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20 01:56:24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1篇

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

岁末年初,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改革之音逐渐高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亿,比10年前增加了约1.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聚集,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据测算,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2002~2011年,我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万多亿元上升到15.9万亿元,增长了近3倍,这与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不无关系。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不仅释放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拉动了投资。城镇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拉动固定资本投资。有数据显示,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自2002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这将带动新增投资超过10万亿元。由此引发的投资增长不仅可以缓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也为新进入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会稳定下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表示,在未来10年至20年的时间内,我国城镇化进程依然将保持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个过程将释放出大量的消费需求,它与投资需求结构升级相结合,将实现我国经济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球1/5人口的生活品质,是中国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然而,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城市急速扩张、农民被迫上楼、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对忽视进城农民权益、制造“城市边缘人”的做法说不,让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转化为市民;应该维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财富成为进城农民生存发展的长久支撑;应该大力拓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让新老城镇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农民市民化:变“边缘人”为“主体人”

不少人认为城镇化对农民来说就是一种身份的转化,事实上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拆除各类政策“屏障”,使其享受到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市民化待遇。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权

未来城镇化道路怎么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的回答开宗明义:“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镇化的老路,要解决农民进城问题,就要从‘物的城镇化’转移到‘人的城镇化’,而‘物的城镇化’一定要服务于‘人的城镇化’。”

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认为,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应该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谭克俭说:“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口层次跨度较大,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要鼓励多样性的城镇化形态成为发展的主流。”

“实现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这要求尽快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补齐‘人的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的短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说。

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该移居城镇还是守望田园?一位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应当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既不能限制,也不能强迫。”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农民“被上楼”现象:人上楼了,但鸡鸭羊却不能上楼,农民没钱交卫生费、物业费,有的宁愿睡在羊厩里也不愿住在楼房里。

“要防止城镇化快而不优,避免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提醒,近年来有些地方片面理解城镇化,采取行政手段迫使农民“上楼”,征用农地。这种大干快上的做法,缺乏冷静思考、科学抉择和合理规划,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修鞋的、卖菜的和房地产老板都应该在城市里得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说。

拆除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屏障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阻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然而,仅仅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谭克俭认为,目前亟须进行的是全方位的政策调整,包括城市公共管理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等。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表示:“让农民变市民,就要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到同市民一样的待遇,让他们在城市里有房住、有活干、有学上,生病了有医保、失业了有社保,这样才会安居乐业。”

据了解,当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无论是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还是在公民权利方面都存在严重缺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曾多次表示,如果以农民工实际享受的待遇衡量,目前纳入统计的城镇居民中,至少有1/4的人口没能充分享受市民待遇。除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外,还有住房、医疗、社保等问题让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扎根。如何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有专家建议,破除政策障碍,首先要建立以居住地为基本单元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将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其次,推进免费居住证制度,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子女就学、各种公共服务上与当地人口享受同等待遇;第三,要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防止“拔苗助长”

“当前,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土地的城镇化已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剑平教授说,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多采用低密度、分散化方式,城市规模和占用土地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人均建设用地13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限额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表示,一些地方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目、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从而大搞扩城、造城运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说,如果说多造点房子、多修点路、多建几座摩天大楼就算城镇化,这样的理解太肤浅了。新型城镇化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关注人们的生活品质。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家们表示,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云南力争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5%

2011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了云南五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明确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云南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5月30日在瑞丽召开了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动员大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云南城镇化进程,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云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云南城镇化建设成绩显著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围绕“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按照“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和“坚持规划、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注重节约”的要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坚持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完善产业支撑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以城市群和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新昆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到2010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2%,比2000年的23.36%上升了11.84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20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554万人,形成了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106个县城、117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了城镇布局更趋合理、区域更加协调、体系进一步完善、功能相互衔接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大为提高,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70%以上,县以上城市供水能力达到434.87万吨/日,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61.65%。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分别达到29.14%和24.68%。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已从简单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逐步发展成为非农产业的重要载体,经济职能日益突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但是,云南的城镇化进程是在人口众多、环境敏感、耕地资源有限,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殊省情下推进的。由于历史和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与构建大中小并举、分布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这一目标相比,云南省城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城镇化水平偏低,相当于全国10年前的平均水平;城市数量少,只有19个,而且结构不合理,昆明城镇化率在全省各州市中所占比例太高;城镇发展布局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城镇特色不够突出,功能不够合理,千城一面、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县市级投入不足;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要求,产业支撑乏力;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不够强,农民工流动就业占比大等。

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

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云南来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破解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1年9月5日,云南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在大理市召开。时任云南省省长的秦光荣在会上强调,立足云南省情,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发展,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守住红线,就是要坚守基本农田保护这根红线。中央下达云南省的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9015万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7431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897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始终保持在7431万亩以上。也就是说,全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是中央给云南省划定的两根红线,是确保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要坚决守住这两根红线,不可触碰,更不可跨越。

统筹城乡,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化掉农村”,而是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谋划,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城镇上山,就是要建设山地城镇。从世界城市发展的情况来看,山地城镇以立体化的生态美景、对耕地的有效保护、与自然的有机和谐等优势,较好地实现了城镇与自然的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城镇发展的潮流。云南的坝子周边荒山荒坡很多,潜力很大,且多为丘陵,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景观效果都比较优越。城镇上山是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发展方式。要推动工业项目、城镇建设尽量向山坡、丘陵发展,多利用荒山荒坡搞建设,少占或不占优质农田,努力实现城镇朝着山坡建、良田留给子孙耕的目标。

农民进城,就是要逐步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由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目前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不高。比如,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前瞻有愁”、“后顾有忧”的情况:“前瞻有愁”主要是担心进城租房购房等居住成本高,不能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福利;“后顾有忧”主要是担心进城后,失去原有在农村的耕地、宅基地、林地、计划生育等权益,进城落户有风险。因此,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忧”与“愁”,已经成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引导、帮助农民进城发展。

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是省委、省政府加强耕地保护、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的一项战略决策。这也给快速发展中的新昆明带来了新的机遇。昆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明确目标、细化措施、狠抓落实。2012年11月1日,全市召开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山地城镇、山地园区规划建设开发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昆明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强化坝区耕地保护,原则上将坝区80%以上的现有优质耕地和山区连片面积较大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昆明“城镇上山”序幕正式拉开。

云南力争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5%

2012年7月26日,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草案)。该《规划(草案)》指出,云南将构建“大”字形省域空间5条发展主轴,远期形成以“一区、一带、五群、十廊”为主体构架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空间结构,2015年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45%,2030年力争达到65%,并对省域空间布局与发展提出了规划意见。

规划将全省划分成6个区域,分别是滇中、滇西、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南和滇西北。该《规划(草案)》分别在定位、城镇化发展、空间结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意见。目前已完成滇中、滇东北、滇西3个次区域城镇群规划,正在开展滇东南、滇西北、滇西南3个次区域城镇群规划。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支持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自成立以来,累计向云南投放各类贷款超过3700亿元,强有力支持了云南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云南“两基一支”领域的主力银行。截至2012年底,分行表内本外币贷款余额1603亿元,居全省第三;人民币中长期贷款1414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1388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其中,交通、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贷款约占分行全部贷款余额的85%,中小企业、“三农”、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贷款占比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

据介绍,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自2009年设立规划发展处以来,切实贯彻陈元董事长“全面推进规划先行”的指示精神,在国开行规划局的指导下,通过与省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等部门合作,分行先后投入规划专项经费727.7万元,参与支持或主导开展“桥头堡系统性融资规划”、“保障房融资规划研究”、“兴边富民‘十二五’规划”、“瑞丽试验区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等700余项(含村镇600余项)规划课题工作,内容涉及全省和各州市“十二五”规划,以及省、市、县、镇四个层次村镇规划等,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能为云南城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其原因是该行勇于创新,形成了多种支持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可行模式:

