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水平范文

时间:2023-03-14 14:20:22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1篇

一、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那么,《建议》何以得出上述结论呢?

根据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同,我们可以把城镇化划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适度城镇化又称同步城镇化,即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和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等。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第二种是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如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等。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镇化,是一种无工业化的城镇化。第三种是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中国、朝鲜、贝宁等。这些国家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见图1),它是城镇化的更高阶段。[2-5]从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城镇化属于低度城镇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逆向流动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一种“反城市化”。对此,要加以区别。

附图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图1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

城镇化是否适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这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适度的城镇化不但会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而且还会支付较低的各种成本。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各种要素的聚集不是无限制的。当这种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由城镇化带来的边际聚集效益便呈递减趋势,而边际聚集成本则逐步上升,当二者接近或相等时,城镇化便达到理论上的适度。[6]

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发展程度判断

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中国的城镇化也滞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是中国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从图1可以看出,1949年的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1953年、1957年、1965年、1978年差距进一步拉升,分别为6.49、10.01、13.82、26.38个百分点,28年增加了大约25个百分点,年均落后近1个百分点。这一情形,直到近20年才有所改变。1996年城镇化比工业化落后13.43个百分点,差距比1978年减少了12.95个百分点,到1998年差距进一步减少为11.8个百分点。[7]

二是中国城镇化落后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据世银行专家分析,1997年中国实际的城镇化水平(32%)要比名义的城镇化水平(30%)高出两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1992年、1995年、1997年,中国人均GNP分别为470、620、82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分别低15、12.5、11个百分点。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95、1997年中国的人均GNP分别为2920、357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分别要低20.8、22个百分点。[8-9]图2直观地给出了按人均GNP衡量的国内外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距。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表1和钱纳里发展模式(见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的数据绘制。汇价调整不影响所示走势。

图2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三是城镇化也滞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动。1995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0.5:48.8:30.7,就业结构比重为52.2:23.0:24.8,同期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分别比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高出49.5、21.2、39.3个百分点,分别比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17.8、47、45.2个百分点。[10]

四是城镇化偏系越来越大。根据城市化偏离系数公式Ue=Pu/Pa-1初步计算可知:1952~1978年,中国城市化偏离系数为-0.56,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业化进程。1978~1982年,中国城市化偏离系数为0.34;1978~1990年,1978~1997年偏离系数分别为-0.42、-0.50;1991~1997年偏离系数为-0.65。这表明,除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城市速度曾超过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速度外,其他三个分类计算阶段,人口城镇化速度都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程度,而且近10年来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杨宜勇的比较,1997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此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约只相当于世界1964年人均GNP300美元的水平,按照这个系数中国现阶段城市化滞后14个百分点。[11-12]根据叶裕民的比较,我国199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日本1965年的水平相当,但我国1997年的城镇化率(29.9%)比1965年的日本(68.1%)要低38.2个百分点。[13]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滞后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根据魏后凯等人的测算,1997年东部地区显性城镇水平为39.96%,中部地区为30.65%,西部地区则为23.47%,中西部分别比东部低3.31和10.49个百分点;1997年东部地区隐性城镇化水平已达21.67%,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4.53%和12.12%,分别要低7.14和9.55个百分点。[14]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发展阶段判断

中国第一部城镇化规划——《“十五”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2001年8月7日)在综合分析中国城镇化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15]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作出的基本判断。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加速阶段还要一段时间,现在强调“加速发展时期”为时过早。笔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判断:

第一,从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看,中国城镇化呈现出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是城镇人口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为17245万,比1949年增加11480万人,2000年城镇人口增加到45594万人,比1978年多出28349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8倍。二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6个,22年增加47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至2万个,22年增加了17827个。三是城镇区域不断扩大。据统计,1984年至1996年,全国295个城市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由7.6%上升到18%,年均上升0.86个百分点。四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城镇化水平为17.92%,到2000年已增至36.09%,22年增加了18.17个百分点。五是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1997年,中国22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中,GDP超过200亿元的有34个,人均GDP超过一万元的有109个。另外,1988~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达19.3%,占GDP的比重也从28.6%上升到37.2%。[16]

第二,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一是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30%时,这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就处在加速发展时期,也就是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二是1995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并超过39%这个分界线。1995年至2000年6年间,城镇化率年均超过30%为31.01%。31.01%正好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处在诺瑟姆曲线的中期阶段上。三是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种种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公式,对2000~2050年若干年份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束都是在30%以上,其中最低为30%,最高的为40%,平均水平为34.91%。四是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比1990年(26.23%)提高了9.86个百分点为36.09%。36.09%、31.01%或34.91%这些城镇化率是否是一个合适、适度的合意城镇化率呢?回答是肯定的。根据王铮的合意城市率公式和周一星城市化对应关系公式计算可知(注:王铮的合意城市率公式为:t=6.61-47.60α[,0]+0.09β[,0]+52.79(α[,1]+ε[,1])+111.75μ-30.42φ-0.16t[,1]-0.02t[,2];周一星城市化对应关系公式为:Y=40.55lnX-74.96.),200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在30%~40%。[17]

四、中国城镇化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发展后果判断

中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城市承载力不高的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及严格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弱质性,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弱质性导致了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以及市镇人口比重滞后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前者滞后主要是由于轻工业劳动密集型特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重工业;同时,由于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布局过于分散,规模效益没有形成,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后者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滞后于非农产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滞后的城市化,对工业现代化不利,也有碍于农业现代化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一样,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1958~1960年的超前城市化已为历史所证实。滞后的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三大后果与弊端。

城镇化滞后从后果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学滞后。由于我国实行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户籍制度,导致今天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先老”的现象。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和县分别为6.0%和5.7%,高出0.3%;城市人口老龄化要比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这表明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城乡年龄结构差别效应由隐性转为显性,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二是社会经济后果。一方面,城镇化滞后使大量劳动力过多地滞留在农村,造成严重的隐蔽性失业和劳动力素质及劳动生产率低下。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滞后阻碍了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同时,滞后的城镇化对市场需求的扩大形成严重的制约。三是环境后果。城市化的滞后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环境的恶化程度。前者如大气污染、交通堵塞与水荒水脏等,后者如镇镇象村,村村象镇等,形成了一系列的农村病。

