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时间:2022-10-07 06:25:4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摘 要】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又是一种文化的教学。如何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传授汉语言知识,训练汉语言语技能,从语言的角度来宣传中华文化,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 文化;语音;词汇;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的特性。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相依存、无法截然分开的整体,恰如一张纸的两面,谁也离不了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汉语言各组成要素中处处都闪现着汉文化的色彩。

一、汉语语音中的文化积淀

任何民族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一定的结构系统,如汉语的声、韵、调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人天生就很明确的,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因此,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除了在发音生理上有一个转变与适应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接受汉语语音系统方面的社会规约。后者自然属于跨文化的问题。

首先,从音节构成要素来看,在汉语里,每一个音节必须至少要有韵母和声调两大要素,声母一般也是必要的,但有时可以不需要。每个音节中音素的数量最多为四个,其中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汉语音节的这些结构特点,使得它们发音响亮,长度相对一致,便于人们创造出节奏性很强的语言表达形式。

其次,从汉语音律的角度来说,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现代汉语词汇里多是双音节词语:眼睛、衣服、饮料、房产、人大、通货……。人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也在时时注意调整音节。人们从不说“进行改”或者“进行革”,而是说“进行改革”,因为“进行”要求带双音节动词作为它的后续成分。“朗诵诗歌”怎么听也要比“朗诵诗”顺耳得多。就连电视台播出节目的栏目名也多是两两相对的四音节形式:新闻联播、正大综艺、曲苑杂坛、军事天地……。这些以双音节词为基础的四音节表达形式在语音上成双成对,念起来节奏匀称,十分上口,的确很好地体现了汉语音律的主要特征。

二、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蕴

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是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词汇的发展与使用,所以词汇不仅说明各种事物,也蕴含着民族传统、哲学精神、道德信仰等文化因素。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1.汉语语词的最基本的构造形式与汉文化。汉语词的最基本的构造形式就是集声、韵、调于一体的单个音节,它的书写形式就是一个汉字。一个单字,既可以是一个词,同时又可以跟别的单字共同组成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词。古人在谈到语言的问题时常常以“字”为单位,“夫人立言,因字生句,集句成章,……”(《文心雕龙・章句》)。现代口语里也有“吐字不清”、“咬文嚼字”的说法,意思都是说“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这样一种语词构造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外国人学汉语,需要使他们首先树立“字”的观念,即绝大多数汉字都能独立地表达一定意义的观念。这种观念既是语言的,也是文化的。

2.汉语词的单双音形式变化与文化意义内涵的变化。在现代汉语里,词的普遍形式是双音节。汉语里的双音节词,除少数音译的外来词不能从单字的意义上进行分析之外,绝大多数词里的单字都表达一定的意义,都可作意义分析。因此,外国人学汉语,不仅需要了解双音节词的整体意义,还需要了解双音节词中的单字的意义,否则不能透彻地理解汉语的词义,在使用的时候也常常出错。例如:有的外国学生造出的句子说:“王家庭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我。”正确的表达应该是:“王家有五口人……。”或者说:“姓王的这个家庭有五口人……。”为什么要这样去表达?这里既有语词形式选用的问题,也有文化的问题。像“家庭”这个词,笼统地说它的意义是指:包括父母、子女或其他在一起生活的亲属在内的、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相当于英文单词family,汉语教科书里一般都这样翻译。可是在汉语里,“家庭”中的“家”和“庭”都有自己的一定的意义。“家”既是“家庭”这个词里边的一个语素,同时它也可以是一个单音节词,“家”的本义是家畜(豕)的居处,后引申为人的居处。“家庭”里的“庭”字,在现代汉语里虽然不作单音节词使用,但它仍有意义,它意义是指堂阶之前门屏之内的那块空地,是中国传统的、封闭式的住宅建筑文化现象的反映。

3.汉语词的构造形式与概念表达方式。从汉语双音节词的构造形式上,有时还能清楚的观察到汉民族表达概念的方式,而概念表达方式又反映了一定的思维活动方式。例如:“树冠”、“树梢”、“树枝”、“树叶”、“树干”、“树根,……。“树”字表达的是事物的整体概念,意义比较抽象,“冠”、“梢”、“枝”……表达的是事物局部特征的概念。先整体、后局部,这是汉民族成员在构造语词、表达概念时的一种思维活动方式。又如:“松树”、“柳树”、“槐树”、“榆树”……是对具体物种概念的表达,而“松”、“柳”、“槐”、“榆”……是物种的名称,“树”是事物的实质,先名称后实质地进行表达,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模式。由此可见,一种语言的语词构造形式跟该民族的思维活动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的反映。

三、汉语语法中的文化习惯

民族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有些共同的因素,同时也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反映出本民族思维等方面的某些特点对本族语的深刻影响,汉语也不例外。例如汉语语序的安排就带有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明显痕迹。写一个信封,地址从大写到小:省市县区(乡)街道(村)门牌号码;完整地表示一个时间,可以先从“年”说起,依次往下一级单位说下去,一直说到事件或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如果说话人觉得有必要,“那一刻”甚至可以精确到秒。这正是汉民族思维特性在汉语语法中的具体体现:观察一个事物或者思考一个问题,先从该事物或问题的整体着眼,再到局部,即从大到小、由远及近。汉语句中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也反映了这一点。例如:我们浏览了中国的三个美丽城市。用英语说就是:We toured three beautiful Chinese cities。在英语中,表示整体的修饰语“Chinese”从汉语中多项定语的第一项变成了最后一项。汉语中有很多主题句,任何名词都可以带上某种话题标记(停顿或助词之类)成为一个话题,出现在句首,然后把这个话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说明。下面这些句子都属于这种情况:

(1)这种糕点,我吃过,你吃过,大家都吃过。

(2)猪肉五块钱一斤。

(3)对外汉语教学我没有搞过。

汉语句子这种重话题的特点,同样也是源于我们上面提到过的汉民族思维特性的。正因为如此,汉语中才有主谓谓语句这种印欧语中一般没有的句子形式。英美留学生普遍感到汉语里带补语的句式难学,究其原因,就与英美学生不了解汉民族思维特性有关,即在表述一个行为动作时,中国人关注的是那个行为动作已经或可能导致的结果或变化。

上述种种都表明,文化特性是始终渗透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要素中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将这些文化特性置之不理。相反,为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时时通过汉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来进行语言知识的解释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言语技能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2]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3]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耿冰,(1981.10-),讲师,任职于郑州轻工业学院

上一篇:新媒体艺术的另一面 下一篇:试论蒙古舞蹈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