索,且行且珍惜,快乐与君同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变是永远的主题。希望同行能紧跟时代,积极应对!

创业维艰范文第4篇

从十三年前成为微软舵手开始,鲍尔默几乎每一天都在和比尔・盖茨的影子战斗。风和日丽的日子,有人说如果那位还在,如此风平浪静,早该全速前行了;风雨飘摇的日子,有人说如果那位还在,怎么可能误入歧途,早就提前转向了。财报难看的时候,有人说如果那位还在,怎么会捧着金碗讨饭,如此无能呢;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有人说如果那位还在,怎么会唯利是图,鼠目寸光呢。

盖茨太耀眼,成就微软霸业的开国大帝,是不可超越的一代传奇。继任者换谁也不行,只能辛辛苦苦地活在影子里。鲍尔默并不孤单,周瑜面对诸葛亮、库克面对乔布斯,同样也是欲哭无泪。

鲍尔默有失误吗,肯定有。早在2011年,国外记者罗列出微软十宗罪,其中之一就是“继续让鲍尔默担任CEO”。在鲍尔默罄竹难书的罪状中,观众们一致认可的是罪,具体有:被Google超越、被苹果超越、做手机很烂、做平板很烂、Windows8很烂、Winodws Vista史上最烂等等。这些罪状,可以简单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守成不力。Windows是微软的核高基,能够站出来掰掰手腕的只有苹果Mac OSX。独行者和独裁者一样,容易自我陶醉。飘飘然中推出不太成功的Vista、Windows 8,可以看做是领先者勇于自我超越的代价。也许最不能容忍的,是微软IE浏览器,被谷歌浏览器Chrome全面超越。浏览器的没落,才是微软帝国最大的危机所在。好比一支没有了巨星的球队、没有了偶像的乐队、没有了院士的大学,实在是前景堪忧。

在守成方面,特别是对微软的核心产品来说,鲍尔默泛善可陈。总感觉鲍尔默离微软产品有点远,不像盖茨和乔布斯那样为了产品呕心沥血。但对继任者来说,守成有功还不够。库克接替乔布斯之后,苹果产品持续升级,并没有出现Vista那样的败笔,可是世界人民仍然不满意。守成有功勉强算合格,拓土开疆才能赢得尊重。

第二类是拓土不利。微软作为世界顶级软件公司,一直模仿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但是大部分人都把功劳记在了盖茨身上。鲍尔默要证明自己,必须破而后立,打破软件公司的桎梏。首先是勇敢者的战斗:和苹果竞争操作系统、和谷歌竞争搜索、和苹果/谷歌竞争手机/平板、和索尼竞争游戏。然后是合纵连横:结盟诺基亚、Skype、Yammer等多家行业巨头。

在拓土方面,鲍尔默动作频频,游戏和平板电脑近期显示出惊人的发展潜力。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继续等待了。十三年,美国总统连任两届也只有八年,人生能选择几个总统呢,该换就换吧。

现实是残酷的,鲍尔默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退休,话音未落,微软股票当天就暴涨7.3%,甚至有人戏称,这是鲍尔默上任以来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鲍尔默有功劳吗,肯定有。人未走,茶尚温,已经有人在计算鲍尔默的功劳了:为微软卖命33年、接手微软保持每年16%的增长率、年营收增加3倍、不再是一家单纯的软件公司等等。

创业维艰范文第5篇

(Ben Horowitz)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3-1

本・霍洛维茨,他是互联网先驱,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绝佳拍档18年,带领公司在互联网泡沫中存活下来,并最终天价卖给了惠普,震惊业界;他是马克・扎克伯格等众多硅谷年轻创业家的贴身导师,投资见证了一代硅谷新贵的崛起,TwitterCEO称“本的建议是无价的”。

内容推荐

《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中,本・霍洛维茨,硅谷最令人敬佩的企业家之一,就如何建立和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以自己在硅谷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

作者简介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

硅谷最早一批的互联网先驱人物,被马克・扎克伯格成为“我们这些硅谷年轻企业家的管理导师”。本・霍洛维茨也被外媒誉为“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