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依托政府融资平台合作,倾力支持云南城镇化重点、难点领域建设,在云南率先开创了一条通过组织增信、搭建云南省级信用平台的道路,将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与地方政府信用优势、组织协调优势结合起来,在政府调控范围内构建起政府、企业、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信用主体和融资平台,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有效推广和应用。通过“银政”合作,重点支持省公路开发投资公司、云南机场集团、华能澜沧江公司等做大做强,着力保障综合交通、保障房、文化产业、滇池治理等涉及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与省政府签订的《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合作协议》,开发形成“生物医药专利权质押”等多种贷款模式,向生物制药及生物资源开发等七个重点领域发放贷款50多亿元,并推动省财政厅对该行贷款项目财政贴息约3000万元;搭建多个市场化统贷平台,批量化、机制化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与省林业厅合作,闯出小额林权抵押贷款新路子,开辟了边疆宜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为城镇发展提供了重要产业支撑。

同时,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发挥协同优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2006年,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昆明分行开展了13.35亿元的分行首笔信用违约互换业务;与深圳发展银行昆明分行开展了5.1亿元的分行首笔担保债务凭证业务;2009年,分行与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37.48亿元的云南省首笔高速公路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分行首笔保险业务;2010年,开展分行首笔人民币保函业务;牵头组建云南省内首个标准化大型项目贷款银团――昆明新机场76亿元银团;牵头组建迄今为止云南省贷款规模最大的银团――昆明轨道交通158亿元银团;开展首笔债券承销业务;2011年牵头组建云南省首个分组式银团――大丽路109亿元银团;协同国银租赁开展分行首笔电力行业租赁业务――云南威信云投粤电扎西能源有限公司9.78亿元煤电一体化项目设备租赁业务;2011年协同国开金融开展首笔股权投资业务――昆明市五里片区4亿元股权投资。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及电力保障、城市开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国开行云南省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推进城镇化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是随着桥头堡战略全面实施、云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信贷规模成为制约分行发展的一个硬约束;二是由于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造血能力不高,部分平台在融资需求巨大与能力受限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后续合作也存在抵质押完善难、部分平台负债率相对较高、贷款投向受限等困难;三是综合交通、水利、养老等行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瓶颈,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融资理念创新、融资渠道拓展和融资模式探索等工作;四是由于分行对全省重点、难点领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导致分行的利率优惠面一直在全行系统内排名靠后,但云南省未在存款资源分配等方面形成相应的补偿机制,这不利于分行争取更多的贷款规模支持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更好地支持云南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形成良性、长效、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国开行云南省分行下一步将健全“银政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深入贯彻落实总行与省政府签订的《深化桥头堡战略合作备忘录》,始终坚持“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范金融风险”,规划引领,“投、贷、债、租、证”有效联动,力争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网云南段、跨境(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能源开发输送、产业发展”等六大重点领域安排的融资总量不低于1600亿元;坚持“先规划、再试点、逐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强化与省住建厅、国土厅、林业厅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等相关规划的实施,跟踪“低丘缓坡荒山滩涂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三个一批”试点项目进展,更加注重合力高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逐步、有序开展对具体项目的支持,探索支持城镇上山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并适时予以推广;倾力支持将滇中产业新区打造为云南城镇化的示范样板区,加强与省金融办、省发改委的沟通联系,适时开展与新区规划相配套的系统性融资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创新银政合作模式,运用系统内各类资源,采取费用支持、专家咨询、融智参与等有效手段支持新区规划编制,支持融资主体做大、做强,促进规划项目的落地和规划成果的转化,支持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成为桥头堡建设各项任务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平台,强化产业对云南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有序推动政府健全在“提升财政资金的引资能力”的机制,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和放大效应,使区域较为有限的财政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并发挥到极致,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云南省城镇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国外城镇化启示录

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概略地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三是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过程中,不同国家城市之间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既有可比性,也存在不可比性。如果说存在一定可比性的话,那么,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慎重对待,从而尽可能避免失败案例的重蹈覆辙。

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城市病”或城市危机的出现,与缺乏公共政策的及时有效干预直接相关。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对这些“城市病”、城市问题感到十分棘手,但它们能够通过及时调整公共政策、进行各种政策干预,包括采用各种财政手段介入城市事务,合法限制私人对城市土地的某些不良开发利用,以及政府直接实施城市发展和改造计划等,有效缓解了各种城市问题。城镇化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和韩国政府都坚持以城市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编制了各个层面的空间发展规划,如英国的城乡发展规划、日韩两国的大都市圈规划和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等。

英国是最早把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国家,城市规划的卓著成效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央政府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发挥显著的主导作用。19世纪前半叶,英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以蒸汽机和铁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向城市大规模集中。但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匮乏、劳工住房短缺、生活环境恶化,导致传染疾病蔓延,危及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多次惨痛的教训和日益觉悟的民众,促使欧洲各国政府相继采取了有力的行政干预来改变城市的环境。事实上,西方国家政府对城镇化的引导和规划首先是着眼于城市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在卫生部成立后的50年中,英国的城市规划一直由卫生部负责。

形成合理城镇体系

以大城镇和城市群为中心,兼顾中小城镇的发展。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区域层面上的空间发展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和地方之间的合作,由此实现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

美国以“大都市圈”作为城镇化的主导方向。美国实行市场为主体的开放式城镇化进程,完全打破区域间的隔离封闭,从全国整体出发进行城市规划,采取区域经济“都市圈”模式,建立起由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共同组成的城镇体系。美国城市的规模差别很大,但以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镇)居多,大约占城市总数的99.3%。大量小城市(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围绕大中城市周围布局,逐步形成密集的城市群(带),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镇)相互配合、错落有致的城镇体系。

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是美国都市化、都市圈以及卫星城城市带能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也是区域性城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到访过美国的人对其城乡一体化的景象印象较深,如在洛杉矶、休斯敦等大都市周围100多公里内,很难分清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不少美国大都市产业链上的村镇居民“幸福指数”甚至高于市内居民。为什么美国的城乡差别比较小?主要原因之一是促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会沿交通干线向城郊和农村扩散,联邦和地方立法机构立法“为乡村提供发展机会”。

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带的形成和大量卫星城的兴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上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缺陷,抑制了大城市规模过于膨胀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大中小城市在空间和产业布局上相互依存和配套,形成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由于区域发展较为均衡,小城镇兼有交通便捷和接近大自然的双重优势,拥有比大城市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目前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已经较为完善,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国家的大城市非常重视卫星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缓解人口压力和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加以统筹考虑。

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绝大部分城市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没有产业的城市就像找不到工作的待业青年,是很难成才的。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不少城市立足于自己的资源特色、环境条件,确定城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使城市迅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瑞士的达沃斯,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使达沃斯小城出了名,会议经济进一步带动房地产、旅游、餐饮业、交通等相关产业。法国戛纳一年一度的电影节,同样使戛纳家喻户晓。

从美国城镇化的进程看,许多城市和小城镇原先都是围绕企业发展起来的。例如西雅图市的林顿镇,因为波音公司而出名;硅谷的高科技企业云集,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群带。尽管各国城市的规模大小不一,历史文化和市容市貌各不相同,但不同城市的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比如纽约是美国的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和出版中心;西雅图是微软总部所在地,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迈阿密是美国南部著名的旅游城市和退休老人理想的休养地。巴西的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而伊瓜苏市则以旅游业闻名。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以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小城镇帕洛阿尔托为例,该镇是一个只有5万多人的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毗邻斯坦福大学的优势,发展包括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可以这么说,离开了产业的支撑,小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根基。

城市治理需要法制化和透明化

城市治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化即“依法治市”。从目前的实践看,通常要求城市政府本身是一个法人,每个城市管理部门在建立前先立法,充分体现管理机构的法律权威性,以法律形式规定执行机构的权限等。按照联合国人居规划署的研究,城市政府管理的透明化意味着信息的共享和以开放的方式采取行动,是建立良好的城市治理结构的核心,有助于减少城市贫困,提高市民的参与度,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多年里,由于缺乏一个较为透明的城市治理结构,导致了城市各阶层之间的隔离、较低的城市财政收入、城市的财政支出不能有效惠及贫困人口等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提高城市治理的透明度。

