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3-09 01:23:49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关于对外开放和我国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目前理论界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性意见。对此笔者大体归纳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要尽可能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

第二种意见:强调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民族经济独立性;主张适度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也要适度,注重经济(产业)安全;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有必要在战略性产业领域中争取赶超。

上面两种不同倾向,实际上隐含着对国际环境、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的分歧。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因为今天国有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很多问题,根源还在于旧体制改革不彻底和新的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善。但对在国际竞争面前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产业独立性、要不要保护和扶持民族战略产业的问题上,笔者不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很多文章倾向于用“全球化”、自由贸易代替经济发展,好像只要“放开”搞自由贸易、按比较优势论办事,发展中国家就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好像这就是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贸易保护、产业发展政策,都是“计划经济的余毒”,是保护落后。

我们应该承认,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原则,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理论的缺点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对待发达——不发达经济之间的分工问题,所以是“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不了长期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解释不了为什么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么快)。静态比较优势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按照这个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就没有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可能,只能宿命地被动服从于“客观规律”,即现有的世界分工格局。

工业化的拉美式道路和日韩式道路

汽车工业界有人提出:世界各后进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有“拉美式”和“日韩式”两条路线。实际上这可以推广到整个工业政策。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有两种可选择的道路:拉美道路和日韩道路。

拉美道路的特点,就是敞开大门,鼓励各跨国公司进来合资合作、设厂竞争,不追求“民族汽车品牌”。而“日韩式”则强调国家发展自主汽车工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不倾向于合资,高度重视引进消化,重视自有品牌。为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不惜搞市场壁垒,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打入国际市场。

拉美式道路,是遵循“国际自由竞争”和“比较优势”论的、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发展道路。“日韩式”道路是政府强烈干预市场的(国家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实行市场保护和倾斜支持)发展道路。

拉美式道路证明,出让国内市场,换取国际投资,可以增进居民福利,可以节省技术研发耗费,减少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代价是阻碍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和创立品牌的前景,本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成为依附型产业。

日韩式的发展道路,要付出购买、消化技术的金钱和努力,要冒技术引进失败或消化不力、掉进“引进陷阱”的风险。但这是不受外国资本控制、发展中国家振兴民族产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唯一途径。[1]

可以看到,所谓日韩道路,和我们过去的封闭型计划经济的区别在于:不仅强调技术引进消化、也强调国际市场导向,是“外向型的自立自强”工业方针。而和拉美道路的区别在于,政府起到了强有力的产业发展导向作用。

选择什么道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战略取向和精神状态。一般地说,拉美式的产业发展道路,固然也促进了GDP的稳定增长,但经济体系摆脱不了对强国的依附(拉美自来有“美国后院”之称),最终影响国家独立行动的能力。其实,我们的不少产业,已经在走拉美化的道路了。

所谓产业政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不按市场经济原则,不按静态比较利益走。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极端地放弃产业政策的(拉美也在搞自己的民族产业,如巴西的飞机)。事实上,现今发达国家在早期都是靠高度的贸易保护才发展起本国工业的。日本韩国经济后来居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后进国家通过高强度引进技术和本国化,促进产业迅速升级的成功可能性。这是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和“产业政策”的成功,也就是发挥动态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是后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由于这个理论有着很大的片面性,无法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是长期追赶问题,要兼顾多重目标、不能简单抽象掉各种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下几个因素是不能不考虑进去的: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我们已有的产业基础。

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

动态地、历史地看,我们今天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曾是发达国家昨天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纺织业。今天某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可能较快地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其它有利因素,形成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如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业、印度的软件业)。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然能承接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

所以,一国产业的兴衰,并非完全遵从静态的、决定论的“必然规律”。这首先是因为技术因素在现代产业生产率的比较和变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多样性、不确定性),决非李嘉图式的“葡萄酒和纺织品”的比较模式能容纳。

当今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构成“动态比较优势论”的论据。

关于相对技术差距: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比较优势来自于技术差距,而技术差距是前一个阶段投资和学习的结果。“比较优势”不是天然的,而是历史上的投资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并不断变动的。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形成的技术积累,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如我国已经具备的大型运输机设计制造能力,连日本也不具备,在性能价格比上很可能有潜在的比较优势)。

关于学习效应: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并非天生,而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的历史,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锻炼。企业生产同种产品越多,效率越高,生产成本也就越低(如美国航空界的经验:飞机制造厂产量每增加一倍,成本降低20%)。发展中国家生产“新产品”少,相对的生产率低,成本高。所以适度的市场保护是获得学习效应的必要条件。如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就永远得不到学习效应。[2]

科学技术的运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科学研究有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具体技术研发各层次,不能简单用“经济效益”指标衡量科研机构的业绩。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的内部环境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科研项目有连续性,不能随便中断,研究队伍运作和经验需要长期积累过程。一个科研项目的运行有自己的节奏和周期,要有长远规划和灵活应变机制,现在的五年计划和科技管理方式,有很多不适应科研客观规律的地方。

我国电子工业是50年代起步的,初期发展势头非常好,比起美国日本差不到哪里去。失去了10年,中外技术水平差距陡然拉大,再要追赶,谈何容易。航空工业,一个新的飞机型号的研制一般要8-10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周期可能会缩短)。为了10年、20年后能与发达国家在民用飞机上竞争,今天就要起步。空中客车,各国财政支持,赔了20年钱才养大到足以挑战美国波音的地步。

科研团队是技术进步和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力量,需要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的锻炼和磨合。一旦骨干散失,就再难成气候(就是有技术资料,也难以发挥作用),还要重起炉灶慢慢聚合力量,和国外的差距就会突然拉大,很可能再也难追上。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队伍。必须珍惜爱护,善于发挥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力。

总之,没有自己的科技储备,就无法和国际高新产业界对话,就抓不住未来的商机,将来连引进和合资的资格都没有。我们的高素质低成本人才队伍的“潜在比较优势”,就永远发挥不出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苦头吃得太多了。

我国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原子能、航天技术方面大幅度地缩短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印度至少领先20年),在航空领域,我国是少数具有设计制造百吨级喷气运输机的国家(连日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我们的“比较优势”。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市场千变万化,商机无穷。但是,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企业、行业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兼顾“今天和明天”。为了抓住明天的发展机遇,今天就必须在关键的基础制造业、部分高科技产业,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不懈努力打好技术的、产业组织的、体制的基础,这才可能逐步缩短差距。“走一步看一步”,只顾眼前的发展思路,差距就会越拉越远。

国家利益不可消解,大国要保持自己的战略产业体系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民族国家及国家利益、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本是无须提醒的基本事实。但奇怪的是,今天的中国,这些最简单的概念和事实似乎都成了问题。

2001年1月15日,在我国海南岛召开的国际“全球化”研讨会有一则报道:

“多维新闻社15日电:一位中国国内学者当着政府高官和外国贵宾的面……痛心疾首却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中国思想观念最深层的矛盾……中国某大学教授某博士,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全球化论坛’中呼吁,中国在全球化当前,破除‘阶级斗争观念’,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一味以‘经济剥削’、‘政治掠夺’的思想解释经济发展的一切不平衡现象,终究要落得固步自封,被淹没在全球化浪潮中。该教授一开场就说:‘全球化最大的好处在于,冲击中国的假改革,促使中国的改革能深化而踏实地继续下去。’”

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是,这篇宏论发表两个半月后,沿着中国海岸线对我们进行敌对侦察飞行、蛮横撞落我军战斗机、自己也险些掉进大海的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迫降在离这个国际研讨会会址不到50公里的陵水军用机场(2001年4月1日)。

进入21世纪,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没有象一些人所希望的进入“和平发展新时代”。我们离“大同”世界似乎是越来越远。尽管冷战结束,美国这个世界警察,根本没有放弃“冷战思维”和“阶级斗争观念”,大力扩充军备,公开支持中国台湾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Whateverwedo”,请大家不要忘记美国新总统上任伊始的这个公开表态)。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银河号事件才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我们有些人总是希望快快把它忘掉。

随着冷战结束,“巴统”取消,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取消在高科技和国防科技领域对我的技术禁运和出口限制(航空制造技术、芯片制造技术、高级数控机床)。这是经济领域的隐蔽战争。这些核心技术,不可能通过合资获得。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我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被人家卡脖子。这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是甘心不甘心当西方的附庸国的问题。[3]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何来自己的国防?没有国防,国家经济建设如何保证?

作为大国,不可能靠外国的力量保证国家安全。前苏联体系崩溃,东欧小国一个接一个倒入北约怀抱,惟独俄国不被北约接纳,并且实际上成为“北约东扩”的最大假设敌。从国家安全出发,我们不能放弃国家对基础性的、“命脉”产业的控制权,不能丧失在某些高技术产业领域中保持技术追赶的能力。必须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建设自己的战略产业。否则,就会在21世纪被驱逐出世界大国行列,不要说与美日欧并驾齐驱,可能连印度、巴西也要超过我们。

作为大国,不可能也不应该象一些小国那样高度依赖国际分工,其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规模,能够支持内部分工较完备的经济体系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正在迅速成长,既有必要发展配套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也有条件集中国力,有选择地发展一些必不可少的高技术产业。

不要轻易丢弃自己千辛万苦积累的家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高技术领域积累了成果和经验。这是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的不同之处。

我们建国50年,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进步慢,但以独立自主的建设方针,通过重工业、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实质性的成长,国家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这是一代人的辛勤积累,是未来自主发展的基础。当然,前30年经济方针过分强调备战,一些大的决策过分随意,如很大一部分三线工程,产业结构和布局很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方针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把独立自主、以我为主的建设方针,把建立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全盘否定。对外开放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在相当程度上把自己配套的产业体系和自主技术体系冲断,被割裂,原来自己配套的机构人员,投奔不同的跨国公司,成为外国老板在华竞争的根据地。

如按照静态比较优势的逻辑,这没有什么要紧,因为这些产业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有人还指责说,这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言外之意,按照国际市场分工原则,我们本来就没有资格,不应该进入这些高科技领域。或者错误地进入了,今天就不得不付出这个“计划经济的代价”,从这里退出,去走比较优势的“正道”。

当年,我国上“两弹一星”,可以说没有任何经济的合理性。甚至到今天,还有人提出“为什么当年要与列强争锋”这样的问题。确实,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为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发展,支付了压抑增长、压低消费的沉重代价,全国人民为此付出了重大的历史牺牲。今天,我们可以检讨当时过分偏重国防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计划经济下的种种失误。但无论如何,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两弹一星”等一大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科技成果的取得,是国家的骄傲,是全国人民流血流汗、省吃俭用、在最困难的时候、饿死人的年代也没有下马,硬坚持搞上去的。它的历史贡献,就是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实在是受惠于前人的历史牺牲和贡献。

