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范文

时间:2023-03-08 16:57:18

创业史

创业史范文第1篇

眼镜哥并不戴眼镜,而是光明眼镜店的老板。我们都称他为胡哥。胡哥皮肤白皙,个头中等,眼睛不大,但有神,如世人所说“小眼睛,大智慧”。十年前,高考落榜的胡哥,不安于现状,告别水乡射阳,只身去了无锡打拼。八年前,他携妻带女,来到连襟

所在的小城,写起了属于他的创业史。

八年前春天的一个上午,春风和煦,艳阳高照。胡哥在学校北门旁选取了一个地点,摆起了地摊,卖起了太阳镜。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向人宣告,眼镜摊开张了。

胡哥的眼镜摊虽不大,但品种不少,款式很新潮。因此,颇受我们这帮人欢迎。买与不买,我们都喜欢站在胡哥摊前,跟他侃大天。胡哥知道的东西真多,从他的嘴里,我们了解了许多从未听说过的知识,特别是他在无锡打工的苦辣酸甜,常常让我咂舌。

其实,胡哥在无锡混得不错,老板让做了领班,可胡哥总认为,跟人干得再好,也是月亮的角色,要想做个太阳的角色,非得自己干不行。

为了当好太阳的角色,胡哥做事很用心用力,他了解我们这帮人的审美心理,更是揣摩透了眼镜行情。天气暖了,胡哥眼镜摊的上方撑起了一把大的油布伞,还总是把阴凉让给顾客,而他自己却一任太阳晒。他说,顾客凉爽了,自己的心里就不热。

胡哥生意很是红火,上学或放学时,他的眼镜摊前总是围满了人。用胡哥自己的话说,生意马马虎虎,小日子将就过。

五年前,生意不错的胡哥的心又不安分了。在学校的门外,他租了一间平房,开起了眼镜店,取名为“益友眼镜店”。

眼镜店正式营业后,胡哥真正成了一轮太阳。他确立的经营理念是:让明亮渗透进顾客的心里。为此,他与顾客约法三章:不适合的换,不中意的退,有损伤的赔。胡哥不只是服务态度好,眼镜更是物有所值。

胡哥的眼镜店口碑越来越来好,影响越来越大,找他配眼镜、修眼镜的,一天比一天多,有乡下进城办事的,有市区专程赶来的,还有几十里开外的另一个行政区的。

一个周末,我陪死党去胡哥那里修眼镜,一看店里挤满了人,死党轻声对我说:“明天再来吧。”胡哥听了说:“先急后缓,来,看看什么原因?”

胡哥把修好的眼镜递了过来,歉疚地说:“有问题就来。”死党说:“谢谢啊。”胡哥则说:“我得谢谢你啊,兄弟!”

因为整天忙于学业,我一年多没有见到胡哥了,听死党说,似乎生就一颗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的胡哥,心地更大了,他在东方家园买了门面房,开了光明眼镜连锁店。

哇塞,你真行啊,胡哥!

点评本文为记叙文。

胡哥是一位高考落榜生,不安于现状的胡哥开始了他并非恢宏的创业之路,文题叫做“创业史”,实在是彰显了作者大题小做的写作智慧。选材时,作者更没有写些鸡零狗碎的事,而是用一线串珠之法,连缀了胡哥八年前摆地摊、胡哥五年前租房开眼镜店、胡哥一年前买房开眼镜店的三个片段,构思之巧,写法之妙,令人称道。人物描写更显作者作文功底,如:个性化的形象描写、生活化的语言描写,避免了人物描写脸谱化的弊病。总之,文章小故事,但彰显大气;小人物而不乏真情。文章存在粗放叙述的不足,如能赋以典型化的细节描写,就当是锦上添花了。

创业史范文第2篇

《创业史》中,讨饭娃出身的梁生宝等青年人,一心爱党爱社会主义新生活,尽管贫穷,但“精神总像汤河岸上的白杨树一样正直、白净”。看着困难户挨饿,心里头刀绞似的。他们把领着贫农渡春荒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才有了梁生宝换稻种,带领群众进山割竹子,运扫把、邀请省上专家培育“扁浦秧”、开展互助合作等举措,实现了让梁三老汉那样的贫苦人“第一次把大米当主饭吃”的一系列变化。然而,梁生宝的成长不是天然的,面对层层的阻力,他坚定的信念,准确睿智的判断都来自于乡、区、县等各级党员干部的正确引导。一有难题,他都会得到乡支书卢明昌、黄堡区王佐民副书记、中共渭原县委副书记杨国华等人的鼓励、帮助和指导,这一切给了这个青年人莫大鼓舞,竟使他为了集体的事忘了自己的婚事!正如他感慨的“就有这样一些干部,穿上了制服、毛呢料子衣服,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会装腔作势。他们联系着不知其数的群众”。

正因为有了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干部,才使梁生宝这样觉悟高、品德好的“苗苗”得以成长,党的政策才能够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共产党的根基才能扎牢。听了不了解实情的干部的汇报,在没去过蛤蟆滩的领导眼里,生宝成了一个“解放初期作风有问题”的下作人。庆幸的是脚踏实地,常往基层跑的杨副书记,遇到问题后,认真调研,才弄清了真相。他全力支持给群众换稻种时,喝五分钱一碗的面汤、一分钱一碗的开水、吃他妈烙的已风干的馍、睡车站免费“地板床”、面对着嘲笑心里却甜滋滋的梁生宝这样为党的事业拼命的人。否则,凤落沙滩遭鸡戏,正直的生宝不知会被落后势力玷污到怎样不堪的境地!