此外,对于大城市以及大都市区的治理,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建立大都市联合管理机构的现象,形成地方城市政府自治与大都市联合政府的双重机构,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方式是成立大都市区政府,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曾盛极一时。最典型的例子是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和双城大都市区议会。华盛顿大都市区包括哥伦比亚特区及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的15个市县,于1957年成立了统一正规的组织――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现已成为包括18个成员政府、120名雇员、年预算1000万美元的正式组织。双城大都市区(位于明尼苏达州东部圣保罗和明尼阿波利斯两城市及其附近连绵成片的城镇密集区)总共有372个独立的地方政府单元,包括7个县、138个市、50个镇、149个学区、6个都市组织、22个特别法院,为了解决因机构复杂多样而导致的区域矛盾,于1967年成立了双城大都市区议会。议会共有17个成员,由州长按照城市规模提名任命。还有一种方式是以横向合作为基础,组建松散型城市政府联合组织,例如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协会,最为典型的就是1961年成立的旧金山湾区地方政府协会,在其全盛时期,有8个县、82个城市作为其资格成员。这些联合机构的职能一般都是协调区际利益冲突和提高资源共享程度,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到都市区的各种功能联系,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更加高效合理,促进都市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

国外城镇化遭遇瓶颈的警示

20世纪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不同城镇化模式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惨痛教训,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社会环境、人群互动关系(社会不公问题突出)三个方面。这里主要从城镇化先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概括。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大量集中所必然带来的局部社会问题被放大的因素,如环境污染、瘟疫流行、种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等外,主要在于忽视了城市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当今许多国家城市发展中的几乎所有问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能源、城市交通等,都和当时城市发展政策的失误有着直接关系。

自然资源与环境代价惨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的世界“公害”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米糠油事件、美国的多诺拉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社会环境危机重重。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城镇化速度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匹配,以及城市规划的滞后等原因,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城市病”,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交通堵塞、住房短缺、失业、贫困、犯罪、财政拮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恶化,整个社会环境危机重重,包括引发房地产泡沫危机。

人群互动关系问题丛生。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过大、贫民窟问题突出,引发城市危机和社会骚乱。以城市贫困为例。2003年,联合国人居规划署了以全球贫民窟的挑战为主题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全球贫民窟居民人数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增长到了9.23亿,增长幅度为36%(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约有1/6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里);如果贫民窟居民人数继续以同样速度增长,到了2030年将达到20亿。此外,有5400万人居住在发达国家城市类似贫民窟的环境里。

过度郊区化增加投资负担,破坏生态平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过度郊区化同样引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郊区化虽然降低了人口密度,缩小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但过度郊区化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样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农田流失速度从平均每年110万英亩增加到310万英亩,十多年间增长了近两倍。过低的人口密度也增加了公共交通、教育、文化、警力等社会服务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开支,许多州政府因此出现财政赤字。过度郊区化也造成汽车废气污染从城市蔓延到郊区,加重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着过度郊区化,城市中心的衰落、大城市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从而引发逆城镇化现象。

过度追求城镇化,忽视农村发展。巴西是过度城镇化的典型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城市的扩张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土地问题严重制约了巴西工业化的纵深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给巴西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由于巴西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农村大量人口缺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用地,贫困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社会购买力低下,土地占有不均导致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大城市,造成过度城镇化、甚至城市衰败化。土地集中加上很多小农户经常负债和破产,使农民失去土地和生活来源,在当地又找不到工作和生活出路,他们成群结队奔向城市,使巴西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启示

结合各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必须从国情出发,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极”和等级次序相对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序列,带动城乡协调发展。适当选择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和发展道路,着力实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这是培育和发挥区域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提早开展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的改造与管理。目前,低碳、生态、绿色等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语境。低碳、生态、宜居,成为21世纪的理想城市的目标,基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和确保生活质量。要吸取英、美等国家的教训,在城市定位、公共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提早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问题,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巴西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与农村的土地制度关系很大。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使农民在城市站稳脚跟之前,在城乡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让农民既进得了城,又回得了乡,就不会既失业又失地,变成没有回旋余地的社会问题。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韩国;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化

一、韩国城镇化的措施

1.遵循客观规律,集中发展大城市。确定了以大城市发展、工业和大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自然形成了韩国产业、经济集中发展的整体格局,推动了以首尔、釜山等为主的“小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这些城市群实现了超前的增长,带动着整个韩国的发展。2.增加对卫星城市的开发,不断拓展城市人口的容纳能力。韩国政府在新兴城市的建设方面,比较注重地区优势的发挥,对生活和工作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并注重政府监管功能的充分发挥,采取税负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城市的建设和发展。3.韩国政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住房领域里角色的不断变化。政府还对住房的建设用地出台了综合性的政策,鼓励土地集约化建设,例如建设综合性的居民居住区等;政府还通过金融机构房地产建设资金的资助,鼓励房地产开发建设,以满足住房需求从,从根本上优化和改进居民的住房系统。4.强化规划引领,促进社会阶层融合。5.实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由总统朴正熙亲自倡导,政府强力推动,全体国民积极主动参与的一场轰轰烈烈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全民运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很多发展农村经济和进行文化建设的部门逐渐的成立,如农协等,这些组织的出现不仅对新村运动起着推动作用,还是对这个活动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理念的发扬。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颁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对于城镇化建设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指示,提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就必须走城镇化这条必经之路,这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更是协调我国区域发展、拓展内需、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了完成新型城镇化这个发展目标,我国首先就是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通过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和工业化全力发展农村经济,配合农民市民化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对布局进行优化,将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共同推进。1.中国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我国城镇化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人口、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城镇化。第一,要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第二,以方便农民生产,实现就近就业为出发点。建设专业的培训中心,让农民可以有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的场所,实现就近就业。积极创建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为农民就业做出正确的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第三,在美丽中国概念的指导下,努力改变环境,建设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2.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1)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农村实现工业化,不仅能够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还能为城镇化实现不断累积资金,进而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特色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推动城镇化发展。这里指的特色资源指的是地方具有的一些特色进而得到的开发,如旅游、矿产等。我国的中西部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具有很多地方特色,那么当地就可以利用这两个优势,充分发展,以拉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3)区域发展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著名法国经济学家曾对区域经济做过研究,并提出了“增长极”这个概念,认为中心区域的发展对周围相邻区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4)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在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这些区域可以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从而带动城镇化的进程。集约化主要指集中了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区域龙头企业作为经营的核心,开展有效的产业化发展和区域布局,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社会化大生产。

三、韩国城镇化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1.韩国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经验借鉴(1)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头作用。在审批权下放时,中央政府必须加强规划和管控的力度,不受区域行政的限制,做好宏观的调控。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到资源的节约,符合当前低碳发展和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2)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各阶层的和谐发展。从韩国城市化经验的分析来看,城市化过程中要对社会的各个阶层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从而实现了相互间的共融。(3)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住房问题。在韩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很多的外来人口都在棚户区和贫民区解决住房问题,房屋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在20世纪的80年代才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过渡,并集中力量解决住房,并实现了户籍的平等。(4)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共进。(5)做好农村整体布局和规划,进一步提升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一,做好房屋的统筹规划,积极完成房屋的改建和危房改造,并制定村落保护发展制度;第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做好城乡的规划和布局;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的基础教育机构和培训中心,为农民提供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场所,增加农民知识,提高农民技能,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固农村结构。(6)鼓励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扶持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2.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来应对这个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为了在2020之前完成这五个目标,就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来一步步的推进。第一,就是要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城镇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以城镇化发展规律为主线,通过工业的集约化、经济的集约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和谐进步,真正搭建一条城镇化发展道路。其次,因地制宜选择新型城镇化模式。第三,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第四,建立全国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冰.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2):30-32.