城镇化滞后,从负面效应分析,主要是八个弊端:一是城镇化滞后抑制消费需求增长。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人均消费增长为1930元,仅为城镇居民的31.9%,即三个农民还抵不上一个居民。二是城镇化滞后阻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城镇化滞后妨碍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城镇化滞后阻碍城镇建设和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五是城镇化滞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六是城市化滞后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七是城镇化滞后影响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八是城市化滞后影响城乡生态建设。

五、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发展速度判断

“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速度应以多少为宜?期末城镇化将达到多少?对此,不少专家作了研究探讨。一种观点认为,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不超过1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趋势判断,“十五”时期城市化水平不会高于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但如果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则有可能提高1个百分点。[18]另一种观点认为,“十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0~1.2个百分点,大约是1978~1998年年均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我们认为,“十五”期间的城镇化速度应为0.8~1.2百分点之间,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发展速度。按第五次人口普查后的城镇化新水平,预计到“十五”计划末,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40.09%~42.09%;2010年将达到44.09%~48.0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00-10-19.

[2]辜胜祖.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28-34.

[3]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27-86.

[4]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0,(2):121-128.

[5]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6]丁健.现代城市经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11.

[7]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73.

[8]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62-163

[9]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0]李文.城市化滞后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4):64-75.

[11]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0,(2):121-128.

[12]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13]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1-6.

[14]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25.

[15]“十五”期间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N].人民日报,2001-08-10.

[16]何振红.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N].经济日报,1999-09-04.

[17]王铮.中国合意城市化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8):56-64.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 人均GDP 就业非农化水平 检验。

一、引言

所谓城镇化,一方面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一是人口学角度,反映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二是经济学角度,反映的是由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三是地理学角度,反映的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四是社会学角度,反映的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水平,又称城镇化率,指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达到的程度。城镇化水平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鞒W∽苋丝趢?00%。根据茂名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茂名市常住人口为582.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5.06%。这一水平是否与茂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呢?

二、茂名2010年城镇化水平检验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把人口城镇化指标与工业化率、人均收入指标和就业非农化率等进行比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数学回归方法所建立起来的"发展模型"。本文利用钱纳里的"发展模型",对茂名城镇化水平进行检验。

(一)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茂名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可形象地称之为"发动机"与"加速器"的关系。一方面,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对工业化具有反作用。城镇化如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则会推动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甚至阻碍工业化的进程。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在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偏差系数应为正值(见下表)。

钱纳里"发展模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根据《茂名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资料,2010年,茂名市的GDP为1492.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550.7亿元,工业化水平达到36.9%。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2010年茂名的工业化水平超过34.6%,其城镇化水平应该超过63.4%。而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茂名城镇化水平为35.06%,大大落后于63.4%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亦为-0.05。也就是说,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茂名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茂名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存在着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钱纳里对1950~1970年10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与城镇化水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证明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适应,实证检验了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NP的对应关系,其基本结论是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NP正相关,人均GNP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见下表)。

由于钱纳里"发展模型"使用的是1970年的数据,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便于检验,我们把2010年的数据换算为1970年的水平,同时使用人均GDP替代人均GNP。根据美国近年GDP综合价格指数折算,1970年与2010年人均GDP换算系数为1∶4.1153。

根据《茂名统计年鉴2011》和茂名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茂名市人均GDP为25609元,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6227:1折算,人均GDP为3867美元,相当于1970年的940美元,接近1000美元。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茂名城镇化水平应该接近63.4%。但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茂名城镇化水平实际仅为35.06%,低于理论值28.3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与同等收入水平相比,茂名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三)与非农就业水平相比,茂名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

非农就业水平是指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之和占全社会从业人口的百分比,反映的是人口就业的结构及其转换的程度。城镇化过程也是非农化过程,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转向工业就业,也是农民转向服务业就业。国际上根据《茂名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资料,2010年,茂名市的GDP为1492.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550.7亿元,工业化水平达到36.9%。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2010年茂名的工业化水平超过34.6%,其城镇化水平应该超过63.4%。而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茂名城镇化水平为35.06%,大大落后于63.4%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亦为-0.05。也就是说,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茂名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茂名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3篇

一、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那么,《建议》何以得出上述结论呢?

根据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同,我们可以把城镇化划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适度城镇化又称同步城镇化,即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和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如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等。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第二种是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如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等。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镇化,是一种无工业化的城镇化。第三种是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中国、朝鲜、贝宁等。这些国家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见图1),它是城镇化的更高阶段。[2-5]从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城镇化属于低度城镇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逆向流动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一种“反城市化”。对此,要加以区别。

附图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图1 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

城镇化是否适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这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适度的城镇化不但会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而且还会支付较低的各种成本。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各种要素的聚集不是无限制的。当这种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由城镇化带来的边际聚集效益便呈递减趋势,而边际聚集成本则逐步上升,当二者接近或相等时,城镇化便达到理论上的适度。[6]

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发展程度判断

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中国的城镇化也滞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是中国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从图1可以看出,1949年的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1953年、1957年、1965年、1978年差距进一步拉升,分别为6.49、10.01、13.82、26.38个百分点,28年增加了大约25个百分点,年均落后近1个百分点。这一情形,直到近20年才有所改变。1996年城镇化比工业化落后13.43个百分点,差距比1978年减少了12.95个百分点,到1998年差距进一步减少为11.8个百分点。[7]

二是中国城镇化落后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据世银行专家分析,1997年中国实际的城镇化水平(32%)要比名义的城镇化水平(30%)高出两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1992年、1995年、1997年,中国人均GNP分别为470、620、82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分别低15、12.5、11个百分点。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95、1997年中国的人均GNP分别为2920、357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分别要低20.8、22个百分点。[8-9]图2直观地给出了按人均GNP衡量的国内外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距。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表1和钱纳里发展模式(见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的数据绘制。汇价调整不影响所示走势。