媒体评论

本的《创业维艰》非常值得一读,他说出了创业真实的艰辛之处,以及公司管理的真谛。同时,这还是一个以顽强意志力起死回生的精彩故事。

――拉里・佩奇,Google联合创始人兼CEO

过去这些年里,本一直给我提供无价的建议。他坦率、直接,承认创业是难以想象的孤独过程,并给出了在顺境和逆境中管理团队的指导意见,生动精辟,毫无官话废话。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权威地揭开了创业华丽外衣下的真相。《创业维艰》简单、透彻,给人启发。

――迪克・科斯托罗 Twitter CEO

精彩内容节选

当我正试图将Loudcloud公司的部分业务,即云计算服务卖掉时,我和比尔・坎贝尔见了一面,告诉他这笔交易的最新进展情况。这笔交易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它,我的公司肯定会破产。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从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第二章:响云沉浮录:我会坚强活下去

第三章:转型Opsware:这一次跟着感觉走

第四章:陷入绝境

第五章: 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

第六章:关注眼前的麻烦

第七章:前途未卜时怎么办

第八章: 企业家头条法则:没有法则

创业维艰范文第6篇

颠覆行业从改变习惯开始

最近,一到下班时间,一些色彩亮丽、辨识度高的巴士都会迅速聚拢在中关村写字楼较为集中的地方,并以多种优惠补贴方式来吸引用户。从巴士的表面涂装不难看出,这些巴士都有专属的互联网公司。作为移动出行领域的巨头,滴滴自然不会在新领域拓展方面位居人后。在滴滴CEO程维的规划中,公司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大巴业务正是滴滴快的出行业务的重要一环。

从打车、专车,到快车、顺风车,再到企业级出行平台以及巴士,滴滴的业务范围几乎已经囊括了所有的出行方式。当滴滴的行业布局渐趋完善的时候,程维心中那个“Powered by Didi”的梦想也变得愈加清晰,并且触手可及。正如罗兰所说:“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们航行灵魂的舵和帆。”

“我之前在阿里巴巴工作,杭州北京两边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而误机。我老家在江西,有一次老家的亲戚来北京,本来定了7点在王府井附近吃饭,结果他们5点半来电话告诉我在打车,等到8点又来电话问我能不能去接他们。”程维回忆道。都说梦想来源于现实,这些不愉快的打车经历使程维萌生了开发打车软件的想法。

进入一个新兴的领域,你需要做的不仅是说服自己,还需要说服别人。不过,当他提出创业想法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做打车软件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靠谱。这时是2011年底,智能手机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在程维看来,反对和质疑都是正常的,这是创业的第一关,只有闯过了这一关,创业才有可能成功。“在市场基础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才可能成功。等到智能手机普及了,司机和乘客的用户习惯也教育好了,市场成熟了,你再做打车软件,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程维如是说。

就这样,程维在2012年的时候真正走上了创业路,并创办了滴滴打车。在程维的理解中,能不能做好滴滴,关键在于软件开发和线下司机。而也正是这两方面因素使得早期的滴滴走了太多的弯路。

当时的滴滴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软件开发的问题上,程维一时在组织团队开发还是外包的选择上拿不定主意。而外包的结果却是软件不能使用,经过完善之后,软件也只能是勉强上线。

“人总要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而付出代价,创业没有侥幸。等到你真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短板。”程维感慨道。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出师不利的滴滴在线下推广上又遇到了更大的麻烦。程维回忆道:“每天早上,线下同事都信心满满的出发,晚上又灰心丧气的回来。每次回来他们都很气馁,他们每天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每天都会被问,有个同事就问我,家里有没有在交通委员会的亲戚,我还真的去问,但我老家是江西,真的没有。”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程维始终相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说:“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你觉得走头无路的时候,上天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恰在此时,也许是上天被滴滴人的努力感动了,在线下推广进行到40多天的时候,一扇通往成功的窗户真正为他们打开了。这一天,一位同事给程维打电话说有一家昌平的出租车公司愿意和他们合作。尽管这家公司只有70多辆出租车,但对于程维来说已经心满意足。直到现在,程维在看到这家公司的出租车时,仍然心存感激。

接下来一个星期,又有四家出租车公司选择与滴滴合作。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一小步”。有了合作的出租车公司,滴滴还需要对司机进行培训。当时,100个司机里边只有20多人有智能手机。而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司机的智能手机里边安装滴滴打车软件。