如果没有这些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的群众工作,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依然面临很大的威胁!心里恨共产党剥夺了他“和告债人谈话这种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但表面上又摆酒筵拉拢农会干部的富农姚士杰;对党的粮食统购政策阳奉阴违、在黑市抬高粮价卖余粮、时时想见风使舵的郭世富;在群众中有一定基础,但面临新形势逐渐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了的党员郭振山;在清朝被损毁了灵魂、坚信“天官赐福”、善恶不分的王二瞎子等,这些都是阻挠新生事物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顽固势力,他们各怀心思,一旦正不压邪,就会龌龊结合,兴风作浪。

然而,在每一关键时刻,每个共产党员就像一面旗帜,总会飘扬在群众看得到的地方,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带动群众、关心群众,使一切、主义的逆流思想无可乘之机!农技员韩培生在少数人欢迎,部分人旁观,一些人等着看热闹的氛围中稳步实施推广新科技,就连固执的梁三老汉也竖起拇指,连呼“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以表达他质朴的赞扬;团县委干部王亚梅在街上遇到徐改霞的一番话,使改霞产生了把团员资格作为优先进城条件是对入团动机亵渎的羞耻感,增添了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县委书记的爱人,王亚梅不搞任何特殊,担任工作组成员,下乡驻村,定期组织召开妇女学习小组会,她对有着非议的素芳不嫌弃,手拉着手,用好听的话语宽慰她,使素芳动容,使我们感慨!正因为这种水融的干群关系,使百姓把心交给了党。

曾说过,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讲究吃、穿、住和小汽车,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现如今,尽管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依然有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要面对、要研究、要解决。但一些共产党员职位升了,待遇高了,却时时显示出一幅“逃亡之像”:忘记了党的宗旨,不懂得能为群众服务是最大幸福的真理,时时与百姓争利,觉悟甚至不如普通干部群众。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忘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放松了共产党人的修养。如刘少奇所分析总结的那样: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占了上风,对个人享受孜孜以求,更谈不上追求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了。长此一往,必将被人民唾弃,被历史抛弃。

创业史范文第3篇

讨饭娃出身的梁生宝等青年人,创业史中。一心爱党爱社会主义新生活,尽管贫穷,但“精神总像汤河岸上的白杨树一样正直、白净”看着困难户挨饿,心里头刀绞似的把领着贫农渡春荒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才有了梁生宝换稻种,带领群众进山割竹子,运扫把、邀请省上专家培育“扁浦秧”开展互助合作等举措,实现了让梁三老汉那样的贫苦人“第一次把大米当主饭吃”一系列变化。然而,梁生宝的成长不是天然的面对层层的阻力,坚定的信念,准确睿智的判断都来自于乡、区、县等各级党员干部的正确引导。一有难题,都会得到乡支书卢明昌、黄堡区王佐民副书记、中共渭原县委副书记杨国华等人的鼓励、帮助和指导,这一切给了这个青年人莫大鼓舞,竟使他为了集体的事忘了自己的婚事!正如他感慨的就有这样一些干部,穿上了制服、毛呢料子衣服,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会装腔作势。联系着不知其数的群众”。

才使这样觉悟高、品德好的苗苗”得以成长,正因为有了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干部。党的政策才能够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共产党的根基才能扎牢。听了不了解实情的干部的汇报,没去过蛤蟆滩的领导眼里,生宝成了一个“解放初期作风有问题”下作人。庆幸的脚踏实地,常往基层跑的杨副书记,遇到问题后,认真调研,才弄清了真相。全力支持给群众换稻种时,喝五分钱一碗的面汤、一分钱一碗的开水、吃他妈烙的已风干的馍、睡车站免费“地板床”面对着嘲笑心里却甜滋滋的梁生宝这样为党的事业拼命的人。否则,凤落沙滩遭鸡戏,正直的生宝不知会被落后势力玷污到怎样不堪的境地!