图2 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三是城镇化也滞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动。1995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0.5:48.8:30.7,就业结构比重为52.2:23.0:24.8,同期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分别比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高出49.5、21.2、39.3个百分点,分别比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17.8、47、45.2个百分点。[10]

四是城镇化偏系越来越大。根据城市化偏离系数公式Ue=Pu/Pa-1初步计算可知:1952~1978年,中国城市化偏离系数为-0.56,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业化进程。1978~1982年,中国城市化偏离系数为0.34;1978~1990年,1978~1997年偏离系数分别为-0.42、-0.50;1991~1997年偏离系数为-0.65。这表明,除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城市速度曾超过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速度外,其他三个分类计算阶段,人口城镇化速度都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程度,而且近10年来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杨宜勇的比较,1997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此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约只相当于世界1964年人均GNP300美元的水平,按照这个系数中国现阶段城市化滞后14个百分点。[11-12]根据叶裕民的比较,我国199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日本1965年的水平相当,但我国1997年的城镇化率(29.9%)比1965年的日本(68.1%)要低38.2个百分点。[13]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滞后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根据魏后凯等人的测算,1997年东部地区显性城镇水平为39.96%,中部地区为30.65%,西部地区则为23.47%,中西部分别比东部低3.31和10.49个百分点;1997年东部地区隐性城镇化水平已达21.67%,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4.53%和12.12%,分别要低7.14和9.55个百分点。[14]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发展阶段判断

中国第一部城镇化 规划——《“十五”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2001年8月7日)在综合分析中国城镇化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15]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作出的基本判断。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加速阶段还要一段时间,现在强调“加速发展时期”为时过早。笔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判断:

第一,从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看,中国城镇化呈现出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是城镇人口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为17245万,比1949年增加11480万人,2000年城镇人口增加到45594万人,比1978年多出28349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8倍。二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6个,22年增加47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至2万个,22年增加了17827个。三是城镇区域不断扩大。据统计,1984年至1996年,全国295个城市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由7.6%上升到18%,年均上升0.86个百分点。四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城镇化水平为17.92%,到2000年已增至36.09%,22年增加了18.17个百分点。五是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1997年,中国22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中,GDP超过200亿元的有34个,人均GDP超过一万元的有109个。另外,1988~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达19.3%,占GDP的比重也从28.6%上升到37.2%。[16]

第二,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一是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30%时,这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就处在加速发展时期,也就是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二是1995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并超过39%这个分界线。1995年至2000年6年间,城镇化率年均超过30%为31.01%。31.01%正好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处在诺瑟姆曲线的中期阶段上。三是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种种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公式,对2000~2050年若干年份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束都是在30%以上,其中最低为30%,最高的为40%,平均水平为34.91%。四是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比1990年(26.23%)提高了9.86个百分点为36.09%。36.09%、31.01%或34.91%这些城镇化率是否是一个合适、适度的合意城镇化率呢?回答是肯定的。根据王铮的合意城市率公式和周一星城市化对应关系公式计算可知(注:王铮的合意城市率公式为:t=6.61-47.60α[,0]+0.09β[,0]+52.79(α[,1]+ε[,1])+111.75μ-30.42φ-0.16t[,1]-0.02t[,2];周一星城市化对应关系公式为:Y=40.55lnX-74.96.),200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在30%~40%。[17]

四、中国城镇化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发展后果判断

中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城市承载力不高的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及严格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弱质性,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弱质性导致了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以及市镇人口比重滞后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前者滞后主要是由于轻工业劳动密集型特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重工业;同时,由于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布局过于分散,规模效益没有形成,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后者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滞后于非农产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滞后的城市化,对工业现代化不利,也有碍于农业现代化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一样,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1958~1960年的超前城市化已为历史所证实。滞后的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三大后果与弊端。

城镇化滞后从后果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学滞后。由于我国实行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户籍制度,导致今天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先老”的现象。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和县分别为6.0%和5.7%,高出0.3%;城市人口老龄化要比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这表明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城乡年龄结构差别效应由隐性转为显性,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二是社会经济后果。一方面,城镇化滞后使大量劳动力过多地滞留在农村,造成严重的隐蔽性失业和劳动力素质及劳动生产率低下。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滞后阻碍了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同时,滞后的城镇化对市场需求的扩大形成严重的制约。三是环境后果。城市化的滞后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环境的恶化程度。前者如大气污染、交通堵塞与水荒水脏等,后者如镇镇象村,村村象镇等,形成了一系列的农村病。

城镇化滞后,从负面效应分析,主要是八个弊端:一是城镇化滞后抑制消费需求增长。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人均消费增长为1930元,仅为城镇居民的31.9%,即三个农民还抵不上一个居民。二是城镇化滞后阻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城镇化滞后妨碍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城镇化滞后阻碍城镇建设和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五是城镇化滞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六是城市化滞后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七是城镇化滞后影响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八是城市化滞后影响城乡生态建设。

五、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发展速度判断

“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速度应以多少为宜?期末城镇化将达到多少?对此,不少专家作了研究探讨。一种观点认为,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不超过1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趋势判断,“十五”时期城市化水平不会高于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但如果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则有可能提高1个百分点。[18]另一种观点认为,“十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0~1.2个百分点,大约是1978~1998年年均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我们认为,“十五”期间的城镇化速度应为0.8~1.2百分点之间,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发展速度。按第五次人口普查后的城镇化新水平,预计到“十五”计划末,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40.09%~42.09%;2010年将达到44.09%~48.09%。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00-10-19.

[2] 辜胜祖.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28-34.

[3]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 大学出版社,1991.27-86.

[4] 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0,(2):121-128.

[5] 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6] 丁健.现代城市经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11.

[7] 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73.

[8]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62-163

[9]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0] 李文.城市化滞后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4):64-75.

[11] 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0,(2):121-128.

[12] 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13] 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1-6.

[14] 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25.

[15] “十五”期间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N].人民日报,2001-08-10.

[16] 何振红.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N].经济日报,1999-09-04.

