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陕西洛南戏曲发展历史管窥

时间:2022-09-08 12:15:36

近代陕西洛南戏曲发展历史管窥

洛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戏曲发展历史悠久,秦腔、花鼓,久唱不衰;城镇乡村,田间地头,乐声不断;节日喜庆,婚丧嫁娶,唱腔不息,在近代洛南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解放前石门民间戏曲发展始末

石门在关中一带,素有“东府秦岭南,古镇石门川,戏曲很发展,盛行是乱弹”之说。据访查,从清光绪年至解放前,石门民间业余剧团一直活跃在秦岭南北,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1.闻名潼关塬的庙底自乐班

清朝以前,农村文化相当贫乏。每逢过年、佳节或遇庙会出现说书、弹唱、曲艺场面时,人们远道近旁赶来观看。到了清光绪年间,石门杨河庙底村的武秀才雷雨电组织起一个十余人组成的“影子戏”自乐班,来往于麻坪、东塬和上山一带巡回演出,还经常应聘到石坡、巡检等地演出,随之名声鹊起。雷雨电武艺高强,又是“哥老会”成员(即江湖组织),他经常出山在华阴、华县、潼关、大荔等地演出,特别是在潼关塬一带演红后,受到当地“戏班”的嫉妒,时常受欺。他在一次去潼关古庙会演出中,适逢当地戏班班头在场,对方看他个头不高,出言不逊。为了扭转局面,雷随手关了庙门,右脚一踢将放在庙内的一个大梁挑起,双手挟持将门顶住。此举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班头见状立即跪地磕头求饶,设宴赔情道歉,并保证自乐班今后演出绝对安全。从此,庙底自乐班更是名扬潼关,一路顺风。“辛亥革命”后,自乐班人员老化,不久自行解散,戏箱出租梁头塬后,赎回一少部分,一直保存到抗日战争期间被毁掉。

2.活跃在四个川道的民间业余剧团

民国以后,石门各地民间业余自乐班、演出团、社火队在乡间红白喜事、庙会和节日中非常活跃。民国十一年,杨河上埝村成立了业余花鼓剧团(又名曲子戏),每逢过年过节和农闲季节,经常搭台演出,主要剧目有《阴功传》《狐狸缘》《亲家打架》《四岔捎书》《小姑贤》等。到民国十五年时,村上醉心戏剧的张生新自愿捐资,从外地买回了大衣箱和其他设备,聘请了“把式”(师傅)打出了“同乐会”的牌子,跨出境外,走乡串社,巡回演出。先在黄龙、巡检一带和潼关太峪、嵩茬峪等山区演出,随着演技的提高,石门、麻坪川道和石门塬等地也经常聘请他们演戏,一度十分兴旺。与此同时,位于左洛保的西河(今孤山乡上斜)村也相继成立了“曲艺”业余剧团,经常活跃在西麻坪和孤山川道。之后随着技艺的提高和道具的改善,也来石门各庙会进行演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

3.美名远扬的洛南北部马后村秦剧团

原名庵沟保所属的马后村(今花庙乡花庙村一社)是陈姓户族村,文化比较发达,从民国三年起,村上就组织起曲艺自乐班,经常活跃在庵沟、苏、陈二塬及罗、马二沟和西府、商树保的一些村、社演出。民国十五年以后,由老艺人陈振海、陈开展、陈开明和乔振海等人发起,组织户族及各方面力量捐资从省城购置回戏箱,并增添设备,聘请社会知名艺人余老五、乔振英、乔玉春、张德娃和丁合子等三十多人,组成了生、旦、净、丑齐全的“石门马后同乐会”,原来的曲子剧改成了陕西乱弹(即秦腔),先后排了《火焰驹》《四进士》《梅降雪》《梅龙山上吊》《打灶君》《三妮西征》《困雪山》《烙碗计》《江东招亲》《亲家打架》《灯棚会》《背靴子》《游西湖》《八件衣》《断双丁》《走南阳》等四十五个本戏和折子戏,出外演出。随着演出技艺的不断提高,演出地域也不断扩大到洛南北区的左洛、石门、庵沟、西府、独鹿、禹平保的各乡、社,后来还经常出山到华县、华阴、潼关和河南的太要、董社、朱阳、灵宝、卢氏等地演出。

