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的缺失及实施途径

时间:2022-07-25 10:15:12

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的缺失及实施途径

摘要: 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我国提出已近30个年头。然而在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主体性教育的缺失仍普遍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高专的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内涵,分析高职高专主体性教育缺失的原因,找出高职高专主体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缺失实施途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可以将主体性教育概括为是以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它强调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使二者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个体素质的主体性品质”。现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目前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主体性教育缺失的问题仍很普遍。为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活,顺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当务之急是激发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

1.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的缺失及分析

1.1教学目标定位的偏差。

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同属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职业教育又具有同属于教育范畴和经济范畴的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适应生产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主要来自普通高等院校,他们在参加工作后,惯性地将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加改造地套用在高职高专的学生身上,过于重视理论的高层次和完整性,偏向理论传输而轻视实践教学,剥夺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脱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使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既学不到一技之长,又达不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标准。

1.2师生关系的失衡。

主体性教育思想强调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一些高职高专的教师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强调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和对学生的控制力,认为这就是教师主体性理所当然的体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工作,保证其主体地位的确立。事实上,教师这种所谓的“主体性”是以牺牲学生的主体性换来的,违背了主体性教育强调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为主体,教学相长,最后达到彼此完善的主体性的本意。此外,我们还应警惕教学活动中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矫枉过正的做法,那就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逐步得以充分发挥,先决条件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集中体现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

1.3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忽视。

教育实践和研究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认知系统(体现为智力因素上)和情绪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上)构成的。在学习过程中,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只有非智力因素产生积极性。这就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对待学习,提高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

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受传统智力理论的影响,认为高职高专学生都是经高考筛选过的智力水平不高或素质相对低下的一群学生。因此,对他们的期望值普遍偏低,缺乏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不愿与他们多接触、交流,而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便缺乏耐心的开导,对学生非教学活动中的优异表现缺乏应有的肯定和鼓励,更缺乏对这些身心正处于成长和发展关键期的学生内心世界的洞悉与把握。这种无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做法长期地将学生置于一种压抑、隔绝的学习氛围中,非常不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自我发展。

1.4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高。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基础整体来说是参差不齐的,尤以高职生为甚,他们多是为挤高考的独木桥,在高中阶段被压、灌出来的,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的高职生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靠记忆的课程学习都不甚得法。在品尝了高考的“失利”后,他们心灰意冷、得过且过,更是对今后的学习失去信心。也许有的学生对自己就读的高职高专专业还比较满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最初的憧憬随着自己兴趣的转移和热情的消亡也变得渺茫起来。这和学生个体有关,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关。不以人为本、不因材施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除了构建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实施和完善学分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保障主体性教育在高职高专中的实施外,在课堂教学这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主体性即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人为达到为我的目的而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把握、改造、规范、支配客体和表现自身的能动性。它是一个人活动的灵魂,没有个体的主体性就谈不上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让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不惟上、不惟书,灵活地处理教材、自主地选用教法及教学手段,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不再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不再顺着刻板的思路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出现,通过理解与沟通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与冲突,并达成共识,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只有调动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作用,教学才会成功。

2.2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发展。

许多高职高专生擅长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他们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在于类型而非层次,我们要认清这一点,要用公正的、赏识的目光发现学生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长,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选择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自由的教学氛围,将一切教学活动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发展的独特性和成长点。

2.3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给每一个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让他们敢于大胆假设、质疑、探索,为学习者和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基础,围绕着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它在关注活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思维方式的启发。研究性学习强调个性化与差异性,真正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自主开展的学习活动,只要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就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采取研究性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结语

以上是对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该如何进行主体性教育进行的一些探索。高职高专院校主体性教育缺失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缺失的问题。正如某些学者所说,人的主体性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所以解决人的主体性问题不能也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教育。它将是一个社会的综合性系统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2).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宋秋前.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缺失[J].教育研究,2001,(4).

[4]冯建生.把研究性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5):38-39.

上一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