[17] 王铮.中国合意城市化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8):56-64.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规划 城镇质量 循环经济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是我市城市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顾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收到的成效,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多年来获得了建设部、省、市政府的多次表彰和奖励。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演变,对城镇化进程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根据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建设部汪光焘部长明确指出:规划调控目标要从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不要盲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规模,要着眼于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要从确定与安排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要明确对包括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在内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要实现这两个重大转变,就要求我们调整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观念,在城镇规划的制定中应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和城市运行低成本的要求,不能把规划仅局限于空间形态方面:要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并使其得到可靠保证;能根据城镇自身特点指导其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通过试点引路、分类指导、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规划调控目标的两个转向,是城镇化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根本。城镇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由农村向城镇空间不断转移和城镇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它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兴旺的产业支撑,因此城镇发展的原动力应该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人为热情。由此可见,城镇规划的编制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绝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城镇规划的实施,即城镇建设是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阔步前进。也只有城镇建设的路子走对了,城镇经济才能兴旺发达。当前在全球兴起的最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低能耗、高利用、再循环发展经济的原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加速城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制定城镇规划时还要从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这才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

推进城镇化的目的是用市场经济机制引导农民进城,推动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我市在撤乡并镇的机构改革前提下,城镇规划和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是城镇规模小、数量多、密度大的缺陷,个别建制镇尚不足万人,远远达不到省政府要求的3万人规模,只因是行政建制镇,也不得不作城镇规划来建设和发展,从而造成规模效益差、人气难于聚敛、城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城市运行成本过高等弊端,其结果必然是产业无支柱、财政无后劲、发展无强项、建设无特色。所以,只有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重点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实力强、产业兴旺的建制镇,才能将其培育成为区、县的经济龙头、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体现城镇的凝聚力、向心力、辐射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城镇规划铺的摊子过大,占用了过多的土地资源,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城镇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在编制城镇规划时,由于各种原因使之对人口规模估算过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城镇驻地人口数量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能控制在3%的增长率就很不错了,其根据是我省制定的人口规模从近期的9300万到2020年的9600万,其增长率也不过是3.23%而已。如果我省每个城镇人口的增长率都大干这个百分比,那么我省的总人口数量将如何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的基本国策又何从谈起’所以若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过大,而经济发展水平又相对滞后,其后果必将是建设成本的提升,并会成为城镇发展的巨大负担。

由此可见,真正的城镇化是城镇的相对集中、而不是分散,是城镇规模的大小适中、而不是过小。因此,城镇规划的调控目标从以规模为本、向以人为本、提高城镇质量(城镇质量是城市集约化程度的反映,他包括用地结构、土地利用率、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基本设施水平和科学的建设标准等一系列重要内容)转向,从功能定位向合理利用和节约各类不可再生资源(其中尤以土地资源)转向就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适时的,其针对性和可行性非常强、现实意义特别大。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5篇

摘 要 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被称为农村改革第三块里程碑的小城镇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加快发展。实现农村城镇化已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发展农村改革成果、促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因此,了解和认识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并掌握其统计计算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统计 计算方法 浅析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城镇化水平及其统计计算方法的认识可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城镇化水平及我国目前城镇化相关内容

城镇化水平的内涵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其内涵十分丰富。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反映。我们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那种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路子。我们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根本目是在于彻底改变农村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分散、闭塞、落后面貌和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快地提高广大农民以及城市人民的物质文明和文化生活水平,把农村建设成更加兴旺发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逐渐缩小乃至消灭城乡差别。农村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我国城镇化进程道路漫长而曲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之所以能保持着高速发展,是因为除了一些其他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低成本的强行推进(即土地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低成本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大量的欠账)。主要靠粗放式的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依靠不健全的,非均等的公共服务来推动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户籍人口与农村人口两类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形成了我们当前整个城镇化进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国城镇化要向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下一个阶段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内容,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城镇集约式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完善关键领域的体制改革是核心。城镇化过程中着力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要恢复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参与市场平等交换权利。推进征地制度的改革,不能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加快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消除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不相融合的体制。

二、城镇化水平统计计算方法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判别指标的选取:一类是单一指标法,另一类是综合指标法。单一指标法又称主要指标法,其含义是指通过某一个最具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意义和最能反映问题的指标,来定量描述某一区域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又称多项指标法,复合指标法,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来反映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反映城镇化水平,从整体上把握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但由于工作量大,资料收集难,很多指标无法量化,实际运用比较困难。而单一指标法所选用的指标便于统计分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偏重于单一指标法,在理论研究上多采用综合指标法。

(二)城镇化水平常用的计算方法:(1)人口比重指标法 人口比重指标法反映的是人口城镇化的变化情况,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和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法。1.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此方法指用某一个建制镇内的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镇的城镇化水平。其计算公式文字表示为:城镇化水平等于城镇人口除以区域总人口再乘以百分之百。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法。此方法指用某一个建制镇内的非农业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镇的城镇化水平。其计算公式文字表示为:城镇化水平等于非农业人口除以区域总人口再乘以百分之百。3.带眷系数法。指用某一个建制镇内的城镇劳动力与带眷系数的积占其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镇的城镇化水平。其计算公式文字表达为:城镇化水平等于城镇总劳动力数量与带眷系数的乘积比上区域总人口再乘以百分之百。其中带眷系数等于净增城镇人口比上净增城镇劳动力数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带眷系数一般在1到2之间。(2)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 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指以某一个建制镇内的城镇建成区的土地利用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来反映该镇的城镇化水平。其计算公式文字表示为:城镇化水平等于建成区土地利用面积比上区域总面积再乘以百分之百。(3)经济相关分析法 经济相关分析法就是用建制镇的经济指标预测城镇化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城镇化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非常密切,因此可以根据两者的关系,建立相关方程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计算模型。据世界银行统计分析,国民生产总值200亿美元时,城镇化水平约22%;200~1000亿美元时,为20%~40%;1000~4000亿美元时,为40%~60%。

总结:城镇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进程,我国城镇化进程任重而道远。加快城镇化进程,首先应该消除对城镇化的错误认识。城镇化判别指标应由体现城镇化的各个因子所构成,其预测方法也相当复杂和困难。在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法,带眷系数法,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和经济相关分析法等5种常用的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中,它们各有其特点,使用于不同情况。在计算城镇化水平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的办事原则来合理选取最好的计算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万春.论中国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1).