前30年的建设告诉我们,现代工业在一国一地的兴衰,从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既取决于市场,也取决于国家的决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不论是对前30年还是后20年打下的基础,都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两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形成了今天全世界也不能小瞧的“家底”,它是今天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一些重要的高科技部门,我们已经培育起来了自己的科研队伍,积累了宝贵的团队经验,这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新兴产业的本钱。这笔资产如果不能维持,那么就会老化、离散,我们赶上世界水平的希望就更加渺茫。所以,对此我们同样要予以承认和珍惜。

现实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比较优势和追赶战略之间的平衡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意见:我们不是不懂自主发展、发展战略产业的重要性,但在当前国力不足、9亿农民进入工业化的基本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把大量宝贵资源用来搞高新技术产业,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还是集中力量先发挥自己的低工资成本优势,等国家富起来再搞产业升级不迟。

这当然言之成理。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先发展经济后提升结构”是说不通的。我国沿海外向型劳动密集产业已经面临国际市场的饱和和各国为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已经存在现实的产业升级要求,也说明机械的阶段论难以成立。

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所说科技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国家不追求短期效益,舍得在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上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也要改进科研机构制度,提高效率)。所以,要实现自主的产业发展,必须打出提前量,必须有前瞻性的规划。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把中长期技术因素考虑进去。国际上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后进国家不进行技术的追踪,在关键产业上不及早追赶,越晚,差距就越大,产业升级就越困难。

所以,现实的经济发展战略,不能以“纯经济”的理由作根据,要“讲政治”,也要“讲科技”。国家的发展计划,要把主要资源放在发挥当前的“比较优势”方面,也要把相当一部分资源放在实现科技追赶战略方面。这就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和实行有限赶超之间,求得某种平衡。“要在‘今天赚钱’和‘为了明天赚钱’之间,合理地分配手中的资源”。[4]

民族产业的概念是否过时了

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主张“让汽车工业当跨国公司的装配车间”的意见。甚至有人理直气壮地反对“发展民族产业”这个概念本身。也有知名人士公开发表“凡是在中国土地上投资设厂的企业就是民族企业”的意见,照此逻辑推理,全球化就等于“民族化”(但是,中国人可能随便挑选国籍、随意到哪个国家去寻求高工资吗?)。当然,这个口号的真实含义是把“拉美式”的工业化道路,作为心目中的理想模式了。“洋人来办三资企业当老总、中国人打工”的局面本来就很好,你还念念不忘“自力更生”,要提倡什么“民族产业”,岂非庸人自扰,螳臂挡车?

连要不要民族产业,为什么要民族产业,今天都成了问题,看来在影响政策的知识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些根本问题上,确实出现了重大分歧。

经济自是国家的后盾,而“问题是不可讨论的”(邓小平对撒切尔的谈话,1982年)。国家对某些命脉产业、战略产业的控制权,是经济自的基础。但愿把这一点作为中国人共同的“底线”,能被接受。

全球化是否可以取消“民族产业”的概念?

由于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市场内部化(全球采购和销售),价值链条分散化和管理人员本地化,所以使公司国籍模糊起来。这就是有人提出“在中国国土的企业就是民族企业”的背景。

公司国籍的模糊化是否意味着已经出现了“无国籍公司”?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报告指出:“只要是由民族国家组成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存在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国籍的概念,就不会轻易消失”。

判定公司国籍的有效标准是实际控制权在谁手里。“尽管有些学者竭力鼓吹跨国公司的‘无国籍性’,但在国际社会中却客观上存在着评判公司国际的标准。按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的看法:‘最常用的公司国际评判标准(单独或结合使用)是,公司组建地、公司中心所在地以及控制公司的股东的国籍’。‘在各国旨在增加本国国民的经济利益而伺机影响他国的这种国际关系格局里,公司的实际控制才是决定公司国籍的真正评判标准’”。[5]

对我们在多数行业技术、资金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在谁手中,是容易判定的,所谓合资的“无国籍性”可以说是臆造的,是服从于某类观点(比如主张引进外资多多益善、“全方位”开放)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容易分清的是“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来源。总不能说“桑塔那”不是德国品牌,否则“桑塔那”为什么不改成“上海牌”呢?跨国公司对品牌的所有权是毫不含糊的,因为它意味着花费了巨额资金和长期研发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一个“虚名”,也是实际的“利益”。使用洋人的品牌是要付大钱的,这笔钱最后还是落到中国消费者头上。据汽车专家介绍:

1996-1997年,捷达轿车改型,德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干,等着看笑话。中国科技人员开发出了新车型(主要是改尾部)后,德国人认账了,出9000万人民币买了新车型的知识产权(还是叫“捷达”)。

上海大众“普桑”换型,花了1亿美元买“帕萨特”。

神龙富康要开发三厢车型,出5亿法郎买了“雪铁龙”的知识产权。

“民族企业”开发不出“民族品牌”(多数情况下是合资的外方反对“民族企业”自己开发新车型),开发费跑到了外国公司的钱袋,若大的中国市场,“国产车”只会扛着“VOLKSVAGEN”、“HONDA”的牌子满处跑,这是哪国的“民族企业”?

弄清了三资企业的“国籍”,“民族工业”概念的边界也就清楚了。所谓“在中国土地上投资的企业”不可能都是“民族工业”。是不是民族企业,最清楚的还是利益的划分。一是企业决策权在谁手里,二是跨国公司取走了多少利润(这是GNP的概念而非GDP的概念)。更有国际公认的有关法律规定。

“在现实的贸易争端中,可以看到,任何一方都不敢忽视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民族利益,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是对外国投资试图以“当地法人”身份进行组装活动进行严密监视。例如欧盟制定的‘60%原则’规定,在欧盟投资的外国公司或合资企业,组装或生产的相似产品所使用的所有进口零配件,超过60%时,欧盟可对其在欧盟内组装或制造的制成品征收反倾销税。…这些都说明,尽管经济全球化的提法很流行,但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民族利益问题,谁也不敢忽视”。“民族工业是经济全球化中一个真实的利益载体。”[6]

以我国多数企业目前的经济技术实力,在跨国合作中更应该关心的,还是维护中国的权益不被侵犯的问题。处在产业链条顶端的发达国家,对在本土的或在国外的公司的“国籍”,采取超然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到我们发展中国家头上,说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企业就是民族产业”,显得滑稽。这种提法的害处在于“泄气”,放弃振兴民族经济的意志和努力,助长一味依赖洋人的懒汉思想。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在具有全球胸怀的同时,总要有一点起码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应如此。

注释

[1]关于韩国汽车工业近年来的挫折,不少评论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自量力勉强实行赶超而失败的典型,因此不如循序渐进,从低端技术产业起步更好一些。韩国的工业基础、产业组织和大企业模式,可能都存在问题,比起日本有许多不足。大宇、现代汽车陷入债务危机是产业政策的失败,还是企业经营方针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韩国汽车步日本后尘打进世界市场总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发展道路,对依托我国巨大市场的我国汽车界,更应该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精神与创民族品牌的道路,对我们来说应有更多的借鉴意义。请参看本篇附录二。

[2]杨帆,2001年。

[3]杨帆,2001年。

[4]王小东,2000年。

[5]王振中,2001年。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音像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音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有着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是国际上最大的视听服务贸易国,其视听产业(影视和音像)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并占据4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均年消费40多美元的唱片。江苏省是我国音像制品消费的大省,音像市场约占全国音像市场10%的份额,连云港、徐州、盐城、淮安、宿迁五市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五市音像市场总量约占全省20-30%的份额。目前管理疲软、发展乏力的被动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摆脱,与苏南等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本文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音像产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如何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对影响、制约音像产业发展相关因素的剖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北地区人民群众对健康有益的音像制品的消费需求逐年增长,但同时存在消费水平低,盗版音像制品较多,正版音像制品种类不丰富,从业人员下岗失业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为了准确把握苏北五市音像产业的发展轨迹和规律,现从组成音像产业价值链中的管理、经营、消费三个重要环节对苏北地区音像产业进行剖析。

(一)政府管理尚未完全进入科学化轨道

苏北五市音像市场管理稽查工作的现实状况存在管理压力大,稽查任务重,治理难度大,依赖打击多,扶持措施缺,市场层次低,激活市场难,正版制品少,连锁、超市等大型企业少,从业人员素质低,自律意识差,教育引导难等情况,导致在管理中产生了“四个误区”:一是盗版无害论、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二是一放就乱,一抓就死,致使割韭菜现象不断发生。三是建设不足,缺乏长远规划,管理中偏重打击。四是精力投入不足,处罚力度、制约措施不够。

(二)经营行为和理念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经营活动中存在经营规模小,零售出租多,批发单位少,发行机制不畅,流通渠道单一,节目内容少,被动受害多(除徐州外,其余四市均被动受害),经营方式不灵活,恶性竞争等弊端,并有“三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是正版音像制品缺乏竞争力,市场秩序仍然混乱,盗版音像制品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经营方式不尽合理,未呈现多样化状态,资金渠道单一,以个体投资为主,零售出租占90%以上,无大品牌、大规模的发行企业,呈粗放型状态。三是行业缺乏自律,经营者利已意识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唯利是图。

(三)公众消费观念、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仍需引导

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薄,是正版音像制品占有市场份额不高的原因之一,但价格才是盗版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消费者已经形成了盗版音像制品便宜、片子新的观点,这也表现在盗版软件问题上。目前某些正版音像制品价格与盗版相差不大,但公众消费观念的扭转仍有“四个困难”:一是消费者主动购买盗版音像制品,造成盗版消费空间仍然较大。二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买到非法音像制品大多不投诉、不索赔。三是消费者中存在同情心理,认为做生意不容易,卖点盗版出不了大事,甚至出现执法现场帮助经营者的现象。四是消费者认为盗版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只要不涉黄、不反动,大可不查。

二、对发展壮大苏北地区音像产业方法的探讨

音像产业的繁荣发展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到音像产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是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群众的强烈需求,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是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关键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部门的能力。现从四个方面对苏北地区音像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

(一)用诚信机制提高音像产业健康有序运行的效率

诚信机制的健全在当今社会显得特别重要,国际经济活动中拒绝欺诈失信、拒绝侵权盗版、拒绝投机取巧,这就使音像产业的发展与诚信机制休戚相关。第一,要用诚信机制协助法律机制,对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进行维护。诚信是一种比法律成本更低的维护交易的机制,它可以加大法律的实施力度,强化执法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应当充分发挥江苏省音像分销协会、连云港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的作用,将其作为诚信机制的最佳实施机构。第二,要建立音像市场诚信体系。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惩罚,采取推行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建立音像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建立义务员监督队伍,发展“线人”,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向新闻媒体通报等方法,减少或杜绝不法行为。第三,要建立违法预警和警示制度。促使经营者提高自律意识和信用意识,帮助消费者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社会中真正扎根。对经营者的不良行为苗头、倾向和已经出现的轻微违法行为,进行预先警示,有效防止和减少严重违法案件的发生;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震慑不法分子,教育经营者,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用合理竞争扩大音像产业的利润空间

