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需要耐心和时机

时间:2022-10-30 01:51:48

班级教育需要耐心和时机

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它产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实在难以自已。当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屡次犯错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视教育本身具有的反复性,利用合适的教育时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1.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日常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手机、mp3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校园“酷族”的新宠和潮流。据不完全统计,在高中生当中,70%以上的学生都拥有手机,而且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正与日俱增,即使学校有“禁机令”或列出“在校违禁物品”,即便班主任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学校里的“手机党”、“时尚族”仍不会绝迹,因为利用手机玩游戏,看电子小说,上QQ,甚至通过手机谈情说爱,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而言,实在是极大的诱惑。

现实社会中扭曲的吃喝玩乐的享乐思想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文化,也如同旋风般侵袭着学生的思想,冲击着他们心中本来就不十分牢固的大学梦。尤其是一些以“黑帮”“江湖”“教父”“玄幻”等为主要题材的网游,突出表现打、杀、抢、骗等行为,严重威胁、扭曲社会法制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的灵魂。这往往也是高中生颓废、暴力甚至犯罪的隐性推手。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制定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更需要我们班主任加强具有针对性的“攻心”教育。

2.充分认识教育本身的反复性

教育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期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我们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经常惹出这样那样的麻烦,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更多的是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面对诱惑和束缚,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与兴趣,需要寻找一个精力的发泄点。而手机、mp3等电子产品就成了他们的寄托,江湖义气满足了他们的“英雄主义”虚荣。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样,要对学生的思想和习惯进行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切不可急功近利,不要奢望做了几次工作,进行了几次教育,就大见成效,而一遇到思想认识上的反复,就恨铁不成钢。

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移植”过程,而是通过开启人的心灵使主体接受真理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观点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须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所以主体接受真理的过程,准确地说是主体开启自身道德悟性和塑造道德人格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畏艰难,不怕反复,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并且把持续性的生动活泼的道德理性教育同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使真理性的认识在学生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也才能使这种认识转化为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

3.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包括教育的手段和契机,而目前一些班主任在教育中仍然停留在旧的思维方式上,凭借经验主义,沿用旧有的说教灌输式、单向高压式等,对德育知识的宣传、灌输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班会课上,板着面孔训人,指手画脚管理人;对学生的要求不注意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不研究学生心理的现象,不能及时将学生的不良势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因而当学生出现各种问题之后,班主任如同灭火队员一样,到处扑火,使得自己身心俱疲。

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独立并期望受到他人尊重,不愿任人摆布。这就要求班主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强调和渗透民主意识、创新意识,改“灌输”为“渗透”,改“训导”为“疏导”,改“说教”为“体验”。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难免走些弯路,班主任不能因为他们一些表象的、反复的错误就否定他们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本质,甚至把他们当做“朽木”。郭元祥教授认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对于学生的成长,老师不能急躁,更不能歧视学生,需要耐心等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契机,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努力促使学生自我觉醒、自我转变、自我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该是校长“返本归真”的时候了 下一篇:推理作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