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折射鲁四老爷形象的一面镜子

时间:2022-09-27 03:30:31

书房:折射鲁四老爷形象的一面镜子

《祝福》(必修三)中鲁四老爷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大家在分析鲁四老爷形象时常常较为注重他的语言、行动。但实际上,文中的那段关于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也是折射鲁四老爷形象的一面镜子。

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地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只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由此窥视鲁四老爷的内心世界。

一、一个“寿”字显出品位的庸俗

读书人是十分重视书房的,因为书房是文人灵魂栖居的地方。书房里挂的文字、书画往往是主人心志的体现。如林则徐书房里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再如坡早年书斋中悬一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咀嚼这副对联,可明晓他日后之所以能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的原因,其真谛即源于此。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书架上洋装书和线装书并存,显眼处挂着梁启超亲笔书赠的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将这位留美博士的志向表露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见,真正的读书人的书房不会显得功利、世俗。

文中说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按理说称得上“读书人”,那么读书人的书房应该高雅脱俗一些。而这里的“寿”字,分明是主人追求长生久安思想的体现,一般是挂在正堂或卧室的,而他却直挂到书房里,可见主人家的心志不在读书一事,从侧面可看出鲁四老爷的庸俗,也反映出鲁四老爷这封建卫道士道貌岸然的本质。

作者还强调这个“寿”字是“陈抟老祖写的”,也是有良苦用心的。课文下面也有关于陈抟老祖的简单介绍。他是五代的一个道士,后唐长庆年间举进士不第,先后隐居武当山和华山修道。后人把他附会为“神仙”。鲁四老爷挂陈抟老祖的“寿”字,大概正如后世儒家弟子供奉孔子的画像一般,含有尊崇之意。这一点交代强调了鲁四老爷的身份,为他在后文中顽固残酷地对待祥林嫂作了铺垫。

二、残缺的对联暗讽思想的腐朽

文中完整的对联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此联本为宋学大师朱熹注解儒家经典之解语,即为后世儒家信徒奉为经典,作为修身养性的标准。文中对联隐半留半,暗示了鲁四老爷行为标准只剩下了“心气和平”,文中的他好像四平八稳,不慌不忙,就连发生帮佣被别人捆绑走的大事,他也依然迈了方步,“踱出门外”。这只是一个表象,文中,更多的是表现他非心气和平的一面,尤其是他的“两骂”。首先是“说我胖子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从中足见其政治上极端的守旧顽固。这个老古董在动荡变革的年代居然“比先前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鲁镇则“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封建卫道士。接着是骂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一骂,便骂出了鲁四老爷的原形。祥林嫂的死与不死,鲁四老爷自然全不在乎,但她死得不早不迟,忌讳仍然极多的鲁四老爷就难免不大为光火、恶言相加了。于残酷之外,更现其迷信愚昧,腐朽顽固。

由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足以看出他还没有完全理解“孔孟之道”,也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达到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所以,对联只剩下一半显出作者的匠心。

三、三部书显示主人的不学无术

文中说:“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书房,顾名思义,虽不必“汗牛充栋”也应该是“左图右史”。但“我”看到的只有“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从书的数量来看,只有三本书,这也叫书房?从书的质量来看,三本书还有一本“似乎未必完全”;从书的内容来看,课文后面有明确解释,《四书衬》是一部解说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书;《近思录集注》是宋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及张载的文章和语录的选编,是一部理学的入门书,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书。作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的鲁四老爷只看这些入门书,只能让我们怀疑他的不读书和不学无术。由此可以猜测他的监生资格实际上源于纳捐。

上一篇: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讨论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