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依然面临很大的威胁!心里恨共产党剥夺了和告债人谈话这种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但表面上又摆酒筵拉拢农会干部的富农姚士杰;对党的粮食统购政策阳奉阴违、黑市抬高粮价卖余粮、时时想见风使舵的郭世富;群众中有一定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的群众工作。但面临新形势逐渐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了党员郭振山;清朝被损毁了灵魂、坚信“天官赐福”善恶不分的王二瞎子等,这些都是阻挠新生事物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顽固势力,各怀心思,一旦正不压邪,就会龌龊结合,兴风作浪。

每一关键时刻,然而。每个共产党员就像一面旗帜,总会飘扬在群众看得到地方,用实际行动去带动群众、关心群众,使一切、主义的逆流思想无可乘之机!农技员韩培生在少数人欢迎,部分人旁观,一些人等着看热闹的氛围中稳步实施推广新科技,就连固执的梁三老汉也竖起拇指,连呼“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以表达他质朴的赞扬;团县委干部王亚梅在街上遇到徐改霞的一番话,使改霞产生了把团员资格作为优先进城条件是对入团动机亵渎的羞耻感,增添了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县委书记的爱人,不搞任何特殊,担任工作组成员,下乡驻村,定期组织召开妇女学习小组会,对有着非议的素芳不嫌弃,手拉着手,用好听的话语宽慰她使素芳动容,使我感慨!正因为这种水融的干群关系,使百姓把心交给了党。

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讲究吃、穿、住和小汽车,曾说过。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现如今,尽管我生活富裕了但依然有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要面对、要研究、要解决。但一些共产党员职位升了待遇高了却时时显示出一幅“逃亡之像”忘记了党的宗旨,不懂得能为群众服务是最大幸福的真理,时时与百姓争利,觉悟甚至不如普通干部群众。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忘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放松了共产党人的修养。如刘少奇所分析总结的那样: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占了上风,对个人享受孜孜以求,更谈不上追求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了长此一往,必将被人民唾弃,被历史抛弃。

创业史范文第4篇

1955年,兵团成立之初,党中央决定从河南、四川、江苏、山东等地,动员大批青年投身新疆建设,从而揭开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段支援新疆、开发新疆、屯垦戍边的伟大壮举!

这次历史性支边行动,对维护新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具有战略性意义。仅以河南省为例,1956年,该省到新疆的支边人数就达5.5万人,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最使人振奋的是兵团豫剧团,1956年7月在河南洛阳成立,1959年集体支边到兵团,足迹遍布天山南北。

《大漠胡杨》幕启,欢快的劳动场面,器乐悠扬喜庆。远处传来“劳动号子”,这是该剧的主题曲――“天山再高,呦嗨,你高不过天/荒原再大,呦嗨,你总也有个边……”

《大漠胡杨》的剧情紧凑不拖沓。在工地上,人物一出现就交代了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矛盾。两位主人公出场的戏,自然而具有生活气息。“支援新疆正青春/屯垦戍边一片心/广阔天地勤耕种/各族兄弟一家亲”成为本剧核心主题词。

在水渠决口,洪峰凶猛,麦田有可能被大水冲垮之际,高栋梁为掩护李豫西献出生命。段香妮扑在高栋梁遗体上,悲戚极致的两个字“栋梁……”观众的泪水扑簌而下。

“兵团的女人啊,就是这样过/兵团的女人啊,就是这样活/兵团的女人啊,痴心守大漠/兵团的女人啊,你咋恁执着/你咋恁执着。”这段群众伴唱也成为本剧点睛之笔。艺术家认真处理这段戏的每一句台词,戏中穿插了段香妮和李豫西的情感纠缠。在冰雹来临之时,段香妮丢下孩子,夜护棉田,野狼把幼儿吞噬。场长拿着小宝的虎头鞋,悲戚万分的一段道白,又一次让观众流出泪水。

剧中几次出现的主题曲,唱腔设计很好,凸显主题,体现了兵团人的精神风貌。

段香妮在该剧最表现兵团女人精神的一段唱词,把《大漠胡杨》剧情推向高潮。“戈壁乱云独嗟叹/茫茫大漠自蹒跚/……/我猛然抬头远处看/只看到一棵胡杨迎风立荒原/它苍劲挺拔傲然伟岸/躯干如铁风催枝更坚……/要学那戈壁滩上的胡杨树/耐住干耐住旱耐住酸碱耐住盐……/我看见,胡杨吐翠一派枝茂叶繁!”

《大漠胡杨》是对兵团、对兵团人的礼赞,而那首反映兵团人战天斗地精神风貌的主题曲也沉淀在观众的记忆里。

创业史范文第5篇

干春晖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版

定价:45.00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这一观点在《并购之路――20个世界著名企业的并购发展历程》一书中也得到验证。

本书选取20个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其中的18个公司在2007年的财富500强排行中位列前100名。这些企业大多有辉煌的历史,其中多数更是接受了数百年跌宕起伏的洗礼,经历了蓬勃的扩张与繁荣和苦涩的低潮与沮丧后,如今仍旧岿然屹立于世界财富500强的前列。因此,本书所呈现的与其说是20个公司的并购之路,倒不如说是20部鲜活的创业史与奋斗史。这中间有天作之合的机缘,也有壮士断腕的悲怆;有金钱与权利的角逐,也有战争与政治的风波。它们既是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曲折反映,也是对世界历次并购浪潮的最好诠释。

多年来,本书主要作者、中国著名并购理论研究专家干春晖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始终致力于对并购理论和前沿问题的研究。1995年,当并购还未像如今这样成为中国企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时,就出版了《公司兼并与收购》一书。此后,曾出版了《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并购经济学》、《并购实务》和《并购案例解读》等多部专著,主持翻译了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的企业并购著作《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整合》一书。

