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时间:2022-10-08 11:39:59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儿童在学习中快乐地生活,也能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这就使得老师在课前要积极地去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让抽象变为具体,让无味变为生动,让畏惧变为亲切,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原动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把课堂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再现出来,将学生思维引入具体情境,以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多种手段营造情境,也可以进行平等谈话、小游戏、小制作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背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例如在“平均分”教学中,师: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桃子。有一天,猴王带了12个大小一样的桃子准备分给三只小猴子吃。要体现公平原则,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猴王出出主意吗?这时候,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为猴王解决这个大难题。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急于探索其中的数学奥妙。

二、主动提问,启发思考

求知欲是儿童思维的原动力。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在人民币教学中,请一名学生来当顾客,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一支钢笔,售货员没有零钱找给他,由此创设一个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境,然后让售货员自己去想办法。师:你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现在想不想让同学们帮你去解决呢?各小组的组长可以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组织大家交流兑换的方法。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之间及人民币与货物之间可以等价兑换,也让他们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应如何解决,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鼓励超前,培养能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一)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有利于教学目的实现。必须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循序渐进,这正是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例:在连加教学中:师:明明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明明在干什么呢?再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投影出示5只小鸡)

生:5只。

师:跑来几只小鸡?(屏幕演示跑来了2只小鸡)根据你所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你们能根据这个数学问题列式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

师:看,又跑来了几只小鸡?(屏幕演示又跑来了1只小鸡)谁能向大家叙述一下整幅图的图意,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师:那怎么列式,你们会吗?

四、分层激励,体现成功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老师给予不同程度的鼓励,学生有了成功的情感体验,自己学习的目标便顺利完成。

另外,在情景教学中注意活而不乱。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不能忽视思维的规范性,规范的审题,规范的语言叙述,规范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发展交流的能力。

总之,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让儿童在学习中快乐成长,不被题海所淹没,我们就更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宽广而又贴近生活的最适宜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开拓创新的有用之才。

上一篇:语文教学要树立适应发展需要的新理念 下一篇:课堂引入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