程维的计划是两个月内安装1000个,而实际上他们一天才能安装七八个。有一次,程维的同事特别兴奋的对他说道:今天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安装了12个。听到这些,程维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觉得有些心酸。因为他不知道照这样下去,滴滴什么时候才能做起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程维还在为如何快速增加软件安装数量的时候,订单问题又不期而至。有一些司机因为订单少,还找上了门,甚至当着程维的面把手机给摔了。有一天,程维发现滴滴打车软件在全北京只有16个司机上线。这时,程维觉得起码有16个司机是相信他们的,他们不能让这16个人失望,不能让这16盏灯灭了。

为此,他还专门找人去打车。“我面试了一个人,他问工作是什么,我说打车。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程维无可奈何的说道。

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滴滴还是活了下来。活下来的滴滴开始寻求融资。因为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融资是必经的一条路。在一开始的时候,程维觉得,投资人都是锦上添花的,没有雪中送炭的。你一定要等到公司做到了一个点,自己要知道到了这个点,再去找投资人。

创业维艰范文第7篇

站在这里,七十年前的一场毕业典礼上,母校学子们的歌唱仿佛还在耳边:白苎置东,姑水汇溶,山明水秀临其中。同学如弟兄,甘苦同共,一堂济济,其乐融融。创业维艰,点滴辛劳汗,百年树木,师生责任重。敦品力学,手脑并用,朴实弘毅是校风。

时光匆匆,今天我们2010届高三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意味着同学们即将满怀着对三年高中生活的留恋,告别母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我代表学校,向经过三年努力,圆满完成高中学业的全体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力创新高的高三全体同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三年前你们满怀着理想和希望跨入*中的校门,开始了人生最美好、最难忘的一段旅程。三年来,你们执着地追求,*中的校园里留下了你们成长的足迹,你们无悔的付出,岁月见证了你们奋斗的历程。你们用青春承载着历史的重任,用理想点燃了年轻的激情,用拼搏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用汗水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你们是母校的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今日的校园渐成美好的回忆,新的追求将是更加美丽的风景。在此,我要向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要求真,向善:学习进取。要学会追求真知,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收获成功的喜悦!为学不能以校门为终点,拼搏才是永远。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创业维艰,进取以成。

要不忘母校教导,坚持操守。漫漫人生路,并非全是阳光和坦途,也会有荆棘和坎坷。同学们要坚持自己的操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建立起人生的信念,承担起人生的责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要牢记母校“笃信,谦恭;好学,弘毅”的校训,*中三年的磨练,大家有挫折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喜悦。这是人生中一段最难忘的经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一段最美好的回忆。今天你们以*中为荣,明天*中以你们为骄傲!

亲爱的同学们,现实的校园在你们眼中即将成为远去的风景,我希望*中的精神的在你们的心中永存,母校、老师会永远惦记你们,永远地为你们祝福。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看看母校熟悉的校园,听听老师亲切的教导,叙叙自己纯真的情怀。快乐时回来看看,痛苦时回来看看,成功时回来看看,失意时回来看看。记住,无论你们走多远,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

创业维艰范文第8篇

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现代帝王学或可说是守成时代针对领导者特别关心之问题所作的回答,学习《贞观政要》此其时也。

《贞观政要》开卷第一篇“君道“中即有”“创守”之论。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房玄龄对曰:“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守成则难。”太宗作结论曰:“玄龄营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恩与公等慎之。”(《君道》)由此也可见太宗的远大目光和宽广胸怀,后世概括为“创业维艰,守成不易”。贞观十五年,太宗又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魏征对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陈奏事情者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日陵月替(国势日衰),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君道》)因而实际上是“创业难,守成更难”。守成说到底是个“居安思危”的问题。太宗曾云:“安不忘危,理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慎终》)“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之事以自戒惧,用保其终。”(《慎终》)魏征也曾上疏曰:“人君当神器(指帝位)之重,居域中之大(一国之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君道》)

率先垂范,修己安人

伊藤肇在其所著的《现代帝王学》一书中认为,帝王学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智慧工具。是修己安人的领导哲学。孔子所言甚众,如:“修己以安人……修日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从修身出发,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行仁政于天下,恐怕尧舜都未必能做到,可见其至难:又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其身正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无怪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修”居其首。太宗亦深明其义,贞观初即云:“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君道》)

