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

时间:2022-06-23 07:49:26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

摘 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语文对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生为本,改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价模式。面向新课程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充分体现“生本”理念,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更是课堂实践的强烈呼唤。本文就此探讨了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实践。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明确说明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属于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能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文化知识储备,是帮助中职学生步入社会的辅助科目,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学生以往语文学习的根基上,不断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外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注重培养阅读能力、文章的理解能力、知识点的分析能力和语文的记忆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共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了较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教学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能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学生具备人格、尊严、感情和人权,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常常被忽略,而教师长期以权威的姿态出现。真正的语文学习为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接触现代文、古文、诗歌等,通过发挥主体作用,活跃在中职语文的课堂当中,进而丰富语文知识储备。教师需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综合语文素养,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及创新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教导学生搜寻资料,以满足日常的学习需求。

2.语文教育主要改革措施

2.1科学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目的

语文教学属于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部分中职院校认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技术性工人就可以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综合性的道德素质教育,虽然该种培养方式在短时间内较为有效,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院校需明确中职语文的教学目的,实现实际技能与现实理论相结合,培养现代化发展所需的人才。新时期的到来,明确规定语文课堂需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标杆,而中职语文教学更是应如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语文知识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2.2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过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过多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导致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学习兴趣缺失,不但未能达到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还直接影响学生步入社会发展的信心。打破常规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明确以学生为本,而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不断指导学生进步,将教师的角色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展开考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入一个自由的学习殿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为优秀人才。此外,教师不可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勇敢地探索心目中的答案,了解自己的特长及喜好,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3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参与度会更高。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经常以“权威者”的姿态教导学生,而有时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质疑或者疑问时,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不足或者其他原因,直接不理会学生的意见,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之后的学习心情和学习态度。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共同讨论语文知识,教师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关心学生,不应持事事优于学生的心态。

2.4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建情境教学

应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需清楚学生的喜好,中职学生的思维模式较为开放和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仅是照本宣科,则将导致语文课程乏味和枯燥,因此,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到语文内容中。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教师可让学生先不看课本,而是先回忆自己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描绘自己的母亲是如何教导自己的,然后仔细地品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了解作者心目中母亲的形象。同时,教师可播放美妙、感人的音乐,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该课堂的学习中,最后提问学生最喜欢文章的哪一个句子,或者哪一段话,也可以联想自己的母亲做的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与同学分享。经过前期的联想回忆、分析、聆听、思考和传达,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明白母亲对自己的爱。

3. 结语

通过以学生为本进行课程改革,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教导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冰.“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2009(01).

[2]陈少玲.改革教学方法 体现中职语文职业特色[J].中国科技信息, 2009(06).

[3]邹国伟.中职语文教学课改革要重点提高学生“四种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9(07).

上一篇:一道中考压轴题设计及解法的商榷 下一篇:书房:折射鲁四老爷形象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