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点解析

时间:2022-10-11 12:04:45

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点解析

【摘要】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并不在于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而是能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稳定就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切实有效地规范基层劳动关系,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稳定就业的社会环境,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从灵活就业到稳定就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地方院校 毕业生 稳定就业 难点解析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那么,地方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究竟怎么样?主要存在哪些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就此方面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将有助于引导有关方面的认识,对解决地方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通过电话和网络对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届毕业生进行了两年的跟踪调查。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在2007年共有毕业生255人,到2009年底,16人被招录为国家公务员,50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52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26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人下到基层担任村官,3人参加了西部计划等志愿服务,5人自主创业,98人灵活就业(指有就业岗位,但由于各种原因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人待业(生病),因其他原因没有就业的有2人。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态度是积极的,心情是迫切的,都曾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岗位。绝大多数学生就业期望值并不高,他们认为理想的工作是岗位稳定、工作时间规律、不经常加班,享受基本的劳动保障待遇,收入能保证基本生活。在职业价值的选择上多数学生比较务实,他们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面对就业压力,多数学生不愿再给家庭增加负担,表现出了应有的理性与成熟。

不难理解,地方院校毕业生找到一个就业岗位并不难,所谓“就业难”是难在稳定就业上。两年来,几乎所有毕业生都有工作可做,但是没有实现稳定就业的学生较多,在就业的学生中灵活就业人数占了近40%。他们与用人单位没有任何协议和合同,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就业情况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成为失业者。灵活就业大学生群体的状况,不仅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到其家庭和社会,也增加了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地方院校大学生稳定就业的难点分析

造成地方院校毕业生未能实现稳定就业的原因很多,就我们跟踪调查的现实情况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依然不适应学生稳定就业的需要。地方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果一所高校的许多毕业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稳定就业,那么这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自然会受到社会质疑。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就业难”中的一些问题归结为学生本身,诸如大学生综合素质低、缺乏理性就业预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无疑,现实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但是,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些地方院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一些院校盲目追求办学层次,对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科学定位,例如,许多地方院校并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向培养实用型人才转变,仍然采用“研究型”和“理论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的调查中,当问及“我们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还有哪些不足”时,许多学生反映,“一些课程学了没用,一些知识学了不会用”。有5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优势是“理论基础较扎实”,但“实践能力”处于劣势状态。由于实际工作能力不适应岗位工作要求而导致灵活就业的人数占灵活就业总人数的36%。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的个性较强,经不起挫折,更不用说误解了。比如,有个学生发来邮件说:“无论我多么努力,永远得不到表扬,永远是无休止的指责。”这个昔日在校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多次跳槽。尽管这只是个案,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学生“做人”能力培养的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近80%学生反映自己毕业时对“工作”处于朦胧状态,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单位,多数学生是凭想象和感觉去寻找工作。虽然许多院校都采取不同形式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是,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居多,缺乏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毕业生不能与社会进行有效对接,这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是学校教育和教学问题,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是目前一些地方院校的通病。

基层单位劳动关系不规范加剧了稳定就业的“难”度。调查结果显示,在签订劳动合同的52人中,用人单位只签订短期(3年以下)合同的27人,占52%;签订3至5年劳动合同的23人,占44%;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仅2人,占4%。签订短期合同的学生虽然有了基本的就业保障,但仍然存在就业不稳定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在灵活就业的98人中,除了7名学生认为工作单位不体面或不打算长干自己不愿意开用工证明以外,有79人用人单位不给出具用工证明,有12人还在试用期。

我们了解到,不能出具就业证明的大多数用人单位多以实习期、见习期为由,规避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我国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学生们难道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大部分学生担心那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失去来之不易的就业岗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拥有120多名员工(管理人员20多名,工人100多名)的私营企业,竟没有与员工签订一份合同。劳动关系不规范使大学生和企业双方都处于“两难”的境地。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们说,他们并不是一定要当公务员,也不是一定要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现在许多“好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只要有基本保障,许多学生也愿意到基层磨练自己。但现实的情况是,越是基层,越是小单位,劳动关系越不稳定,自己的合法权益越不能得到保障。不同层次就业待遇相差太大,这是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真实原因,也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持续升温,大学毕业生“好高骛远”的现实原因。

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这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微观层面的因素。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是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关键。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关键。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就是培养目标问题。《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地方院校必须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社会有各行各业,高等学校自然设置不同学科专业,关键是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实际能力。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稳定就业,避免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结构,面向基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和通用的做事能力。其次,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培养方式方法问题。尽管近年来许多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培养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教学内容刻板、教学方法单一仍然是地方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要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起,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际运用;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下指导;既要重视课程教学,也要重视综合训练;既要完善实践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独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积累工作经验;既要重视学科知识的考核,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测评;既要把学生“送出去”,也要使学生“稳得住”。着实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素养,以适应毕业生稳定就业的需要。

规范基层劳动关系是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保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和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就业市场还处在完善阶段,实现大学生稳定就业不能仅靠市场本身,还需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履行公共职能。首先,要制订相应的细则,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已有政策法规与就业保障现实情况的衔接工作,强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其次,要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采取有效手段,对就业市场的用人行为进行监察监管,严厉惩处用人单位在与大学生确立劳动关系、落实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消除目前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稳定就业的社会环境。

总之,要从根本上实现地方院校毕业生从灵活就业到稳定就业的良性循环,既需要学校教育创新给学生插上到基层工作的“翅膀”,也需要规范基层单位劳动关系,减少毕业生的生活风险和后顾之忧,使地方院校毕业生敢于、乐于在基层稳定就业。(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困境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