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文学观形成的可能性解读

时间:2022-10-28 02:35:53

消费社会文学观形成的可能性解读

摘要:消费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从消费社会人们的体验结构这一角度出发,简析消费社会文学观形成的可能性,并浅谈其所受的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消费社会文学观;体验结构;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03-02

一、背景――消费意识形态

进入现代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且因生产的进步导致的生产力过剩,使得原有的“生产――消费”结构开始转化,由生产主导转向消费主导。同时,消费主导的概念无限扩大,影响力超越了经济领域,最终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全民消费”,“一切皆可消费”在对消费能量的不断挖掘之中,在消费社会中成为可能。审视之下,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还是以其他眼光来对目前的现象进行打量,每个人都可以发现,消费已经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我们周遭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一切原本是被认为形而上的、本己的、灵魂的、神性的存在,在消费社会中遭遇不同程度的解构,其内容被普泛为消费文化和消费物,开始在大众消费领域出现。刘小枫借用舍勒观点讲述现代人的心性品质和心性解构,也就承认了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之中,人原本的神性,灵性消散,信仰之维被删除,对于周遭世界的体验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体验结构的变化,这两个方面展示消费社会文学观形成的可能及必然性,并简单地做一些制度化因素的分析。

二、“生产者”的体验结构

所谓“对周遭世界的体验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社会对人的生存结构的重构方面。在消费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种身份的二元反差,使得人在社会系统中成为“奴隶”(生产系统的奴隶)和“主人”(生产成果的主宰者)二元性统一体。伴随着时间被机械地划分为“工作/休息”,人在这样一种时间和身份的分裂之中,对于周遭世界的理解,包括周遭的人与事,也就随之由前现代的统一状态被分裂化;被“生产/消费”系统模式化。对于系统之中的普通大众来说,最为一般也是最直观的的对世界的体验,对周遭的分析,也就被简化为“生产”和“消费”的二元及衍伸。于是置于“生产”状态之下,生产消费系统中的人就是系统中的奴隶,是销售者,出卖者和服务者。这种生活状态下的一般人,其全部依据和目的都在于能否从这种关系中取得报酬。从体验结构的角度出发,按照消费社会的逻辑,消费社会文学观形成有了产业模式的基础;进而,如果将具体生产的生活抽象为这样一种状态,那么他们普遍性的人际关系结构也就基本遵循与此,成为一种功利的状态,以互相利用,大量利用价值,从他人身上取得利益为最主要的目的。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即成为一种理性化、功利化的状态。不容置疑,消费社会文学也是在理性化、功利化的状态中生产,使生产的文学尽可能成为消费物品,被消费出去。

在消费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逻辑下,“生产者”与创作者的角色等同,“消费者”与接受者的角色等同,创作者的动机是通过文学消费的市场机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者得关注消费者的关切;使得创作者更以读者为重。