合理的竞争能促进音像经营单位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达到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目的。第一,要科学定位,强化市场观念,建立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避免恶性竞争。音像经营单位要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把市场作为一把尺子,不断衡量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要有灵活的组织机制和快速反应的机制,树立团队经营、流程化管理的理念,做到把握需求快,决策制定快,方案出台快,部署实施快,保持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要清醒地看到恶意竞争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在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上下功夫,激活市场,将庞大的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市场。第二,要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完善流通体系,向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原有的商、批发商、零售商的经营分销模式或指定进货模式,已严重制约音像产业的良性发展,它使销售成本增加、零售价格偏高,导致正版音像制品缺乏竞争力,给盗版音像制品的经营者提供了市场生存空间。苏北地区的音像产业必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竞争力、利润以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第三,要丰富音像制品节目品种,降低正版音像制品价格,加快上市速度。经营单位应与音像出版社密切联系,加大进货量,尽可能多的丰富节目品种,满足消费需求。第四,要积极参与网络建设,关注电子商务发展。经营单位要适应因特网和电子商务这种新消费模式的发展需要,待条件成熟时,积极稳妥地投入到这个创新浪潮中去,以提高经营规模,提升经营档次。

(三)用以大带小、协调发展的方式弥补音像产业经营结构的缺位

苏北地区农村人口较多,城镇化程度较低,市区与乡镇、农村的经济水平、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第一,要增强龙头效应、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在市区优先发展规模大的单位,争取引入两至三家信誉良好、机制健全、营销快速的发行或连锁企业,摆脱被动受害局面,规范源头,抢占市场份额,抢夺零售出租客户,进一步引导鼓励当地大的音像经营单位联合组建行业龙头,提高竞争力。第二,要充分体现分散型、网点性特点。乡镇和农村要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按照当地的经济状况和人口密集程度,合理地从数量、布局、进货渠道上进行控制,审批中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一家发展一家。第三,尽可能形成规模化的营销网络,逐步形成合理的经营体系。在规划中做到,数量上大中小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空间上布局适当,以城市为中心,保证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连锁经营分布广、网点多的优势,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加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使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音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四)用社会参与、科学管理加快音像产业的健全速度

音像产业的繁荣发展如果只凭文化部门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依靠政府创造市场也是不现实的。第一,我们要改变思路,重在建设,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将音像市场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以繁荣发展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全面发动社会参与音像市场的建设工程,真正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党政部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工作协调、信息通报和联合行动制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民主监督、职能监督和法律监督的作用,做到管理部门定规矩,社会和监督部门抓规矩,经营者和消费者用规矩、守规矩,把我们的日常管理和社会广泛监督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共同搞好音像市场管理工作。第二,要让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两者协调发挥作用。文化部门应从全能型管理向有限型、服务型管理转变,给音像市场的自发作用留下空间,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外地客商进入,还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继续整顿和规范音像市场秩序,管住方向,管牢阵地,管出效益。第三,文化部门要找出严格执法和服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管理方面应放宽政策限制,拓宽发展空间,更加周全地履行职能,认真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在本文的研究中,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会展经济领域的各种理论及成果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之后,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具体了解重庆会展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形势和具体的经济活动,并分析重庆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和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提出应对策略,为重庆会展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重庆; 会展产业; 发展战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会展产业在国外一般起步很早,而对于会议与展览的理论研究,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刚刚起步,七十年代后,有关会议和展览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逐渐广泛起来。相对于会展产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了很多。而对于国外对会展产业的理论研究,最起初是将会议和会展分开进行的。这是由于展览业在欧美历史悠久,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研究成熟许多。

美国的翰伦(1982)出版了《营销作合下的贸易博览会》,这是本教材性质的书,该书里将贸易展览会作为一种有用的营销工具,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展览意义、展出原因以及展览设计、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效果评估等相关事宜,被广大展览会认为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书籍。

美国著名的Prentice―Hall(1991)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克里斯汀・克罩斯曼女士所著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一书,该书内容齐全,并附有大量的清单、表格和案例,对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国外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也有一定基础,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2007)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国家钻石体系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然而鉴于会展产业的特殊性,经济理论工作者尚没有对会展产业竞争力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实行改革政策以来,引入了许多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著作,对于我国学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论著的消化、吸收、研究和创新陆续发表了研究成果。

金碚博士(1997)发表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拓展到采用管理经济学的方法,他的看法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力表现一个企业比其它的企业更有效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并且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

学者金嘉荣(2012)发表了《北京市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将国家钻石体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会展业,对北京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学者王敏芳(2013)阐述了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分析该省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劣势,最终提出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采取措施。

而学者张向楠(2014)从产业个性、发展趋势、文化、旅游资源4个方面剖析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并从发展总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行业发展、展览场馆、配套设施等5个方面分析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并基于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策略。

二、总结

迄今为止,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在现代的发达国家,会展产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法兰克福,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会展城”。而发达的会展产业也推动了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会展经济作为都市型服务经济,在一些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重庆地处中国内陆,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第三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中一直以来所占比重就低。展览业在重庆的发展和全国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更显落后。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重庆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中,经济重心将由一、二产业转入三产业。

所以,在借鉴会展产业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重庆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重庆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重庆会展经济的发展乃至促进重庆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宁. 基于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柯颖,于玲玲. CAFTA框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3:35-40.

[3]温如春,钟新桥. 中三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2,10:157-160.

[4]姜大鹏. 烟台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A].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10.

[5]刘维奇. 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05:85-90.

[6]孙德林.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S1:206-211.

[7]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J]. 中国集成电路,2013,06:10-21+24.

[8]张明林,周荣华. 基于区位商的中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 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C].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4.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政策分析

近几年,我国科研方向的重点逐渐往生物方向偏移,主要原因就是生物研究所具备的优势,及生物研究成果的应用对于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小,对于资源的要求不高,对于环境的污染几乎没有,以及取得的成果较好,达得到预期成果。而合成生物技术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其逐渐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引导方向的作用,因此,在各国会由于发展环境以及伦理观念的不同等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相应研究的限制。其在我国的发展就制定了相应的与国家发展状况相一致、对于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方向相符合以及对于我国现有的技术相适应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政策。

1.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医药、农业、生物能源等,其对于我国的影响较为巨大且深远广泛,我国对于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其影响发展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限制措施[1]。我国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合理适用的发展战略,下面对其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1.1.我国发展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原因

我国发展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现阶段的物质以及精神需求,主要是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自身寿命的长短和身体的健康状况等的要求不断增加;对于严重污染的环境需引进和采用相应的新技术进行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中,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不断的壮大起来,逐渐成为我国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加之人们对于人类本身以及动植物等的研究逐渐深入,在该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当中,使得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各种生物的重大作用以及生理记住,发育生长原理等,从而使得其在我国各方面的实际发展中有改变方向以及优化的作用。

1.2.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我国制定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合成生物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自然进化的绝对性,进行了人为的直接干扰,从而使得物种的进化方向化、物种出现的异常化现象来源于生物实验以及人工生命体的出现等,这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以及生命进化法则,对于环境的进一步自然进化产生相应的破坏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改造的过度,会产生自然平衡被破坏的严峻后果[2]。因此,需要对其研究的程度以及研究的方向进行相应的限制以及方案制定,即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1.3.我国合成生物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制定的合成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基于我国环境的现状、自然规律的稳定性以及自然繁衍规律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主要原因是发展该产业,使得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并且起到实质性的推进作用。我国对于该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人类发展规律、资源有限利用原则以及实际计划原则,在这些原则的限制下进行发展战略的制定,现阶段我国所制定的主要该方向的发展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工业以及能源等方面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制定方向就是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害物质的增加、能源消耗的增加以及可持续发展[3]。

2.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政策

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发展该产业的正面发展,以及在各产业的实际发展中起到辅助健康发展的作用。其政策制定的主要步骤是对其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出现的问题以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而归纳出相应的结论以及主要改进方向和发展方向,使得产业政策的制定符合现阶段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以及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存在的影响因素是技术限制较之国外较为落后,在该方面的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产业较为分散、规模大小差距大以及该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风险等[4]。在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我国主要采取的合成生物技术产业政策就是风险预估化、产业规模集中化、借鉴先进的技术、相关资源配置合理化进行相应的计划等,在这些改进政策的不断运用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大改进,从而使得合成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演变规律不产生相违背现象。结束语:合成生物技术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适应人们对该时期的特定需求,如解决人们出现的各种危及生命的疾病、环境中出现的化学物质使用出现的污染以及动植物生长受到严重限制等问题,其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也有相对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与人们常识相违背以及与伦理等不相符合的现象,其直接导致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等规律受到挑战以及冲击,对于自然生态的危害就会十分的严重。因此,我国为了在与逻辑规律相符合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发展以及相关需求满足,制定了相关的合理发展战略与政策。

参考文献:

[1]宋凯.我国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何武国.安全视域下的合成生物技术伦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3]杨旸.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伦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4]翟晓梅,邱仁宗.合成生物学:伦理和管治问题[J].科学与社会,2014,4(4):43-52.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一、对中国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的反思

林毅夫教授等提出的中国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在经济学界颇有影响。其主要思想是:当前中国的各种投入要素中劳动力资源是最丰富的,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则相对比较稀缺。按照市场自由定价原则,稀缺程度高的资本、技术的市场价格将比劳动力价格高得多。在技术水平、产量既定的情况下,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将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增强企业的自生存能力。一个产业的企业如果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那么这个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国在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企业的能力将增强,资本日渐丰裕,资本的机会成本将降低,那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将自动地得到发展。

表面看来,上述观点的论证比较严谨,结论也令人信服。但是笔者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不能推出中国目前的战略选择就一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决定一个企业选择产业技术水平的根本动力是能否盈利,而决定利润水平高低的因素是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多少。在技术水平、总收益既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选择当然是进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当技术条件发生变化,选择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能导致企业的净收益增加(增产导致的收益增加减去由于使资本密集技术导致的成本增加),那么企业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就将是理性的,符合经济效率。上述表述也可以用下述函数表示:

π=P×Q-TC (1)

Q=AF(K,L)

(2)

TC=f(K,L,r,w)

(3)

其中,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r表示资本的价格——利率,w表示工资,P表示企业生产产品的价格,TC表示总成本,Q表示生产产品的产量,π表示总利润。

主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在PQ一定的情况下,将多使用L,少用K的技术A,使TC变低,从而增加π。

但是,当提高技术水平,即AA’时,在A’条件下,将多使用资本,少使用劳动,这时TC将上升,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导致产量Q上升。如果AA’=>Δπ=ΔTR-ΔTC>0,则企业选择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将有利可为。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选择进入什么技术水平的行业,不仅要看其经济成本,还要看获得的收益情况,即产量的增加导致总收益的增加。因此,比较优势学说单从成本角度出发分析得出的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论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上述分析也说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建立在下述条件之上的:①技术水平不变;②产量Q不变;③K和L可以相互替代。因此,在上述条件成立和资本价格r远高于劳动的价格w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选择必然是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实际情况是技术水平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发生变化,这时,如果净收益为正,则由于技术变化导致企业选资本密集型也将是理性选择。因此,从假设前提出发得出的结论,如果假设前提离现实太远,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将远离现实。如果再用远离现实的结论去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议,那么其后果也将是不言而喻的。