[2]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2.

[3]陈柳钦.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互进.科技与经济.2003(4).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苏北;苏南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074-02

区域城镇化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推动着区域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1]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共同推动着城镇化的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各区域城镇化动力结构和力度上的差异,带来了省级及省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尤其以江苏的苏南苏北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极具代表性。[2]基于苏南苏北对比视角来研究苏北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对于提升苏北城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苏南、苏北城镇化水平差距的现状

(一)整体发展状况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苏南地区城市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此时得到优化,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苏北地区农业较为发达,人口增长较快,使得苏北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逐渐落后于苏南地区。数据显示苏北总体城镇化水平也较苏南地区低。

就早期而言,苏北占地面积是苏南地区的近两倍,人口比重也比苏南地区高了10个百分比,然而城镇化水平却相差了整整24个百分点。经过十年,据江苏省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整个苏南地区的城镇化率为73.7%,而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仅为56.1%。 低于苏南地区17.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差距虽然缩小了,但是仍然明显存在。

(二)城镇化水平比较

1.苏州、宿迁呈现“两极分化”。苏州历来是富庶之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江苏13市中最高。苏州因为其有目众睹的繁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及外来人才,导致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拥挤的人口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生活及环境发展水平没有那么理想,但仍然掩盖不了其为江苏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的事实。

宿迁的“两极分化”则与苏州正好相反,城市生活、环境发展水平都处于第一,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倒数第一,决定了城镇化综合水平在江苏省13个城市中的垫底位置。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

2.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位列前茅。南京、无锡、常州,这些城市的“两极分化”虽然没有苏州那么明显,但从各项综合因素来看,这四个城市分别位列1到4的城镇化水平排名。

3.宿迁、连云港、淮安、徐州等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落后。这些城市的环境、生活水平都比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了苏南城市一大截,关键性的局部影响并最终决定了整体。

4.经济水平决定了城镇化水平。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例如苏州、无锡、常州,尽管其他两项指标不高,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使得这些城市在最后用高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自己城镇化水平的优先地位。

二、苏北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基础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拉动是形成我国城镇化省级差异的根本因素。从经济基础上来看,苏南地区相对于苏北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各项社会基础措施相对完善,城市群发育良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在苏南地区政府实行的是城镇化的道路,政府鼓励农民自己发展乡镇企业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再自己转移自己。反观之,苏北乡镇企业不发达,城镇化的进程起步又比苏南晚一大截,导致其城镇化水平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带动不了周围的地区,从而形成差距。

(二)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

交通越是便利的城市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的越快。苏南地区,由于拥有优越的铁路以及水路交通条件,货物流动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更快。例如苏州,由于其位于大运河岸边,因此一直都是繁华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迅猛发展,远远高于苏北相关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紧紧依附京沪线,发展更有了依托。反之,苏北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制约其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又一因素。

(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城镇化还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差异,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产业部门转移,第二、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苏南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现阶段属于服务业越来越重要的后工业化社会,能吸纳较多的劳动者就业,因此城镇化水平处于优越的位置。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据重要位置,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落后于苏南地区,因此城镇化水平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苏南地区存在差异。[3]

(四)城市“先头”力量带动――都市圈发展的差异

苏南地理位置优越,历来富庶。苏南紧靠上海,上海作为中国巨大的商业贸易城市而拉动苏南发展。苏南本身还拥有南京这个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三个城市,城市“先头”力量富足,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苏北在南宋以前,几度繁华,曾为富庶之地,但在南宋黄河夺淮以后洪水灾害频发,经济文化发展开始落后于江南地区,缺少类似苏南的优异条件以及“龙头”,缺乏带动的力量。例如徐州都市圈,存在着中心地位不强,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力量较弱等问题。苏北城市尚处在低水平的集聚发展阶段,地区之间的帮扶主要局限于各自行政区所辖范围内,跨越地域的影响较小,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差异明显。

(五)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苏南人民思想活跃开放,拥有创新的精神,苏南的人民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拥有大量优秀的人才,从而盈利意识、发展意识会更胜一筹,会利用休闲时间不断实践,把握机会,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素质及文化修养。苏南地区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弄潮儿,第一时间就接受了优秀的新思想。

苏北人民思想比较保守,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人民缺乏创新意识,致使收入单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苏北地区许多学有所成的人不甘心呆在自己家乡,不少人离开家乡来到苏南或者其他城市打拼,甚至在其他城市定居,导致苏北人才流失。

从另一方面来说,苏南的吴文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容易形成产业优势,容易优势互补,在城市的文化经营上可以烘托制造效应。在苏北,很多乡镇之间语言不通,文化的严重隔阂使得交流沟通不便,难以进行优势互补。

三、提升苏北城镇化水平的对策

(一)通过思想宣传,改变苏北人民观念

苏北人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得我国部分现代化的国策难以全面实行。以计划生育为例,在苏北的农村地区,许多家庭都不止一个子女,这造成了家庭的严重负担,经济难以周转,收入差距与苏南地区拉大。因此,一方面生育政策急需在苏北大力全面贯彻;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苏北地区尤其是那些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民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加大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宣传动员,例如举行专题研讨会等等,从而改变苏北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苏北人民竞争意识,使更多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先进知识分子能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及城镇化水平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政府也应鼓励苏南的一些优秀人才前往苏北地区,为江苏省的整体协调发展添砖加瓦。

(二)优化产业结构

苏南苏北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因此,城镇化水平提高是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

苏南地区空间逐渐拥挤,在过去发展了数量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苏,乃至全中国,在过去的时间里劳动力价格便宜,国外投资商纷纷跑向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自己增添更多的利润,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遍布的必然原因。近些年来,苏南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人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伴随着的是工资成本的上升。[4]因此,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优势便下降了。所以,苏南必须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利用创新意识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优势产业,推动规模经济,提升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让苏南在原有的优势上更上一层楼。