在消费社会,文学作为商品之一,必然的遵从着消费与需求的内在逻辑;消费社会文学观最关切人们缺少什么,人们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对其赞美,正如:大自然在其遭到普遍摧毁前从未受到过如此歌颂一样。人们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么,想要什么的能力开始退化,而我们(生产者)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因为缺少什么,我们(生产者)可以对其赋予意义和诠释,而那种和物质财富生产一样被工业进化了的言语的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神话(或范例),存在于现述事件中,欲望是现代人最直面的一面,于是生产者的立足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注消费者的欲望。人们有了欲望的潜在性后,对文学不再是去理解,或者是去学习其是什么,而是去希望,希望从生产者(以创作者为主)创作的作品中得到满足。例如,现代生活的各种压力,人们身体处于压抑状态,无论广告、时尚、还是大众文化,不知疲倦地提醒人们,我们只有一个身体,必须对其救赎,于是作品就开始出现对身体的颂扬;这是经典的创作者从接受者的关切转移自己的关切,甚至身体创作这一过度关注现象。同时,欲望本身也是对缺乏的关注,因为消费社会文学关注欲望本身,它成为了更多的关切之物,本来真正的关切,人生的关切转向了,反过来文学的观念也改变了。欲望的力量可以变成对可合理操作的物品/符合的要求;欲望便从实体中摆脱出来,而成为消费材料,在消费文化中也就自然成为创作素材。与之相关的性,自古以来都是最为本己,也是禁忌的存在;然而在消费社会,则是被表象化之后成为重要的消费品,时尚、广告、传媒,性无处不在。一方面通过“性”本身最原始的吸引力,吸引消费者沉迷于其中进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消费中的“性”是表象化的,次级的,虽然与性本身最为原始的吸引力存在某种联系,实际的表达却是抽象的,无伤大雅的,不会将禁忌裸的表现出来。因此,消费中的性一方面可以存在表象上被算作一种性解放,尤其在体验之中是一种话语的解放,诸多的作品中,如《红高粱》中红色的高粱酒,碧绿的高粱地,激情如火的爱情,粗犷有力的西北风格音乐与原始的性,原始的身体相得益彰,不仅使文本本身,也使得由它改编的电影成为经典。消费社会中,文学作品的创作更加坦然面对欲望,使消费成为一些群体建构自身话语权力的方式。通过消费这一行为,从而凝聚群体,标识群体,为群体自身发声,建构话语权力;如日籍作家村上春树一系列的作品都对性本质探讨,《挪威的森林》,《IQ84》性穿插作品的灵魂之中;通过作品他凝聚了与他有相同思想和精神追求的群体。

三、消费者的体验结构

消费社会的“生产――消费”机制中,用于生产的工作时间外,二元对立的身份之中,人在实际的生活空间中成为消费者的角色。迥异于“出卖自身为得到报酬的奴隶”的身份,人在消费机制中又被编码为“消费的被俘虏者”,“消费的主体”甚至上帝。生产过剩以及物的丰盛时代的事实,使得人在现象层面通过消费行为成为了消费系统的主宰。按照这一消费模式的逻辑,消费社会文学观必然重视接受者,因为只有产生了接受,创作者的创作才具有意义,于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便在消费文学中盛行。继而,文学进入文学消费的市场竞争和争夺中,需要占有市场的份额,为更多的赢得市场的份额,自然而然的进入迎合市场体制之中。

同时,波德里亚提出“消费社会带来的一个体验的变化则来自于泛消费化”。消费概念的普泛化成为当代最显著的社会特征,侵入了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一切皆可消费”的提法现代看来已不再是耸人听闻,因为在消费时代一切都被消费编码化。同时,这种泛消费化的体验进入消费社会文化的体验,正如政治在传统社会中与消费并无直接干涉,然而在当下,却因为关联经济,从而被人们以消费的方式侵入其中。文学亦然,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现象时最为鲜明的一个例子,通过付费阅读形成网络文学自身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读者和作者的互动的往上升,即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经济利益的平系更紧密。

艺术文学成为商品和主体作为欲望的主体是一个双向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学观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在消费社会,艺术文学作为商品之一种,进入市场机制。艺术文学商品自身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这一变化新就新在艺术文学心悦诚服的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文学宣布放弃自律性,并且以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因此它们有意的迎合并出受众的感望,而另一方面,感望被张扬起的主体在潜在的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倾向的同时,也被艺术所塑造着。现代性自律主体受到质的冲击,无论是启蒙的精英还是崇尚文学自律自创的艺术家,都越来越让位于大众。新兴的文化人已呈现出于艺术作为商品的文化产业的融合状态,他们坦然得认可并融入文化工业的整个运作机制之中。人的感望就这样被如此充分的表达出来,人的身体被前所未有的展示出来;文学创作的主旨不在是追求人的净化或沉思这一单一主导,而是变得多元,创作可以为了影视目的,玄幻效果,快乐原则等。

消费社会的文学观是(创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接受者)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是社会历史发展,其中经济因素的作用尤甚,使得传统的文学观念道德动荡,文学市场形成的条件下,读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变得至关重要,甚至谄媚于读者。但是也应该认识到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尽管有市场经济的影响,可文学创作的自主性仍然存在,应当有效巧妙地利用市场推广提高作品的质量。这是由市场竞技体制的制度化带来的必然性:文学观的良性变化和文学创作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毕业之际话赠言 下一篇:曹三长写意花鸟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