[2]俞佳晖.新型城镇化可借鉴韩国政策性金融经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9):24-25.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3篇

一、改革创新、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进步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现在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我市城镇化建设与全国同步进行,通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林地保护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和山地城镇规划、共域发展机制,城镇化率达40.4%,比2007年提高9.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去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城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也转移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但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与此同时,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普遍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城市病”。在此背景下推进城镇化,决不能重复以前的老路,而应赋予其新的内涵,特别应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城镇,这样才能发挥城镇化的作用。再者,资金问题是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应考虑统筹解决资金问题。因此,在下一阶段城镇化建设中,必须依靠改革创新驱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

(一)城镇化建设应坚持规划先行

目前,城镇实际上是涉及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和新农村的结构。分散的城镇区位形不成集聚效应,达不到规模经济。新阶段推进城镇化需要政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先行。应科学合理地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布局和功能,实现城市和城镇规划一体化。除了功能规划,还应重视空间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的集中、集约和生态要求。按照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坚持“麒沾马”同城规划,共域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功能、产业带动功能、要素集散功能、服务中心功能、管理中心功能,努力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县域扩容提质,扎实开展特色小城镇和新村庄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以城镇化促进城市现代化

应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带动中间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大,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不竭动力。通过发展城镇,使偿付土地租金功能差的大量工业、普通住宅等从城市迁出进入城镇,为租金偿付能力强的金融、商务、公司总部及公共建筑等进入城市腾出空间。与此相适应,增强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吸纳、人口集聚功能,使其具有吸收城市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这种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意义上的城镇化,可以克服“城市病”;可以在提升城市经济价值的基础上,为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创造条件;可以优化城市中心业态,提高城市单位土地使用效益。

(三)以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现阶段,最为紧迫而又有可能优先缩小的就是城乡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其基本路径是发展农村城镇,使其具有城市功能。首先,使城镇具有城市生活功能,让城镇周边的农民能就近享受城市生活。这样的城镇就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点。相应的城镇就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点。相应的城镇建设包括:适宜人居的城市设施支撑体系,如安全饮用水,环境卫生和能源供应;达到城市水平的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设施;便捷通畅的交通、信息网络等。具有城市功能的城镇,不仅能留足农村的人力资本,还能吸引城市人来居住,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支持。其次,使城镇具有城市的增长极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市场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地,也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发展农村城镇,提高城镇的市场化水平和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发展达到城市水平的金融、商业等服务,可以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间顺畅流动,增强城镇以及农业获取资源的能力。第三,使城镇具有带动新农村建设功能。根据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许多支持农村发展的公共设施只能建在城镇,通过城镇向周边农村辐射。相应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适当推行农民集中居住的村庄集中化。这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和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这方面的主体是政府,主要涉及两大问题:第一,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优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市,这就造成城乡享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巨大差距。推进城镇化,应扩大基本公共产品在农村的覆盖面,同时逐步把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安排到城镇,使农民在当地城镇就可以就近享受城镇化的成果。第二,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实现均等化实际上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关,说到底同现行的财政体制相关。目前,不同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力越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就越强。显然,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就要将之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脱钩,政府需要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当城镇发展水平提升到与城市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实现,政府就可以将调节任务主要交给市场了。

二、多措并举、助推城镇化建设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金融机构则可通过这一视角审视和发现下一轮城镇化发展大潮中的重点投向领域。发展城镇化相关业务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一)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明确支持重点

一方面,央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通过增加再贷款的投放、延长再贷款期限、放宽再贷款条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调整自身战略规划,围绕当地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布局,配套专项信贷计划。农业银行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一是要明确“双全双重”的战略思路。即把支持“以人为本”、全面的城镇化和由内而外创新、全方位支持城镇化作为基本出发点,把支持国家重点城市群建设和县域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作为两大战略重点;二是构建分类指导的服务模式。如政府主导型模式、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支持型模式、特色资源依托型模式、生态宜居型模式和交通枢纽型模式。三是明确支持城镇建设的重点领域。其一支持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如城镇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新社区建设等。其二支持城镇化产业支撑项目。如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内的土地开发项目、产业项目发展、县域内旅游、矿产等优势资源开发。其三支持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项目。如科教文卫项目、城镇商业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等。其四支持进城居民生产经营和消费升级。如购房需求,生活消费需求、生产经营需求等。

(二)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发展农村城镇,需要民间投资,但政府的引导性投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应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城镇。政府按照规划在城镇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并给农村集中供水、供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网络,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办学校、办医院。当然,政府对城镇建设的投资主要是引导性的,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先导作用,增加开发性金融在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开发;扩大商业银行在支持产业集群化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信贷供给。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判断其城镇化潜力,根据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划和配套措施选择支持重点,在政府承诺的项目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再介入,不应俎代疱;大力发展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提高市场化融资水平;适时引入风险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完善退出机制,进一步激发城镇创业活力。

(三)深化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首先,针对城镇化背景下不同细分市场的服务特征要求,要区分不同区域需求差异,重点就客户营销能力、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客户贷后管理能力以及信用评估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加强投入,尽快提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使之与农行立足县域,着力投入城镇化进程,重点服务与城镇化进程相关的中小企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相吻合。其二,农业银行应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加大金融产品研发力度,创新供应链和资金池融资模式。适时开发城市基础设施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城中村”改造贷款、县域土地整理和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贷款、土地开发贷款、商业用房开发贷款和经营性物业贷款、普遍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和商品流通市场建设类等贷款,因地因户制宜,按照贷款条件,择优发放城镇化贷款。其三,面对城镇中小企业可供抵押资产少、信用评级普遍不高的现状,创新担保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四)加强城镇化服务支持保障和风险防范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杨仪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5).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5篇

__地处秦巴腹地,是__的“南大门”,全县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总人口5.97万人。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按照县城、集镇、新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基础日趋完善、城镇面貌极大改观。至__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建成初具规模的集镇9个,城镇居住人口达1.5万人。从自身发展历程看,我县的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县的城镇化建设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与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__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9.68%,全省达到46.5%,全市达到33%,而我县的城镇化率仅为26.1%,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二是城镇功能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停车场、休闲广场、农贸市场以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限。三是城镇规划水平有待提高。规划编制体系不健全,规划的水平比较粗放,规划视野不够宽广,规划执行不够严格等问题仍然存在。四是城镇集聚辐射效应不强。城镇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尚停留在行政推动、项目拉动的基础性建设阶段,缺乏人口的聚集和吸引能力,城镇发展的原动力不足。五是城镇建设品位有待提高。城镇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应用和融合不够紧密,对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对建筑特色和关键节点的处理不够精细等等,独具个性的宜居城镇特色还不够鲜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这些差距,我们必须借后发之势,在吸纳借鉴中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加快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推动科学发展、超常发展。

(一)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城镇发展的本质所在。推进民生型的城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本质的理性回归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还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均是城镇化的外延特性,其内在的本质和目的,在于通过城镇建设,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民生为导向,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民生型城镇化建设是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性的城镇化。当前,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不能单纯地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构建和谐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实践表明,在城镇快速扩张的同时,必然触及到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失地农民问题、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进城问题等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民生为本,注重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实现城镇化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高度统一。

(四)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实现跨越的必须选择。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必然是城市人口迅速聚集、城市产业高度发展的过程。然而,我县人口规模较小、工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决定了城镇人口聚集和吸引力在一定时间内很难有所突破,仅仅依靠项目投入将无法激活城市人口聚集的内生动力。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必须借助后发优势,将民本思想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打造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的新城镇,提升城镇聚集力和吸纳力,实现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更新城镇建设理念。思想解放是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__城镇建设的跨越发展,就必须要解放思想,跨越理念和思维的定势。一要树立民生城镇建设理念。牢固树立“建城镇就是建家园”的理念,以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城镇建设意识,从高处着眼规划,从细处入手建设,将改善民生的措施落实到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真正把城镇建成休闲养生的公园、群众乐和的家园。二要转变建设投入观念。转变“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有多少资金就搞多少建设”的落后思维,树立“办多少事就找多少钱”、“有多少建设项目就筹多少资金”的城市建设理念,大胆经营城市,全力创造财富。三要强化赶超跨越意识。面对我县城镇化建设基础薄弱的客观现状,面对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发展趋势,面对周边县区竞相发展的建设热潮,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我们必须增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赶超跨越意识,以大项目、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推动城市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提升城镇规划水平。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城镇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在规划上舍得花本钱、下功夫。一是城镇规划要科学化。要健全城镇规划体系,加强城镇远、中、近期建设规划的衔接,高起点做好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对政府储备土地和供应出让土地,编制控制性详规,确定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形成规划文本。二是项目建设要精品化。建筑是城镇的外在表现和载体。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精品的原则,结合自然景观,挖掘人文底蕴,项目不求其大,但求其美;不求其全,但求其精,做到一街一景、一栋一品,走精品化、精致化、人性化的民生型发展道路。三是生态空间要人性化。要依托浑然天成的生态脉络,充分利用山脊、沟谷、崖台、森林等山地资源,规划建设生态休闲公园、绿地或广场,使山与城有机结合,人与山和谐共生,打造“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绿中”的绿色、灵动、包容的城市发展形象,彰显秦巴山水小城的灵秀与特色。