就苏北而言,要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业产业,加大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借连云港位于港口的这个优势,以及徐州的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优势,使之形成一个产业群,同时发展外向型农业。[5]在连云港的港口要建设一个方便与外界运输的大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产业群。

(三)加大物流体系的建设

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加大物流的注入是其实现与苏南地区缩小城镇化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形成一个建设综合物流的交通运输机制,[6]将要以淮安为中心的高铁网,将对苏北起到明显的推进作用。

(四)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有效利用外来资金

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投资的推动,但是同时,因为对外资的依赖,很多利润都被外商带走,尤其是这些年来,外资尽管在快速增长,可是效益却未能快速增长。由此可见,苏南地区的问题主要在于要从“引资”转向“选资”,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充分利用好苏南地区人才充足且优秀的优势。

苏北地区这些年面临着外资加快发展的趋势,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好外资的准入标准,以防为了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实事求是,结合苏北的各项实际情况,顾全大局;发挥后发优势,吸取苏南在对外开放中的经验以及教训,不断发展自身。

(五)南北互动,协同发展

由于在苏北地区经济落后于苏南,导致城镇化水平也较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苏南地区发挥自己的优势,帮扶苏北地区,南北互动是较为显著的方法。例如苏州建立先进村结对帮扶宿迁经济薄弱村,实施合作项目,吸纳经济薄弱村劳动力就业,有力促进了宿迁薄弱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还可从全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一体化的角度协同苏南苏北的发展,把江苏的经济融入到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增长优势。例如,浙江的湖州与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携手开发太湖旅游资源从而创造一个太湖大旅游的时代,使得苏南苏北的协调发展,在一个新的格局下寻找支撑点。最后,要改变单一协调模式,深化协同发展的内涵。[7]苏南不能进行单一的资金扶持,而应与苏北地区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使得两个地区利益捆绑、资源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力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18-22.

[2] 沈正平,罗守贯.工业化与苏北大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7(10):23-26.

[3] 谢 毅,汪独友,曹林峰.苏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9(5):34-39.

[4] 曹林峰.江苏产业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4(5):53-58.

[5] 魏红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2):34-38.

[6] 范文国.加快苏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22-24.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不但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还能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据国务院研究中心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总水平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级上升到20万亿元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由此可见城镇化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总理也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27%,但贵州的城镇化率只有34.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6个百分点,位于全国倒数第二。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统字[2008]77号)中指出,在小康标准的经济发展指标中城镇化率不得低于60%。“十”报告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贵州必须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社会。因此,本文将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快贵州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二、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人的转化,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等。城镇化在国外也称为“城市化”,但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外国的城市化不同,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显示这种与外国的差别,很多中国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被广泛采用。

关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往往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赵金华等(2009)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区)1990-2005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 (区)影响更显著[1]。苏素、贺娅萍(2010)运用面板协整对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2]。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H1:经济发展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二)产业结构及其影响

随着第一产业比例下降,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镇化水平就会相应提高。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对2001-2005年各省数据的年度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结构对地区城镇化差异的影响非常显著[3]。苏素、贺娅萍(2010)认为产业结构(农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农业化率的降低,城镇化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2]。储金龙等(2010)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8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都是城镇化率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H2: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就业结构及其影响

赵金华(2009) 采用面板数据对1990-2005年各类型省(区)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各省(区)的城镇化影响都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1]。刘爱英、姚丽芬(2011)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 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5]。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H3: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四)教育水平及其影响

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用中等学校每年毕业生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教育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并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上,而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差异是不显著的[3]。赵金华(2009)认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影响很显著,超过了非农就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设H4: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五)公路和铁路建设及其影响

曹广忠等(2008)利用2000年截面数据,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认为交通干线路网密度和海港吞吐量对城镇化有显著影响[6]。储金龙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法也认为公里密度是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研究假设H5: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针对数据与方法的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贵州省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历年的《贵州统计年鉴》。

(二)变量定义

本文的因变量为城镇化水平(y),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自变量为经济发展水平(x1)、产业结构(x2)、就业结构(x3)、教育水平(x4)、公路和铁路建设(x5)。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产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表示,就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表示,教育水平用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表示,公路和铁路建设用公路和铁路的长度表示。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由于各个变量的单位不一致,为了使数据有可比性,所有数据都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需要对标准化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化之后的y、x1、x2、x3、x4、x5都是平稳的,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四)实证方法及研究模型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线性,本文通过使用逐步回归进行模型估计,可解决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本文的模型可以表示为: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包括回归模型,研究假设检验以及实证结果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回归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85,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82,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各自变量间除了x4没有显著性之外,其它几个变量在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且DW的值为1.993,与2非常接近,说明变量不存在自相关。

所以,回归模型如下:

(二)研究假设检验

根据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人均GDP(x1)、非农产业占GDP比重(x2)、非农产业就业比重(x3)、公路和铁路建设 (x5)都对城镇化率(y)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一致。但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 (x4)对y的影响不显著,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不一致。

(三)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分析共总结出了以下五点,分别为:

一是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系数为0.6081。由于贵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且地形复杂,加上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造成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并已经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是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71。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是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69。结果表明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大。

四是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1671。非农产业就业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从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五是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流动性较大,加上贵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很多高校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转移,所以实证结果得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五、对策建议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贵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是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大量修建铁路和公路,突破交通瓶颈。从地理上看,贵州是西南连接华中、华南的陆上交通枢纽,只有真正破除交通瓶颈,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才能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深化,增强产业分布的集聚效应。加快建设快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提升和强化贵州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振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其占GDP的比重。通过工业、服务业的聚集吸引人口聚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可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营造有利条件。

三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人均GDP。贵州要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国发2号文为指导,以工业强省战略为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业支撑。

四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贵州要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等优势,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五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疏通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等就业通道,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并从政策和待遇等方面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赵金华,曹广忠,王志宝. 我国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速度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J]. 城市发展研,2009(09):54-60.

[2]苏素,贺娅萍.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 财经科学,2011(11):93-100.

[3]张科举,杨欢. 中国地区城镇化差异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经济,2008(9):1-3,87.