比较优势学说的另一个缺陷是其政策主张: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单纯从字面意义上看,一点都没有错。可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建议是给谁提的?谁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什么手段才能达到?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清楚的说明。

如果这个建议是给企业提出的,我们的经济学家可能还不如我们的企业家内行,即我们的企业家远比经济学家知道企业的比较优势真正在哪里。当然这不是说就不需要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的经济分析原则和比较接近现实的理论结论应该为企业家所高度重视,它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果这是给政府的建议,那是否意味着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政府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的根本途径又是什么呢?是政府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还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呢?政府就真的能够准确知道其比较优势之所在?笔者认为如果把政府的作用放在发挥市场的功能上,让市场的力量充分引导产业选择,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我们认为产业选择中政府的作用就是如何加强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力度,让市场运转更顺畅。政府的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将是提供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性条件。这就是中国政府对产业发展战略的根本贡献。这个问题在后文将进一步得到阐述。如果是这样,那么给政府的最明确的建议就是中国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是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以使市场自动的承担起产业发展战略的功能,而不应该是简单地直接地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政府通过市场力量发挥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时,要避免以下误区,即政府通过市场途径将自己的战略发展思想得以实施。即如果政府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最重要的发展战略,那么它将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措施,如谁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将给予税收优惠、投资津贴、优惠贷款等。现在流行的看法是政府通过参数调整作用于市场,间接引导企业是有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不可否认这种调节方式与政府直接控制企业的方式相比确实有进步并且效率高得多。但是,试想如果作为战略发展的产业真有市场竞争力,有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或潜力,那么需要政府的如此“好心”吗?不要政府的干预,企业自利经济行为将同样选择这些行业。还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有的产业前景很好,但当前投资可能效果不佳,风险太大,因此需要政府政策加以扶持。可是,如果某一产业真的前景很佳,现实的情况可能是政府和企业都很清楚,同时,如果某行业真的前景很好,企业投入该行业的预期利润很高,企业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企业当前进入高风险的行业,会产生业亏损,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不能推迟投资呢?

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中国目前不一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持劳动密集发展观点者认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劳动力的价格低,因此中国的劳动力具有相对比较成本优势,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论推导有误区。(1)中国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显得丰富,因而价格低,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其劳动生产率也低,因此,总体来看,中国的劳动力并不必然具有成本优势。(2)具有比较优势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使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会产生低的经济成本(或高的经济效益)。可是在其他条件变化(如技术水平变化)时,虽然多使用了机会成本高的稀缺要素(如资本),但其产出也许会更多,从而具有较高的赢利机会。如果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产生更多的净收益,那么能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具有经济合理性吗?那是否还要等到使用资本的机会成本下降为止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3)比较优势学说成本是有许多前提条件的。如果这些前提条件与现实严重不一致,那么根据其理论结论得出的政策建议是颇值得怀疑的。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条件不变,根据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得出的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是发展中国低劳动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论是可信的。但是如前所说,假设条件和现实不相符,那么理论结论就不一定能有效地对现实经济实践进行规范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经济学家不能简单地根据抽象的假定得出理论结论,然后根据理论结论开出政策药方。如果真要让比较优势发挥作用,基本的途径是让市场充分地运转起来,让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具有利益边界的企业自己选择,而不是政府帮它们选择,更不是经济学家代替他们选择,经济学家和政府唯一能帮助的是提供更多的知识判断和信息,让企业家自己去选择。

二、企业选择高 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合理性

当前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引进吸收论,二是竞争赶超论,三是比例协调论。第一种观点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反对“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寄望能在尖端的IT产业的发展上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并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观点,认为“我们在IT产业的发展上,也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软件和部分硬件,努力消化吸收国外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并加以改造,使之为中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让信息技术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提高中国各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效率和竞争能力,而不是热衷于开发少数十分尖端、资本投入十分密集的技术和产品。”该观点对发展商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赶超战略的危害性和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引进消化的思路作了正确的说明,但是该观点的根本缺陷是没有明确说明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达到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高科技产业(如软件和部份硬件),谁应该在吸收消化国外发展成熟的先进技术中发挥根本作用呢?大致说来,产业发展可以分为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可能有人会认为,通过政府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不采用赶超战略,而是采用比较优势和消化、吸收的原则不是能达到目的吗?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证明,政府组织经济活动会存在信息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因此,政府可能找不准或者没有激励找准高新技术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反而会使高新技术发展受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外差距很大,应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争取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些尖端领域赶超发达国家。这种观点已经被林毅夫教授所证伪,其实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通过政府的扭曲政策,导致市场不能在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中发挥作用而造成的。因此赶超战略企图通过政府代替市场,违背市场规律发展经济当然要失败。在高科技领域如果采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其最终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高新技术应正确处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怎么处理呢?新产业在中国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但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从新旧产业结构的高度来考虑长远发展问题。该观点注意到新产业对传统产业的重要作用,注意到新产业本身的快速发展,但是由此得出需要政府出面,去考虑两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战略难以令人信服。正如前文所述,产业结构的选择是市场力量内生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这种途径,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率才能得以保证。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无论是从信息、激励机制的角度都是难以和市场相比拟的。

笔者通过对上述三种发展高新技术的观点的概括和评述,可以得出结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能通过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干预,而应该通过市场的途径,即:企业的追逐利润的动机和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市场途径选择高新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在于:第一,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有需求。如果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没有需求,片面强调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赶超战略将会是得不偿失的。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注意市场容量的大小。如果发展高新技术需要巨大的初级资本技术投入,而高技术产业产出的现实市场范围狭小,那么高技术产业在现阶段的有限市场容量下将不会是有经济效率的理性选择。第三,是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决于所获得的净收益是否大于发展传统产业带来的净收益。如果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能够获得正的净收益,那么,即使更多地投入了机会成本昂贵的资本等要素,也会导致更多净收益的获得。第四,是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策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等其他主体。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企业是市场中一个真正的经济主体,它将会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去决定产业的选择。只要进入高新技术产业能够获得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那么在市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众多的企业的逐利活动将导致高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达到两产业部门的平均经济利润率相等水平。第五,既然在市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市场的自由选择将导致产业规模的最优选择,那么通过政府之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会是画蛇添足。第六,通过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能保证每个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都能盈利,其实,优胜劣汰是保证市场长盛不衰和高效率的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产业发展战略中的政府作用

既然市场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力量,那么,政府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需要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呢?

如果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利润机制是产业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那么,政府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的作用就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得以在产业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概括讲在于下述方面:

1.废除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阻碍公平竞争的各项政策,阻止政府造成的各种人为垄断。这主要包括:(1)废除针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进入壁垒政策。(2)实现统一平等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各项收费尽可能用税收的形式规范化。(3)制定规范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程序,避免以政策代法律的情况。(4)废止限制经济资源按市场规律流动的政策和方法,保证各所有制企业能按市场原则获取生产投入要素。

2.维护市场各经济主体的正常合法权利,保证经济自由。经济自由包括排他性地拥有产权,自由支配产权和获得产权收益的权利。但经济自由并不是无条件的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如果是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条件换取自己的自由,这样的经济自由是不复存在,自由竞争将难以维持。因此,政府的作用将是维持市场公平、制止损人利己情况的产生。市场经济中损人利己的情况莫过于某些经济主体凭借经济强力,人为制造垄断、损人利己。对于这种情况,政府的作用是维护竞争、限制垄断、保护弱势方的权利。例如:在资方违反劳动法,擅自延长工作时间,在工人处于不利的条件下,难以纠正资方行为,这时政府部门应用法律的力量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又如:当某企业以强大的势力人为造成垄断,这时政府应以法律为依据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3.加强政府自律,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让市场在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与经济保持适当的距离。

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不是今天才存在的问题,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政府控制社会经济活动是一种常态,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时期很短暂。而正是在这短短的时期,市场发挥了它难以估量的巨大威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前所未有的增长。因此,经济学之父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道,个人是自私的,追求个人私利的各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同时促进了他人的利益。给他人所需要的,同时你也会获得你所需要的。因此,在自愿的合作中,各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的利益,即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既然市场能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那么市场是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政府的作用将仅限于维护国防,防止欺诈,保护产权,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个人经济活动有效地进行。

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密尔在总结了历史进程中政府的不同作 用的思想后,得出了要想防止政府的过度膨胀进而导致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给政府活动以适当的界限,明确划分政府和非政府活动的空间。密尔论述到,在历史的最早时期,人们认为政府和民众是对立的,需要树立一个能与君主抗衡的权威机构或人物;后来认为需建立制衡机制,防止君力的滥用;再后,认为民众是权力的主人,政府是民众的人,民众把权力委托给人——政府,只要民众有权力罢免政府人员,那么政府将能有效地代表民众行使自己的权力。但是这种观念在实施的过程中被证实,多数人统治的民主与少数人的专断统治一样会犯错误,存在缺陷。因此唯一有效的方式是限制政府活动的范围,确立的依据是防止个人活动对他人自由的损害。也就是说凡是个人的自由活动不会对他人构成威胁和损害,政府都没有介入的必要。政府的活动范围将是维护社会中各个个体的自由活动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政府行为,否定了政府是全民利益的代表者的假定,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一样,是活动参与者的最大化的结果。在市场活动中,参与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政治家同样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治家供给什么样的政策,将取决于选民的偏好和需要。正因为如此,政府活动应该受到限制,政治权力应该受到制约。

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也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法治的规制,市场将难以保证经济的长期发展。“法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约束政府”,“当法律可以约束政府行为时,经济实体就有自可言。反之,如果政府行为不受法律约束,独立的企业制度和自由交易就没有根本保证。”

因此,限制和约束政府的行为和活动范围,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中的作用。这对于处于转型经济中的中国政府建设和改革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文贯中.市场机制·政府定位和法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01).

2.钱颖一.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J].经济学消息报,2000,(25).

3.林毅夫.中国该如何发展信息产业[J].经济学消息报,2000,(15).

4.姜奇平等.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钱吗?[J].经济学消息报,2000,(22).

5.张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构关系[J].经济学消息报,2000,(35).