(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推进民生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产业上作文章。一要确定城镇产业规划。要以中高山现

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为统揽,建立“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两个循环产业体系规划和中药材种植、林麝、大鲵等特色产业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和城市综合用地,以城建园,以园兴业、以业兴城,统筹园城共建、园城共同发展。二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组建农业产业公司化经营平台,集约农村土地、人力资源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民脱离土地转化为产业工人;积极搭建企业融资、聚集人才和生产要素的平台,增强工业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迅速发展壮大,为农村过剩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城镇吸纳力和承载力。三要加快产业项目引进。深入推进“全民招商、全民创业”活动,在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开展对外招商合作,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聚集和提振城镇人气,以产业工人的聚集拉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四)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加快城镇建设速度。面对我们滞后的城镇建设现状,实现赶超目标,必须以创新的理念、超常的举措,推动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一要盘活土地资源。做好“以地生财”文章,健全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供应土地,按照“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投入换收入”的经营思路,通过政府城市融资平台或引进与其合作的战略投资者,控制城镇繁华地段和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周边的土地资本,并对其进行储备、开发和经营,促进土地储备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二要创新运作机制。完善以城司、__开发建设公司为平台的新型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建立持续的城建资产与资源注入机制,扩大城建投融资主体的资产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确保进城定居享有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和尊严。三要拓宽运作空间。灵活城镇建设融资方式,采取整合项目、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或经营权出让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引入市场机制,激活民间资金,实现城镇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开辟城市经营领域,丰富城市经营内涵,将土地、河道砂石、水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和城镇广告经营权、建筑物冠名权、停车场收费权等无形资产,全部纳入市场运作体系,提升城市经营价值和效益。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金融相关比率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5-0036-03

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可以看出,城镇化即将成为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引擎。自2000年起,赤峰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19.4%提高到2012年的46%,年均增长2.4个百分点,预计到2017年赤峰市城镇化率将達到55%。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那么如何改进金融发展水平。切实解决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是一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赤峰市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一)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是城镇人口持续上升,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00年至2012年,赤峰市城镇化率由19.4%上升到46%。中心城市人口增至91万;全市非农业人口2012年達到111.6万人,占比24.26%。二是中心城区不断扩大,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在过去的五年中,赤峰市在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投入资金260亿元,使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集中供水、供热和燃气普及率分别達到91.7%、87%和95.2%;另外,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77.9亿元,新增高等级公路286公里,新改扩建农村公路285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同时,铁路建设完成投资52亿元,运营总里程達到110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铁路。三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三次产业各有突破。农业方面,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百亿斤大关,達到100.02亿斤,同时“1571”工程扎实推进,完成玉米膜下滴灌203万亩、设施农业81万亩、节水苜蓿43.6万亩、高效节水经济林40万亩;工业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達到542家,工业增加值为751亿元,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4亿元,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与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并相互融合。四是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人均收入稳步提升。2008年至2012年,累计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412亿元,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32元增加到1888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681元增加到7060元,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3.9%。

(二)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现状

截至2012年末,赤峰市各项贷款余额与信贷规模都不断提高,为全市城镇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有序发展。一是金融相关比率持续提高,良好的金融发展水平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2010年至2012年,赤峰市金融相关比率分别为120.86%、118.93%和119.83%,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为全市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固定资产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城镇环境建设不断完善。2000年至2009年,赤峰市基本建设贷款余额由9.5亿元增至68.99亿元,增长7.2倍。固定资产贷款由2010年的118.7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5.76亿元,增速为81.69%。伴随金融信贷对固定资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全市环境承载能力也不断增强。三是金融服务机构逐步呈现多样性,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多方融资主体。目前,赤峰市银行业有市级机构8家,分别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农发行、邮储银行、包商银行,1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3家村镇银行。

总之,近几年赤峰市金融服务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程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推进,尤其是全市金融服务发展水平的提高的情况下,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充实的资金保障。

二、赤峰市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赤峰市城镇化发展水平通过赤峰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进行衡量,用UR表示。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和基建贷款增长率(JD)来衡量金融服务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其中FIR=(金融机构年末存款额+金融机构年末贷款额)/GDP,其反映赤峰市的金融服务水平,而JD指标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赤峰市金融服务对城镇化建设支持的变换趋势。

样本选取时段为1996年至2012年,数据来源于各年《赤峰统计年鉴》、《赤峰市金融统计汇编》以及2013年《赤峰市政府工作报告》。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文章利用eviews6.0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率在显著性水平为1%下均为一阶单整,所以此两序列为非平稳序列:而基建率在显著性水平1%检验下为平稳序列。由于数据为非平稳序列,因此,需要使用协整检验来判断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约翰森协整检验法,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得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城镇化率与基建、金融相关之间显著正相关,存在协整关系,即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标准化后的三者协整关系为:

UR=-1.7476+0.0233FIR+0.0146JD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协整检验以及协整回归只能提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并不表明它们有确切的经济含义,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论证。文章采用比较常见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表3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IR和JD均是UR的格兰杰原因,而UR不是FIR和JD的格兰杰原因,表明三个变量之间仅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三、结论分析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赤峰市城镇化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基建贷款增长速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到反映三者协整关系的协整方程。其经济学含义为:赤峰市金融发展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则全市城镇化率增长0.023个百分点;而基建贷款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化率增长0.015个百分点。

第二,金融发展水平与基建贷款增长速度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城镇化不是金融发展水平与基建贷款增长速度的格兰杰原因。就其经济学意义而言,赤峰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基建贷款的增速对全市的城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其反向促进关系不很明显。金融发展作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一部分,金融发展既可促进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向投资,又可以使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配置到资本边际成本较高的项目中,进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当然从上述实证分析中,还会看到金融发展水平和基建贷款增速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偏低,二者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城镇化建设仅各自贡献0.023、0.015个百分点;同时,三者之间仅存在单向的作用关系,未能实现较好的良性互动。这表明在赤峰市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金融发展水平偏低,政策支持乏力

2012年全市贷款余额718.57亿元,存款余额1160.4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568亿元,金融相关比率119.83%,比全区155.71%的水平低近3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平衡。赤峰市农村牧区占有较大比例,而近年来从事涉农金融信贷业务发的金融网点减少近40%,从业人员下降近20%:同时农村城镇建设的专项贷款匮乏,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导向性政策不强。

(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市场融资能力弱

小城镇和乡镇建设项目存在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导致金融机构比较偏爱对大中城市建设进行信贷支持,而忽略了小城镇和乡镇建设的融资需求。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贷款同比增长39.49%,而2012年降至30.25%,信贷支持乏力,致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城镇建设投资来源中财政拨款与企业自筹占有较大比重,而贷款及直接融资占比较小,表明在城镇化建设中市场融资能力有待提高。

(三)地区产值贡献主体过于集中,支撑能力不稳定

2007年至2012年,赤峰市三次产业比重由19:45:36演进为15:56:29,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然而。全市工业经济缺少大企业、大项目,且产值贡献主体过于集中。据统计,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和元宝山区三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超过40%,且各区中三家企业的生产总值也分别超过各区产值的40%。这种现象不利于全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极易出现波动,影响城镇化进程。

