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糅理论对美国适用性问题

时间:2022-09-18 04:20:21

文化杂糅理论对美国适用性问题

【摘要】本论文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古巴移民为例,以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文化杂糅理论对于美国的适用性问题。总的来说,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可以说是文化杂糅理论能够适用美国的典型例子。

【关键词】文化杂糅理论 美国古巴裔移民 双重身份

20 世纪80 年代,霍米・巴巴提出文化杂糅理论。这一文化身份理论包涵“模拟”、“协商”、“杂糅”、“文化差异” 和“第三空间”等重要概念。巴巴认为,“既然民族的‘混杂性’不可避免,文化上的身份和认同也不例外”。因此,他“拒绝一种始源性的、稳固的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而宁肯选择一种矛盾的、协商的和演现式的双重身份”。巴巴认为,文化身份之间并非相互排斥、分离,而是在交流碰撞过程中相互杂糅。文化身份的界定既然具有可改写性,在身份重新书写的过程中则定会染上其他文化的印迹,任何文化身份不再是同一本质的静态产物,而成为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阶段结果。总之,在文化杂糅理论中,同化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移民在与东道主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双方都在相互运动,彼此调整以找到最合适的相处模式,由此生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糅文化。

首先,古巴国内的情况为古巴人移民美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条件。古巴共和国在1959年,成了西半球唯一一个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卡斯特罗在经济、社会,政治诸方面的变革日益激进,富有阶层以及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动摇并离开卡斯特罗革命阵营,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对祖国是忠心的。他们的不满并不是针对他们的祖国人民,而是针对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卡斯特罗政权。所以,许多古巴移民保留了对其古巴身份的认同感。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有大量人口由于政治原因从古巴移民到了美国,他们虽然离开了祖国,但是他们都认为是政见不合,而非对于古巴这个国家和古巴人这个身份的不满,这也就成为他们移民美国后仍然会保有自己古巴身份的原因。从1959年到1962年的古巴移民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古巴社会的精英分子。从总体上讲,精英阶层是这次移民的主流群体。受教育程度高也是1959-1962移民人群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移民美国的古巴人大多都是这个国家的有钱人或者是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也为他们后来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将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杂糅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人文基础。

其次,当时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也为古巴移民融入美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美国国会在1965年通过-个新移民法,即《移民和国籍法》,并在1968年1月开始生效。该法禁止按民族、种族、出生地和居住地的属性来签发移民签证。另外,为了满足美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法对美国所需要的各类专家、学者等科技人才以及政治“难民”也给予优先考虑。60年代初来到美国的古巴移民都是学历较高的既有良好素质,又来自富裕之家的古巴社会精英,这一点博得了一向偏爱人才的美国社会的好感,也满足了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使美国社会对于古巴移民的容忍度大大提高了。总之,无论是处于政治目的的考虑,还是出于发展美国经济的考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于古巴的移民政策是非常宽松的,整个美国社会对于古巴移民的容忍度也是很高的。这就为当时的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将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杂糅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古巴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迅速完成了美国认同并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并不是全盘的美国化,与此同时,其古巴人意识也在不断得到强化。古巴移民的美国认同主要是认同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资本主义的制度。不过,认同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全盘接受美国主流文化,抛弃自己原来的文化和历史投入到美国的大熔炉当中,在此过程中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并将其融入到美国文化中,丰富美国的文化内涵。例如,为美国文化增添了热情爽朗的拉美风情,在美国形成了小哈瓦那城,不断推动美国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所以,古巴移民在认同美国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古巴认同。古巴移民由最初的迫于生计而认同美国逐渐发展变为主动认同美国的社会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而为自身在美国的发展并最终融入主流社会平了道路。因此,古巴移民在努力适应美国社会,学习生存之道时不忘在异国他乡继承和发展古巴的传统文化,为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离开了祖国的古巴文化也发生了变化,融入了一些美国的文化内容,不再是原来的古巴文化了。在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古巴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杂糅,二者体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因此,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可以说是文化杂糅理论能够适用美国的典型例子。

参考文献:

[1]王宁.霍米・巴巴和他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南方文坛,2002.

[2]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Richard R.Fagen,Richard A.Brody and Thomas J.O’Leary, Cubans in Exile:Disaffection and Revolution,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Miguel Gonzalez Pando,The Cuban Americans,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98.

作者简介:刘媛媛(1991-),女,河北唐山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

上一篇:国内口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7―20... 下一篇:试论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