6.林毅夫等.现代企业制度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7.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华东政法学院 法律学院,上海 201620)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空前繁荣,针对当前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战略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理论性探讨,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YAO Zhi-hua

近两三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除出版了一些大型研究报告如《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研究集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以及不少省市编撰的“文化蓝皮书”外,还出版发表了若干专著、论坛文集和大量论文,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分析论证不断深入,研究重点也逐渐从基础性研究即“什么是文化产业”以及“为何发展文化产业”向应用性研究即“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怎样发展文化产业”转变。本文主要对2004至2007年间各方面专家、研究者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做出梳理。

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略研究关注的是具有全局性的宏观问题,它不同于针对专门方面问题的策略研究,更不同于针对具体问题的战术研究。

“发展”和“战略”的结合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在195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使用,凸显了对于社会变化中的“发展”这一战略重视。目前,这一概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成为进行社会生活决策活动的重要概念。

发展战略,特指“对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全局谋划和有效控制”,是“某一社会系统为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自身的最优发展,而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中产生出的代表该社会系统意志的方针、目标、政策、任务和基本行动方案等内容”。其基本特点有五性:全局性、层次性、阶段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实践性。

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并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和国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而迅速壮大起来。目前各研究者对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成就和困境三大问题上。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河北省委宣传部的聂瑞平在《河北学刊》中撰文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转型性,从完全的文化事业向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转变,我国一直在试图探索一条同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生存、发展和繁荣之路;二是复杂性,在社会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从一开始就背负着一种双重要求的矛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矛盾以及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正是这三对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态势;三是增长性,主要是投入、消费和收入的增长性,也正是这种增长性,文化产业才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增值潜力的产业。邹文广、徐庆文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事业基础上的。这样一个基础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第一,鲜明的计划经济特色,主要表现在高度的意识形态化左右着大众消费观念和国家政策对文化发展方向的全面作用两个方面;第二,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第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另外,中央编译局的苑浩在分析“全球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时指出的文化产业就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

我国已加入WTO好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国家已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较高的位置,从过去处于附属的产业形态逐渐转变为支柱产业。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指出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取得如下的一些成就:一是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主要体现在经营性产业单位都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及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单位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二是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主要体现在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旅游业的繁荣;三是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步,主要体现在电子消费终端发展迅猛;四是促进了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具体实践;五是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主要体现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政策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指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布局已形成,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等区域联合打造产业平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繁荣,如连续几届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层新年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文化产业会议等。另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外资以不同的途径进入我国文化产业,文化类公司上市数量也在增加,文化部丁伟在《中国文化产业评第7卷》也撰文提到我国文化产业另一成就即近年来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或存在的瓶颈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在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根据《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的李向民在《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6》中撰文认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制度的瓶颈,目前的国有企业仍具有太多的行政色彩;二是技术瓶颈,主要是我国文化产业还没能很好地与数字技术结合;三是人才瓶颈,主要是适应产业特点的人才的匮乏;四是资金的瓶颈,主要是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五是行业结构瓶颈,这一点很具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各行业总是喜欢“大而全”或“小而全”;六是管理体制的瓶颈,文化体制改革仍没完全到位。除此之外,辽宁大学的马国柱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观念认识问题,当我们仍在为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犹豫不决时,发达国家早已按照产业的运作方式输出了他们的文化产品,开始了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掠夺;还有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产品内容上的创新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不高,无法引领文化市场。金元浦在《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一文中也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产业基础薄弱、群众观念落后、文化管理体制滞后等严重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张京成主编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也提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宏观方面:地区发展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微观方面:产业模式不完整,没有形成有序链条、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缺乏产业的交流平台、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在开发传统文化和民俗产品等方面仍有很大空白。邹文广、徐庆文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重于规范文化市场,而支持产业发展无力;文化产业政策结构性矛盾和体制依然突出;中国现行的文化产业政策与国际市场化的文化产业规则接轨力度不够;我国文化产品内容承载太多的教化大众的功能;文化作品在主旋律与市场边缘徘徊等。

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至少可以包含三个方面:国际竞争环境,以国家的内在文化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环境,以全球的文化发展动因和趋势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环境(文化安全环境)。他指出,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外,还必须对国家文化环境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化政治环境、文化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环境等。

(一)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环境研究

在开展对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环境的研究时应从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力量对比的格局中找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位置。

祁述裕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一书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他认为,从国家角度谈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取决于该国整体环境,是该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种生产要素、文化需求、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企业治理结构、政府政策和法律状况、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祁述裕指出:依据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竞争力系统层次,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整体性评价的原则,可以建立有三大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17个竞争面、67个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书中,祁述裕运用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对国际上15个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价。通过分析,他认为,美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最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属第一集团;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四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强优势,分属第二集团;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四国分属竞争力弱优势的第三集团;而韩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和中国等六国都属于竞争劣势的第四集团。通过比较各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高低,还可以看出,同属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及印度、中国等5个国家,其竞争力指数测评数值均不高,分属竞争弱优势的第三集团和劣势的第四集团,且在集团内的排名均靠后。这说明亚洲国家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比较弱。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在15个国家里排名第15位,竞争力指数数值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29%、日本的38%、新加坡的40%、韩国的43%,与印度和南非接近。说明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还相当弱。

祁述裕在书中还通过我国与美国、日本、印度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对比分析后认为,中国在文化产业竞争中,其生产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优势明显,但高级要素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效果不佳,这是直接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竞争力偏弱的首因。从要素竞争力结构看,中国文化产业的五大要素竞争力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均不及其他国家。他还特别指出,在相关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中国的旅游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与文化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信息产业、教育产业及其他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均处于竞争劣势。综合五大要素的分析,他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是:经济总量大和增长速度快,文化资源丰厚且对外资有吸引力,旅游产业兴起等;劣势是:人均经济水平不高,文化消费低,基本基础设施弱,文化企业的营运基础、经营战略、竞争方式不佳,文化产业政策、管理模式不科学,文化国际交流程度低,财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环境质量差等。从当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看,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空间依然很大,但任重道远。

冯子标、焦斌龙在《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一书中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分工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模式指出:可以以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美国、欧洲、韩国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即资本主导型、资源依托型和产业政策推动型。该书认为我国应当利用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机遇,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抢占有利地位,坚持走以资源为依托的需求导向型模式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研究就是对以国家的内在文化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环境分析,包括文化制度能力、经济支持能力、资源积累能力、文化原创能力等。

1、关于政策和制度方面:《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指出:我国“十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中国加入WTO,以及提出的要推动信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5年出台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系列政策法规,从宏观角度规范了文化市场以及市场投资主体;2006年出台的三个文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发展任务以及战略方针。同样是在2006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相提并论,提出“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思路,并明确使用了“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市场”这两个概念。文化部丁伟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分析了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指出: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他特别指出,近20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别是04年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走过了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的历程。一是基本建成了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相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二是基本建立了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较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三是基本确立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结合的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文化部李建军在《2005年全国文化工作发展概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提到十六大以来,文化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改革思路和目标,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开展了综合性试点地区综合执法改革,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加快了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三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活力逐步显现。

2、关于经济支持和资源积累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物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十年来我国的GDP增长始终保持在两位数,GDP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些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和资源积累。

李建军指出:十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比九五期间增长94.6%,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九五期间增长了38.1%,全国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累计新创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九五期间增长44.8%。开始实施为走出去战略精心准备,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集中力量举办了“中法文化年”、美国“中国文化节”、“中华文化非洲行”、“中俄文化年”等一系列大型对外文化活动,并已成为亚洲国际文化活动中心。加大了对外文化贸易扶持力度,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海外中国文化只能更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邹文广、徐庆文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口资源优势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会

3、关于文化原创方面:文化的原创能力主要体现在智力支持和作品的影响力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的郭玉兰在《原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活力》认为文化原创力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和生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原创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文化产业的持续旺盛发展。文化产业原创的理论指导是先进文化重要思想,落实先进文化重要思想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已经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一道,作为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又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之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本质和文化创新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产业的原创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创新问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原创,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完成原创活动,同时,文化产业的原创活动本身就是文化创新的一种体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在“2005年国际文化产业会议”上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讲话中认为:从技术的角度看,文化产业是高科技的前沿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创造了文化,成为文明的标志,而且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革命,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光储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动漫制造技术等等,提升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已经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大大地超过了其他产业。有关智力支持方面,李建军指出:全国文化部门共有教育机构近200个,全国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创意产业设计和文化产业管理类的专业,为我国文化原创能力的不断提升准备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胡惠林在《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一文中首先指出: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政策系统。其中确定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发展战略,则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首要选择。他指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在根本上达到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而又不造成对当代中国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伤害,就必须进行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战略性调整,在实行文化产业及市场适度准入原则的同时,推进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主动出击国际文化市场,开展全面的国际文化贸易,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从而在“积极的民族主义”引导下,把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纳入到一种广阔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中,在积极地文化出击中获得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效防御。他还在文中指出:作为构筑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的一种根本性战略选择,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是一个全民族的国家文化建设工程,它以对个人文化创新能力的关注为核心,以对群体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宗旨,聚焦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从根本上实现对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克服对西方文化的能力依赖,就必须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学术界和艺术界,积极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创新的理想境界,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撤销各种违反文化民主、文化平等和超国民待遇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法规,加大国家对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的政策投入、建立多方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所需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探索创新。他又在《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国家文化安全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内容世界。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文化产业及其数字化已经使得人类在把握世界上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形式和力量。这就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是一般地满足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是对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的掌握,是对一种战略市场的争夺,是一种对于新的文化存在的主导权的争夺。由于这种争夺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一种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前途与命运,因而,也就成为当前条件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在今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特殊的文化形态,当不发展文化产业便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的时候,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一个国家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战略需求和战略选择。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不会必然地构成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相反,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国家文化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系统。在这篇文章中胡惠林还指出:真正构成对当前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是文化生态安全、文化资源安全、文化市场安全、文化网络安全和文化技术安全。因而,他建议:国家应逐步改变国民生产总值按GDP统计的方法,因为这种统计方法没有扣除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的损失,应建立一种包括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损益统计在内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从指标评估体系上建立国家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的安全红线;中国要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就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技术标准体系,打造国家的计算机网络与文化安全的技术与专业平台,把保障国家文化网络空间中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容和标准两个系统,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法》,创建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总之,他认为,在安全主体上,应坚持国家文化安全;在安全内容上,应维护中华民族根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安全实现的途径上,应坚持以公共的文化力量实现文化市场的安全;在安全保障体系上,应坚持文化风格和文化技术安全,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国家文化安全,才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闭关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而不是推行文化单一性的。

另外,胡惠林在其专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中全面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环境和形势,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他认为应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制度创新,坚持世界眼光,实施基础技术和工艺创意并举的国家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占领提供文化产业的标准高地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安全、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度之间也成正比例关系,因而,我国应大力推动内容产业的发展,确保国家文化的安全。

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内容的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水平的关键。制定合乎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一)战略目标方面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战略目标最权威的表述应该是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发的文化传播体系”、“确保到二二年,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另外,文化部王永章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关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中也明确了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目标: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胡惠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包括地位目标即国家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和辐射程度,以及由这种程度所显示的文化地位、功能目标即文化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所发挥的能量,如思想观念、创新等;增长目标即文化产业发展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如文化设施、消费水平、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等;制度目标即政府文化管理和产业组织制度。他在其另一部专著《文化产业学》指出: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是在当今世界却不是文化大国。中国应建立起大国文化战略,实现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步增长,在文化原创能力、文化综合国力和国家文化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一个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力量,为最终建设世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建议,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须有相应的国家文化战略系统配套和若干指导原则。一是建立和平崛起所需的国家文化整体态势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确立和平崛起的最优文化战略途径;三是突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建设战略重点;四是着眼于文化开放与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机联系;最后,他认为还要建立文化大国战略实施的国家控制系统。金元浦在《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一文中也提及了面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建设发展中的文化大国和文化产业大国,重建“中国形象”和中国产业形象,并准备外向的产业发展姿态。