(四)金融创新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在覆盖面上,赤峰市金融创新产品都与城镇建设的需求相距甚远,缺乏根据实际需求而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在信贷产品上,仍以传统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以及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城镇化建设的贷款方式单一;金融服务方面,赤峰市金融机构的业务主要存贷与汇兑,对证券投资、保险增值、理财咨询等现代金融业务涉足较少。同时乡镇现代支付系统覆盖率低,支付结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四、进一步发挥金融助推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城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公益性,加大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不能仅靠市场,还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把城镇化建设作为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重点,明确城镇化战略方向。吸引大量资金注入城镇建设中;人民银行通过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同时鼓励政策性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加大扶持三农力度,并对其提出明确要求,强化其支农力度。

(二)开发多元化融资方式,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赤峰市城镇化建设重点还处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时间和收益时间的非对称性。使在有限年度内的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如此在城镇化建设中便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这便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城镇建设投融资的新理念,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参与城镇化建设。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商业化,大力推行特许经营制度,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城镇化建设新机制”的指导下,根据赤峰市市情,开发多样化的与全市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融资产品。同时,金融机构可依托赤峰市丰富的农牧产品、有色金属以及旅游文化等特色资源。择优支持具有特色产业或生态文化优势的城镇建设,将其发展成为聚集产业、人口和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全市各区经济平衡发展,各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大企业、大项目的良好格局。

(三)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创新既是金融业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又是把握城镇化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赤峰市各金融机构应在把握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用创新的办法不断满足城镇建设的多元化资金需求。积极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动产质押、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探索大型农器具、土地承包经营权、渔场经营权、林权、蔬菜大棚使用权贷款;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贷款:创新与节水农业项目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为发展赤峰市现代农业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拓宽金融服务空间

目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以及交行都已在赤峰市设立分支机构,但因前期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撤并和信贷权限的上收,使赤峰市大部分旗县区的金融机构都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为主,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相对匮乏,这种金融服务现象已对城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邮储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对全市城镇化建设进行市场挖掘,形成多样、均衡、合理的银行机构布局;不断推进支付环境建设,加大支付环境建设中人力物力投入,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物理网点和自助服务区的建设,且要提高农民银行卡持有量,引导农民用卡、刷卡;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加快金融消费者信用档案规范化、电子化建设,在为有信贷需求的消费者建立电子信用档案的基础上,探索对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消费者进行透支授信,使其融资方式更加便利。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7篇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让那些工作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使其享受到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其社会福利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把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以新型工业化为改革动力、以信息化为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城镇的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快速发展,激励城镇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强城乡融合,注重以工促农、以工哺农,带动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差距与服务差距,切实改变农村的发展面貌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向一元化结构转型。三是建立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城镇。在以GDP为核心的体制激励下,传统的城镇化往往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应,如经济产值、税收缴纳、就业创造等指标。这些往往会忽略了关系到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城市垃圾围城、污水横流、灰尘雾霾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做到节能减排,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它强调按照地区生态承载能力,扩大环境保护宣传与资金投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需求

(一)金融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20世纪70年代,戈德史密斯、麦金农、爱德华•肖等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深入研究,得出金融抑制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给国内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包括城镇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国内学者也非常关注金融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郑长德(2007)指出,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呈现出互动关系,金融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带动自身的快速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金融的支持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可以从产业转型、人口转移与公共设施建设可以看出端倪:一是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金融业发挥出资源配置功能,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二是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人口转移。新兴城镇化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需要金融支持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给新市民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与生活质量。三是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公共服务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求更加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需要金融支持城市住房、交通、燃气、节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给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例如,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社会资金聚集,为金融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储备;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将推动金融创新,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业的利润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农民市民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方面。这些领域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等特点,给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首先,人口城镇化引发新的金融需求。新型城镇化势必推动农村劳动力涌现城镇并成为新市民,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时,逐渐接触到由金融服务串联起来的城镇生活。一是自主创业需求。市民化后的一部分农民工可能从事自主创业活动,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投资基金等。二是金融服务需求。新城镇居民开始在传统储蓄的基础上,需要更多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三是社会服务需求。农民工市民化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医疗、养老、社保、教育等社会服务,这需要金融支持公共用事业与公共服务建设。其次,基础设施建产生新的金融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软件与硬件设施,需要加强城镇能源、交通、供水、通信、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住房、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传统城镇化建设时往往通过政府财政资金予以支持,但是这远远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软硬件设施建设的需求。这需要金融发挥动员社会资金的功能,通过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将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第三,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新的金融需求。传统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视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产业升级步伐相对滞后于人口转移、城市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注重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之间的发展与转换,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来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集约型、低碳型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国际经验

(一)当前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

尽管当前城镇化的资金供给来源几经变化,但是基本没有改变由政府负债主导的现实,即依托政府财政资金、城市土地收益金、政府融资平台等途径获取资金来源。这种融资方式与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政府与市场之间边界不清晰,使得绝大多数公共事务都由政府来负责。然而,片面依靠政府负债的融资机制往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偏离市场化运作。不论是政府财政转移还是地方融资平台,其背后的主导力量都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决策本身就有行政化倾向,具有决策不透明、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基本上背离了市场化运作。二是缺少市场参与者。缺乏私人资金的广泛参与,不仅进一步强化对政府负债的依赖,而且导致城镇开发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难以提升运营效率与完善风险管控。三是偏重土地抵押。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创收的主要途径,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偏重以土地作为抵押品,来换取银行资金。然而,当土地价格受房价下挫而下降或城镇土地资源减少时,政府部门的还债压力就会迅速增加。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国际经验

以政府负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不仅增加政府的偿债负担,而且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发达国家利用现代化金融工具为城镇化建设融资,可以给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提供诸多宝贵的经验。日本政府特别注重调动社会资金,以少量政府资金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启动基金,制定出联合投资的政策规则,吸引民间资金加入项目投资。为了提升项目投资的吸引力,政府还会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补贴),从而增加投资项目的盈利性。法国在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过程中,采用发行长期债券、制定市政税与经营税以及国家财政拨款等方式,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元化。韩国除了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城镇建设之外,还很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例如,韩国成立了专门指向产业、企业、农业、水利、进出口等领域的政策性银行,每个政策性银行各有分工,分别给所指向的部门提供低息、免税等优惠政策,给交通、信息、水利、小微企业等领域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需要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与投资风险分散化。这样既可以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丰富市场投资方式与渠道,也可以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瓶颈。

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核在于,创新融资体制与机制,遵循“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市场规律,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而言,采用传统融资模式、市政债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等,发挥银行、证券、保险等市场功能,给公益型、准公益型以及市场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

首先,发挥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融资功能。一是继续发挥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功能,积极开发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扩大银行网点数量,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给城镇小微企业发展、新市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围绕新型城镇建设的理财产品,充当政府部门与投资者的资金供求中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三是在公益性、低效益、建设周期长等建设领域,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填补商业性金融的投资空白。

其次,积极发展市政债融资模式。市政债券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以市政项目建设收益与政府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来源,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具有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强、信用等级高的特点。目前,中国城投债有市政债的公益性特点,注重对交通、住房、节能、治污等领域的投资,但是城投债具有政府主导性特征,缺乏透明性与资金来源多元化。这需要促进债券市场创新,推进城投债券向市政债券转型,拓宽市政建设的融资渠道,规范债券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利率水平、信用评级、担保与偿还机制,实现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来源多元化。

第三,着力推进PPP融资模式。PPP是当前政府重点推出的融资模式,通过加强政府与私人合作,共同筹资建设公共项目。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项目建设中来,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提高融资效率与运营透明度。一是提高项目运行透明度。PPP模式使私人资本与政府部门公共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项目运行的透明度与科学性。二是降低融资成本。PPP模式采取以政府政策扶持与补贴的方式,提高项目的收益性,吸引到更多的私人部门前来投资。这样可以提高私人部门的投资热情,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三是降低政府的负债压力。PPP模式能够扩大私人部门的出资比例,降低政府的负债比重,从而降低政府的融资风险。