在多年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干春晖教授感觉到这些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世界财富500强的企业的并购事件往往存在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单个的案例分析还无法全面阐述企业的成长经历,正如一场局部的阵地战无法反应总体作战思路一样。倘若能以并购为主题分析和介绍贯串企业成长中的诸多重大事件,无疑将更好地再现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为此,他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开始着手对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并购历程进行新的梳理,经过一年多的积累,最终有了本书的产生。

创业史范文第6篇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只有愿意为文学卖命的人,才能干这一行。”这是著名作家柳青生前说过的最著名的一句话。

一部《创业史》,奠定了柳青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转眼间,柳青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30个春秋,但是,他一生“为文学卖命”的精神,却成为陕西文学不断走向新高度的恒久推动力。

陕北汉子黄土根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2日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寺沟村一户耕读之家。寺沟村位于绥德、佳县、吴堡三县交界处,像散落在黄土高原沟壑皱褶间的所有村庄一样,土地荒凉而炙热,却养育着一代代纯朴而不乏烈性的子民。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无论到哪里,大多数毕生都携带着那一片热土的性格烙印与精神因子。柳青和路遥,应该说是当代作家里面陕北精神的代表人物。

柳青的创作生涯与革命活动都始于学生时代。在西安读高中时,正值“一二・九”学生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柳青担任校刊《救亡线》的编辑,并创作诗歌与散文。1936年,柳青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文学、文化宣传形式从事革命活动。同年,最早的一篇散文作品《待车》,发表于秋季号《中学生文艺季刊》上。“西安事变”后,柳青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并创作抗日题材的诗歌与杂文。

1938年5月,柳青被组织调回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干事、部队教育干事、新闻记者等职。在此期间,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地雷》,以他作为战地记者随战吕梁和太行山区时的见闻为素材,歌颂了抗日根据地民众积极支援前线、踊跃参军、英勇抗战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农民和士兵形象。

1943年至1945年,柳青在米脂县担任乡文书工作,通过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他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47年出版)。作品通过描写王家沟农民围绕集体种谷而展开的斗争,真实地反映了不同阶层农民在互助合作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向,是解放区文学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严谨、大气、扎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初露端倪。

抗战胜利后,柳青奉命调往东北区工作,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然而,突然割断了与家乡联系,离开了这片刚刚焕发起自己创作激情的热土,对柳青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比一般的思乡念家之情要强烈许多倍的心灵渴求,让身在异乡的他备受煎熬。他终究没能在东北长期工作并定居下来,而是于1946年7月,向上级提出调回陕北工作的请求。

请求虽然被批准,但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到处都是封锁线,要只身从大东北抵达大西北,那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柳青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越过沙漠与草原,穿过道道封锁线,终于于1948年10月回到陕北。

两年之后,柳青以沙家店战役中民工支援前线为背景,完成了他早期具有奠基性的重要作品,这就是长篇小说《铜墙铁壁》。

皇甫村里写巨著

《铜墙铁壁》的成功,是柳青创作风格趋于成熟与稳定的标志。

解放初期,柳青调往北京,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但是,为了创作,他还是希望能够回到他所熟悉并热爱的农村去生活。1952年,柳青离开北京,回到陕西,担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

但是,柳青不住县城,不坐办公室,而是带着全家人,落户长安县王曲乡皇甫村,像一个真正的普通农民一样,住进由一座破庙改建的农家庭院里,这一住就是14年。

在皇甫村,柳青冬穿对襟布棉袄,夏穿布汗衫,留短胡子,戴眼镜,有时也戴瓜皮帽,总是笑呵呵地在田间地头、集镇村巷、农家炕头,兴趣盎然地听人谝闲传,大家都知道他是“柳书记”,却极少有人知道他是大作家。

而柳青正是在这细细的观察和深深的沉浸之中,孕育和架构着他的皇皇巨制《创业史》。

14年间,柳青除了县里通知必须要参加的会议,和因为哮喘病而必须在每年5月麦子扬花时外出躲避花粉外,大多时候都住在村子里。

从外面看上去,柳青更像是一个淳朴厚道的小学教师,生活简朴又单调,然而,在他的心中,却装着一个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世界。在他素壁四面的简陋屋子里,最多的家当就是书。涂光群先生在他的《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中回忆,柳青家的屋子,一眼看去全是书,他不仅踏实而忠实地观察和记录生活,更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物质生活淡泊而简朴,内心世界宽广而富有。对他所热爱的文学事业,有着赤子般的忠诚,和毕生都饱满的激情与奉献精神。

柳青也说过,一个作家,必须坚守高尚的情操,“终身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投机不取巧,不追名不逐利,才有可能写出真的美的作品。他还说,“作家要把六十年作为一个单元”。

1956年,柳青出版了他的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这是一种素材上的积累。1959年,他出版了中篇小说《恨透铁――1957年纪事》。同年,《创业史》第一部开始在《延河》杂志连载。1960年,《创业史》单行本出版。

