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情境构成戏剧性

时间:2022-05-07 07:14:53

规定情境构成戏剧性

任何一部戏剧都不能缺少戏剧性,戏剧性弱或者是没有,它就不能吸引观众,不能存活于舞台之上。而规定情境构成了戏剧性,规定情境是戏剧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了规定情境也就没有戏剧。“规定情境”——这是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作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在创作时演员要注意的一切。“规定情境”也和‘假使’一样,是一种假定,是‘想象’虚构。它们的来历都一样:‘规定情境’就是‘假使’,另一个是假定的补充(‘规定情境’)。

(一)剧本内容的规定情境

剧本内容的规定情境,按斯塔尼斯拉夫斯基对规定情境的定义,又可以分为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外部指的就是剧本所交代的时间、地点、时间、人物关系等等。它是演员表演必须表现的主要内容,是演员创造角色不可缺少的依据,有了外部的支持,就有了演员对于角色的内部认识,包括角色的动作、语言、心理状态、舞台调度、背景等等补充认识。例如我在大二时饰演桥田寿贺子话剧《结婚》中警察时,在塑造人物角色的过程中,刚开始无从下手,因为这个角色出场不多,自己刚开始并没有严格依照剧本的规定情境以及人物性格去理解角色,只是单纯的给自己台词上加以处理,想以搞笑、轻松的形体语言去吸引观众,后来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启发,查看了那个时代日本社会的图片和资料,使我对那个时代日本的经济、物质、生活状况有了新的认识,我给警察写了多个人物小传,之所以写多个,是为了寻找最符合这个人物在《结婚》这样一个规定情境下适合他的年龄、出身、地位、心理,从而在舞台上呈现符合人物性格的动作、语言。通过总结和分析,在以后的排练中,就没有像以前用自己的设想去演了。从这里看出,演员的行动确实来自对于规定情境的细致分析。

(二)现实中的规定情境

现实内容中的规定情境,指的就是演出场地、舞美、灯光、音响、布景、服装、道具等等。这些因素是演出时客观存在的,它们对于台上演员的表演同样起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往往我们会注意到当剧中人物出现大段独白,或者当剧情发展到高潮时,会有音乐推进,一束或几束追光打在舞台上,例如,霍达的《红尘》中最后一场中德子媳妇自杀前的大段独白,前者表演是一个演员在一个空旷的舞台上,灯光全开,进行无实物表演,而后者则是一束追光打到演员身上,音乐慢慢推进,演员在处理台词的时候在辅以各种小道具,显而易见,后者的渲染效果更佳,不仅能够刺激台上演员感情的释放,也可以使观众为剧中人物凄惨的结局而叹息。反之,倘若现实中的规定情境处理不好,就会破坏台上演员的表演。

(三)规定情境制约演员戏剧动作

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戏剧行动是表演的基础。来源于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不同人来饰演同一个角色,显然会有着不同的诠释方式和理解,但是其多种多样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法都受着同一个因素的制约,这就是规定情境。规定情境制约着角色的性格、语言、形象和戏剧动作,演员要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符合规定情境,剧情的发展、舞台生活的节奏、氛围以及一切与戏剧动作所相关的范畴都必然受到规定情境的制约。演员行动的三要素: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这三个要素也是受规定情境的制约的。规定情境告诉演员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要做什么、说什么才能够符合我的人物角色,从而调动演员的内心潜台词、思考过程、形体调度以及语言行动。因为规定情境的不同,同一句台词而产生的调度、刺激、情感都是不同的。

吴卫民教授在他的《戏剧本质新论》中提出,每部戏剧都必须有戏剧性的构成——规定情境。规定情境强,则戏剧性强;反之,则戏剧性弱或没有戏剧性。规定情境决定冲突、决定激变、决定人物动作、决定整个戏剧行动并赋予它们戏剧性。掌握了情境构成的奥秘,便掌握了戏剧性的大部分奥秘。

(四)规定情境来

源于生活的积累和知识的沉淀

我们在观看同一出戏剧时,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带来的剧场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因为对于规定情境的理解和应用不同而导致的。那么演员到底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把握好舞台规定情境呢?首先是离不开对生活的积累。舞台规定情境是生活情境的高度凝练浓缩,它的来源和基础就是生活。比如:演员在通过梳理剧本中的规定情景,进行排练的时候,演员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知识、经验。如果演员对于自己的生活的知识、经验积累不够的话,会直接影响创作,对创作造成障碍。所以演员认识、理解和把握规定情景离不开对生活的积累。

规定情境是创造角色的基础,没有规定情境就没有戏剧艺术。演员对于规定情境的认识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和知识的沉淀,演员对于规定情境的理解和呈现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所以,规定情境的运用不仅是演员创作任务的起点,同时又是创作过程的顶点和终点。

上一篇:新批评理论对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的诠释 下一篇:浅谈提高音乐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