[4]储金龙,顾康康,汪勇政,等. 安徽省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7.

[5]刘爱英,姚丽芬.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J]. 特区经济,2011(2):264-266.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镇化 世界经济 统计分析

城镇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指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达到的程度。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中、小城镇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的数目;三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城镇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城镇化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城镇化的内涵,通过分析后认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应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以及地域环境城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一、选择指标

结合已有学者研究,简新华(2010)、曹广忠(2011)、王洋(2012)、牛晓春(2013)、李江苏(2014)、阙大学、吕连菊(2014)等选择的指标归类,将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3个方面9个指标来构建研究体系(见表1)。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将上述并类过程画成一张聚类图,按一定原则决定分为几类(见图2)。

四、结论

结合树状图,我国15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大体可以分为2各层次,以北京、上海、天津为第一层次,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为第二层次。

结合树状图(图2)根据具体情况,可将15个省市分为不同的类别。若分为3类,则为第一类,北京、上海、天津;第二类,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第3类,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还可以分为4类,5类,具体分为几类可依决策者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12(07):12-16.

[2]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刘佳骏.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10):140-145.

[3]阙大学,吕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01):34-39.

[4]曹广忠,边雪,刘涛.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的评估与解释――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12):182-185.

[5]牛晓春,杜忠潮,李同N.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02):172-175.

[6]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03):78-81.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9篇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城市交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embodies a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ohhot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Hohhot,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the basis of how to better and faster improv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Hohhot principl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such aspects as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the whole city will help, Hohho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will be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Hohhot; urbanization level; uneven development; regional differences; urban transportation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成为WTO的成员国后,我国的发展开始进入到全球范围的发展平台,各方面与国际接轨。世界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且已作为当今世界稳定快速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国际紧密联系的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城镇化进程[1]。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率截止2013年底已经达到58.57%,高于全国53.73%的平均城镇化率[2],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核心城市,2012年底,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比整个自治区57.5%的平均城镇化率高出7.72%,这与呼和浩特市的区域特色和国家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上述背景,系统的研究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的发展问题[3],如城镇地区发展不平衡、缺少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顺应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城镇化发展问题,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1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1.1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现状

呼和浩特管辖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4个区,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托克托县4个县和土默特左旗,以及4个开发区,即如意开发区、金川开发区、金桥开发区、金山开发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呼和浩特市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 475.57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2 71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0.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都实现了生产总值的增加。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4]。

1.2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现状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正处于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5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也已形成以“八横八纵”主干道和二环路为主架构的道路网络,而且绕城高速路和呼托高速公路也正在进行建设,城市道路基础条件明显改观,道路交通环境不断优化。另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渐加强。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全市公路交通仍处于不发达状况、路网密度较低、通达深度不足。

1.3 呼和浩特城镇化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60年):快速增长并伴有较大波动阶段。建国之初,由于调整了组织系统和行政区划,全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加快,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的影响下1959年和1960年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一个高峰期[5]。第二阶段(1961~1979年):稳定增长阶段。由于的后遗症,城镇化发展速度减慢,但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全市的城镇化进程处在稳定增长时期,但增加速度较缓慢。第三阶段(1980

~2013年):快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正确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业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资产的重组,影响了城镇化质量的水平。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这与呼和浩特市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正确的经济政策不可分割。

2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现状分析

2.1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的促进因素

(1)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成果离不开各类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2013年,呼和浩特市在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前,进一步落实自治区的“8337”计划和党的十精神,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投资更多的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项目,顺应消费需求,扩大市场,与时俱进,转变各项经济发展结构,注重各类经济在发展中的不同质量与效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013年,呼和浩特市完成了约2 710.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约134.7亿元、866.7亿元、1 708.9亿元的增加值,比201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14.5%、7.9%。一、二、三产业所占份额之比为5∶32∶63,在经济增长方面,增加值分别提供了2.3%、47.7%和50.0%的贡献率,和0.2%、4.8%和5.0%的拉动力。

呼和浩特市建国以来历年生产总值(图1),从图1中可以得出结论:1949年至1992年,各产业生产总值增加速度处于极缓慢上升时期;1992年至2000年,各产业生产总值处于较快增长时期;2000年至今,各产业生产总值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全市城镇化率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前几位。

(2)城市设施水平的提高。呼和浩特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设施的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表1为呼和浩特市2003~2011年城市设施水平各项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到,只有人均生活用水量下降,其他各项指标都增加,其中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接近100%,燃气普及率为92.9%,污水处理率由2003年的53.4%提高到73.4%,提高幅度显著。

(3)软实力的增强。近些年来,呼和浩特市除了注重经济、城市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医疗、科学技术、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在各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表2所示。

这些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无形中促进了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的发展。

2.2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速度变快,城镇容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城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于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1)城镇地区发展不平衡,差异过于显著。呼和浩特市整体分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4个辖区和土左旗、武川县、和林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5个旗县。由于这几个区域的区域条件和经济状况等有所差异,其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3为呼和浩特市各个区域2012年与2005年城镇化水平比较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4个辖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5个旗县的城镇化水平,2012年城镇化率最大差距为73.93%。4个辖区中,新城区和回民区的城镇化率要高于玉泉区和赛罕区,但是赛罕区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最快;5个旗县中,托克托县城镇化率最高,其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年均增长率为0.91%。

(2)对交通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呼和浩特市的一些部门对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城市交通战略规划,交通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由于缺乏规划控制,交通布局不合理。一方面,旧城区路网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城市主干道布局太稀,干道之间的间距过大。同时,主干道也不连续,有断点,部分道路的通达性不强,直接造成交通拥挤,塞车现象不可避免。市内交通较多集中在大学路周围以及火车站到海亮这一段,形成严重的堵塞。长期以来,很多道路疏、窄而且等级较低,有限的建设资金常用于开辟外环路、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城市交通过度地集中在有限的干道上,导致车辆运行不畅[6-7]。

3 促进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8]

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人民生活的水平、带动地区经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造城镇区位因素,补充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各个地区的城市设施要进行完善和管理,通过加强交通建设,可以改善城镇间的联系,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3.2 进一步完善城乡体制

城镇化的本质是城镇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城镇质量的提高,所以城乡体制的完善对城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个快速发展的城镇,要具备适应其发展的体制,如户籍、土地、法律、教育等制度。

3.3 理念创新

城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的理念,如创新规划理念,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创新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产业间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曹小曙.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03(3):22.