帝王身系一国之安危兴亡,明君自贤,国乃可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唯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阂(孔子弟子颜回、闵损)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魏征对曰:“愿陛下每以此为虑,免后人笑!”(《鉴戒》)

创业维艰范文第9篇

“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这是一本CEO实操手册。本・霍洛维茨――硅谷最令人敬佩的企业家之一就如何建立和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从个人创业经历讲起,凭借自己在硅谷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增长黑客:创业公司的用户与收入增长秘籍》

“增长黑客”这一概念,近年来兴起于美国互联网创业圈,是指介于技术和市场之间的新型团队角色。他们主要依靠技术和数据的力量达成各种营销目标,而非传统意义上靠砸钱来获取用户的市场推广角色。作者在产品经理、市场公关、项目管理等方面均有涉猎,在书中将个人整理的国内外增长黑客的精彩案例资料与个人实操经验结合,向我们展现了产品成功背后的秘密,适合创业者,公司产品、市场和运营人士阅读。

《支付战争:互联网金融创世纪》

作者是PayPal第一任营销总监,亲身参与、真实记录了PayPal初始创业、组建团队、创新业务模式的整个过程。书中有创业精神、政府监管以及经济周期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变化,全面展现了一个新生金融产品的运营策略与商业模式,也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和金融行业提供了绝佳的商业范本。本书还展示了“PayPal黑帮”如何开掉高管、如何解决企业合并后的文化冲突、如何面对山寨产品和强势平台的打压、如何应对媒体的围攻等。

《一位经营鬼才的自白――7-ELEVEn创始人亲述零售帝国背后的故事》

创业维艰范文第10篇

初创Loudcloud

本・霍洛维茨与马克・安德森相识于网景(Netscape)――硅谷最早的模板公司。当时霍洛维茨去网景面试工作,面试官正是网景的创始人和CTO马克・安德森。尽管只有22岁,但安德森对于行业、技术的理解给霍洛维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两人一起创办了Loudcloud,主要提供互联网基础架构服务,在业界被公认为最早进入云服务领域的公司。霍洛维茨也正是从Loudcloud开始了CEO的修行。

这家公司一开始被估值4500万美元,后来接受了1500万美元的风投以及安德森本人600万美元的投资后,估值达到了6600万美元。公司的头几个月可谓一路高歌,在创立不到9个月时,就已经签订了2700万美元的新合同。员工在五六个月就增至200人,多得都坐到了走廊上(甚至差点为此被消防安全部门查封)。一瞬间,Loudcloud成了硅谷的当红炸子鸡。

然而一场危机正在临近。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急跌,标志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火爆的网络公司几乎一夜间全都破产倒闭,Loudcloud难逃此劫,而投资者都被吓破了胆,没人再肯出一分钱。股东撤资、客户违约,公司还有300多名员工等着发工资,公司经营一度出现危机。

这是霍洛维茨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当时公司融来的资金已经不多了。霍洛维茨这样描绘当时的心情:“这是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与此同时,他还领悟到了一项关于融资的经验:“寻找一个统一市场,其中只要有一个投资者点头,即可成功,其他30位投资者即便全部摇头也无关紧要。”

找人脉,讲故事,想尽各种办法,最终Loudcloud还是以7亿美元的估值融到了C轮1.2亿美元的资金。可正如霍洛维茨的预料,这只是一系列绝望中最开始的那个,后来他又接连被“痛击”。

当时已人人自危的硅谷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一个伤心地,尽管霍洛维茨已经意识到要从传统行业而非互联网寻找机会,可Loudcloud设定的业绩目标只完成了不到四成,而员工已经接近500人,钱烧完了,不得不再去找新的资金。这下,真的没有投资人再来眷顾他们了。

霍洛维茨曾说过,创业公司的最大好处是让你体验两种情绪:欢乐和恐惧,而且睡眠不足会令这两种情绪更加强烈。之所以恐惧,就是因为如果没有后续资金注入,公司就得关门。私人投资者不愿意再注入资金,Loudcloud出现资金枯竭,霍洛维茨居然通过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完成了融资――通过公开市场,公司上市。要知道,当时正值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市场最低迷的时候。

