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传统“和合”理念的内涵、特征及其时代精神

时间:2022-10-30 10:49:39

探究中国传统“和合”理念的内涵、特征及其时代精神

摘 要: 一种文化,特别是一种颇具历史的文化,在其长期赓续绵延之间,必然形成一些很有个性的特点与特色。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的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思想资源。这种源远流长的和合文化传统反映了多元共生、综合创新基础上的文化合作与交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研究、弘扬和推广中华和合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和合”理念 人本精神 时代特征

一种文化,特别是一种颇具历史的文化,在其长期赓续绵延之间,必然形成一些很有个性的特点与特色。这些特点与特色既是一种文化与别种文化可以区别的外在标志,又必然包含一种文化的某些基本精神。“和”或“和合”即具有这种性质,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明显的特点,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的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蕴藏丰富的和合思想资源。

一、源远流长的“和合”文化的内涵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就是“和睦”“和谐”。“和”是指和易、和善、和平、和衷、祥和;“合”是符合、结合、合作、合力、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融洽状态。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由此可见,和合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了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能够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加以概括。

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各家的鲜明特色和个性。不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讲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讲和合。宗教文化与世俗儒家文化之间也讲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相互融合,相互吸取,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二、和合思想的特征

和合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追求异质要素的相互融合贯通、相异相成而形成的和谐体。因此和合是这样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含了差分、冲突、融通、整合四个层次:有差分则必有冲突,有冲突则必有融通,有融通而必将导致整合,事物山此得以发展,新事物也由此得以诞生。和合思想的精神实质可通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凸显。

(一)多元统一,追求和谐。

这是和合思想的木质特点。前面说过,和是异质因素、事物的共处,合是指异质因素、内容的融会贯通:二者联用,内含小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从而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的过程。“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所有关系的最佳状态,它始终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共处,在某种意义上,和合即和谐,例如墨子说:“内之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小能合和”(《墨子间话》卷三)。在这里墨子把社会的动乱归之于没有推行“和合”的结果,反过来说,若能“和合”则能使父子兄弟化仇为友,结成和谐相亲的关系。

与西方思维方式倾向于形式性、分析性、思辨性、冲突性不同的是,中国“和合”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中国“和合”文化更倾向于把宇宙与人生经验中的冲突、矛盾、差异、对立视为事物对偶互动过程中的过渡现象,而此种过渡正是未来之和谐与同一之所在,因而世界可以和谐,而主体也可以通过全面的自我调整化解、克服上述对立与冲突。因此,“以和谐化的辩证法来处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冲突是中国和合文化的主要运思方式”①。台湾学者钱穆先生对中华和合文化深有研究和心得。这位国学大师不否定文化冲突和文化变异,但他所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融合精神。他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而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②并指出:“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③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于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共处,相互调剂。

(二)尊重差别,和而不同。

“和而小同”原则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绝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义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在中国,儒家立论的基础是人和人的关系,道家立论的基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探讨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作为儒家核心的道德伦常观念,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等双方面的行为规范,力图找到两者之间关系的和谐和适度。所以说:“礼之用,和为贵。”“礼”是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范,它必须在和谐、适度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这种在“适度”的基础上,不断开放,不断追求新的和谐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也体现了和合思想和而不同、重视差别、追求和谐的思想特点。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当代海内外的学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认识:“中国思想文化始终是开放性的体系,包容性极强,富有弹性而显示出若海纳百川的伟怀,使中国思想文化始终保持着常青而不衰的活力,中国思想文化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活力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思想文化始终贯穿了‘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精神。”④

(三)重整体倡协同

“和合”精神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强调整体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和合就是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协调事物的差分,吸收事物的优质成分使之得到整合与协调,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和合文化体现了朴素的整体辩证法与系统整体思想,把人、自然、社会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追求它们内部及彼此之间的和谐、合作状态,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达到整体功能的优化。强调和气、和谐、融和、宽容、相互吸纳、相互吸引倾向的和合思想与强调对立、斗争、排斥冲突。这种追求整体和系统和谐统一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潮流和基本传统。比如荀子曾言“群居合一”,认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⑤。它们表明“和合”的思想极富辩证意味,已在积极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差异、分歧和矛盾的基础上,提倡发挥不同个体的积极作用,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发展。

(四)注重道德的人本精神

以人为根本,肯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同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集体价值的认同,并把人的价值实现寄托于道德完善上,从而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奠定坚定的人文和道德基础。中华和合精神强调“大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大地之心也”,崇尚人文精神,充满了对“人”的关怀。因而在强权横行、急功近利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华和合精神在解决全球性普遍道德失落问题上有独特的价值。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和合非常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道德伦理关系解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强调人与人应该互敬互爱,和谐共处。

三、和合思想的时代精神

古代思想家强调和合,但并没有否认事物的固有矛盾与必要斗争。“和合”是以承认差别、矛盾为前提的,没有差别、矛盾就没有和合,但和合思想不仅停留在斗争层面上,而且要求在尊重矛盾斗争、差异的基础上,求得事物与事物间的和谐共处,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因此,差异是“和合”文化的前提,而和谐共处、发展是和合文化的最终目的,这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和合文化的实质。从本质意义上讲,和是异质因素、要素、内容的共处,合是异质因素、要素、内容的融会贯通,和合联用内含不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异相成和和谐共处。和合的过程是从冲突到融合再到生生,最终促进事物的发展或新事物的产生的过程。因此,和合是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要素冲突、融合而转生的和合体。一方面,“和合”不是等同,更不是社会领域的“无冲突境界”,因为事物两相对立才需要和,也才能产生合,但一味地斗争无益于发展,唯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和生和达,事物才能生生小息,世界才会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在前一点的基础上,和合思想强调通过对立双方矛盾的克服,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即和合状态。和合文化强调的是异质因素、甚至是对立两端之间凝聚、融合而成为新事物、新生命的过程。“和而小同”是和合文化的精要,这表明,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小同,比如阴阳、大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大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和而不同”既包含通过差别、斗争而达到新的融合之意,又包含保持适度、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含义,也包含允许不同、容纳悖逆、协调冲突、化解矛盾的思想。

中华和合文化,由它产生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等特征与原则,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力量。

注释:

①王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和合文化整体观[J].前沿,2005(2):68.

②钱穆.《中国文化史学论》影印本[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162.

③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三民书局(台北),1971:51.

④张立文.和合学概论[M].首都师范人学出版社,1996:139-140.

⑤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41.

上一篇:增强活动式体验,促进素质化发展 下一篇: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