马后秦剧团之所以能驰名洛北,全靠本身扎实的功底和技艺。在长期的苦练和演唱实践中,锤炼出了不少的名角。如旦角演员刘三学演的《石榴娃烧火》曾经轰动整个洛北,至今在老年人中还传颂着“身段苗条真好看,做功演唱技艺全,人人百看不厌烦”的赞誉。整个剧团完全依靠卖艺为生,白天吃的“灌灌饭”(派饭),晚上常睡古庙庵,夏练三伏天,冬熬九九寒。整整演出奔波了二十个春秋,到镇篙军刘振华围攻长安时因大肆抓丁拉夫,才迫使剧团散伙,苦心经营剧团几十年的陈振海老人也悲伤至极,不久后便与世长辞。“石门马后同乐会”由此宣告结束,大批骨干力量后被石坡街同乐会聘请继续演戏。

4.唱红洛南的股份制剧团

马湾是石门的大户族村庄之一,历来重视文化和人才。抗战时期,在石坡当副镇长的马喜良先生于民国三十一年投资,经原马后陈家剧团艺人雷占成等四方奔波,从河南购置古装全套戏箱,并聘回部分艺人,成立了三十多人的“良化学社”,剧团经常活跃在石门各地演出。一年后,剧团由于收入不佳,马喜良先生因经济负担而停办。民国三十五年,村上名人马喜鳌和马兴汉等人主事,将户下土地出租,购回马喜良全套戏箱底子,成立了马家户族的“世化学社”剧团。箱主由投入股金的马兴汉、马喜良、马喜鳌、马喜亮、马玉珍、马俊超、马喜太等十大股组成。“十大股”剧团由于内部有坚实的经济实体,在外有马兴汉这位县保警大队分队长等撑腰,便顺利开张起来。曾三次进省城购置大批蟒、靠、靴、帽、二衣箱等新箱,淘汰和处理了一些陈旧的衣箱。特别是在组织演员队伍方面,他们不惜代价吸收了分散各地的著名艺人,并从关中聘请了名角。民国三十六年春,又从西安请来了“昆角”演员上演,在洛南首先实现了妇女登台演唱的先例,使石门“十大股”剧团在洛南名声大振。不但巡回洛南各大乡镇,而且经常受邀赴蓝田、华县、华阴、潼关和大荔等地演出。曲目也由原来的折子戏、小本戏发展到本戏。广大名家,文、武同行,声情并茂,博得盛誉。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十大股”剧团停办,人员自散。1949年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全部戏箱,从此戏剧走上了新的阶段。

二、私家社团是活跃在洛南民间的戏曲主流

在洛南县的古城街的北坡跟儿,有一个人称“四麻子”的人,他的真名叫严志俭,据当年的老人说,四麻子家在清朝就有地数百亩,每年收租二百多石,在洛南县城内,石坡、景村、三要、古城、灵口等镇及华阴庙、洛阳市都有他的放账铺。

四麻子酷爱戏曲艺术,还曾带出过全县最出色的戏班。约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四麻子大兴土木,找遍能工巧匠,仿照洛阳某处的戏楼样式在他祖先的祠堂对面修了一座戏楼。这座戏楼在当时看来十分美观,他还找人写了一副“这样基础更足巩固千秋,如此楼台方能传遗万代”的金字楹联,每逢唱戏就挂在两边的明柱上,舞台的遮台上还写了白居易、王维、王安石、苏轼等几首古诗。戏楼的偏旁又修了一座楼上楼的看台,戏楼和看台修成后,他亲赴西安等地,购置了一全套戏箱,请了数十名名角艺人,开设剧班。每逢清明和冬至祭奠祖先、自己过生日或儿女的婚嫁之喜就唱大戏。

由于四麻子的戏班箱好艺高,生意很是红火,订戏的人很多,有时还排不上时间。该戏班的突出特点是:当时其他戏班都是男扮女装,而四麻子的戏班已拥有好几个女演员,如竹叶青、王凤仙等,因此招揽了远近的人都争相去看真生真旦,一时盛况空前。四麻子的戏班除在洛南地区演唱外,还到山外演出。每到农忙季节,艺人们都回家休息,农忙结束又来演唱,就这样唱了几十年,直到1945年出去再没回来。据说是那伙演员把戏箱都弄走了,他调不回来了。