《创业史》的完成,奠定了柳青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鲜活的艺术形象,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蛤蟆滩众生相的描写,展示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作品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柳青雄浑、劲健的艺术风格。《创业史》出版后,还先后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享誉国际文坛。

接着,柳青开始创作《创业史》第二部上卷,并制订了宏伟的创作计划,要将《创业史》写到四部,使其成为忠实反映农村社会变革的历史画卷。

然而,事情总是不能如人愿。就在柳青再次投入创作的时候,“”开始了。

事半人在心未灰

“”一开始,柳青就被人从皇甫村带到西安,接受批判与改造,无法进行创作。对柳青来说,这种精神上的磨难比肉体上的摧残更让他痛苦。

1968年10月,柳青怀抱一线希望,给工宣队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渴望回到皇甫村的心情:“落户皇甫十四载,事半人在心未灰;堆中蜷曲日如年,盼望大哥放我回!”其殷殷之心,哀哀之情,让人至今读之都止不住心痛。不难想象,柳青此时所经受的内心煎熬,比当年渴望从东北回到故乡的心情要强烈得多。他说,“自信为了人民,绝无私念,更无其他意图。因为我没有完成写作计划以外

的任何目的。”然而,他的这份几近哀告的申请却未获批准。

动乱岁月不仅使柳青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创作的权利,还失去了最亲的亲人。在柳青接受批判期间,他的妻子马葳因不堪,投井自尽。柳青曾悲愤地说:“马葳一走,好比抽了我的筋!我已经家破人亡了!”

然而,即便如此,柳青仍然坚守着自己“为文学卖命”的誓言,于1977年完成出版了《创业史》第二部上卷。

柳青一直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身上经常装着治疗哮喘病的喷喉剂。从1972年起,由于身心备受摧残,柳青的病情愈来愈重,常常需要住院治疗。1973年,柳青在北京住院期间,特意托人捎话给他,“希望把病治好,把《创业史》四部写完,准备到日本访问”。1978年5月,柳青病情再次加重。躺在北京朝阳医院的病榻上,柳青一边靠氧气瓶维持着极度虚弱的生命,一边以强大的意志力口授修改《创业史》第二部下卷。当年6月13日,柳青在北京溘然长逝,终年62岁。

一年后,《创业史》第二部下卷出版。然而,柳青终究还是留下遗憾,没能如愿完成《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

春风到处说柳青

1982年,柳青去世4年后,诗人贺敬之来到皇甫村为柳青扫墓,亲耳聆听了梁生宝的原型王家斌谈柳青的“创业史”,感慨万千之余,诗人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床前墓前恍如梦,家斌泪眼指影踪,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

毫无疑问,皇甫村的14年,不仅是柳青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人生度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与当地百姓亲密相处,感情深厚,并尽自己所能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创业史》第一部出版后,他得到1.6万元的稿费,但他自己一分没动,全部捐给王曲公社。他说,“我有工资,不需要这些钱,让它给社员办些有益的事吧。”

1961年,当地的牲畜因管理不善大量死亡,柳青与饲养员座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交饲养员、干部及群众讨论后油印下发,长安县政府还将其印成插图小册子,发给全县饲养员。

1969年元旦,正在苦难中挣扎的柳青曾回过一次皇甫村,他站在神禾塬上感慨地说,“这里的一草一木,连同每一块土疙瘩都是我熟悉的。”

柳青去世后,他的骨灰一半埋在了八宝山,一半埋在了皇甫村所在的神禾塬。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而且永远不会再离开。

从那以后,每当柳色青青、春意盎然的清明时节,都会有很多人登上神禾塬,为这位皇甫村的特殊“村民”献上一束素净的鲜花。

一部反映一个时代现实社会生活的宏大作品,可以有历史的局限性,可以有争议,但是,一个“终身保持心灵纯洁”的人,一个热爱事业胜过生命的人,他留给后世的精神力量,却是无限的。柳青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对陕西文坛的影响力最为明显,从路遥到实等一批陕西知名作家的作品中,都不难找到柳青的影子。而这些作家在自己的创作谈中,也多以崇敬的心情,谈及柳青对自己创作道路的深厚影响。

两年前,在柳青诞辰9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陕西省作协,西安市文联等单位联合设立了柳青文学奖;同时,西安市长安区又在西部大学城建成了柳青广场,在常宁宫建起了柳青纪念馆;去年,实、贾平凹等人又发起成立了柳青文学研究会……

创业史范文第7篇

《创业史》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讨饭娃出身的梁生宝,尽管物质生活贫困,但“精神总像汤河岸上的白杨树一样正直、白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组织贫雇农成立了互助组和灯塔社,带领群众进终南山割竹子,运扫把、邀请省上专家培育“扁浦秧”、把带领贫农渡春荒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了让梁三老汉那样的贫苦人“第一次把大米当主饭吃”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作为党的最基层干部,他谦逊、处事公道、有胆有识、敢想敢为,有着为集体事业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勤劳纯朴、善于思考。这些品格从侧面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世界,使得“庄稼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特有气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然而,梁生宝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他坚定的信念、准确的判断都来自于各级党员干部对他的正确引导。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得到乡支书卢明昌等党员的鼓励和帮助,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竟使他为了集体的事忘了自己的婚事!正如他所感慨的“就有这样一些干部,穿上了制服、毛呢料子衣服,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会装腔作势。他们联系着不知其数的群众”。正是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好干部,才使得像梁生宝这样觉悟高、品德好的“苗苗”茁壮成长,党的政策才能够得到认真全面的贯彻执行。

