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班级的主人

时间:2022-06-23 05:00:19

学生――班级的主人

摘要 本文内容以一次班会课比赛的失败为起因,引发了教师对于如何组织有意义的学生活动进行了思考。该文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题情感;师生精心设计主体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应在班级活动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引路人。

关键词 班级活动主体主导

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品过失败的苦,也尝到了成功的甜。但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去年的一次班会比赛。为了那次班会,同学们辛苦地排练节目、我又是找材料,又是制造道具,找伴奏带。但是班会评比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我当时的心情难受极了。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次班会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因为前几年农村教师资源紧张,在我任教我们班之前,是两个班和在一起的,人多,组织性和纪律都特别差,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追跑打闹,觉得班里人这么多,老师也管不过来,甚至有的班干部也变得比较自私,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不管。所以,比赛时,等待演节目的同学和旁边的人小声说话,而没有节目的学生更是左顾右盼,对其他学生的表演的节目看都不看一眼。他们错误地认为,表演节目是给评委们看的,自己做什么都无所谓。可是,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是班中的一员。在这次班会中,他们本应是一位位文明的观众。而且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是评委评价班会优劣的标准之一。

事实上,我忽略了许多学生们身上存在的东西。于是,我在班里开了一次讨论会。我问学生们:结合上次的班会比赛,我们有什么地方要改进吗? ”有个同学说“我们应该尊重演节目的同学,有个同学说,我们要认真观看他们的演出。”“我们应该好好排练节目,表演时,就不会紧张了。”还有个同学说:“辅导员老师,跟您说实话吧,那次班会比赛,咱们班都排练了无数次了,我们早就看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听了同学们的话,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筷子。我先拿了一根筷子,让队里最有力气的一位同学把筷子折断,他很轻易的就折断了筷子。我又拿了两根筷子给他,他有些费劲,但还是折断了。有的同学认为我在和他们开玩笑,有些起哄。后来,我又给那个同学三根筷子让他折,他龇牙咧嘴使了半天劲,而筷子只是变弯,但是没断。我又给第四根,筷子没有变弯,接着第五根、第六根……最后折筷子的同学说:“老师,您别让我折筷子了,越多,我越折不断。”“同学们,通过折筷子,你们有什么感受么?”我问道。开始,同学是一片沉默。不一会儿,有个同学说,老师我明白了,您是想告诉让我们团结,一个人做事,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又有个同学说,老师我知道您是想让我们团结起来,因为咱们班太散了,您是想让咱们班变好。我说:“大家说得都对,可是怎么才能让咱们班团结起来呢?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制定了许多促进班级、中队更团结的规章制度。

经过这次失败的班会和班里的讨论会,我总结认为是教师没有让同学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

我那次班会失败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我没有让同学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设计班会时,里面所有的节目都是我一手包办的,没有给同学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一直是我领着他们走。对于老师给的材料也是死记硬背,根本不去理解节目中人物在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认为要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老师应该做到:

一、强化同学的的主体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儿童成才,主要决定于少年儿童自身的主观努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学的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智力、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等方面是同学发展的内因。他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取决于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同学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或学习的机器。只有唤起同学的主体意识,同学才能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要推行主体性教育,就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同学的积极意愿和合理要求,尊重和信任同学的主体设想和原创性,尊重和信任同学自己独立思考,创造轻松和谐的民主环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同学,发挥同学潜在的创新能力,从而强化同学的主体意识。

二、激发同学的主体情感

同学班会活动产生兴趣,感到快乐,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使同学快乐地投入活动中,直接关系到活动质量的高低。这次班会,同学们的表现就已经说明,他们根本不重视这次班会,认为这件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表演的成功与失败,无所谓。他们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所以在后来的讨论会上,我安排了折断筷子这件事。目的是教育同学们,要团结、要有集体荣誉感。要让同学们有这样一种意识:班荣我荣,班辱我辱。只有这样同学们才会从小处做起,一点一点的去努力,将大家的心慢慢的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队集体。

三、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班会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之一,应定位在育人的高度,从育人高度看班会活动的德育过程,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的教育过程,自觉地将同学看作是中队活动的主体。同时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同学观,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掘同学的创造性。在组织和设计主体活动时,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点,并让同学在主动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才会让同学的主体性发挥的及至。

成功的现代教育除了要尊重教育规律之外,还必须尊重同学:即尊重同学的人格,尊重同学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生活在变,一天一个样;学生在变,一拨一个样.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教育观念也要变,看,管,盯,压的生硬手段已经过时,"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没有变,但是时代已经赋予它新的内涵。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一直是我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展望21世纪,我们必须深入开展班集体主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尊重学生人格,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教育规律。立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人的潜能和天资、兴趣和才能得到空前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人的劳动和享受、生存和发展、脑力和体力得到和谐地统一。我相信,中队主体教育在新世纪教育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习是一种主体性对话实践”。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弘扬和主体地位的体现,这种主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是自主提高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方,方中雄,陈爱.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导[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4.

[2]北京市大兴区地方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小学生心理健康(下册)[M].开明出版社,2009-5.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8.

[4]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编辑王影)

上一篇:教育在中学生积极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下一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