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时间:2022-09-25 05:31:07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班级体中,班主任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在班级的组织和活动建设上,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通过班主任的导演,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管理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呢?

一、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的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在进行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起来效果还不错,本班在这一学期中连续几次被评为文明班级,班级中也没有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现象。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教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2.“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

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每六位学生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学生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3.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学生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学生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却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班主任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地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还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四、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五、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我结合重大节日和本校的活动方案,开展相应的有意义的活动。如在3月份举行“学雷锋、树新风”演讲比赛,在环保活动中举办“环保手抄报比赛”,“五一劳动节”举行“今天你休息”的主题班会,“十一”国庆节举行“我爱你,祖国妈妈”诗歌朗诵会,等等。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锻炼自己。

这一套学生自己实施、自己监督的管理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达到了班级管理的自主化和民主化,淡化了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把学生看作班级的主人,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自己选择、自己发展,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从而为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优良集体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蒋有慧主编.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9、10期.

[2]中国教育报.北京海淀区,2006年6340号.

[3]职业技术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11期.

上一篇:班级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有理数加法”的教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