一名党员一面旗,每到关键时刻,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带动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农技员韩培生在少数人欢迎、部分人观望、一些人等着看热闹的氛围中稳步推广实施新技术,就连固执的梁三老汉也竖起拇指连呼“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以表达他质朴的赞扬;王亚梅作为县委书记的爱人,不搞任何特殊,她不嫌弃有着非议的素芳,手拉着手,用宽心的话语安慰她,使素芳动容,使我们感慨!正因为这种水融的干群关系,才使百姓把心交给了党,愿意跟着党走。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塑造最为精彩的形象。这是一个勤劳、倔强、保守的老一辈农民,他由衷地感谢为农民带来土地、带来希望的共产党,但他又不能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的新事物,在思想和性格上充满着纠结矛盾。最后他心悦诚服地走上了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在告别封建私有制时在思想和心灵上逐步转变的艰难历程。

伟大的著作总会跳过时代的束缚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读完《创业史》使我深受启发: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执着的信念。梁生宝为了让乡亲们度过春荒,他主动外出购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所做的这一切他从来都不在众人面前摆功劳。正是这份执着的精神追求造就了梁生宝坚韧不拔、披荆斩棘的品质。“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他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为农业社的成功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只有坚守着内心的信念,自力更生、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创业史范文第8篇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吴晓波正在写作他的《激荡三十年》时,已经认为“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和精神沿革,必须在一个更长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审视”,于是,他找到正横亘中国东南西南去追溯整个近代中国实业家创业史的傅国涌。三年后的今天。一部重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历程的《大商人》问世了。十来年间,中国民族工商业从萌芽到结出硕果,下一个十来年就迅速凋落,但始终生生不息,此起彼伏。

第一代实业家们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银行家以投机之眼光充实业之活动,临时之作用也,所以银行与实业不能得携手之利益。”这种扼颈之绝境是“企业办社会”的张謇的,也同样是“衣食半天下”之荣氏家族的:是制精盐、制酸碱大兴民族化工业的范旭东的,也是中国第一个宣扬科学管理的完人穆藕初的:是制造火柴并无所不能的全才刘鸿生的,同样也是把船从长江支流一直驶入海洋的卢作孚的。

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企业家遭遇了这一时期遍及全球的经济瘟疫。“花贵纱贱”成了全中国纺织业的通病。当美国已经送走瘟神之时,中国还在蒙受“九_一八”之后的国难。这一时期企业周边各种危机四起,《大商人》中,民国时期的“财神”、曾经的财长宋子文,几乎贯穿了该年代全书中各个章节。每当这些为办实业而抽空家底的企业家们向财政部长或他的银行求助时,宋唯一的“援助”就是,要求做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官商之彪悍作风可见一斑。

企业家们自身的成熟也在他们不断的检讨中表现出来,最初张謇获利全分、支付高额官利,到了荣氏家族年代,则悟出三年不提取红利、股利存在厂里生息,以扩大资本。 ‘他们悟到的当然不只是生意经,民国这一代工商业家开始着眼办学。小学及至大学。他们的思想和得失很快地融入一些商科院校,当时诸如《解决今日中国实业问题》、《关税自由权》、《论中国实业不振之原因及救济之方策》、《银行与实业之关系》等论文,所彰显的已是现代企业思考和管理的雏形。

家庭教育问题也是第一代拓荒者们所用心的,刘鸿生的13个子女无一庸碌,他提前给自己的13个孩子找到了不同的出路,他们被特意安排留学于不同的国度,成为不同领域的专才,这样可以使家族在不断变换的大王旗中永立不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位海上闻人的想法,和一个土财主送几个儿子参加不同军队的想法有何不同呢?

刘氏一生的苦心在临终前变成一个微笑,1956年他的企业实现了公私合营,他不再会破产,他的儿女中也不可能出现败家子了。

公私合营以后的20多年里,中国不再有私营的实业家。只有厂长和书记,没有董事长和总经理。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些人和事在回避中被遗忘了,国人大多已不记得这些雾霭般消逝在记忆边缘的企业,它们的消逝与其说是时间的缘故。不如说是人为的因素。

然而大凡向着现代社会开进过的事业,都不会是内陆河,它必须有个激情澎湃的出海口。一如美国航运巨头亨利。凯赛尔1944年在重庆航业协会演讲时所说:“世界上有史以来航海业的发展,都是由海洋而江河,由下游而上游,唯独民生公司是由江河的支流发轫,由上游而下游,这真是一个奇迹。”