[3] 金凤君.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 地理学报,2004,59(2):293-302.

[4] 林海英,李文龙,等. 产业转移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5):75-82.

[5] 吕君,庄洪玉. 西部民族地区国内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分析[J]. 财经理论研究,2014(1):71-77.

[6] 李方正.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1):1-9.

[7] 安锦. 弱势群体就业促进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1):49-57.

[8] 柴国君,李丹. 内蒙古陆路口岸物流集聚区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2):77-80.

[9] 刘丽梅,吕君. 基于价值链的文化旅游创意发展分析[J]. 财经理论研究,2013(6):88-95.

[10] 李旭.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变化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4(6):170-175.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镇化 城市病 产业结构

一、引言

与城镇化相关的言论一直以来都被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相当重视城镇问题。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以及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生活、城市文明转换,人口、资本在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下流动重组[1]。十报告中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从局限“区域协调发展”这个角度,到上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镇化有利于拉动内需和优化投资结构,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衡量标尺,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二、我国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水平

近十年,我国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比较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是5.02亿人,城镇化率是39%。2012年年底,城镇人口大约为7.12亿人,城镇化率为52.6%。在这十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足足增加了2.1亿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主要和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直接相关。我国城镇化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推进城镇化必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我国城镇化现状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业又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的户籍制度人为上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以尽管工业产值提升很快,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带来相应程度上的城镇化。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2.57%,同年的工业化率(及工业化指数)约为47%。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平均工业化指数大约是26%,发达国家更低,有的甚至在20%以内,而他们的城镇化率多在70%以上。中国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率的提升,远远不及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的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

2、“伪城镇化”出现

城市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伪城镇化”的主要根源,农民工即便生活在城市,却极少感受城市带来的幸福感。我国目前建设用地总量为23.53万平方公里,已足够达到16亿人口高峰时城乡建设需要,但从结构上看,总量的5/6是分散在农村的农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直接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因为“伪城镇化”或者不彻底的“半城市化”的存在,导致大量农民工“钟摆”于城乡之间[2]。

3、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

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土地闲置率高达55%。这种用地粗放的行为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2001-2011年,我国城镇房屋面积增加165%,而城镇人口增长只有44%,图1为我国土地城市化率与人口城市化率的比较。

图1 我国土地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趋势图

三、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选择

城镇化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概念,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测度方法也非常多样。城镇化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可比性和准确性, 本文选取指标均为人均、比重等相对数据。经济增长水平影响人们就业的选址和方向,因而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择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另外,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占总体比例的增加会直接提高城镇化水平,本文用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

人民素质的提升是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国外有研究显示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人口的增长率有重要的关系,并且我国有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教育水平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本文选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所占总人口比例来研究教育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并不是单一的城镇化,它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机动化等相互交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持续发展,外贸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这里,本文采取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速度来分析这一影响。

所以,准备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农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比率”、“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速度”这四个因素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指标与模型的选择

本文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分析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来分析验证城镇化发展水平与4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初拟模型为:Y=C+C1*X1+C2*X2+C3*X3+C4*X4+v

式中,Y为城镇化水平,C1、C2、C3、C4为各自变量的系数,X1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X2为非农产业对GDP的贡献程度,X3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4是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研究1993到2012年数据,利用EViews3.0平台构建模型,选择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回归结果如图2:

图2 回归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8,拟合的比较好,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前提下,四个解释变量的P值都小于0.1,所以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先利用Correlogram-Q-statistics检验模型的自相关性。模型的滞后期直方图的长度都没有超过边界(边界为 0.5),因此解释变量不存在自相关。

再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用White检验得知,在显著性水平位0.1条件下,Qbs*R-squared的P值为0.44大于0.1,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通过检验,可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因此模型估计的最终结果为:

从模型的最终回归来看,可决系数R2=0.98,说明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在给定的,自由度为n-k-1=15的情况下,查询t分布表可知临界值为1.753,由于各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均大于临界值,所以认为各个解释变量对城镇化水平均有显著影响;通过Correlogram-Q-statistics检验显然可见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通过White检验知Qbs*R-squared=14.1,表明不存在异方差。从回归结果来看,根据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大致可以得出非农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大。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城镇化水平确实存在影响。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靠前并不能说明什么,人均GDP才是衡量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尺。据统计显示,中国2012年人均GDP世界排名89,虽然和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不过我们国家正在令世界震惊的速度崛起。人均内生产总值这个词下面暗藏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加完善的公共设施和保障体系需要建立起来。

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其中非农业化率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从宏观角度来看,非农业化产业无非是工业化产业占主体的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占主体的第三产业,这些产业集中在乡镇、城市。就服务业来说,现在的城市对服务业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消费的多了,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自然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进出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自从打开国门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步步高升。进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宽出严进”政策为我们的出口贸易铺了好路,出口退税,出口补贴都是在鼓励出口业务。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与人民素质水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Duncan Black和Vemon Henderson在研究中指出:城市化与教育水平之间存在这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城市收益和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到城市化的速度与水平。城市的发展与教育水平之间的双向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四、中国城镇化问题解决对策

我国应该根据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

首先,我国还是应该把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经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经济上去了,人民才能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才会有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

其次,从模型上也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非农产业的确对我国的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小就业难问题。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严格把好关,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使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杜绝用地粗放,避免资源的浪费。

再者,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世界排名第三,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支持国际贸易,打破贸易壁垒,与国际上达成更多的互利互惠条件,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另外,我国人民高等教育水平稳步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增加迅速,人民素质逐步提高,可是每年毕业生就业困难无疑是一个问题。我国应该适当制约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同时培育综合性人才,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拓展城镇以外的就业机会,通过政策资金的支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去。减缓城镇就业压力,提高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2):26-31

上一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