第四,尝试实施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以投资项目的稳定现金流为依托,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设计出在市场上出售流通的证券。对于流动性较弱的基础设施项目而言,资产证券化能够以市场化手段,在短期内筹集到项目资金,降低或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尤其是,在地方债务高企、融资受限的背景下,资产证券化无疑能够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及时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瓶颈。此外,资产证券化还能够带动金融市场发展,扩大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实现资金供给与需求的良好对接。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8篇

谨防底特律式问题

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所走过的历程和有关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推进城镇化建设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上。只有这样,中国的城镇化才能健康持续推进,城镇化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离不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要结合国情和各地区情,绝不可照抄照搬西方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有不少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但也有失败的教训。如美国目前面临破产的城市底特律,还有新奥尔良、费城、斯托克顿、哈莱姆等城市,都在推进城市持续繁荣发展方面遭遇过坎坷,或者正面临严峻挑战。各地推进城镇化,应以之为戒,要有长远眼光和前瞻性思考,否则,“近忧”会不断地困扰各地的决策者。事实上,国内一些城市(如鄂尔多斯等),也出现了“底特律式”的问题。这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和中国提出的城镇化在内涵上十分一致,都存在人群在空间上集中的现象。在中国称为镇的地方,在西方国家则称为市;中国有几十万人的镇,在西方,有二、三万人的聚集区就称作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市”都是城的核心要素,无“市”则“无”城”。“市”就是商贸,就是产业。“以群兴市,以市兴城”,这是城镇、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城镇化不能违背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重点应注意四方面

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提出符合实际和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相适应的目标。有些人在城镇化建设当中提出要高标准、高要求和一步到位的目标,可能是不妥的。城市的持续发展,应发挥市场在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没有“市”,也就是说没有经济和产业,城镇、城市的发展就不会持久。政府的作用,不在于通过大拆大建来做大城市规模,而在于通过实施产业发展政策和创新驱动战略以及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来实现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不断提高城市的产业聚集能力、就业创造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在这方面,国际上有许多的教训,值得我们正视,值得我们汲取。

二是要推进城市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但是仅靠单一产业也不足以支撑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中国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发展单一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结果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好。有的城市聚集了一百万以上的人口,原有产业一旦出现萧条,就业就成了大问题。这些问题在东北一些城市尤为突出。这些城市在发展早期,确实欣欣向荣,而如今却面临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的窘境,城市发展难以持续。

三是要扭转靠高房价为城市建设筹资的倾向。城镇化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出让土地以筹集资金。然而,城镇化建设需要资金最根本的要靠经济和产业发展来积累。现在一些城市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这毫无疑问不可持续。中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肯定难以长久。2012年美国人均GDP近5万美元,而中国仅为6000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八分之一;而中国某些大中城市的房价比美国许多城市都高,这非常不利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现在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解决新进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要建社会保障房;而建保障房,地方政府就想在土地上做文章,土地价格就被抬高,房价就持续高企。必须打破这一怪圈。只有这样,城镇化才能成为造福于人民的城镇化,才能成为可持续的城镇化。

四是要准确把握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这是健康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所在。诚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未来还必须以一定的速度推进。问题是,我们应以什么样的速度来推进城镇化?随着人口向城镇的集中,政府提供教育、医疗、保障房、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相应提高,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又要以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为支撑。没有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没有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应提高,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涌入,必然会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分化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速度是比较快的。1978年,中国人口9.6亿人,城镇化率18%,城市人口约1.7亿人;仅用了30多年,到 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就达到了52.6%,城市人口超过7亿人。不能只看到城镇化率每年提高几个百分点,而要看到每一个百分点后面的人口规模。中国人口基数大,现在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其对应的人口就是1300万人。30多年来,我国新增城市人口5亿多。短短30多年间,5亿多人口进入了城市,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有些是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有些恐怕是与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有关。现在似乎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城市化不是慢了而是快了,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是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

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建设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公共设施,要解决好城市失业和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还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农村有5800万留守儿童,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难以找到工作,可能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千万不要把他们遗忘!

总之,我们要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有关精神,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切实把提高城镇化质量落到实处。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辽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38-03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的调整,因此,提高辽宁经济转型绩效的关键在于供求两方面结构的优化发展。当然,这种优化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载体。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调整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表现是人口资源由乡村流向城市。当然这种人口资源的流动不是简单孤立的过程,还伴随着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空间内的流动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城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调整区域空间内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也就成为当前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在于不再简单地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扩张,而应着眼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向现代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统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市场分工和流通体系、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规划协调与联动发展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可以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直接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在需求方面,总理指出,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是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辽宁通过新型城镇化而产生的有效需求可以充分刺激供给层面,带动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在供给方面,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也正符合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抓住了城镇化也就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抓住推进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通过产城互动和城乡统筹,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从而在促进辽宁供求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增量调结构,推进辽宁经济发展转型,并提高转型发展绩效水平。

二、辽宁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工业化与城镇化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工业化发展较早,随着重工业的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辽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城镇化程度就比较高,并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错误干扰、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体制的僵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等因素影响,辽宁城镇化曾经出现速度下降、水平停滞等现象,与之相应的是产业不振、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以城镇化的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逐渐列入日程。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加快了中部城市群和沿海城镇带建设,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城区和中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到2011年,辽宁城镇化率达到64.0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峰值在70%-75%之间,而辽宁作为中国传统工业基地,其城镇化水平无疑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继续全面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发展县城和中心镇,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一批中等城市和100个中心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5年内新增400万城镇人口,总量突破3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然而,辽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辽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体现,城镇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需要城镇规模在土地空间上的扩张。因此,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保障。然而辽宁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在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却未能充分加以利用。到2011年,辽宁全省建城区面积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22.4%,征用土地面积是2006年的2.4倍,而人口密度却下降了21%。这一方面体现出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却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也自然影响了辽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结构,而且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把城镇化等同于大兴土木的简单化理解,这都不利于辽宁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2.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相联系的是各地城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2011年全省建城区面积最大的沈阳,其人口密度却不到营口的一半,而营口的建城区面积却不到沈阳的四分之一,征用土地面积更是远远小于沈阳,还不到沈阳的四十分之一。当然大连等省内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问题。城镇人口资源直接决定了城镇发展水平,况且人口因素又直接决定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结构转型,只有提高人口资源的集约性才能有效改善要素投入结构,并提升市场规模和层次。因此城镇人口集约程度低的问题也就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绩效的提高。

城镇化建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镇化 金融支持 融资策略 金融体制

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资源、人口集聚,解决我国经济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转变,有效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是扩大内需、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的格局、构建“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发展模式的重要支点。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而同时城镇化过程中的很多项目具有公共产品特征,金融企业的逐利性特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性特点在短期内存在矛盾,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不够,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不足的表现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主要分为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保障房投资需求以及以往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贷款利息支付需求等四大类需求,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要继续保持一定力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外,政府还需在公共服务方面弥补资金缺口,实现公共服务对进城农民的全覆盖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所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金融应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输血”和“造血”的重要功能,充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然而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现有融资格局难以有效匹配城镇化建设资金供求双方的需要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资金总量非常可观,但在投融资体制框架内,城镇化建设资金供需双方的资金调配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匹配。

首先,地方融资平台因被广泛认为风险偏高,正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控制;第二,我国法律禁止发行市政债,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城投债的平均利率在2012年高于7%,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的方式从债券市场获得资金的空间正被压缩;第三,现有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长期忽视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甚至对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设置了很多障碍与歧视性条件,投资渠道狭窄与经营环境恶化大大抑制了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化建设的热情,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城镇化建设之外,形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加剧了政府财政负担

城镇化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即城镇化建设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内需、改善民生、拉动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而金融业的经营主旨在于追求盈利。正是由于城镇化的社会性本质与金融业逐利性本质存在直接矛盾,我国金融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明显不足。所以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由财政负担,对财政资金的依赖性过重,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的单一性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还导致城镇化建设受困于财政资源局限,缺乏可持续性。

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过程中财政资金的确应该作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目前我国现有财政能力与城镇化未来的资金需求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我国很多地区的财政实力还非常薄弱,一些落后地区的财政甚至尚处于保证基本需求层面,不具备大规模投入城镇化建设的能力,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城镇化建设资金压力加大。所以仅仅依靠财政资金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三)农村整体金融服务水平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建设需求