创业史范文第9篇

本刊记者是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走进大寨的。导游姑娘,也是大寨村民小高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虎头山――50多年前,陈永贵带着村民夜以继日,抛洒汗水修成的层层梯田,如今已经长成葱郁的树林。从山上鸟瞰,半山腰是整洁的大寨村――别墅群和新修的居民楼让外来参观者眼热而羡慕,永贵年代修建的那几排窑洞,大部分被村民开发成“窑洞旅馆”,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侧面同样陡峭的龙山上,种植的树木也成林了,只有对面的缓坡上,大寨特色的层层梯田里,每年还种植着庄稼。

艰苦岁月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地处太行山麓,是典型的土石山区,“七沟八梁一道坡”是大寨村的基本地貌,自然环境很恶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地里上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导游姑娘告诉本刊记者,“这是老人们对于大寨的形象概括”。

手指着虎头山上的层层梯田,导游姑娘介绍说:“大寨人凭着一双手、两付肩、―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地苦干,山坡造梯田,河沟造粮田,硬是在七沟八梁一道坡上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不仅解决了大寨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每年上缴国家20多万斤余粮呢。”

1953年,大寨实行农业集体化第一年,就制定了改造大寨地貌的规划。从此,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走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农忙务庄稼,农闲平土地,一年四季都不闲着”。现年83岁的宋立英老人回忆当年的创业情景时说。大寨人在土石山上垒坎造田,平整土地,蓄水保粮,抗旱防涝,改良土壤,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2年亩产237斤,1962年增至亩产774斤。

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对于大寨前辈们的艰苦创业故事,现在的大寨青年人仍耳熟能详。

1963年,是大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当年8月份,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冲垮100条大石坝,颗粒无收的耕地达180亩,冲塌了113孔窑洞,倒塌房屋77间。地冲、房倒、窑塌,群众生活陷入困境,十年心血付之东流。灾后上级领导慰问大寨,并送来了钱、粮、物资。大寨人没有要,以陈永贵为首的大寨人面对灾情,毫无惧色,响亮地提出了 “不要国家的钱,不要国家的粮,不要国家的物资;交售国家的公粮不能少,社员分红不能少,群众口粮不能少。”

郭凤莲书记回忆说,“灾害过后,大寨人更是‘白天务庄稼,晚上修房屋’,生活更艰苦了。那几年,我们大寨人每天下地归来,都要从村外往村里‘捎’砖头、石条等建筑材料。在吃饭前的休息时间,大姑娘、小媳妇们每人每天从村外的砖窑要背回500块砖,男人们则要背石头或者抬石条回来。村里那几排窑洞就是那时靠自己的双手修建起来的。”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五年奋战,大寨战胜了自然灾害,建成一个“层层梯田平展展、窑洞排房齐崭崭”的新大寨。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大寨之路》的通讯报道。介绍大寨村的先进事迹,并配发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学寨战天斗地的精神。党中央也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指示。

大寨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来大寨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时有国家领导人和友好邻邦的领导人前来参观,大寨进入历史上耀眼的时期。陈永贵也快速擢升,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大寨,不仅仅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中国农村建设的航标和旗帜,甚至一度成为国家政治的“风向标”。

这是大寨人民的艰苦岁月,也是大寨最荣耀风光的一段历史!

一度落寞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忐忑不安地秘密摁下了“大包干”的指印,预示着大寨最荣耀的时光将要结束。这一点,小岗村民不知道,大寨村民也不会知道。

公众能明显感觉到大寨头上荣耀的光环在日益减少。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了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请求。同时,昔阳县委织部的一纸调令也把郭凤莲调离了大寨。此后的10年间,媒体对于大寨的报道少之又少,公众也似乎要忘记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村庄。

让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接受“大包干”式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困难可想而知。

高玉良在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大寨党支部书记,他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大寨的推行要晚一些。当时,村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对于‘大包干’的生产模式很难接受,大寨干部对于‘分产到户’也想不通。”

高玉良回忆说,“县上派了领导来大寨推动‘联产承包’工作,我们先试着搞了三个生产小队,把大寨的耕地平均分给三个小队耕种,联产计酬。”

“磨不推自转!”高玉良告诉本刊记者,“1982年秋季,有一部分村民看到邻乡邻村的村民在‘承包地’上多收了粮食,逐渐羡慕起来,不再满意生产小队这种小集体模式。这年冬季,县上领导顺势织村干部给村民们分好了耕地。1983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全国各地粮食大丰收,大寨也史无前例地收获了100万斤粮食。”

摘掉头上荣耀的光环,大寨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像全国千百万个村庄一样。所不同的是大寨人勤劳节俭的传统没有丢掉,骨子里那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更加旺盛。

“1985年前后,大寨开办了一座煤矿。”高玉良介绍说,“还办过一个化工厂。”

遗憾的是,不甘落后的大寨人贷款举债开办的这座煤矿,并没有使大寨走上富裕之路,直到90年代郭凤莲再度回来,仍有不少贷款要还。而那座有污染的化工厂,后来还关闭了。

二次创业

时光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玉良被提拔为昔阳县某乡的副乡长。1991年11月15日,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这时,郭凤莲已经45岁了。

刚回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她读到了一篇新闻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这次大寨领头人的“南巡”,使郭凤莲的思想彻底得到了与时俱进地解放。

