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9-19 06:58:5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要: 教外国人学汉语,从教学内容上说,一般包括五个方面: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字教学和文化教学。其中以词汇教学最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对外汉语词汇学的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重要性主要方法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一般认为包括五个方面: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字教学和文化教学。但从语言习得的过程上讲,这几个方面并非同等重要。语音教学主要在初期,基础阶段,是今后漫长学习的“前奏”。语法教学是一个难点,对外国学生来说,汉语的语法规则是最难把握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最好用最简单明了的目的语给外国学生讲解目的语的各种语法。至于文字教学,对于日韩学生和欧美学生困难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而文化教学可以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这五个方面中,以词汇教学最为重要,词汇集语音、语义、语法和文化于一体。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信息传达的很少,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信息也不能传达。由此可见,任何一项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都必须以词汇为基础。另外,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语义主要体现在词汇中,而且词汇下可分解为语素,上可发展成短语、句子。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方法

词汇是语言中最富活力和具张力的部分,也是传载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按照桂诗春等专家的论述,词汇量和语言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词汇量大的人不一定语言水平高,但是语言水平高的人都有较大词汇量。一个外国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汉语水平,也对他汉语表达的合适度和得体度有很大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让外国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掌握汉语词汇,从而顺畅地用汉语交流。

笔者在对现代汉语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谈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1.整体法

整体法即对词汇进行整体释义,不作内部分析。

(1)利用实体事物、动作手势或图片等来解释词语的意义

实体事物主要用于理解自然界或人们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这类词语很多,如各种水果,不同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品等,可以直接将实物或其图片带入课堂,向学生展示。至于一些简单的动词则可以方便地用跳、摇头、举手等动作、身势及手势向学生解释。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形象,能让学生直观地掌握词义。

(2)通过翻译(母语和目的语的转换)解释词语的意义

以英语为例,它与多数汉语词汇并非一一对应,在语用、用法、搭配等方面有所区别。但有部分抽象词汇,它们对应得非常规范,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向学生解释。如:“哲学”、“历史”、“宗教”等,“虽然”、“但是”等关联词。

(3)利用同义词、反义词的词义对比性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利用它们的语义联系向学生解释新词的意义,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词义。如:“巾帼”指的是“妇女”;“诞辰”就是“生日”(书面语风格);“优异”近似于“优良”;“高”的反义词是“矮”,“细”的反义词是“粗”。

(4)通过比较区别词义的异同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这是一种通过词义、词性、用法等的对比来进一步明确词汇的使用范围的词汇教学法。如:“鼓励”――“怂恿”、“吸引”――“勾引”,它们每组的基本理性意义接近,词性相同,用法搭配相同,只是褒贬义不同,前者褒义,后者贬义。再如:“刚刚”和“刚才”,它们词义相同,但词性和用法不同。前者是副词,用于主语后动词前,如:我刚刚上完课。后者是表示时间的名词,用于主语前,如:刚才,他来找过你。

2.分析法

(1)利用构词法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通过分析词的内部构成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使用要求。笔者就汉语合成词的三种构词形式(复合、重叠、派生)讨论此种分析释义的词汇教学法。

如复合词中“结婚”和“毕业”,它们都是动宾型的复合词,本身词语可以理解为动词(结、毕)+宾语(婚、业)的支配式合成词。所以后面不可再带宾语,如:结婚谁;毕业学校,这两句就是错的,而应该说:和(与)谁结婚;从学校毕业。再如:复合词中“雪白”、“冰凉”、“笔直”等是偏正型的形容词。前一个词根(雪、冰、笔)修饰后一个词根(白、凉、直),强调后一个词根的程度。所以此类形容词不可再加程度副词,如:很(非常)雪白(冰凉、笔直),这些是错的。

再看重叠式的形容词,如:“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干干净净”、“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等本身就是程度或语气的加强,所以它们也不可再加程度副词。还有重叠式动词,如:“开心开心”、“高兴高兴”、“热闹热闹”、“研究研究”、“想想”等表示动作的尝试性或反复进行。其中一些与重叠式的形容词很相似,只是重叠方式不同。所以可再辅以例句让外国学生进一步分清它们的不同用法。如:我们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必须用形容词的重叠);他们在搞新年聚会;我们也去热闹热闹吧(必须用动词的重叠)。

汉语中还有一类词是由词根附加词缀构成,如:“零距离”、“零利润”、“零增长”等,其中的“零”表示无、没有。“汉语热”、“出国热”、“文凭热”等,其中的“热”表示受欢迎。“美化”、“同化”、“绿化”、“科学化”等,其中的“化”表示转变成前面的形容词或名词所指的某种性质或状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若主要向外国学生指明诸如上述的词缀的意义和功能,就不难让其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

(2)利用理据分析释义法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不少汉语的词汇都有其产生的理据。这有助于中高级阶段的外国学生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淡化词汇的陌生感。如:“猫腻”一词。所谓“猫腻”,指猫排泄粪便后就用碎屑或松软的泥土覆盖埋藏起来,现在用来形容一件事有水分、不真实,泛指一切见不得光、偷偷摸摸、躲躲藏藏的事情。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上,由于这个阶段的外国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基础,因此,可以用他们已知的汉语词汇来解释一些新词汇的理据,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这类新词汇。

3.虚词教学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虚词,这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个难点。要使外国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同义虚词的对比

汉语中有大量的虚词,更有许多的同义虚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同义或近义的虚词放在一起比较辨析。如:“常常”和“往往”,前者可用于主观意愿,也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后者不用于主观意愿,也不能用于将来的事情;“又”和“再”,前者表已然(已经发生的事情),后者表未然(未发生的事情);“关于”和“对于”,作状语时,前者只用在主语前,后者用在主语前后均可;“被”、“给”和“叫”、“让”,它们都可表示被动,例如:他被(给、叫、让)老师批评了。但“被”和“给”后面的“老师”可省略,而“叫”和“让”后面的“老师”不可省略。

(2)利用意义相对的虚词的对比

把意义相对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语法意义和使用方法,如:“把”和“被”。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例句向学生展示前者表主动,后者表被动,如:“他把玻璃杯打碎了。”“玻璃杯被他打碎了。”

(3)利用有无虚词的句子的对比

把包含有这个虚词的句子与去掉这个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领会这个虚词的语法意义。如:语气词“了”。例如:树叶绿(了),如果去掉“了”,“树叶绿。”这个句子仅表示树叶的颜色。而“树叶绿了。”这句加上语气词“了”,则可以表示一种变化已经实现。

三、结语

总之,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应该始终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笔者作为初涉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探索者,深感任重而道远,仅词汇教学就有太多有待学习和摸索的东西。今后,在汉语本体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努力探寻更多方法来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如何提高精化综合实训准备工作质量 下一篇: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的缺失及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