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探析

时间:2022-10-23 01:09:31

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探析

摘 要:本文从中职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视角,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析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得出三个结论:中职生认为掌握专业技能和学习理论知识同等重要,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影响,中职生能清醒认识就业形势但对发展前景模糊。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中职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职 素质教育 调查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从2007年起,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规范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完善素质教育手段、试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入手,逐步形成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学校《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设计了《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调查问卷》,分别对在校生、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开展抽样调查。本文对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从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视角,对中职学校针对中职学生开展的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评价,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抽样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总人数为1000人,其中顶岗实习生占70%,毕业生占30%,问卷回收率73%。

顶岗实习生即为中职校三年级学生。所谓顶岗实习,是将学生安排在企业的某一实际工作岗位上,由企业人员指导学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企业效益;同时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完成学校的实习教学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综合检验。顶岗实习生调查实际回收问卷数为443份。

毕业生的调查对象,我们抽取了工作年限满一年及以上者,工作相对稳定的学生。实际参与人数287人。

1.2问卷调查

由于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工作地点比较分散,我们着重在成都市及周边城市选择了几个点开展调查。其地域环境相差不大,参与调查学生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生活环境、继续教育环境等都比较近似,使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进行对比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通过调查,对问卷的归类整理分析,形成如下总体评价。

2.1中职生对学校实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有较高的认同,对掌握专业技能和学习理论知识,认为二者同等重要。

(1)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对实际工作是否合适”的选项,“适合”与“不合适”各占40% ,20%的学生选择了“无影响”。这说明,学校开设的课程对学生工作有帮助,但与实际工作也有脱节。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只能学习一些很基本的专业技能,有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学习和掌握,所以有较高比例的学生选择了“不合适”。

(2)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注重什么”选项的选择,有57%的学生选择“理实结合理论偏轻”,33%的学生选择“理实结合理论偏重”,只有10%的学生选择“只注重动手”,对于“只注重理论”选项无学生选择。我们经常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理论知识很有必要。

(3)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必要性”的选择,“很有必要”占73% ,“没有必要”7%,“无所谓”20%。这反映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

(4)对“开展形势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否必要”的调查中,认为“很有必要”70%,“没有必要”10 %,“无所谓”20%。这反映出中职生的心智成熟,关心时事政治,具有政治信仰和理想。

(5)在“音乐、美术课对中职生有用吗”的调查中,有57%的学生认为“很有用”,认为“无所谓”30%,有13%认为“没有必要”。

我们通常认为,中职教育应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教学应重实践轻理论。但从上述五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毕业生和顶岗实习生看来,理实同等重要。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仅要开设专业课程,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形势教育等课程仍很必要。

2.2中职生普遍认为,学校的人文环境、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影响。

(1)在“职校学习对你工作帮助较大的是什么”的选项中,43%的学生选择“好习惯”,“好品格”23%,“专业技能”27%,“文化知识”7%。这说明学校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他们一生都受用的一笔财富。

(2)对“课外活动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选择结果:“各类文体活动”70%,“各类兴趣小组”13%,“上网”12%,“上图书馆”5%。这说明大多数中职生比较活跃,喜欢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学校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很有必要。

(3)对“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对你参加工作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方面”的回答,43%是“参加技能训练”,有27%“参加社团活动”, “担任学生干部”的有20%,也有10%愿意参加“班主任等的思想教育”。说明学生希望在校期间的活动以提高能力为主。

(4)对“在校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的回答,43%的学生认为是“环境”,30%认为是“班主任”,回答是“同学”的占17% ,是“任课老师”的占10% 。这说明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5)在“如果重新入学,你有什么样的希望”的选项中,67%认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17%认为“尽力使自己思想成熟”,16%认为“珍惜在校时光”,没有学生愿意“和以前一样”。

(6)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看法,认为应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占43%,应该实行“军事化管理”占33% ,对“封闭式管理”模式只有13% 认同,有11%认为可实行“开放式管理”。 这个选项结果,应当引起我们对我校目前正实施的封闭式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新思考。

