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现况解析

时间:2022-10-21 05:56:16

地方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现况解析

一、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性别构成情况

从事采掘业和建筑业的被调查企业中农民工居多,人员流动较为频繁。调查资料显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中,大学专科以上从业人员占18.6%,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占调查总体的近五成(56.1%),低学历群体比例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占25.3%。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私营企业发挥作用。2009年,私营企业人均月收入2015元。其中,第一产业人均月收入1655元,低于平均水平360元;第二产业人均月收入2063元,高于平均水平48元;第三产业人均月收入1983元,低于平均水平32元。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收入较低,第二产业拉高了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收入的整体水平。从行业分类看,人均月收入占前三位的依次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为2834元、2221元、2159元。

二、黑龙江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特点

(一)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

从调查基层库看,我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较少,占4.5%。私营企业规模化发展程度不够,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较多,从业人员100人以上企业数量不多。在10人以下企业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且分布不均衡,阻碍私营企业的全面发展。私营企业数量多但平均用工规模较小。

(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差异化

1.规模大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相对稳定。由于规模大、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有相对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从业人员保障机制,即使生产处于淡季,他们也给保证闲业技能工人的基本生活费,因此其从业人员相对稳定。从而更加具有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实力注重人才培养,有意愿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行业内有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现在的从业人员远比注册时的从业人员“膨胀”得多。2.小微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在一些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小微型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在外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内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其能够雇佣的从业人员生产技能和文化水平偏低、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意识差、人员流动大。特别是10人以下从业人员的私营企业,企业稳定性较差,其从业人员变动更为频繁。黑龙江省一些小型建筑、装饰类、机电安装类施工企业有一些时靠个别技术员支撑,有工程时临时招集农民工进行施工的形式;一些企业实际从业人员数与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企业注册从业人员数有较大的出入。这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企业和人员撤离等情况,很多企业只留下1、2个人员留守,但企业每年年检,表面上企业有许多从业人员,但实际上企业已不在经营,这些企业存在从业人员“泡沫”现象。

(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

当前,受经营条件、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私营企业从业最多的仍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而且,行业结构在不断调整,随着广大私营企业主的政策、技术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猎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渠道不断拓宽,私营企业主的市场搏击力度增强,基本能够形成适销对路、资金运转正常的格局,大大提高了业主的积极性。私营企业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三、结论和对策

(一)努力改善私营企业发展环境

一些私营企业主对目前存在的行业准入、经营税赋、行政收费等方面希望有所改变,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工作来打破垄断、规范各项行政收费、降低税赋款,以减轻经营压力,增加经营收益。

(二)完善私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在质量抽查中我们看到,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扩大,私营企业主对企业的管理更加重视。但企业主个人仍处于管理的中心位置,一切都凭个人决断仍是私营企业管理的主流。由于私营企业资本、投资收益和风险高度集中于企业主本人,私企业主不但握有决策权,还都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具体管理方法越复杂、越专业化,决策的要求也越高。在小微型企业,企业主的个人魅力决定了“个人决断”式内部管理的成败,对企业的成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努力提高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现实的私营企业管理中,一些私营企业业主感慨“找不到可信的管理者,不敢贸然聘用职业经理人员。”这说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制度,在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为了发展私营企业,要加强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和法律,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护航。另一方面,大多数私营企业普通从业人员工作的经济诉求占主要地位,导致就业的流动性大;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应该发挥社会舆论和企业文化的作用。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同时加大对非公有制单位的扩面征缴力度。失业保险制度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上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使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为促进私营企业就业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为了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我们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保险政策,进一步关注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增加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邓永辉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一篇:医院退休返聘制度的体会 下一篇:模块化教育在施工技术训练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