(二)战略重点方面

《中国文化报》在2008年1月4日“文化产业的2008”一文中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文化企业上市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也有提及:如果说“十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话,“十一五”期间则将以“发展”作为重点,即:根据发展的需要理解深化改革的任务,以改革的举措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效检验改革的成果。花建在《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含、结构和战略重点》一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点战略应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一、发挥创意优势战略。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选择战略和稳步推进“制度创新战略”,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入手,充分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意资源,从内涵上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文化产业不但需要资金、技术、设备等硬资源,而且也需要品牌、信息、客户等软资源,特别需要人才、创意和经营的核心资源。他通过盛大网络公司的例子强调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源整合战略必须向着国际化、复合型发展;三、贯彻企业发展战略。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专长,全面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四、推进双向开放战略。中国不但要善于吸收境外的文化产业优质资本,而且要扩大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形成双向开放、你来我往的竞争新格局。他进一步指出,加强文化产品出口,就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要首先选择进入地缘上相近或文化传统上相近的外国市场,要拓展文化贸易路径,不仅走向国外文化商品市场,而且要走向国外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附加值市场。五、推进中新辐射战略。要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的次级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形成城市群,建立文化产业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传播中心、推动文化产业形成族群效应,加快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在这个基础上结成覆盖全国的文化产业协作、流通和服务网络,改善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三)战略对策方面

战略对策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宏观性的研究即比较笼统的提出各方面的措施和建议;还有一类是微观性的研究即就某一方面的对策专门进行论述。

宏观研究方面《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提出我们应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从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出发,更好地利用这些发展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登上新的台阶,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一是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三是适应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汇流的发展趋势,实行体制和政策的综合创新,形成跨产业、跨部门的发展合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六是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4日)编辑部在“文化产业的2008”一文中还提出“合理的税负结构和征收方式,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基本条件;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是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文化部孟晓驷在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高层新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专门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从三大战略高度理解并制定、实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第一:关于中国文化的突破。首先要突破行政壁垒,全面实行国有文化单位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次要突破政策,全面实行国有文化单位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再次,对外开放应当优先对内开放,全球化应当优先全国化。第二,关于中国文化的换装。他指出,信息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当代信息革命最为突出的标志之一,用先进科技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文化的贡献,从而实现高科技与高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关于中国文化的出征。今后我们应当从经济的角度把对外文化交流看作是文化外贸的手段之一,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从事对外文化交流,要大力支持国内文化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要努力培育扶持涉外文化产业,完善对万文化贸易政策,尽快缩小文化贸易逆差。另外,辽宁大学的马国柱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的文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中提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要注重三个方面:一要重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民主过程,要有相关专家、有关文化组织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讨论,要作为一个充分发挥民主的过程和文化创造的过程来对待;二要理清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文化事业单位与文化产业单位相对分离,在不同的范畴内按照不同的规律和法则发展;三要建立文化产业指标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河北省委宣传部的聂瑞平在《河北学刊》(第22卷第4期)中的文章还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实施三大主体战略:一是特色优势战略,二是分类推进战略,三是以东带西战略。除此之外,孙安民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指出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文化发展状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实施“区别发展战略”即把文化产业分为三种类型:可以进行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只能半市场化的文化产业;不能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并建议: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职能由管理文化产业转变为引导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办法,放宽资金的注入方式;发挥丰富的文化遗产优势,变传统优势为现代优势等。

微观研究方面:胡惠林在《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中指出中国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考虑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制定“走出去”的战略应该成为今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走出去”并不只是对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简单分析的结果,而是由我国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有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而,实施“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必须根据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重建我国文化外贸的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建立新的外国家文化外贸制度。另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以发挥本国文化的比较优势为战略目标,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战略意义上的文化赶超,只有建立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比较优势上,才有实现的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顺德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应该加强法律保护》中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后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形成了知识产权业。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出版发行业、新闻业、广播影视业、网络服务业、广告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及数据服务业等行业,并形成了版权产业。版权产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也是知识产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产品也成为知识产权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认为应该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并指出,我国已经先后批准和加入了许多相关的国际公约,同时也已经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最后,他指出,要想使文化产业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法律保护,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而且应该充分重视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传统知识,保护传统文化。花建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中认为必须通过加大文化投资,来加速形成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他建议,一、要根据文化产业的效益特点,合理引导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公共投资和商业投资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使投资责任均衡化;二、要努力与WTO规则接轨,营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投资环境,积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投资的正面引导作用;三、要积极培育文化投资的两大形式即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鼓励金融介入文化领域,以拓宽文化投资的渠道和来源;要适应国际化和信息化潮流,扶持技术含量高、创新力度大的文化产业,实施积极的投资鼓励政策和投资分配重点转移。高宗仁在《历史性的机遇:实现“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的若干建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指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整体布局,“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若能一体化,将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龙头,可以辐射、带动和支援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朝着区域规模经济方向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此,他建议:1、达成广泛共识;2、成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协调机构;3、设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建设基金;4、发行“长三角”文化产业建设债券。王仲尧在《中国文化产业与管理》中“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这一章以浙江农村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为例,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分析,相关政策解读及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形式的分析后,提出了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途径的思考。如: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法制建设,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等,还专门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探讨。

五、研究的总体评价

1、研究方法

鉴于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我觉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从文化或区域角度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完整,也建立了一定的体系。而从产业经济学或战略管理学角度研究的成果或许是可资借鉴内容相应比较少,或许是相应实践还需时日的沉潜,研究成果多为推动实践展开的理论呐喊,或是为政府决策的咨询服务,远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或思想。

2、研究特点

(1)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还没有权威的界定,其内容因研究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是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差异的反映,也是研究者对我国文化政策的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认识上的差异的反映。我认为,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认知应该采取指导与开放的态度,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内容,但它可以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2)从政策的取向来看,并非只有营利的文化部门和文化活动才属于文化产业,国家应该始终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环境资源和文化遗产,促进民族融、鼓励社会平等、维护公民文化享有权利、改善公民基本福利状况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并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长期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政府的文化资助体制的研究鲜有见载。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十年来高速运行的文化产业增速遽然放缓。政策红利与投资基金二者同时出现“拐点”,这对文化产业

旧有的政策性依赖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必须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

服务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现实潮流为基础,尽快探索建立以数

字技术为核心牵引力的新发展战略。

关键词:政策红利;投资基金;拐点;数字技术;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109―04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策的推动。从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1年《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

的支柱性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促进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

产业成长在政策扶持下呈现显著的外生动力特

征。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本轮改革进

入尾声,文化产业的政策红利期行将结束,成长中

的一个实质性“拐点”已经降临,而文化产业投资

基金的“拐点”期也同时出现。因此,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

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探索文化产业

如何转变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产业政策红利与投资基金出现“双

拐点”

2013年5月30日文化部数据指出,自

2007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速度都

超过20%,2011年是距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

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政策性建

议后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此时文化产业增速已

明显放缓。2013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显示,在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产业政策效应衰减的

影响下,2012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

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增速继续减缓。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文化

蓝皮书》)由此指出,伴随改革出台的种种优惠政

策的效应在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但目前已经接近尾声,文化产业在经历

了10年“热运行”后将进入实质性的拐点。

政策推动产业运行的一大产物是文化产业投

资基金应运而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称私募股

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PE)是一种借鉴成熟

资本市场“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由发起人

定向募集,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基金资产,采取股权

投资方式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一种集合投资

制度。它是一种特殊门类的产业投资基金,与一

般的股权投资基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在整个产

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普遍存在资金困境的条件

下,由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资本流向的背景下建立

起来的。因此,其与文化产业具有政策支持运行

的联动关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文化产业股权

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

金等几大类投资基金共116支。2007~2012年

发起的35支综合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实际募资规

模达459亿元,其中有16家是在2011年成立的,

2011年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井喷”

期。然而,从2012年开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

展出现下滑。整体上,PE基金在募资、投资、退

出等领域遭遇全面寒流。此外,根据2009、

2010、2011三年数据披露,52个文化产业投资案

例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实际只投出50%

左右,意味着募集来的资金有一半没有得到有效

利用。融资下滑、投资紧缩表明文化产业投资

基金发展也面临“拐点”。

二、“双拐点”下文化产业传统发展战略问题

凸显

基金的投资偏好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基金公

司为实现基金快速退出并盈利,激烈竞争投资未

来两三年能上市的成熟企业,这使该类企业资金

供大于求。二是基金公司偏好能够稳健、快速求

利的行业,而投资见效快、市场规模大的影视娱乐

领域正符合其偏好。2012年,整个文化创意产业

融资案例197个,共吸引13亿美元投资,其中获

得融资额最多的传媒娱乐行业吸引了5.75亿美

元。PE热衷于文化产业中收益大、见效快的部

分,对其他领域尤其是基础环节关注不够,造成

文化产品资金配置不均衡。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

重要原动力,文化产业PE投资没有真正发挥推

动产业成长壮大的应有作用。“双拐点”的产生

并非一种偶然的巧合。PE求利的本性决定了它

对产品市场走向、盈利能力、发展前景这类产业实

力的关键因素的感知异常灵敏。文化产业PE投

融资整体迟滞、活力不足和投资行为的偏好,其实

是基于对产业发展的一种判断,反映出文化产业

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抗风险能力弱,市场开拓

能力不足,缺乏快速成长的优秀企业和前景好的

优质项目,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发展

的需要。具体原因及表现主要有:一是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目前,

各类文化资源区域分割、条块保护问题尚未根本

解决,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

组阻力重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国出版集团也

只有6%左右,而第二位3%都不到。即使有一定

发展基础的国有文化企业,也难以发展成为综合

性的文化产业“旗舰”或“航母”,导致整个行业的

市场集中度较低。二是传统动力机制造成产业

活力不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文化企

业起步晚、基础差,依赖财政输血完成了发展的初

期阶段。特别是改革推进的高峰期,也是政策效

应释放的高峰期,文化产业的繁荣获益良多。

2010~2011年,国有文化企业利润增长中有相当

一部分来自政府财政补贴。这使文化企业普遍缺

乏良性的内生动力机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意

识不足,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不够科

学,导致整个产业仍停滞于发展初期阶段。三是

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文化企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缺