首先,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结构单一、网点覆盖率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由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构成,其他银行机构布点少,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布就更少了,且地区间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更少;第二,适应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开发非常欠缺。金融机构大多倾向于开发满足城市高端客户的创新型产品,而忽视了适合于农村尤其是普通农户的金融产品的设计和供给,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开展的业务基本局限于传统存贷和汇兑业务,新兴的代收代缴、票据承兑和贴现等服务相对较少,理财咨询、外汇业务等更为鲜见,农村金融服务多样性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战略眼光短缺

部分金融服务部门或机构对支持城镇化战略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主动和有效地运用金融杠杆引导和调控城镇化的战略,没有把推动金融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紧密结合:(1)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战略存在矛盾。近年来,国有大型控股商业银行撤并了分布于是乡镇、县级的一些基层网点,而其他商业银行也大多为大中城市居民和企业提供服务,对于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同时,即使原县、乡镇依然存在的金融机构,也随着信贷管理机制的调整和转变,其信贷自大大缩小,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融资难度。县域金融体系缺乏完整性,金融服务弱化,不利于城镇化建设。(2)金融服务缺乏协调机制,导致竞争无序、金融资源集聚程度不够,贷款类型贷款对象趋同,市场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机制作用受限,还带来城镇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问题,浪费了宝贵资金。(3)对与城镇化推进随之而来的金融需求变化规律认识不足。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机构和布局,现有的城乡二元金融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但当前对此问题的关注不够,没有深入研究金融服务需求格局的变化规律,金融支持城镇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方面,风险管理类金融服务明显落后于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供给总量不足

(1)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不足。作为城镇化基础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从国际经验来看,政策性金融资金、商业性金融资金与合作性金融资金是支持城镇的三大资金来源并需要密切配合。然而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欠账太多而且普遍具备公共产品特点,这就与金融业逐利性存在矛盾。城市商业银行很少为小城镇烦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而农村信用社向基础设施提供贷款也受到很多限制。我国原有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中业务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的只有国家开发银行。然而国家开发银行的宗旨和定位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政策性项目,与城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政策性金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也相对有限。

另一方面对作为城镇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也明显缺乏。目前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多为依靠自身收益留存等内部融资,外部融资明显不足,由于缺少专门为城镇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城镇中小企业的壮大与发展缺乏助推剂,进而严重影响城镇经济和城镇化进程,而服务于“三农”并亟需资金支持的涉农企业获得商业贷款的难度就更大了。

(三)金融支持城镇化手段单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货币和资本市场之间缺乏联动机制等问题,城镇化建设中金融资源配置效用的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金融业支持城镇化的方式看,传统的信贷手段和模式还是占主流。从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结构看,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率低,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四)金融支持城镇化着力点不多

银行出于“三性”考虑,会把信贷资金投向优质客户,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上,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期长、缺少还款来源而被认为风险大、不愿放贷。同时,就算是金融部门同意对小城镇开发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主体,因为按照我国现有相关规定,乡镇政府作为一级行政组织,不能作为贷款的主体,所以即使银行有贷款投放的愿望,也难以真正把资金落实实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城镇缺乏完善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而且由于基层地方政府领导换届更迭频繁,追求政绩的冲动容易决策行为短期化,结果就是金融部门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贷款偿还保障机制也不够健全,从而导致金融支持城镇化力度减弱。

三、加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新审视和制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信贷融资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的支持作用,各级政府有必要与金融部门签订有关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合作协议,在认真考虑当地的城镇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融资规划,在融资过程中要尽量按项目实际需要和进度融资,防止过度融资造成的资金闲置或浪费。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部门的组织优势来强化信用管理以防范并化解融资风险。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金融机构有必要对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放宽贷款审批条件,简化审批手续,适当下放权力,转变原有的信贷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局面,提高办事效率,重新制定信贷政策及相应的贷款操作办法,适应城镇化需要,充分满足贷款者的需要,根据城镇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安排好相应的信贷支持重点和目标。

(二)开辟多元融资渠道支持城镇化

1.积极普及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作用

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支农观念,从支持单一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环节转向支持产销一体化全产业链过程,促进涉农企业向专业化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其次,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要明确支持“三农”责任,确保服务侧重点不偏离农村,积极落实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政策,提高惠农服务效率。

2.充分利用和发挥小银行优势,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在缓解中小企业在向大银行贷款时遭遇信贷配给困难时,可以充分发挥小银行的优势来弥补这一缺陷,小银行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关系,来获得各种非公开的关联信息,因而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上拥有比较优势。

3.发展民营小型信货金融机构,使民间融资渠道合法化

由于城镇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分散、信息隐蔽、抵押品缺乏,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微民营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对其控制和干预程度小的融资方式。而民间金融机构具有经营低成本、自发激励机制及风险识别、定价、风险控制等我国正规融资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民间金融机构非常适合中小企业。首先,可以允许达到标准的民间金融组织以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的方式进行注册,使其转变为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其次,通过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使其在运营上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公布民间加权平均借贷利率,使民间借贷市场公开化、透明化。

(三)改革完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现有金融体制

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顺利推进和实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政府应出台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低息优惠贷款业务。在城镇化水平高、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强、金融环境较好的地区,可以试点建立新的开发性金融服务机构,专门为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要抓住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在建立健全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和功能方面寻找商机与突破。农村信用社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城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区金融服务水平方面,加强并努力改善与农民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利益关系;进一步研究“三农”的特殊性,帮助涉农企业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特别是在农产品育种、储存、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要给予重点支持,缩小城乡差别、采取优惠措施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供应上对农村城镇第三产业、促进当地就业率提高的各类服务机构建设给予政策性支持,增强农村城镇发展潜力。

努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创建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设立专营中小企业信贷的中小微型金融机构,为民间资本顺利进入金融机构扫清障碍。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熟悉当地农业经济现状的优势,鼓励它们与城镇中小企业结为紧密的银企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村镇银行等专门为城镇中小企业服务的新型金融组织。

(四)改善和优化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金融资产结构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稳步扩大证券化融资的份额,尽快改变目前资本市场结构中间接融资比重偏大的局面。可以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经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尝试实行和探索以基础设施为标的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而且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实践经验来看,为了解决城镇化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发行市政建设债券是一种非常有效、较为普遍的方法。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后,债权人可以较为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政府行为,从而促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具理性和稳定性,而且从长远来看,创建和发展市政建设债券市场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需的金融基础要素,可以成分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潜在方向。

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力度,及时推出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基金行业之间加强紧密合作,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需求。在做精、做好传统金融服务业务的基础上,努力拓展证券资金结算、投资银行业务、股票质押贷款、财务顾问、资产管理以及代收保险费等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和领域,不断满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日益增长的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要求。

(五)完善城镇化金融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降低,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失地农民在城镇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难度变大。处于城乡结合地区的失地农民,因为所处地区的信息、工业、商贸、服务以及交通等条件较为发达,所以鼓励这些地区失地农民充分发挥特长就近创业,将是实现有效再就业的基本途径。但从现有的金融政策看,农民一旦失地,进入城镇以后,却面对非常尴尬的局面:因为不具城镇户籍,既不属于城镇下岗职工小额贷款的帮扶范围,有因为无地可耕可用,所以也不适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优惠政策,从银行获得优惠利率贷款的机会更是渺茫。由于得不到各类信贷资金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仅不利于城镇化推进,也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政府部门应参照下岗职工小额贷款的管理模式,及时出台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优惠贷款政策,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吴超,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2013(02).

[2]杨满沧.找准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切入点[J].中国金融,2013(04).

[3]赵玉红,陈玉梅.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J].经济纵横,2013(01).

[4]李似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与乡村自治——基于贫困地区农户金融行为的考察与分析[J].管理世界,2010(01).

[5]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题研究组.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J].财经,2013(10).

[6]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排斥: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

[7]董仕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组合[J].银行家,2013(04).

上一篇:中国城镇化范文 下一篇:城镇化水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