这一年,大寨建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建立了年产10万吨的大寨中策水泥厂。7月份,郭凤莲当选为昔阳县副县长,随后的日子,她主要的精力还是用在大寨的发展上。

沐风栉雨20年。大寨企业经历了村办小作坊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大寨人也经历了从种田农民转化为工人、技术员、管理员、营销员的过程,大寨的经济结构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得到整合与重构,不断创新发展机遇,积极开拓发展空间。大寨逐步形成煤炭运营、化工、建材、轻纺、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为主的8个支柱产业的雏形。

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大寨人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进行联合经营和资本运营。郭凤莲等大寨的领导者,也成为商海弄潮儿。

2009年12月4日,大寨正式登记成立了山西大寨经济发展集团(简称大寨集团),郭凤莲任董事长,这是昔阳县第一家登记注册的企业集团。集团企业涵盖工业制造(饮品、酿酒、食品、轻纺、水泥等)、煤炭发运销售、旅游营销、房地产开发、新农业科技开发、养殖业、无形资产投资等七个产业,产品达到了三十多个品类。

再度辉煌

大寨的成功转型,造就了大寨今日的辉煌。

据了解,具体的转型思想是从单纯农业经济转向了因地制宜,多企发展,品牌战略联手发展的现代企业经营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大寨先后兴办起了煤矿、水泥、运输、饮品、贸易、旅游等十五个企业,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大力调整。

截至去年底,大寨集团所控股、参股、合作企业已达到19家,主要有旅游开发、工业制造、煤炭发运销售、房地产开发、新农业科技开发、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大寨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与日俱增。现在利用大寨商标注册的企业12家,大寨集团公司也依靠这一信用品牌,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合作条件。2010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达4.7亿元,从业人数达1243人,集团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达到2879万元。

如今,大寨人不出门就能挣到钱。大寨村520口人,其中在村里企业上班的有270多人,其余都做起了旅游生意,大寨人腰包鼓了,日子过得殷实了。2月7日是正月十六,元宵节已过,大寨人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中,郭凤莲和村民们一起跳起了秧歌舞。锣鼓喧天中焰火升空,大寨一片祥和的气氛。

人们称大寨是文明村、富裕村、文化村、企业村、保障村、生态村、品牌村、正气村、旅游村、教育村。

“我这次回大寨后,继承大寨优良的节俭传统,一年一个踏实的脚印,稳稳当当地往前走。”郭凤莲说。1993年大寨村开始实行老年人养老金制、大学生奖学金制、小学生免费上学制。1995年1月,大寨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7月,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同年6月6日,又被山西省委命名为“红旗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实行新建住户补贴制,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提升。1999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7月又被中组部命名为“先进基层党总支”。 2005年8月,大寨被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评为“全国十大名村”;12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务院文明办评为“文明建设先进村”;被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再次命名大寨党总支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2007年1月又被授予“省级文明村”。

创业史范文第10篇

张三名张波,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得名张三,别看他才三十出头,然而在致富的路上却奋斗了四个春秋,正是凭着发家致富的永恒信念,如今自己在创业的路上,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也尝到了创业给自己带来生活上质的改变。说起自己的创业,张三总是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信用社的资金帮助,我这种业销售也不可能做的这样好,感谢信用社在我致富路上给予的扶持和帮助啊!”还记得当初自己要创业的时候,父母并不十分地理解和支持,认为做买卖风险太大,一旦有个闪失,不但多年的积蓄没了,而且还难得再翻身。为此张三也有些泄气了,但是妻子却鼓励他说:“既然想创业,怎么会没有风险跟着呢?但咱也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也许赶上机遇,咱还能挣些。”听了媳妇的话,张三又振作起来,“可咱创业的启动资金上哪整啊?这可是头等的大事。”张三有些犯了难,“咱为啥不去信用社贷款,这些年咱也没贷过款,现如今咱有急用,信用社应该会给咱贷。”媳妇的一席话让张三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张三便找到了信用社信贷员小王,并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想要贷5万元钱,“你创业的想法倒是不错,但是干什么都是有风险跟着的。”信贷员小王提醒他说。“这个我也想过,但通过市场调查和考证,我觉得还是有市场潜力的,所以我想尝试一下。”张三说到。“张哥,凭你的个人信誉,我信得过你,信用社会全力地支持你的。”信贷员小王说。没过几天,张三就从信用社取得了5万元的贷款,“不管到秋如何,我都会全力地把这贷款还上,太感谢你了小王。”张三感激地说,“你不用谢我,你的感谢信用社支农、助农、扶农的富民政策啊!”信贷员小王说。

那一年,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张三净赚了4万多元,不但及时地把贷款还上了,而且他还想在下一年扩大经营。这不几年下来,自己所经营的都“如愿以偿”。但在发展的路上,他不忘信用社给他的帮助和扶持,每当有人问他创业的历程时,他总是说:“信用社给我提供了原始创业资金,让我在创业路上挖了第一桶金,它可是咱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银行啊!”

上一篇:创业板范文 下一篇:创业贷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