(7)对“在校生应培养什么素质”的回答,“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57%,“社会适应能力”27%,“动手能力”7%,“吃苦耐劳精神”9%,还有2%的选择了“其他,如待人接物、礼仪,自理、自制、自控、自强意识,身体素质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仍然是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8)对“中职教育应偏重课堂学习还是素质拓展”的回答,“两者并重”80%,“重素质、轻学习”17%,没有学生选择“重学习、轻素质”,应偏重“其他”方面的占3%。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很理性的。

(9)对“在校期间最值得怀念的是什么”的回答,“同学情谊” 43%,“师生友谊”47%,也就是说90%的学生选择了人际关系,较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10%选择“学校环境”。

中职生的年龄大多数处在15-18岁,正值青春期,是他们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中职校的教育管理,对其习惯养成、性格形成、生活态度、职业思想等等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看法,但学校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以拓展素质为主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人性化的师生交流方式等,都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毕业后仍然对学校充满无限怀念。

2.3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中职生有清醒的认识;但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还有些模糊。

(1)对“中职生应具备哪些竞争优势”的调查,“吃苦耐劳” 为47%,“较好的动手能力”30%,“较高的综合素质”13%,“优秀的成绩”10%。毕业生和顶岗实习生,在工作岗位上受到职业岗位要求的约束和职业环境的熏陶,认为职业能力中吃苦耐劳和动手能力是关键能力。

(2)对“当前就业形势难易”的判断,认为“困难”有50 %,“容易”23%,认为“不好说”有27%。目前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生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

(3)对“在校生开展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的调查,60%认为“非常重要”,有33%的认为“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占7%。

(4)对“用人单位看重学生哪些素质”的调查中,选“为人品质”的37% ,另外,“专业技术能力”33%,“能说会道”20%,“写作能力”3%,“仪态仪表”3%,“计算机操作能力”7%。品质和专业能力仍是首要。

(5)“对中职生的社会发展前景的评价”看法的调查,有37%认为是“好”,有30%为“一般”,也有33%认为“不好说”。可以看出,大致各占约30%,也就是说,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还看不清晰。

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中职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逐渐被企业接纳,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4%以上。但到了工作岗位后,多数中职生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线的技术工作,处在最基层。虽然顶岗实习了一年或工作了一两年,学生仍看不到发展前景。

3.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3.1问题分析

通过对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看出,我校目前实施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理实并重的问题。目前,学校在教学中推行重实践轻理论的要求。这个教学要求是基于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理论知识难度大的基本判断而作出的。而在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两者并重”,这说明中职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需求。

(2)课堂内外并重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占学生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课外素质拓展是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培养能力、发展特长、适应环境的重要形式。但二者并重,学校难以兼顾。

(3)眼前与长远并重的问题。一般中职学生经过三年的中职教育,取得中专学历,大多数就业,少数继续深造。中专学历和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3.2对策建议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或建议。

3.2.1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实结合。

“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和技能,后一年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三年中各有侧重。第一学年,学校可加重基础课程的安排,以夯实基础为主;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在专业技能学习站学习专业课程,以夯实专业技能为主;第三学年,学生主要培养实践技能,以实现校企“零距离”的目标为主,最终实现理实结合。

3.2.2课内课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不论课内还是课外,都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课堂。对于较薄弱的第二课堂,学校可通过设立讲坛、开设专题讲座、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开设素质教育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将课外素质教育阵地建立起来,使第二课堂进入一日常规。用常规教育的手段丰富素质教育内容,使课内课外统筹协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2.3多学制并存的学习模式,可提高中职生的学历层次。

多学制并存,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完成中职学习教学计划的同时,可通过继续教育方式学习同专业专科层次的课程。只要专业相同,学习内容有很多是相近的,有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信心。

学生对发展前景模糊不清,是因为他们的积淀不够,学生需要知识的积淀和能力的积淀。知识的积淀可通过继续教育解决,能力的积淀可在工作中实现。多学制并存的学习模式,可提高中职生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高勋.高职大专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调查报告,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上一篇:公路建设中增值税问题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关于加强劳动关系管理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