乏内容创意意识,产品创新、科技驱动和品牌塑造

能力不足,真正掌握自主品牌和创意的企业数量

不多。

总之,随着上一轮改革接近尾声,“政策红利

期”行将结束。要想将文化产业的“输血机制”转

换为“造血功能”,真正依靠创新形成一个新的

“制度红利期”,需要在着力提升产业实力上下功

夫,激活产业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产业的活力

拉动基金的活力,让快速成长的产业吸引基金竞

相涌入全产业链运行,形成融资和投资“产销两

旺”、繁荣发展的局面。其中,产业发展战略的调

整是事关全局的治本之策。为此,必须彻底转变

文化产业旧有的政策依赖型发展战略,以《国务

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

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

性作用,构建新型发展战略。

三、应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转型

资金和创意密集的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与科

技紧密绑定的共生关系。人类科学技术的每一次

进步都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方式、传播方

式、交易方式的发展,最终导致产业组织方式的重

大变革。这使文化产业自形成之日起就成为一个

充满巨大内生张力、不断快速发展的产业,而互联

网时代为这种张力的释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

条件,文化产业正在行进于一个借助科技翅膀起

飞的黄金发展时代。因此,探讨我国文化产业特

别是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战略转变问题,必须以现

实为依据,而不能囿于某些理论偏见;必须以科技

生产力的最前沿创新为导向,而不能固守传统制

度下的思维定式;必须实时、理性面对实践动向,

而不能满足于传统优势的惯性。

(一)由封闭机构分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向大

集团多业务协作发展的全新模式转变

文化企业的实力来自大规模的业务覆盖所产

生的广泛影响力,其内部铺设的密集产业链网络、

高效组合方式和灵活运行机制是其关键支撑因

素。因此,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立足产业链,实

现跨媒体、跨行业、跨介质的跨界融合发展,通过

兼并重组,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区域走向全国、走

向世界,从平面化产业连接走向立体化产业网络,

通过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形成,造就产业“航

母”。从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看,国外知名文化企

业大多通过不断的并购行动,最大限度激发文化

产业发展潜力,不断探索文化产品最有效的生产

方式和最佳盈利组合模式。而我国文化产业并

购以民营企业为先锋,大部分国有文化企业缺少

外延扩张的动力和压力,产业跨区域、跨媒体、跨

所有制整合进展缓慢。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共

有96个并购案例,只有15个涉及国有文化企业,

与其规模和地位并不相称。这距离《“十二五”时

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差距较

大。因此,文化产业需要由政府驱动向自主发展

转变,利用市场机制,不断优化资本、产权、信息、

人才、技术等要素配置;以全球视野,通过收购、兼

并、合并、合资、战略结盟等方式和入主控股、托

管、信托、租赁、发行可转换债券等产权融资方式,

推动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促进业务结构和产品

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资本跨地域流动、资源跨区

域共享的合作机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

制的兼并重组,打造掌握创意资源、拥有自主品

牌、具备开展高层次分工合作能力的市场活力大、

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二)由传统技术支持的单一内容生产模式

向数字技术驱动的多元拓展模式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科学技术。在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凭借内容短、更新速度

快、内容与平台融合度高、娱乐性强等优势发展异

常迅猛,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生产方式变

革的必然选择。到2013年4月,美国最大的移动

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通信公司,50%的移动网

络流量来自视频服务,70%的收入来自文化产业。

有专家指出,我国也正在进入文化产业的数字化

发展阶段。重重体制羁绊下的国有文化企业,可

以数字技术为突破口,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渠道和政策优势,抢占数字文化产业制

高点,牢牢掌握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最新动向,

探索建立一种立足于数字化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

之路。具体包括:一是推动文化产品内容表达方

式的数字化发展。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文化产

业所释放出的市场价值,要比依托电信和广播技

术的传统文化产业巨大得多。目前,传统技术支

持的旅游产业与教育培训产业占我国文化市场份

额分别达46%和17%,总和超过60%。而新兴

游戏、手机等互动类产业虽然只占9%,但发展形

势喜人,特别是游戏产业首先拉开了中国文化产

业全球化的大幕,走在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前列。

在发达国家,游戏产业被称为“第九艺术”,其产

业规模已今非昔比。①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近7年

间出口规模增长28倍,到2012年,近100家网络

游戏企业累计出口国产网络游戏突破260款,实

现销售收入5.87亿美元,成为中国文化企业“走

出去”的成功范例。我国游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

发展,已成为一个年收入超过600亿元、带动相关

领域近千亿、用户数近3亿人的重要产业,且仍具

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应紧随

技术潮流,及时转换文化产品内容的数字化表达

方式。二是开展多元化经营,深度整合产业链。

时尚创意瞬息翻新的文化娱乐市场不断证明,内

容单一、产业链狭窄的传统文化产品市场拓展缓

慢,并容易很快陷入无人问津、供大于求的困境。

近年来,主题公园、影视基地等旅游功能文化产业

园大面积亏损,而欣欣向荣的门类都在追求最大

限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和深度产业链整合。这是实

践最好的证明。三是从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

变。从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变,是所有产业发

展战略转变的重要一环。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则

意味着内容从粗制滥造到精美绝伦,目标从模糊

到清晰,决策依据从大概定性到精确定量,对市场

的信心从“魄力”、“眼光”到充足要素支撑的底气

十足,最终带动产业效益的成倍提高。而为更好

地促进文化产业的这一转变,必须借助于现代网

络数字技术。

(三)由“渠道――内容”的线性思维向“平

台――内容――服务”的集聚思维转变

专注于一条固定渠道生产制作某一类固定的

文化产品,是我国大多数传统文化企业的固有商

业模式,特别是依赖政策资源的国有文化企业,这

种惯性思维更为牢固。这是一种封闭的、产业链

既窄且短、因而内容覆盖面狭小的垂直纵向模式,

已受到快速普及的互联网形成的覆盖全球的巨大

传播平台越来越大的冲击。紧握数字化技术的文

化企业应以开放的横向思维嵌入这一平台,借助

平台优势,集合最丰富内容,覆盖最广泛受众,整

合多个产业环节,生产最精彩的文化娱乐产品。

以集聚效应打造的合作平台,已从单一的渠道平

台向产业成长服务平台转变,可为大量的文化企

业提供市场拓展服务,以超前的创新理念,引领行

业前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巨大的推动

作用。如,有中国文化产业“首个全球化通路”之

称的完美世界海外进出口平台(PWIE),是完美

世界2012年推出的一个连接网络游戏产品海内

外市场的大型平台;依靠自主研发的几大引擎,结

合自身网络游戏出口的经验、渠道以及海外影响

力,向国内游戏同行开放产品管理体系、运营经验

和客户资源,提供“网游一站式”服务;帮助

中小文化企业找到实力雄厚、适于其产品的国外

运营伙伴,并定期提供全球网络游戏市场的产品

开发建议及终端用户反馈,协助运营商推进产品

低风险、商业化上线运营,并提供外包、开发指导

以及咨询等相关服务。在PWIE上,游戏厂商可

以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更多实力、经验不足的网

络游戏厂商因此得到“走出去”的机会。PWIE的

成功经验表明,通过集聚效应构建“平台――内

容――服务”的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平台,不仅有

利于促进大型文化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

于扩展产业发展空间,为中小文化企业创造更好

的发展条件、更多的发展机会,应成为未来我国文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8篇

[内容摘要]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劳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体育产业涵盖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发展,在国外体育产业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有些甚至成为支柱产业。我国体育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一是要有政策保证,二是要提高体育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三是要发展体育用品品牌战略。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战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体育行业和各行业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体育事业“十一五”时期的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初步建成与大众消费水平相适应,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兴办的格局。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显著增加,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把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就新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何为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劳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从大体育观的角度看,体育产业涵盖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如体育物质产品(体育服装、体育器 材、体育建筑、体育食品饮料等)和体育信息产品(体育广告宣传、电视广播、报刊、体育信息的传送等), 以及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场地出租、体育旅游等)。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体育产业被正式列入第三产业,从而使其产业性质得到了确认。可以预计,体育产业将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

一、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体育早就成为一个产业部门,尤其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产业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有些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体育产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大,产值高。在美国,体育产业80 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比石油化工(533亿)、汽车( 531亿)还多,占其gnp的1.3%,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90年代中期的体育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增 长率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意大利以“足球工业”[文秘站:]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其产值在80年代末达到24万 亿里拉(182.5 亿美元,人均320美元),跻身于国内十大经济部门,现在约为500亿美元。英国80年代末的体 育产值为68.5亿英镑,政府从体育产业中得到的税收有24亿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投资的5倍。其他发达国 家如法国、 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产业都有相当庞大的规模。90年代以来,由于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 明显,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国民体育总产值”的概念。

2.从业人员多,影响大。体育产业是个庞大的经济部门。如美国有近百万各种职业运动员,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达数百万人,而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达1.8亿,美国的“三大球”——棒球、橄榄 球和篮球运动,每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爱好者观看参与。我国香港的赛马会每年吸引了数百万市民参与,其下注额为1000多亿港元,平均每人2.3万港元,为政府带来大量收入。发达国家的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牵动了亿万人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3.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现代体育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社会活动,它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世界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公司、飞利浦公司都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型的综合运动会是 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等许多环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 城奥运会为日本和韩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成为其经济起飞的标志。

4.国际化趋势。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像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著名的跨国公司。我国足球甲a联赛的冠名权被万宝路集团买下, 足协杯比赛由飞利浦公司赞助,这对于我国球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的体育体制一直沿用原苏联模式,政府办体育。也即“举国体育”。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比如一次全国运动会,主办城市要投资几个亿,一次省级运动会,主办城市动辄要花费几千万。各级体育部门注重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忽略利用各种赛事,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事业发展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体委1993年既提出体育改革意见“体育部门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以体育培训、体育健身

娱乐和体育竞赛、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与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科技、卫生等相融合的体育产业。”①但客观而论,我国体育的产业的发展进程,目前仍正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场地利用仅仅处于提供训练和场地出租;业余体育人才培养处在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竞技体育表演对国民的吸引力还不够强;体育产品无论数量和质量方面还难于国外品牌抗衡;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功能发挥的还很不够,等等,可以说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体育产业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体育产业水平与国情不相协调。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一)加强体育法规建设,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一种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首先要完善各项法规政策。目前来看,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尚不完善,市场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体育市场的发展,体育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表现为,体育产业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多头管理,政令不一,各行其是,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如20__年潍坊市体育局对潍坊市体育市场的调查,全市近200家体育经营单位,不符合俱乐部、经营单位审批条件的占90%以上,“两无”现象比较严重(无教练员证、无审批手续),有的体育技术含量高的体育产业项目,不以体育行政部门审批为主,使有的人钻政策的空子,造成了体育产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混乱,影响了体育产业的科学和规范发展。“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体育市场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信贷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与教育和文化部门相同的待遇。各地可将体育产业的税金纳入政府投资。”②国家体委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方针政策在现实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影响了社会投资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体育产业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应围绕体育事业发展,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制定和实施。现阶段应本着“放水养鱼,培育市场”的原则,给予税收和经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有效的宏观调控下,鼓励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境外投资体育产业,提高社会办体育、个人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提高体育产业收益,以体养体。借鉴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客观。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我国有13亿人口,体育产品、体育场地、体育广告等服务经营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既提高了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又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如通过承办国际大赛,利用电视转播权、广告收益、名牌产品营销等获得客观的经济收益;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体育器材生产、运动服装的生产等。据有关资料,上海市1995年体育产业的创收达1亿元人民币,上海市的许多体育部门,通过产业化经营,已完全具备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三)实施中国体育产品名牌战略。体育产品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品的国际化比任何产品更明显。因此品牌是体育产品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耐克运动鞋通过中国国内的oem贴牌公司生产出来,贴上耐克品牌价格可达到600多元一双,同等质量的运动鞋我国的工厂生产出来仅能卖100多元一双。由此可见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我国李宁牌运动用品,在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占了一席之地,促进了我国体育用品的生产,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体育产品竞争中“李宁牌”要站住脚,还需要精心策划,不断创新,才能与国际品牌抗衡。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得到国际认可的品牌数量相对来讲还是很少的,这种局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利,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程度。我国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提高体育用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进一步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创新。加强体育用品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产品质量监管和认证工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体育用品世界品牌。发展体育会展业,以专业化、国际化为目标,努力创办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用品博览会。”因此把品牌战略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战略来统筹规划,是我们体育部门必须清楚的认识。