这时候霍洛维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路演不断地说服投资者,需要对媒体的质疑进行回应,需要继续深耕公司的业务做出更好的产品,需要管理不断扩张的团队(近600人)。霍洛维茨说他在路演时觉得公司肯定要倒闭了。而正当他到处游说筹集资金时,他的妻子又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困难接踵而至,让他备受压力但又不得不负重前行。最终Loudcloud还是以6美元/股进行了IPO,筹得1.625亿美元。

上市融资好歹让Loudcloud没有破产,然而并没有让Loudcloud摆脱业务上的脆弱。进退维谷之际,霍洛维茨暗自从员工中分出10人,执行B计划(成就了后来的Opsware)。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裁员的Loudcloud,最后靠B计划活了下来。早前,霍洛维茨就已经开始为公司“找下家”,他甚至想好了公司破产后自己该怎么办,而将Opsware业务独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想出来的。

转型Opsware

经历了几个月的蹉跎之后,Loudcloud这家上市时值1.6亿美元的公司最终以6350万美元卖给了EDS公司,距离创办仅18个月。好消息是,在出售Loudcloud后,Opsware也得以独立,通过转型成软件公司,他们艰难地存活了下来,并最终起死回生,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不断成长。

在这5年里,作为Opsware的CEO,霍洛维茨经历了无数次的背水一战。有很多次一度想过放弃自己创办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Opsware经历“我们完蛋了”的时刻不下10次。甚至是在眼看卖给惠普的交易就要完成的时候,Opsware还差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险些使交易流产,当时的财务负责人接到电话脸都白了。不过有惊无险,最终成功地将公司出售给惠普。5年之内,霍洛维茨将这家公司的估值从2.9亿美元提高到了卖出时的16.5亿美元。

Loudcloud和Opsware的创业道路对霍洛维茨来说一点也不好走。实际上,这段历程,从某些地方来看真是一场浩劫。幸好,惠普的高价收购让霍洛维茨的创业有了个美满结局。

从创业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在这之后,2009年,霍洛维茨和他的老搭档安德森三度联手,创立了风险投资机构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asson Horowitz) 基金会,网站是A16Z,因为从“安德森”的首字母A到“霍洛维茨”的末字母Z,中间正隔了16个字母。作为硅谷老兵,霍洛维茨实现了从创业者到投资者的华丽转身。

两名没有任何风险投资经验的投资人几乎将硅谷“独角兽”公司投了个遍。如今已冒尖的Foursquare公司在2010年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中,A16Z也是投资方之一,当时Foursqure的创始人Crowley就是看准了霍洛维茨和安德森在创业中的丰富经验,经历了无数次的绝境使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创业公司指导。

霍洛维茨的创业经历而不是投资经历,是对创业者价值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A16Z也因此拿到了很多别人拿不到的项目。《福布斯》曾对A16Z的一个有趣现象进行过描述,这家公司在拿到了一家公司的投资收益之后,会尽可能地出高价投资所有热门的创业项目,有些项目甚至在没有拿到A16Z的钱之前,不会拿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钱。当时在接受《福布斯》采访的Airbnb公司联合创始人Brian Chesky认为A16Z是最激进也是最乐观的投资人,“他们不会去等市场,他们有自己的信念。”

目前,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会是硅谷最知名的风投明星。这家仅有三年历史的风投已经累计融资了27亿美元,以高投资与高回报迅速跻身顶级风投行列,其星光熠熠的投资对象包括了Skype、Twitter、Facebook、Instagram、Foursquare和Pinterest等诸多的创业新星。

喜欢用说唱歌词来做引子的霍洛维茨曾引用Jay Z的一句话:“我继续前进,追求唯一的完美方向,不能因为恐惧而迷失方向。”

撰书启迪后人

如今作为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和合伙人,本・霍洛沃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创业维艰》(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的作者。

因为霍洛维茨经历过不一样的东西,他愈发觉得管理领域还缺少这样一本书――能讲述创业者遇上诸事不顺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状况,怎样扭转乾坤、险中求胜。2013年,有位出版商找到了霍洛维茨,尝试说服他不妨将想法付诸实践,于是《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这本书问世了。

在《创业维艰》中,以自己在硅谷近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这部创业史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巧妙地引入了当时的谈话、发言、邮件记录,生动有趣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

大多数创业书所说的都是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上一篇:干事创业范文 下一篇:创业板股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