三、建国初期洛南戏曲发展轨迹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洛南的戏剧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政府积极组织建团并选拔戏剧人才,排演了彭智斌和宋愚武编的新戏《翻身报》在中学礼堂演出,由于是解放后第一次演戏,观众很多,戏台两边和四周的窗台上都挤满了人,演出深受群众好评。随后又分别排演了《翻身报》《糖衣炮弹》《折磨媳妇要严办》《地主转移财物》《大家喜欢》《保卫村政权》《兄妹开荒》等新戏和传统戏《打虎计》《鱼腹山》《黄龙山起义》《四进士》《救凌统》《红鸾喜》《大名府》《黄泥岗》《双鱼记》等,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演员,如宋愚武、樊孝廉、田培基、高志敏、陈华文、李应龙、卫国华、陈焕璋。还有乐队的韩殿彩、陈维新、樊义让等。随着演员阵容的不断扩大,县委宣传部和文化馆的领导决定成立了“干部业余剧团”,组织排练了《四进士》,随即进行演出。观看的群众很踊跃,经常把演出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具有“戏剧之乡”之称的石门,曾先后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文艺宣传队,坚持业余演出,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49年9月,石门接收马湾村“十大股”剧团的全部衣箱、道具和乐器,并派文教干事周士俊等组织成立了以民间艺人、教师和工商界文艺爱好者为主的三十多人的业余文艺演出队,队长为马俊超(石门中心小学校长),导演为樊景善(又名新年子)。除演出《鱼腹山》《打虎计》《三回头》《二进宫》等古装戏和折子戏外,又新排演了《穷人恨》《血泪仇》和《改造二流子》等现代戏,使群众看戏的兴趣日趋高涨。有一次在黄龙铺演出时,恰逢区长谭业儒下乡前来观看,当戏中龙王庙惨状出现后,台上台下哭成一片,谭区长激动地当场掏出抢,幸被随从拦挡,当时着实吓坏了演员。1951年5月以后,由于多数教师不能脱离岗位,文宣队才停演了。

1952年春节,区政府再次组成了“石门区业余剧团”。并任命樊景善为团长兼导演,还吸收了王善儒、王国英、樊景良、刘新民、蔺文雅、马天禄、雷现云和齐生口、雷战成等三十多个演职人员,新排练了《三世仇》、《游西湖》等二十多个本戏和折子戏,坚持农闲业余演出活动。1955年,刘新民接任团长,新发展了牛宏谋等演员,并由蔺文雅、张振荣、刘新民集资从西安购置了纱帽、口条、汽灯、头网和稍子等道具,仍然坚持业余演出,历年参加全县戏曲汇演获奖。到了1958年7月文艺汇演选拔演员时,一次抽走马禄民、蔺文雅、牛宏谋、王国英、刘生玉等参加了洛南县剧团。

1959年,剧团重新选拔演员,将区剧团与石门青砖厂、饲养厂合并,坚持走工、演结合的路子,多次赴县城汇演并获奖。1963年剧团改为“石门公社思想宣传队”,吸收了二十多名新队员,上演现代戏、革命歌曲和舞蹈节目等,曾三次进县城演出,五次受奖和出席先代会。1977年洛南县成立“木偶剧团”时,调走了刘新民等人,宣传队到此结束。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传媒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然而,素有“戏乡”之称的石门广大群众仍然留恋当年的“看一场乱弹,解一下心烦”、“听点秦腔,心情舒畅”的情景。很多中老年人对传统戏曲表达的酣畅淋漓,故事情节的曲折动人,茶余饭后的怡情助兴仍然是津津乐道,兴致勃勃,记忆犹新。

四、结语

综观陕西洛南近代戏曲发展的历史和线索,不难看出戏曲在人民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戏曲艺术和民间文化的结合,也是古老文明和民族艺术的缩影。戏曲艺术、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

中华民族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所以,研究和探索地方民族民间戏曲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戏曲在我国地方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民族、民间戏曲的艺术魅力和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作者系陕西商洛学院艺术系音乐学讲师,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商洛戏剧研究》,项目代号07JK039。)

参考文献:

1.政协洛南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洛南文史(第七集)[M].1991.

2.政协洛南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洛南文史(第八集)[M].1992.

3.政协洛南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洛南文史(第十集)[M].1996.

4.孙红侠.民间戏曲[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5.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梳理传统调式 探索民族和声 下一篇:杨青主要作品创作年表