注①: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1993年5月24日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视;娱乐产业,发展战略

电视娱乐产业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电视产业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需要,传统电视产业的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产业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电视娱乐节目的优点,将娱乐的元素加入到电视节目中,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电视娱乐节目。这类节目自身具有传媒属性,它的本质就是休闲娱乐,因而娱乐节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观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时候,观众是最放松的时候,因此,一个好的电视娱乐节目会让观众感到很舒适,这样的电视节目有生命力,受到大众的喜爱,因而也就能有一定的市场。电视娱乐节目兴起的原因是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当今社会节奏较快,各方面压力都较大,观众在选择电视节目的时候越来越关注节目对内心的减压作用,而娱乐节目恰恰起到了这个作用,因此很多娱乐节目在刚刚推出的时候都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节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节目的创新速度太慢,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娱乐性慢慢消失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是电视娱乐节目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在电视娱乐产业如此繁荣的今天,仍然应该居安思危,坚持创新,不断更新节目内容,保持电视娱乐节目的强大生命力。

一、电视娱乐产业概述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娱乐产业是娱乐产业和电视产业的交叉融合,众所周知,娱乐产业存在着很多的子产业,如音乐业、广播业、电影业、体育业、电视业等等,电视娱乐产业正是依托电视这个媒介,在传统的电视产业中加入娱乐元素而形成的新兴产业。电视娱乐产业的核心就是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这既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综艺节目热潮、游戏节目热潮、益智节目热潮以及真人秀节目热潮。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相应的经济效益,并在这一过程中满足观众的需求,这与传统电视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传统电视变革的方向正是电视节目的娱乐化。电视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改电视产业一直以来的颓势,为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作为一股新鲜力量被注入到了传统的电视产业中,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目内容的创新,使电视产业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电视娱乐产业对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着该产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可能会使得产业从业人员为了更多的利益而降低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导致很多粗制滥造的电视节目的出现,降低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很多地方电视台近些年一直抄袭模仿其他的娱乐节目,短期内这样的节目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会给节目的创新性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优秀人才创作节目的积极性,使得节目制作越来越缺乏动力,观众也会慢慢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电视台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产业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因此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存在着大量的低俗文化,如女主持穿着暴露,言语露骨,男主持各种调侃段子不绝于口,挖掘他人隐私,戏弄他人等等,考虑到电视娱乐节目很强的传播性,这样的低俗文化会在社会上传播不正之风,给电视产业和国家的发展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娱乐产业正在向对利益的绝对追求方向偏离,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会给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坚决遏制这种不正之风,电视产业的发展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两个方面,不可偏颇,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适当的经济利益,才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战略

电视娱乐产业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电视娱乐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为解决这些负面问题,需要明确并贯彻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战略。1.提高电视娱乐节目质量近些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一味的模仿学习其他的娱乐节目,使得抄袭复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努力提高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加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对于各个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内部的资源,将资源向节目的创新方向倾斜,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人才、资金、政策都集中起来,大力推动节目创新,努力创作有特色,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这样的电视娱乐节目有着很强的创新性,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的名诗名句,了解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不仅加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增加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节目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中国观众的目光,这正是提高电视娱乐节目质量带来的结果。2.防止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文化堕落电视娱乐节目虽然是为了取悦大众,给大家带来欢乐,但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娱乐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文化底线,对大众的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电视工作者不应该利益第一,收视率第一,而是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心为大众奉献精彩的电视娱乐节目。为此,应该要求各个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的学习,反思自己之前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向各单位明确,收视率要保证,但是节目的文化内涵更要保证,这是从根源上防止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文化堕落。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已经传播出来的低俗文化节目进行坚决抵制,对这样的节目限期整改,对制作节目的单位进行批评和惩罚,相关部门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为整个社会良好文化风气的形成贡献自己的力量。3.实现电视娱乐节目的效益平衡我国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于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电视娱乐节目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电视娱乐产业要向社会传播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在传播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收益,利用这些收益来进一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很多都以对利益的绝对追求为导向,大力模仿抄袭发达国家的娱乐节目。以跑男这样的节目为例,它模仿的是韩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版权掌握在韩国相关公司的手中,每年都要向韩国公司缴纳一部分收益,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红利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国外,这对于我国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限制国外文化的输入,输入的部分国外文化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国内的优秀娱乐节目要大力支持,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给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我们国家的电视娱乐节目得到长足的发展,让电视产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即不仅能够满足国内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走出国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国家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人才进行创新,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政策到位,才能激发广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和工作激情,提高电视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的特色节目,丰富大众的生活,壮大电视产业的发展,形成多赢的局面。

三、结论

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一个时期电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对于电视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让电视娱乐产业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前沿阵地,同时获取相应的收益用于自身的创新和进步,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针对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对电视娱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伟中.试析电视节目娱乐化对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作用[J].当代电视,2014,(2):99-100.

[2]苏珊珊.中国娱乐传媒产业运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田明.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

[4]辛洁.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的泛娱乐化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湖北 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1 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出台一系列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从资金扶持、机构编制、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创意园区不断增加。全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建成的多达20余家,正在建设的园区更有近30家,这些产业园投资均在亿元以上,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仅正在建设的人信武胜国际文化城一个产业园投资就高达40亿,武汉市几乎每个区都已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园区已成为功能齐全的创意孵化平台和产能平台。

(2)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日趋成熟。以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格局已经形成。湖北的工程创意设计以部级企业为龙头,其中以中铁四院、大桥局桥梁设计院、709所、中南勘设院等行业颇具实力,目前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产值达485亿元,合同总额在全国仅次于北京。报刊业、图书出版则以国有集团为主力,游戏动漫创意设计、软件开发、培训服务与服务广告设计及等领域,则主要以民营资本进入为主导。

(3)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原创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湖北动漫产业异军突起,原创动画产量已达2453分钟,产值近27亿,比2010年增长3倍以上。继《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之后,我省又有多部原创动画片《小鼠乒乒》、《阿特的奇幻之旅》等先后在央视、省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普润传媒制作的《断尾狗》入选国家“原创动漫边疆推广计划”,将被译为藏语在藏区公映。长篇小说《天行者》、京剧《建安轶事》、歌剧《洪湖赤卫队》、电影《人在囧途》、电视剧《国门英雄》等等,屡屡在国际、国内斩获大奖。

(4)创意经济在中部崛起中所起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设计创意与科技创意领军的主导设计产业优势明显。其中以中铁四院领衔的铁道设计板块,以大桥局桥梁设计院领衔的桥梁设计板块,以武船、709所领衔的船舶设计板块,以中南勘设院领衔的勘设板块等,设计创意水平和产能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2010年,工程设计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全行业综合产值达485亿元,合同总额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在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2 新航程中尚要解决的新问题

湖北的文化创意产业披荆斩棘,奋力跃上了新台阶,但与湖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湖南、四川等省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不足:

(1)产业链发展不键全,集聚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为例,衍生品开发仅为7%,在影视生产、图书出版、艺术品开发方面,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2)创意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特色不明显,生产较为落后,服务不到位,开拓市场能力还不强;(3)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文化产品研发、市场运作类人才一将难求;(4)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主要靠政府扶持,融资渠道比较单一;(5)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知名品牌也不多;(6)发展不均衡,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权威数据显示,武汉创意产业全国排列第4,地级仅宜昌入围,排名第14。

3 当下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在中部崛起进程中占领数字技术高地,使湖北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进入先进行列。

战略措施;促进现代科技与荆楚文化一个融合,打造数学娱乐、创意设计两个高端,扶持八个中心,培育武汉·中国光谷数字创意产业园、江岸区创意产业聚集区、楚天181创意产业园、昙华林艺术村、武汉智谷产业园、江汉文化创意产业等园区,实践人才战略。

战略路径:区域政府+高科技企业共建模式,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战略载体:主要载体是具有创新活力,竞争能力强、成长速度快一批中小型企业。

战略定位:创新型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

(1)游戏、动漫创意产业。提高动画片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部级动画产业基地为载体,通过推进市场化运作,吸引动漫网游、原创及研发生产商、经销商、服务提供商聚集人才、资本,打造完整的动漫创意产业链。(2)手机增值服务。做好手机报、手机彩信、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漫画、手机电子书、手机音乐、手机电视等增值服务。(3)数字艺术。数字艺术是指电子出版公、音像等电子出版物等绘,要打造网上数字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数字艺术品产业链,将数字领域的经纪人市场与传统营销市场进行整合,推进名牌战略,打造名人、名品、名企、名市。(4)数字影视。依托长江传媒集团骨干企业,坚持走多媒体、跨媒体经营之路,推动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新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加快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

4 湖北文化创意产业总结报告

目前湖北正处于一个以创意产业为导向产业升级、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时期。武汉城市圈的创意产业先导是湖北创意产业的中心,中心内的创意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尤其是近两年来大量创意企业入驻基地,基地内的行业门类齐全,高科技企业数量居全国同类园区或基地的前列,同时基地内的行业集中度也非常高,具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企业集群的条件和趋势,这些客观条件都是对基地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的。

但也要看到先导基地内的基本情况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基地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先导基地内的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企业集群、先导基地内的企业网络、信息平台、营销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也不尽如人意,动漫行业力量薄弱,缺少行之有效的企业间的竞争,缺少动漫的创意源头。同时基地内的企业发展的差异化也较大。这些都是基地未来的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围绕着新的创意产业发展形势和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内的基本情况,在未来的几年内,先导基地应该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和给予多方面的资金支持,进行合理规划,努力促成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的各种平台的形成,在先导基地内打造出软件设计与服务、互联网与通讯信息服务技术、动漫产业、数字图书与电子出版物等行业的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在基地内部搭建出通畅的营销平台、信息平台、人才引进与交流平台,真正建立起优质的创意企业集群,推动湖北创意产业的积极、蓬勃的发展。

课题号:本文是2011年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编号2011jy te070)阶段性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 下一篇:社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